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救母情結」,是很多夫妻矛盾的根源

作者:南風和藍 來源:新浪博客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1《寶蓮燈》動畫片的嚴重戀母情結

動畫片《寶蓮燈》對傳統故事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改動,把沉香尚健在的父親改編成父親去世了。

傳統故事中,沉香的父親沒有死,只是他是個凡人,沒有法力,無法完成救妻大任,而且還另娶新妻,於是,半人半神的沉香,只能隻身救母。動畫片《寶蓮燈》則改編成父親去世,沉香救母有了最大的合理性。

動畫片以救母為主線,雖然加入一個異族公主的戲,但沉香和這個女孩的關係並不明晰,他們是否能成為戀人很成疑問。影片的結尾是長大了的沉香和媽媽在彩虹上重會,他和媽媽在空中擁抱傾訴,「互相輝映」,而身份曖昧的異族公主,在人間地上傻傻仰望:

沉香的救母戀母被一再渲染,和「公主」的關係被曖昧淡化處理。

最體現影片戀母情結的,是影片的三首唱給媽媽的情歌:

《愛就一個字》:「我想你身不由己,每個念頭有新的夢境。但願你沒忘記,我永遠保護你,不管風雨的打擊,全心全意。兩個人互相輝映,光芒勝過夜晚繁星……我永遠保護你,從此不必再流浪找尋。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你知道我只會用行動表示,承諾一輩子,守住了堅持……任時光飛逝,搜索你的影子,讓你幸福我願意試。」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在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讀你寫來的每句安慰,愛圈住你我在同一個圓,你的冷熱我能感覺……兩顆心間不斷的長線,我的喜悲都讓你包圍……」

《天地在我心》:「天上的星星多麼美麗,可是沒有你一切都沒生機,每一個孤獨的深夜裡,你是否知道我默默地思念你……我不願只在夜裡思念你,擁有你的愛,相信我會創造奇蹟……」

這些歌,尤其是第一首,我第一次聽到以為就是唱給愛人的情歌。後來才知道是唱給媽媽的。

沉香救母既然有了所有的合理性,對媽媽的思念和愛也順理成章,影片對此大力渲染。

但長大後的沉香,和依然年輕的媽媽彩虹相會,互訴衷腸,「互相輝映」,「永遠保護你」,「承諾一輩子」,還是讓我感覺:太過了。下面是我的解析:

2救母情結產生的根源

男孩救母有兩個心理動機。

一,中國傳統女性的弱勢地位和悲情面目,是「救母」的一個原因。

中國幾千年男權社會,宗族文化,對女性來說,很不好玩。女孩子在自己的家裡,一直是「人家的人」,不受重視,不被待見。待到嫁到婆家,面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感情聯結的一大幫子陌生人,其惶惑不適,甚至恐懼感,都會有很多。大部分婚姻是父母包辦,和丈夫無法擁有真正的愛情,千辛萬苦生了孩子,孩子是「他」家的。中國女性的這種悲哀處境,弱勢地位,決定了她們的情感狀態的主旋律就是:悲情。她們無奈,犧牲,付出,「不容易」。

在傳統社會,只有生了兒子,女人才能「母憑子貴」。和丈夫沒有愛,對丈夫要服從,兒子卻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自己對兒子有天然的感情優勢和控制權,這就讓母親們把兒子的愛牢牢地抱緊,渲染母子情深的偉大。

弱勢母親還有一個感情傾向,就是用道德完美來作心理防禦。於是,在一個男孩的感覺中,母親是悲情的犧牲的偉大的「聖母」,母親的聖化神化,加上母子天然的親密感情,讓這份親子之愛變成了最神聖最合理最不能違反和背叛的感情聯盟。

所以,中國的傳說故事中,有很多仙女下凡,和凡人結婚。這些仙女也無一不是受害者。這都有深遠的文化心理的淵源。

二,人類普遍的俄狄浦斯情結

即便母親不打悲情牌,3歲左右的男孩也會有自然的「救母」意識,想趕走父親「救」出母親,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結。

對於「弒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結,很多中國人不接受,覺得是個冒犯,大逆不道。正因為,中國特定文化語境之下,母子關係被過度神化聖化,這種神聖化掩蓋了男孩的戀母情結,給戀母情結的無限膨脹製造了理由和通行證。男孩因為母親的悲情處境和面目,容易把自己當做母親的救世主,認為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給母親帶來幸福,所以要「我永遠保護你」。而父親的面目,或者模糊,無用,或者邪惡可怕要剷除。

二郎神就是父權的象徵。中國文化中不能說自己的父親不好,所以,「壓迫」總是來自母親那一方,來自外祖父和舅舅。其實是一種投射。在歷史和現實中,這種情況既不多見,邏輯上也不成立。傳統社會敢於違抗父母之命自擇夫婿的女子是極少數。從現實看,外祖父養大母親,這個母親卻被夫家娶來所「用」,伺候公婆,生育兒女,外祖父應該是冤大頭和「受害者」啊,舅舅也至少不應該是壓迫者。所以說,舅舅成了「壞蛋」,是一種俄狄浦斯情結的無奈投射。

3「和媽媽永遠在一起」錯在哪?

在動畫片《寶蓮燈》中,小寶寶沉香和媽媽有一段非常動情的對話:

沉香:媽媽,什麼是幸福?

媽媽:幸福就是跟沉香在一起啊。

沉香:哦,我懂了,我和媽媽在一起,最高興,和媽媽在一起,就是幸福。

媽媽,我們就讓寶蓮燈永遠亮著,我要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永遠都幸福。

這樣的對話,相信很多母子都有過。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人類感情。很多3歲、4歲的男孩會信誓旦旦地說將來要和媽媽結婚,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男孩戀母,女孩戀父,是人類的俄狄浦斯情結。母親是男孩在世界上遇到的第一個異性,而且慷慨溫柔,孩子對母親產生自然戀慕,表示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我們怎麼辦?我們第一要接受孩子的這份感情。第二,要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根據他們的理解力,向他們宣示界限,表示爸爸媽媽才是「一對兒」,他們長大了要去和自己的愛人過。慢慢地,孩子會馴服這個情結,放棄對親人的妄想。

孩子在三、四歲開始魔法期,童話期,然後是青春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慢慢和父母心理分離,心理獨立,人格獨立。

所以,父母在親密抱持孩子、愛孩子的過程中,也要學會理性分離,在心理上,把孩子慢慢「往外推」。這才是愛。愛是一種深具理性和智慧的感情和行動。

在西方童話《美女與野獸》中,美女無論怎樣愛父親,她最終的選擇必須是「另一個男人」。《睡美人》中,王子因為有個戀子情結嚴重的媽媽,有了愛人不敢帶回家,等到父親死了,他成了國王,才敢結婚。而在他出門征戰的時候,他的瘋狂嫉妒的媽媽,要殺死兒媳和孫子孫女,這時他正好歸來,媽媽氣憤地跳入野獸坑被野獸吃掉。王子(已成國王)對母親又愛又怕,母親的行為讓他難過,但妻子和孩子給了他安慰,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就是王子的心理「弒母」,是童話的隱喻暗示,就是說,只有心理上獨立於母親,男孩才能開始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王國的主宰。

這就是西方童話的「政治正確」:和母親感情再親密,這份感情也要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退居二線」。兒子終歸要離開母親,去愛、去救自己的「公主」。

但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救母的合理性總是大於救公主的合理性。「救母」意識被大力渲染,而這是我不能苟同的。

4《寶蓮燈》應該怎麼改編?

媽媽被迫害,那麼,可憐的媽媽怎麼辦?怎麼辦,有辦法。如果迪斯尼來改編……

方案一:維持傳統故事,讓父親依然活著,雖是凡人,但經過思想變化,也去勇敢救妻,那是他的公主,他義不容辭。然後在故事的演進中,他在兒子協助下救了妻子,兒子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遇見自己的公主,兩代人皆大歡喜。這個凡人父親,可以搞笑一些,讓他在故事的演進中,體會愛的力量,心理上,也長大成人,不要總是把救妻責任委託給兒子。

方案二,父親死了,兒子去救母,過程中遇見某老帥哥,和他一起去救母,救出母親,母親和老帥哥戀愛,而兒子也在這個過程中遇見自己的公主,戀愛,也是兩代人皆大歡喜。

當然,編劇難度大,「救母」不如「替父」容易改編,因為必須有兩條主線。這個我不專業。只是好玩隨便一說。

5婆媳矛盾的最大癥結:救母情結的干擾

看到新浪親子論壇的一個帖子,主題是:「因為婆婆,想過跟老公離婚的,來報個到吧,順便說一下原因。」進去看了,婆媳矛盾嫉妒排斥,非常慘烈。如張愛玲所說,「古老的感情的公式,還在維持著活躍的演出。」而這些婆媳之間,總有一個心理不獨立的「兒子/丈夫」。這個丈夫的口頭禪和理由,總是:

「我媽不容易」。潛台詞:我媽不容易,受過很多苦,為我犧牲付出很多,我必須要愛她保護她服從她,而你,我媳婦,對我和我媽的這個關係,必須容忍,不然,我們就得分。

下面是我隨手摘下的媳婦們的「控訴」。我不認為所有的媳婦們都有理,但,婆媳共處這種特殊的國情,是產生矛盾的背景;丈夫不能心理獨立,有過分的「救母情結」,是夫妻感情問題叢生的根源。

「我現在就有點這個階段,沒有好心情,覺得婆婆一來我家,我就變成了外人,老公也不是以前的老公,跟婆婆發生一點矛盾,被老公推了一下,吵了幾句之後,我都不敢跟婆婆頂什麼了,生怕有什麼衝突,就覺得這個家我不想呆,沒有地位,真想老公能跟我一個心,而在婆婆面前,我們的心是那麼的遙遠。」

「因為婆婆我差點和老公離婚。整整兩年我們把這個話題不知提了多少次。真的,因為婆婆我差點讓女兒失去了美滿幸福的家,我的家差點支離破碎,所以,更恨婆婆。」

「我算一個吧,這陣子我真想離了算了。痛苦極了,因為婆婆,老公太向著他媽那邊了,我受不了。事情出來了,一點也顧及不上我的委屈,都反過來勸我給我講一套大道理,什麼嫁到我們家我媽就是你媽,她農村婦女,你就讓著她點呀什麼的。我和老公的關係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次我堅持要離婚。」

「因為這點小事和老公離婚真不值。我老公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那是我媽,我媽把我養大不容易。」

「就這麼辦過,那時我的寶寶才三個月呢。就離了,後來又復的婚。有段時間看著婆婆就煩,老公長得像婆婆,我看到老公就想吐,就想打他,真的,我那段時間就這麼恨婆婆。現在,好多了,誰也不敢惹我了,人,都是慢慢變壞慢慢變歷害的。」

「我已經不只一次有過這個念頭了,每次LG都極力維護他媽,太傷心了。我又捨不得孩子,太痛苦了。」

「為什麼人生這麼痛苦?如果沒孩子我會毫不猶豫遠離那個家」

「我同樣經歷過,直到現在還很矛盾。想離又覺得對不起孩子。結婚後我把婆婆當親媽對待,吃喝穿都買,可一切都因他的舉動而改變,婆婆東挑西挑,挑撥我和老公,有時間細說,到時你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婆婆還可以……」

「我因為婆婆差點兒離婚,想到因為她影響女兒的幸福不值得就沒離,不過和老公疏遠了很多。夫妻間的裂痕很深,感覺已經無法彌補了。女兒大了很可能還是離。」

「我也想過,但是小孩太小了,不忍心因為恨公婆而去剝奪小孩擁有一個完整家庭的權利,反正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看誰先死,熬著吧。」

「因為不想和婆婆不一起,想買房子離婆婆近一點分開住,老公居然說不同意,要搬家我自己搬,他和她媽一起住,真是無語了。」

「老公的觀點,他父母把他養大不容易,說我沒有主動對他們好,沒有感激之情。所以無論什麼事情,即使他父母錯了,我都應該不和她們計較。最主要是他認為他父母不管怎樣都沒錯。總之就是一邊倒。完全向著他們說話。」

「因為婆婆我和老公正在準備離婚。老公太不明事理了,總是覺得婆婆都是對的,我做的都是錯的。」

「結婚前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老公說婆婆好就以為她好,抱著一顆連冰都能捂化的心對她,以為就能和和美美了,後來才發現就一放屁,老公念著婆婆帶他很辛苦所以什麼都聽,再加上婆婆脾氣火爆所以格外囂張,在家也是東家吵完吵西家,生了孩子就更加,有事沒事找點碴,有家不回天天擠我這就想天天瞅著兒子,但是又喜歡挑事,都快被逼瘋了,要不是有了孩子之後老公還會安慰我下,早就離了,本來我帶孩子老公掙錢都很辛苦,但是總要時不時應對她的哭訴告狀,人都疲倦極了。」

「我算一個吧,不是為了女兒我早就因為婆婆離婚了,我遇到二個極品,一個是極品老公,一個是極品婆婆,為了女兒我沒離婚,2年輕婆婆叫老公跟我離婚,鬧了半年,雖然後來老公認錯回來了,但是我永遠不會原諒他們,雖然我老公對我還好,但是破了的鏡子修不好的,雖然2年了,表面很好我自己時刻準備離婚的,女兒參加工作以後我就會提出離婚的,永遠不會原諒,也不能原諒,我過不去這個坎,我知道自己不幸福。」

「因婆婆的強烈要求我結束了為期6個月的婚姻。13號離婚已滿一年,這一年裡我無數次的反思我實在不知道我哪裡得罪她老人家,害得他要死要活日夜不停的鬧了三個月逼著我們離婚,又是尋死膩活,又是威脅恐嚇的,回過頭看看,其實離婚也沒有那麼可怕……」

不厭其煩地摘錄這麼多,是因為,「我媽不容易」這種救母情結,依然是不少中國丈夫們的心結。這種心結嚴重影響到了夫妻關係。不僅是夫妻關係,還一定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小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也會有很多心理糾結。婆媳大戰,受傷的也會是孩子,孩子會成為家庭成員極力爭取的感情籌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巨大的困擾。

戀子嚴重的婆婆們,不能醒覺自己的問題,不願讓孩子心理獨立,自己也不能心理獨立,把沉重的自我命運和悲喜壓到兒子身上,讓兒子為她的不甘心的犧牲的一生來負責。她們自己覺得母愛神聖,不能自控地插手和干預兒子和媳婦的生活,其實潛意識中就是在搶奪兒子的關注和愛,排斥媳婦。這些婆婆一般都是苦大仇深的悲情派媽媽,兒子早就在這片偉大母愛的迷霧中迷失了方向。

這時候,我總想弱弱地問一句:婆婆自己的丈夫在哪裡?她們為什麼不能自己去談情說愛,為什麼非要在兒子媳婦的生活中,看媳婦的臉色?即便不看媳婦臉色,也會被媳婦氣著啊,這樣真的好受嗎?

6救母情結的害處:三個人都委屈

一個心理成熟的男人,是有清晰的界限感的。和父母有界限,不輕易接受父母的照顧和幫忙,自己安排好育兒事宜,不需要自己的母親來自己家裡繼續操勞。把自由還給父母,禮貌擋住父母的好意。不斷地溫柔地對父母宣示界限:「這是我們的家,你們很好,我們很感激,但是我們不能再勞累你們了。」

(贍養老人是應該的,只是要懂得,贍養不等於讓婆媳天天生活在一個屋檐下。要尊重媳婦的感受,於情於理,媳婦的贍養義務都不應該誇大。而且,贍養老人不意味著縱容老人干涉和影響夫妻生活。)

男人應該醒覺的是:母親的悲情,「不容易」,不是你造成的。母親的問題,是她的原生家庭,夫妻關係和傳統文化封建陋習造成的。兒子既不是母親苦難的根源,也做不了母親的救主,盲目救母是一種倒錯,對母親的幸福沒有好處。

生育養育孩子,應該是一個人自主的理性的選擇,是一種權利,和幸福。你不是母親的負擔,母親也不是你的負擔。你們,應該是兩個心理獨立的個體,各自應該有獨立的生活,感情,和幸福。

你的「救母」,是讓母親永遠從心理上依附於你。這有何幸福可言。

如果依然深陷在救母情結里,那麼,結果就是:三個人都委屈。雙面膠不好當,媽媽淚流滿面覺得兒子白養了,媳婦痛苦萬分覺得媽寶男不可託付。

我認為,更可悲可憐的是家庭的下一代。因為這樣的關係,媳婦勢必又成了家庭輪迴中的「受害者」,這種心理疑難如果不醒覺,延續,將來,孩子依然會陷入這個輪迴,心理獨立就成了真正的「妄想」。

7育兒不是你的負擔,而是權利

媳婦有時候也有幼稚和夢想的時候,夢想自己像對待親媽那樣對待婆婆,婆媳關係就會好。那真是低估了母子深情。這個即便是心理學發達的外國,母子深情也是很難對付的。所以老外理智理智理智,絕對搞清界限。一個家裡,不要有兩個女主人。育兒可以幫忙,但是絕對不能住在家裡幫。

有些人,包括男人,女人,沒有意識到,親子感情,育兒,是我們的權利,不是負擔。把這份勞累和幸福讓出去,那麼也會有焦慮和空虛。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情會被分走,和孩子樂享生活的好多瞬間就會無緣經歷,孩子的教育,我們也會失控。得不償失。

與其指望婆婆媽媽來幫忙,不如呼籲社會延長育兒假,增加父親育兒假。育兒絕不是一種「犧牲」,它應該是我們的幸福和權利。那是我們的成長機會。

獨立育兒,也許,就是我們的救贖。終止那種感情倒錯糾結的輪迴,開始——正常的,生活。

親密關係|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

性和諧|婆媳|離婚|自我成長|進階完美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5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 | 24小時貼身陪護

推薦閱讀:

創建「檢調對接」工作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夫妻矛盾,一切都是假象!
該怎麼看待與家人發生的矛盾?
懇請各位說服我只把愛好(足球)當愛好而不是當做專業發展?
外媒批評「中國式相親」 相親和自由戀愛矛盾嗎?

TAG:夫妻 | 情結 | 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