標籤:

少林秘技 | 九步童子功(全套練法)

全套

九步童子功

「九步童子功」系少林十大名宗粘衣閃翻門入門必修功法,少林門派一貫以不尚花架、唯求實用為宗旨,其功法亦是綜合內外各家之特點,去其糟粕,取精用弘,研煉而成。

該功主要包括強體功、養生功、護身功三大類,按順序分九步完成,統稱九步童子功。其中強體功包括柔身術、力功、壯法以及九宮閃翻樁等功法。經過對這系列功法的習練,可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力量性和靈敏性等各方面素質、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養生功系並參佛道二家修鍊養生妙法之軟氣功法。在習練時要求練功者盡消七情六慾,獨以健身長壽為念,以達到胸寬腹實,內氣充足的地步。主要由靜功、動功、首功、肢功、十一節臟腑養護功等組成。護身功,即武林中常說的「金鐘罩」、「鐵布衫」硬氣功。它主要由童子金剛體及九步特絕功固法組成,它通過精、氣、神三者的有機結合和巧妙運化,加之外練筋骨皮的鍛煉,從而達到以意引氣,以氣摧力,可以產生超乎尋常的衝擊力和抗擊力,劈磚碎石,易如反掌,腹部支撐數噸重力,亦無懼色,如在指定部位,還可任尖銳物刺擊,可任人拳打腳踢,其功力令人仰嘆。

幾百年來,少林九步童子功以其獨特的技法與練法自成體系。然而界於舊社會武林界深存門戶之見,「法不傳六耳」,其真功秘技往往是孤線單承,故世人鮮見,知者甚少,竟瀕於失傳之危境。

(一)靜功部分(盤法)

第一法 松靜童子樁

1、動作說明:練功者兩腳平行著地,與肩同寬,全身重量分落兩足。兩膝微屈,松腰圓襠,提肛收腹,頭正頸直,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顎,閉目勾腮。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腋松腕,雙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內。平心靜氣,自然呼吸。排除一切雜念,開始意守丹田,想像丹田部位有溫火一團,溫煦周身。

2、功理揭秘:「松靜童子樁」是整套功法的起勢,其功能在於達到心安神靜,氣息通順,為下一步功序打好基礎,其姿勢的導引目的在於松,而松的目的在於求靜,其功能雖有不同,但總起來說是循經導氣。現將本法的秘點及其行練過程中提請注意的要點細述如下。

第一點是雙足平立,足者,人體的最後部位,所謂頂天立地,頂天在百會,立地於湧泉。足乃根基也,必須深扎地下,而後方可枝繁葉茂。為了打好這一基礎,有採取內八字或外八字的,其隨遇而安。本法採取兩腳平行,腳趾向前之勢,目的在於重心平分,達到吻合五趾與湧泉,使腰和尾閭不受壓迫,給松腰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點是屈膝,膝關節是下體的重要支柱,承受身體重量的三分之二,為通足氣血的主要關節,它因力之不足而遭受損害,以至形成關節炎,往往引起嚴重後果。膝節疏緩,不僵直,則利於氣血的流通,乃合乎自然之勢,屈有含蓄之意,直則易受外傷,是宜屈不宜直,屈則氣易下沉,穩固若磐,直則無迴旋之餘地,易遭顛覆。

第三點是松腰,腰不松,氣不能沉丹田。松腰即脊椎直立、松落。做法是肩上聳,立即下松,深吐一口氣,則腰即松,松腰是全身放鬆的關鍵。真正做到松腰,則要骶骼鬆動,而骶骼為假關節,一般人不能活動,只有婦女懷孕晚期,此關節才能松張。不過,經常練習氣功的人,元氣充足了也可沖開此關節,此節一開丹田域界便可擴展,元氣蓄積量亦倍增,可為日後通關奠定基礎,對習練胸腹排打亦大有益處。

第四點是圓襠,圓襠的第一步動作是開膝;第二步是扣膝,與髖關節放鬆相結合,扣膝時提髖下則輕靈;第三步是吊襠,即提會陰和微提肛門。因襠的功能是使會陰穴不受壓擠而又不敞開,達到氣機暢通,「地戶永閉」,氣不外溢的目的。

第五點是收腹,即向內回收趾骨以上的小腹,不能使腹部肌肉緊張,收腹可幫助丹田元氣內斂,加強內壓促進內氣周身運轉。

第六點懸頂,頭為六陽之首,即手、足太陽經,手、足陽明經,手、足少陽經,三陽之會,盡於頭上。腦是身體各部的司令部,一切都由此發號施令。頭頂如懸,懸則虛靈,「虛靈頂勁」,因此頭必須擺正,頭正而周身皆正。正頂虛懸不僅是周身中正,「斜中寓正」的關鍵,而且導引內氣沿督脈直上百會,以養腦營神,使主宰全身活動的「司令」的機能增進,從而使人的精、氣、神旺盛。另外懸頂在鐵頭功中亦是致關重要的。

第七點是閉目勾腮,要求目似垂簾,上眼皮自然下垂,但不要將眼閉死,眼閉死則上下眼皮緊張。微合雙目,則神光內斂,內斂則安神、寧魂。眼光平視,平視則可調整顱腔靜脈壓,同時可以避免久行靜功而易出現的垂頭昏睡狀態。勾腮者,下頜內收,頭頂百會穴方可正懸,才能使呼吸通順。

第八點是合唇舌抵上顎,唇齒輕輕合攏,臼齒咬住,則為氣功昇陽之法,合唇則內氣不溢。舌舐上顎實際是舌舐內齦交,不要用力硬頂,應以輕輕接觸為宜,以免舌頭髮硬和頭暈,血脈不能暢通。它的作用一是起「鵲橋」作用,俗名「搭橋」。搭橋之意在勾通督任兩脈,使其兩脈內氣連接在一起。督脈總督諸陽經,起下極之腧,並於脊里,上至風府,至頭巔百會,循額至鼻柱;任脈總任諸陰經,起於胞宮,循會陰上行經關元、氣海至承漿。兩脈相通則陰陽交流,可以祛病延年,強身壯體。兩脈合一至於鼻,止於口,以舌溝通,故名「鵲橋」。另外,在呼吸過程中,用舌點上顎,還可以避免灰塵直接入肺,保持清潔。

第九點是含胸拔背,含胸是含而不露,決不可挺胸,挺胸就要束腰,那是外家拳的姿勢。胸椎部位向心虛含則要胸肋部外開,外開與內含構成的整體,就能使胸部放鬆。這樣既可使胸部開擴,降心火于丹田,神氣相抱,又可使胸肌不致緊張。拔背是使脊骨直立中正,關鍵在於垂肩,兩肩平落,腰節伸直,胸與背是身軀的主幹部分,前胸為陰,後背為陽,背要挺直,胸要虛含,這是一體兩面,矛盾的統一和對立。含胸與拔背的功能在於安然心肺,心肺居於胸中,心主神明,又主血脈運行,胸腔開闊,脊背正直,則心安神靜,肺葉清朗。含胸拔背,胸背放鬆又利於任督二脈的通達。

第十點垂肩墜肘、虛腋松腕,練氣功一般有兩個重要的要領,一是要周身放鬆,二是要心靜。放鬆就能達到運轉自然,心靜就能保持安定。如何能夠保持周身放鬆,其關鍵在於肩,肩一松,兩臂就自然下垂,如同晒衣服時,兩肩掛在掛鉤上,衣服的水就順著流下去了。肩是上肢的主要關節,以肩領肘,以肘領手,一節放鬆,節節貫通。垂肩要將腋下虛空,關鍵在兩肘尖向左右外開,注意不可溜肩,亦不能端肩,虛液則上肢氣血流通。肘欲下墜則先要略屈,下墜感須注意到肘尖,下墜要懸空,否則會使肩肘重滯。松腕實際包括腕松、掌涵、指舒。

松腕則使腕間腧穴貫通臂指,掌涵指舒攏是要自然伸屈,不可僵直,也不要曲指,掌涵指攏則氣不外溢。「松靜童子樁」初看似動作簡單,實則不然,其中奧妙萬千,功理無窮,想真正練好,卻決非易事。萬事開頭難,練功亦然,所以行者一定要細細體會,把功理搞透搞懂。

第二法 化氣煉金丹

1、動作說明:承上法姿勢不動,以舌於口腔中上下攪動,漱聚唾液,分三小口咽下,並意想第一口唾液隨呼氣之後下降至咽部,第二口唾液隨呼氣之後下降至心窩處,第三口唾液隨呼氣後下降至丹田部位。咽至丹田部位的津液遇火化氣,津與氣合,潤養周身。依法吞咽三十六次。應該注意的是,本法在行功過程中呼吸應始終保持自然舒暢,不論有無唾液或唾液的多少,皆應做以上意想和吞咽動作。

2、功理揭秘:「赤龍攪海」是「化氣煉金丹」的關鍵,系采純陽之氣,聚瓊漿玉液于丹田。陰遇陽而化,陽得陰彌滋,久練則陰陽互化無窮,氣液互生不止,從而使陰陽調和於中,氣血旺盛於內,形神相親,表裡俱濟。通行營衛,入於元宮,溉流五臟,灌濟六府,益脾養心,百神和調,終身無患,生命不息。咽津即通過舌舐口腔及漱口動作,刺激唾液分泌,然後將其吞下。

第三法 吐納運丹法

1、動作說明:承「松靜童子樁」姿勢,停止吞津鍛煉,將兩手交疊按於腹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勞宮穴正對下丹田。排盡雜念,意守丹田。呼吸由自然呼吸改為腹式呼吸,吸氣時意想從腹腔中心點的脊後發出力量,直起腰桿,鬆開腹肌,大量吸氣入腹脘中,好象氣貼脊背向肛門送下去的樣子,邊吸邊向下擠壓,吸至小腹有向下壓實之感,感到小腹充實、飽滿、膨脹且舒適。吸氣後,要屏息片刻,然後慢慢呼出。在呼吸吐納的同時,還要意想腹中丹田處有一團溫火隨之膨縮運化。

2、功理揭秘:呼吸鍛煉,古稱吐納,亦稱調息,眾所周知調息乃「三調」之一,為練功中的重要環節。每一個人在每一時刻都在不斷地呼吸著,正如古功家所言:「—呼一吸為一息,不呼不吸亦為息」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平常我們沒有有意識地去注意呼吸,而在練習氣功時,就要著意於呼吸的調整,仔細體會,認真品味,逐步掌握與自身情況相適應的呼吸方法,這就是吐納鍛煉。

世間凡有生命之物,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亦不分天上、地下,抑或水中,皆離不開呼吸活動。如果沒有吸氧排炭、吐故納新,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延續。呼吸停止,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足見呼吸活動的重要性。然而吐納鍛煉也有著一套調整練習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成的,它要遵循這樣幾個原則:

首先,吐納鍛煉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進行,要求做到松靜自然、不緊張。清代李涵虛在《道竅談》中說:「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須順其自然。」

其次,吐納練習要循序漸進,萬不可急於求成,要切記「莫忘莫助」。既不能忘記主動調整呼吸,同時也不可勉強對呼吸狀態提出某種過分要求,而施加助力,即所謂以力代意。因為單純追求呼吸,就會顧此失彼。另外,深長細的呼吸是功夫的積累。所謂呼吸深長,就是使呼吸由淺短、次數多,而變成深長、次數少。平常人的呼吸,平均每分鐘15至20次。久行功者,卻可達到每分鐘3至4次,更甚者可達1至2次,而不會感到氣悶不適,仍是自然舒適,這樣的功夫絕不是主觀上硬拼出來的,而是日復一日積練而成的。

注意,「吐納運丹法」在行練過程中必須遵循上述原則,否則,非但不能收到練功應得的收效,而且會背道而馳。

(二)動功部分(操法)

第一法 前推八馬

1、動作說明:

①兩腳並步相靠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目視正前方,口微合,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微向里收。含胸,直腰拔背,蓄腹收臀。松肩,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十指自然併攏,中指貼近褲縫。平心靜氣,自然呼吸;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跨出一步,略寬於肩,足尖略內扣成內八字步,十趾抓地,重心由上至下貫於雙足。前胸微前挺,後臀收斂,雙手後擺,內旋,挺肘坐腕,四指併攏,拇指分開,掌心斜向後下方。雙目仍平視,頭正頸直,精神貫注,全身上下霸勁貫一,此勢謂之「霸勢」。呼吸仍採用自然呼吸法;

③上動略停,雙手外旋,屈肘,上提至兩肋側,掌心向上,指尖朝前,掌刃緊靠兩肋部。同時配合緩緩吸氣,吸氣時小腹內收,胸部挺起;

④緊接上動,雙手內旋,掌心相對,指尖朝前,運勁於肩、臂、肘,由兩肋側呈直線向前平沖而出。下腳動作不變,同時配合噴氣,氣從鼻腔噴出,噴氣時腹部外挺,氣息短促,有火山進發之勢;

⑤上動略停,雙手外旋收至兩肋側,同時吸氣;然後再做前衝動作,如此周而復始做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本法在完成前衝動作時,要以意摧力,力達十指,雙臂衝出時肘部不可疆挺,動作與呼吸要配合一致、協調自然。下肢動作要始終保持霸勁貫一,十趾內扣,穩若泰山,切不可隨上肢動作而發搖擺抖動。

第二法 倒拽九牛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正身站立。頭頸正直,目視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略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松肩,兩臂下垂,自然靠攏於兩腿外側,十指併攏微屈。心平氣和,呼吸自然;

②承上動作,左腿向左側平行邁出一步,距離稍寬於肩,足尖略向內扣,成內八字上型。胸部略前挺,臀部後收。同時雙手內旋後擺,挺肘坐腕,目視前方成霸勢之態;

③上動略停,兩手外旋,屈肘上提至兩肋旁,掌心朝上,指尖向前,掌尺緊貼於兩肋部同時配合吸氣,然後再將氣緩緩呼出;

④上動略停,雙掌沿兩肋前推,邊推邊將雙掌內旋,待手臂完全伸直時,雙掌恰好虎口朝下,掌心向兩側,同時配合緩緩吸氣,吸氣時腹部內收;

⑤緊接上動,雙手變拳,外旋向胸前回拉,拳眼向兩側,拳心朝胸,上體微前傾,下肢不動,並挺腹噴氣;

⑥上動略停,雙手再內旋前伸,同時吸氣收腹,然後再做回拉動作,反覆做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本法在做雙臂前伸動作時,肩、臂、肘切勿疆直,力求平緩,吸氣也要緩。在做回拉時,拳應虛握,著力於拳心,意想真的在力拽千斤,九牛在前。

第三法 大鵬展翅

1、動作說明

①兩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要求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口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松肩垂肘,雙手自然貼放於兩腿側。寧神靜氣,自然呼吸;

②承上動作,左腳平行向左側跨出一步,寬略過肩,十趾抓地,足尖內扣成內八字步,重心平均落於兩足間。胸部微前挺,臀部略後收,雙手內旋向後擺,挺肘坐腕,成霸勢;

③上動略停,雙臂外旋,手心向外,由身體兩側緩緩劃弧上舉,至頭頂相接,並掌合十隨之徐徐下落,沿體正中線經面部下降至胸前,同時小腹內收,配合緩緩吸氣;

④緊接上動,兩臂運力,如開弓之勢向兩側平推掌,掌心向兩側,掌指朝上,同時挺腹噴氣;

⑤上動略停,兩掌再由體側劃弧上舉合十,同時吸氣,然後再向兩側推開,如此反覆完成九次。

2、功法要領:本法在完成合掌動作時,宜平緩,動作與呼吸要協調一致,雙掌側推時動作稍快,指腕須直挺,力貫勞宮穴。

第四法 舉火燒天

1、動作說明:

①兩腳並步立正,頭頸正直,目不斜視,口輕合,齒微扣,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微內收。含胸直腰,撥背松肩,蓄腹收臀,兩手自然下垂,十指併攏,中指貼近褲縫。心平氣和,呼吸自然;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跨出一步,距離略寬於肩,足尖略內扣成內八字步型,十趾抓地,重心自上而下貫於雙足。前胸微挺,後臀略收,兩手內旋後擺,挺肘坐腕,四指併攏,拇指分開,掌心斜向後下方。雙目平視前方,頭正頸直,全神貫注,霸勁貫一成霸勢,自然呼吸;

③上動略停,雙手外旋,屈臂上提至兩肋側,掌心朝上,指尖朝前,掌刃緊貼於兩肋部。同時配合緩緩吸氣,吸氣時胸部挺起,小腹內收;

④上動不停,兩手內旋,直臂向上托起至頭頂,掌指相對,手心朝天,同時將氣由鼻腔噴出;

⑤上動略停,雙手外旋下落回,收至肋側,同時緩慢吸氣,然後再上托,如此反覆做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本法在習練上托動作時要用含蓄之勁,切不可挺臂直肘,施以僵力。同時要注意整個動作在完成過程中,身體要始終保持正直,上托時不可抬頭仰視。

第五法 雙龍歸洞

1、動作說明:

①兩腳並步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口微合,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內收。含胸,直腰拔背,蓄腹收臀,松肩墜肘,兩手自然伸直。心平氣順,呼吸自然均暢;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平邁一步,略寬於肩,足尖內扣成內八字步,十趾抓地,重心由上而下貫於雙足。前胸微前挺,後臀收斂,雙手後擺,內旋,挺肘坐腕,掌心斜向後下方。全神貫注,呼吸自然;

③上動略停,雙手向後、向右、向上劃弧至兩體側平行,並於劃弧過程中逐漸變爪,兩爪與雙肩齊,手心向下,同時緩緩吸氣,吸氣時小腹內收,胸部挺起,下肢動作保持不變;

④緊接上動,雙爪外旋,屈肘變拳,同時由兩側向內拉,同時配合挺腹噴氣;

⑤上動略停、兩拳伸開向下、向後,向右、再向上劃至兩體側平行,同時變爪,配合吸氣,然後再次做回接噴氣動作,如此周而復始九次。

2、功法要領:劃弧動作要緩輕柔,回拉時速度要快、爪變拳時要求十指用勁,拳頭握緊,力達拳心,回拉時要挾腋。

第六法 仙人指路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正身站立。頭頸正直,目視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略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松肩,兩臂下垂,自然靠攏於兩腿外側,十指併攏微屈。心平氣和,呼吸自然;

②承上動作,左腿向左側平行邁出一步,距離略寬於肩,足尖微向內扣,成內八字步型。前胸微挺,臀部後收,雙手內旋後擺,挺肘坐腕,四指併攏,拇指分開,掌心斜向後下方。雙目平視,精神集中,全身上下霸勁貫一,呼吸自然順暢;

③上動略停,雙手外旋,屈肘上提至兩肋側,掌心向上,指尖朝前,掌刃緊靠兩肋部。同時配合緩緩吸氣,吸氣時小腹內收,胸部突起;

④緊接上動,上體左轉,雙手內旋,左掌向左、向後、向下按壓,掌心斜向後下方,右掌同時向左側平刺出,右臂與肩平直,掌心朝下,目視右指尖,同時配合噴氣;

⑤上動略停,上體迴轉,正視前方,雙掌外旋,回收至兩肋側,掌心朝上,同時緩緩吸氣;

⑥上動不停,上體右轉,兩手內旋,右掌向右向後、向下按壓,掌心斜向後下方,左掌同時向右側平刺出,臂與肩平,掌心朝下,目視左指尖,同時配合噴氣;

⑦上動略停,上體再迴轉,正視前方,雙掌回收於兩肋側;然後再做右平刺,如此反覆,左九次,右九次。

2、功法要領:身體向左、右側轉身時,兩腿要夾襠,雙腳不可移動,需穩紮固守。前刺掌與後按掌動做要協調。

第七法 左右沖拳

  1. 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略內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松肩垂臂,兩手自然並於兩腿外側。平心靜氣,自然呼吸;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邁出一步,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足尖微內扣。兩手後伸內旋,肘直腕屈,拇指分開,四指併攏,上身挺胸,腹部內收,重心落於兩腿之間,頭如頂物,目仍平視,呼吸自然;

③上動略停,兩手外旋,屈肘上提至兩肋旁,掌心朝上,指尖向前,掌刃緊貼於兩肋部。同時配合徐吸氣。下肢馬步姿勢不變;

④上動不停,右掌變拳,內旋,由肋側向前平肩直臂衝出,拳心朝下,左手也同時握成拳心,緊貼於肋部。目視右拳,同時噴氣;

⑤上動略停,右拳外旋迴收至肋側,同時收腹吸氣。下肢馬步不變;

⑥上動不停,左拳內旋,由肋側向前平肩直臂衝出,拳心向下,目視左拳,同時配合噴氣;

⑦上動略停,再做右沖拳,扣此左右沖拳各九次。

2、功法要領:本法在習練時要求馬步紮實,四平八穩,左右沖拳時身體不可擺動,動作要求既連貫又均,速度掌握得當,出拳時力達拳面,拳型呈虛拳,不必實握。

第八法 金鋼打坐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略內收。含胸拔背,直腰收腹。松肩垂肘,雙手自然併攏,平心靜氣,自然呼吸;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邁出一步,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足尖略內扣。兩手內旋後擺,肘直腕屈,拇指分開,四指併攏,上身挺胸,腹部內收、重心落於兩腿之間,頭頂如懸物,目光平視,呼吸自然順暢;

③上動略停,雙手外旋,緩緩向前上方托起,至與視線相干時止。目注雙手,手心向上,指尖朝前。同時慢慢收腹,徐徐吸氣。下腳動作不變;

④上動不停,兩掌翻腕內旋,掌心朝下,運勁下按,置於兩膝蓋上部,虎口向內。胸略前挺,後背如弓,頭如頂物,目視前方。同時配合以鼻短促噴氣;

⑤上動略停,雙手再外旋,由下向前上方沿胸腹之前成仰掌徐徐運勁上托,同時吸氣,之後再噴氣下按。如此反覆完成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本法在習練上托動作時,雙掌須使用含蓄之勁,不可施以僵力,兩手內旋下按時,動作要快,氣下沉,力達雙掌。噴氣要短促,以鼻發生。

第九法 鐵牛耕地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頭頸正直,雙目乎視正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收腹、松肩、垂肘,兩手自然併攏,心平氣和,呼吸自然順暢;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於行跨出一大步,直膝站立,同時兩手變拳上提至兩肋側,拳心向上。目視前方,呼吸自然;

③上動略停,右腿屈膝弓腿,膝與足成垂直線,足尖微向內扣,左腿挺膝蹬直,足尖略向外展,成右弓步。左拳上提至左太陽穴旁,拳眼向下,右拳向前下方伸直,置於右腹前,身體略向右前方傾斜,目視右拳;

④上動略停,上身略向右扭轉,左臂與下肢動作不變,右拳隨著轉身往右後上方甩出與肩部斜呈一直線,視線隨右拳移動。同時緩緩吸氣;

⑤上動不停,上身復向左扭轉,左肘尖上挑,右拳由右後上方迅速向左側勾挑,配合噴氣,目隨右拳走;

⑥上動略停,左腿變弓,右腿蹬直,身體左轉成左弓步,右拳上提至右太陽穴旁,左拳向下運動置於左腹前;然後上身略向左扭轉,右臂與下腳動作不動,左拳隨轉身向左後上方甩出,同時吸氣,緊接著,上身復向右扭轉,右肘尖上挑,左拳由左後上方經胸前向左側勾挑,配合噴氣。如此反覆,左右各做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弓步動作規範,弓腿要膝蓋與地垂直,大小間呈直角,蹬腿要挺直,又不可疆硬死板;甩拳、轉體、扭腰、勾挑等一系列動要連貫協調。

第十法 力劈華山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雙目平視正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收腹,松肩垂肘,兩手自然併攏,心平氣和,呼吸自然;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跨出一大步,直膝站立,同時雙手外旋變拳上提至兩肋側,拳心向上。目視前方,呼吸自然順暢;

③上動略停,左腿屈膝,足尖略右腿蹬直,身體略左轉成左弓步。同時右拳向後向上劃弧掄拳至頭頂,配合收腹緩緩吸氣;

④上動不停,下肢動作不變,右拳運勁由頭上向下劈砸,拳眼朝上,同時以鼻噴氣;

⑤上動略停,身體右轉正身,右拳收回右肋側,目視前方。然後身體再略右轉,下肢成右弓步,同時左拳向後、向上掄至頭頂。緊接著噴氣,左拳下劈。如此反覆,左右各完成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本法在對下肢動作上的要求同於上法,做下劈動作時,臂要掄圓,劈砸有力,力達拳掄,拳型呈實拳。左右轉換要自然、連貫,虛實分明。

第十一法 一躬到地

1、動作說明:

①兩腳並步靠攏成立正姿勢。頭正頸直雙目平視正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稍內收。含胸拔背,直腰收腹,松肩垂肘兩手自然併攏,心平氣和,呼吸自然;

②承上動作,左腿向左側平行跨出一大步,直膝站立,同時雙臂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後腦,目視前方,配合緩緩吸氣;

③上動不停,彎腰,身體前俯,同時挺腹噴氣;

④上動略停,直腰仰身還原成開步抱頭姿勢,同時吸氣;然後再次俯身噴氣。如此反覆完成九次。

2.功法要領:開步抱頭時,切勿挺腹凸臀;俯身彎腰時,兩手用力使頭儘力向胯下伸,兩膝必須挺直,足跟不可離地,噴氣時氣貫頭頂百會穴,氣從鼻伴以「哼」聲。

第十二法 白鶴亮翊

1、動作說明:

①雙足並步靠攏正身站立。頭頸正直,目視前方,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齶,下頦略微內收。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收臀,松肩,兩臂下垂,兩乒自然靠攏於兩腿外側,十指併攏微屈。心平氣和,呼吸自然順暢;

②承上動作,左腳向左側平行跨出一大步,直膝實足,成大襠步,提襠收小腹,目視前方,同時雙手內旋後擺,挺肘坐腕,掌心斜向後下方,自然呼吸;

③上動略停,兩手外旋,屈肘上提至兩肋側,掌心朝上,指尖向前;掌刃緊貼於兩軟肋。同時緩緩吸氣;

④上動不停,身體迅速彎腰前俯,兩掌變爪,直臂由身體兩側向後甩抓,爪尖朝上,頭頂朝前下方,目視後方,同時配合以鼻噴氣;

⑤上動略停,身體慢慢直起,下肢動作不變,兩手由爪變成仰掌,收於兩肋側,同時挺胸收腹緩緩吸氣,目視前方;緊接著再做俯身下探動作,配合噴氣,如此周而復始做九次即可。

2、功法要領:雙手由掌變爪時,需運力十指尖;大襠步要求提襠收腹、兩腳要緊緊扣抓住地面,腳跟不可離開地面,屈體下俯身時,身體不可晃動,重心下沉且穩定。噴氣時,以意導氣,氣達頭頂百會穴。

(三)功序安排

「童子金剛體」主要包括靜功和動功兩部分,按功序安排需先練靜後習動。靜功部分每天早晚各練一次,三十天後再行動功,動功要求習練九十天,練動功的同時靜功亦不可停輟。經過一百二十天的嚴格練習以後,再通過「特絕功固法」的訓練,即可達到金鐘罩、鐵布衫的功效。

憋說話,掃我,瞄~


推薦閱讀:

少林拳 | 少林崩步拳對練
南少林五大護寺功
少林拳 | 少林五合拳(五)
少林拳 | 少林黑虎拳對練
少林拳 秘傳正宗五行拳之鶴拳*

TAG: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