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能幹的康乾皇帝禍害了中國?
為什麼說能幹的康乾皇帝禍害了中國?在很多人看來,這絕對是博眼球的說法,我們康乾盛世,開疆拓土,富國強兵……
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是落後的社會制度壓制了中國人的創新思維,將愚昧和麻木植入到民族內部。尤其是滿清一代,行政封閉和思想禁錮使中國與國外缺乏信息交流,而打擊壓制中華傳統文化,最為害深遠。
中國幾千年的GDP,清末全貢獻給了別人
明末和清末的類似對比並不鮮見,但是明末在我們看來,那麼荒唐的王朝,卻比清末有骨氣多了。
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澳門陷入混亂無法控制局面。香山知縣蔡善繼獲知此事後,「單車駛澳」,親自出面處理了這一宗案件,平息了騷亂並制定了《制澳十則》,規限葡萄牙人不得在澳門置物業、蓋房屋等活動,使葡萄牙人無機可乘。
在頒布《制澳十則》後,蔡善繼行使法權對「夷目」施以笞刑,葡萄牙人亦不敢反抗。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行處置。牽涉華人的,需交中國官員審判。笞刑就是打屁股,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廣州打屁股。
不信?去查查度娘,有個詞條:蔡善繼治澳。他那套東西,滿清也拿來用,但是用不好,還是在南邊出了亂子。
有個朋友,在我這篇文章發出去之後,很不滿,給我發郵件反駁說,「清朝政府開疆擴土,相斷平定了新疆、收復了台灣、召回了西藏、蒙古(沙俄當時還在拉攏),東北也自然納入了版圖(雖歸明朝管,便事實上等同於獨立),疆域比明朝擴大一倍還多,僅次於元朝時期,是我國目前96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國土面積的重要基礎,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土地比什麼都重要。」
打住!收復台灣,鄭成功的功勞不要算在康熙頭上。荷蘭大員長官揆一修書予鄭成功,表示同意「和談」,率領殘敵五百人狼狽退出我國領土台灣,淪陷了三十幾年的台灣,從此重回中華。
讀書少也不騙你。葡萄牙、荷蘭在那個時候不是小國,是大國。恩,英、法還只是小弟,還排不上號,隔了世紀呢。
所以,皇帝都怪怪的明王朝敢於碰硬,或者說大臣們出馬就行了。又有人會反駁,鄭成功跟明王朝有毛關係,自立為王好嘛?別著急,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鄭氏被人毒殺,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先帝,先帝,先帝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再看大清帝國,能做得是什麼,沒有拿著不平等條約以淚洗面,而是一步步萬劫不復(不過,康乾兩位皇子倒是生了不少,可是最後接班人都四處物色。一個王朝的衰落,到最後連女兒都生不出來)。
所以,清末那幾場時間不太長的戰爭,卻把中國幾千年的GDP,全貢獻給了別人,老百姓能不窮得易子而食嗎?
明朝的一個知縣和一個殘明地方勢力,都能將崛起的西方冒險國逼回去,而清朝舉國之力卻是一敗再敗。不同的王朝,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結局。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教科書上說的:隨著資本主義的崛起,我們沒辦法了嗎?
說好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呢?
拿1840年鴉片戰爭來說吧,網上類似的分析很多,列舉大家對滿清不應該敗的這麼幾條理由:
1、國力:道光時清朝人口4萬萬,GDP約佔世界30%,明明白白一個東方大國。英國當時還沒成為"日不落",GDP約佔世界的5%。
2、戰勢:英軍兵少,而清軍兵多;英國後方太遠,清朝在本土作戰。
3、兵力: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
4、武器:當時英軍使用的武器,海軍雖用蒸汽機裝備,但很多還是帆船;陸軍雖使用後膛裝彈的火槍和火炮,比清軍先進一些,並不像後來差距拉得那麼大。
5、軍費:道光皇帝不差錢。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白銀沒有外流,還沒給日本呢。
6、道光皇帝身後是有」小推車「的,在鴉片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只是到了後來,老百姓失望透頂,才出現了帶路黨。
讀書再少也騙不了你,戰爭以清王朝的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英軍以較少的兵力、較小的代價戰勝了中國。「這種失敗,連教科書都看不下去了。
說好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呢?其實,這句是奏摺的最後一句,出自《資治通鑒》卷第二十九《漢紀二十一》,陳湯給漢武帝的奏摺里寫的,還有一句類似的是「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出自哪?萬曆皇帝朱翊鈞《平倭詔》:「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大明王朝做到了,萬曆皇帝毅然出兵,大明將士血灑三千里江山,拯救了朝鮮,讓日本人的侵華整整推遲了三百年。《明史》稱「東洋之捷,萬世大功。」一個自秦漢以來無比自信的民族,真實GDP領先了幾千年,突然就落後了,還落後的一塌糊塗。真的是封建階級戰勝不了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戰勝不了無產階級嗎?
康乾盛世的毀人不倦真相
康熙前面的三個皇帝,實在沒什麼可說,除了殺就是征,入關之前殺自己人,入關時殺異族人……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在擺脫了多爾袞之後,24歲就染上天花去世了,還是說說康乾」盛世「吧。
康熙厲害。首先命好,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福臨把他選為繼承人。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還智擒鰲拜,平定三藩,統一台灣,驅逐沙俄,大破準噶爾,修治黃河、淮河和永定河,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咋一看,戰功赫赫,成績斐然,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真的是這樣嗎?
所以,皇帝偉大與否,標準是什麼?經常被拿出來討論,屁股決定腦袋,結論就眾說紛紜。偉大的君主不一定偉大,他的偉大是為了皇位安虞、江山永固還是民族未來、藏富於民。一國之君的偉大與否,不要看一時的浮華,而要看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更不能以君主的個人能力論雄才大略。
早就有人逐一分析康熙做的大事,了解了解真相:
智擒鰲拜,說明康熙很能幹?不過,這和偉大沒有一點關係。不過是清政府內部的皇權爭奪戰,變更的僅僅是國家實際領導人。這是康熙為自己而戰,沒有涉及到國家民族的貢獻,和百姓也無多大關係。
平定三藩之亂,更是為了維護皇權。康熙和吳三桂爭著當老大,結果大打出手。戰爭還是康熙挑起的戰爭。這不過是一場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奪權戰爭,和貢獻沾不上邊。康熙最終勝了,也只因為他的手段比吳三桂高明,說明他確實能幹。沒有涉及到貢獻,自然也和偉大沒有關係。
有人會說:康熙維護了領土的完整!
我弱弱地問一句,如果你是吳三桂,你勝了,會允許分裂嗎?這場戰爭,不管誰勝,國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這和沙俄分裂新疆、蘇聯分裂外蒙不是一回事。
接著是雅克薩之戰。此戰發生在康熙年間,清政府戰力最強的時期。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450多人(+600援軍),還是遠征。彈藥和糧食都有限,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規模巨大和慘烈。清軍數倍於沙俄軍(第一次:清軍2500,俄軍450;第二次:清軍2100,俄軍826 ),還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水陸兩軍同時進攻,打了大半年才了事。這種戰鬥和結果有什麼自豪的?
尼瑪,《尼布楚條約》,把西伯利亞的150萬平方公里土地送給俄國,這時是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離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東洋之捷,才81年!
這就是偉大的康熙和雅克薩之戰,就像清政府後來的戰爭一樣,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內行是因為知己知彼,所以打起來格外有勁(算了,不說了)。
不知道歷史學家出於什麼原因,大肆褒獎割地的雅克薩,中國雖然贏了並沒佔到便宜,反而失去了外興安嶺以北的小部分領土和以尼布楚為中心的蒙古東北部地區。
雅克薩之戰,中國雖然贏了,卻並沒佔到便宜,反而失去了外興安嶺以北的小部分領土和以尼布楚為中心的蒙古東北部地區。難道,以一勝利之師,割地求和,是康熙傳下來的祖訓嗎?
康乾對漠北蒙古的准葛爾部進行了種族滅絕,殘忍得罕見,用從西方引進的火炮屠殺英勇的准葛爾人,從此准葛爾成為了一個地名。乾隆皇帝繼承了先帝的屠殺事業,是屠殺的總指揮,「數千里內,遂無一人」。
康熙治理黃河淮河,哪個朝代沒治理過呢,哪個朝代沒有批示過」一定要把黃(淮)河治好「?明朝30年不上朝的萬曆帝還治理過黃淮河的水患,而且治理得不錯,能說萬曆帝偉大嗎?(萬曆二十三年(1593年),總理河道的楊一魁與禮科給事中張企程共同提出「分殺黃流以縱淮,別疏海口以導黃」的建議,然後施工,「分泄黃水入海」,「分泄淮水東經里下河地區入海」。「於是,泗陵水患平,而淮、揚安矣」。)
康熙與他的對手彼得大帝,幾乎一樣的勤奮好學。不過,康熙的好學是為了裝點門面。彼得大帝——俄國最傑出的沙皇,他學習消化吸收,將西方化的政策實施,使俄國變成真正的強國。康熙對科技有政治動機,學漢文化也沒有他早死的父親真誠。他要讓漢族大臣看到:他是一位多麼能幹和智慧的皇帝。恩,滿人有文化。同期,彼得大帝還向清政府提出派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知道了吧?
所以,在康熙的統治下,中國一步步地步向衰落,俄國在彼得一世的帶領下,走向世界前列。一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170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到世界總值的23.1%,而俄國僅佔3.2%,但俄國1700—1820年間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幅度遠遠超過歐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遠遠超過中國,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強行列。短短一百多年以後,中國就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同時也淪為俄國的階下囚。
康熙年間,戴梓發明的28連發的,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康熙棄之不用。還說:以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戴梓發明的「連珠火銃」的武器,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康熙將戴梓舉家流放盛京35年,這位當時就著名的機械、兵器製造家被逼的賣畫為生。
清朝後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從一處明代炮台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嘆:"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凌。"看到沒?這就是康熙造的孽。不僅不發展科技,反而打壓科技,明末的科技,清朝卻無跡可尋,令後來的能臣李鴻章不得不找德國進口開花彈。
除了彼得大帝,康熙和路易十四也同處一個時代。明末清初,全球的變革時代,中國遭遇滿清入關,中國變革進程中斷,禍害無窮。
更大的禍害,就是所謂有個人能力的康熙。
路易十四奢靡無度;熱衷芭蕾;沒有興趣參與任何科學活動;期望成為亞歷山大那樣的歐洲霸主。咋一看,有點荒唐,不學無術之人還愛做夢。康熙一生節儉勤政;對西學頗有研究;以大禹為自己的治國偶像。很不錯的樣子。
接著是兩人的作為:
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國家普及科學。他接受大臣的建議,成立了法蘭西科學院,法蘭西建築學院和法蘭西喜劇院,其成員享受國王的津貼,研究活動受到資助。康熙,則忙著進行文字獄,以維護滿族統治的合法性。
路易十四發動了大量的對外戰爭,打造了一個鼎盛一時的法國。康熙熱忠打內仗建功立業。對外只和俄國發生過衝突,面對俄羅斯一股小小的遠東軍,康熙並沒有表現出軍事才華。
路易十四為了發展海外貿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將國門大開。加強法國與歐洲及世界的聯繫;而康熙在開海禁海問題上,長期猶豫不決,最後以禁海告終。禁海不僅使中國造船技術一路滑坡,也導致離奇事情的發生:明末對世界地理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繪製了世界地圖,雖然後期海禁,但沒有真正實現全面海禁。清末呢,竟沒人知道歐洲在哪,因為銷毀了奇技淫巧類書籍,連《天工開物》都遭到禁毀,兩百多年後才從法國國家圖書館找回明最初刻本。
比較下來,皇帝的個人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眼光和優秀的輔佐人才。如果既有個人能力又有人才相佐,比如毛先生,可以實現宏圖偉業了。
康熙晚年,禁止公開討論天文預兆和曆法研究。因為這些內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1715年,康熙在科舉考試中也禁止了相關內容。此前兩年,鄉試和會試的策問,都已禁止涉及天文、樂律和計算方法。就這樣,文字獄成了清朝的一項基本國策。以一人之力,成功改變考官及書生的興趣幾百年,真是能幹至極。清朝後期無知無能的種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這也是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突然明白:皇帝能幹未必就是好事。有時,甚至會成為某些民族的災難。當康熙和他的子孫,將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主要因素幾乎完全耗竭,國家發展潛力陷入油盡燈枯之境。社會動蕩加劇、行政體制僵化、內部調控失靈,中國已如一潭死水。
黑暗的大明朝,真的暗無天日嗎?
黑暗的大明朝,真的暗無天日嗎?
前面說了,3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雖然有明亡於萬曆之說。但不上朝是萬曆帝對君權制約制度的消極對抗。君權受到壓制,怎麼可能?很黑很專制的。是啊,已經專制到皇權都受到了壓制了!
皇權受壓制時,萬曆帝沒有因為大臣與他作對而殺過一人。不上朝也並不是不辦公,有的公司老闆就是不喜歡開會,萬曆年間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是萬曆帝處理的。如萬曆三大征(明亡於萬曆指的是戰爭消耗,不是指不開會,不開會公司就倒閉?不可能),利瑪竇進京傳教,建立教堂,萬曆都了如指掌(此刻想起了陳寶國的表情)。
再看清末,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句話的存在就是個笑話,注意,不是指林則徐的存在,林公我是敬仰的。除大清國閉關鎖國之外,中國曆朝都是開放的,真正的第一人哪能跑到清朝去呢?林則徐不過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罷了。對不起,度娘告訴我,這句話是魏源說的,古人也不全對,尤其姓康的,哼!
事實上,明朝的皇權是有限的,內閣是成熟的,你和皇帝是可以談笑風生的。內閣首輔,在有明一朝,扮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往往是一些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除了偶爾出現的混蛋和喜歡鬥爭的聰明人,首輔們還是為帝國熱情地工作著,除了實在躲不過去的丁憂,大明皇帝懶,喜歡休假,機構卻能一直正常運轉,和奧巴馬先生有點像,是吧?
很多人都說過,大清國之前,皇帝在"治統"之外,還存在著一個"道統"。明朝的官員很驕傲地認為自己掌握著道統,因而經常和皇帝爭執。官員常常不以皇帝的標準看問題,動輒在朝堂與皇帝發生爭執而據理力爭。有時皇帝氣得沒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這樣,這些官員依然義無反顧,甚至死諫,這還會為身後帶來無上的榮譽——被皇帝處罰了,獲得了整個國家,各個界別的代表委員的讚賞,如果認為大臣是對的,皇帝錯了,皇帝甚至不知所措,不惜賄賂大臣們。「吾更愛真理」,在野蠻人的清朝之後和之後,都還是真理,在康熙乾隆那裡,他們才是「真理」,因為,清王朝,通過野蠻人的努力,把道統收到皇帝手中,大臣沒法和皇帝講道理了,秘密立儲君了,不用找大臣商量誰當太子了,道統和治統統一的王朝,歷史上只有滿清一個。大清國,真是極品。
清朝是如何實現的呢?來看看聰明網友和我的分析——
首先: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學。這個不新鮮,只是程度加重了很多和太多。讀書人熟讀八股,只為科考得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富國強兵的技術和思想卻鮮有涉及,極大地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讀書人的智慧和良心都沒了,國家怎麼能好?嘿,這位網友,讀書人其實沒有錯,考試大綱上面沒有的內容,看個毛啊?科技又不加分,幹嘛去上培訓班?(明朝雖然也提倡程朱理學,但影響有限。)
其次:侮辱和痛貶名儒的人格,使他們顏面掃地,根本沒資格以名儒自居。更別指望他們像明朝官員那樣和皇帝爭高下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召集翰林官員作文。題目:理學真偽論。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員當考生。羞辱這幫以才學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師熊賜履和一些已經過世的名儒。罵這些人是假道學,同時以皇帝的威嚴痛斥當世名儒。告訴人們:真正懂道學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大臣失去道統,就失去了制衡皇權的王牌。治統與道統的統一,使得清王朝成為歷史上最為專制的王朝(新朝沒有舊的好,不是倒退嗎?)。
更可悲的是,清朝的文武百官,自稱奴才,口稱主子。為什麼要稱「奴才」,不稱「臣」了?奴才最聽話,臣還可以稱為「大臣」,奴才就只能是「狗奴才」啦!
最後,當然就是殺頭了。明朝能容一個罵皇帝的海瑞,海瑞讓皇帝都害怕他,為什麼,皇帝最怕這種道德完人,喜歡腐敗分子。清朝呢?不能容一個哭廟的金聖嘆。專制與否,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用霧裡看花了。康熙初年,庄廷鑨修《明史輯略》,獲罪,牽連致死七十餘人。此外,滿清律規定:凡漢人三十人以上集會者,以謀反罪論處。這和朱元璋不一樣,朱元璋搞權力鬥爭,殺的多為武夫,其後世子孫,被大臣指責的一無是處,也不敢擅殺一人。清朝文字獄之烈,專殺有思想的文化人。周海濱注曰,這真是「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康熙是一個能幹的人,但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其實,康熙是個很糟糕的皇帝,有時候還是影帝。那麼,誰才算是偉大的皇帝呢?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以及被我剛剛除名的康熙帝?隋文帝楊堅與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而且,中國的皇帝普遍是打江山的,不會治江山,後來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的。,是楊堅就都佔了。開皇之治,直接帶來後世唐朝的輝煌。隋文帝楊堅究竟是一位多重要的人物呢?要對這個問題作出判斷,可以試著把他與歐洲帝王查理曼相比較。兩個人的生涯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羅馬帝國滅亡約三個世紀以後,查理曼成功地重新統一了西歐廣大地區。在漢王朝滅亡約三個半世紀以後,隋文帝成功地重新統一了中國。現在,查理曼在西方遠比隋文帝在中國有名氣,這是不公平的。第一,他成功地統一了中國,而西歐許多重要的地區(如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南方)卻從來未被查理曼征服過。第二,隋文帝建立的重新統一行之久遠,而查理曼的帝國不久就四分五裂,從未再次獲得統一。第三,唐朝取得的文化成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治統一後出現的經濟繁榮,而查理曼王朝的文藝復興卻隨著查理曼王朝的滅亡和他的帝國的崩潰而夭折。最後還有一點,隋文帝實行的科舉考試製度具有長期深遠的影響。
乾隆不是個好皇帝
撇開題外話,也撇開既不容忍「貪」又不容忍「懶」,喜歡考核縣太爺、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勤勞的雍正,再來看看康熙的孫子乾隆。康熙在雍親王府就是後來的雍和宮,第一次見到孫子弘曆時,弘曆已經十歲。弘曆就是後來的乾隆。對於乾隆的荒謬,很多人代我做了統計,摘錄如下——
乾隆時,文字獄達到頂峰,發生了160多起。少則牽涉百人,多則牽涉萬人。思想被禁錮得連文化科技都無法正常發展。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甚至一些瘋子的言語也被定為逆案而處死,荒唐至極。
劉三元,本瘋癲。某日對人說:我是漢室後裔,要眾官扶持。結果被殺。一個瘋子,一句瘋話,就掉了腦袋。
王錫侯,因不滿《康熙字典》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時間,編成一部新穎的字典:字貫。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廟諱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錫侯處斬,子孫六人處死,全家二十一人連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為奴。
尹嘉銓,自稱古稀老人。乾隆說:我稱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麼也敢自稱古稀老人?絞死。(沒一點點涵養和胸襟,還稱十全老人。)
徐駿,已過世。遺著《一柱樓詩》中有: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乾隆認為壺兒就是胡兒,誹謗朝廷,嘲諷滿清沒文化。結果,徐駿被剖棺戮屍,兒孫和地方官員全部斬首。
這些都是真實的事,不是故事,而是事故。
乾隆朝還修訂了《四庫全書》,他安了好心嗎?歷史學家吳晗說: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唯一幸免於難的就是漢字。後來,日本人犯了錯誤,在強大的漢文化下,日語教學,自取其辱。
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繳"詆毀本朝"之書,盡行銷毀。乾隆四十年令四庫館臣對所收書籍"務須詳慎決擇,使群言悉歸雅正"。不僅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毀,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部還多,焚毀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乾隆心想:秦始皇算什麼,敢跟我比?)禁毀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
明清之際,黃道周、張煌言、袁繼咸、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孫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為禁書。。《天工開物》《物理小識》《武備志》《明將軍傳》等非常有用的,記錄中國明朝科學成就的書籍也被清朝列為禁書。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略》,在中華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後,才從日本找回來。
沙俄去鬍子,滿清留辮子,後者就在毀中國的路上,孜孜不倦,死後才已。魯迅說:對我最初的提醒了滿漢的界限的不是書,而是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的頭,這才種定了的,到我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了血史。滿清就是這樣閹割了中華的光輝科技和燦爛文化,使中國回到了歐洲中世紀黑暗蒙昧的境地。
思想沒了,文化沒了,科技沒了,後來錢也沒了,只剩下鞭子。發展了幾千年,又回到了長發披肩的原始社會。日本嘲笑:中國發展5000年不如日本發展50年。豐臣秀吉及其餘孽哀嘆:兵力不濟,奈何不生於大國。
中華文明被毀滅,最後毀滅了清王朝。帝國的皇帝個個勤政,皇帝小皇太后來幫忙,皇太后資歷不夠,皇親國戚來添亂,這麼勤奮熱心腸的家族,落得喪權辱國的境地,卻國破人未亡,沒有人在景山弔死,也是醉了。
在康乾的高壓統治下,奴性文化在帝國暢行無阻,沒過多少年,整個清王朝就成了毒品王國,只能在飄飄欲仙中找到存在感,出了門,人人都是老爺,愚昧、麻木、扭曲和奴性,直到現在,一張張苦大仇深的臉還在,可見大清國的危害之慘烈。
《四庫全書》名義上是為了綜合古今典籍,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一次徹底的清洗。乾隆統治的六十多年,是中國文化最黑暗的年代。什麼「戲說乾隆」,「乾隆下江南」,看著銀屏里的歌頌,想著文字獄的悲涼,多少人生活在歷史的錯覺里,付諸於後來人的笑談中,唉……
欲滅其國,先去其史。《四庫全書》就是乾隆皇帝的一個大陰謀,而留下來的《四庫全書》也在危害中國文化。為什麼?因為裡面的錯誤太多了,不信,去查查,有學者在研究哪些句子是錯誤的,一句話,就像現在的盜版書,比盜版書更可恨的是,它的錯誤,多是別字,我們還看不出來。
新朝總是喜歡醜化前朝,以彰顯自己的政權合法性。妖魔化明朝,讓大家誤會了這個還算寬容的王朝。而惡貫滿盈喪權辱國的清朝,還被提及康乾盛世,以及被某些人稱之的」千古一帝「康熙。滿清篡改捏造歷史的本領,實在是前無古人。(抗戰期間,日本在我國東北推行奴化教育和滿清如出一轍。日本人說過:征服中國不必在乎手段殘酷。因為征服中國後,東條英機就不再是屠殺者,而是中國的成吉思汗和努爾哈赤。——網友評論)
滿清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女真族民不過百萬,漁獵文化滯後於農耕文化。面對高人一等的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了自信,如何讓這群人絕對的服從,只有文字獄,奴化政策,愚民統治,培養奴性。這就是滿清極力醜化扭曲漢人政權及歷史的目的,也是文字獄的目的,更是讓漢人留辮子的目的。從此,朝堂之上,滿漢雖全席,卻是奴才聲聲,國人的愚昧和奴性,就是這樣被滿清種植下了。而滿清後期的屢戰屢敗,除了落後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滿清不願勝。三元里抗英,更是說明了英國根本沒有想像中的強大。滿清貴族說過"漢人一強,滿人必亡。"即使國難當前,朝廷首先提防的還是漢人,而不是友邦。於是,"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事,也就不難理解了。
康乾盛世的本質
明末,傳教士利瑪竇的《中國札記》這樣記載中國:這裡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 …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而乾隆時來訪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則說: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 …很多人沒有衣服穿… …軍隊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
比不上明末,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質。
清朝這個專制殘暴和扭曲都達到頂峰的朝代,骨氣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國傳統的為官直言敢諫,為史秉筆直書的觀念徹底被摧毀,後來又被東西方列強欺負和蹂躪,國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順便產生了,於是帶路黨和漢奸就被培養了出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進了潛意識,形成了習慣,誰征服不如一碗飯來得實惠。所
以,有人評價說」直至現在,還有那麼多賤骨頭,自己不行,卻認為祖先和文化有問題。漠視那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
撒切爾夫人說過:"中國成不了超級強國。因為中國沒有能夠推進自己,削弱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說(思想)。"
怎麼辦?
只有繞過清朝,去找尋失落的驕傲,被康乾盛世以降遮蔽的民族性。因為清朝,思想禁錮的朝代。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國,卻是思想的沃土。
王陽明,李贄,王廷相,顧憲成,呂坤,顧炎武,黃宗羲……而260年的清帝國,沒有培養出思想家,培養出了家教大師曾國藩和修修補補破爛王朝的眾多糊裱匠。所以,孫中山先生疾呼」驅除韃虜 還我中華「是有道理的。
從胸懷上看,漢唐明的中國和類似於現在的美國。對外表現為自信、開放、開明和吸收。真正閉關鎖國的只有滿清一朝。在朝政上,無能的八旗官員把持政務,坐吃山空可以,獨當一面時,就當上了投降派。
七下西洋鄭和、足智多謀姚廣孝、百科全書式的王爺朱載堉;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將秦良玉;文武兼備王陽明;西學宰相徐光啟……明朝的開放與精彩帶來了文化上的獨具一格。而滿清卻盛產奴才,奴才哪來的人格和思想?
忠奸並存,鬥爭激烈,胸懷廣闊,開明吸收,群星璀璨,波瀾壯闊---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明朝的太監名氣特別大。實際上,明朝有貢獻的太監遠多於禍國者:七下西洋的英雄鄭和;助徐階清除大奸臣嚴嵩的黃錦;助張居正改革的馮保;危險之中保護小皇子的懷恩等,都是太監。太監是一個群體,有好有壞,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只要是太監,雖然沒蛋都是壞蛋。說到亂政,慈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災難之深重,明朝太監無法匹敵。更何況,皇帝還會利用太監去牽制大臣。皇帝,文官集團,太監,三者制衡,讓國家在鬥爭中前進。
讀懂被遮蔽的明朝,露出被美化的清王朝,能幹的康乾皇帝禍害了中國。正如網友對本文的精彩評論所言:」正當中華民族需要摒棄封建專制思想文化,實現中國的「文藝復興」的當口,滿清入主中原,它全盤繼承了比滿人的漁獵文化高出不知多少倍的漢民族的農耕文化(主要是封建國學),並將其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扼殺了中華民族步入近代工業社會的希望,繼續在農耕文明的地壟溝里翻筋斗。這才是滿清導致中華民族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
作者更多文章:
周海濱文章全集
雷克薩斯汽車為什麼賣不好?
陳良宇近況
許家印為什麼能成為中國首富
「紅二代」有哪些派系之爭
向「韓復榘斷案」受害者道歉
葉劍英第四任夫人吳博印象
葉劍英孫女葉晴晴參加好聲音,汪峰為什麼不轉
周恩來臨終說了什麼
胡喬木之女:我們紅二代不要幫倒忙
毛澤東為什麼不願意坐飛機?曾失聯40分鐘
為什麼皇帝卧房不超過10平方米
紅二代的朋友圈:父親是開國元勛
朝韓邊境的神秘地道
《沁園春-雪》是不是毛澤東寫的
最後的戰犯黃維如何抵制改造
「紅二代」密集表態支持習總反腐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名馬」?
萬里:一生只喝茅台酒,夠朋友
影星秦漢重返戰場,兩代人的對話之痛(推薦閱讀)
李立三夫人李莎生前回憶「朋友圈」(推薦閱讀)
陳云:共和國掌柜也很窮歷史該拉黑李鴻章嗎?
周恩來夫婦情書:澡要常洗,回來檢查
為什麼說11世紀是最好的100年張學良為何至死未歸大陸
本文由周海濱微說精選發布,感謝原作者
▼
推薦閱讀:
※月子才是中國式婚姻的照妖鏡
※中國古代文學史題庫(四)
※中國曾四次收復台灣倭寇是最早犯台的外族
※中國十大最毒毒蛇,竹葉青算吊車尾!
※選擇吉日的種類、意義和方法 - 『擇日選吉起課』 - 中國周易研究會 -國運預測|命運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