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到底有幾個桃花源?

2015-12-09 國際儒學聯合會

  全國到底有幾個桃花源?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個地方在對桃花源進行「據理力爭。」不過,大部分僅僅是為了旅遊開發,找不到依據,筆者以為,有據可考的全國有十個。

十大桃花源

  一是湖南常德桃源縣桃花源。這裡南臨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淵明之前,黃閔所著《太平御覽》中的《武陵記》就記載:「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尋水,號桃花源。」西晉末葉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觀,到北宋而極盛,歷代詩人詞家紛紛潑墨於牆,一時香火旺盛,成為我國道教聖地之一。這裡還有瀟湘第一閣水府閣,江南第一宮桃川宮,華夏第一院天寧碑院等。當今湖南常德桃源縣的桃花源,分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4個景區,圍繞桃花山、秦人村,有桃花山牌坊、桃樹林、桃花溪、菊圃、秦人古洞、方竹亭、水源亭、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

  二是河北盤山桃花源。相傳三國時的田疇曾在這裡避難並曾經建立過特殊形式的社會,陶淵明慕其為人,曾來過這裡,尋訪其事迹。王瑤先生在編注《陶淵明集》時,也有類似的注釋:「《三國志》記田疇入盤山之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其事與《桃花源記》相近似,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寄託。」所以不少人也因此稱盤山為「桃花源」。盤山之水自古有名。在古代,漳河水大都源於盤山。清泉秀水,是盤山一絕。酈道元《水經注》云:「盤山水,水出山上……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里,素湍浩然,頹波歷谷,沿流而下。」

  三是湖北竹山縣桃花源。據《竹山縣誌》記載,在歷史上曾經稱為武陵縣的有兩個:一個在湖南的常德市,一個在湖北的竹山縣。但《桃花源記》所敘晉太元年間,中國版圖上叫「武陵縣」的則只有一個,那就是竹山。竹山古稱武陵縣,屬漢中郡。晉時,武陵縣屬上庸郡。而竹山境內的堵河舊稱武陵河。河中峽谷至今仍叫「武陵峽」。據歷史線索顯示,《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確實很難弄清是武陵縣人,還是武陵郡人。但是查「武陵郡」一名的歷史沿革,據《漢書·地理志》載:自西漢高帝五年(前202年)設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年),歷時960年,以後不再使用。其所轄地區,先後改稱朗州、鼎州、常德軍、常德路、常德府。《隋書·地理志》載:「武陵縣」一名,自隋開皇九年(589年)才設置開始,沿用至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1324年。「武陵」一詞,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此武陵人當是「武陵郡人」。晉孝武帝《征武陵襲元之19》、晉胡濟(尚書郎)《薦武陵伍朝疏20》、六朝劉潛《為武陵王謝賜弟啟》中的「武陵」,也應是指「武陵郡」地區。因「武陵縣」之名,此時還不存在。唐以後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縣」。這就與《竹山縣誌》記載的竹山在晉太元年間就已經被稱為武陵縣有比較大的出入。不過,不管《竹山縣誌》的記載準不準確,說桃花源在竹山縣畢竟是有一定依據的。

  四是江西星子縣桃花源。江西省星子縣桃花源,又稱康王谷,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全長約15華里,有一萬多畝的面積,是廬山第一長峽谷,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稱。據宋《南康軍圖記·記游集》記載:秦滅六國後,楚康王熊繹被秦國大將王翦追殺,逃進谷中,頓時雷雨大作,阻斷追兵,康王才得以逃脫。從此深居谷中。此說與《桃花源記》中「先世避秦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描述的基本事實相同。

  五是重慶大酉洞桃花源。大酉洞系石灰岩溶洞。洞門高處,鐫刻著「大酉洞」的行楷和「桃花源」斗大的隸書。洞內鍾乳懸掛,溪水淙淙。穿洞而過,是一完整的溶斗。底部有泉眼,終年流水不斷。桃花溪匯泉而成,出洞為酉陽河。因此,清《酉陽州志》稱此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者,毫釐不爽」。據《酉陽州志》載:明代無名氏在洞壁題刻絕句一首「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漸漸殘。曼倩不來漁父去,道人閑倚石闌干。」就是說,這與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酷似。

  六是安徽黟縣赤嶺村桃花源。安徽黟縣「桃花源」的所在地赤嶺村的地理環境與《桃花源記》中的描寫極為相似。比如要進入村子,人們必須沿著一條溪流到漁亭,穿過絕壁下桃源洞,方能達到盆地。而且,內中情景,也多與《桃花源記》中描寫的相似。另外,赤嶺村還是陶淵明次子陶俟之後一脈的遷居地,陶氏一脈已在此地悠閑自在、安寧恬靜地生活了千年之久。

  七是河南南陽青杠樹村桃花源。據史料記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創作原型是晉代北方戰亂時期,避入山區的難民聚居之地。河南南陽青杠樹村坐落於寶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環抱之中,四周地勢險峻,居民純樸,夜不閉戶。現今河南南陽青杠樹村桃花源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組成,有「天鵝湖」「鴛鴦橋」「鴛鴦湖」「南天門」「珍珠潭」「綠芳潭」「一線天」「天門瀑」等景點多處。聯合國中國代表團前秘書長王海中來此考察後題詞:「人間仙景,勝似仙境」。

  八是雲南壩美村桃花源。雲南壩美村方圓30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村中人員進出大多選擇村頭和村尾的兩個水洞。這裡的自然環境很像《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九是江蘇連雲港宿城高公島桃花源。陶淵明《飲酒》詩云:「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據地方史籍載,這裡的「東海隅」,就是指宿城的高公島。陶淵明在任鎮軍劉牢之的參軍期間,曾參加高公島之戰。陶淵明目睹高公島附近桃林夾岸、芳草鮮美的漁村,產生覓求桃花源的心理也就很自然。1836年,兩江總督陶澍向道光帝講述高公島、宿城一帶的「太平景象」時,道光帝曾問道:「此境與桃花源何異?」由於皇帝說這裡像桃花源,於是陶澍就在宿城法起寺旁建了「晉鎮軍參軍陶靖節先生祠堂」,在祠堂門前種下了五株柳樹,並栽桃花。他還為陶祠題寫了對聯:「此間亦有南山,看雲歸欲夕,鳥倦歸還,風景何殊栗里;在昔曾游東海,憶芳草緣溪,林花夾岸,煙村別出桃源。」

  十是貴州銅仁桃花源。筆者曾經在《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關於「桃花源」原型新說》一文中,從開發情況、歷史事實、地理方位、水系分布、自然生態、文化傳承、社會生活圖景、語系分布八個方面進行考證,得出了「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的結論。

  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

  關於「桃花源」的原型問題,筆者認為,「桃花源」只能在武陵郡中,說桃源在武陵以外的地區是沒有理由的。從《桃花源記》里的句子——「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便可得知,桃花源就在武陵。捕魚的是武陵人,發現桃花源的是在武陵這個地方的武陵人。王昌齡在《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三首》中的「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王維在《桃源行》中的「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裴迪在《送崔九》中的「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晨」李白在《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中的「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陸遊在《小艇》中的「清曉長歌何處去,武陵溪上看桃花」等詩句,以及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朱熹等古代名人雅士也認為桃花源就在武陵。

  桃花源究竟在哪兒?筆者的觀點是:應該在武陵郡管轄的與郡治等中心地帶有一定距離的能夠躲避戰亂的武陵山深處的地方。如果說《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是湖南常德人的話,那麼,「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結果,就是到達屬於武陵郡的銅仁。為什麼呢?從地形地貌看,銅仁地處武陵山腹地,便於躲避戰亂。武陵山起至湖南省西北部及湖北、貴州兩省邊境,止於重慶中部的涪陵區。東北——西南走向,是烏江和沅江、澧水分水嶺。面積約十萬平方公里,長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貴州的鳳凰山,海拔2570米。主峰是貴州銅仁地區的梵凈山。武陵山脈覆蓋的地區稱武陵山區,現在也習慣稱武陵山片區。在武陵山腹地,峰巒疊障,溝壑縱橫,許多地方不為外人所知。尤其是以梵凈山、佛頂山為中心的銅仁中部地區,山高谷深,是最理想的逃荒避難之所。王正旺指出:從陶淵明的描述來看,桃花源至少有三個明顯特徵:一是群山環抱的一塊平川;二是林木茂盛,溪水環繞,花草鮮艷;三是房屋儼然,家好客,民風淳樸。依據王正旺的觀點,可以說銅仁處處是桃源,尤其是銅仁城所在地,周圍有架梁山、文筆峰、天乙山等群山環繞,中間為地勢低洼的盆地,盆地中大江小江在銅岩匯合,流入錦江。東、西晉時期這裡也只是農家民舍。如此看來,這裡豈不更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最近,中國陶淵明研究會副會長高建新教授在遊歷了銅仁後,為銅仁的桃源之美所感動,寫下了「霧繞雲飛意境深,桃源本自萬山中;悠悠碧水依城過,滿眼紅花映古榕」的詩句。也是對桃源銅仁的認可與肯定。

  總之,如果說武陵是個大桃源,那麼,武陵深處的銅仁就是桃源中的桃源。(來源:《中華讀書報》;作者:侯長林)

推薦閱讀:

林芝桃花憑什麼稱為中國醉美春天?因為獲得基尼斯之最!
詩詞丨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心有桃花源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四月,桃花詩。

TAG:中國 | 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