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念處修行法要》中

 ﹝身念住﹞三十二身分《阿含解脫道次第》198頁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

  這一段是屬於修行上的三十二身分,也就是要破除我們的身見、身相。在實修方面,也是滿重要的一段,因為眾生對這個身見、身相很不容易破除,你一直執為實體、執為實有,但是你卻不知道我們這個身體,它是由很多的器官、很多的眾生組合而成,所以佛陀就幫助大家如實來解析這一部車子、這個身體,就好像你一直很迷戀那一部車子,佛陀告訴我們這一部車子是由很多的零件組合而成,我們這個身體外表看起來好像一個完整的身體,但是把它分解開來,你會發現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很多的器官、很多的組織組合起來,而每一個器官又是由很多的眾生所組合起來的一個零件,所以「三十二身分」這方面,是要讓我們透視這個身體,是由各種零件所組合起來的一個組合體,像西醫醫學的解剖,就是讓我們了解身體有哪些器官。

  當你一一的去了解,很熱愛的這個身體,很迷執的這個身體,它的實相是怎麼樣?在上解脫道課程的時候,也有播放身體的解剖系統讓大家如實了解,這是幫助大家如實了解我們這個身體,有助於破除我們的身見,如果你用種種法門在修,但是卻沒有好好去了解我們這個身體的實相,你都是變成像駝鳥心態,沒有來到如實觀。以你駝鳥心態,沒有如實了解我們這個身體,就算你修再久,還是一樣沒辦法回到如實觀的世界,你沒辦法來到如來的世界。

  如來,就是要如其本來面目來了解萬事萬物。整個解脫道的「四念處」內容,就是協助大家把身心寧靜下來之後,看清實相、看清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當然,在這個過程是有很多慘不忍睹,或是很多以前一直在逃避的情景,你都要慢慢去面對,是不容易,但是要突破喔!不要把自己一直在神聖化、美化,認為自己多麼好、多麼漂亮、多麼優越,但是你卻看不到實相,看不到我們身體是有很多的眾生,記得!你的心臟就是由很多眾生組合起來的,心臟在我們身體裡面幫我們工作,就像一個很得力的助手在幫助我們,但是你從來沒有去珍惜它、沒有去了解它、沒有去感恩它,有時反而還在責備它。

  我們的肝臟、我們的胃,每一個器官都是很多的眾生所組合起來的一個組合體,我們這個身體不只有八萬四千個眾生,每一個細胞就是個眾生,大家要慢慢去了解,什麼叫做緣起?什麼叫做緣生?眾因緣所生才稱為眾生,你、我、他都是眾生,所以這一段是幫助我們破除身見、我見,後面幾段也都是在幫助我們破除身見、我見的。眾生所有的憂悲苦惱、痛苦煩惱,都是來自於我見、身見,你整個苦海的製造的原因、源頭,是來自於這個我、我見、身見、我所,有這個我就會演變出很多的「我所」,有這個「我所」就有「非我所」,有這個「我」就會有我要的跟我不要的,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是來自於這個「我」、「我所」,苦海的根本原因就是來自於眾生沒辦法真正了解什麼叫做「無我」?

  如果你用種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修遍了,但是還沒有真正如實的了解什麼叫做「無我」?去徹證「無我」的話,那你還是在佛法的門外,或是在枝流末節上面繞。修行解脫的核心在於徹證「三法印」,而「三法印」的無常、緣起,都是要讓你慢慢去了解、慢慢去解析,來到徹證最重要的一個法印「無我」。唯有你真正徹證「無我」,那個「自我」消失,你的苦海才會消失,才會真的從夢幻世界醒過來,所以「四念處」裡面很多的修行方法,都是在幫助我們破除身見、我見,很多的修行方法是在幫助我們體證「無我」,八萬四千法門是要協助你來到止觀雙運、如實觀啊!我們要如實去了解。

  「界分別觀」

  「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佈於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這也是屬於「身念住」修行方法的一種,我們把它稱為「界分別觀」,就是我們身體的組合元素、材料的分析,剛才是講器官,我們身體是由很多的器官組合起來,現在講的是這個身體、這一部車子,組合的元素材料是什麼?材料元素就是幫助我們透視這個身體,它的組合材料的實相,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材料元素,組合起來你就會產生一種幻相、幻覺,就會產生牢不可破的一個我見、身見出來。

  當你了解之後,就會體會到原來我這個身體是由地界的元素、水、火、風、空、識這些所組合而成,如果沒有這些元素,我這個身體不可能存在,所以慢慢去解析,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包括這個「識」,地、水、火、風、空、識的「識」,又是怎麼產生的?你也要深度去了解,以南傳的比丘修行人來講,他們是稱為「四界」、四種界、「四界分別觀」,他們是著重在地、水、火、風,「空」也有,「空」跟「識」是大乘的佛教比較有在探討的,但是你要了解到「識」是怎麼形成的?如果不了解,會落入「識」的抓取、「真常唯心」的世界。

  很多修行人、很多學佛者,一談論「四界分別觀」、「六界分別觀」,都很會解析、很會講,我們這個身體就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組合而成,很多學佛者也都會知道,問題是什麼叫做「地界」?什麼叫做「水界」?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你被名相卡住,結果一直在經典文字裡面鑽研。

  「地界」是什麼?「地界」就是堅硬、支持,我們身體裡面的骨、肌肉都是屬於地界,這樣的解析是不錯,但是你還沒有去解析到這個骨頭跟肌肉是來自哪裡?它是怎麼轉換過來的?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去深觀、去體會到,原來佛經裡面所講的「四界分別觀」,都是實相的存在,不是經典文字堆裡面的推論、思維、想像。所以,地界講的就是這個大地、土地、地球啊;水界講的就是這些流水、我們每天喝的水。

  火界,也都是實相實際的存在,講的就是太陽,不是抽像的。有的人會解析火界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能源,我們身體裡面要有能源、要有熱能才能夠存在,才有溫度,溫度是屬於火界。但是你只是在解析一些現象而已,卻沒有解析到它的源頭來自哪裡?所以我們要了解「火界」講的就是太陽,地球上所有眾生、你生命的能源,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太陽的供應,不要以為你的生命跟太陽無關,那是完全息息相關的,你的生命要能夠存在非太陽不可,非地球不可。

  再來,「風界」不要把它變成只是抽象的呼吸而已,或是身體裡面的各種風,要知道你身體裡面這些風來自哪裡?來自整個大自然的空氣啊!你要活在大氣層裡面,有氧氣的滋潤、有氧氣的供應,才會活著啦!所以有的人認為修行跟這個大自然沒有關係,只要在五蘊身心裏面探討、鑽研就好,要在五蘊身心裏面覺受、如實觀就好,這很容易造成只停留在片段,而你看不到真正的「無我」,看不到真正組合我們色身的根本、基本元素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具體清楚的認識地、水、火、風,你才能夠了解什麼叫做真正的「無我」?空界,就是整個虛空、空間,無邊無際的虛空,這是實相實際的存在,不要把它變成為空性、性空,空空洞洞的一些空相名詞,不是這樣啊!空,講的就是實際存在的虛空,但是含意很深,以後有因緣會繼續跟大家分享。

  而「識界」的產生在《中阿含》裡面有更具體的解析,是由地、水、火、風加上空這五個元素組合起來之後,才會有「識界」的產生,含意很深,以後我們會再分享。大家如果能夠如實觀,你就會了解原來我這個身體組合的元素就是有哪些,當你深刻地去體悟、去體會,才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緣起甚深」?這些是要在你平常聞思的時候,就要去思維,當禪修的時侯,心寧靜下來之後,要更深度的去體會、去觀察,止觀雙運。

  「死想觀」

  「觀彼屍體」,然後它不斷地變化、變化,「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各種骨頭都分解開來,「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

  這幾段都是有關於死想觀、屍腫觀、白骨觀,是屬於修行上面的猛葯,是對治上面的一種猛葯。猛藥用得當則很有效果,用得不當的話,也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而這些我們也要慢慢地去學習、去了解,要有正確的聞思基礎。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你濫用猛葯,副作用也會很大,有時候容易產生消極、悲觀。面對這些實相要有心裡準備,要慢慢地去了解,要能夠從不知不覺的世界慢慢覺醒過來,來到後知後覺的世界,再慢慢提升到先知先覺的境界,這些是屬於猛葯,大家不要濫用,也不要錯用,或是把這種法門變成藥癮,吃藥成癮。今天有不少在修南傳的人或是南傳的一些比丘,他們有時候太偏重在這方面的話,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作用,比如消極、悲觀,這不是很理想。你一定要有深度的聞思基礎,然後再加上正確的對治方法,用得當的話,效果非常好。告訴大家;如果你在最放不下的時候,請你溶入當下→如果我己經死了,我還有什麼放不下?!這是非常有效的藥物,大家要好好珍惜。

  第三節 ﹝受念處﹞ 198頁最後一行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這個「覺」把它改成「受」,《中阿含》翻譯都是翻譯為「覺」,《雜阿含》是翻譯做「受」,「受念處」大家比較就容易了解。

  「云何觀受如受念處?比丘者,覺樂受時,便知覺樂覺;覺苦受時,便知覺苦受,覺不苦不樂受時,便知覺不苦不樂受,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再來,看畫線的地方就好,「樂無食、或是樂欲,樂無欲覺,若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四念處講有關於「受念處」的就是這一段,講的很簡短,但是修行上也是很重要,是要好好下功夫去體會、去修的階段。

  「受念處」把它歸納的歸納,就是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各種現象都可以把它歸納為這三種,你到底是落入在苦受呢?還是樂受呢?還是不苦不樂受呢?

  什麼叫做樂受?就是讓你感受起來覺得很舒服、很舒暢,很喜歡、很喜悅,當你遇到樂受的時候,你就會貪愛、會抓取、會執取,想要擁有更多,或是希望它不要幻滅、能夠恆常,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再加上樂受的背後,你不知道它隱藏著很多的苦、很多的危機在後面。

  什麼叫做苦受呢?就是讓你感覺痛苦、不好受,你會嗔恨、會生氣,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想要,這就是屬於苦受。遇到苦受的時候,一般人就是會想要逃、想要避,或是會起嗔、起抗拒的心。

  我們講說貪、嗔、痴三毒,貪是來自於你想要追逐樂受,遇到樂你就要貪、貪得無厭,要越多越好。遇到苦呢?你就會起嗔,所以事實上貪、嗔跟苦受、樂受是息息相關的,你為什麼會在貪、嗔、苦樂的世界,輪迴個沒完沒了,是來因為沒有如實了解實相,這就是愚痴、無明,如果你了解實相,就會有距離的來看待,就不會在苦、樂的世界追逐啊!逃跑啊!跑個沒完沒了,追個沒完沒了。

  一般人習以為常的都是一直在趨樂避苦,趨吉避凶,所以都一直在逃、一直在追,整個的生命都浪費在不斷地在逃、在跑或是不斷地在追,很少停下來如實觀,今天我們走上解脫道、修四念處,就是協助大家不要再沖了啦,不要再跑啦!不要再逃啊!停下來!靜下來!如實觀、如實了解。當有智慧之後,你就具有透視力,就能夠了解苦的根本原因來自哪裡?當能夠找出苦因、病因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出離苦海啊!

  一般人很少進入苦受、樂受裡面,如果沒有進入苦受、樂受裡面,你找不出苦的原因,你見不到苦諦啊!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苦,但是一般人遇到苦的時候,你都只是想逃,而不是停下來去進入到苦海裡面去體悟,你沒有停留在苦的世界裡面去體悟,吃到好吃的東西、遇到樂受,你是囫圇吞棗的吃,你沒有停下來去體會那個好吃、那個樂。還有,你沒有停下來去看那個樂的背後帶有多少的負作用,就好像很多人一直想要做發財夢,好!就算讓你中了樂透、讓你發橫財,一夕之間成為暴發戶,你很樂、很樂啊!但是你有看到背後所隱藏的危機有多大嗎?

  像那個魚在水中游啊!游啊!它只是想吃!吃!吃啊!一看到蚯蚓在那裡動,哇!看到了美食,美味當前,你就吃啊!吃了之後呢?你有看到裡面隱藏著魚鉤嗎?所以眾生是盲目的在追求樂,而沒有去了解樂的實相跟樂背後所帶來的禍害,眾生一直的在盲目的逃避苦,而沒有停下來去了解苦。更沒有停下來去了解這個苦,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真理實相?事實上,苦諦都是在喚醒大家,苦是在告訴我們在構築顛倒夢想、不切實際的夢幻世界,苦諦是在喚醒我們很多的所做所為是背道而馳!

  所以苦諦是天使啊!不斷地要喚醒我們,但是眾生面對這個苦諦的時候,不是不斷的逃,不然就是起嗔!而在那裡哀怨、怨嘆:我怎麼這麼歹命?我怎麼這麼衰?我怎麼這麼不幸?……,很多的怨天尤人,一直在抱怨。眾生就是常常活在不知不覺的世界,那些苦的天使,不斷地要喚醒我們,但是大家卻不知不覺,還在抱怨,所以很多的情況,眾生就是這樣白吃苦啊!白受苦啊!。

  說你「白吃」,你又不高興,白吃苦、白受苦,你怎麼見到苦諦呢?佛教講「苦、集、滅、道」,很多人就認為這個苦我知道了啦!我知道了啦!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早就覺醒過來解脫自在了,眾生通常把這個「苦集滅道」,都只當作標語、名詞、名相在理解而已,你並沒有真正進入苦海裡面去浸泡啊!我們要回到實相來,當有苦的時候,佛陀希望我們進入苦的世界裡面,去如實觀、如實體會,到底怎麼樣不好受?你要浸泡在裡面,浸泡在裡面之後,你才會體會到我不希望再這樣苦了啦!

  我不希望再受那些苦了啦!所以你才會進一步靜下來探討,這些苦的原因到底來自哪裡呢?你不希望以後還有那些痛苦的現象,你會想怎麼樣避免以後再產生這些苦呢?所以見苦諦不容易啊!你要有魄力!要有勇氣啊!一般眾生遇到苦就是逃避啊!如果你逃避的話,你就見不到苦諦啊!「四聖諦」不是標語,如果你見不到苦諦,不敢進入苦裡面去浸泡、去體悟,你沒辦法找到苦因的,遇有衝突、遇有不如意之事,就算你檢討,檢討出來原因,也都是錯在別人,你都會把問題歸罪別人啊!而你不知道那個苦的原因是來自於自己的無明,來自於自己的貪、嗔、痴,苦因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自己,真的是來自於自己,但眾生看不到、體會不到。

  你不敢如實面對苦,就見不到苦諦,而苦集的那個集諦,你就找不到啊!苦、集、滅、道,一樣有次第、環環相扣、息息相關,而且逐次的深入啊!如果你不敢如實去面對苦諦,你找不出苦因。找不到苦因,你說要修行還是一樣啊!你也是繼續在吃止痛劑、吃麻醉劑。當遇到身心有病苦、有痛苦的時候,就繼續在吃麻醉劑、在吃止痛劑,讓那個苦暫時又壓下來。

  所以,不少的修行法門就是這樣,讓你的苦暫時麻醉下來、壓下來,讓你忘了一時的苦,但是那個病因、苦因,卻還是看不到、找不到,你用一個法門修了幾年之後,一、二十年之後,你的苦、憂悲苦惱、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那是因為你所吃的葯是一種麻醉劑、止痛劑或是興奮劑,透過吃興奮劑讓你忘了那些苦,用那些興奮劑來掩蓋你的苦,但這些都只是治標啊!佛陀是希望我們從病根、病因找出來,你要找出病根、病因,就能夠對症治療,治病要治本啊!不要光治標。

  當然治標也是重要,一時的止痛,當然也是重要,但我們更需要從病根、病源來解決,所以這一條解脫之路,尤其是「四念處」的修行是讓我們靜下來,深入探討病苦的實相、情況、狀況,進一步再去探討病因、苦因,從根本來解決,所以佛陀稱為大醫王。要知道那就是要治療眾生最深層的病根、病因、苦因。當你能夠如實去了解苦,你才能夠找到病根、病因,再來你就會進一步要去找尋出離苦海的方法。所以,滅諦跟道諦,你就會繼續用功,腳踏實地的走在解脫道上。

  我們在禪修禪坐的時候,苦受、樂受一樣,你要如實去了解、如實體悟。苦!包括我們身體的酸、脹、痛、麻,這些都是苦受。你的煩躁、不安,坐不下來、靜不下來,這也都是苦受。不要在那裡埋怨:今天好倒楣、或是修得好痛苦,怎麼都沒有什麼進步?都沒有什麼進展?要知道這些酸、脹、痛、麻都是天使,都是一種覺受、苦受,在喚醒我們,讓我們如實去體會,如實去了解。

  大家要好好去體會苦受,當有苦產生的時候,有酸、脹、痛、麻產生,這時候可以好好地去體會什麼叫做酸?我們說酸,不要光把它只是變成一個名詞,你要進入裡面去體會什麼叫做酸?什麼叫做脹?脹的情況是怎麼樣?脹的形狀以及地點在哪裡?範圍在哪裡?都慢慢去覺察,痛!到底痛的形狀、痛的實相是怎麼樣?你一樣清清楚楚地去覺察酸、脹、痛、麻,這個痛到底是刺痛?還是陣痛?痛的深度有多大?痛的範圍有多大?你要停下來去看、去體會啊!麻!到底麻是怎麼樣?而麻之後,我心裡的覺受又是怎麼樣?所以現在大家身心靜下來之後,慢慢要去理解、慢慢要去觀察,我們身體的各種酸、脹、痛、麻這些苦受。

  樂受呢?當你有「喜覺支」產生、有「樂覺支」產生,當你覺得很舒服、很安祥,當你覺得身體的一種波動、脈動,會產生快樂、安祥,一樣!當下你要如實的去觀察、如實去了解,而且更重要的,你還要進一步去了解原因來自哪裡?包括說我腿部會刺痛,腿部為什麼會刺痛?因為我打坐久了啊!打坐久了,以前不習慣打坐,現在久了之後,它的血液循環不是很理想,不是很適應,所以會有刺痛,這是有因、有原,有原因才會導致這個酸痛,好!那我要改善這個酸痛怎麼辦呢?當然一方面盤腿的功力要慢慢地增加、慢慢練習。一方面當下如果很刺痛的話,我變換個方式、改變一些因緣,這個酸痛就會改善了,腰為什麼會酸痛?腰酸痛,因為我坐姿不良,好!你就調整。

  所以,這些苦受、樂受也都是天使,不斷的在喚醒我們要能夠停下來如實的去覺察,這就是「受念住」的階段。為什麼要去覺察這些呢?因為當你在起嗔、在罵人的時候,一般人都像機關槍劈哩叭啦的一直罵出來,但是你看不到受害最嚴重的是自己啊!如果你的覺察力有開發出來,當你要生氣罵人之前,就可以覺察到我心裏面有一把火、一股氣,它就像火山要衝出來,但是最先燃燒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身心,要去看到那一股氣要上沖,你就要能夠觀察到。如果你有覺察到,就會有空間,你罵的那一種韻律、頻率,以及那一種力道就會不一樣。

  如果有覺察到在罵人的這一種情況的時候,你也會罵的比較斯文一點,不然你會像機關槍一直的掃射、一直的罵,被罵的那些人是這樣傷痕纍纍,而你自己也是受傷啊!如果你有這一種覺察力,覺察到我在嗔恨的情況之下,到底自己多麼不好受?在嗔恨罵別人的時候,事實上第一個受害的是自己。我何苦來哉?來折磨自己、折騰自己呢?這樣不值得、不值得。所以你就會覺得:不要生氣啊!我懶得生氣啊!如果我慈悲善待眾生,我的感受又是怎麼樣呢?很快樂、很安祥,身心都很舒服。

  你慢慢會去覺察到說,同樣的一個境界,我到底是要用罵的去對待眾生?還是用慈悲的去對待眾生呢?你慢慢就會有智慧去選擇要的是什麼?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進入苦受、樂受的覺察是很重要,也是修行慢慢能夠應用出來的,在歷緣對境要實際應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大家要再繼續深入的開發。

  前面已經跟大家介紹過禪定、初禪五支,是「四念處」修行要領裡面要逐漸深入的重要關鍵,你要具有禪定力、禪定基礎,才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明心之後,你才能夠見性,心不明、心是污垢的,沒辦法來到如實觀。你的見只是自己的偏見,以凹凸鏡的鏡子在看這個世間,你所看的不是實相。我們的禪修一天一天的深入,也就是要協助大家逐漸的把我們這污垢的心,逐漸的讓它沉澱下來。

  「安那般那念」的第五─第八階段:

  「安那般那念」也就是「清道論」裡面「出入息法」的第五到第八節,前面幾個步驟是須要不斷的練習,有耐心的練習,一步一步的深入之後,你會來到第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就是『安息身行』,也就是身體的躁動不安會停止下來,你身體的浮動、不定,坐不下來那些都會消失,你的身體能夠很安祥的坐在那裡,身體方面已經能夠安定下來了。

  但是這個心呢?這一匹心猿意馬還是到處在奔騰,所以我們繼續透過「出入息法」,讓我們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前面第一到第四階段都是在尋、伺的過程,當你慢慢的穩定之後,就會來到身體的安定,但心的安定呢?還要繼續再用功。所以,當你慢慢的深入,慢慢的把「出入息法」熟練之後,又懂得放鬆的要領,身體安定之後,又能夠放鬆,你就會來到第五個階段,也就是「喜覺支」會自然的產生,但是產生「喜覺支」的時候,不要變成貪愛、貪染,佛陀希望你能夠清楚的去覺察,喜的情況是怎麼樣?

  覺知喜、覺知樂

  覺知喜,很多人一有了喜受之後呢?就在那裡沉迷,忘了我是誰。所以我們一樣要清楚的覺知到喜的情況,喜的波動、脈動。再來,繼續再觀呼吸、繼續的深入,你的身心會越來寧靜,所以就會來到第六個階段,覺知樂。因為那些樂受會浮現出來,你也要心平氣和的去體會什麼叫作樂受?因為你能夠「覺知喜」、「覺知樂」,跟對稱的苦受呢?你也能夠清楚的對比出來,能夠覺察到。

  繼續再深入用功,因為你的心會越來越寧靜,第五到第八個步驟跟初禪五支都有密切的關係,「喜覺支」、「樂覺支」產生之後,然後你又能夠一心的用功,繼續再深入,你就能夠「覺知心行」,初禪五支裡面的第五支就是「一心」,你一心一意的用功,身心漸漸寧靜之後,再來,你內心妄念很少、很少,到後來幾乎沒什麼妄念了。但是只要有什麼念頭起來,有什麼起心動念,你可以覺察得到,這就是「覺知心行」。

  第七個階段「覺知心行」,已經要相當微細,你的心要寧靜到相當微細,才有辦法覺知到你的起心動念。第八個階段就是「覺知安息心行」,注意第八跟第四階段的對比,第八是「安息心行」,第四個階段是「安息身行」,身體比較粗糙,比較先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後,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還不容易穩定下來,你身體坐在那裡像一尊佛,但是你的心有可能還是一樣到處飄動,在那裡不斷的打妄想。

  當你慢慢繼續用功下來之後,會來到身體安定,心裡也很安祥寧靜,你的各種衝動都消失了,身心很安祥的端坐在那裡,而且內心充滿著一種喜悅,這就是來到第八階段「覺知安息心行」,會來到舍念、無念的情況。如果你繼續穩定下去,這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來到四禪的境界,是安息心行。

  所以,只要你配合「出入息法」跟「身念住」的開發,要「入深定」不會困難,但是我們目的不是在「世間定」,不是在「深定」上面下功夫,我們的目的是要開智慧。當你有定力之後,你怎麼辦呢?如果沒有適當的轉換,只是在「定」上面下功夫,你是落入在「世間定」裡面,那是死的「定」、「世間定」。就算你坐再久,頂多只是引發一些神通、引發一些禪相,你不會開智慧的,所以我們要繼續用功,然後,後面的第九到第十二是屬於「明心」的階段。怎麼樣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明心」的階段是十三到十六的階段,是屬於見法的階段,會越來越精采、越會充滿法喜充滿,所以大家腳踏實地的用功,一步一腳印的做,你要「明心見性」,這是最快速的方法。

靜坐中的「動中禪」

  怎麼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穩定、柔軟,讓我們的覺受不斷的開發出來,有助於邁向「明心」的階段?現在再來跟大家介紹靜坐中的「動中禪」,要怎麼修呢?我們平常在走路的動作都很粗魯,我們心行也是很粗。現在大家在禪修,有打坐、也有經行,但在經行的時候,我們的動作還算是比較粗,現在要進入到比較微細的動作、微細的覺察。

  當你在靜坐,有時候可以觀出入息、觀呼吸,有時候也可以練習靜坐中的「動中禪」。因為靜坐中的「動中禪」,做起來會讓你的心更開發明覺,而且你的覺察力會更敏銳、更微細,怎麼做呢?在靜坐的時候,你一樣以放輕鬆端坐的姿式坐著,再來,你的兩手手掌平放在你的腿上。平放在腿上之後,現在大家就跟著做,平放在腿上之後,以你的手掌代替你在經行時候的腳掌,經行的時候我們是腳掌的提、移、落、觸,現在我們就用手掌來提、移、落、觸,。

  在你心還沒有寧靜穩定之前,是須要透過下達口令,在動作的這個階段,如果你的心還妄想紛飛、心還不夠寧靜,如果你沒有下達口令,只是手在那裡動的話,你的心很快又跑掉了,與其在那裡打妄想,不如好好的配合「身行」、「口行」、「意行」一起開發。所以你在下達口令提、移、落、觸,這就是在口行,雖然沒有嘴巴講出來,但是我們意念裡面在下達口令,就是「口行」,是微細的「口行」,別人聽不到,但是我們自己可以聽得到微細的「口行」。手在動的時候,就是屬於「身行」,你又有去覺察到我們後面的意根、起心動念,那是屬於「意行」。

  所以不要小看這樣一個動作,這是身行、口行、意行一起並進在修行的。當你還有妄想、妄念的時候,你就配合著先下達口令,然後手掌在動作,先從右手開始,提!手掌就提起來,這時候你閉著眼睛來做,覺察力會越好,提起來的高度要多少?不拘,只要有離開你的膝蓋就好,提起來,下達:提!你的手掌才提起來,移!下達「移」的口令之後,手掌才移,注意你的手掌,要向前或是向後都不拘,或是向左、向右也都可以,只要有做出移動的動作出來,這樣就好。

  下達口令「移」之後,手掌才移,你可以向後移,然後再來「落」,手掌才落下去,放在腿上,「觸」!去感受那個微細的觸感。再來換左手,提、移、落、觸,動作不要快,慢慢去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能夠這樣去做,你的心很快會寧靜下來。再來,再換右手,提!再提起來,移!移動!跟上一次移動的方向要相反,因為我們腿部的範圍比較小,如果你上一次是向後,再來就是要向前,上一次是向左,然後下一次就是向右,這個可以靈活來移動,除了這個動作做出來之外,要去感受是不是意念、意根裡面,當我下達一個口令要它提,手才提起來?要它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它就隨著你的意念之後,然後再動作?要去覺察到這個階段,如果能夠認真的去做,你的心很快會寧靜下來,身也很快會穩定下來。

  再來,當你的手掌移動、穩定之後,去覺察一個情況,當你下達口令「提」,你整個手跟手臂要提起來的時候,你慢慢提!慢慢提!這時候下個動作、重點,不是在移動的移,而是要去覺察這個手臂要提起來,整個手臂跟胸部、背部肌肉有怎麼樣的變化?這是滿重要的過程,是包括「受念住」都一起開發,你不用提的很高,只要下達口令要提,然後手掌從輕鬆的放在腿上,到要離開腿上一、二公分的這整個過程,你去感受我們的手肘、手臂、胸部、背部、腹部,到底有沒有牽連?手要舉起來,是不是像吊車、起重機要吊起好幾百公斤的東西一樣?那個繩索鋼繩這樣嘎拉嘎拉的一直往上拉起來,這個手臂才能夠吊起來,要知道我們這個手掌要移動,是牽連很多的零件組合,都要牽連很多的因素,慢慢你去做之後,要協助你去體悟什麼叫作因緣具足?緣起甚深?

  左、右手都慢慢這樣去練習,當你手掌整個要提起來的時候,要去覺察到跟呼吸有沒有關係?這都是越來越微細、越來越微細,如果你心不夠寧靜,是看不到的。當我們身心更寧靜下來,身心越穩定之後,再來下一步就是雙手不動放在腿上,你只要動手指就好,有時候從右邊姆指開始動,再換左邊、再換右邊,右手的其他只指頭,再換左手的其他只指頭,左、右手交替,然後一次動一根指頭,慢慢的去體會這樣在做的時候,我的內心世界有什麼樣的變化?是不是在經過一些尋找之後,要動哪一根指頭哪一根指頭才會動?如果覺察力不夠敏銳,你看不到、覺察不到,如果沒有覺察到這些微細的動作、微細的覺受,你要距離「明心」、要距離見法,都還很遠。

  所以,功夫不會白浪費,大家在經過聞思之後,真的一定要禪修、要實修實證,讓我們的身心沉澱下來,你的覺性不斷開發,才能夠看到我們那些很微細的起心動念,才能夠看到我們那些很微細的覺受。當你慢慢熟練之後,進一步要能夠來到:我只是動作,而沒有下達口令,這又是更深更微細的修行功夫。只是動作而沒有下達口令,手一樣提、移、落、觸,手肘、手掌一樣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但是沒有刻意去下達口令,這時候你的重點要放在哪裡?一方面覺察手的移動,但更重要的就是要去看到背後,有沒有在起心動念?有沒有在波動?有沒有在意識之流在流通?是不是先有意念然後才會有動作?

  雖然當下沒有下達口令,但是手要動作之前,是不是先有念頭?那個是更微細的起心動念,更微細的「心行」,你要能夠覺察得到,這是要協助大家深入「名色分界智」。如果名、色沒有分出來,就是處在無明的世界;如果「名色分界智」能夠開發出來,就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能夠「明心」,要見法、開悟就容易了。

  開發「名色分界智」

  我們要深入到開發「名色分界智」,在修行次第來講,是很重要的階段,不管你聞思再多,不管你經典讀的再多,如果沒有來到實修實證,只是懂一些名相而已。你認為你懂,但只是懂一些知見而已;你很會解析,但是卻做不到、也看不到。因為「名色分界智」的智慧,它一定是來自於實修實證,真的要做到,才能體會到,才能夠開發出這樣的智慧出來,所以不要把學佛變成佛學,不要把學佛當作空談,你要做到,才能夠宣說,你要做到才算!

  名、色分界,「名」就是我們的心,「色」呢?,指的就是我們的身。「名、色」用現代的術語來講,就是我們的身、心。「名」就是心,「色」就是身,我們的身心有交集的部分,也有不交集的部分。身心的作用是有先有後的,身體的動作來自於心,下達口令、指令之後,才會有動作。以現代醫學來講,是大腦先下達指令之後,也就是你的意根,意根也就是大腦,下達指令之後,它會透過神經的傳導,到達你要動作的肢體上面,那個肢體才會動作,這就是:先有意念,然後有意識之流的傳導,才會有動作,如果你手的神經線切斷了,或是某隻手指的神經線切斷了,神經不能傳導的時候,這個肢體、手指頭,它能不能動呢?是沒辦法動的。

  如果你腰部的脊椎受損,下半部的脊椎神經線受損的時候,雖然下半身看起來是好好的,但是當神經不能夠傳導的時候,它就不會動。所以我們要清楚了解,我們這個身體就像一部車,須要有足夠的這些零件組合,加上人或是電腦,或是各方面下達指令之後,這個車子才會跑、才會動,我們身體動作一樣是受到我們意根下達指令才動作,但是因為一般眾生的身心是糾纏在一起,看不清、看不到,結果都是盲目的衝動之後,才在那裡後悔。

  我們現在修行,就是要讓大家清楚的看到「名」跟「色」是可以分開的,如果你能夠來到名、色分界,你的心就不會成為這個身體的奴隸,就不會成為慾望的奴隸。一般人的心是被這個身拖累著走,你的心作不了主,常常成為這個身的慾望的奴隸。今天我們修行就是要開發出身、心是可以分開的,當你身心有分離的時候,但是跟精神分裂完全不一樣,不要會錯意!身、心它是有交集、有分離,如果你可以讓身心有距離、分開的時候,你會有距離的來看待你這個身體,很多情況就能夠不會成為慾望的奴隸,不會成為這個色身的奴隸,這是很重要的階段。

  名、色怎麼分開呢?以前是先下達口令再動作,這就是讓你慢慢的去了解,身心的動作是意念在前,身體在後而行。再來,當你慢慢的熟練,慢慢的穩定下來之後,你不用下達口令只是動作,身體只是動作,但是你要很深的反觀覺察力,看看在身體動作之前,是不是從你的腦海里,是不是從你的心田裡,一定有波動流出來,這你要清楚的去覺察到,一定要深度去開發,不管我手掌要提起來,要放下、要向左、向前、向後,你要去覺察到動作之前,是不是你的腦海裡面有波動先發射出來,然後這個波動會流經你的手臂,會有電流傳導出來,這意識之流你能不能清楚的覺察?

  如果你能夠清楚覺察到,你會發現到嗯!真的是意念、意根在領導這個身體,你要讓它向前,它就向前;要讓它向後,它就向後;向左,它就向左;向右,它就向右,但是前一個階段練習的是有下達口令,你要來到更微細的。沒有下達口令,我只是動作,但是你要覺察到,雖然只是單純的動作,但要看到你潛意識裡面有沒有波動出來?這是要深入到潛意識的開發。

  修行很多的方便法門、很多的法門,很難能夠深入到潛意識的開發、明覺,真正要深入到潛意識開發,一定要透過很簡單、很單純的方法,而「出入息」是非常好的過程,加上身體的經行跟靜坐中的「動中禪」,這是空海走過來之後,發現非常好的方法,毫無保留的來跟大家分享,協助你深入的去看到我們的潛意識,協助你去看到起心動念。這方面能夠做到之後,你慢慢的去檢驗,是不是包括連我準備要開口講話,或是雖然沒有說出聲音,但是只要我的腦海里起什麼念頭要講話,是不是有一個波動會出來?是不是都會先起心動念?再來,包括我要微笑或是要生氣,是不是內心裏面那一股意識之流,都有先醞釀,包括你要眨個眼睛,眼睛要東飄西飄,都有意念在引導,你都有下達指令之後,它才動。

  你不要認為說,修行要看這麼微細,有用嗎?有用嗎?很有用的!因為真的要「明心」,這個階段一定要經歷過,當你認真的去修、認真的去做,你的心會越來越清明、越寧靜,你的覺察力會越來越高,而「名色分界智」的開發,覺察力的提醒、提升,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得了,任何的加持、灌頂,不可能幫你開發,任何的加持、灌頂,都只是一種鼓勵,讓你的身心穩定下來,幫助你,那是一個助緣。

  就像是別人鼓勵我們,當我們懈怠的時候,鼓勵我們,但是這方面的功夫,一定要自己去開發,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就包括要吃飯,沒有任何大師能夠幫助你吃飯,各人吃飯各人飽,修行也是一樣。沒有去開發你的心田,它就是荒蕪、雜亂啊!方法用錯了,你的心是越糾纏、越無明,如果你方法正確,它會不斷的沉澱下來、寧靜下來,越來越清楚。而且身心越來越穩定、越柔軟。

  所以「明心」過程開發出來之後,你就算要起個嫉妒的心,馬上都可以覺察到。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去開發名、色分界,只要能夠清楚的去看到色身跟心的前後關聯作用,這個智慧就會開發出來,你就有所體悟啊!當真的能夠清楚去看到,這也是開悟的一種,你就會眉開眼笑,就會會心微笑。啊!我看到了!啊!我看到了!這是相當重要的過程,如果這個階段你沒有去練習,沒有好好的去做,「明心」是不可能。

  所以,靜坐中你一樣要練習靜坐中的「動中禪」,深入到連一根指頭在動,都要清楚的看到,你可以左、右手的指頭輪流來動,然後看看意識之流有沒有在流來流去?還有,在還沒有選擇哪一根指頭動作之前、還沒有確定,假設現在你是準備右手指頭要動,但是五選一,在還沒有選定好哪一根指頭要動之前,還在選擇的時候,你能不能去覺察到意識在那裡遊走、在那裡選擇?當決定要動哪一根的時候,哪一根指頭才會動,這個大家要清楚的去覺察。

  這方面要深度去開發之後,經行也一樣,再來就是要深入到第二個階段─經行,以前是有下達口令,現在不要下達口令,你同樣的提、移、落、觸,慢動作去做,腳移動可以向前、可以向後,可以向左、可以向右,但是這時候你一樣最好是閉著眼睛去覺察,你閉著眼睛,腳在那裡移動,甚至你可以扶著欄杆閉著眼睛,然後腳在那裡移動,你這時候去感受,是不是從我們的意根、大腦,還有整個意識之流在流通、在傳達,是不是有經過我們的心念、起心動念,意識之流在下達指令之後,腳才會轉動?才會向前、向左、向右?

  有的人聽到這裡,也許會認為說:那還不簡單!這誰不知道,我早就知道了……,你知道?都只是知道名詞、名相,而不是真的體悟到,你不是真的做到,我們是要來到真的做到,真的清清楚楚的覺察到,不是光一個頭腦的知見,如果光是要這樣的知見,那些醫生他們也知道啊,一定要有神經傳導才會動,但你還是頭腦的知見,所以不算!要清楚的去覺察到。

  再來,你有時候可以向前走,有時候也可以向後走,你也慢慢去覺察到這一隻腿要抬起來的時候,本來是很輕鬆的放在地上、踏在地上,兩足、兩腳站在地上,再來你要去體驗到、覺察到的就是,當我下達口令,右腳要抬起來的時候,要清楚的去覺察這一隻腳要抬起來,牽連我身體多少的部分?身體軀幹有多少部分的肌肉牽連而動、在用力,要清楚去覺察,你才會知道這一條腿要讓它吊起來喔,好像要吊起好十幾公斤的重量,包括腹部的這些變化,你都要清楚去覺察。

  就好像說一個起重機,東西要吊起來,是需要有很多的機器、很多的零件要組合起來,如果是一些重要的零件缺一,它就沒辦法動作了,你一樣要去覺察到我這一個身體是一部最精密的起重機,要把這一條腿吊起來,要牽連多少?你要清楚的去覺察到才會感受到,這個腳能夠走路很奧妙!很神奇!很神妙!我這個腳能夠走路,好感恩!你真的有去體會到的話,連在走路、能夠走路,你都會心花朵朵開,都會感恩、會微笑,別人以為你是瘋子,沒關係!我內心裏面很安祥、很快樂、很知足,真正的解脫者是知足常樂啊!他的快樂來自於知足,不是來自於金錢的多少。佛陀身無分文,但是他很快樂、很安祥。

  所以,這都是要協助大家慢慢開發我們內心世界,讓我們的內心世界越來越寧靜、越安祥、越凈化,佛教所講的「自凈其意」,是整個修行的核心,我們這整個禪修就是要協助大家凈化我們的身心、開發我們的覺性,然後慢慢的去了悟真理實相,你真的會知恩、感恩,知足常樂,而且知恩、感恩、報恩,很自然流露出來的就是一種報恩的心在做,這時候你不會有「我慢」的。

  當你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慢慢去開發、覺察之後,你的「名色分界智」會越來越清楚,包括在經行、走路到一個情況的時候,我要轉身,都要清楚去覺察,為什麼我要轉身?一定是我們的意根有去收到一些訊息,表示前面不適合再走下去,需要轉換,它是很精密的組合,你要清楚去看到,好!在轉換、要轉,為什麼要轉?你也清楚的知道,在轉換的這個過程,你也清清楚楚的知道。

  在這良好的環境之中,就是讓你從慢動作,慢慢的去練習、去開發,你慢動作能夠覺察到之後,再把你的動作慢慢的加快,如果你慢動作覺察不到,要有耐心的去練習,如果在練習的過程,有些動作是囫圇吞棗沒有覺察到,請你再倒帶回來,重新做,讓這個過程都清楚,NG幾次都沒關係。當這樣有耐心的去開發之後,身心真的會越來越安祥、越法喜,你覺察力越提升之後,很多的微細動作就可以覺察到。

  當你能夠真的來到「明心」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夠將身比身、將心比心,因為對方的動作是粗糙、還是微細、有沒有明覺?你就很清清楚楚。因此,衝動無明的眾生、有「我慢」的眾生,是瞞不了明眼人的。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成為明眼人,明心見性。

  第四節 ﹝心念處﹞

  「心念處」方面怎麼去覺察?怎麼去開發?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攸關能否來到「明心」的階段,在「阿含解脫道次第」的一九九頁,一樣是在《中阿含》九十八經「念處經」的「心念處」這一段,現在請大家看199頁的第二段: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貪心知有欲貪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有欲心,這個「欲」就是欲貪。

  這一段是對「心念處」的敘述,講的很簡短,但是內容卻是非常的精簡,而且非常的深,如果你沒有來到實修實證,光是看過這一段,沒有幾分鐘就看過了,你也以為你知道了,但是從知見要來到體悟、來到體證,又要能夠做到,這個要很久、很久,不是光知道就算了,你要真的做到啊!要能夠真的清楚的覺察。

  對「心念住」要覺察的具體內容,這一段就是跟我們分解出來,請大家再看「阿含解脫道次第」這一本書的二○二頁,這裡我們有把它歸納出來「心念處」所要觀察的內容,包括有貪無貪、有嗔無嗔,有痴無痴、有穢無穢,是合是散、是下是高,是小是大、有修無修、有定無定、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也就是當下生起的是什麼心,都要能夠如實觀察、如實正知。

  在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法,有一個滿重大的特點就是,不怕你起貪、不怕你起嗔,不是你都不可以有這些,因為如果都不可以有這些的話,會變成修的很壓抑、一直忍,而且會修的很挫折,你會常常責備自己,如果你一直不容許自己有貪嗔,但是偏偏在歷緣對境的時候,貪、嗔、我慢又會現起,這時候你會修的很挫折。

  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法,有一個滿大的特點就是當你在起貪的時候,客觀如實的覺察到我正在起貪;當在起嗔的時候,也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起嗔;當心量狹窄的時候,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心量狹窄;當我在嫉妒別人成就的時候,也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在嫉妒別人。要能夠如實面對自己丑陋的內心世界,不容易啊!你要有大丈夫氣勢,一般人是習慣看別人的臉黑,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臉黑,一般人都是在向外看,都是在指責別人,別人一點點的缺失,我們都看的很清清楚楚,而且又再誇大,但是自己很多的臉黑,自己的醜陋,不是掩飾不然就是不承認。

  今天呢?修行就是要如實回來面對自己,如實回來面對我們醜陋的內心世界,但是真的非常不容易。一個大將軍能夠征服千軍萬馬,但是征服不了自己,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敢面對醜陋的自己,修行的最大障礙、關卡就在這裡,不敢如實面對醜陋的自己,如果你不敢如實面對自己,要來到「明心」的階段是不可能,我們會繼續再自欺欺人,就會形成佛陀所講的,人的最大敵人是自己,我們又會繼續再自欺欺人,認為說:我自己很好啊!我自己很優秀啊!我很高級啊!我很高尚啊!我很聰明啊!我判斷事情都很正確,都不斷地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是自己歷緣對境中,卻處處在展現貪、嗔、痴、我慢,都不知不覺、也不以為然,這就是眾生常常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而不知道。

  八萬四千法門所有的修行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讓你的身能夠寧靜下來,進一步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靜下來之後要做什麼呢?就是要來到如實的觀察自己的內心種種結縛,如實的觀察自己內心的凹凹凸凸、貪、嗔、痴、我慢,八萬四千法門是幫助我們身心靜下來之後,如實的來面對自己,清清楚楚的看到我們內心的種種結縛,唯有真正看到我們內心的結縛,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哪裡在打結?就知道怎麼去解開。你不願意去看,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心的打結,內心的醜陋,不願意承認的話,你永遠不可能解開,所以這是修行能否解脫很重要的關鍵。

  何謂「出世間法」?

  真正的解脫道、真正的「出世間法」,就是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你種種的修行方法,包括學問很淵博,佛學知見很厲害,很會作學問,佛學專家或是老修行,但是如果你沒有來到如實面對自己的心態,真的都還在「世間法」裡面打滾。世間、出世間的分水嶺,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如實面對自己內心的種種結縛。佛教所講的世間、苦海,就是這個「無明」的心,所創造、構造出來的夢幻世界,就是一個苦海。

  你要出離苦海,唯有清清楚楚的看到這個心,你才會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有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繼續凈化、繼續深入,你才有可能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修行絕對不是去跟人家比高、比大、比小,比我的知見比別人厲害,絕對不是那些,修行不是在比我的佛學知識多麼淵博,我多麼會講經說法,不是那些,那還是在「世間法」裡面打滾。

  真正的修行,也不是去挑別人的毛病、去找別人的錯,真正的修行是回來看自己,回來凈化自己,真正的「出世間法」、解脫道就是回來凈化我們內心的種種結縛,當我們真正能夠凈化內心的種種結縛,能夠從最初的結,慢慢的打開、打開,佛陀把它分出來十層的結縛,是由粗、漸漸到微細、到非常微細的。從粗的看到打開,如果你能夠打開前面三個結,就是來到證初果。

  證到初果,繼續看到我們內心的結縛、內心的醜陋,繼續再凈化,前面三個結破除,後面二個結淡薄了,就是來到證二果。你能夠把前面五下分結都凈化、斷除,就是來到證三果的世界。再繼續用功,把後面的五上分結,你也把它清楚的看到,而且完全的斷除、凈化,就是來到阿羅漢果的世界,是沒有貪、沒有嗔、沒有愚痴、沒有我慢的世界,是一個純凈的心靈世界,是真正涅槃彼岸、解脫的世界。

  所以,修行邁向解脫之路,真的就是完全如實回來面對自己,這個關鍵、要領掌握住,你就知道什麼叫做「世間法」?什麼叫做「出世間法」?「世間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厲害,越修我慢會越大,「出世間法」的修行不一樣,是越修身心越柔軟、越有慚愧心、越懂得感恩,而且慈悲心是自然流露。

  當有一天發現到過去真的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這就是真正的大徹大悟。開悟、徹悟不是去看到禪相、異相,或是「漆桶脫落」,不是這樣的,那都只是一個過程的小插曲而已啊!真正的大徹大悟是來自於你徹見自己過去的顛倒夢想,從此遠離顛倒夢想、不再自欺欺人,成為一位真人,很真實的面對自己,很真誠、真實的善待每一位眾生。

  當你上到彼岸、遠離顛倒夢想的時候,回來看滾滾紅塵的眾生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不知不覺、不以為然的時候,你不會有任何的嗔心的,代之而起的是無限的大慈大悲之心啊!就算眾生不了解你,攻擊你、批判你、批鬥你,你都不會起嗔啊!你只有無量無限的慈悲。所以,當耶穌快要被釘死的時候,他還是祈求上帝原諒眾生,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被判死刑快被釘死的時候,一樣沒有任何嗔心,真正的阿羅漢是來到完全沒有嗔心的世界,這樣有什麼不好?佛陀希望我們來到貪、嗔、痴完全的凈化、完全的止息,沒有任何的貪、嗔、痴,沒有任何的我慢,這是一個真人、真誠真實的人。

  「心念處」要開發的就是我們當下、現在講的當下,不只是大家在打坐的時候,因為這是非常微細的,你現在在禪堂禪修的時候,就要能夠在靜態之中,開發那一種覺察力出來,在靜態單純的環境之下,你能夠看到了,將來在更高難度的動態、歷緣對境之中,你也能夠看到,這樣你就能夠處處見法。所以我們當下有沒有貪心?有貪、無貪?我們要清楚知道,經文裡面所列的都是很簡短,你不要只是把它當作名相念過,如果你只是叩!叩!叩!在那裡念經念!念!念!念過,以為念過我就交差了,念過!我的功課已經做了,沒用啊!就算再念個十年二十年,你還是把它當作名詞在背誦而已。

  這些經文裡面的字,真的都是一種境界的敘述,是要真的要做到有貪、無貪?當下我有沒有貪心?這個粗的相,還有很微細的相,包括在打坐之中,遇到舒服境界的時候,我有沒有貪心?打坐禪修之中,遇到不可意境的時候,或是遇到一些酸、痛、脹、麻的時候,我有沒有在起嗔?打坐的時候,當我念頭飄起過去一些社會或是別人對不起我,或是一些覺得憤恨不平的現象,你當下有沒有在起嗔?都要清清楚楚的看到。

  所以,有貪無貪、有嗔無嗔,要清楚的覺察到,有沒有愚痴?也要清楚的覺察到。有恚?無恚?我內心有沒有污穢?要清楚的覺察。是合?是散?我的內心現在到底是有聚合、有凝聚力,還是現在的心是很散亂的,你也要覺察到。是下?是高?我的心現在到底是自卑呢?還是我的心現在是展現我慢、高傲呢?你也要清楚的覺察到。尤其是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你都要清楚覺察面對上司的時候,我有沒有自卑之心?面對屬下的時候,我有沒有我慢之心?面對平民百姓,有沒有我慢之心?面對那些大法師、大法王,面對那些高官、權貴,我有沒有自卑之心?有沒有次等人民之心?你要清楚的覺察。

  是小?是大?我的心量現在是狹窄呢?還是現在的心量很寬大,有大度大量能夠容忍能夠包容一切眾生?還是「雞仔腸、鳥仔肚」、心量狹窄、小心眼?我們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有修?無修?來禪修的時候,到底我是在混日子?還是在把握時間精進用功呢?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我是在如實面對自己的生命,還是在渾渾噩噩的過一生呢?要清楚覺察。我現出家相,到底有在精進用功呢?還是過一天算一天?這都要如實來檢討、如實面對自己。有定?無定?我到底有沒有定力?都要清楚的覺知到。有解脫心?無解脫心?現在我有沒有來到解脫的境界?我的心有沒有被境界卡住、束縛?到底是解脫?還是被束縛住?也都要清楚的覺察。

  所以「心念處」的開發就是當下,也就是當下你生起的是什麼樣的心?都要能夠如實的觀察、如實正知,包括「如實」這二個字,都很不容易啊!眾生常常是「知不如真」、「見不如實」,你要來到如實不容易,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精進用功。

  「安那般那念」的第九─第十二階段:「阿含解脫道次第」的187頁

  「安那般那念的第九個階段,當你「出入息法」有耐心、一心一意的用功之後,觀察你的出入息,到第四個階段身就穩定下來了。到第八個階段,心也穩定下來了,身心穩定下來的情況之下,第九個階段到十二個階段就是開發「心念住」的時候。

  第九階段就是「覺知心」,第十個階段是「令心喜悅」,十一個階段是「令心等持」,十二個階段是「令心解脫」。

  在禪修一吸一呼之間,當身心越寧靜下來之後,你的各種心態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用功的深度是這樣越來越深入,你的覺察力越來越高,明心的程度越來越提升。所以,不要小看禪修前幾天的這個止,「身念住」方面的下功夫,就是讓我們的身心沉澱下來。當身心沉澱、穩定下來之後,後面的「心念住」才有辦法開發出來,才有辦法覺察到。所以,當你身心穩定之後,第九個階段就能夠「覺知心」,也就是「心念住」的開發,你的心現在是處在什麼樣的情況?我清清楚楚的覺察,也就是清醒明覺、醒過來,清醒明覺,但是這時候的醒,還不是大徹大悟的醒,那是覺悟,現在的醒是一個初步的覺醒過來了。

  身、心對焦是到第八個階段,身心已經是完全對焦,而且穩定在當下了,這時候你有明覺的心、身心穩定,才會來到有見法的因緣,見法的力道是來自於「明心」,所以這時候要清清楚楚知道我們的心態、狀況,內心是很清朗、明覺的,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你要來到這樣的階段,這時候幾乎各種方法幫不上什麼忙,唯有最簡單、最單純的法門,才能夠幫助你來到這樣的階段,如果你用的法門還很複雜,或是嘴巴還在那裡念!念!念!,那都還停留在「口行」的階段,你還沒辦法來到「心行」的階段。

  我們現在要慢慢到微細,你身的衝動、「身行」要停止下來,再來,「口行」也要停止下來,「口行」不只是嘴巴的講話、講出聲音,我們的尋、伺,內心裏面的起心動念,包括內心念念有詞那些,都是屬於「口行」,這方面到第八個階段都會停下來了,你可以比較看看、可以去了解,所有的法門裡面,哪一種最能夠讓我們放下「身行」,也放下了「口行」,而來深入到「意行」呢?

  不是其它法門不好,而排斥其它法門,絕對不是這樣,而是各種法門都有它對治的作用。但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方便法就是協助你,像你年齡越來越大,不是像小孩這樣,你年齡越來越成長,所以你需要的玩具就越來越簡便。如果你的內心智慧越成長,心靈寧靜程度越高,你所需要的「有為法」,是越單純、越簡便、越凈化,不需要複雜、不需要花俏、不需要花招,那都是很簡便的。所以,越簡單的方法是越高級,來到「出入息法」是非常單純,然後它會一路的幫助你深入、深入,「身行」放下、「口行」安止,再來「心行」安止,這時候,來到很純凈寧靜的明心境界,這就是「覺知心」。

  再來,第十個階段就是「令心喜悅」,「覺知心」就是,如果以很多人在修禪宗來講,他們要的就是覺性,尤其是《六祖壇經》講說: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很多人把這個階段都會錯了,那不是目的、不是目標,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結果很多修行人就一直守在那裡、卡在那裡─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就認為這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的覺性、就是你的本覺,你就好好的保任、好好的守住,結果很多禪門人物,就一直地守在那裡、卡在那裡,不知道你頂多只是守在第九個階段的「覺知心」,明覺的那一種情況而已,但那個不是目的。

  因為這時候,你的智慧還沒有開發出來,把我們的心境磨平、磨光,不是目的,才是一個工具而已,這時才只是磨出很銳利的一個開刀工具,才要真正開刀而已,開什麼刀?這一面鏡子可以成為一個照妖鏡,但是要知道照妖鏡,不是去照別人,磨出這一面鏡子不是要去照別人,而是要照自己,照出內心的種種結縛,照出自己內心的污垢,照出自己內心的貪、嗔、痴、我慢,有明凈的這一面心鏡,你才能夠如實照見。

  照見的時候,你才能夠凈化那個「自我」,常常在自欺欺人的那個「自我」,當你如實的照見之後,它就會凈化、會逃之夭夭、會消散,這樣你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所以「覺知心」之後,這只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但不是停在那裡,這時候我們才要來到「止觀雙運」,很多人對整個解脫道不了解,常常在「解脫道」的修行過程之中,都停留在某個關卡,或是某個叉路就偏差、偏離了。

  這時候我們有一個明覺的心,也就是能夠來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心,但是你這個心也要能夠起作用,在起作用的當下,你又能夠很清楚的覺察,所以我能夠「令心喜悅」,在「清凈道論」的「安那般那念」亦即本書185、186頁都有,這一經所講的「出入息法」,在《雜阿含》就翻譯為「覺知心悅」,「清凈道論」翻譯為「令心喜悅」,事實上就是內心到第十個階段。我內心不只是祥和寧靜,也可以非常的喜悅,喜悅的情況,那個頻律、波動,都清清楚楚的覺察,而且代表我的心不只可以維持在很平靜的情況之下,我也可以動。有的人修行、修一修,認為要來到「無念」的世界。

  無念,如果以「出入息法」的話,第八個階段就已經是來到「無念」的階段,第八個階段「安息心行」,就是已經來到「無念」的階段,所以有的人就認為「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我們修行是要無念,結果修!修!要追求個「無念」,不敢起心動念,那也是修得變成枯木禪,身心會僵化、身心會凋萎。

  心是要「明心」,「明心」之後要能夠明行、明覺,然後在「明行」、明覺的情況之下起作用,所以這時候我心可以喜悅,可以微笑,可以非常快樂啊!那種法喜可以展現啊!但是當下沒有我慢,都保持清醒明覺,「令心喜悅」就是心喜悅的情況之下,也清楚覺察。

  令心等持

  到第十一個階段「令心等持」,也就是覺知心定,令心等持,就是我的心能提、能放,不容易喔!眾生常常是這樣一直動、動、動,就是靜不下來,不然有的修行就是這樣要修到無念、修個寧靜,但是你修、修、修得追求一個靜,你就不敢動,一動就是很害怕,很挫折,那都是走偏,沒有走在正確的中道之上。你走在正確的中道上是可動、可靜,可靜、可動。

  「令心等持」還有另外一個深層的意思,你能不能以等持、平等之心,來對待一切境界?能不能以平等之心善待一切眾生?說到平等之心不容易啊!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等持」的心,以平等的心來對待一切眾生,你就會體會到佛陀的法號、名號─無上正等,「正等」就是以完全的平等之心善待一切眾生,不要把它只是當作標語、是真的要做到,眾生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

  「等持」的世界、「正等」的世界是完全絕對的世界,看到小花、看到大花,你會以平等心來欣賞它們;看到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你一樣以平等心來對待他們,要做到這種心境不容易,你一定要來到超越所有的框框,一定要來到超越種族、超越黨派、超越國界。如果沒有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你不可能來到「等持」的世界,如果你堅持某個宗派、某個黨派,你很容易站在一邊,以不平等之心對待另外一邊。解脫,就是來到沒有框框、沒有籬笆的世界,所以要能夠來到「令心等持」不容易,不要把它當作只是標語,那是解脫之路,真的要來到、要證悟到,而且要真的做到。

  令心解脫

  再來,第十二個階段「令心解脫」,你的心能不能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這就是佛教所要追求,也是任何宗教所嚮往的目標─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確,或只是在「有為法」上面下功夫,你都還是在枝流末節上面,在一些宗派的框框裡面繞,成為一些宗派的信徒,而沒辦法來到真正的解脫。你要超越宗派、超越宗教,才有辦法來到真正的心解脫,心要能夠解脫,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絕對沒那麼容易,有時候只是部分解脫,或是一時的心解脫。

  在打坐的時候,在禪修的時候,好舒服、好棒啊!都沒有貪、嗔、痴,好感恩啊!好知足啊!但回到家裡,太太擺一副臉孔給你看,指責:你在那裡享受好幾天,我在家裡當牛當馬,她憤憤不平,結果擺臉色給你看,糟糕!你那個心境馬上從天堂掉到地獄,女眾也是一樣啊!當你回去,你先生只要講你幾句、潑你一個冷水,你馬上從天堂掉到地獄,這就是說,我們那一種解脫都只是一時的、短暫的或是局部的,不是來到究竟解脫。

  如果是來到究竟解脫,在禪堂裡面很高興、很安祥;回到家裡太太潑你冷水,你也覺得喔!好清涼啊!像蘇格拉底,太太罵他之後,哦!打雷啦!拿出冷水來潑他,哦!打雷之後下雨啊!好清涼啊!真的解脫之心,就是面對什麼境界都沒有嗔心,而且會慈悲的善待一切眾生。一般眾生的心,很容易成為境界的奴隸,而處處黏著!

  我現在講這很簡單,很快的講出來,但是如果你沒有很認真去檢驗,不知道說你的心常常成為境界的奴隸,遇到一個好吃的東西,你心裡就想,回去要怎麼樣來做,要買什麼材料,然後要做的色香味俱全,你的心就被那個境界卡住了,包括說修行也是一樣,遇到一個某某大師很有名,聽說有神通,就覺得一定要去,在崇拜大師的情況之下,你不知道你的心,被那個大師的境界把你系縛住了。某某大山頭很有名,國際大山頭很有名,我依止在那裡就沒有錯了啦,好幾百人、好幾千人在那裡依止,依止在那裡就沒錯了,你不知道你沒有依法,沒有回到依止在法,你被大山頭的那個境界把你吸住了,成為那個境界的奴隸你不知道,還洋洋得意我是某某山的人,你的心沒有來到解脫的世界,你的心被大師、被大山頭、被大偶像卡住你不知道,這離心解脫還很遠。

  如果你固執在某個宗派、某個框框裡面,要知道你的心沒辦法來到真正的解脫,所以佛陀在「葛拉瑪經」,在我們這一本書一樣有摘錄出來,「葛拉瑪經」就是不斷的提醒大家,真的要保持客觀、冷靜、理智、求真、求證,不要經典崇拜、不要偶像崇拜,這都是修行上很多的叉路,唯有你保持客觀、冷靜,理智、求真、求證,如實的面對自己、如實的來檢驗,你才能夠一關一關的過去,最後必然能夠來到真正的究竟解脫。

  很多人很認真的要修行、要打坐、要開悟,急著要有所成就,有的人一天用好幾個小時在打坐、在參禪,有的人就是專業的修行,好幾個月閉關專修、專心用功,但是一年、二年……幾年過去了,還是不容易有成。遠的不說,光是在禪修的這幾天,有的人會認為奇怪,我怎麼好像進步不明顯,我怎麼打坐還是不容易得力、不容易入定,一顆心還是這樣飄浮不定、動蕩不安?當然有聞思基礎之後,聞思修證會一直的上來,你的法喜會很快出來,但是有的基礎不夠、聞思不夠、觀念不正確的話,他很努力、很拚命用功,但是卻發現距離他所要的,還是差的很遠,也就是他覺得修行不容易契入、不容易得心應手,這裡面有一個很重大的關鍵,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是什麼呢?欠缺慈悲心。

  有的人就認為打坐、參禪,或是禪修的時候,就用著一個法門一直深入這樣就好了,還要在那裡想什麼慈悲心?如果你在修行的過程欠缺慈悲心,你的修行很難有成,如果你的修行過程欠缺慈悲心,你的修行會成為一種練功夫,或是長養「我慢」的方式。不要小看慈悲心,有的人認為慈悲只是世間的善法,慈悲心是從世間的善法邁向出世間的橋樑。

  善人慈悲喜舍

  記得!慈悲心是從世間法邁向出世間法很重要的橋樑,而你將來要慈航普度,一樣是透過這個慈悲跟眾生廣結善緣,不管是世間法或是出世間法,都不能夠欠缺慈悲心,慈悲心怎麼修?有什麼功效?有什麼功德?請大家看《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頁─第二章的善人慈悲喜舍,這一章節是從《增一阿含》的443經所摘錄出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卧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拄,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

  你能夠好好行慈悲心,「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也就是很快能夠到達涅槃究竟解脫的彼岸。但是要知道慈悲是一個很重要的橋樑,而不是把修行就光停留在是世間的行善布施這方面,它是一個很重要跟眾生廣結善緣,讓你培養足夠的善根福德因緣。

  「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講或是用頭腦在那裡想,在那裡想像作意思惟,不光是這樣,說一丈不如行一尺,你是真的要行、要行動,要實際去做出來,不是光用嘴巴講,要修行慈心解脫。當你不斷用慈悲這一種方法,一方面來修行,一方面也慢慢默默去做,你會來到解脫的情況,而這一種解脫是代表著你內心很喜悅、很安祥、很自在。

  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你在生氣、嗔恨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很苦的,這時候就是處在地獄裡面。你在怒罵別人的時候,就是在阿修羅道裡面,如果你在展現慈悲、行慈悲,善待一切眾生的時候,不但內心很愉快、很快樂,而且你也會把這一種氣氛帶給眾生,這時候你就是處在天堂的境界,處在極樂的世界裡面,所以你光是行慈悲,一樣可以來到解脫,但是你要來到究竟解脫,一定是要深入整個聞思修證。

  如果一個人能夠「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而且你跟眾生分享慈悲的好處,又勸人多行慈善,像這樣的人會獲得哪些果報呢?種善因、得善果,會有哪些果報呢?有十一種,哪十一種呢?卧安、覺安、不見惡夢,就是說,你在睡覺的時候會睡的很安祥、很安穩,不會有什麼惡夢,沒有那些恐怖的夢。恐怖的夢,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擔憂,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恐懼,如果一個人能夠行慈悲之心,你的睡覺就品質會很好,而且會睡的很安穩安祥,卧安、覺安、不見惡夢。

  再來,天護,因為你有慈悲之心去善待一切眾生,老天爺也會善待你,龍天護法也會來保護你,自助天助,自助人助啊!所以我愛人人,人人愛我,這就是下面所講的人愛,因為你用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眾生也會回報你慈悲慈愛。

  「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拄」,一個有力行慈悲、充滿慈悲心的人,意外的災害、天災人禍就會大大的減少,很多的災禍也會大化小,小化無,真的會這樣。像有一次我開車從台北回基隆的時候,就在汐止交流道的入口,從北二高到中山高這之間入會口,那個會合口是彎道又下坡,因為高速公路的匝道是有紅綠燈的管制,當我開到那裡的時候,它是從綠燈轉為紅燈,我們理所當然是要停下來,所以我就減速停下來,準備要停在紅燈的前面,但是此時從後視鏡看到後面有一輛車很高速的衝過來,因為通常紅綠燈,我是第一輛要停下來的時候,會稍微注意一下後面的車輛的動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紅綠燈,我通常會注意一下,這時候我看到後面那一輛車子,以他的速度來斷判,他並沒有看到高速公路會合口的紅綠燈,所以這時候我本來剎車是要踩死、要定下來,但是當我減速到時速差不多十公里的時候,我把剎車板放開、不敢停住,為什麼?我讓我車子再繼續往前滑行,後面那一輛車在一兩秒之後,真的是撞過來,還好因為我沒有煞住,所以我的車子往前滑行。

  當我那時候停下來,對方也停下來了,對方的車頭是撞壞了,我的后座保險桿也撞了一個凹洞,當我下車的時候,對方他們幾個人出來,然後一直跟我道歉說對不起,我也是慈悲的對待他們,因為看一下我后座,稍微一點凹窩,保險桿稍微破一個洞沒關係啦!對方的車頭也撞壞了,他們對方是一直表示抱歉,我就微笑面對的跟他們講說,你們人有沒有問題?,關心他們裡面的人,他說稍微撞一點而已,沒關係!我就跟他講,只要人沒有受傷,沒關係,沒問題,我這裡沒事情,這樣就沒事了,也沒有衝突、沒有什麼紛爭。

  雖然有意外的車禍,但是一樣,大家和諧,很好的收場,如果有的人被一撞之後,你很不甘心,就下來怒氣沖沖的,很有可能就會釀成一些災禍出來。當我被撞的時候,我心裡會想這個也是大化小、小化無啊!而不是想說我今天怎麼這麼倒楣、怎麼被撞,我往好的方面想,可能本來要有一些更大的災禍,但是因為我們平常就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大化小、小化無啊!人員也沒有什麼受傷,我們就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一樣意外的災害、災禍會大大的減少,而且會大化小、小化無。

  「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你這個慈悲不嫌多的,「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注意這兩句話,為什麼一個行慈悲心的人,你內心的各種結縛會漸漸少呢?我們先說身見就好,一個人吝嗇的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總是樣樣都為自己,像這樣你的身見很牢固,則你內心裏面的結縛,就很牢固很強,身見不容易破除,如果一個人你捨得,樂於行善布施為眾生,你也把眾生的苦難就像當作我們自己的苦難。

  這無意中,我跟眾生之間的那種隔閡,是不是漸漸的淡薄掉?這就是身見結無意中一直在化除、化除,我跟眾生之間的隔閡漸漸的淡薄、淡薄,最後會完全的消失,這就是諸結漸漸薄,當我們真正在施行慈悲的時候,我們會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那一種身見、我所,就會漸漸的化除,這些有什麼功效呢?轉漸於道跡啊!你很快就能夠見到、遇到真正的解脫道。

  真正的解脫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能夠很快的遇到解脫道,需要有相當的善根福德因緣,你能夠行慈善,表示你有善根,你在行善的當下,也是在累積很多的福德,而且跟眾生廣結善緣,我們不少同修、不少學員接觸到解脫道,都是他們在行慈善或是行義工、法工的時候,就是當下有同修、有其他的朋友,跟他們介紹這些資料,如果他沒有去參加義工,沒有去參加一些行善,他就錯失掉接觸我們這些解脫道的機會了。

  所以行慈善,跟眾生廣結善緣,會有很多的好處,而這回報不是用有形的金錢所能夠衡量的,你越是無所得、無所求之心去行善,三輪體空的行善,你無形之中所獲得的回報更大,最大的回報是怎麼樣呢?不只能夠升梵天上,而且「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這些累積下來的善根福德因緣,都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到達究竟涅槃彼岸,也就是成道、成佛。因此,行慈悲心不是口號,而是要真的去作,我們很多人都會看到世間很多的對立、很多的衝突、很多的不平等、很多的仇恨,像這方面,如果你用仇恨去對抗仇恨,只會仇上加仇,你用武力想去化解世間的各種對立衝突,只會引來更多的仇恨,世間最大的力量是慈悲,真正能夠化解各種衝突對立、能夠化解任何仇恨的,只有慈悲。

  慈悲的力量無限,唯有慈悲能夠感化最剛強、最頑劣的人,但是我們要懂得悲智雙運,慈悲不是爛慈悲,你要懂得悲智雙運,如果是爛慈悲,你的慈悲有時候很容易長養眾生的欲貪,有時候變成溺愛,反而害了對方,不要忘了必須悲智雙運,智慧怎麼來?需要大家深入聞思修證、止觀雙運,所以菩薩道跟解脫道要一起並行並進。

  怎麼樣來修慈悲心呢?慈悲喜舍稱為「四無量心」,為什麼稱為無量心呢?因為慈悲行、慈悲心,會把我們狹窄的心胸不斷擴展擴大,擴大到無邊無際無量,所以稱為「四無量心」。你怎麼去修?怎麼去做呢?請看「阿含解脫道」十一頁的第二節:

  如何修慈悲心?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慈悲心怎麼樣去修?怎麼樣去做?有個很重要的重點,慈悲心的擴展一樣是要從點、線、面到虛空,這個點怎麼開始呢?

  「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我們的內心跟慈悲心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我們的內心充滿著慈悲心,遍滿一方成就游。你從這個點開始做起,把這個點做好之後,慢慢繼續再擴大到「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再把這個慈心慢慢的擴大、擴大。這個步驟是怎麼做呢?第一個步驟點就是從善對自己開始,第二、這個線就是來到善待家人、善待親友、親戚朋友。再來,面呢?面是擴大到善待全人類、善待全人類。空間呢?擴大到空的時候,是善待一切眾生,包括六道的眾生,也包括你認為無情的植物,包括山河大地。如果懂得慈悲善待他們,你不會蹂躪它,不會破壞它。

  為什麼慈悲心要從善待自己開始?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說,我們修行就是趕快要去行菩薩道,趕快趕快去幫助眾生,趕快去行善,你在行善的當下,不錯!你是有喜受、樂受,你也覺得你在行善。但是幾年之後,你還是會覺得內心是空虛的,還是不安的,我內心深層的憂悲苦惱還是沒有止息,遇到比較強的境界考驗衝擊的時候,還是在起嗔。對其他的人、對外面那些苦難的人,很容易生起慈悲心,但是回到家裡,家人念我幾句的時候,又很不高興。

  面對別人慈悲容易,面對家人慈悲不容易,所以這是很多行善布施的人共有的一些心得,但是你有沒有停下來、靜下來去看看,眾生有苦難,但是在行善的這個眾生本身,有沒有苦難?你看到眾生在顛倒夢想,你有沒有停下來、靜下來看看,我這個眾生有沒有在顛倒夢想?你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你有沒有回來反觀自己,有沒有還在苦海裡面?如果有,我們要好好的去深思一個問題,如果我還不會游泳,我怎麼教人游泳呢?如果我還不會開車,我怎麼教人開車呢?如果我不會游泳,我怎麼能夠跳下水,去救度眾生呢?

  再來,我們說要度眾生、度眾生,但是我這個五蘊身心裏面,一樣有很多的眾生,我這個五蘊身心裏面的眾生,他們也在吶喊,你有聽到嗎?如果你能夠寧靜下來,你會聽得到。但是一般眾生很不容易靜下來,你聽到外面眾生在吶喊,但是你靜不下來,所以你很不容易聽到自己內心裏面眾生,一直在吶喊。所以,當一靜下來的時候,你內心恐慌不安,不願意去聽聽自己內心眾生在吶喊,結果你又透過忙碌、透過行善、透過其它的作為,然後讓自己忙碌,又忘了內心眾生在吶喊,就好像家裡的人在抱怨,但是你覺得他們在發牢騷,你不喜歡聽,我出去外面作善事更快樂,所以你不願意幫助家裡的人,而寧願跑到外面去幫助別人,你覺得因為幫助別人,別人會對你感恩,而你幫助家裡的人,他們嘴巴沒有那麼甜,你就不覺得很快樂,他們甚至認為你是應該的,所以你就很火大、不想做,所以對別人慈悲容易,對家人慈悲不容易。

  再來,對身外的人慈悲容易,對自己慈悲不容易,眾生甚至還常常在折磨、在虐待這個五蘊身心,這一匹牛、這一匹馬一直在幾十年來默默的陪伴著我們,都在為我們默默地拖著牛車、默默地耕耘,這一匹牛、這一匹馬,一直幾十年來讓你騎在它上面,然後東奔西跑,一直在追逐你的慾望,但是你卻很少好好的去愛惜它,好好的去感恩它,而當他做得辛苦的時候,有病痛在吶喊的時候,你又在責備:業障深重啊!我怎麼樣……。你很少用慈悲心去關懷他,很少用感恩心去善待這五蘊身心,像這樣是錯誤的,你要救度眾生之前,能不能從因緣最近的開始做起呢?五蘊身心的這些眾生跟你的因緣是最密切,如果你做事情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你會從因緣最近的眾生開始做起,善待這個眾生,如果你本身不快樂的話,沒辦法帶給別人真正的快樂。

  注意這一句話!如果你本身不快樂,不安祥,你沒辦法帶給眾生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安祥,頂多也只是一種治標,或是你透過那一種行為,一方面滿足自己行善的一種滿足感、成就感這樣而已,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如何安自己的心,你不可能幫助眾生安其心,一條路如果你沒有真正走過去,走過來,你不可能清楚的告訴眾生如何走過這一條路,慈悲心是不錯,但是要有智慧、要切實際,我們想救度眾生之前,要先回來救度自己,自己成為明眼人,你才能夠告訴眾生怎麼成為明眼人?自己學會游泳,你才會教導眾生怎麼學會游泳而出離苦海?所以慈悲要從善待自己開始。

  只要你內心還有苦、還有不安、還有嗔心這些結縛,就是我們內心這些眾生還在苦海裡面,能不能請你大慈大悲,將這個跟你因緣最近的眾生,先度化讓他們能夠出離苦海?如果你能夠度化這些眾生出離苦海,他們會成為你更大的助緣,然後協助你倒駕慈航、普度眾生。所以我們來這裡打坐、來這裡禪修,就是要度化這個苦難的眾生,也就是我們有廣大的慈悲心想行菩薩道,但是我們了悟菩薩道必須建立在解脫道上。

  我想度化廣泛的眾生,需要先回來度化這個苦難的眾生,你真的懂得度化這個苦難的眾生,你就知道怎麼去度化無邊無量的眾生。慈悲方面,當你把這個點做好了,你就知道怎麼去-大到線,擴大到面,擴大到虛空,只要自己還沒有解脫,還有我慢、還有煩惱,寧靜下來的時候,不敢面對自己、靜不下來,或是一個人在夜暗的時候,你還有恐慌、還有不安,都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五蘊身心的眾生,還在苦海浮浮沉沈,拜託你慈悲救度他們吧!所以,真正的慈悲是從這個點開始,真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上。

  佛陀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人,佛陀一定是本身先力行,實踐解脫道有成,開智慧、大徹大悟之後,再倒駕慈航、普度眾生。在還沒有解脫之前,所有的慈悲心、所有的善行,都是累積我們善根福德因緣的資糧,不是說不重要,但是解脫道跟菩薩道要並進,而且知道什麼是究竟?你要力行解脫道,才能夠展現出真正的菩薩道。

  當你懂得慈悲善待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怎麼樣真正善待別人;當你不會對自己起嗔的時候,你也不會對任何眾生起嗔;你能夠接納自己丑陋的時候,你也才能夠真正接納眾生的醜陋。為什麼一般人容納不了別人?看到別人的臉黑、看到別人的缺點,你就起嗔,看到別人做不如己意的時候,你就起嗔,因為你容納不了別人的污點、容納不了別人的缺失。但是更深層來講,是因為你不能夠包容自己的缺點,你認為你自己是聖人、是聖者,不容許自己有那些污垢,所以你是認為自己是很好的人,我是很清凈的人,然後不屑一顧別人的缺點,所以對別人的缺點,你就會回給他嗔心、責備、怒罵。

  但要知道你所不能夠包容別人的,事實上,真正深層的潛意識裡面,是你包容不了自己,你沒辦法接受自己的醜陋,所以你就沒辦法接受別人的醜陋;你沒辦法接受自己的貪嗔痴、我慢,所以你也不能夠容納別人的貪嗔痴、我慢。我們會講很多的理由來責備別人的不對,但是我們很少去看到那個最深層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去凈化自己,沒有去看到我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我們自己是不斷地在防衛,不斷地在美化自己,沒有如實面對自己,然後讓這個五蘊身心的眾生,在重重的包裹裡面繼續在苦、不安,然後看到別人一點缺點,我們就容納不了別人、就生氣。

  所以,真正要消除嗔心,記得!唯有你能夠回來善待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臉黑,能夠先從對自己慈悲。當你真的能夠對自己慈悲,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醜陋,而能夠包容自己、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你才會真的將心比心去包容一切眾生。真正慈悲心是來自於我們能夠了解,我們沒有比別人好到哪裡!我們再笑別人的話,只是五十步在笑百步,何來忍心去苛責別人呢?所以,你如果真的回來善待自己,救度這個苦難眾生的時候,你會真的慈悲善待一切眾生,而那時候的慈悲心是自然的流露,不是用修的,不用修啊!它是自然的流露,不用造作,不用想像。

  沒有自私自利的阿羅漢啦,阿羅漢是代表解脫者,如果你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解脫;如果你解脫,不可能沒有慈悲心。這不是在繞口令喔!沒有慈悲心的話,你不可能解脫;如果你解脫了,你不可能沒有慈悲心。所以,真的要從慈悲善待自己開始,你就懂得慈悲善待一切眾生,他就會從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也就是從點、線、面,不斷的一直擴大。你真的能夠善待自己,就會將心比心善待家人,你以前嚴厲苛責家人,但是當你回來如實善觀自己,你就會知道我該去體諒家人、該善待家人。

  很多人遇到一些逆境,遇到一些波折、挫折,或是遇到一些逆境的考驗、衝擊,就會想要趕快怎麼去消災?要趕快怎麼樣去祭煞?祭一祭啊!要趕快怎麼樣去做什麼……一些儀式,然後來消消災……這樣。但是我告訴各位,不是說那些儀式不重要,那些是隨順眾生的因緣需要,但我告訴大家一個最有效的消災方式,就是慈悲善待自己,也慈悲善待一切眾生,你很多的災禍會大化小、小化無,這是真正的消災,把我們原來狹窄的心量擴大、擴大,擴大到無量,這是真正的在消災。


推薦閱讀:

【一個年青人如何進入法門之傳記】
根宋上師:放飛自己 生活中,哪裡不是修行的道場呢
體會到了無常,該如何的態度面對人生(生活、生命)?
我打坐這種情況正常不?
(92)修行就在六根門頭上修(凈空老和尚開示)

TAG:修行 | 四念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