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出誤區 吃豆更健康

走出誤區 吃豆更健康

近來,全國颳起「健康養生風」,各類節目從飲食、運動、預防、保健等角度,給大家提出了各種健康建議。關注健康、關注飲食、關注營養的人越來越多。

養生專家提出的「豆營養理論」讓人們對於豆子產生了厚愛,豆子一下子成了搶手貨,有些百姓無論是煮飯還是做菜,都能看到豆子的身影。

「豆類富含蛋白質、賴氨酸和生物類黃酮,享有『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美譽。但是,任何東西攝取都應有個度,豆類食品也一樣,在現實生活中市民攝取豆類食品也存在著誤區。」從事多年營養學工作的高級營養師李桂芹對記者說,針對這些吃豆誤區,她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正確的「吃豆觀念」。

誤區一:煮飯豆類隨便放

有不少家庭在煮飯時愛把所有的豆子一股腦兒全扔進鍋里煮。

李桂芹認為,豆是好東西是不爭的事實,但食物當中增加了豆類,從營養守衡的角度出發,主食要相應減少。因為大豆(青豆、黑豆、黃豆)含脂肪高,雜豆中(小豆、綠豆)澱粉含量高,大約佔到55%以上。澱粉是人體營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主食的量不減少,攝取澱粉的量再不斷增加,人體的健康天平就會傾斜了。

其實各種豆類功能有所不同,比如紅豆補心臟、黃豆補脾臟、綠豆補肝臟、白豆補肺臟、黑豆補腎臟,大家可以利用五豆補五髒的理論各取所需。

而且,每種豆性質也不完全相同,紅小豆屬於溫性去濕,綠豆則偏涼清熱解毒。建議腸胃功能弱的人不要天天吃綠豆,以免胃寒。

誤區二:頓頓吃豆好

一些家庭餐桌几乎擺起了豆腐宴:早晨豆漿、豆腐腦;中午拌白豆腐、豆腐湯;晚上炒豆腐乾。

李桂芹說,許多人缺少膳食纖維,豆類食品能夠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有利於人體健康。但是,即便是豆作為菜也不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量還是有要求的。

根據健康膳食寶塔記錄,每天每人穀類、薯類及雜豆類攝取量為250—400克。一般來說,推薦每日攝入30—50克大豆,以提供蛋白質量的計算,相當於100克豆腐乾、200克白豆腐、30克腐竹、豆漿650—800克、豆腐腦700克、雜豆類200—300克。從以上這個能量換算不難看出,如果我們每頓飯都吃豆,那麼豆類食物攝取量肯定要大於基礎量。

誤區三:發豆芽長比短好

有人認為,豆芽發得長一些營養成分更高,口感更好,而且為了食用安全,不少人選擇自己在家裡自製豆芽。

李桂芹說,從營養學角度講,吃豆芽要比吃原豆好。豆芽與筍、菌類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保持皮膚彈性,防止皮膚衰老變皺的功效,還含有可防止皮膚色素沉著,消除皮膚黑斑、黃斑的維生素E,而且豆芽所含的葉綠素能夠分解人體消化道的亞硝酸胺,有助預防直腸癌惡性腫瘤,豆芽含有若干強力的抗癌物質,具有意想不到的營養和醫療價值。

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另外,烹調豆芽時油鹽不宜過多,要盡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豆芽下鍋後要急速快炒,適當加點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B2,口感也更好。

市場上賣的一些豆芽看起來鮮嫩、肥厚,但有一股難聞的化肥味,甚至可能有激素。對於這樣的豆芽,千萬不要輕易購買和食用,最好是自己動手製作。

(信息發布時間:2010-05-05 信息來源:錦州新聞網)

吃黃豆的學問

  毋庸置疑,中國是黃豆的故鄉,這也是被全球所公認的。黃豆又叫大豆,早在五千年前,咱們的祖先就已懂得栽植和食用大豆。那時不叫大豆而稱為「菽」。在各國文字中,大豆基本上都是從「菽」字音譯過來的。如英語和西班牙語的詞根分別為Soya和Soja,而大豆在俄語的名稱也是以漢字「菽」音作為詞根音譯過來。作為活化石的文字也正好說明了大豆的祖先的確是在中國。兩百多年前美國人從中國移植大豆,現在除中國外,美國和加拿大成為世界上大豆的主要產國,而美國更後來趕上,居於首位。

  但論起吃大豆花樣之多,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中國比擬。就拿以大豆為主料的豆製品來說,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豆腐、豆腐乳、豆腐花、豆腐乾、臭豆腐外,在眾多素食品中,以大豆作為主料的素雞、素蝦、素腰花、素魷魚……實在數不勝數。記得十年前到北京一游,友人夫婦請我們在一家素菜館進午餐,其中有一道鐵板燒素牛肉,除賣相奇佳外,吃起來還非常肉感,然而它確實是如假包換的素食品。

  中國人發明喝豆漿是對人類飲食習慣的一大貢獻,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飲食文化的變革,不少食品以大豆代替牛奶,作為健康輔助飲料的各式豆奶紛紛問世,其中包括成人、老年、婦女,甚至嬰兒的豆奶琳琅滿目地出現在市面上。對北京人來說,冬天早晨來一碗熱甜豆漿、燒餅夾一張油餅什麼的,而上海人則一碗咸豆漿外加一個米飯就是一頓既驅寒又解飽的豐盛早餐。在香港軟包裝的各式豆奶成了香港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然而營養專家警告說,喝豆漿最忌空腹當水喝,因為豆漿中的蛋白質進到人體不僅不被吸收,相反,轉化成熱量而消耗掉。因此專家建議,在喝豆漿的同時適當吃些澱粉質的食品,如餅乾、麵包或糕點之類,令蛋白質與澱粉在胃液里的作用下而酶解,從而生成為人體所能吸收的養分。有些人認為,在喝豆漿的同時沖入一個雞蛋可以加強營養,專家則認為這是多餘的,因為蛋清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後產生了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黃豆在中國的飲食界被廣泛使用,從菜肴到豆製品,甚至糕點都能見到黃豆的蹤跡。黃豆的營養豐富是不容置疑的,首先黃豆具有防老和抗衰老的作用。經過科學家考證,由於黃豆本身含有豐富的亞油酸,而亞油酸具有氧化和清洗脂肪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預防高脂血症。黃豆中的皂草角甙和卵磷脂所構成的營養素,更引起營養學家們的關注。醫學界對黃豆中的卵磷脂進行多項研究發現,它除可清洗血管中膽固醇、中性脂肪外,還可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老年痴呆症,而黃豆中的鈣質和食物纖維有強化骨骼和牙齒的作用。婦女多吃豆製品、如豆腐、豆腐花等更具有美白肌膚的養顏功效。

  黃豆的營養固然豐富,但並非任何人都可食用。首先患痛風症(即尿酸過高)的人就應少吃,因為它屬於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與核酸結合成核蛋白並分解成嘌呤,最後形成尿酸過多,令四肢的關腱腫痛而寸步難行。患有腎臟病、急性胰腺炎及胃炎的人應忌吃黃豆或豆製品。特別患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更應忌食黃豆,因為黃豆中的膳食纖維會對胃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害。

總之,黃豆的天然營養對人體雖然有益,但是食用不當則有損健康。

(信息來源:中新網)


推薦閱讀:

是「立馬見效」還是「秋後算賬」?單向思考的愚昧
我越來越不相信現在的醫療與診斷了,如果以後家裡人或者自己病了,該怎麼辦?
暖瓶或飲水機里的水一般多久之後就不應該喝了?
試管嬰兒期間飲食的規劃
產婦吃黑芝粉有些什麼功效?

TAG:健康 | 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