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 李躍兒:寶貝的成長——0

轉:李躍兒:寶貝的成長——0-6歲兒童的發展(五) 2013-10-09 11:03閱讀: 第六講 童年的秘密之一:有吸收力的心靈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童年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會讓我們記憶終生,但我們通常所能記得的只是事件本身,而不能記憶發展的內在本質,如:我們從零歲起,是按照什麼樣的軌跡發展出我們的人格、思維以及認知方式;我們為什麼在一些行為上與父親或者母親非常相似,而在另一些行為上則與誰都無關;我們精神中的哪些部分是遺傳的,哪些部分是後天習得的……所以,當我們成為成人,並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時,就必須根據一些專門研究這些問題的專家的研究成果來了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孩子,這樣我們就需要了解童年的秘密。&什麼是吸收兒童與物體嬰兒初生之時,什麼都不會做,是什麼使他能夠學會原本不會的東西呢?這就是每一個嬰兒都先天具有的一種特質——吸收能力。這種吸收的能力不以任何人,包括嬰兒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嬰兒出生後,便與周圍環境中的人和物保持一種非常緊密完善的依附關係,身邊所有物品的擺放方式和布局成為兒童內在的精神內涵,環境中與他親密接觸的人也成為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如果哪一部分被替換了,或缺失了,兒童就會感到痛苦。當兒童能夠使用物品時,在一個時間段內,某一物品就成為他唯一喜歡的物品,而當這個物品不再被兒童所喜歡時,物品的表象就留在了他的大腦中。兒童是通過全身的每一個細胞了解這一物品的,了解的過程也就是吸收的過程,不光吸收了物品表面的特質,還在吸收過程中形成了對於這個物品的個人知識。個人知識與普遍知識的不同在於它是無法通過語言形式進行傳播的。如:一個孩子突然對杯子發生興趣,他會在一個時間段內只喜歡各種各樣的杯子,用自己的肢體與杯子進行接觸。這樣,他的大腦中就留存了各種各樣杯子的形狀,與杯子相聯繫的質量感覺、情感感覺和某一個特殊杯子在某種時空下給孩子的特定印象,都形成了孩子關於杯子的個人知識。當孩子對別人講「杯子」的時候,這個語詞所包括的內涵就是前面所講到的這些,它們完全屬於這個孩子的個體內涵。假如孩子試圖將這種內涵傳達給他人的時候,他人就會將語言與自己的個人知識相配,這時的「杯子」已經不是孩子所說的杯子了。由此看來,「杯子」被孩子整體地吸收了,變成了自己的精神內涵。孩子正是在與物體互動的過程吸收了豐富的個人知識,這樣才能為將來的思維提供實際的素材。兒童與成人兒童生活環境可以分為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物質的,一部分是人的。以上我們講了兒童怎樣通過與物體互動,去吸收物質的部分。同樣,兒童與人互動也吸收人的部分。兒童生活環境中的成人都是無限熱愛兒童的成人,兒童也天然地愛這些成人。這種愛會使孩子注意成人每一個微妙的動作,並將它吸收,同時吸收的還有:愛好、氣節、性格等等,與兒童的特質一起形成他的精神內涵。幼兒園的小魚兒快四歲了,她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她高興的時候便會又跳又蹦地走到一個她喜歡的人面前,打人家一下,然後縮著肩膀笑著跑開,邊跑邊往後看著,等待著後面的人追她。更嚴重的時候會將別人正在做的工作破壞掉,將牆角的垃圾箱踢倒,搶別人的帽子,做完這些事後都會嘻笑地站在那裡逗弄別人。老師多次給她建構原則,還是改不掉。由於這一進攻行為經常會侵犯其他小朋友的疆界,就會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反擊,每當這時,小魚兒就哭得極其傷心,而且別人打她的時候,她從不知道還手,總是站在那裡恐懼地等著挨打。後來甚至不敢再上幼兒園了。經過分析,我們認為小魚兒有可能是吸收了家庭某個成員的與人交往時的行為方式,上幼兒園後便將這些行為方式,用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上。後來發現,她的爸爸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逗小魚兒和小魚兒的媽媽。我們找她的爸爸談話,她爸爸冤枉地說:「我從來沒有踢過垃圾筐,破壞過別人的工作啊。」但是孩子吸收了行為方式後,在無法判斷可使用這些行為的範圍時,就會拿身邊所有的人和物體去試,試驗帶來的不良後果是孩子無法理解的。孩子不斷吸收家庭成員的行為,也會吸收長期接觸的其他人員的行為。琛琛是從別的幼兒園轉來的,他媽媽和以前的老師都認為他有多動症,因為他經常推攘其他小朋友,破壞集體活動,經常被老師罰站或單獨關在一個屋子裡。孩子一提上幼兒園就大哭,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強行送去,孩子就會一整天獃獃地坐在一個拐角,幾天過後放鬆了,就故態復萌。來到我們這裡以後,比較寬容的環境,使他過去這種被壓抑的行為像脫韁野馬一樣更加無法扼止。我們了解了他所有的家人,沒有人具有這樣的行為特徵。後來有一天,他媽媽突然想起,在他一歲多的時候,院子里有一位老爺爺特別喜歡琛琛,只要他在院子里玩,就過來逗他,不是搶了他的東西就跑,就是用手捅他的小肚子。據媽媽說,琛琛當時特別害怕這位爺爺,只要一見到這位爺爺,就往媽媽懷裡躲。媽媽不明白,孩子不喜歡這位爺爺,怎麼還能吸收他的行為呢?這是因為,一是老爺爺出現的時間和頻率非常多,二是老爺爺的行為引起了琛琛的注意,長期注意的事物就會被吸收。孩子對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語言是吸收的,而不像成人學外語那樣依靠記憶和語法。一個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就能掌握複雜的辭彙和語言技巧,這是任何一個成人都無法達到的。所以兒童對語言的掌握是一個吸收的過程而不一個研究的過程。由此我們發現孩子的吸收是一種天然的本能,他會不加分辨地吸收環境中所有的因素,將所有因素統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狀態。這就是無意識學習,這種學習狀態到六歲就結束了。&吸收力量的特質以上我們講得只是一種學習的形式,與之相伴的是一種巨大的內在力量。兒童只要醒來就會一刻不停地活動,如果成人像他們那樣,沒過多久就會疲憊不堪,而兒童卻不會累,兒童從來不會睜著眼睛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做。當一個兒童需要學習的時候,如果被成人或其他事情阻礙,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孩子就會非常痛苦,長期下去,孩子心理就會被扭曲。亮亮被非常愛乾淨的姥姥帶大,在他需要用口啃東西的時期(用口工作),被姥姥一次次地阻止。一開始,姥姥將亮亮正在啃的東西拿走,他會大哭,姥姥就會給他別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時間長了,亮亮不再哭了,卻顯得謹小慎微,做什麼事都非常謹慎。兩歲半入幼兒園,在寬鬆和自由的環境中,亮亮突然開始發瘋似的咬自己的衣服下襟,他幾乎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做自己的工作和發展自己,每天只忙著揪著自己的衣服下襟猛咬,每天下午回家都會把衣服下襟咬好幾個洞。這就是口的敏感期需要吸收的強大力量被壓抑後產生的心理需求。這種需求在兩歲半被亮亮修復時,只是滿足了一個心理需求,再也不會獲得本來在口的敏感期應該獲得的那種來自於嘴唇對物體的認知了。亮亮到底丟失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人的這種力量被扼制了,潛能也就丟失了,扼制的越多,潛能也就丟失的越多。兒童吸收的力量是巨大的,並且令人感動,曾經有一個父親抱著他一歲的兒子在廣場上遊玩,孩子發現了不遠處的台階,興奮地蹣跚著向台階跑去,到了台階前,孩子開始手腳並用地一級一級向上攀爬,站在一邊的父親看到孩子爬得那麼費勁,便將孩子抱起來一下子放在最高層,孩子立刻大哭,樣子痛苦不堪。這位父親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孩子不就是想爬上去么,為什麼把他抱上去了,還要哭?這時我一個搞教育的朋友正好路過,很心疼孩子,就走過去對那個父親說,你把孩子抱下去,把他放在台階下面讓他重爬他就會高興了。這個父親疑惑地看了我的朋友一眼,嘴裡嘟嚷了一句:「我就不信。」說著將孩子抱起來下了台階,剛把孩子放下,孩子立刻止住了哭聲,臉上還掛著眼淚,就開始了爬台階的工作。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需要和這種需要產生的力量,成人如果不能懂得孩子,就會像這位爸爸一樣幫倒忙,將成人的目的當成了孩子的目的。成人上台階是為了到達頂部,這個孩子爬台階是需要感受台階和享受爬台階的感覺。所以孩子會重複地一遍一遍地攀爬,只是為了爬台階而爬台階,這是他內在的需要和力量決定的。&吸收的環境如果孩子需要吸收環境中的所有因素來形成自己的精神內涵,那麼這個環境一定要具有可以使孩子吸收的材料。由此看來,孩子是遺傳和環境的綜合產物。遺傳我們無法左右,環境卻可以在人為的控制之內。這時,養育兒童的成人就要考慮:自己想讓這個環境的產物成為什麼樣。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假如我們把一條剛出生的龍交給老鼠撫養,它大概也會學會像老鼠一樣的打洞吧。在歷史上,有很多人類的孩子被動物養大的案例,除了很多「狼孩」以外,從孩子們常看的《人猿泰山》的故事裡,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的孩子是怎樣吸收了猿的特質,最終成為一個猿人。因此,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為他預備什麼樣的環境。首先,我們要為兒童準備一個豐富的、可供兒童把玩的物質環境。成人建立家庭的時候,往往考慮不到將來的孩子,完全按夫妻雙方的喜好選擇家庭用品。如:對孩子而言巨大的沙發、茶几、酒櫃、書櫃、床墊、被子……。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買貴一些的,清貧的可以買便宜一些的,有了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沒有問題。但當孩子來到個家庭後,這些物品就遠遠不夠,因為它們太大了,無法供幼小的兒童研究。所以,兒童就會只對廚房用品感興趣,因為廚房用具正好是適合兒童把玩的尺寸,那裡是家庭中形狀、味道、質感最豐富的地方。可惜,那裡又是成人最怕孩子去的。如果成人能夠考慮兒童的觸覺需要、視覺需要、味覺需要和大小尺寸的需要,由這些方面出發去選擇家庭用品,盡量讓這些物品既適於成人,又適合於兒童,兒童就會具有一個豐富的刺激環境,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決定了兒童將來思維發展的高低。由此看來,為兒童買過多的玩具不是最好的選擇。另外成人需要的整潔清爽也不適合兒童。如有些家庭為了乾淨,牆上一片潔白,不掛任何藝術品,家裡的地板、傢具全是冰冷的淺色或深色,這也不適合兒童的視覺需要。他們需要豐富的色彩和亮麗的顏色。第二,兒童需要一個獨立享用的工作空間。所有的物品,既要豐富,又要有秩序,在這樣的空間中,兒童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第三,我們要為兒童準備適合於被兒童吸收的成人環境,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兒童毫無選擇的吸收,所以成人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兒童。幼年的兒童需要的是一個安全、溫馨的人文環境,他們通過視覺獲得被接納的信息,所以成人的身體語言也要非常注意是否適合於兒童吸收。家庭的人文環境又是由家庭成員的文化素養決定的。在準備撫養孩子之前,我們都要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修養,以便為將來的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有一個成年人,他小的時候,家裡有五六個姐弟,他們所有人都不喜歡吃豆腐,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後來了解了童年的秘密之後,才想起,媽媽小時候家裡是做豆腐的,他媽媽經常表示自己不喜歡吃豆腐,這一好惡被家裡的五個子女吸收,成為他們的好惡。第四,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棱利為兒童成長所需要的環境提出了幾個主要構成因素:1、自由的環境——兒童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才能將自己的需要完全地展現出來,成人的責任是辨認兒童自由展現出的狀態,發現需求,給予幫助。兒童在組織的情況下無法顯示自己的自然狀態,成人也就無法發現兒童需要什麼,所以也就無法幫助兒童。兒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無法完成自己的內在建構工作。2、一個有結構和秩序的環境——兒童需要豐富的物質環境,而這些物質環境是有類別和數量的,我們必須將這些物品按照類別呈現在兒童的面前,才能為兒童提供選擇的條件。如果我們將這些物品一古腦堆在一起,或者裝在一個容器里,孩子就無法按照自己當下的意志來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也無法形成物體類別的概念。所以在兒童的環境里,所有的物品都要有秩序地分類擺放,按照人類精神所需要的內容進行組合和結構。3、真實與自然——兒童要通過對世界中真實物體的探索獲得自己的經驗和認識,這就需要我們提供完全自然和真實的物體供孩子探索。如果提供的物品是假的,孩子獲得的概念也是不自然的,就無法用到將來的個人實踐中去。4、美與氛圍——兒童需要美的熏陶,在美的環境下生活的兒童會發現什麼是美的,什麼是不美的,當他生活環境中的審美不符合他要求的時候,他就會創造美。人類只有具備了審美需求,才能保護美好的環境,使人類的生活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而美和文化不只是藝術品和文化產品,更是一種能夠被兒童吸收的美和文化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成人能夠為兒童提供的。吸收使兒童獲得了創造自己的結果,這個結果是精神的,包含著人類精神的全部內涵。它們是:1、生存的智慧;2、學習的智力;3、良好的思維形式;4、對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5、豐富的社會能力;6、良好的審美能力;7、對探索和學習的熱情;8、良好的自衛能力;9、堅強的意志力。這一切都要通過孩子自己的努力獲得,任何成人都無法教給孩子。所以在兒童精神胚胎期,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形成以上精神內涵。思考題:1、您認為您的孩子六歲之前應該建構的能力有哪些,請試著列個表格;2、您認為哪些能力對孩子將來生存是最重要的,請試著說明;3、您覺得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使孩子獲得那些重要的能力推薦書目:1、《夏山學校》2、《有吸收力的心靈》第七講 童年的秘密之二:敏感性我們在前面講了兒童剛出生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但他善於學習,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了不起的特質——敏感性,這是許多動物都具有的一項特質,目的也是為了生存。有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伴你高飛》,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兒,在一棵被伐倒的大樹下撿到一窩野鴨蛋。女孩兒偷偷將這些蛋放到他爸爸工作室一張桌子的抽屜里。她用一個燈泡給這些蛋加溫,不久,小鴨子出來了,出殼時,小女孩守在小鴨子的旁邊等待著。當所有的小鴨子都出殼後,小女孩就將小鴨放在草地上,自己躺在它們旁邊睡著了。後來,這群小鴨子就把小女孩當成了鴨媽媽,小女孩走到哪裡,小鴨子就跟到哪裡,它們極有紀律地一個跟著一個,從來不會掉隊。這就是小鴨子的敏感性,只有認準了媽媽並緊緊地跟著媽媽,它們才能活下來,這種敏感性也不是別人教給它們的。人類的幼兒也有這樣的特性,我們叫做兒童發展關鍵期。兒童發展的各個關鍵時期是指兒童在成長階段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只對環境中的某幾類事物專心,而拒絕接受其它特徵的事物。在關鍵期內,兒童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會不厭其煩地重複這項行為,直到突然爆發出某種新的動機為止。兒童在這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內在活力與快樂是根源於兒童與外在世界接觸的強烈要求。正像剛孵化的蟲子執著地追求光亮,小鴨子執著地跟隨它們第一眼看到的那個動物,兒童對環境的喜愛迫使他們對環境接觸。這種喜愛不是思考的結果,也不是教育的結果,更不是情緒的結果,而是一種先天的內在機制決定的。兒童在關鍵時期對事物類似敏感的熱愛,使兒童對這個世界無限地熱愛,只有這種愛才能使兒童忘我地投入到對身邊物體的研究和探索中去。/如果在任何一個敏感期,兒童的興趣遭受到妨礙,無法獲得地發展,就會喪失以自然的方式克服環境的機會,兒童也就因此喪失屬於個體的敏感性與動機,這會導致兒童精神方面發展和完成的障礙。因此,成人決不可以讓兒童靠碰運氣來得到某項敏感期的發展,而是要全面地幫助兒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發展。&0—1.5歲建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秩序敏感期我們無法知道出生前的兒童在子宮中是否具有對秩序的需要,想必是應該有的。因為在母親的子宮中沒有任何物體,也沒有更多的空間,因而無法將對秩序的需求與秩序配對。但嬰兒出生之後,他周圍就有了一個相對於子宮來說極為廣大的空間,那裡有極其豐富的物質。無論如何,這些物質都在時空中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形狀。環境中的人也是固定的,他們的面孔和身體語言、語音都是特定的。兒童出生在由固定聲音和固定物體組合構成的環境中,就會將自己內在的對秩序的需求與這一切合二為一,將外在的秩序轉化為內在的秩序模式,固定在兒童的心目中,成為他對秩序的要求。當秩序被打亂和破壞之後,兒童就會極其痛苦。有一對夫婦常年帶著他們一歲多的寶寶旅遊。有一次走到一個城市,那個旅館沒有嬰兒床,他們就將寶寶放到大床上與他們一起睡。可是之後寶寶就開始大哭不止,甚至不吃飯。他們找來好多名醫,都無法使孩子的「病」好轉。後來,這個孩子竟出現抽搐狀態,全身乏弱無力。這時,正好一個朋友認識一位兒童心理學家,他們一起來看孩子。那位心理學家看了看孩子,問了問情況,便將兩個成人的枕頭擺成一個小床的樣子,在兩個枕頭中間留了一個空,上面鋪上床單。孩子哭著哭著開始在床上滾,後來滾到兩個枕頭中間,馬上停止了哭泣,安靜地睡著了。這是一周以來睡得最好的一覺,安祥地睡了很久。至此孩子的病也消失了。國外的旅館一般都備有嬰兒床,在這對夫婦旅遊過程中,孩子一直睡在帶欄杆的童床里,這次突然睡到成人的大床上,破壞了孩子的秩序感,孩子就會感到焦慮和痛苦。一位媽媽每天下午四點鐘,都會躺在自家後花園的一張躺椅上給她的小女兒講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還沒講幾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女兒說完對不起後,便回家裡躺在床上。這時,女兒傷心地大哭起來,在場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孩子是看到媽媽生病而著急地大哭,紛紛感慨才這麼大的孩子就知道因為媽媽生病而著急。於是不斷地有成人來安慰她,告訴她媽媽的病會好的,孩子像沒聽見一樣仍然大哭。後來孩子拿著書喊,躺在床上的媽媽以為孩子要讓她讀書,忍著病痛從床上爬起來給孩子讀書。但孩子仍然在哭。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孩子不斷地喊「椅子!椅子!」直到家中有一個成員醒悟過來,將媽媽經常坐的那張躺椅的墊子拿進來,放在媽媽身邊,女孩才止住了哭泣,微笑起來。每天下午四點鐘媽媽會坐在這個椅墊上,已經成為秩序固定在孩子心中。當這個秩序被打破時,孩子就會感到痛苦。當媽媽又和那個椅子的一部分放在一起時,秩序就被恢復,孩子的痛苦感也就消失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況:媽媽穿了某件衣服,孩子開始大哭,不知所措的成人會用各種方式來哄孩子,孩子哭著說:「不是……不是……」,這就是秩序感的需求。有時家裡的某一樣東西被挪動了,孩子也會大哭;每天從姥姥家到自己家要走哪條路,如果走的不對,即便快走到家了,都得哭著要求重走;不許媽媽穿爸爸的衣服,不許別人穿媽媽的拖鞋……這些都屬於秩序敏感期的現象。秩序敏感期是兒童出現的第一個敏感期。它在兒童出生後的第一年,從三到四個月就開始了,有的一直持續到兩歲半左右。專家們認為,兒童喜愛秩序和事物的一貫性與成人喜歡把各種東西歸類定位所造成的那種溫馨和整潔的樂趣不同。兒童喜歡秩序是由於急切需要一個精確地有所規定的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才能將自己和自己的知覺歸類,然後才能形成內在的概念,以更深入地了解環境,並決定自己在環境中的行為。透過對秩序的特別敏感性,兒童辨別了各個物件之間的關係。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專家發現,兒童具有「一種內在的感覺:他所感覺的並非物件之間的區別,而是將四周環境當成一個包含許多彼此相關部分而形成的整體。唯有在這個整體的環境中,兒童才能使自己適應並採取有目的的行動。否則,他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於各種關係的知覺。」(引自:《恢復蒙特棱利》,第31頁)這段話是說:兒童會將環境中各種各樣的物體,當成一個彼此相關的整體,就像在母親的子宮中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感覺中,兒童才有安全感,並有秩序地開始對環境中的某一個物體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在穩定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對物體的深入感知,積累起越來越多的經驗。&0—2歲感官探索的關鍵時期口的敏感期口的敏感期出現於兒童兩三個月之後。這時,孩子不是用眼睛仔細觀察抓到的物體,需是將它送給嘴去啃。這個時期的兒童急切地用他的舌頭和嘴唇去感受事物,憑藉來自舌頭的味覺和嘴唇的觸覺,吸收環境中每樣東西的特質,以便尋找到採取行動的方法。孩子雖然有了大腦器官,但裡面並沒有任何內容,由於先天反射的作用,兒童具有吸吮與抓握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兒童最先使用的嘴,比其它的器官更加敏感。當兒童第一次將手無意間伸到嘴裡後,由於吸吮手指給兒童帶來了精神愉悅,兒童就會無意識地練習將手送到嘴裡,之後發展到抓到東西也能夠熟練放到嘴裡。大腦會統合和比較來自嘴唇的不同質量、不同形狀的感受,將它們留存在大腦中,成為大腦這個器官工作的早期產品——我們將其稱為表象。這個時期,兒童已經暴露在語言環境之下,開始吸收語音,逐漸地將自己收集到的感受與語音配對,形成有關辭彙的認識。口唇的工作,又為說話提供了筋肉方面的運動,為將要發展的語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運動基礎。甜甜入幼兒園的時候才一歲零九個月,爸爸媽媽帶著她剛從加拿大回國,由於語言環境的改變,她還不會說話。到幼兒園的第一天,我們發現,甜甜每拿到一個新的物體,當她還不能決定如何使用這個物體的時候,就會將它放到嘴裡含一下。我們看到她拿了一個圓形的籌碼,先平放著用嘴唇感受了一下,又豎起來用嘴唇感受了一下,然後才反覆地觀察,既而將籌碼倒在了地上,用手拍打,又用手將籌碼來回撥動,用手去感受籌碼和地板的感覺。這時一個老師走過去,為她演示了籌碼的使用方法。甜甜馬上拿起一個籌碼朝著老師「嗯、嗯、嗯」地叫著,老師認真地說:「籌碼」。甜甜立刻蹲下來,拿了另一個籌碼重複剛才的舉動,老師又說:「籌碼」。重複幾次後,甜甜笑了,才開始用籌碼工作。甜甜雖然已經一歲九個月了,但還遺留了用口作前期探索來決定後期行動的方式,甜甜的行為證實了專家的理論。在孩子口的敏感期,成人應該為兒童提供豐富的可以供他抓握和啃咬的物品,這些物品應該有不同的質量和形狀,當兒童反覆探索時可以提供簡潔的語言配對。如:兒童咬到軟的東西,成人可以在一邊提示「軟的」,咬到硬的東西,成人可以說「硬的」。在這樣做的時候,成人切不可反覆重複,非要讓寶寶聽到,更不可以在告訴寶寶之後去拷問寶寶,因為這樣做會打斷寶寶的工作,影響他的探索。如果口的敏感期被強行干涉,孩子就會將口的行為慾望壓抑下來,成為將來的人格問題。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成年人一些嘴的不良習慣,如:吐吐沫、啃手指頭、吮嘴唇、吃零食、諷刺挖苦別人、對他人進行語言暴力等等都有可能是口的敏感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朱朱的多動症獲得解決後,六歲的他突然開始吃手指頭,有時候會把身邊人的手拉過來塞到自己嘴裡吮吸。這個時候,朱朱會兩眼發獃,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一次小朋友們聯合在一起用積木搭一艘飛船,朱朱總是幫倒忙。於是,這群孩子的首領派另一孩子來看管朱朱。由於那個孩子年齡小,無法制止他的行為,就朝其他孩子大叫:「不行啊,我看不了他!」那個領導他們的孩子快步走過去,將自己的食指插到朱朱的嘴裡,朱朱立刻安靜下來,眼神迷離,開始唇欲的享受。從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朱朱雖然像口的敏感期一樣那麼需要來自口唇的感覺,但這時的啃咬行為,帶給朱朱的只是心理問題的治療,而不能彌補早年來自口唇認知的缺失。手的敏感期口的敏感期需要手的配合,在不斷地使用手的過程中,兒童發現了自己的手。當兒童的注意從嘴唇轉向手的時候,感覺的中心也從口轉移到了手。這時的兒童急切地用手感受事物,這使他們所感受的事物範圍擴大了許多,也正在這時,兒童和成人的衝突越發擴大化了。因為家庭的物品是成人心愛的物品,這些物品一旦成為兒童的工作材料後,就不會用爸爸媽媽那樣的情感來愛護它們,而有可能把媽媽很珍惜的一條絲巾拉出來不斷地在地上拍打,去感受那種柔軟的感覺,會把正在吃著的香蕉抓捏得稀爛,去體會那種粘乎乎的感覺。如果他們捏碎了一顆雞蛋,發現這個圓圓的蛋殼裡有一些粘乎乎的東西,就會在打破並感受完第一個之後,再去感受第二個。這種時候,孩子的價值觀和我們成人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衝突。成人使用的材料成為兒童探索和研究的材料,而這種研究和探索有可能是破壞性的。有一個寶寶,爸爸媽媽都上班後,就由姥姥看管他。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不停地滿屋子亂跑,姥姥為了避免危險,不停地驚慌失措地從他手中搶走那些她認為危險的東西,每到這種時候,寶寶就會大哭,姥姥就得不停地哄他。不一會兒,姥姥累得精疲力竭。一天,姥姥將廚房所有的危險品都藏了起來,索性讓寶寶進去玩個夠,姥姥坐在門口的凳子上休息一會兒。過了很長時間寶寶都很安靜,姥姥非常欣慰,拿出一捆菜,慢慢地摘了起來。等姥姥想起寶寶,跑到廚房一看,寶寶已經將地上的一籃子雞蛋打破一大半,地上、身上都一片狼藉。寶寶坐在地上,興奮地用手叭嘰叭嘰地拍著那些蛋殼和蛋黃,對姥姥的進來渾然不覺。姥姥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知該怎麼辦。趕緊將寶寶提出來,打算清理現場。寶寶立刻掙扎著大哭起來。姥姥一看外孫這麼痛苦,心想反正雞蛋快打光了,而且寶寶打雞蛋的時候是孩子最安全、自己最省心的時候,可以趁機給寶寶做點飯吃。於是也就隨著孩子去打了。就等姥姥把事情做完之後,寶寶已經將雞蛋打得一個都不剩。在這個故事中,姥姥無意間做了一件正確的事,她滿足了孩子用手探索雞蛋特質的需求。我們不知寶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對雞蛋的內涵對他將來的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但是他像大自然中的任何生命一樣,到了這個階段就出現這個階段的特徵。孩子像一顆種子在土壤中埋了幾天後就會發芽。雖然無法知道這棵嫩芽將來會長成什麼樣的植物,但我們不能干涉這顆種子的發芽。有一天,幼兒園一個班在外面上「水利工程課」。這是一個混齡班,孩子從兩歲到五歲不等。孩子們各得其所地做著自己的工作,「水庫」和「水渠」挖成了,老師提來了水,讓水從挖好的渠里流淌到「水庫」。這時,孩子們由於年齡的不同,造成兩種工作情景。兩歲左右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在用手感受泥巴和水,而不去使用它們。三歲以上的孩子則熱衷於水在渠里流淌的效果、在渠上架橋、用泥巴砌牆……這些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特質。兒童對同一物體不同特質的探索由兒童的年齡和不同階段的敏感性決定,我們無法讓兩歲多的孩子不去感受泥和水的特質而去使用泥巴砌牆,那樣一定會破壞孩子的建構程序,給孩子的認知造成混亂。腿的敏感期兒童急切地需要擴大自己的探索範圍,手的敏感期的來臨之前,兒童就試探通過自己的運動方式,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一開始他們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帶來腿和手的諧調運動,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運動神經的控制能力。這時的兒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感到鼓舞,因為他從此獲得了真正的獨立,這種感覺像獲得第二次誕生一樣令他欣喜。自行活動將兒童帶到任何一個他想去的地方,這時的兒童對走路無限痴迷,人一生中最喜歡走路的時期大約也就是這個時期。兒童為了感受腿和腳與地面碰觸的感覺而不斷地行走,為由自己的腿、腳把自己帶到了目的地而欣喜。這個時期,成人要跟在兒童的後面,讓他們滿足自己走路的慾望。這時的孩子還有一個特徵:哪裡不平往哪裡走,哪裡臟往哪裡走。這也會造成成人與兒童的衝突。因為成人為了效率一般會挑選近的、比較平坦的路,這使他們不能理解兒童的行為,強行將兒童從我們認為不好的道路上拉回來。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大哭,要求回到原來的路上去。還有一種最不可取的方式:將孩子的鞋上裝上會響的笛子。這種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時會發出尖利的響聲,會打亂孩子對腿的感受和周圍事物的觀察,使孩子心煩意亂,要求媽媽抱,而不願意再去探索來自腿的感覺。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蒙特棱利認為:「一個一歲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幾里路不會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時不像成人那樣在心裡有一個目標。幼兒學習走路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沒有節奏,也沒有目標,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著他,鼓舞著他繼續向前。如果成人這時想幫助孩子,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步伐與目標。」(引自:《恢復蒙特棱利》,第33頁)我曾經見過一個媽媽,領著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那是一個雪化後的傍晚,水泥上有一個個美麗的小水窪。媽媽提著東西慢慢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媽媽的後面。突然孩子對路邊的石頭路沿發生了興趣,上去了又下來,面露欣喜,不斷地重複這一動作。媽媽站在前面喊他快走,孩子像沒聽見一樣。最後,媽媽實在不耐煩了,過去一把將他從石沿上拉下來,嚴厲地呵斥他為什麼不跟著媽媽快走,在那裡幹什麼。我們這位媽媽粗暴地打斷了孩子用腿去探索路邊的石沿,這種探索對孩子來說,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機會。接著孩子又對路上的水窪發生了興趣,小腳在水窪里叭嘰叭嘰地踩著,感受來自腿的那種感覺。這時媽媽看到孩子在踩水,又在前面大叫起來,呵斥孩子把鞋都弄髒了,過來一把將孩子拉出水窪,硬拖著向前走去。孩子無限留戀地回望著那些水窪,媽媽卻全然不覺。對兒童敏感期需求的滿足就是對兒童成長的滿足,而成長是每一個兒童的權利。如果媽媽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變得優秀,此刻就應該耐心地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的探索工作。&2—3歲語言發展關鍵時期兒童從無聲的世界,來到了一個有豐富語言的世界,出現於兒童身邊的有:水流的聲音、狗叫聲、腳步聲、器皿碰撞聲……兒童的耳朵是什麼聲音都能接收的,但是兒童為什麼只學會了人的語言,而沒有同時將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學習呢?專家認為兒童的聽覺器官只對某種特殊類型的聲音(語言)做出反應。從能聽到聲音起,兒童大腦中專門為語言而設置的機制,就會將人的聲音與其他聲音分離出來,在接受到語言環境後,兒童的語言機制就獲得了激發,這種特殊的機制使人類把語言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並且互相區別。由於兒童具有這種特殊的能力,語言的使用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嬰兒在四個月時會發現那些讓他著迷的聲音來自人的嘴巴,接著他們發現嘴和嘴唇的運動產生了語言。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兒童獃獃地、著迷地看著那些正在說話的人的嘴,他們被它深深吸引,接著會對嘴的動作進行模仿,這樣兒童就真正開始注意語言了,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也被喚起。如果這時的兒童處在一個沒有語言的環境中,就不會發生這一切。人們發現:一對聾啞人的孩子,只要能夠處在人群環境中,就能夠學會流利的語言。而曾被動物收養的孩子則無法表達自己,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聽過人類的語言。他們體內的語言機制沒有得到激發。所以嬰兒必須暴露在語言環境中。嬰兒從六個月開始就會發出一些單音,直到一歲後,他們才能說幾個詞,在經歷了一個長時期的積累期後,他們突然開始有意識的學習說話,開始意識到語言與他周圍的事物有關,有意識地掌握語言的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成人們發現,沒有什麼比讓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閉嘴更難的事了。這時兒童急於與別人交流,由於語言能力貧乏,會因為成人不理解他們的意思而大發脾氣。兩歲之後,兒童逐漸地將他們所獲得的對物品的感受和認識與語言配對,形成了有關事物的概念。在兒童的語言敏感期,成人必須了解語言的發展階段性,科學地幫助兒童。這一時期,最要不得的是一遍一遍地教孩子成人想讓他們說的話,然後拷問他們。孩子學習語言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幫助他們去實現這一自然過程:第一是要提供統一的語言的環境,第二是在孩子因為無法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而發脾氣時平靜地傾聽,並試圖用語言表達孩子不能表達的內容。有一對雙胞胎,兩歲了仍然不會說話。如果他們著急了,或者非常忘我的時候,就會以咿咿呀呀說一種誰也聽不懂的語言。經過了解,發現孩子從0到2歲,換過四種語言環境,好幾個保姆說的都是各不相同的方言。這樣,孩子在吸收語言時無法找到一種固定的形式,只依稀吸收了一些語音,所以在需要表達的時候只有語音而沒有詞,這就是他們說的「怪語」。這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階段環境中的語音過於繁雜,而孩子的母親又過早離開孩子造成的。孩子在語言敏感期能夠學會任何一種母語,無論這種母語簡單還是複雜,孩子在每一階段發展的水平是相同的,只有各別具有語言天才的兒童才會在語言能力上超過同齡人。&3—4歲個體與客體探索關鍵時期自主敏感期當兒童能將自己聽到的語詞與他認知的事物、情感或感覺配對後,就可以逐漸地在大腦中使用這些帶有語音的表象進行工作,也就是使用概念工作。這時真正的思維就出現了,也就是此時,兒童發現了「我」,發現了「我」也就意味著兒童將自己與別人分開,把自己與物體分開,只有這時,兒童才發現物體是有歸屬性的,並將人和物體一樣歸屬。從表面上看,這個時期的兒童有點兒像傳統意義上的自私,因為他們常常強調什麼東西「是我的」。如果他的東西被別人動了,就會非常痛苦,而且他們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是因為,兒童剛剛發現在生活的環境中,有一些物品是屬於自己的,而另外一些物品不屬於自己,這多少使他們對物品少了些安全感。在還沒有建構起物品的流通性概念之前,兒童對物品只有歸屬性認知。兒童必須經歷一個漫長的階段,在群體生活中逐漸地發現物品真正的歸屬性質和流通性質,才能夠放鬆地看待自己的物品。這一時期的兒童仍然認為自己看到也就是別人看到的,自己需要的也就是別人需要的,自己的想法也是別人的想法。有很多家長把孩子的自主敏感期特徵當成自私的表現,開始緊張,並開始專門培養孩子的大公無私精神,故意將屬於孩子的物品強行分給別人,真正地給孩子造成對物質的沒有安全感。晴晴的爸爸媽媽都有很高的工作職位,家庭收入非常豐厚,但晴晴卻顯示出對公共物質和他人物質的過分貪婪,用她媽媽的話說就是「自私」。我們發現她是對物質嚴重缺乏安全感。一天中午,一個老師還沒有吃飯,另一個老師給她拿來了一碗稀飯、兩片夾著廉價火腿的麵包,還有一盤西紅柿。這時已經吃飽飯的晴晴在老師身邊轉悠著,無論如何都不願離去。老師問她吃過飯了嗎?她點點頭。所有的老師都知道晴晴飯量大得嚇人,給人感覺像她要把飯吃到嗓子眼才停止。這位老師聽說她吃過飯了,也就沒再讓她,拿起筷子打算自己吃。這時晴晴湊過來,問:「老師,我可不可以吃一口西紅柿?」老師正好有一個電話要接,就點了點頭。晴晴的頭整個地擋在盤子上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等老師打完電話,一大盤西紅柿只剩下三塊。這時旁邊還有另外一個中午不睡覺的孩子在那裡看著,老師看晴晴肚子鼓得嚇人,就告訴她:「這三塊要咱們三個人分一下,一人一塊。」晴晴又問:「能不能在老師那塊上咬一口?」老師還沒反應過來,就點了點頭。晴晴盡最大的努力在老師那塊上咬了一大口。老師這才反應過來,對晴晴說:「這塊你咬過了,你就吃這塊吧。我吃你那塊。」這話提醒了晴晴,發現自己咬過的老師就不要了,就飛快地將剩下兩塊各咬了一口,然後眼睛期盼地看著老師。老師認為應該按原則做事,所以去拿了一把水果刀,將她吃過的地方切了下來,把剩下的和另一個小朋友分吃了,然後摸著她鼓起的肚子問:「還想吃嗎?」晴晴又貪婪地看著老師的稀飯。老師想:如果不給她吃,晴晴「得不到」的認知就會更會更加劇她對物質的缺乏安全感。老師咬咬牙,為了治療她的心理問題,準備送她上醫院。於是將稀飯遞給她,沒想到晴晴抱起碗來,咕嘟咕嘟喝了起來,等她放下碗,稀飯已經被喝掉一大半。老師端起碗剛要喝,發現這是一隻打過雞蛋的碗,很腥氣,就將碗放了下來。晴晴湊上來,說:「如果放點糖,就更好喝了。」老師又拿起麵包,剛咬一口,晴晴又靠了過來,問可不可以吃裡邊的火腿腸?老師真是害怕,就告訴她:「我先拿到,所以我先吃幾口,請等待。」老師盡量大口地將麵包多吃掉一些,然後將剩餘地遞到晴晴面前。晴晴精細地在上面考察著,比較著,發現在兩口之間的部分略高一些,就將手指伸到那裡,將裡面夾的火腿腸抽了出來。平時晴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遇到物質分享的時候,情況也大體如此。這樣使得其他小朋友和以前幼兒園的老師都很不喜歡她,晴晴因此造成了心理問題,不敢上幼兒園。原來,晴晴的媽媽在晴晴自主敏感期時,發現她總是把給她買來的時令水果和零食獨霸著,不願意與家人分享。媽媽以為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才使孩子這樣自私,於是開始了對晴晴大公無私的教育,每次買的東西,一定要逼著晴晴把東西與在場所有人分享之後才可以自己吃。如果晴晴不從,媽媽就會打她。家裡的零食等物質非常豐富,她媽媽竟一直沒有發現晴晴有這方面的問題。後來晴晴越來越不願意去幼兒園,一提要上幼兒園就大哭,媽媽也沒有搞清是什麼原因。我們猜想,她有可能在以前的幼兒園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排斥,造成對幼兒園的恐懼。新來的幼兒園每天讓媽媽帶來晴晴最不喜歡吃的食物,與小朋友分享。小朋友也從家裡帶來許多食物自願地與她分享。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晴晴對自己的財產都有絕對的擁有權,媽媽再也不勸她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家裡買來的東西也是分成三份一人一份。一開始,晴晴會將自己的那份藏起來,拚命地向爸爸媽媽索要。爸媽雖然沒有把自己的那份一次性全給她,但她每次要的時候,都會給一些。幾個月過去了,晴晴逐漸將自己的物品開始隨意送給別人,或隨意地放在別人也拿到的地方。這說明,她的問題獲得了解決。執拗敏感期過了自主敏感期,孩子不再對身邊物品的屬性那麼計較,那麼緊張,由此而認識了「我」,並獲得了「我的權利」的認識。他開始將這種認識擴大,從物質擴大到非物質領域,如:對人的權利界限的探索,對事物空間、時間、體積、永恆性和歸屬性的探索。這是一個更深層的領域,當兒童把對物質領域探索形成的經驗和知識用於非物質領域時,就會遭到巨大的失敗。這使兒童不能理解,從表現情況看,就是任性、蠻不講理。晶晶三歲多了,有一次在教具室工作,爸爸來接她,她要求爸爸幫她將兩個小姆指大的珠子摞起來。爸爸是接受了一點新的教育理念的家長,沒有根據自己的經驗說:「這不可能摞一起」,而是真的拿起珠子開始摞。他以為女兒發現這無法摞起來後就會認識到光滑而圓潤的珠子是無法垂直摞在一起的。沒想到幾次失敗之後,女兒開始大哭,並將手中的珠子砸到地上,並用她的小拳頭錘打爸爸。爸爸苦笑地跟老師說:「看這孩子脾氣就是犟。」老師告訴他這不是脾氣犟,是她不能理解珠子為什麼不能按她的要求像積木那樣一個一個疊放起來,因為這種需求太強大了,她受不了,才發脾氣。這就是執拗敏感期。還有一次晶晶拿了一張紙,讓爸爸在紙中間寫一個「5」,爸爸寫好了,她要求爸爸再寫一個,爸爸就在前一個「5」的旁邊又寫了一個。晶晶說:「不行,沒有寫在中間。」爸爸就只好寫了一個「5」,和先前那個完全重疊起來。她還說:「不行,要兩個『5』,這樣只能看見一個!」爸爸就在緊挨著中間那個「5」的前面再寫了一個。她開始著急,並哭起來,說:「所有的『5』都要寫在中間。」可是爸爸無論怎麼試都無法在一張紙上將所有的「5」都寫在中間,又能看到每一個「5」。她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於是將紙撕了,躺在地上,大哭不止。爸爸實在氣不過,就揍了她兩下,覺得晶晶這種犟脾氣該治一治了,否則以後怎麼辦。從上面的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兩次發脾氣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理解物體的空間和體積法則,不理解物體的這些法則為什麼不能聽從她的指揮。這是一個人探索和認識世界的必然過程,兒童在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試誤過程。在經歷了多次發脾氣和哭鬧之後,發現事物的法則仍然無法按照她的要求改變時,孩子就會開始改變自己,順應於這一法則。這時孩子就成長了。還有一次,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他管自己叫「狐狸王」),他拿著一張紙和一支筆來找老師,要求老師給他畫一隻鍋,鍋里有三顆豆子,一個跳出來,一個蹦出來,一個在鍋里。老師接受了這個任務之後就兩眼發直,知道自己無法過關了,於是硬著頭皮畫了一隻鍋,問孩子:「可以嗎?」狐狸王點點頭。老師小心翼翼地在鍋口畫了顆豆子,說:「這是在鍋里那顆。」孩子點點頭,說:「是。」老師又用筆從鍋里往外畫,同時嘴裡發出「吱」的響聲,拉出了一道弧線,在弧線頭處畫了一個點,說:「這是跳出來的那一顆豆子。」孩子兩眼發直,不置可否。老師接著畫了一條直線,在直線頭上畫了一個點,說:「這是蹦出來那顆。」這時孩子像醒了一樣,抓住老師的手,說:「不行,是蹦出來的」,同時使勁的點著頭。老師說:「好,好!我們再來試一下。」就又畫了條略彎一點的線,同時嘴裡「蹦」地一聲,說:「看,蹦出來的。」孩子急了,說:「不是那樣蹦的,是蹦的。」我想他想要的是真實的豆子從鍋里蹦出來的那個過程,可這怎麼能畫得出來?他急得哭起來。老師又畫了一個,他還是大哭,並在地上打滾,看上去痛苦不堪。老師只好平靜地坐在他身邊,等他發完脾氣,告訴他:「狐狸王,老師真的沒有辦法,那個蹦的豆子老師真的沒有辦法畫出來。」孩子坐在老師懷裡傷心地抽泣著,斷斷續續地說,「是三個豆子」。老師眼睛一亮,趕緊說:「那老師擦掉幾個行嗎?」孩子點點頭,老師開始用橡皮擦。剛開始擦孩子又大哭起來,說:「不行,要剛才那樣。」老師說:「那重拿一張紙再重畫一次可以嗎?」孩子說:「不行,就要這張紙,要剛才那樣。」我想孩子意思是說,要回到剛才只畫了三顆豆子的時候,這是無論無如都無法達到她要求的,因為時間無法逆轉,而這一自然法則又不被孩子所理解,成人又無法用語言使孩子明白這樣的道理。唯一能做的只有傾聽,安靜地坐下來,傾聽孩子的哭訴和發脾氣。使孩子逐漸發現他要求的事是無法達到的。完美敏感期當孩子關注於物體的體積和形狀後,就開始出現了有關物體形式的審美。當他們愛上一個物體,就連它的形狀也一起愛護起來,發現一個完整的形狀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感到愉悅和鼓舞。如果有人破壞了物體的形式,或達不到他們對事物形式的要求,也會不依不饒地發脾氣、哭鬧。只有這樣兒童才能發現完整與殘缺,建構起自己內在的對於美的需求。包包早上要吃餅,媽媽給他買了一個圓形的烤餅。包包得意地拿著那個餅看來看去,臨進幼兒園的時候,媽媽說:「你一個人吃不了一個餅,媽媽吃一塊。」說著媽媽便從餅上掰下來一塊。包包立刻將手中的餅砸到地上,躺在地上大哭。媽媽是接受過培訓的,知道自己做了錯事,趕快跑到對面的餅攤上重買了一個,遞給包包。包包臉上掛著眼淚,兩隻手鄭重地拿著餅,遞到媽媽嘴邊,說:「媽媽咬一口。」媽媽從餅邊咬了一口。包包舉著餅微笑著對媽媽說:「看!月亮。」原來包包不是不願意和媽媽分享餅,而是因為媽媽破壞了餅的完美形狀而感到痛苦。他要拿著這個圓形的餅從邊上一口一口地將餅子吃完,這樣在他的心目中,這個圓形就被完整地吃到了肚子里。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小文章,說:要加強對獨生子女孝敬父母的教育,由於人們對獨生子女照顧太周到了,兒女變得不懂得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這篇文章的理由是:記者看到一位家長在炎熱的周末帶著他三歲多的女兒到外面玩,一上午玩得很盡興,可是回家時錢也花完了。在車站等車時,媽媽發現包里還有一隻完整的黃瓜,便把黃瓜拿出來遞給女兒,但媽媽也口渴難忍,這個時候咬一口黃瓜是很令人想往的事情,就從女兒的黃瓜上掰下來一小塊,說:「給媽媽吃一點。」不想女兒卻大哭不止,等車的人們都看著這一對母女,媽媽覺得非常委屈,自己一上午陪著孩子,又累又渴,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了孩子,剩了最後的一根黃瓜,孩子都不讓媽媽吃一點。如果這樣想,的確會讓所有的母親都傷心。但如果懂得了孩子,就會換一種方式去理解。在炎熱的夏天,包里掏出來的最後一根小黃瓜,該是多麼珍貴,多麼可愛,孩子一定很珍惜它,所以才不願意把它一掰兩段。也許孩子希望媽媽從一頭咬一口,自己再一口一口地這樣吃,就能保持黃瓜的完整和美好。小魚兒一直秩序感就很強,自從今年春節過後,又開始了完美敏感期。小魚兒屬於比較好帶的孩子,可突然有一天,媽媽發現小魚兒對穿衣服非常的在意。穿外套時,不小心把內衣的袖口卷到上邊了,小魚兒會很煩躁地嚷嚷「不得勁」;穿褲子時不小心把秋褲卷到上邊,也會很煩躁地嚷嚷「不得勁」;穿襪子時,肯定也會遭遇「不得勁」;洗臉洗手時,稍有水滴弄到身上,弄到襪子上,也會大叫「衣服濕了,襪子濕了」;吃東西,喜歡要完整的。有一次鋪床單,小魚兒讓媽媽無數次地一次一次整理,直到特別平整為止;每天早上扎頭髮,必須要自己親自挑選頭花;……..小魚兒這是怎麼了?怎麼開始跟媽媽較上勸了!直到有天聽老師講,小魚兒進入了完美敏感期,媽媽才恍然大悟。在沒明白小魚兒這是處於完美敏感期之前,媽媽的一些做法是錯誤的。在知道了小魚兒正處於完美敏感期後,媽媽開始注意,小心地不破壞孩子對完美的需求。如果不小心破壞了,再儘力幫孩子恢復。完美是人類美好的需求,保護了這一需求,也就是保護了人類提升自己的需求。&5—6歲社會與文化認知關鍵時期文化敏感期從自主敏感期開始,兒童逐漸進入了對人類精神產品的探索和認知。在人類精神產品中,文化屬於最燦爛的一顆明珠,這顆明珠當然會引起正在探求的兒童的注意。四歲以後的兒童,對文字、算術、科學、藝術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他們不再像三歲或兩歲時那樣盲目地問為什麼,而是就一個領域的疑惑提出疑問或自己的設想。如一個四歲半的孩子突然問他的老師:「為什麼五加四等於九?」老師以為他不知道加法的概念,趕快拿來九個水果,同時拿來了加號和等於號,先放了五個水果,中間放上加號,在加號的後邊又放上四個水果,和孩子說:「你來數一數,加號前面和後面放在一起一共有幾個水果?」孩子不耐煩地說:「我知道等於九,但是為什麼那個寫著的『5』,加了寫著的那個『4』,就等於寫著的那個『9』呢?」老師明白了,他是不理解紙上寫的數學式子對實際物體表達的形式。實際的5個物體與實際的4個物體加起來,等於實際的9個物體,可紙上寫著的符號,孩子不明白它們怎麼能加起來呢?這是一個根本的疑惑。孩子以前沒有注意到實際物體與符號之間的關係,這個發現和探索是許多被教出來的孩子不會想到的。只有自然地對人類文化感興趣,並自由探索的孩子才能發現這些問題。到了這一個時期,孩子們對學習文字、故事的形式非常感興趣。抗抗突然對書的產生過程發生興趣,總是問:是誰把故事寫到書上去的?他是怎麼把他的故事賣給別人然後自己賺到錢的?老師根據他的疑惑,設計了一堂「書是怎樣來的」的生成課程。當課程結束後,班裡很多小朋友開始造書。抗抗是其中最勤奮的,每天都要造出一本書來,他先將紙折成書的樣子,要求老師給他裝訂好。他將圖畫在每一頁紙上,然後口述,要老師用筆將他的故事寫在他畫的圖下面。為了把書做的更像,他每天都去研究各類書的封面和封底,研究完之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在他的書的封面和封底上出現了類似的內容,或者是下一本書的內容簡介,或是一系列書的名稱。孩子屬於人類環境的產物。人類用的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環境,文化產品是對智慧的表達和記錄。兒童的發展使他們會自然地對人類文化發生興趣,這時成人應該幫助孩子進入到對文化本質的學習和探索,而不是只關注於表面知識的記憶。這個時期,只要兒童對文化探索和學習的興趣不被破壞,兒童將產生巨大的動力用於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認知敏感期從五歲開始,孩子們開始對人群組合發生興趣,並開始了對各種組合形式的探索。由於婚姻的組合形式離兒童生活最近,所以兒童的探索就會先從婚姻開始。這個時候,他們會研究誰和誰結婚了,如果他們自己喜歡一個人,就會要求與他(她)結婚。在婚姻敏感期的過程中,兒童發現了情感,練習處理情感,從而認知了人類社會組成形式。五歲的男孩子志明向大家宣布:他要跟同年的女孩子琦琦結婚了!沒有一個孩子感到吃驚或想要嘲笑他。老師也認為這是一個一般的探索行為,只是肯定地點了點頭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結婚。」過了幾天,男孩子的爸爸給老師打來電話,說他的兒子要結婚,要老師給「操辦」一下。(幼兒園經常有小孩子要求「結婚」,有時候他們可能是在外參加了別人的婚禮,需要過家家來模仿,有時是屬於對結婚的一種探索行為,因為他們從爸爸媽媽的生活中發現,一男一女只要結婚了就可以在一個家一起生活。於是,他們也會要求結婚。由此可見,兒童對社會的探索是從婚姻開始)我們跟蹤了志明整個婚姻敏感期的過程。當老師鄭重地為他們舉行了婚禮後,志明與琦琦在幼兒園以過家家的形式,模仿著各自的父母。志明會把一張桌子用椅子圈一下,說那是他們的家,對琦琦說:「妻子把家看好,誰來都不能讓進。」琦琦會說:「老公,晚上早點回來,回來時順便帶把菜。」這並不像三到四歲的孩子玩的那種普通的過家家遊戲,一般這種情況下,有不同的孩子臨時扮演不同的角色。過幾天,角色就又換成另外的孩子。而琦琦和志明卻是有著感情因素的。我認為他們在內在認知上,就像一對好朋友一樣,認為這樣的好朋友就應該是夫妻。他們把父母的婚姻形式與自己的情感配對,形成一種類似的狀況。有幾天,琦琦不願意來上幼兒園了。她媽媽說她非常傷心,問她,琦琦也只是說:「中午睡覺……」,然後什麼都不肯講。老師得到反映後,還以為琦琦以前在傳統園沒有得到過老師在床邊護理她的感覺,看到老師護理別的孩子,自己也想獲得這樣的機會。所以到中午,老師就走到她的床邊,告訴她:「老師今天中午陪你睡覺。」可是老師發現琦琦仍然很難受的樣子。老師以為她發燒,給她量了體溫,可是也沒什麼問題。之後,琦琦開始用拳頭打床,越打越厲害。老師問她怎麼了。琦琦說:「志明……志明……」老師回頭一看,隔著一排床的志明正在跟女孩盈盈聊得熱火朝天。志明的床和琦琦的床離得很遠,卻和盈盈的床離得很近。午睡前十分鐘的聊天時間,志明總是和盈盈眉飛色舞地聊天。原來琦琦妒忌了。老師明白過來以後,故意問:「志明怎麼了?」琦琦說:「我不想讓他和盈盈結婚。」接著趴在床上大哭起來。我們看到孩子們探索的過程和其它幾個敏感期一樣,有一個試誤的過程。志明認為結婚就是一個儀式,琦琦認為只要兩個人說話很親熱就是結婚了。對婚姻的真正認識並不影響他們對人群組合的認識,會繼續探索作為單個的人和家庭人群的區別。人的情感成長也像身體的成長一樣,經歷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在他們能意識到自己情感的時候,同時也發現了結婚這種能使有情感的人永遠在一起的理想方式,便浪漫地使用這一方式界定自己與所喜歡人之間的關係。到了九歲之後,情感經歷了一個潛服期,這個時期沒有大的變化和突發的成長痕迹,一直到十六歲,才與性一起突然成長了,十八歲便基本成熟了。那時,他們如果能回憶起兒時的婚姻敏感期,會覺得非常可笑。另外一個女孩子晴晴,有一天突然問老師:「你和誰結婚了?」老師指了指遠處等著接她的先生。晴晴看了一眼,帶著遺憾的神情,說:「怎麼是他呀?」老師問她:「有什麼不對嗎?」她回答:「你應該和程主任結婚。」(程主任比這個老師小十歲左右,經常在幼兒園,和孩子們關係很好,晴晴非常希望自己喜歡的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老師回答:「我已經和老公結婚了,就不能再和程主任結婚了。」晴晴若有所思地走了。第二天,晴晴又找到這位老師,問:「你跟你老公進了一個房子,你們結婚了。你跟程主任也進了一個房子,你們為什麼不能結婚呢?」老師跟她講:「我跟老公進的那個房子叫做家。進到家的人,都是有血緣關係和婚姻關係的人,不是子女就是姐妹,或者是夫妻。跟程主任進的房子,叫做單位,進到單位的人叫『同事』。他們共同做一件事,所以要在一個房子里。」晴晴又被說住了,帶著若有所思的表情走了。但這時老師多了一句話,說:「一個家裡一般只有三個人:一對夫妻和一個孩子。如果程主任到我們家,就只能當兒子了。」晴晴回頭看了看,還是走了。第三天,晴晴突然激動地上來揪著老師的衣領,說:「哎,我有一個好辦法,那你跟程主任一起出生不就能結婚了嗎?」這是昨天老師說程主任只能當兒子,讓她發現程主任年齡比較小的緣故。這時,老師又講了關於年齡和愛情的問題。至此,晴晴才將這件事放過。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晴晴對社會中人群結構的探索過程,如果成人不是嘲笑他們,而是認真對待,孩子就會獲得探索結果。如果我們嘲笑孩子這麼小就關注成人的事,並且用成人的生活來套用孩子的認知,我們就會怠慢孩子的發展需求。作為一個人,他們有權利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事情。經歷了婚姻敏感期,孩子們發現了情感,學習了處理情感的技巧,開始了對人類和社會的探索。社會是豐富的,環境與物質是繁雜的,一個嬰兒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開始了自己的建構和認知。為了能夠達到發展的目的,為使自身發展從對物質的感受到對事物的利用再到對事物的思考,進而達到對事物的創造,兒童的發展機制中就帶有各種關鍵時期。前一關鍵期一定要為後一關鍵期做好準備,後一關鍵期又事必與前一關鍵期環環相扣,這就是發展的必然程序。所有這些都是外在因素無法決定的,思考題:1、請觀察您的孩子在發展中的關鍵時期是什麼狀態?2、您發現您的孩子出現了哪些關鍵期?3、您認為在關鍵時期做家長應該做些什麼?推薦書目:《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第八講 童年的秘密之三:階段性&感覺運動時期孩子的精神成長重複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整個過程。兒童在頭兩年就像遠古時期的人類,由於沒有經驗,無法直接通過現代人的學習方式學習,而只能通過個人的體驗。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展現在他面前的所有事物都是新鮮而極富刺激的。兒童的神經系統是從感覺開始發展,所以也只能用自己的感覺器官認知事物,這些感覺器官就是:眼睛、鼻子、耳朵、手、腳、口以及全身肌膚。如果兒童用這些器官認知事物,那麼認知形式就不可能像成人那樣,只坐下來聽錄音、讀文字就能獲得感覺。實際上,成人通過這種途徑獲得的感覺還是以前感覺的積累,這些積累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童年。兒童不能像成人那樣只通過聽、讀、看就能獲得認知,他們必須通過觸覺,而觸動的過程就是一個運動的過程,這種運動和觸覺的需要是兒童生命的需要。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兒童只要是醒著的,就會一刻不停地運動,其目的是為了感覺,感覺的目的是獲得認知。由此看來,口、手、腿的敏感期就是感覺運動時期。這一時期我們要幫助兒童去完成他們的運動方式,給他們運動機會和自由,提供豐富的可供感覺的材料。這個階段一般持續到兩歲。&前運算時期孩子兩歲之後由於前一階段的感覺運動使大腦中聚集了許多事物的表象,兩歲之後,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兒童將大腦中的表象與語言配對,形成了事物的概念框架。從兩歲到六歲,兒童會在逐漸增加概念量的基礎之上,將這些框架補充完整,當大腦中積存了一定量的事物表象時,兒童就會使用這些表象進行工作,表象積累的越豐富,工作材料也就越充實。這種大腦的工作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思維。比如:一個孩子在感覺運動時期對杯子發生興趣,會連續幾個月只對各種各樣的杯子具有濃厚的興趣,他會由一隻杯子逐漸注意到其它類型的杯子。當對杯子感興趣的時期結束後,杯子的表象就留存在了孩子的大腦中。如果這個孩子在感興趣的晚期,又注意到與杯子相關的水壺,有可能會繼而對壺發生興趣,對壺的興趣過後,壺的表象也會留存在孩子大腦之中,一起留存下來的還有杯子與壺的關係。某一天,當這個孩子聽到「倒水」這個詞的時候,如果杯子和壺不在眼前,孩子就可能在大腦中完成用壺向杯子倒水的過程。這雖然是思維,但也是一種沒有被升華的行為模擬,所以叫前運算時期。兒童的前運算時期一直從兩歲延續到七歲。年齡較小的兒童這個階段開始的標記是:開始使用字、詞、數字和玩具去表達抽象的概念。他們也開始使用簡單的規則、分類和邏輯組織他們的內心世界,儘管這些規則一般都是非常簡單化的。例如,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認為高的玻璃杯一定比矮的、寬的玻璃杯所盛的牛奶要多。而且鋪在地板上的一定比放置在書架上要多。他們仍然有困難去理解別人的觀點。(引自《耶魯育兒寶典》,94頁)非但如此,兒童對事物的理解只在自己的經驗範圍之內,超越自己的經驗,兒童便無法利用大腦的運算去解決。皮亞傑做過一項試驗:一個父親帶著自己六歲的兒子來到湖邊,兒子往湖裡仍了一顆石子。父親:石子到哪裡去了?兒子:它在湖底下。(孩子又往湖裡扔了一顆紐扣)父親:那顆紐扣不見了,它現在在哪裡?兒子:它在那顆石頭上。(接著孩子又扔了一塊木片,木片浮在水面上)父親:木片為什麼沒有沉下去?兒子:因為下面有石頭。……從這段對話中我們看到,孩子在不懂得漂浮的時候,是用自己看到的現象進行思考的。這就是前運算時期的特徵。我們不能把這種思考方式看作是錯誤的。雖然孩子回答的結果與自然真理不相符,但孩子的思維形式符合自己成長的真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讓孩子認知發展,如何讓孩子將問題回答正確?這是兩個不完全相同的道路。傳統教育方式直接將結論告訴孩子,孩子用記憶的方式記住了答案但沒有獲得真正的發展。&具體運算時期「具體運算階段從七歲平均持續到十一歲。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變得更加強了,尤其在他們處理一些複雜和棘手的問題時更顯出了他們的這一能力。他們理解如何從自己的目標去反思以便能夠計算出如何做出他們所想要做的。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們感到比較難理解的概念是以怎樣的方式工作的;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有多少種可能性;兩個人如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事件。」(引自《耶魯育兒寶典》,99頁)以上這些能力都不是六歲以前的孩子所能夠具有的,也不是教的方式所能夠使孩子達到的,必須是孩子自然發展到那一步才行。孩子的成熟程度決定了孩子的發展內容。&形式運算「形式運算階段是從十一歲一直持續到成人期。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最終能夠掌握許多類型的抽象思維方式、假設情形;分析方式,包括多種觀點和價值設定;綜合數學、語言學以及科學的多重功能。這種能力導致他們思考更多的社會問題:正義、公平,以及他們自己在社會的地位。」(引自《耶魯育兒寶典》,99頁)這一切能力我們更不能希望孩子在前幾個階段就已經具有。如果我們試圖用灌輸的方式使孩子達到這種能力,那麼這種能力也是虛假的。將來在生存中遇到實際問題就會崩潰。.&教育無法使孩子跨越成長的自然階段人的成長像世界萬物一樣,階段性既是自然法則也是成長真理。如果我們試圖用教育和突擊訓練的方法使人類跨越自然的成長階段,在暫時的欣喜過後帶來的損傷是驚人的。從下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年齡的孩子與他們的認知和思維之間的差別。這是一群四到六歲的孩子關於「婚姻和情人」的談話——有一段時間冬冬特別喜歡唱《你是我的情人》這首歌。有一天大班孩子正準備午休,冬冬唱了一句:「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女人」,這時正好老師進去了。冬冬:「王麗,你是我的情人。」(他滿臉甜蜜地看著老師。)亮亮、肖肖、小毅和志明聽了,也都跟著這樣說。老師說:「謝謝你們,我很榮幸。」這時志明說:「不能這麼多人有一個情人,情人是一個對一個的,王麗是我的情人。」(他是大班中最博學的,所以說起話來總是一本正經、有板有眼。)冬冬:「不行,你都跟琦琦結婚了,怎麼還能讓王麗做你的情人呢?」(冬冬嚴肅地板起臉孔,眉頭擰成了兩段麻花。)志明:「我跟琦琦呀,我們是拜過天地的,屬於夫妻。可是情人就不同了,情人是什麼樣的人都行,只要是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沒有拜過天地的就可以,我們沒有拜過天地,所以我們可以做情人。」(博學的人一般都會很有涵養地用他的知識來說服對方,面對冬冬的駁斥,志明仍然不緊不慢、不溫不火地闡述著他的理由。)小毅:「你已經有老婆了,你還想要情人呀,你太霸道了吧!」(冬冬的同盟軍參戰了。)冬冬:「我先說的,應該是我的情人。」(冬冬聽志明說得頭頭是道,不知如何回應,卻又怕「情人」被別人搶走,於是情急之下用上了有所幼兒園的原則——誰先拿到的東西誰先使用。)這一招還真靈,一下子把志明鎮住了。小毅:「冬冬,是我們兩個人的吧?」(他們是好朋友,好的東西都一起分享,這一回「情人」好像也不例外。)冬冬:「就是的。」(很爽快地回答)肖肖:「也是我的吧!」(肖肖也想來湊熱鬧。)冬冬:「才不是你的呢。」志明:「你們連情人節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都沒有送給別人禮物,你們就沒有權利當別人的情人。」(不愧是博學之人,論據都延伸了。)小毅:「我會送呀,我會送一朵玫瑰花呀!」冬冬:「會送巧克力還有很多奧特曼。」志明:「人呀,是一個人對一個人,這一天呀,是一對情人過,可是你們兩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就沒辦法過情人節,這不叫情人。」(天呀,邏輯學家呀。)小毅:「怎麼辦呢,冬冬?」(有些為難)老師在一旁笑著等待,想看看他倆會怎樣處理。肖肖:「還有我呢!」小毅:「肖肖,你給我呆一邊去啊!」(不耐煩了)肖肖:「那就一個上午,一個下午。」(開始討價還價)小毅:「那我就讓給冬冬吧,因為我還有一個好朋友,我可以和盈盈過情人節呀!」(退一步海闊天空)冬冬:「噢耶!王麗,我們去過情人節吧!」(興奮得快要跳起來了)老師說:「到情人節的時候再說吧,還早呢,情人節在二月十四號。」孩子們:「噢!二月十四號是情人節呀?」志明:「對,二月十四號是情人節,到時候我還要打電話約琦琦呢!」亮亮:「情人節是給情人過的,不是給夫妻過的。」(乖乖!)志明:「你知道個屁,夫妻也是情人,夫妻呀比情人還要好,情人拜過天地的就可以成為夫妻了。」(邏輯學家的邏輯開始有些混亂了——呵呵!)正在這時,小張老師進來了,問怎麼還沒有睡,志明說我們在談論「情人」呢! 說完和老師相視一笑……其中冬冬、亮亮和肖肖都是剛過四歲生日的孩子,不能將人的歸屬與物的歸屬很好地分清,也不明白夫妻的概念與情人概念。而經歷了婚姻敏感期的六歲的志明已經建構起了一些這方面的概念。小毅五歲,比肖肖、亮亮他們要高一點,又比志明低一點,他們共同經歷了志明和琦琦的結婚事件,但他們的認知水平卻與他們各自的年齡相符。由此看來,孩子的認知水平與他們的年齡相關。我們無法通過講授、問答、抄寫的方式,使肖肖真正懂得對待人不能使用「你一上午,我一下午」這樣的物品分配原則。如果我們用強行灌輸的方式告訴他:「這是不可以的」,並且在他問「為什麼」之後,我們仍然能正確回答出一個能讓四歲兒童理解的道理,那麼肖肖將會只從語言表面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不能真正從內心學會解決它們。因此,如果想讓孩子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等到他的心理和思維達到一個成熟水平。現在,假如我們為了這個問題的正確與否非要肖肖學會正確的處理方式,就只能用傳統意義上「教」的方式來「教會」肖肖怎麼處理,肖肖也只能用「背」的方式學會。如果他碰巧將學會的方式牢記在心,將來真正遇到要處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從記憶中搜尋出別人曾經教給他的處理方式,拿出來使用,可能就會遭遇失敗。失敗的結果會使肖肖喪失信心,喪失了信心也就會喪失重複探索的勇氣,這就是根本的自卑。所以教育者必須以幫助孩子發展為自己的天職,而不是剝奪孩子的發展而獲得自己的一點私利。以上所講中,關鍵期是教育界普通通用的解釋,但每一個心理學家對階段性從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釋,我們這裡展示的是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階段性的解釋,供大家參考。思考題:1.請您嘗試按自己的理解來解釋孩子的階段性2.請您分析您的階段性是否持續一生推薦書目:1.《兒童心理發展》—皮亞傑2.《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埃里克森第二部分 三歲看大(3—4歲)第一講 了解幼兒園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家長就要考慮為孩子選擇一所幼兒園了。這不僅是為了減輕父母照顧孩子的壓力,也出於孩子自身發展的需要。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兒童無法獲得來自同齡人的行為刺激和學習社會能力的機會,缺少一個可供互動的群體。在成人照看下,孩子處於中心地位,所有的要求都得到順應。當成人活動的內容無法對孩子構成豐富的刺激。孩子在家裡不能獲得良好發展,選擇一個滿意的適合孩子的幼兒園就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了。目前,國內的幼兒園教育市場呈多元化發展,市場可供選擇種類的多樣化是一種優勢,但也給許多家長的擇園帶來一定困難。在此,我們需要對目前國內持不同教育理念的幼兒園作一下簡單的介紹,以便使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在為孩子擇園時有可供比較的依據。&普通園普通園是國內普遍存在的幼兒園,大都採用傳統的教育理念,使用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有統一的教師使用教材,按照大綱制定的計劃和教材來安排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教育內容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教學內容主要以語言、常識、音樂、計算、繪畫和體育等六門教育活動和各類遊戲為主,在一日生活中貫穿了思想品德、人際交往能力、勞動能力和語言發展能力的教育,用講述、演示、提問、回答的方法來灌輸這些課程內涵。不少幼兒園還開設了識字、英語、電腦和藝術等教育活動,以提高孩子們的智力發展水平。幼兒園根據不同體制分為公立園與私立園兩種:一.公立園公立幼兒園是由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福利機構出資開辦的幼兒園,具有福利性質。幼兒園的設備、教師的素質、伙食、教育教學、消毒措施等方面要求符合國家教委對幼兒園的要求。一般每年4月份起進行集中招生。凡於當年9月1日起符合進入托班、幼班年齡條件的幼兒,其家長應根據幼兒園託兒所張貼的招生通知所規定的報名日期和地點前往登記、報名。幼托園所一般從每年6份起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並安排幼兒進行入園健康檢查。在幼托園所有空餘名額的情況下,開學後還可滿足幼兒隨時入托入園的需要。公立幼兒園的「級」和「類」是怎麼回事?,拿北京來說,北京市的幼兒園分三級,每級分三類,如一級一類、一級二類、二級一類等。其中一級一類是級別最高的。北京市有關幼兒園的「級別」驗收標準具備一套非常細緻,完整的文件。什麼是級?級指的是幼兒園的硬體水準:包括佔地面積、綠化用地、環境美化,大型器械、房屋設備、圖書資料、教學設備等。什麼是類?類指的是幼兒園的軟體水準:包括園所長、教師、保育員,醫務保健人員,炊事後勤人員的安排,教育教學水平等。此外,還分「園所行政管理工作」,「園所教育教養工作」,「園所衛生保健工作」,「園所兒童發展水平標準」等具體內容進行考核。例如,以家長們關心的「兒童發展水平」一級的標準是:(一)、體格:1、動作:包括走、跑、跳、鑽、爬、投擲、攀登各項基本動作。2、機能:身體各器官的機能。3、適應能力:包括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適應及自我保護的能力。(二)、生活衛生習慣:1、生活習慣:有規律的飲食、睡眠等習慣。2、獨立生活能力:盥洗、進餐、穿脫衣服、入廁等。3、個人衛生:幼兒自己愛整潔,講衛生。4、公共衛生:幼兒懂得保護環境的衛生。(三)、智力:運用各種感官的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四)、語言:共分四個方面——傾聽、理解、表達、非文字閱讀。(五)、概念:1、數概念:數、量、形、時間、空間。2、自然概念:有關生命、科學、環境的內容。(六)、學習習慣:1、注意傾聽、舉手發言、不插嘴、遵守集體學習規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正確的坐姿和用眼習慣。2、操作能力:正確的握筆姿勢,正確使用工具、學具,會動手製作、實驗等。3、品德行為:文明禮貌、友愛、愛勞動、守紀律、愛惜公物、誠實、勇敢、關心他人。其他還有道德情感、審美情趣、審美能力、興趣受好、個性品質等項目的評定。  關於「類」的評定方法:以「體格」一項為例,「一類」的要求是「生長發育正常,幼兒體格發育增長合格率的身高、體重均達到90%以上」;「二類」達到85%以上;「三類」達到80%以上。再以「語言」為例,「一類」要求「絕大多數幼兒語言發展達到本年齡段兒童的發展水平」;「二類」要求的兒童人數是「大多數」;「三類」要求的兒童人數是「多數」。其他各項的情況基本如此。公立園大多歷史較長,保育方面做得比較好,管理方式、師資條件比較穩定,而且國家的資助使得幼兒園的資金來源比較穩定,但是老師的教育思想比較固化。二.私立園私立幼兒園多由個人、團體獨立出資承辦,具有盈利性質。必須經省市有關單位審批、驗收,師資必須達到要求,私立園有一些是由民間教育集團出資承辦,這樣的教育集團有可能會與某名校或教育機構合作,使用一種固定的教育理念或辦園程式,在幼兒園的管理和硬體方面由集團出具統一的模式和方案,選擇合適的場地或者社區辦學。私立幼兒園不能象公立幼兒園那樣,由國家提供場地,國家撥款開支,私立園的收費完全是自主定價,收取的費用很大一部分用於房租、水電、教師工資、添置教具等開支。私立園要與公立園競爭,就必須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幼兒成才率,搞公立沒有的,做公立無法做到的。許多私立幼兒園的教育都是以最大限度發揮幼兒的潛能為目標,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重視每個幼兒的不同需求與才華,為其設計不同的課程。不同體制的幼兒園各有優勢。私立、民辦的幼兒園穩定性比不上公立園,但是在採取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方面可能做得更好,更富於活力,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更具前瞻性,相對靈活多變。但由於幼兒園由一種福利設施轉換成一種經營手段,也會有一部分私立幼兒園只重視經濟效益,忽略了師資培訓,形成教差保好的局面,幼師變成保育員。幼兒教育提倡全面發展,綜合教學,現在的有些私立幼兒園多數只重視單方面培養,忽略了其它一些方面的教育,這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無論是公立園還是私立園,很多都開設了寄宿制管理。寄宿制的實行大大培養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幼兒與家庭的溝通。&特色園特色園在普通幼兒園的基礎上偏重於某一學科,以某一學科的專長和特殊成果為特色,如雙語、藝術、武術等特色幼兒園。特色園在實施幼兒園大綱的基礎上,突出某一學科特色,在幼兒園日常課程中,某一學科的內容成為幼兒園的主要特色。幼兒園的孩子們無論是否有這一學科的專長,都要參與規定量的這一學科的學習,使得孩子在幼兒園所規定的特色學科內有所見長。u雙語外語在雙語園中所佔的比重超過通幼兒園許多倍,以能讓孩子的外語在上小學前就達到一定的水準為特色。「讓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他們的口號,也是最吸引父母的地方。雙語園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與普通園沒有太大差別。條件好一些的幼兒園錄用外藉老師,外語教學與中文教學各佔一定的比例。外藉教師沿用國外的教學方法,效果突出,孩子會獲得一些良好的學習成果,在幼兒園畢業時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漢語教學部分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對孩子進行學科部分的教學。u藝術以藝術科目中某一類別為特色。如某某鋼琴幼兒園以鋼琴訓練為優勢,某某舞蹈幼兒園以舞蹈訓練為優勢,其它學科與傳統園類似。藝術教育是這類幼兒園培養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除了開設基礎課程:語言、計算、常識、音樂、體育、圖畫之外,還開設影視表演、舞蹈(武術)、動畫美術、英語口語、鋼琴、書法、公文等選修課。藝術教育的開展,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發展了孩子們的想像能力,鍛煉了他們的記憶能力、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培養幼兒廣泛的興趣愛好,培養幼兒強烈的求知慾,培養躍然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發展孩子的個性,開發孩子的潛能,是這類幼兒園的目標。出作品、出人才是藝術類幼兒園的辦學宗旨。他們的藝術教育一般由專業老師擔任。u武術以武術為主要特色。孩子小小年紀就能打一手好拳,做出像模像樣的武術動作,是很多父母選擇武術學校的一個原因。下面的這所幼兒園具有代表性,該園的辦園宗旨是:寓教於樂,注重素質教育,讓兒童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從小有一個健康體魄,長大從容應付學習和生活」是我們的特彆強調的辦園特色。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已取得了明顯效果。幼兒園特別聘請了專業的武術教師和體操專業教師對孩子進行既達到准專業標準,又符合幼兒年齡的培訓;並且利用機關新建的游泳館這一便利條件,特別請到曾獲亞洲游泳冠軍的專業教練開設幼兒游泳培訓班。孩子們經過了這些系統而科學的訓練,不僅增強了體質,還學到了一技之長。自從孩子參加多項活動後,園內出勤率明顯提高。孩子身體結實了,胃口也好了,冬天也不愛感冒了。從上面的宣傳,我們可以看到,該園的主要目標在於培養體魄強健的兒童。無論普通園還是特色園,在管理和課程設置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處:一.採用統一的管理模式幼兒園會分大中小班,設十來個班級,各類教職員工。大型幼兒園人數會達到七八百名,中型幼兒園有二三百人,小型幼兒園也在一百名以上。教職員工全部持證上崗,在由園長及業務園長組成的領導班子帶領下開展工作。學校採用至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結構如下圖所示: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不言而喻,在嚴謹的組織結構管理下,失誤率較低,每一項任務和計劃都會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執行,每一級的分管工作都能夠較好完成,條理清楚,秩序井然。但這種管理模式的不利之處也是明顯的。一方面,教師以上的管理者太多,這些管理人員由於不與孩子的生活直接發生接觸,制定的管理方案及關於課程、活動等設計內容會與孩子生活脫節,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變通。教師的權利範圍受限制,無權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況來隨時改變課程方案與活動結構。這種教育系統一般以領導為中心,在學校里,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是被管理者。教師之間按照經驗、能力等分為幾個等級,存在競爭,他們不是平等的共事者和合作者。另外,行政機構的龐大使得行政事務繁瑣,也會給教學帶來一些影響。二。採用有計劃的課程設置1、計劃性課程由教研部門根據幼兒的大腦發育特點以及嬰幼兒心理學知識,結合中國兒童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科學的教育體系,長期的課程計劃及系統優化課程。教師需要將這一內容按照計划進行。由於是為全體孩子設定的固定的學習內容,可能無法顧及每個孩子在生活和身心發展中出現的不同需求及變化。2、多樣的課程使用符合計劃的教學手段課程按照學科設計,教師需要將豐富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學科教學,按照學科的要求為孩子選擇各種教學手段,需要用訓練、記憶,提問,回答等方式使孩子掌握。這樣,會使兒童對知識的認知變成對學科的記憶。三.擁有相似的教育理念多數幼兒園都擁有能體現出的既立足我國幼教改革實際,又吸收國際幼兒教育思想成果的教育理念,以「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培養幼兒的多種興趣」為培養目標,倡導教師提高專業水平,不僅滿足做一個指導者,引導者。&以教育理念為特色的幼兒園從上文可以看出,普通園或是特色園,都存在用成人的東西去灌輸經驗、規範行為的現象,如此造成幼兒從小班進來時是「一百種語言」,到大班畢業時只剩「一種語言」的統一化現象。隨著對教育的進一步研究,國內漸漸出現一些新型的幼兒園,這類幼兒園貫徹新一代的教育法,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遵循人的成長法則,遵循教育、心理學的準則,使兒童在早期教育中就能獲得發展自己的全部權力,在各個敏感期都不失時機地得到心理和精神的給養,使他們的心智、潛力和各項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現和發展。兒童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正常發展和成長,為未來直至終生的完善奠定一個早期基礎。u蒙特棱利幼兒園蒙特棱利教育是由義大利人馬利亞·蒙特棱利於一九零七年在義大利發起。當時,她被應聘到義大利桑羅倫多的一個貧民區承辦了一所託兒中心,她在這裡使用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後來的一百年中,蒙特棱利教育傳遍了世界各地,不斷被關注人類和熱愛孩子的家長和教育者發現。新世紀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蒙特棱利,也開始了解蒙特棱利教育法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發現,從出生到六歲,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是智力、思維習慣、品格及所有心理潛能發育形成的重要階段。兒童此時的心智具有極強的吸收力,通過多種感官進行學習。因此,她的教育目標就是為兒童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格的良好基礎,培養終生的自主學習、持之以恆的工作習慣。她設計的教具,重視感官教育,使孩子不僅通過視覺,而且通過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來認識世界。蒙台梭利教育原則:尊重兒童;為兒童創造有準備的環境;幫助兒童自發學習;注重品格和智慧的形成。蒙台梭利教育內容:日常生活練習:包括基本動作、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生活禮儀等,培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愛物等好習慣;感官教育:培養敏銳的感官,進而培養觀察、比較、判斷的習慣與能力;數學教育:使用直觀教具,從少和多的比較開始,在遊戲中進入四則運算和幾何初步,奠定數學基礎;語言教學:蒙氏發現語言的敏感期在六歲以前,因此不僅強調母語學習,同時強調多語教學。另外,進入書寫敏感期的幼兒通過語言教具能自然獲得書寫與閱讀能力;文化教育:蒙氏教室里備有動物、植物、天文、地理、歷史、地質等各方面教具,使兒童學習照顧動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環境,對宇宙萬物感興趣,認識礦物等。蒙特棱利教育機構的工作,產生了一套有堅實基礎的、有廣泛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底蘊的,創造性的、充分發展的、有廣度深度並經思想審視與實踐檢驗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理論系統:科學的兒童心理分析學說及教育方法論;科學的兒童邏輯與數學的發展學說;科學啟蒙理論原理及構造學說;兒童心智發展理論;科學的感官教育論;兒童心理發展的敏感期理論。目前國內的蒙特棱利學校主要吸收蒙特棱利的教學成果,逐漸將人們的認識從中國的傳統幼兒教育觀念中引出,首先要從「隨帶」、「看護」觀念中引出,也要從「唐詩兒歌」、「能寫會算」、「知天文曉地理」、「小學內容下放」等兒童早期教育誤區中引出。許多幼兒園都辦有蒙氏班,得到了政府、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和優秀分子的讚賞,成為社會相當一部分追求理想的人的精神家園。蒙氏幼兒園一般是科研、教育一體化機構。在這個機構中,教師是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教科研工作者也是教師。每位教師除完成教學任務外,還擔負科研任務,完成一定量的寫作,定期提交論文,並按論文質量和工作成績評定職稱。u華德福幼兒園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人們對教會和教廷非常失望,人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新的醒悟,很多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和精神研究者對基督文明進行反思。他們對人們逐漸遠離教會表示關注,並大聲疾呼「上帝死了」。於是,他們開始思考和探索人在「上帝死了」之後應該如何活著,在思考的探索中尋求新的精神生活方式。當時哲學家和科學家都認為自然科學只能研究物質世界,而任何涉及到精神生活的研究只能是宗教信仰,而沒有科學可言。奧地利科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Steiner)對人的精神活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精神領域,並創立了特別的「精神科學」,稱為人智學。研究人智學是探索通往精神領域的途徑,人智學研究的對象是人的智慧、人類以及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通過研究人智學可以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人類精神的存在,物質世界與宇宙的現象。研究人智學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完全開放的胸襟,既不盲從也不隨意拒絕,當人的內心有所需求,這種知識和智慧就會湧現,並可以依內心世界的需求來調節,直至獲得與精神世界的共鳴。史代納認為大約從1413年開始,人類的意識已經發展到了「第五個文化紀元」。在這「第五個文化紀元」里,個體意識已經覺醒,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地發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並有能力通過自己的修鍊而達到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人的精神自由和獨立,成為精神發展的首要條件。這種意義的自由和獨立是超越個人情感、血緣、地緣、政治、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影響和限制的,而精神自由和獨立是必須通過適當的教育和自我改造來達成,華德福教育體系就是建立在人智學這樣的理論基礎上。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於1919年創立在德國的斯圖加特。當時,一位德國企業家依米德爾默特邀請魯道夫·史代納根據人智學的研究成果,為他的香煙廠工人的子弟辦一所學校,並以工廠的名字華德福命名。這所學校辦得很成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代表未來教育的典範。後來,凡是實踐這一教育理念的學校都稱為華德福學校,也被稱為魯道夫·史代納學校。在華德福教育中沒有唯智力的推動。他們的教學目標是活躍和豐富孩子健康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使孩子自身擁有這種能力。當孩子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他的潛能就像一朵花的花瓣漸漸開放。華德福教育利用自然的材料,如石頭、貝殼、木塊、手工製作的玩具、小精靈、簡樸的娃娃、木頭雕刻的動物等,加強孩子的想像世界。華德福教育中,越是簡樸的玩具,越具有開放性,教育作用越大,因為它越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在華德福幼兒園裡,有許多從樺樹榦上鋸下的圓木頭,有海邊的貝殼,有用於服裝或蓋房子的長條絲綢或棉布,特別是柔軟的布娃娃,臉上點綴著最簡單的特徵,為她們在遊戲中的扮演角色留下豐富的想像。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是呵護孩子完整的童年,讓孩子探索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宇宙自然的和諧關係,學會生活和工作,尋找人生方向和意義。努力避免把教學簡化為單純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通過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進一步深化為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培養個體精神和內在的行動意志力,孩子的個性、創造和成就都會得到認同和尊重。認為教育是一門藝術,並通過藝術的形式來實施,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構建了一個美的外在與內在的環境,從自然和美中學習。華德福學校的組織者認為:「我們不僅僅是實施教育,和不僅僅引進一種新的教育體系,我們更是引進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我們的教師和家長們也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成長。」u瑞吉歐幼兒園瑞吉歐—艾米里亞,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近年來,該鎮推出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幼兒教育體系,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瑞吉歐體系的特色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生動而豐富的表現。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得到各國教育界的讚賞,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統之一」。瑞吉歐認為,兒童可用一百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東西,表達孩子對世界的獨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語言符號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諸如身體、葉子、雞毛、筆頭、叉子等各種替代物。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就是通過符號表徵系統促進兒童的成長,鼓勵兒童運用各種可用作表達的、交流的和認知的語言去探索環境和表現自我。也許,這就是學前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其主要特點如下:1、社會支持和父母參與全社會關心幼兒教育素來時義大利的好傳統,是義大利文化中集體主義的一種體現。在瑞吉歐鎮,0—6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財政撥款。 父母在學校中所起的種種作用是實質性的。在全鎮所有的幼兒學校中,父母都有權利參與學校各個環節的事務,並自覺承擔起責任。2、學校的民主管理與合作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以兒童為中心,在幼兒學校里,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能獲得「家」一樣的感覺。教師之間沒有任何層次等級,他們只是平等的共事者和合作者。這裡也沒有我們在一般機構中所見的那些行政事務。瑞吉歐幼兒學校實行3年一貫制,教師連續跟班教學,以保持教師和幼兒之間長期穩定的聯繫。 3、彈性課程與研究式教學幼兒學校的課程主要解決兒童真實生活中的問題,教師結成小群體進行長期深入的專題研究。他們沒有固定的課程計劃,教學活動強調生動而富有實效的學習,決不匆匆忙忙「走過場」,要求自然而流暢。 4、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語言只是教師與幼兒彼此溝通的手段之一,瑞吉歐要求教師多採用動作、手勢、姿態、表情、繪畫、雕塑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5、合作學習與反思實踐教師和孩子一樣,都不是「訓練」出來的,相反,教師是在與孩子、與父母、與其他教師溝通的環境中學習的。這種合作關係有助於教師不斷增強自己的「角色」意識,提高教學水平。 6、開放的教學環境瑞吉歐教育體系特別重視學校環境的設計布置,他們把學校的環境稱之為「不說話的老師」。因此,他們精心設計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讓幼兒在開放的環境中愉快學習、相互合作、彼此交往。瑞吉歐的學校不會是任何地方,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完整複製出來的模式。」因為那裡的每一個學校的環境都是根據幼兒、家長、教師的需要創設的,都是經過他們共同研究、共同創設、共同論證的。u特色理念綜合園提取各類現代教育的優勢,在本土化的基礎上,將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加以融合,選擇對兒童發展最有利的方式,重新建構起一套適合於國內家庭以及孩子的教育方法。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品,成人應該為兒童的生活環境提供豐富而全面的材料供他們選擇和探索。相信嬰兒出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努力創造自己的精神。相信兒童心理學家對於兒童的精神發展和智慧發展的研究成果,認為精神的成長有自己的密碼和方式,兒童必須按照自己的內在指引來形成自己的的精神,任何人都不能強行干涉。相信兒童具有吸收力心智,兒童必須按照自己的方式選擇工作形式和工作材料,所以,成人只能在了解並懂得怎樣幫助他們的情況下為其準備所需要的材料和氛圍,幫助他們進行人格建構。教育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前提下,設計出適合於他們的教育方案。這裡的適合,指的是兒童心理學、兒童成長機制、以及兒童的精神世界等,以成長機制中的「敏感期」為例——當孩子進入敏感期時,他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他們對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拚命吸收所遇到的所有事物,這個時期被教育家們稱之為學習的關鍵期。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這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學習的效果也不會理想。人的生理生長機制不但是預先設置好的,心理機制也是預先設置好的。它就像一棵樹,何時發芽、何時出土、何時抽葉、何時開花都由其內在預先設置好了的機制所決定。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為是錯誤的,任何試圖跨越某一階段提前進入另一階段的努力只會導致孩子潛能的嚴重破壞。開辦特色理念綜合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有以下三點:1. 幸福的兒童、理想的成人:一反傳統觀念,倡導「幸福的兒童、理想的成人」之理念,因為一個幸福的童年等於在孩子心中安放了一個製造動力的工廠,使他成年後擁有奮鬥、搏擊、走向成功的巨大能量,其結果必定是「理想的成人」了。2. 完整的潛能、學習的強者:完整的潛能——與世界先進教育理念接軌;學習的強者——針對中國具體國情。綜合園畢業的孩子必須具備這樣的狀態:擁有完整的潛能,又是學習的強者;能力一流,考試也一流;在人格方面保持著良好的狀態,一旦上了小學又能快速地融入到主流教育之中。3. 高尚的「人」、出色的「才」:堅決反對把「人才」僅僅理解為「有知識的人」或者「有能力的人」,而認為:所謂「人才」,是「高尚的人」與「出色的才」的結合。高尚的人是指擁有健康的心理、崇高的精神、完善的人格的人。出色的才是指與人合作的能力、融入團隊的能力、想像與創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而實踐中,無論是在培養「高尚的人」方面,還是在培養「出色的才」方面。0—6歲最為關鍵!一旦錯過了,就會失掉人生僅有一次的最佳時期。為實現上述的教育目標,需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1. 教機的把握:面對「風雲變幻」的課堂、「信馬由韁」的孩子,作為教師,如何將知識、智慧、情感、愛傳遞過去,不但要傳達到大腦里,更要種植在心靈里?如何讓知識化為智慧,讓智慧升華為愛?這就需要教師智慧地教學,而智慧教學的關鍵,就是尋找、製造、把握與深化教育的機會,也就是教機。在眾多方法中,將「教機的把握」放在第一位。教師如果能夠把握教育的機會,便可四兩撥千斤,否則,只能千斤撥四兩。一個合格的老師必須是運用教機的高手。教機從尋找、製造到把握,環環相扣,都要引向升華。2. 教案的運用:與傳統教育不同,教師們要根據前一課孩子對內容的掌握情況,制定下一課內容。每課的內容都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創造性設計。每周都要進行教案與孩子情況的會診。但在課堂上,這一切又都會退居次要位置,因為孩子才是教師的真正教案。要求教師上課的時候眼睛要始終觀察孩子,根據孩子的每一種情況時刻調整自己的方法,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語言不得超過全部課堂語言的三分之一。教師通過智慧地提問與歸納,總結出孩子們的討論結果,使其內在地掌握授課內容,這樣,所學的內容就會成為靈魂化的東西。3. 輸入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與孩子共同發現對於知識及技能的需要,然後,由教師給予巧妙的輸入與引導,使孩子關注所提供的知識與技能。強調,知識與技能的輸入絕不能佔有孩子內心對於探索、創造的心靈空間。由於孩子對知識與技能產生了心理需求,就等於在他們心中安裝了強大的內在驅力,使他們不是在被迫的情況下,而是在渴望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第二講 選擇幼兒園轉眼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年輕媽媽們開始感到迷茫,不知該讓自己的寶貝上一所什麼樣的學校。0-6歲是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決定了他(她)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幼兒園的選擇確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為了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使他們渡過一個真正快樂的童年,成人在選擇幼兒園時應該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根據孩子的個體特徵首先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來選擇,幼兒園是孩子將來生活的地方,選擇不合適,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很難彌補。孩子非常弱小,缺乏經驗和閱歷,無法選擇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在幼兒園的經歷和感受,更無法思考自己的目前生活狀態是否對自己有利。所以家長就更要從多方面考慮如何為孩子選園。孩子的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性格根據自己的觀察,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屬於樂觀活潑型的,還是屬於細膩冷靜型的?樂觀型的孩子對事物充滿了良好的理解力,很容易從中找到快樂的源泉,一般的環境就足以使他其樂無窮。這樣的孩子天性開朗,一般不太會在身邊的事物中尋找不愉快的感覺,即使有,也會很快拋在腦後,因此可以每天都快樂地沉浸在自我選擇與陶醉中,不容易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孩子在幼兒園裡,只要沒有被人強行地逼迫做使他痛苦的事,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只要他對參與活動和學習的環境不產生嚴重的厭煩感,就會一如繼往地快樂地享受幼兒園所有的學習和活動。朗朗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幾乎無暇顧及他。在朗朗快要上幼兒園時,媽媽打聽了好幾所學校,了解到市裡的第一幼兒園是最好的幼兒園,就把孩子送到了這裡。該幼兒園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園內程序井然,老師嚴謹而認真。一般的孩子剛剛離開輕鬆溫暖的家來到這裡,都會倍感不適,入園適應得比較慢,經常大聲哭泣。但朗朗是個特殊的孩子,他入園後只哭了一天,第二天臉上便洋溢著以往的笑容,很順利地參與到幼兒園組織的各種活動中。他在每個活動和學習中,都能達到老師要求的目標,不斷地受到誇獎。不到一周,朗朗在這裡已經生活自如,而其他小朋友這時還帶著驚恐憂傷的眼睛被動地跟著老師活動。後來,一些家長發現這個班的班主任過於嚴厲。雖然她的班級紀律看上去比其它班要好,但孩子們卻嚴重地失去了自由和安全感。為了顯示個人教學成果,老師在教學中要使孩子付出太多的努力來達到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由於要求過於嚴格,有的孩子達不到,就會受到懲罰,被懲罰的和在一邊觀看的孩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結果孩子在上小學後,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卻很快出現了嚴重的厭學現象。這種情況下,朗朗卻依然非常優秀,沒有出現其他孩子所出現的狀態,小學時的學習名列前茅,初中高中也是如此。朗朗就屬於樂觀型的孩子,他不會因為看到老師批評其他的孩子而產生緊張情緒,也不會因為達不到老師的過高要求就認為自己是個笨孩子,從此失去信心,無法做好想做的事。像這樣的孩子,家長就不必太緊張,可以輕鬆考慮選擇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利的幼兒園。如果是孩子性格敏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個人意志又非常強大,性格獨特,就要考慮選擇一個注重孩子個體發展,並對孩子的心理和人格有特殊關注的幼兒園。能力人的天賦不同,所呈現出來的能力也會不同。有的孩子感受能力特彆強,對事物有著精細獨特的感覺,並能很好地表達出來,讓身邊的人們能夠感受得到,有的孩子卻不是這樣。所以,家長有必要考慮選擇一所對孩子的感受能夠進行良好回應、並能從孩子的感覺出發將他引領到其它項目中的幼兒園。如果孩子智力較高,有很好的數學能力、文字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等,並對這些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就要考慮選擇一所以個體特徵為本,能夠對個體特長進行特殊幫助的幼兒園。如果孩子的運動能力很好,就應該為他選擇一所既能激發智力活動興趣、又能幫他發展運動能力的幼兒園。如果孩子是天才兒童,某一方面天生超常,就可考慮選擇一所在兒童發展心理學方面具有高水平師資力量的現代幼兒園。那裡有專門幫助超常兒童發展的自由空間,可以不被老師組織,不被教學大綱約束,能夠按照需要選擇自己的活動內容和學習材料,使孩子擁有進行自我教育的種種條件。那裡的老師大多都懂得孩子,能夠按照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對其進行幫助,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發展需要孩子的唯一天職就是發展,怎樣才能很好地幫助他們發展是所有成人要考慮的事。我們已經在第一冊里講過什麼是發展,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為孩子選擇一個能夠真正幫助他們成長的幼兒園,使其在人生最重要的建構時期,為將來成長為一個適合於生存、有利於社會的理想成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選園時期,家長必須要考察幼兒園是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和方式幫助孩子的,這種手段和方式能否達到幫助孩子的目的。&根據家庭的情況以上我們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選擇幼兒園的問題,如果單純為孩子的將來考慮,成人的確應該不遺余力為孩子選擇一個最適合其發展的幼兒園。但如果家庭情況實在不允許,卻硬要上最好的幼兒園,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家庭危機,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在選擇幼兒園時還要考慮到家庭情況。經濟好的幼兒園物質條件和師資條件都非常不錯,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教育理念的現代園,一般都是本地幼兒園中收費最高的。由於培訓師資困難、學生和教師的比例低,學校的運營成本很高,幼兒園的收費也會因此相應提高。目前,這種來自國外的先進教育模式還沒有作為一種主流被國家推廣,此類幼兒園一般都由集團或個人承辦,沒有國家資金的支持,投資成本巨大,這也是收費高的原因之一。此外還有一些國際園,專門針對外國僑民、外籍華人子弟而設,收費一般與國外標準相當。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幼兒園,甚至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也是值得的。有的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太好,卻非要讓孩子上價格昂貴的幼兒園。雖然家長當初做決定的時候認為自己能夠承受,但長久下去,會逐漸地造成內心的不平衡,產生急於要求孩子回報的心理,並開始對學校不滿。這種情緒給孩子和家庭帶來的問題會抵消孩子在學校所接受到的良好教育。所以,在家庭經濟不允許的情況下,不必非得選擇價格昂貴的幼兒園。距離很多情況下,家長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非常適合的幼兒園,卻發現它離家很遠。有條件的家庭會選擇將自己的房子出租或出售,另外在離幼兒園較近的地域租房。家長的這種付出實在令人感動。這樣解決之後,如果家庭的所有成員都能克服搬家帶來的種種不便,並為孩子的幸福成長感到欣慰,就是非常值得的。如果幼兒園很遠,又無法解決居住問題,只好每天讓孩子經歷漫長的顛簸之苦,常年坐車的無聊也會給孩子造成一些問題,結果得不償失。所以,最好是就近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幼兒園。如果覺得老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後,可以試著與老師溝通,共同成長。家庭成員意向現在國家比較重視家庭教育,很多家長也開始重視自我教育,會收集、閱讀大量的資料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吸收良好的教育方法。在選擇幼兒園時,家長可根據自己對教育的認識,選擇與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幼兒園,這樣才能使孩子身邊的成人用統一的觀點、統一的方法對待孩子,不至於給孩子造成迷茫和混亂。所以孩子入園前,家長一定要思考自己選園的意向是什麼,然後去考察幼兒園,這樣目標才比較明確。&考察幼兒園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有初步意向後,就要開始進行深入的考察與比較了,考察時可從下面幾方面入手:辦園者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了解辦園者的教育理念。一般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和宣傳冊,上面有園方教育理念的闡述。從教育理念的說明可以看出辦園者是否有一個完整、統一、可靠的教育理念。如果沒有,他們的宣傳就只會是一些辭彙的堆積,內容上也會自相矛盾。下面這段話是某幼兒園對自己的介紹:「近年來,幼兒園以省科研課題研究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園本課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狠抓教研活動,以教研促質量,以教改求發展。注重幼兒個性培養,以英語、藝術、電腦、足球為特色。建立幼兒園網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教學、管理服務,利用網路加強幼兒園與家長、社區的聯繫與溝通。先後制定了《幼兒園三年規劃》和《教師成長工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同時,幼兒園還擁有一批熱愛幼兒教育的男教師,他們已成為幼兒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從這段話中看到更多的是空洞的詞語堆積,沒有明確的內容。如:「省科研課題研究」的是什麼?「可持續性發展」的內容是什麼?「改革」要改哪些?也許這所幼兒園有很好的科研氛圍,有實質性的運作內容,但單純從這段話來看,它並沒有固定、統一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穩定教師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提升教育技能的基礎,沒有這一基礎,具體策略的實施就無法獲得不斷的完善和成熟,容易追求花哨的表現形式,最終流於形式,忽略兒童真正的成長需求。下面是另一所幼兒園的介紹,我們可以作個對比:「我們希望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延伸至盡情、盡性、盡意、盡心地去愛,包括愛自己及愛所愛的人。我們相信:『愛是教育的根源,環境是教育的本質』,將為寶寶創造一個綠色、寬鬆、寬容的空間,以開放式的教育理念培育快樂、負責和富有創造性的寶寶,促進寶寶身心健康、開發潛能和健全人格。」相比之下,這所幼兒園教育理念中口號較少,明確地提出了一個觀念——愛,由愛而使孩子「盡情、盡性、盡意、盡心」地去學習和生活。而一個愛孩子的人必然要儘力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適合孩子的方法就是成熟的方法。看了上面的話,我們至少會知道幼兒園會愛孩子,而且告訴了我們如何去愛,在愛的包容下,孩子不會受到傷害。教師的整體教育素質有著良好團隊精神的教師隊伍,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進取力量。教師作為觀察孩子、幫助孩子的成人,與孩子長期生活在一起。由於長期地愛孩子以及被孩子所愛,他們的臉上會帶有一種幸福的神情,顯得快樂、活潑、對每天的生活充滿新鮮感,不容易出現職業怠倦。他們帶著科學的精神和深厚的關懷與孩子平等的生活在一起,成為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人物之一。由於他們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領,成為孩子心目中指導行為和輸入智慧的權威。這樣的教師具有深厚的素養,能夠在孩子生活和學習中敏銳地捕捉到幫助孩子的時機,不動聲色地、間接地幫助孩子。他們將孩子視為一個完整的人,將自己逐漸提升為一個能夠感知孩子全方位人格狀態的觀察者,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童年的時候對兒童進行幫助。童年是兒童建構人格的時期,他們能夠吸收周圍人的人格狀態,從而形成自己的人格狀態,在環境中尋找適合於自己的內容來發展自己,任何教育者都無法為他們制定可發展的項目和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是兒童精神創造的助理。如果幼兒園裡對紀律要求過高,各項事物都要有精密安排,教師如部隊的士兵一般,工作非常嚴謹,這樣的環境就讓人感到壓抑。即使教師每天面帶微笑,話語溫和,那也是職業上的義務。他們極其害怕在工作中犯錯誤或違反園內原則,整天處於緊張狀態,無法真正享受到職業的快樂,也無法真正從靈魂深處熱愛孩子。這種工作狀態,使工作人員感到疲勞和煩躁,消耗了大部分的心力,內心痛苦不堪。人心對痛苦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良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教師就會失去理性,在私下將怒火發泄給孩子。這就是「遷怒現象」,領導遷怒於主管,主管再遷怒於員工,這樣一級一級地把怒火轉嫁給別人。而對於學校來說,孩子是最無辜,最無助的。這種遷怒現象無疑讓孩子遭到的傷害最大。目前,社會一直在呼籲成人關愛孩子,給孩子愛和自由。這種大環境下,大多數幼兒園都能使教師按照一種溫和的方式對待孩子。我們考察幼兒園時可以看孩子們的狀態是否足夠的放鬆,以此來判斷教師是溫和的還是嚴厲的,並最終決定是否選擇這所幼兒園。如果幼兒園的孩子都能夠非常放鬆,和老師處於平等互愛的狀態,那麼這所幼兒園就是可以信賴的。這種前提下,教師能夠合理地利用環境對孩子進行智性的、心理的、文化品味以及人格審美的建構。達到了這些要求,教師隊伍將是高級而成熟的。下面的內容轉自某一教育論壇,記錄了一位幼兒園老師解決孩子之間衝突的過程:每天中午起床時,老師都會讓音樂將每一位熟睡的孩子從夢中喚醒。今天也是在音樂的陪伴下,每個孩子都在陸陸續續地起床穿衣。元元說:「路老師,杉杉把我的衣服坐在她的皮股下面,我不能穿衣服了。」我說:「那就請你告訴杉杉:『杉杉,你坐在我的衣服上了,請你讓開一下好嗎?』」元元回頭,對杉杉說:「請你讓一下,我要穿衣服了。」杉杉沒有回應,也沒有動。元元又說:「杉杉請你讓一下,我要穿衣服了。」杉杉仍然沒有理會。元元有些急了,大聲地說:「杉杉,請你讓一下,我要穿衣服了!」杉杉聽了,不但不讓開,還故意將屁股往後挪了挪,將衣服壓得更緊了。元元正要向老師求援,嘉嘉出現了,迅速地閃到了元元一邊。「嘉嘉,你想幫助元元拿衣服嗎?」我說。「是的。」「謝謝你寶貝,不過……我認為這件事還是由她倆自己解決比較好。」聽到我這樣說,嘉嘉便以閃電般速度離開(這是他慣常的動作)。元元氣哼哼地說:「老師,我已經說了,可是杉杉沒有離開。」我坐到杉杉的身邊,對她說:「杉杉剛才是不小心坐在了元元衣服上的吧?」杉杉仍然沒有回應。這時,我發現杉杉的衣服放在她的旁邊,便向元元示意了一下,元元就過去坐在了杉杉的衣服上面。杉杉見了,趕緊用手拽去她的衣服。我握住杉杉的手說:「杉杉,可以告訴元元,請她讓一下,你要拿衣服呢。」杉杉只是撅起小嘴,沒有任何說話的舉動。她的兩隻手緊緊抓著自己的衣服。我說:「杉杉,你可以說『元元請你讓一下,我想拿衣服。』只要你這樣說了,元元肯定會讓開的。」杉杉神色傷感,淚水慢慢地流出眼眶。但她仍然不動,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著。我說:「杉杉,老師喜歡你,很愛你,可這件事,你必須要向元元請求。」杉杉哭得更傷心了。等她平靜一些時,我說:「杉杉,請你讓元元讓開一下,這樣你就可以拿到衣服了。」在說了這句話時,我仍然準備跟杉杉再做更長時間的相持呢,沒想到這時傳來一個很小的、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元元,請讓一下……」在我的吃驚中,元元讓開了。我抱住杉杉,說:「哇!杉杉,你太歷害了,已經能用語言解決問題了!太了不起了!」杉杉掙脫我的懷抱,用一種自信、成功的眼神看了我一下,很輕鬆地摟了一把頭髮,然後將衣服放在了自己的腿上。我對元元說:「元元,你現在可以告訴杉杉了。」元元聽後,馬上說:「杉杉,請你讓一下,我要拿衣服。」杉杉挪了挪身子,元元拿到了衣服。我一邊摟著元元,一邊摟著杉杉,說:「你倆真是太歷害了,都能用語言解決問題了 。」元元看著杉杉,杉杉看著元元。突然,元元抬起頭,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還向我做了個鬼臉;杉杉看著這一切,眼睛眯縫著,很甜地在微笑。我被感動了,覺得一股如蜜電流穿過了心臟。杉杉以前一直是順從的,從不敢表達自己觀點。現在她進入了修復期,幾乎在每件事上都在試著發現自己可以與對方抗衡的力量和可能。她的床和方菲的床連在一起,每當午睡時,她就會把腳放到方菲的床上,方菲大聲地抗議,老師就會引導:「方菲,你可以說『杉杉,你把腳放到我的床上我不舒服,請放到你的床上好嗎?』」杉杉不聽,方菲乾脆自己動手,抓起杉杉的腳放到對面床上。剛放好,身子還沒抽回來,那雙腳又過來了。方菲大叫:「老師——,杉杉又把腳放過來了!」每到這時,老師都會走過去,握住杉杉的腳說:「杉杉,請你把腳放回自己的床上。」如果這時是「抓」過去的,是一個結果(失敗感),如果是杉杉「自己」放回去的,是另一個結果——老師每次這樣做時都會恪守一個原則,就是讓杉杉「自己」放回去!這種「自己放回去」的感覺能從杉杉臉上看出來,那是一種舒服的、滿足的、自信的感覺。對杉杉的幫助還在繼續。我們的任務是幫她度過這個時期,讓她更多地發現自己,走向徹底的自信,學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得到很好的成長……在衝突的解決過程中,老師沒有選擇強迫的手段,而是努力讓孩子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發現老師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是怎樣幫助孩子成長的,怎樣使孩子明白了如何用語言解決問題,並從中體驗到了問題解決的快樂。從故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師對兒童心理學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硬體設施幼兒園的硬體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充滿人情味和文化味的氛圍兒童是吸收環境氛圍來形成自己的,氛圍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要靠許多部分和諧地組織,才能形成有效氛圍。可以設想這樣一所大房子:寬闊豪華,有雪白的牆壁,木質的旋轉樓梯,裝修高雅。如果我們在牆壁上掛滿了刑具,垂下用來捆綁的繩索,地上擺放著用來燒紅烙鐵的大爐子,還有幾個大型的木架,上面掛著沉重的鐵鏈子。當我們進入這間房子時,不會被它的優雅和豪華打動,我們的身心不會因為它的裝修而感到愉悅,反而會因為精緻的裝修與那些可怕刑具的對比而感到更加恐懼。這些刑具的組合給房間造成的氛圍是陰森恐怖的,如果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給他愛,他也不會成為一個優雅美好的人。同一個房間,我們在牆上張貼美好的名畫,掛上柔和粉色窗帘。陽光從窗外溫柔地灑進來,正好照在地板中央的藍色花紋地毯上,暖暖的。窗戶下放置一架鋼琴,上面擺放著一大盆馬蹄蓮。左右兩側的牆下各靠著一排純木的小書架,沒有塗漆,有著原木的自然花紋。左面的書架上放著幾十本整齊小書,圖畫精緻、文字優美。右側則擺滿了各式小木塊、好看的器皿,還有手工製作的娃娃,淳樸而自然。角落的音箱中傳出婉轉悠揚的旋律,家中女主人穿著棉布長裙,帶著孩子做各種有意思的事。孩子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又有周圍人無盡的愛,不會成長為一個粗魯野蠻的人。幼兒園是孩子長期生活的地方,孩子會自然地吸收環境中的訊息,所以幼兒園的氛圍是第一關鍵的因素。第二部分:充滿大自然氣息的院落幼兒園的院子里應該設有可供兒童選擇的各類戶外工作區,如木工區、種植區、遊戲區等,多樣的活動可讓兒童的探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兒童選擇其中的任何一個工作區工作後,其能力都會朝著人類生存的方向發展。這個院落應使兒童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可以自由決定在戶外進行什麼樣的活動。第三部分:大型活動器械幼兒園為孩子肢體活動所設置的大型器械,應該盡量地保持自然本色,使兒童在活動中不但獲得肢體活動的需要,也可享受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和快樂。第四部分:幼兒園的生活材料包括廚房用具、睡眠用具、洗漱用具,這些用品都從環保的考慮出發,選擇樸實舒適的材料,使兒童在使用時有家的感覺。組織管理每一個兒童都按照自己的生命軌跡渡過每一天的生活,幼教工作的任務緊密地圍繞著兒童的軌跡運行,複雜的組織管理會帶來拖沓和不靈活的弊端。所以良好的幼兒園組織管理應該是簡化的,直截了當的。老師和孩子是幼兒園的中心,幼兒園的所有課程安排都以老師的反饋信息為基準,老師也是管理者之一。此外,由於家長在兒童成長承擔著比幼兒園更重要的職責,幼兒園應該是學校、家長一體化的管理,家長直接參与幼兒園的教育和活動計劃。幼兒園負責組織家長進行共同提升和聯誼。這樣的幼兒園一般都有一個由家長、教師與辦園人組成的合諧的文化社區。第三講 適應幼兒園孩子沒有經驗,他們無法預知離開家到一個新環境會是什麼樣的情景,所以他們不會提前有什麼心理上的不適。也不會因此產生不良的情緒。但家長不同,經驗告訴家長:家中已有的生活狀態是安全可靠的,突然要將孩子交給陌生人,生活在一個不了解的環境中,孩子肯定會受不了。這些顧慮給家長造成不安全感,他們感到焦慮,而這些情緒又會直接傳導給其他家庭成員以及孩子。所以,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主要是家長的心理準備。&入園前的心理準備父母心理準備冉冉的媽媽工作非常忙,每天早晨八點出門,晚上六點回家,平時孩子由奶奶照顧。雖然對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些不滿,但兩年半的時間裡孩子沒出過什麼問題。現在,冉冉的媽媽發現,奶奶過度的精心護理可能會對冉冉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於是決定將孩子送到離家不遠的一所幼兒園開辦的蒙氏班。做決定之前,她詳細地考察過,覺得蒙氏班的硬體不錯,老師也溫和可親,感到非常滿意,於是回家做家庭成員的工作。為了說服家人,她熱情洋溢地介紹幼兒園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是個孩子的樂園,搜尋儘可能美好的辭彙,感染了家裡的每個人。但是在上班時,或者一個人走在路上,她還是會心裡一陣陣莫明其妙的發慌,大腦中不斷地出現小冉冉在別人懷中向媽媽伸著小手掙扎著痛哭的情景。其實這幅圖象是自己有時候要加班,冉冉在奶奶懷中的樣子。但如果將奶奶換成那位年輕的老師,她就受不了。她無數次的想像老師在她離開後怎樣的安慰冉冉,或者相反,在自己離開後,將冉冉扔到牆角,惡狠狠對孩子說:「哭吧!」每次想到這裡,冉冉媽眼淚就會禁不住流出來。為了不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她一次次地對冉冉說:「幼兒園可好了,老師可好了!」不斷地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生活的美好情景。實際上,冉冉媽向孩子描述幼兒園時,同時也是在說服自己。這時候她已經將自己焦慮傳遞給了孩子,使「幼兒園」這三個字成為冉冉心中神秘莫測的辭彙,由於沒有實際的體驗作為內涵填充,冉冉會感到不安全。冉冉還有兩個月才入園,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月,媽媽開始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狀態,回家後莫明其妙的找茬,與冉冉的爸爸吵架,使得家庭氛圍變得緊張。這種氛圍也同樣會給冉冉帶來不利的影響。人類在面對改變了的環境的時候,會產生焦慮情緒,因此在改變一種業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之前,要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否則進入新生活的時候,已經被前期的焦慮折磨得身心疲憊,無法克服新環境帶來的衝突,更無法理智地關懷、感受孩子。在孩子入園前期,夫妻雙方要能夠互相傾聽。如果有些疑惑不能在家庭範圍解決,就立刻去諮詢或考察,努力調整心態,將所有的困惑都解決,使自己可以放鬆地對待孩子入園這件事。家長不再焦慮,就不會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講述幼兒園,也不會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家庭氛圍。祖輩的心理準備由於父母親工作的關係,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一般都由祖輩照看。與孩子朝夕相處了兩三年的老人,在孩子的入園期,也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適。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了,一種被遺棄感深入他們的潛意識之中,更加悉心照顧即將離開的孩子,使孩子對他們更加依戀,從而給處於「入園期分離期」的孩子帶來更大的痛苦。嘟嘟的奶奶在已經在嘟嘟家住了兩年多了,之前,她和老伴住在自己家,每天早晨出來散步跳健美操,過的非常充實。嘟嘟出生後,兒子請她來幫忙看孩子,她當時還一度感到發愁。現在嘟嘟就要上幼兒園了,她不能想像自己的身邊沒有孫女的小身影后,如何打發每天的時間。奶奶的情緒便開始變得不好,經常偷偷抹眼淚。一次,媽媽和奶奶一起領著嘟嘟熟悉幼兒園,奶奶跟在後面,到處挑幼兒園的毛病,對老師的態度也非常冷淡。回家後,奶奶開始在兒子面前不停地叨叨幼兒園不好的地方。結果,嘟嘟爸爸對這所幼兒園的信心也開始動搖。因為不了解奶奶的心理狀況,嘟嘟爸爸以為奶奶的閱歷豐富,不會有錯,於是便指責妻子沒有經驗,很多事情看不到。家裡和諧的氣氛被打破了。家庭的緊張氛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情緒,造成入園適應困難。所以一定要提前給家裡老人做好工作,解釋清楚孩子入園不是因為爺爺奶奶照顧不好,而是出於他自身發展的需要,提前給老人安排好孩子離開後的生活方式,使老人能夠順利展開新的生活。孩子的心理準備孩子的思維模式是視覺型的,對於沒有見過的事物,他沒有相關的經驗以及在經驗過程中的心理感受,無法在大腦提前想像將來的情景,併產生在特定的情感。俗語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是這樣的道理。因此孩子在對幼兒園的產生印象之前,不會提前產生離別的恐懼。成人則不同,他們有豐富的經驗,當成人在給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心理準備時,常常會將自己曾經的體驗和心理感受當成孩子的心理感受,從而將自己的情緒傳導給孩子。如媽媽小時候與母親分離的心理體驗深深地印在腦海中,雖然痛苦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遺忘,但卻隱藏在內心深處成為一種潛意識。當孩子將要與媽媽分別,子要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時,那種潛意識就會浮上來,使媽媽重新體驗到曾經的痛苦。這時,媽媽會把這種感受也當成是孩子的,認為一提上幼兒園,孩子也會和自己一樣感到難受和焦慮,於是試圖用興奮誇張的語言安撫孩子。但孩子這時並沒有對幼兒園產生擔心情緒,反而會因為媽媽的暗示出現擔心。通過語言描述解決孩子內心焦慮寶寶三歲了,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語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靜隨意地跟寶寶談論幼兒園,告訴寶寶: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幼兒園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老師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老師,他們長的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媽媽去看的時候,他們正在和小朋友做什麼事;老師是怎麼說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樣吃飯的,怎樣睡覺的;有一個小朋友想上衛生間了,他是怎樣做的……家長講的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講過幾遍後,家長就可以拿出幼兒園的圖片或宣傳冊頁,指著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故事,指出每一個老師的名字、園長的名字、告訴孩子園長是做什麼事的、幼兒園每一項活動的故事,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通過語言對幼兒園的生活有一個基本了解,並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組織到媽媽講的故事中去,心中對幼兒園有了基本的印象,並對「幼兒園」這個詞有了一定認識,對老師和小朋友不再完全陌生。帶孩子初步體驗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幼兒園的故事,也刺激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注意,接下來,媽媽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了。媽媽可以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兒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序中。玩過幾遍,在孩子對幼兒園的過家家程序熟識以後,再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在玩耍中,孩子已經切身地體驗了幼兒園的程序,並以幼兒園的小朋友或老師自居了。這時,孩子已經對幼兒園有了想往,之後就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盡量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參觀幼兒園的生活,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兒園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深化對幼兒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呀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兒園是一個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結果,孩子在入園後發現幼兒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造成失望情緒。入園以前,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準備不足會造成的問題人類總是在同化環境和改造環境,在特定環境中生活的時間長了,這個環境就成為他的一部分,每件物品都不再是單純的物,滲透著人的情感,其背後還可能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環境中物品的組合方式、自己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閉著眼睛都能準確地到達任何一個區域,取來任何一件物品。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合出一套所在環境下的生活方式,方式與環境合而為一,我們把這種狀態叫「同化」。孩子用三年的時間同化了自己和父母所生活的家,還有家裡其他照顧自己的人,如果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會感到非常恐懼。所以家長在孩子入園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果準備不足,就會出現諸多問題。由父母的焦慮引發兒童焦慮我們已經說過,如果家長感到焦慮,擔心孩子也像自己一樣,就會試圖消除寶寶的焦慮。家長這時可能會和寶寶說:「寶貝,幼兒園特別好,老師也特別好,上幼兒園可好了!」這樣說意味著幼兒園是可怕的,如果那地方特好玩,家長覺得寶寶上幼兒園特幸福,就不會這樣勸寶寶。家長說這樣的話時,明顯地也是在說服自己。家長把孩子帶到幼兒園,用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吸引孩子,也是焦慮的表現。因為家長認定孩子肯定會不喜歡幼兒園,才用自己認為最具吸引力的東西吸引孩子。家長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問題,沒有解決好,不要給孩子做入園準備。由「介紹不當」引發對幼兒園失望對幼兒園介紹不當會引發孩子對幼兒園的失望,因此給孩子介紹幼兒園時,盡量不要說以下的內容:看,幼兒園有這樣大的滑梯,上了幼兒園以後你可以天天在這裡玩滑梯了。(這樣說,孩子只記住了天天玩滑梯,以為在幼兒園就是天天玩滑梯。)老師特別好,她們就像媽媽一樣。(孩子發現,老師並不會像媽媽一樣對待自己,她們的眼神和處理方式都不像媽媽,在還沒有適應老師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恐懼。)小朋友都上幼兒園,他們在幼兒園可高興了。(孩子上幼兒園後發現小朋友們哭得很厲害,而且有小朋友打他,還有的小朋友不理他,這些都會讓孩子不理解,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幼兒園每天給小朋友吃漂亮的小蛋糕,幼兒園的飯可好吃了。(當孩子發現幼兒園的飯不是熟悉的口味時,可能會不接受,認為幼兒園的飯不好吃,而感到失望。)……如此等等的話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不要用語言籠統的描述幼兒園怎樣好,而要用生動的故事給孩子演示一個具體的印象。因分離引發安全感喪失兒童的弱小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而不熟悉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未知的、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兒童不信任任何陌生人和陌生環境,這是生存本能決定的。它使得兒童能夠自我保護,在成人照顧不到時也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幼兒園的環境對兒童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同樣會給他們帶來恐懼。兒童出生後將自己在母親腹中時聽到的聲音與母親的面孔配對,首先識別出了母親,即刻將母親的形象組織到自己的環境中去,成為環境結構的一部分。當母親出現,孩子就快樂,與母親分離,孩子就會痛苦。既而,孩子將這種感情擴散到家庭的所有成員中,與任何一個家庭成員的分離都會給他帶來離別恐懼。這一切都無法在入園時獲得完全解決。做為家長,只能對將要來臨的痛苦做好承受準備,預先知道孩子和家人分離後到了一個陌生環境都會感到非常痛苦。這樣,在孩子痛苦出現時,家長就不會覺得承受不了,失去了安撫孩子的能力。由「同化」到「順應」引發心理失衡孩子上幼兒園後不哭了,並不等於就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真正的適應要經歷一個「順應」的過程,從「同化」家庭到「同化」幼兒園。我們前面講過什麼是同化。兒童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同化了自己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可是進入幼兒園後,一切都有了改變,老師不會像爸爸媽媽那樣對自己的每一個眼神和每一個要求都回應得非常到位,照顧得體貼入微,小朋友們經常會與自己發生衝突,這些都會使孩子感到不舒服,但孩子又沒有力量讓老師和小朋友像家人那樣對待自己。這種情況下,孩子必須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通過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於新的環境。當成長起完全適應於其他小朋友和老師的生存方式後,孩子才算「同化」了幼兒園。這個同化的過程必須經歷一個改變自己順應幼兒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將這種變化過程叫「順應」。順應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經歷這個過程之後,孩子就成長了。順應期的處理不當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淘淘的入園準備做得非常好,他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沒怎麼哭,表現非常好,每天跟著老師快樂地參加各種活動,可是一回到家裡,就變得不可理喻,專門找到各種理由哭鬧,看上去像故意折磨家人。他的家人甚至不相信他在幼兒園的良好狀態,不理解為什麼他在幼兒園表現那麼好,在家卻要這樣的胡鬧。淘淘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順應期現象」,淘淘白天的良好狀態並不是從心理上適應了幼兒園,智商很高的他明白這裡不是家,於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使自己表現為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天下來,淘淘透支了自己的心力,到了晚上,會感到疲憊不堪,心煩意亂。對家人的安全感以及家庭環境的舒適,使他可以放鬆地去發泄自己的情緒。如果這時家人能理解這一切,給予耐心的傾聽,孩子就會發現,家庭仍然是自己的堅實後盾,從而能夠補充白天透支的力量。孩子內心帶著一個可靠的充滿愛的精神食糧,第二天精心充沛地去應付還沒被同化的陌生環境。這對孩子非常有利的,就像一個吃飽了肚子要去打仗的士兵,無論心理上還是肢體上都充滿了信心。如果此時家長不了解孩子,不能耐心地傾聽孩子,在孩子發脾氣時也忍不住向孩子發脾氣,這樣孩子就像一個飢餓了很久的人,不但得不到食物,精神上還要更加飢餓,承受雙倍的痛苦。第二天,孩子會帶著痛苦和不安再去面對還沒有適應的環境。孩子離開家上幼兒園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作為後方的家長一定要給前方的戰士——孩子——準備好充足的給養,讓孩子發現有一個溫暖、堅實、依然如故地愛他的人群在做後盾。.&入園期觀察孩子身邊的所有成人都應該在觀察孩子的基礎上決定如何去幫助他,孩子的生命就是人類發展的展示品,觀察了孩子的生命軌跡,也就了解了人類的發展。他的生命軌跡是蒼天賦予孩子的,完全屬於自然。如果我們不順應孩子的發展,就會破壞自然。自然生命狀態被破壞的孩子無法獲得很好地生存。孩子的入園期是孩子生命中的大事,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時期,只有對孩子作細緻的觀察,判斷出自己用什麼樣的行為幫助孩子,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入園的生活。用心靈去感受孩子像大自然中的一棵樹,立於天地之間,風來了,樹會晃動,雨來了,樹會被打濕。樹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有人類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樹的時候,才會產生了種種對樹的體驗。我們對孩子的觀察類似於對樹的觀察,我們只有將內心繁雜的想法和意圖全部趕出去,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受孩子,才能真正感覺到孩子的心靈。這種真實的感受會帶領我們尋找到幫助孩子的途徑。牛牛的姥姥和奶奶一起送牛牛到幼兒園,老師無論如何也無法說服讓兩位老人離開。陪園期間,兩位老人不斷地在一邊交頭接耳議論幼兒園的不是。牛牛入學的第二天就可以自己在幼兒園走動了,第三天結束後,老師說明天可以不用陪園了,要求她們第四天送孩子到幼兒園後與孩子果斷地道別,然後離開。但這三天來兩個老人挑了幼兒園許多毛病,不放心離開後老師對牛牛的照顧,堅持要求再陪一天。第四天,兩位老人每隔十來分鐘就衝上去,給正在觀察別人工作的牛牛喂水、擦鼻涕、脫衣服、穿衣服,大概是想示範給老師看,她們是怎樣照顧牛牛的。她們的行為一次次地把牛牛從觀察別人工作並被吸引的狀態中拉出,使他又撲進她們的懷裡。這時,老人極為傷感,更顯出生離死別的狀態,這種煽情的表現立刻讓牛牛敏感地覺察出了事態的變化。到了下午,孩子便緊緊地拉著其中一位老人的衣襟,一遍遍地說:「婆婆不走。」這時,兩位老人竟然蹲下來對著孩子抑止不住地抹眼淚,孩子的情緒立刻變得很壞,再也不去看小朋友工作了,只焦慮地拉著姥姥的衣服,害怕她們突然離開。牛牛的姥姥做的更遭的一件事是,在第五天早晨,當她們好不容易離開牛牛走到戶外之後,卻沒有真正離開,而是藏在牛牛教室窗外的小樹叢後面,一會兒伸出頭來看一下,還不停地抹著眼淚。這些終於被走到窗邊的牛牛看到了,好不容易停止哭泣的牛牛又開始大哭。老師沒有辦法,只好讓老人把牛牛暫時帶回家。之後,雖然姥姥和奶奶在老師勸說下不再躲在樹叢後了,但牛牛每天仍然在窗邊對著樹叢聲嘶力竭地大哭,試圖喚回姥姥。這兩位老人顯然只在注意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觀察孩子,如果她們觀察到孩子已經進入了接納環境的狀態,就應該悄悄地坐在牆角,在孩子回望的時候,抱以輕鬆的微笑。她們的行為正好阻礙了孩子發展自己,適應新環境。她們又只顧著抒發自己的傷感情緒,而不顧及對孩子的影響,使孩子狀態更加不好。她們的行為實際上是愛自己而不是愛孩子,因為受不了離開孩子的傷痛,才會對孩子採用那樣的行動安撫自己。其實這也是許多幼兒園不允許家長陪園的原因。幼兒園和家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幼兒園沒有熟悉的人,其結構、物品的擺放方式、整體氛圍都沒有家的因素,所以,在孩子入園早期,最好讓家庭中某一成員陪伴孩子,這樣家庭成員在新的環境里成為孩子與熟識的家庭環境的聯結。兒童的認知方式決定了他無法對完全陌生的事物產生興趣,只有當新事物與舊有認知產生聯結時,他才能夠在兩者的比較中產生新的認識,進而接納新事物。陪園的家長就是其中與舊事物的聯結,使兒童能夠放鬆地去了解並體驗新的環境,更積極地接納它。雖然看上去孩子只願意和自己的家長在一起,不接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可是心理上,他正在逐漸地建構對環境和老師的安全感,像坐在安全島上靜觀眼前海面上航行的船隻,當對海和船都不再感到陌生的時候,離開小島才不會讓他恐懼。陪園是否成功,取決於陪園人員的行為是否得當、心理是否健康,大體上要注意以下幾點——平靜耐心陪園是一件艱苦的工作。老師們都在工作,家長想幫幫忙,可是由於不懂得幼兒園規則,經常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干擾。有時候,當家長參與不當被老師指出錯誤時,也會感到心裡不舒服,覺得自己礙手礙腳。如果老師在工作中無暇顧及陪園人員,他們就會有被冷落的感覺,再加上成天無事可做,就會挑幼兒園和老師的毛病,這更加劇了陪園人員的不快。所以陪園時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讓自己帶著良好平靜的心態陪伴孩子,使之對新的環境有一種基本的熟識感,這時陪園期就可以結束了。不干涉孩子陪園人員在陪園時期盡量不要干涉孩子,在老師不要求的情況下,不要要求孩子參與幼兒園的活動,不要要求孩子主動地向老師問好,更不要反覆地勸孩子去參與到小朋友的遊戲,這樣都會造成孩子的緊張感,使孩子產生拒絕心理。如果不干涉孩子,孩子會慢慢地放鬆緊張的情緒,雖然身體還靠在家人的懷裡,但心已經被老師和其他孩子們的有趣活動吸引了。這時,他們會將眼前看到的景象組織成自己的經驗,慢慢吸納,不再感到陌生。配合老師工作陪園的家長最好帶著良好的心理去理解幼兒園老師的工作,發現不當之處也要平和地和老師溝通。當老師要求孩子去參與活動,而孩子又不願意離開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先陪著他走到群體中去,等他安定下來,然後告訴他:我不會離開你,就在那邊的小凳子上等你。然後讓孩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待一會兒,讓他發現自己離開了家人也沒有什麼危險。這是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如果老師不要求孩子參與活動,那麼就隨孩子的意,孩子願意離開就離開,不願離開就讓他呆在家人的懷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一直坐在你的身上,要讓孩子面朝活動區,敞開你的雙臂,使他可以隨時走動,選擇離開與否。如果不這樣做,你緊緊地抱著他,讓孩子貼著你的身體坐在懷裡,他就看不到其他孩子的活動場面,而只能體驗到你身體給他的愉悅感,只追求這種舒適。這種陪園方式會增加孩子對新環境的接納的困難,也就失去了陪園的意義。理解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孩子在入園期的行為會變得比較反常,我們理解了這些反常的行為就不會使自己心情不安。慧慧在入園期是一個非常愛哭的孩子,哭的時候非常用力,長時間停不下來。有時候,哭的累了,還會去拿起衛生紙擦一下眼淚,自己拿起杯子喝一口水,然後走到老師身邊拉起老師的手,指著門口,要老師帶她出去。老師帶她出去後,她又會指著別的方向要求老師帶她去。老師帶她走過去,她又會指著另外一個方向。每天都要這樣轉好幾圈。慧慧在家裡哭時,有可能家裡人會讓她自己擦擦眼淚,喝口水,如果她這樣做了,家人就會誇獎她。慧慧也認為哭是件不好的事情,不被大人喜歡。於是哭過之後為了讓那個還不熟悉的成人滿意,就自動地去擦擦眼淚喝喝水,做完這兩件事之後,她認為成人應該對她滿意了,於是提出自己的要求,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回到自己家裡。但她不知道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如何找到自己的家,於是就按照自己的感覺指著某個方向讓老師帶她去。走了幾步以後,她發現沒有看到自己熟悉的環境,就又指另外一個方向。理解了慧慧的行為目的後,老師就能夠知道怎樣幫助她了。當慧慧提出要求的時候,老師帶著她一起去尋找,使她對老師產生安全感,從而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於是消除了無助感。由於對依撫老師[1]建立起安全感,慧慧會將這種安全感進一步擴散到新環境中的其它因素。另一個例子是關於浩浩的。他已經不再哭了,但是卻有一些莫明其妙的行為。他會無緣無故地踩別人的腳,然後仰起頭來看著那個人,如果那人沒有反應,就蹲下來用手撕人家的鞋子,一直到把鞋子脫下來,然後提著鞋子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藏起來。有一天小朋友們在玩「大龍」遊戲,每個人都拉著前面一個人的後衣襟,大家組成一條長龍,隨著音樂舞動。依撫老師將浩浩拉到自己身後,讓他拉著自己的衣襟。後來老師覺得有點不對勁,回頭一看,只見浩浩正用嘴咬著老師的衣服。老師蹲下來勸他鬆口,但浩浩又撕又打,老師剛站起來,浩浩馬上跑到老師後面用嘴咬著老師的衣服不放。整個下午,不管老師走到那裡,浩浩都用嘴巴緊緊咬著老師的衣服跟在後面。老師怕他太累了,就坐了下來。浩浩又開始扒老師的衣服,老師說:「那是老師的衣服,我還要穿,不然會冷。」可是不管怎樣勸說,浩浩都不肯鬆手。最後老師只好把衣服脫了下來,浩浩馬上抱著老師的衣服藏了起來。浩浩的行為乍一看不可思議,其實是通過這種行為建立安全感。他用腳踩著老師的腳,眼睛看著老師,如果老師沒有激烈的反應,那說明老師是安全的,他就會由此開始信任老師。將老師的鞋子脫掉,是出於自己需要保護的心理,出於把自己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的需要。他將這種需要移情給了鞋子,將鞋子藏到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把自己藏起來了。後來他用嘴叨老師的衣服,是因為他認為用手抓不緊,用牙齒咬著比較保險。正如前面的鞋子,這時,他把對安全的需要投射到了衣服上。理解了孩子的這些「奇怪」行為,我們就不再迷茫。浩浩雖然不再哭鬧,但他還沒有真正適應幼兒園。當他在這樣做的時候,老師需要耐心的等待,在他向老師望去的時候,回以微笑。浩浩用這樣的方式,探索哪個老師是安全的。當他發現所有的老師都是安全的後,就不會這樣做了。這個時期成人如果不理解孩子,以為這是一種怪異行為或一種壞習慣,感到緊張,或者試圖去消除這種壞毛病,就會破壞孩子對安全感的建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依撫老師——好的幼兒園都會為新來的孩子安排一個專門的老師,在孩子入園適應期內,這個老師負責與他熟悉起來,並專門照顧這個孩子,叫作依撫老師。這樣的幼兒園一般在一個時間段內只接收一個孩子,不會讓眾多新生一起入園。依撫老師會在家長陪園期間負責與孩子混熟,家長離開後,就暫時代替家長,一天中任何時候都和孩子在一起,直到他能夠離開老師找其他小朋友玩為止。&學會傾聽入園期的孩子情緒會產生很大的波動,較之以往,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鬧情緒、發脾氣、大哭大鬧、不合作不講道理的時候,這時,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對。父母們常抱怨說:「我真不知道這孩子是怎麼了,剛才還很好,突然就鬧起彆扭來了,怎麼哄也不行。」每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就感到困惑、沮喪,感到撫養子女簡直是件痛苦的事情。美國長期致力於家庭教育和心理諮詢的帕蒂·惠芙樂寫過一本書,叫做《傾聽孩子》,她認為孩子不正常的表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如果處理得當,就會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每一個不正常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用這些行為宣洩心裡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成年人的關注,以便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洩,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所以當孩子有不正常表現時,父母應當通過傾聽給孩子以最好的關注。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態度可親,還要耐著性子關注孩子,幫助他發泄不良情緒,這個過程就是傾聽的過程。傾聽是一門藝術,家長應該這樣去做:平靜安詳地傾聽孩子我們所說的傾聽並不像成人與成人那樣,兩個人坐下來,一個人平靜地傾聽另一個說話,而是要採取地一個有效的行為過程幫助孩子撫平內心的創傷。有一天嘉嘉的家裡來了六個小朋友,其中一個小朋友提出想吃蛋糕。嘉嘉的媽媽馬上要阿姨到街上買了一個小蛋糕,上面有三朵漂亮的奶油花。嘉嘉看到了,馬上就緊張起來,要求媽媽一定要單獨分給他一朵完整的奶油花。媽媽覺得這個要求太霸道了,便對他說:「這個蛋糕是買給大家的,要公平地分,誰分到了就是誰的。」媽媽這樣說的時候,嘉嘉只是注意到了「誰分到的就是誰的」,認為自己肯定能分到一朵,於是高興地坐到桌邊等待。媽媽將蛋糕平均切成六塊,按順序輪流分給小朋友,分到嘉嘉時正好是一塊沒有奶油花的蛋糕。嘉嘉馬上跳起來,威脅媽媽說自己不吃飯了。此時,媽媽已經接受了專家指導,準備對他進行傾聽。媽媽告訴他:「你可以選擇不吃飯,但奶油花的確輪到你就沒有了。」嘉嘉大哭起來,開始在地上打滾。媽媽將他抱起,對他說:「我知道你沒分到奶油花非常傷心。」嘉嘉哭得更傷心了。媽媽平靜地看著他。哭了一會兒,嘉嘉說:「要是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就能得到一朵完整的奶油花。」媽媽同意地說:「是,如果是你的生日,你是壽星,大家一定同意將一朵完整的奶油花分給你。」嘉嘉這時發出苦盡甘來的哭聲,接著說:「如果有房子那麼大的奶油花就好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分到。」媽媽說:「是啊,如果真有房子那麼大的奶油花,每個人分到就好了。」媽媽又問:「如果沒有房子那麼大的奶油花我們應該怎麼辦?」嘉嘉又傷心欲絕地哭起來。這時,媽媽說:「要不然,給你一半可以嗎?」嘉嘉邊哭邊說:「如果你一開始就這樣分,就好了。」媽媽立刻和孩子道歉,說:「對不起。媽媽做的不對。」又是一陣痛哭之後。嘉嘉說:「你經常發脾氣。」(在哭的過程中,媽媽對他的認可和道歉使孩子對媽媽產生信任,開始收集自己內心的傷痛,並把它表述出來。)這時媽媽趕快對嘉嘉說:「對不起,媽媽再也不發脾氣了。」又是一陣傷心的哭泣之後,嘉嘉說:「你還打我。」(我們看到,只要成人平靜耐心地傾聽孩子,孩子就會將曾經的傷痛表述出來。嘉嘉由於奶油花引發的不快在媽媽有效的傾聽後,轉變為對以前積壓下來的傷痛的梳理。)這時,媽媽說:「媽媽打你是不對的,以後媽媽再也不打你了。」嘉嘉抽噎了一會兒,突然止住哭泣,含著眼淚,提議說:「我們可以用鮮花代替奶油花。」媽媽擁抱他,說:「這個主意太美了。」嘉嘉摟著媽媽的脖子親吻了一下,說:「咱們吃蛋糕吧。吃完了,我帶小朋友們到公園裡去,他們不知道公園的門怎樣進,我會帶他們進去。」我們看到,孩子在消除了不良情緒後,會變得溫柔體貼,並充滿了愛意,此時正是修復親子關係的時候。媽媽要營造美好的氛圍滿足孩子的願望,使孩子的身上喚發出人性的光輝。當我們看到孩子這些美好的人性時,剛才傾聽過程的苦難和厭煩也會一掃而光。孩子反饋給我們的愛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心中也充滿了愛。與孩子共情在孩子憂傷或者生氣的時候,成人及時的共情可以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緒,恢復平靜。共情就是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孩子此刻的心情,用身體語言和表情,再加上簡潔的語言表述使孩子發現自己的煩惱是能夠被我們理解的。此時,孩子就會產生感激的情感,覺得成人是他的知己,從而消除不良情緒。下面的故事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記錄的觀察筆記,詳細敘述了與孩子共情的過程——我把淘貝兒抱上班車,讓他和踢踢坐在一起。踢踢手裡拿著兩根棒棒糖,滿懷關切地看著淘貝兒說:「我要分享一個棒棒糖給我的好朋友淘貝兒。」可是淘貝兒哭得太傷心了,他顧不上理會踢踢的好意。寶貝,你為什麼哭呢?」我坐在淘貝兒的面前,輕輕地握著他的小手問道。淘貝兒沒有理我,在那裡一個勁兒地哭泣。兩三分鐘之後我又問:「寶貝,我覺得你哭得特別傷心,發生什麼事了嗎?」淘貝兒哽咽著斷斷續續地說:「媽媽……媽媽……」聽他這樣說,我想一定是在家裡媽媽說了什麼或者做什麼,讓他傷心了。「請告訴我,媽媽怎麼了?」「媽媽沒有跟我說……」「媽媽沒跟你說什麼呀?」「媽媽沒有跟我說她就走了。」「哦,原來這樣啊。我想那是因為媽媽早晨上班太早,走的時候沒有來得及告訴淘貝兒,所以就傷心了,對嗎?」淘貝兒點點頭,漸漸平靜下來。我繼續說:「你想讓媽媽早上送你,是吧?」「是。」「那,你看這樣好不好——咱們跟媽媽說一聲,下次走時一定要告訴淘貝兒『媽媽上班去了』;如果媽媽不忙,就讓她來送陶貝兒,如果媽媽很忙,就讓她去上班?」聽了我的建議,淘貝兒點了點頭,停止了哭泣。這時,踢踢見好朋友已經雨過天晴,又拿出自己的棒棒糖與他分享,這一次淘貝兒欣然接受了。他們一邊聽我講故事,一邊吃著棒棒糖,心情愉快地來到有所幼兒園。淘貝兒請老師幫他解開安全帶,並帶他下車。有所幼兒園的大門開著,但他並沒有進去,而是用手抓住門上的疙瘩,站在門的旁邊。那天是星期一,孩子們的包很多,我要等孩子們都進屋了才能把所有的包都拿進去。在這個過程中淘貝兒一直站在那裡。等我把孩子們的包都拿進去了,他還站著。我突然想起把一樣東西忘在了車上,便返回來取。陶貝兒揚起他的臉,看了看我,開口問道:「海老師,你的東西拿完了嗎?」「拿完了。」「那現在我可以和你一起進屋嗎?」「當然可以,寶貝。」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淘貝兒一直在等我。他從下車的那一刻開始就在等待和我一起進屋。我真的好感動啊。讓我感動的還有——在我提包的時候,淘貝兒並沒有像有的孩子那樣哭著要老師抱。他看見我正在工作,所以沒有來打擾。他靜靜地站在鐵門邊等待我幹完了所有的事情之後才過來問:「老師,拿完了嗎?」雖然只是一句話,卻讓我感動了很久,直到晚上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這件事。接下來的兩周,每一天淘貝兒來園後都會站在鐵門旁邊,等我工作完了,牽著我的手一起進屋。有幾次我特別想抱一抱他,想到這只是我的需要,就忍住了。淘貝兒以一個高尚的狀態在幫助我,這時我如果把他抱在懷裡,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以成人自居,就是以他的身體來衡量他,就是仍然把他當作孩子……因為在精神上,他與我是平等的。進了門廳,淘貝兒很快就換好了鞋,自豪地對我說:「老師,你看,我自己換好鞋了。」(淘貝兒以前換鞋都會磨蹭到最後)進屋之後趕緊洗手,洗完了便跑到我的面前說:「老師,你看,我的手洗乾淨了。」每來園上校車時他總是小眼睛一眯,嘿嘿笑著對我說:「老師,你看,我今天帶了什麼好吃的!」雖然沒有說好多的話,但從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對我的信任。我真的特別感謝淘貝兒,是他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給予孩子的同時,孩子會回饋你更多的愛。與愛他的人相比,孩子更喜歡那個能夠理解他的人。就因為那次的共情,我和淘貝兒成了知己,我倆也因此獲得了成長。這位老師在淘貝兒傷心的時候,對孩子進行了共情,她做得很到位。她不是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自己亂猜,如果那樣,就會攪亂孩子對自己情感的認知。她是在孩子已經表達出部分內容之後,判斷出孩子傷心的原因,又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孩子的心靈,以達到共情的目的。共情需要一種能力,就是能夠感受對方並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在表達的過程中與孩子恰當地互動,使其成為宣洩情感的暢通渠道。老師對孩子的一次傾聽和共情,贏得了孩子全部的信任和愛戴。這樣,孩子就會把老師當成自己的朋友和知已,願意和老師分享他的每一份快樂和收穫。遊戲傾聽——疏導孩子的焦慮和恐懼在孩子感到焦慮害怕和擔心時,對孩子進行遊戲傾聽可能是最好的方式,「遊戲式傾聽」確保孩子在遊戲中擔任強有力的角色,以此來體現家長期望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的誠意。當家長讓自己扮演弱小無能的角色時,孩子就會感到有足夠的自信表露他在重要問題上的想法和感受。作為傾聽者,家長要抓住時機,在玩耍中幫助孩子通過大笑來緩解某種特定情況所引起的緊張情緒。例如:一個孩子想給父親打針(孩子最近剛挨過一針),他已經向父親提出了這個要求。假如父親一反平日里矜持的常態,樣子可笑地扭轉身子假裝逃跑,或者滑稽地叫喊,戲劇性地對孩子說:「不!不要打針!求求你了!」那麼孩子就會笑起來,堅持要父親接受他自己曾被迫接受的打針。如果在遊戲中成年人能放鬆地扮演弱小角色,讓孩子扮演強者,孩子很可能會一邊起勁地玩,一邊放聲大笑。這種有趣的角色顛倒會使孩子在遊戲中持續主導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決定是否袒露自己對某個問題的感受和理解。大笑能化解他的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緊張情緒。假如成年人能堅持玩下去,孩子可以不停地笑上半個小時或更久。比如,遊戲開始時是孩子要給父親打針,而父親佯裝逃跑,引起大笑,後來孩子可能會向父親大叫,父親則誇張地跳著腳表示害怕。然後遊戲逐漸變成孩子向父親扔枕頭,每當父親四肢掙扎著要爬起來時,就再次被打倒,從而引出孩子更多的歡笑。開始做「遊戲式傾聽」時要注意是什麼讓孩子發笑,以便能做更多令他發笑的事。好的「遊戲式傾聽者」要扮演一個毫無威脅性的但又很有趣的弱者。他要保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對遊戲的反應上。比如,如果孩子要你追趕他,不要以為你該裝成妖怪去追他。(我們成年人總想去改變孩子的遊戲的全部內容,使之符合我們的意圖。)假如孩子要玩追人,你就只管弄出點追人的聲勢,但不要讓自己追上他。你可以讓自己偶爾揪住他的後衣襟,或者抱住他,但最後總讓他逃脫。假如孩子要你裝成妖怪,那麼你裝的妖怪應該是迷迷糊糊、愚笨無能的,不應是強大的、可怕的。如果孩子很小,成人就應扮作非常孤弱無力的角色,以引發孩子大笑。但是,一個正在長力氣、長自信心的孩子,則往往戰勝較強的抵抗者或競爭者時才會朗朗大笑。如果遊戲中你太強大,孩子會由於恐懼而狂喊,因為恐懼使他懷疑你是否對他友善。如果孩子不是高興地笑,而是嚇得直叫,你就要放慢動作,適可而止,使孩子重新興奮起來。孩子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鬆弛他在有關問題上的緊張情緒。還有個問題要注意:不要胳肢孩子,胳肢孩子會使你在無意中占孩子的上風。父母有時會擔心自己扮演無能的角色會失去孩子對自己的尊重。這種擔心是沒有根據的。當然,孩子會因為有機會對家長說明自己的問題並能以愉快的方式與你打鬥一番而感到很興奮,有可能要求安排更多的「遊戲式傾聽」的時間,大大超過你的「時間預算」。共享一段笑聲不斷的遊戲時間後,孩子會明顯地對你更有感情,更親近,不抱戒心。有時他會讓更深層的感情自由地流露出來。一次歡快的遊戲之後,一些小麻煩可能會引出孩子長時間的傷心哭泣。遊戲和笑聲已經讓孩子對你們的關係有了完全的信心。他現在可以讓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內心的痛苦了。對我們大多數成人來說,投入地與孩子一起做遊戲而又只能做輸家是件不容易的事。一般來說,我們小時候,父母工作得太辛苦,承受著太多的壓力,不能以這種方式與我們玩。我們很少遇到能拋開自己的煩惱、玩的時候不一定非得佔上風的成年人。假如你感到「遊戲式傾聽」太困難,你可以試著找個人談談你的困難所在,花些時間談談妨礙你做這種遊戲的煩躁不安和憂慮,這樣你即使感到不舒服,也還是能把這項試驗做下去。(引自帕蒂·惠夫樂《傾聽孩子》,7頁)避免暗示家長在對孩子傾聽和共情時要避免暗示,分清孩子的哭鬧是由於真的有焦慮或悲傷的情緒,還是已經養成了用哭來威脅媽媽的手段。家長如果在處理孩子的不良情緒時使用的方式經常過於煽情或誇張,就會使他習慣於在非常細小的事件上故意尋找不快,以便引起媽媽的注意。這時媽媽採用共情的方式,就會造成暗示,孩子的哭鬧本來是沒有目的,可是你的安慰話語使他尋找傷感因素,結果真的鬧起情緒來。聰聰的媽媽就是這樣。聰聰從一歲多就這樣哭,現在四歲了,還是經常用哭泣解決問題。幾個月前,媽媽學會了使用共情語言,於是一有機會就拿出來使用。一天,中央電視台去他家拍攝《七巧板》的育兒節目。當時聰聰剛午睡醒來,正坐在床上大聲哭著,姥姥和媽媽都圍在他身邊。電視台的叔叔們在旁邊站了一會兒,和他熟悉了以後,就準備開始拍攝。聰聰大哭著說要出去,媽媽將他抱在懷裡,坐在床上,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聰聰看了攝像師一眼,又靠在媽媽身上哭起來。媽媽說:「聰聰害怕了是嗎,家裡來了這麼多人。」聰聰又看了電視台的人一眼,眼中馬上露出害怕的神情,將頭深深地埋在媽媽懷中,做出非常恐懼的樣子。媽媽趕緊說:「聰聰不怕,他們是來拍攝的叔叔。媽媽知道聰聰很害怕。」這時再看聰聰,他趴在媽媽的肩上,連頭都不敢抬了,一副見了鬼的樣子。沒辦法,攝製組的成員只好暫時離開他家到院子里去。過了一會兒,聰聰下樓騎滑板車,扭頭看到了他們,像見到最恐怖的東西一樣,發瘋似的朝媽媽的懷中撲去。他真的害怕了。回去的時候,有位阿姨在電梯里讓他看了一下脖子上掛的項鏈,和他討論了一下項鏈上面漂亮的小珠子,他的情緒開始平靜下來了。進了屋,聰聰開始在攝製組的面前又跳又唱,滿屋子又跳又笑地表演著。這說明,聰聰剛才的害怕情緒完全是媽媽暗示出來的,而不是真的害怕。成人也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有人提示我們周圍某項事物很可怕的時候,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在上面尋找可怕的因素。所以,在還沒有搞清孩子的狀況之前,千萬不能使用公式化的共情語言,這時,語言就會成為暗示。在《傾聽孩子》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傾聽的方式,許多媽媽看了這本書,使用其中的方法來消除孩子的恐懼和焦慮,效果非常好。家長都應該看看這本書,建立起更親密的親子關係。&積極引導在孩子入園期,只傾聽和共情是不夠的,這些方法只能在孩子出現嚴重焦慮狀態時消除不良情緒,而不能避免這些情緒的產生。要使孩子能夠儘快地融入新的團體,最好的辦法還是積極引導。恰當給予正向引導孩子在入園期,情緒會波動得非常厲害,當不良情緒出現時,家長一方面進行傾聽,一方面與孩子共情,共情時一定要恰當地進行正向引導。可以跟孩子講:「告訴媽媽,你為什麼生氣?」或「我感覺到你很生氣。」孩子沒有也無法很好的表達讓自己情緒不好的原因,如果他沒有在幼兒園發泄,那麼就會在回到家以後,因為當下一件不快的事將所有的情緒發泄出去。家長了解這一點,就沒有必要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覺得這個餅乾不是圓的,是因為你在幼兒園積壓下來的不良情緒在作怪,並不是真的因為餅乾不圓。」家長只針對當下的情況處理情緒就可以了。入園期的雨楓也屬於經常在家鬧情緒的孩子。一天,爺爺洗完桃子遞給她時,不小心將桃子掉到了地上。雨楓馬上躺到地上開始打滾,顯得痛苦不堪。爺爺將她抱起來,她不斷地用拳頭捶打爺爺,一遍一遍地說:「給我洗——給我洗——」。爺爺按她的要求洗了三遍,她還是說同一句話:「給我洗,給我洗!」實際上,孩子並不是要求爺爺給她洗桃子,而是用「給我洗」這三個字發泄情緒。這時,爺爺只要蹲下來平靜地看著她,等她發完脾氣,把她抱在懷裡安撫一下,並說;「桃子掉到地上,你很生氣,現在我們一起去洗桃子吧。」這時,孩子就會順從地去做大人建議的事,在洗桃子的時候,被洗桃子的工作吸引,從而忘記了不良情緒。工作會使孩子的情緒恢復,所以在孩子發完脾氣後,要引領孩子工作。引導孩子發現樂趣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事物,總是先默默地觀察,這時他會顯得昏昏噩噩,或看上去總在發獃,這種情況出現時,說明孩子正在感受他所注意的事物。當孩子觀察完一個目標,還沒有尋找到下一個注意對象時,成人可將某個玩得很開心的小朋友指給他看,並用講連環畫的方式來解釋那個孩子的行為,使他感到有趣好玩。如果被介紹的孩子正在做智性的工作,就可以介紹一下這件事的困難之處,那個孩子的解決方式,以及他的辦法是否有效,這樣,剛入園的孩子就會很快地會對那些活動發生興趣,緊張的情緒也會得到緩解。引導孩子發現朋友在孩子觀察環境時,成人可以確定一個小朋友為目標,說出他的名字,不斷地指給孩子看他所做的事,如:冬冬現在去找雨楓了。看他想和雨楓搭一座橋。哇!橋塌了!冬冬跑了。噢,原來他是去找板子了,他找了一個長的板子。他還要搭一座更長的橋。冬冬好像想尿尿,看,他去找老師了,現在老師領他上衛生間尿尿。冬冬累了,躺在地上,真舒服呀!……幼兒園有很多的小朋友,新來的孩子看的只是一個群體印象,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如果你將某一個小朋友單獨提出來,介紹給剛入園的孩子,他就會在群體中發現一個與他類似的個體,深入地觀察這個孩子的行為,並對他熟悉起來。有可能將來他的第一個朋友就是你給他介紹的那個,即使這個小朋友不願意和他玩,孩子心裡也已經有了這個小朋友,這會使孩子在家人離開後也感到安全。好的幼兒園都會給新來的小朋友介紹一個願意和他做朋友的孩子,我們將這個孩子叫「心理醫生」。往往這個小心理醫生對新入園孩子的作用,比老師還大。引導孩子發現老師在陪園期,對老師也像對小朋友那樣,指定一個老師,使你的孩子注意到他,給孩子介紹老師的行為,最好這個老師恰好是你孩子的依撫老師。這樣,孩子可以更快地與老師熟悉,建立起對幼兒園的安全感。兒子叫豆豆,2004-2-10.上面具體談到,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入園初期的生活,以下有一個具體的案例,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幫助一個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不僅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還要有細心,耐心,恆心。睿睿在來幼兒園之前,已經在另一所幼兒園上了兩年。他被媽媽領來時,是一個……怎麼說呢……就好象教室里沒這個人似的!就好象……誇張一點說,就是他在教室里不但連個聲響不會留下,連個影子也不會留下,既無聲又無影。別看現在的他既高又壯,可那時,雖然也胖嘟嘟的,但你卻感覺到他一幅瘦瘦小小的樣兒,成天躲在某個角落裡不敢出來。真的,我感覺到,他每天到巴學園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個角落藏在裡邊。銀川孩子有一種「天下都是我們的」的氣勢,大聲笑啊,蹦跳啊,四處撒歡啊,當一件創造完成時,就嗷嗷地大聲歡呼,每當這時,睿睿就會往角落裡縮得更厲害了。比如有一次,銀川孩子發明了一種遊戲,叫「親人鬼」,就是大家全都變成「親人鬼」了,滿教室親人。撲上去把別人按倒,使勁親,除非這個被親的人假裝死了,親人鬼才會離開,再去抓一個來親。睿睿被這種場面嚇壞了,本來躲在牆角他,趕緊扯過窗帘,蓋在自己的臉上,後來連腦袋都裹住了。因為剛來不久,我一邊觀察他,一邊在拚命想辦法搞清楚——為什麼睿睿在人們歡樂的時候,玩得高興的時候,卻是這樣地拒絕,這樣地害怕,這樣地退縮,甚至要用窗帘把自己捂住呢?是啊,睿睿為什麼這樣膽小、這樣害怕呢?比如每當發生一件事情,發生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時,老師剛要問「這是誰幹的」時,睿睿立刻會說:不是我,不是我!他一定第一個站出來申辯「不是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要讓孩子融入這個環境,尤其是讓他們變得膽大起來要經歷幾個階段:第一、先得對這裡的人和環境有信任感,這樣才能獲得安全感,而達到這一點,孩子需要觀察很久;第二、這些孩子從來沒有進入一個團體的經驗,他們不懂得使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進入一個團隊,這是一項技能,需要有一段時間用來學習;第三、孩子以前不太注意一種屬於人群的情感和興趣,他們還沒有從一伙人所做的事情里發現樂趣的經驗,這是認知方面的問題,這也需要時間去成長。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得慢慢來才行。有一天,我推起小推車,輪流來推孩子。每個孩子被我用小車推著,嘴裡發出嘟嘟的聲音,在屋裡轉一圈。坐在車上的孩子都喜不自禁,旁邊觀看的孩子們也被感染得咧開嘴笑著。睿睿兩手背在身後,手心向外,緊緊地貼在門上。他每天都是這樣,每當別人活躍的時候,他就緊緊地貼在門上或者牆上。孩子們快樂地笑啊說啊時,睿睿臉上沒有一點點被吸引的表情,沒有一點點看到別人玩好玩的事時應該具有的異樣表情。當時,我的感覺到,睿睿就像一隻被逼無奈不得不在白天走出洞外的小老鼠,我能感受到,他大概覺得只有貼著牆才能稍稍有一點安全感,所以他就緊緊貼著,眼睛怯怯地、恐懼地看著別人在玩。這天,我推車時,豪豪撞過來了,嘰哩咕嚕,一跤摔倒在地,大哭起來。一個老師跑過來,拉起了豪豪。而與此同時,我也正好喊了聲「睿睿」。睿睿哆嗦了一下,趕緊說:不是我!不是我……在這樣喊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神色緊張極了。我也哆嗦了——心在哆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豪豪跌倒,是他不小心自己摔倒的。我喊睿睿,是因為輪到他坐車了。巧的是,兩件事情正好撞到一起。而睿睿以為,是我認為是他推倒了豪豪。我喊他,是要斥責他了。孩子們都在輪流坐我的車,坐完一個我就喊下一個的名字。這個過程自始至終睿睿都看在眼裡,他應該由這個「現象」歸納出這個「結果」才是——李老師喊他的名字,肯定是要他來坐車的。他應該能歸納出這樣結果的!可是他,歸納出來的,竟是我認為是他推倒了豪豪!這個顛倒了的邏輯、顛倒了的結果讓我心驚!我難過極了。我在想,到底發生了什麼,將這個孩子嚇得如此心驚膽戰、草木皆兵,以至於……思維混亂?而且,從這些情形看,睿睿不再信任老師,不相信老師用車推了其他孩子之後也有可能來推他。他已經不相信自己擁有這樣的機會了。我忍住辛酸,對他說:睿睿,老師喊你不是那個意思,豪豪是自己摔倒的,與你沒有關係,老師喊你是要用小車推你呢。他渾渾噩噩,夢遊似地上了車。在我推他在屋裡轉圈的時候,他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自從入園以來,我從未見到睿睿臉上有過笑容。我甚至懷疑他不會笑。從那天起,無論走路還是吃飯,我心裡都裝著這個被恐懼折磨著的小身影,急不可待地要帶他逃離這種狀態。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就得了解他的過去,以及他在家裡的情況。還有,我還得了解父母對他的看法,審視父母與孩子交往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問題——這是幼兒園裡所有孩子入園後都要做的工作。我約睿睿的爸爸媽媽諮詢。在聽了對孩子的欣慰和擔憂後,發現他倆根本不知道睿睿在幼兒園裡表現出來的這種狀況,而他們所擔憂的,也不是我認為的該擔憂之處。怕他們受不了,我只宛轉地描述了一下睿睿由恐懼而引發的一些行為。誰知剛講了一點點,當媽媽的眼淚唰地下來了。我的心情複雜極了。是不是這位媽媽對隱瞞了實情?即孩子在家可能也有這種由驚嚇而顯示出來的不正常狀態?或者,是她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而不能發現?無論是哪個原因,都說明這位媽媽對於孩子的精神關注還不太到位。我給這對父母講了兒童的情緒護理和心理護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再為他倆分析了睿睿現在的狀態會給他將來造成什麼樣的問題,還講了他倆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怎麼做,之後,向他倆推薦了幾本必讀的教育書。不管怎樣,睿睿媽媽流淚這件事還是讓我感覺到欣慰。因為這說明她能體驗到孩子的痛苦,能心疼孩子,是個有感覺的媽媽。我平時最怕的,是那些急著追問怎麼辦但情感麻木的父母。諮詢的最後,睿睿媽媽問我孩子現在怎麼辦——這正是我想要的,也說明我工作做到位了。我說: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給孩子關愛,盡量讓他發現這個環境是愛他的,是自由的,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來做事情,甚至可以大聲說話,可以蹦跳,如果高興了,還可以爬到任何一個他能爬到的地方,不必非要看成人臉色行事。他媽媽說:就是現在鼓勵這樣做,他也不敢呀。我說:在這個環境里,他會發現其他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關係跟他以前的幼兒園不同;他看著他們歡鬧,亂跳亂蹦,大聲說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老師對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同伴一樣;老師不會責罵任何一個小朋友,不會向任何一個小朋友發火……這些信息會在他大腦里積攢起來的,當積攢的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產生質的變化。這時,他就認定在這裡他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而快樂地生活了。聽了我的話,當媽媽的已經哭得收不住了。我也拚命地控制著我的眼淚。我對她說,請你放心,睿睿會到這一步的,但在走到這一步時,他就會經歷一個極其嚴重的修復期,你得做好準備。什麼是修復期?就是變得不可理喻,比如你給他一個蛋糕,他會摔到天花板上。那……為什麼呢?他媽媽問,眼神流露著不解。我說:如果兒童以前不存在被壓抑的問題,他的發展就是正常的,他的行為就會按照自己內心的指引和需要做得恰到好處;而如果兒童遭受過壓抑,一遇到能夠釋放的環境,那他就會矯枉過正。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如果一個飽受壓抑的兒童遇到一個愛與自由的環境,要是通過觀察和驗證,發現這個環境大概是可靠的、吸納他的,覺得與他生活在一起的成人大概真的愛他,真的會樂意幫助他,那麼,這個兒童就會逐漸展開他的生命形式,逐漸開始試驗——試驗這個環境對他接納是不是真的,試驗這些人對他能夠愛到什麼程度,試驗能不能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這個時候,他的行為就會超過那個「度」,走過了頭,而成為常人認為的「胡鬧」、我們所說的「修復」了。這就像一個餓急了的人,遇到食物時一定會吃過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兒童在自然成長的過程中,只要是應該發生的而沒有發生,應當經歷而沒有經歷,應該做的沒有做的話,就算欠下「成長」債了。當進入愛與自由的環境之中,他一定會討還這個債的。而如果沒有「討債」的機會,「討」不回這個「債」,這個「債」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會銘刻在他的心靈中,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人幫他解決掉,就會直至成年,直至永遠。而根據我的經驗,睿睿不但以前的過激行為被控制、被壓抑了,就連正常的興奮行為,甚至正常的工作行為都被控制、被壓抑了。一旦我們再給他這種行為的權利時,他所要做的,不是利用這個權利進行工作進行重建進行發展,而首先是,他的所有的關注點都會全部集中在「能不能擁有這個權利」,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用這個權利」了。所以,我說他會變得不可理喻,甚至會把蛋糕摔到天花板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他媽媽一聽,顯得很緊張,說:那,該怎麼辦呢?我說:只要你的兒子不把煤氣灶搞爆炸,不把房子點燃,不把孩子弄傷,不把自己弄傷,其他所有的行為都允許他做。我繼續說:睿睿只有經歷過一個嚴重的修復期,才能真正地重建自己,把自己建構成一個活潑的、很有內在力量的、同時又很有自我約束能力的孩子。那我們在家該怎麼做呢?他媽媽問。我說:每當孩子看你的時候,就得向他微笑;你得讓家庭的環境自由起來;除了會造成大的破壞和傷害的可能之外,盡量允許他自由地嘗試他想要嘗試的一切;盡量抽出時間跟他玩,跟他嬉戲;比如找一塊紗巾,跟他做「撈大魚」遊戲——就是一網不撈魚,兩網不撈魚,三網撈大魚……我說實際上,這就是「遊戲傾聽」。通過這些做法,讓孩子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讓他徹底放鬆下來。其它事情,由我們幼兒園來做。再後來,每當教室出現歡歌笑語、而睿睿本能地藏在窗帘後面時,我就忍不住地推測:在他以前上的那個幼兒園裡,老師的所有課一定是有組織的、一刀切的、統一行動的。在這個「被組織」的時間內,所有的孩子都要聽從老師的指令,要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許說話,不許亂動。憋了一堂課後,下了課,孩子們就會像監獄放風那樣開始撒歡了。這時必然會鬧過頭,鬧過頭老師就會認為紀律不好,就會不高興,而這時,孩子們已經剎不住閘了,老師無法用一個溫柔的眼神控制住這一切,而不高興的情緒會流露出來。傳統方式一直認為,使一個不守紀律的群體守紀律,就必須得有一個讓群體感到害怕的人出面維持,而老師大都扮演這個「讓群體感到害怕的人」。他們所採用的方式一般來說首先是拉出幾個殺雞給猴看——某某某,請你閉嘴!某某某,你要是再不安靜我可就不客氣了!結果呢,老師真的就會「不客氣」:會把某個按在牆邊罰站,或者關在一間會讓孩子們害怕的屋子裡面,關的時間往往超過孩子能夠承受的量。這樣,孩子們會因為懼怕懲罰,而聽老師的話。而這個老師,就會像頂在他們腦袋上面的槍口——當一個人腦袋被槍口頂著的時候,他一定是順從的;一旦把槍拿開,第一個行為就是逃跑或者反抗了……這個例子我一直跟家長在說。許多傳統老師是這樣做的,我兒子上幼兒園時的老師就這樣做。孩子的天性活潑,愛說愛動愛鬧愛玩,每個孩子的形態都是不同的,「這個孩子」的不同與「那個孩子」的不同就像玟槐與月季的不同一樣,怎麼能要求一刀切呢。如果課堂要求過嚴,即便是安靜型的孩子也有憋不住的時候,也會尋找機會「放」一下的。尤其下了課,孩子會自然「放」開,而老師又沒有恰當的「收」的辦法,他們就會怨恨孩子而不是怨恨自己——就會覺得,這些孩子怎麼這麼鬧啊,怎麼這麼不守秩序啊。傳統的老師大都不喜歡這樣的「鬧」,他們要的是安靜和聽話,他們認為,安靜聽話才是好孩子。所以,就導致傳統學校里的孩子,每個人心裡都積攢著大量的能量等待釋放,睿睿就屬這種情況,這一點大家後面就會看到。就是在課堂上,每當孩子們熱烈地朗讀或者討論時,這種能量也會憋不住地迸發出來,比如會意地大笑,熱烈高漲,高漲得不得了,課堂上就會喧鬧成一片。這時,傳統的老師通常所使用方式就是大喊一聲,或猛敲桌子,嗓門特大,表情特凶,樣子特別可怕。兒童是感覺動物。非常靈敏的感覺動物。這一分鐘你沖著他笑,下一分鐘你突然面目猙獰了,讓他那靈敏的心靈如何承受呢?在幼兒園,老師們就要用一套特殊的技巧來「收」,讓他們歸於安靜。不然孩子就會「發瘋」,就會敲桌子說髒話,由討論問題發展到說髒話,這種事我們經歷過很多次了。我推測,多少次的這種經歷讓睿睿變得十分警覺、十分靈敏、十分地知道如何才能保護自己了。每當他感覺到老師快要罵人的時候,甚至當老師喊了他的名字時,他就會本能地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比如扯過窗帘,把自己遮在裡面。逃過劫數是需要智慧的。他肯定在以前的園裡用這種方式逃過了許多劫。是險惡的環境,讓睿睿成長起一種逃離劫數的智慧。大概用了兩個月時間吧,睿睿這才確定,他的「遮起來」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每當他「遮起來」時,沒有人注意他的「遮起來」,沒有人在乎他的「遮起來」,甚至沒有人發現他已經「遮起來」了……而且,他還發現,對於活蹦亂跳的孩子,老師並沒有實施嚴厲懲罰。如果有人鬧得太過火了,比如一把將小朋友推倒,或者破壞了他人的工作,老師最大的懲罰就是抓住他的兩隻胳膊,告訴他:不可以推小朋友,不可以破壞他人工作。如果不聽,還繼續鬧,就會帶他到「反思角」反思一會兒,之後還要在他的臉上親一下,表示你雖然違反了紀律,做了不好的事,但老師仍然愛你。這一切都被睿睿看在眼裡,他開始慢慢信任這個環境了,他的安全感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因而,也就順理成章地,拉開了「修復」的序幕——開始的時候,睿睿用試探眼光怯怯地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試著摸摸這個摸摸那個,試著拿眼睛掃著老師,看看老師有什麼反應。許多次之後,發現沒反應,就跑跑停停、停停跑跑,也發現老師沒有什麼反應。於是,突然有一天,他徹底放開了——開始搶奪小朋友的東西。最初,當這種行為發生時,老師便走過去說:睿睿,不可以搶小朋友的東西。但不起作用。再制止,仍然不起作用。我們想了一下,就開始嘲笑起自己來了。在睿睿以前的幼兒園裡,老師在發現這種情形時,所使用的表情一定是非常嚴厲甚至可怕,所使用的口吻一定是斬釘截鐵的甚至聲嘶力竭,所使用的用語多半都是不加選擇的,什麼樣的用語能傷害孩子就使用什麼樣的用語。而我們的老師,友好的表情、溫和的口吻、善意的用詞——「不可以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這怎麼能使睿睿停止他的搶奪呢?睿睿發現,哇!原來這樣啊!我可一點不怕她們!所以,幾乎是突然之間,睿睿開始亂跑亂鬧亂喊亂叫了,他將搶奪其他孩子東西的行為升級到瘋狂的程度。不論你玩的是玩具還是教具,他都是猛衝上去抓起就跑。在那段時間,老師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在鬼哭狼嚎聲中追趕睿睿,把被搶教具或者玩具奪回來!然後再幫那個被破壞了工作的孩子恢復原位。為此,老師們疲於奔命了!因為剛剛奪回來這個,還沒恢復原樣,那個又被搶了。教室里鬼哭狼嚎亂七八糟一塌糊塗,整個一團糟啊。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睿睿發展到推人,亂砸亂扔東西!他的行為完全失控了,一拿到任何東西,都會朝著人群砸過去!他的「拿」和「砸」都是無意識的,因而更加可怕,因而更加難以調整。比如他拿起一隻杯子哐哐就砸,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砸這隻杯子。他沒有意識地在動。他就是想動。想破壞。如果是個正常孩子,他拿到這個杯子時會先看一看,如果覺得好看,就會仔細觀察,或者這裡敲敲那裡敲敲,聽聽聲音好不好聽,揣摸能夠幹什麼,怎樣用它來玩,等等。這是孩子的探究,就是所謂的「工作」。他是為了了解這個東西才這樣做的。而當一個孩子拿著杯子,手在哐哐亂砸,眼睛卻在東張西望,砸著砸著,完全沒有目的地哐地一下扔過去了——沒有目的,沒有意識,這種無目的無意識的行為,是兒童的不正常狀態。這就是說,睿睿只有動的慾望,而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動、動是為了什麼目的。這種無意識的動,證明了我先前的推測:這個孩子動的慾望曾被嚴格地控制過,被嚴重地阻礙過,因而成為了他的問題。當一個人心裡有了某種問題的時候,他就無法正常思考了;當這種問題成為他的痛苦根源的時候,快樂原則就啟動了。快樂原則指的是,在人的心靈里,本來應該是被快樂充滿著的。整個空間沒有給痛苦留下任何位置。如果痛苦侵入了,而你又不太在乎,那麼這個痛苦就會呆在原地,不會擴散,你也能夠忍受,仍然是快樂的,只不過快樂的質量有所降低而已。而當這個痛苦加大,或者不太大的痛苦受到刺激,使你很在意了,這個痛苦就會急劇擴張,成幾何倍數地放大開來,致使快樂的空間被嚴重壓縮。這個時候,人的快樂原則就會啟動,就會尋找快樂,人也就會轉瞬之間,進入到喪失理智的狀態。快樂原則其實一點都不快樂。它不過是為了排泄痛苦所採取的行動罷了。比如某人對另一人特別不滿,一直強忍著,忍到某一天時,突然有個朋友說了這「另一人」一通壞話,然後又說,那「另一人」背地裡如何如何在說你的壞話……一下子把他的痛苦給激活了。這個時候,他就會啟動快樂原則,開始發火,對著這位朋友大發雷霆,找個由頭與他過不去。可是這位朋友並未招惹他呀。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因為排泄痛苦而喪失了理智。那麼,睿睿的快樂原則是什麼呢?就是動!這就是修復啊!這種修復……這種由於突然的鬆綁而導致的過激行為,它在教育方面及在兒童發展方面的意義何在呢?第一、他一定是遇到了一個愛他的、給他自由的環境。第二、說明他以前在家庭或者學校里,肯定存在過被壓抑被干涉的情形。他在哪方面修出現了修復現象,就意味著在那方面出現過問題。第三、只有通過這樣的修復,他才有可能進行心理的、人格的、以及學習機制的重建,展開他的生命,從而走向正常。現在,對睿睿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前面所說的那個「走過頭」的問題。等這一步完成之後,他才會重新建構自己,讓生命重新顯現自然法則,放射燦爛光輝。後來,睿睿已發展到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教室里轉著圈兒瘋跑。他一點道理都不講了!不要說跟他講理,就是要對他講話,不管任何事,你還沒開口,他已經哇哇尖叫了!他的尖叫聲就像帶磁的電流,像鐵器擦刮鐵器的那種聲音,刺耳得要讓人神經斷裂、腦袋爆炸、精神崩潰了!他如果要干一件事你不讓,他就會用這種刺耳的尖聲號陶大哭。記得有一次,他非要鑽進那隻布櫃里去,我想要是讓他鑽進去了,其他孩子也會模仿著鑽進去的,所以堅決不讓他進。他瘋了似地喊叫,跺著腳哭,罵我臭大李!臭老師!還用拳打我。我想應該對他實施傾聽了。這種發脾氣和尖叫倒是個難得的教機。睿睿會通過喊叫、出汗、發抖能把以前積攢在心裡的恐懼發散掉一些的。成人如果能夠恰到好處地傾聽他,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兒園,不可以鑽進儲物櫃是一條行為規則。我想試著為他建構一下這個規則。我抓住他的手,眼睛看著他的眼睛,說:睿睿,那裡面不可以進去。睿睿拚命地要往柜子里鑽,我擋在他和柜子之間。他暴跳著、尖叫著想把我推開。我知道,這時,進柜子的需求已經退居次位了,而與一個他心目中由來已久的、代表著「恐懼」表象的老師的抗爭,升到第一位了。實際上,我心裡已經開始暗暗高興:他能夠在我面前這樣不理我的要求,並且能夠抗爭,說明他認為我是安全的。我意識到,他將從我開始,一個一個地證實老師對於他是否安全的,從此開始改變他對心中對於「老師」的看法。我堅信,這場衝突能使我們雙方獲得很多。他使勁地打著我,我蹲下來,平靜地看著他的臉,重複著那句話:不可以進到布柜子里去。我每說一遍,他就更加劇烈地尖叫,更加劇烈地狂打。我覺得已經差不多了,就坐下來,拉著他的手。他也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用腳踢我的胳膊,眼睛裡那種仇恨焦慮的光,都快要把我燒著了。讓我慶幸的是,我早已「修鍊」出了面對這種目光的定力,能夠平靜而微笑著面對他了,而且還能輕聲地說:你踢疼我了。睿睿聽說踢疼了我,有幾次掙脫一隻手,試圖逃走。那幅圖景一定是慘烈的。我拉著他的一隻手,他的背對著我,用另一隻手向遠處爬著。他的臉上,淚水、汗水和鼻涕混在一起,而我都無法為他擦掉這些了,因為我的任何一個超出我抓著他手的動作都會被他理解為攻擊行為,會引來對我的仇恨。如果我讓他逃走了,他將不知道這次衝突的最終結果是以我們之間的和好及美麗的友情結束的,也不知道一個成人和一個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這樣面對面地解決問題,他內心會留下一個由於未完成而造成的判斷:老師仍然是可怕的。他在我的面前拚命掙扎著,他那種拚命的感覺啊,像是你要拖他下油鍋了,你要要他的命了。在這種時候,每一次,我幾乎都會懷疑自己做的對不對。他不斷地用腳踢我,踢得特別的狠。那時是夏天,我穿著短袖,胳膊被他踢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後來實在疼得受不了了,我就把他的腿夾在我的兩腿中間,仍對他說:你踢疼我了,你不能踢我。他無動於衷,還在罵:臭大李!臭老師!我討厭你!這通折騰啊……他滿頭大汗,我滿頭大汗。我堅持著,堅守這最後的防線。這種重複的掙扎使睿睿發現,事情並不因為他不斷的掙扎而如他所願,也不會因為他不斷的掙扎而變得更糟。漸漸地,他便鬆懈下來,由純粹的脾氣變成了哭訴——前者是情緒,後者是情感;前者是破壞性的,後者是建設性的。我開始考慮是否鬆開他。如果鬆開,最成功的結果應該是在我鬆開之後他不會跑開。如果跑開了,也就白做了,必須再找機會重來。對於這點,哪怕讓孩子多經歷半次我都不忍心去做。但是,什麼時候應該鬆開呢?太早太晚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時就要跟著感覺走了。而我的感覺,是時候了。於是,我便鬆開了那隻抓他的手。睿睿並沒有跑,只向遠處挪了兩下,趴在地板上、撅著屁股,大哭起來。他的哭聲不再尖銳,也沒了剛才的那種憤怒,而是真正的憂傷……我感覺到,現在已到了能夠跟他共情的時候了。這時我是不能離開的。如果離開了,在他心目中就會成為一個敵人。之後,他就會在任何時候,找到任何的機會向我報復的。因為對我的恨,會使他在幼兒園裡失去了一個知己,失去了一個可能成為朋友的人,失去一個能夠幫助他進行修復以及精神重建的人。我挪到他對面,低下頭,看著他哭。他哭啊哭啊,一會兒趴在地上,一會兒又坐起來;坐一會兒又趴下,趴一會兒又坐起。在他這樣哭的時候,眼睛一直是閉著的。我敢肯定,孩子雖然閉著眼睛,但他仍然能夠感覺到我是坐在他的身邊的。有時,你什麼也沒有說,孩子們哭完了,就會把你當成了知己。這就是情感支持的結果。睿睿一邊哭,一邊突然抬起頭來,很快地看了我一眼。我立刻挨近他的臉,溫和而同情地說:我可以給你擦擦汗嗎?他似乎很吃驚,哭聲嘎然而止。停了大約一兩秒鐘,他才反應過來,再一次趴在地上哭起來,哭了幾聲又抬頭看我。我說睿睿,老師可不可以給你擦擦汗?他沒有回答,只是在哭。我站起身,拿了一條毛巾,在上面灑上熱水。因為是在夏天,如果用熱毛巾擦臉,那感覺一定很舒服的。他哭出一頭一身的大汗,我拿著灑過熱水的毛巾,擦了他的臉,並將頭和後背全部輕輕地擦了一遍。在我做這些的時候,他沒有拒絕。我再一次問:睿睿,老師可以抱抱你嗎?他沒吭聲。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我輕輕抱起他,把他抱在懷裡。在我抱起他的第一個瞬間,那個小身子,便軟軟地貼在了我的身上。如果孩子拒絕你,你抱時他的身體是僵硬的;反之,他的身體是柔軟的,每一寸肌膚都會貼在你的身上。我抱著睿睿,盡量讓我的身體放鬆再放鬆,以便傳導更多的愛給他。他在我的懷裡呆了很久很久。我低下頭,用我的臉頰輕輕地挨著他的額頭,靜靜端詳這個4歲多的小男孩,覺得他在我的懷中,竟像個熟睡的嬰兒那樣平靜安詳。當時啊,我幸福得……這種幸福的感覺真的沒有語言可以表達。現在,他身體軟軟地靠在了我的身上,說明他已接納我了。與此同時,我也接受到了這個小身體傳導過來的友情和愛。剛才付出的能量,由於這種愛,全部得到了補嘗。就是說,我與他之間,在心靈深處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就像月亮與星星之間達成的默契那樣。我們就這樣相互依偎著,直到睿睿在我懷中動了一下。他舉起指頭,向遠處指著。我順他所指的方向一看,發現小安妮站地的中央尿尿。安妮是個女孩,那時才1歲9個月大,不知道上衛生間,也不知道應該蹲著尿尿,經常是,站得筆直,「嘩」地一聲,尿就下來了。睿睿發現小安妮站著尿尿,指給我看。我沒有動,而是把他摟得更緊,與他一起看小安妮站著尿尿。因為直覺告訴我,在這個時刻,我不能像某些成人那樣發現小孩尿褲子了,就把正在安慰的大孩子放到一邊過去收拾。要是這時我去收拾尿,睿睿就會受到傷害,他所經歷的痛苦就白經歷了,我的心血也白費了。就在我倆觀看安妮尿尿這段時間裡,睿睿顯得特別的乖。我感覺到,他身體裡面那個魔鬼突然飛出了體外,使得他臉上第一次顯現出煥發著人性之光的詳和,詳和得如同滿月一般。而且,也幾乎是突然之間,他也想到了關愛他人……就這樣,我們一直看著安妮把尿尿完。我才說:睿睿,老師可以去給妹妹收拾一下尿嗎?他點點頭。我在他額頭上親吻了一下,說:謝謝,你已經知道幫助小妹妹了。安妮站在尿里,褲腳也泡在尿里,腳邊是黃黃的一灘。我收拾尿的時候,故意裝出很狼狽的樣子,睿睿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大概覺得這時笑有些不合時宜,就很不好意思地在地上打了個滾,爬起來離開。到這時,我認為我與睿睿之間已不是默契的問題了,而是——由於我捕捉到了這個難得的教機,就像喊了聲「芝麻開門」,他那扇心靈之門便應聲而開了。剛擦完尿,電話鈴響了,我過去接。睿睿,平靜地走過來,靠在我的身邊,抬起臉來看著我,一直到我接完了電話。之後,他拉著我的手,領我去看他的一個東西(忘了是什麼)。之後,又讓我看他的工作(其實那不算工作)。在這一天里,不管他做什麼事,都要讓我看。這就是說,我真的成為了他的知己。我像一個戀愛中的小姑娘,平靜而幸福地跟在男朋友的身後,任他把我領到任何地方。我倆渾身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如果睿睿是個成人,即便我當面不好意思,我也會寫信告訴他:我是你的知己!可惜他才4歲多一點……這個知己,一直保持到現在。無論什麼時候,無論睿睿在幹什麼,如果我站在他的身邊,他一抬頭,看見是我,都會欣喜地尖叫,扔下手頭的事情撲上來親吻我。我們抓住一切機會調整睿睿。我們的調整一點一點進展著,使他一步步走向正常。但是,往往是進一步退兩步。他的反覆性太厲害了。有時候,我們真有一種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的感覺。我看到的第一道曙光,就是睿睿對自己的暴力傾向開始自我抑制,是在去年7月。那天幼兒園上的課是「搶救劉老師」,就是讓孩子們知道,當我們生活中出現危急時應該怎麼辦。劉老師扮演得了急病的人,所有的孩子都參與搶救。在搶救中,老師們不斷地給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難題。馬老師說:這個病很急,也很嚴重,我們怎麼辦?孩子們說:動手術。誰來當醫生?馬老師問。一番爭先恐後之後,予楓和睿睿當了主刀醫生。劉老師被「抬」上了手術台,她大叫:唉呀,我上不來氣了!於是,大家趕快解決這個「上不來氣」的問題——有的按著她的肚子,有的給她做人工呼吸,有的給她輸氧氣,有的給她打針……問題剛剛解決,劉老師又喊:媽媽呀,我好餓啊!快要餓死了!我想吃東西!於是,孩子們全體出動去找吃的。五花八門的食物找來了,有用教具充當的,有用玩具充當的。予楓說這些東西不能吃,便跑到玩具區找到一隻彩色塑料雞,拿雞時王麗老師還不給,說這裡的雞不能隨便拿,要用錢買,於是他又去找「錢」,找來「錢」後,再從王麗老師手中「買」過來……總之,他為得到這隻「雞」,經歷了一個相當困難的過程,所以顯得尤其珍貴了。予楓把「雞」放到一個碟子里,端到劉老師面前。因為他和睿睿都是主刀醫生,所以予楓在病人一邊,睿睿在另一邊。予楓把「雞」遞到劉老師嘴邊,說:看,雞,你吃。睿睿大聲說:不行,開刀了不能吃雞!予楓說:能吃!睿睿說:不能吃!我爺爺開刀時就不能吃肉!兩個「醫生」,在手術台邊,隔著病人開始吵架,一個說能吃,一個說不能。病人無奈,只好抬起頭來,跟他倆講:做手術時,醫生不可以吵架。予楓好不容易找來那隻雞,覺得非常得意。劉老師吃著雞的樣子肯定要比吃教具強得多。他正想藉此表達一下自己的愛心,而這種表達竟被睿睿堅決地否定了,使得他愛心受到阻礙,所以非常惱火。看看吵不過,就啊地一聲尖叫。尖叫聲使睿睿激動起來,用指尖在予楓伸過來的腦門上面推了一下。予楓便繞過病人的腳,跑到睿睿的那邊,先是舉起雞,朝著對方砸了過去,之後又一頭撞向他的肚子。老師們急壞了,都跑過去。我立即用手指向大家發出一個「停止」的示意,因為這時,出現了一個奇蹟……要論打架,兩個予楓也不是睿睿的對手啊。他那麼高,那麼壯,動作又是那麼猛,還沒有知道輕重的經驗,他只要使出一半的力量就能把予楓打倒在地。而這種行為,對於睿睿來說太平常了。我說的奇蹟,是在老師們都想著予楓定會遭到拳打腳踢的時候,睿睿卻沒有動作,而是將手和兩臂平伸開來,就像飛翔的鳥翅那樣。予楓砸雞的時候,他沒有動;予楓將頭撞向他的肚子的時候,他依然沒動;予楓的行為遇到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自然反擊的,可是,無論他怎麼撕打,睿睿都站著不動。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被感動了。遇到這種情形,我想即便一個成人,也會忍不住動手的。可睿睿,一個只有4歲多點的孩子,卻在奮力控制著自己。而且,為了能使控制有效,自始至終平伸著兩條用來反擊的胳膊。唉呀,當時啊……我該怎樣描述當時的心情呢?我只能說:我終於在南極的慢慢長夜裡看到了第一道曙光,覺得天快亮了……我說第一次看到曙光,是因為……這是睿睿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意識控制自己,也是第一次控制住了自己。呀!我,所有的老師,都在為這事歡呼雀躍了!我們不知暗暗地歡騰了多少次!我們突然有了十足的信心,是那種不打一點折扣的、覺得一定能成的信心!我們覺得睿睿肯定是有希望的!他是可以調整好的!我們一定能夠調整好他!而這之前,我們的信心是含有雜質的。只是,每次覺得沒有希望時,大家都會互相鼓勵: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在我的經驗之中,每一個被調整的孩子,不管他是孤獨症、多動症、還是學習障礙、品行障礙,等等,我發現,每次到了覺得沒有希望、沒有曙光、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只要你咬緊牙關說再堅持一下,定會見到曙光的來臨。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人大概是迄今所發現的惟一的懂得自我的靈性生物了。懂得自我,在於他懂得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別,並能為他人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如果說以前的睿睿是一個只知活著、只知吃喝、只知物質、只知動來動去打打鬧鬧的缺少靈性的生物的話,那麼,從這天起,在這個4歲多點的孩子身上,才煥發出只有人應具有的特徵——人性的光輝!&正視分離分離始終要來臨,陪園結束後,這是最難面對的一個難關。在家長陪伴的幾天里,孩子已經對幼兒園消除了陌生感,不再認為家長會把他拋棄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自己離開。但是,無論陪多長時間,在家人離開的時候,孩子仍然會感到痛苦。孩子入園期有兩部分恐懼源:陌生恐懼和分離恐懼。陌生恐懼可以利用陪園解決,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離別恐懼。懷著良好的心態堅決果斷地與孩子分離結束陪園的那一天,要事先和孩子說好:「今天媽媽要離開,放學後會再來接你。」到了幼兒園,與老師事先暗暗地做好準備,在孩子沒有抓住媽媽的衣領或頭髮時,將他快速地放到老師懷裡,然後放鬆地微笑著與他說再見,馬上離開。接下來的事,交給老師處理。這樣幾天過後,孩子就會發現媽媽離開後並沒有什麼危險,也就不會感到嚴重的恐懼。在離別時切忌與孩子纏綿。實際上這種纏綿都是家長不信任孩子能夠承受離別的表現,更多的情況是家長自己不捨得離開孩子,給孩子說很多的話,講很多要離開的道理,不斷地重複與孩子擁抱。這一過程使孩子醞釀了過多的離別悲傷,成人的行為又暗示了離別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孩子就會朝著家長暗示的方向,將這一過程變得異常艱難起來。做好「分離適應期」孩子的身心護理在分離期,孩子要獨自一人面對幼兒園,心靈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創傷。如果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會很快地撫平傷痛,變得快樂起來。因此,在分離期家長要對孩子的心靈做精心護理,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進行——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會在分離的時候哭,就事先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別哭,只是和他說:「媽媽一定會來接的。」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也不說,上學的路上和孩子說說笑笑,講一個小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到幼兒園後,暗暗給老師遞一個眼色,雙方配合好,然後果斷地離開。如果孩子在分別的時候,抓住了家長的頭髮或衣領,不要讓老師抱住孩子的身體強行搶奪,這樣做給孩子造成的恐懼要比離別還嚴重。如果孩子抓住了家長的衣服或頭髮,家長可以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撫摸著,慢慢將他的手從頭髮和衣領處拉下來,然後儘快地將孩子交給老師。如果孩子一直不放手,可以讓孩子站在地上,家長蹲下來,兩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平靜地對孩子說:「請放開。」如果孩子還是不肯,媽媽可以輕輕掰開孩子的大拇指,這樣孩子的手就會鬆開,然後立刻將孩子交給老師,快樂地和孩子道聲再見。如果孩子躺在地上打滾,就讓老師蹲在孩子的身邊,防止他爬起來再次撲到媽媽懷裡。媽媽讓孩子看到自己快樂的面容,然後再見,儘快離開。家長如果能在分離期做到每天都能果斷、愉快地離開,孩子就不會由於分離而產生心理問題。第四講 三歲----對性別感興趣的年齡3歲的孩子進入身體感受期,也進入了性心理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3-6歲為孩子性心理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青春期為性心理發展的第二個時期),一般家長在孩子問題上一提起性的問題就心有餘悸,對於男孩對女孩的興趣與女孩對男孩的興趣也感到心情複雜。在孩子幼年階段,家長認為孩子們還不能分辨男女,也不在乎男孩女孩滾在一起,孩子到了三歲,開始注意性別,並對異性夥伴發生興趣時,家長就會覺得好玩,等到孩子5歲時,揚言要和某某結婚,並想看看別人藏在褲子里的器官是否與自己一樣時,家長大都會想到教育的時機到了,但是該怎樣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呢?老一輩的家長會一騙二堵三訓斥。現在文明的發展使人們認為這也是科學,兒童應該有權利探索這一部分的內容,可是孩子在沒有成人的幫助下是無法完成探索過程的,所以我們成人有責任去幫助兒童正確恰當的完成這一探索過程。&一騙二堵三訓斥產生的問題在對人的身體的探索中,兒童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在發現了自己和爸爸媽媽的身體不一樣,媽媽和爸爸的身體也不一樣。通過比較,他們發現媽媽的胸部比爸爸的大,自己的小雞雞沒有爸爸的大,媽媽沒有小雞雞……在幼兒園的衛生間,兒童會發現男孩可以站著小便,女孩卻要蹲著小便,男孩小便時還會在女孩面前露出得意的神情,於是兒童開始向父母提出問題,「媽媽的胸部為什麼比爸爸的大?」「男孩為什麼有小雞雞?女孩為什麼沒有小雞雞?」「男孩為什麼可以站著小便,我為什麼不能?」「我是女的,為什麼我的胸部沒有媽媽的大?」。面對孩子這些涉及到性別教育的問題,很多父母採取了不科學的方法,即欺騙、迴避和訓斥,父母們沒有意識到以這些方式對待兒童的性別教育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當父母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不知所措的時候,就採取了欺騙孩子的方式:「女孩的小雞雞掉了(或飛了),所以變成了女孩。」當女孩得到這個答案時,她便從父母的話中得到了這樣的信息:我原來是有小雞雞的,現在沒有了。於是女孩得出結論:我的身體有問題,我是不健康的。由此女孩除了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不認同外,還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存在健康方面的問題,形成「做女孩不好」的自卑心理。如果這種心理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強化,當孩子到一定年齡後就可能出現以下一些情況:要求改變自己的性別,做變性手術;在心理上轉向希望自己成為男性,他們模仿男性的語言、行為、服飾等,在心理上以男性自居,可能發展為同性戀,當然他們不做變性手術;在自卑與自責中度過一生。當男孩知道女孩是因為小雞雞掉了變成女孩的時候,他從父母的話中獲得了這樣的信息:女孩因為身體不健康,小雞雞沒了,變成了女孩,於是男孩得出結論:女孩比我們差,他們身體有病。男孩由此生出莫名的優越感,並對女孩產生歧視感和不尊重。一個6歲的男孩問我:「你知道女孩為什麼沒有小雞雞嗎?」我說你知道為什麼嗎?男孩得意地告訴我:「女孩愛哭,媽媽就把她們抱著坐在媽媽腿上,小雞雞就被坐回到肚子里去了,她們永遠也長不出小雞雞了,誰叫她們愛哭呢?」男孩的神情里充滿了對女孩的不屑。當男孩認為女孩的小雞雞因為某種原因不在了時,他們就會想像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解釋女孩為什麼小雞雞會沒有了,在這樣那樣的解釋中都充斥著對女孩的歧視感。有的時候,兒童會自己討論關於小雞雞的問題。在幼兒園的衛生間里(幼兒園的衛生間是男女共用),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情景:一個4歲多女孩解完便後,沒有馬上穿上褲子,而是走到一個年齡相近的男生面前,將自己的生殖器官盡量暴露,對男生說:「你看,你來看嘛,我的小雞雞在裡面,還沒有長出來,等我長大了就和你一樣了。」男孩卻對她不屑一顧:「你們女的本來就有病,小雞雞早就掉了,長不出來了,你不可能和我一樣!」說完揚長而去,留下了萬分沮喪的女孩。這個女孩可能一直認為自己是有小雞雞的,以後會和男生一樣很自豪地站著小便,沒有想到男孩給了她致命一擊。「我的身體有什麼病呢,我是不健康的!男孩才是健康的!」這次討論的結果把這樣的陰影留在了女孩的心裡。幾年以後,我在進行兒童性健康教育研究期間,一個9歲多的女孩在聽了我的課以後,給我寫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我以前一直認為我是有很嚴重的病,所以我的小雞雞掉了,我才和男孩不一樣,現在我知道我是健康的,我本來就沒有小雞雞,本來就和男孩不一樣!」。這封信讓我讓我回想到了那個幼兒園的小女孩。不知道她是否也得到了父母或老師或其他成年人的幫助,走出了陰影,快樂地成長。一些父母對孩子關於性別的問題採取迴避的態度,當孩子對「媽媽的胸部為什麼比爸爸的大」這類問題感興趣的時候,父母極不自然地面帶尷尬的神情迴避了孩子的問題,有的父母還會一邊對孩子說「羞,羞」,一邊用手指在臉上比畫,甚至不允許孩子再提出這樣的問題。孩子從父母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中獲得的信息是「了解這個部位是羞恥的」。父母越是迴避,孩子就越感到好奇,可是每一次好奇都被父母或其他成年人迴避,而且每次都使孩子感到探索身體的這些部位是羞恥的。這樣,父母不但沒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不斷強化了孩子對乳房、生殖器部位的羞恥感,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對「性」產生羞恥感和壓抑感,在將來的夫妻性生活中表現出來,使夫妻的性生活產生不和諧,影響家庭的幸福。還有的父母對孩子關於性別的問題採取訓斥的方式。受中國舊的文化影響,與「性」有關的話題是不能談論的,父母與孩子「談性色變」,所以,當孩子向父母提出那些性別的問題時,父母便很生氣地訓斥孩子:「下流胚子,怎麼不學好,以後再敢問這樣的問題,看我不揍你!」孩子完全懵了,不知道為什麼被父母罵,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問題就像他們問父母其他問題一樣,比如:「為什麼你的鼻子比我的大?」「為什麼天上有星星?」於是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信息是:我不能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下流的行為,身體的這些部位是下流、骯髒的。如果在兒童期形成了這樣的概念,青春期後隨著女孩月經、男孩遺精,都會使孩子正常的生理現象產生厭惡的心理,這會影響孩子性心理的發展和將來的家庭生活。在一所全日制寄宿學校里,一個10歲的女孩來月經後,沒有打電話告訴媽媽,也沒有告訴管理日常她生活的老師,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要使用衛生巾。沒有衛生巾,她只好動用了所有的褲子,換了一條又一條,兩天過去了,沒有褲子可換,第三天起床後,老師發現床上有血跡,以為她流鼻血,帶她到醫務室找醫生,她沒有告訴醫生她來月經的事,後來老師在她的衣櫃里發現了弄髒的褲子,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當我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或老師以得到她們的幫助時,孩子告訴我:「我這幾天覺得我很臟,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不願意告訴媽媽和老師,不想見到同學,我也不想到教室上課,因為我太髒了。」成年人認為不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孩子就什麼也不知道了,阻止孩子對乳房的了解,孩子就不知道乳房了,這樣孩子就保持了「純潔」,其實不然。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比如與父親或母親一起洗澡、看父母換衣服等,了解到了男女身體的不同。在對6~7歲兒童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一些兒童對男性和女性身體的區別非常了解。他們用畫畫的方式,將女性的乳房,甚至乳頭,女性生殖器、男性生殖器,甚至細緻到龜頭的結構都表達的非常清楚。一個6歲的女孩用蘭色表達女性的乳房,細緻到對乳頭的表達,我問她為什麼是蘭色,她說是媽媽的乳罩。父母自然、平靜、科學地回答兒童對性別的問題,使兒童從父母的神情、語言和態度中感受到這些問題和他的其他問題一樣,都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討論,這樣可以搭建父母與孩子進行有關「性」的問題交流的平台,等到孩子青春期到來的時候,父母就能夠順利地與孩子進行青春期話題的交流了。一位老師在給孩子們上繪畫欣賞時,出現了一些問題,請看這位老師是如何處理的:課上,我給他們欣賞高庚在塔希提島上畫的畫,畫面上有一個端著盤子的土著女人,孩子們立刻大叫:老師,這是「黃色」的!這個女人沒有穿衣服,露著奶糕糕!我放下畫,與他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畫上的女人是不是心靈特別醜惡?大家注意看她的面部,她是不是故意露出上身讓別人看?孩子說不是。我問為什麼,孩子們說,因為她臉上的表情跟穿著衣服一樣。那,她是丑的還是美的?我說。你們看,這一盤紅紅的櫻桃,像紅色的寶石;我們再看奶糕糕上面的紅點點,簡直就跟櫻桃一樣,要是吃奶的娃娃看見這樣的紅點點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你們現在覺得奶糕糕上面的紅點點美不美?孩子們說美。那麼這個女人是黃色的嗎?大部分孩子說不是,有幾個仍然說是。討論完之後再把話題引回來,我說:這個女人為什麼不穿衣服而要露出奶糕糕呢?那是因為這個地方非常熱,人們不穿衣服也能生存,所以就沒有養成穿衣服的習慣,結果呢,任何人見了女人的奶糕糕就像我看見你們的臉一樣。我看見你的臉會不會說「呀,你為什麼不把臉捂起來呢?」我會這樣喊嗎?孩子說不會。我說:為什麼我們這裡的女人一旦露出上身大家就要吃驚呢?那是因為氣候,不穿衣服冷得慌,只好穿上衣服,穿久了有些地方就再也不能露出來了,一旦露出來就害臊得不得了,而別人呢,一看見這個女人,眼睛就像電燈炮,不是看見這個女人,而是看見了奶糕糕!所有的孩子都笑得要命。我說奶糕糕是不是人長的?他們說是。我說是什麼人長的?說女人長的。女人為什麼要長奶糕糕?說要生娃娃。這就又扯到應該讓女人生娃娃、還是讓男人生娃娃的話題。我問孩子:為什麼偏偏要讓女人生娃娃而不讓男人生娃娃呢?孩子們說:因為女人勤勞。我哭笑不得。我生過娃娃,內心有生娃娃的痛苦記憶,孩子認識不到這一點,他們不知道生娃娃有多麼痛苦。我說生娃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麼痛苦的事情為什麼非要讓勤勞的人去承擔呢?他們說老師,不是這樣,因為娃娃都愛他們的媽媽,所以就讓勤勞的人生了娃娃,再讓娃娃愛她們。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我最愛我的爸爸!我是我爸爸生的。另一個孩子馬上反駁:爸爸不能生娃娃!為什麼爸爸不能生娃娃呢?我問。他們說不好意思說。我說有什麼不好意思說呢?有個孩子走到我跟前,悄悄說:老師,男人長的是雞雞!所以不能生。我拚命忍住笑,說雞雞是不是人長的?他說是。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長著?他說是。我問全班:是不是長了這個名叫雞雞的東西人都應該感到害臊呢?他們說不露出來就不害臊。我說假如當初所有的男人都不穿衣服,都把雞雞露出來,早已成為人類的一種習慣,現在我們會不會害臊?孩子們臉上表情很複雜,他們將自己做為這樣的角色體驗著那種情景,大多數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說:現在,不露出來已經成了人類文明的象徵,我們現在認為露出來是粗魯的行為。但是,人的身體也是一種科學,如果作為科學來了解它用不用害臊?孩子說不用。接著,我又將主題引回到為什麼要讓女人生娃娃上面,也就是生育的過程。我說:媽媽懷你的時候,天天都要嘔吐,難受得不得了,就像把腸子都要吐出來似的。隨著你在肚子里一天天長大,媽媽的肚皮也被撐得一天比一天薄。你們有時候多吃一口飯都很難受,可媽媽肚子里裝著一個娃娃!這個娃娃足有好幾斤重!你們誰能吃下幾斤重的飯呢?到了生的時候,那個娃娃最小也得五斤六斤,大的要到七斤八斤。媽媽天天就挺著這麼個肚子走路,上樓下樓,睡覺壓得上不來氣,吃飯只吃一點點。這些還算小事,到了生的時候,肚子痛得死去活來。我問:你們想像一下,把烙鐵燒紅放在身上燙與生娃娃相比哪一個更疼?孩子說肯定是火燙更疼。我說錯!有人證明出來了,生娃娃更疼。他把人類所有的疼痛排上隊,刀割、火燙、生娃娃,所有的疼痛中,生娃娃排在第一。聽了這個,所有的孩子都特別吃驚。我說: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娃娃在出生時不致受到傷害,再痛也不會暈過去,媽媽生你的時候遭受的那種劇痛從頭到尾她都知道。我講了我生娃娃時的體驗……孩子們聽的,那些孩子也就五歲到六歲吧,全部靜悄悄的,一點兒聲音都沒有……突然,有個孩子舉起手來,說老師,我有個辦法。我說請講。他說:想辦法讓娃娃只有針尖那麼小,生的時候,給媽媽肚皮上戳個針眼,娃娃就會從針眼裡掉出來,再到外面長大。我說好辦法,但是人類已經進化成這樣了,娃娃在媽媽的肚子里必須要長那麼大,必須十月懷胎娃娃才能長成。又有孩子舉手,還是替媽媽想辦法……哎呀,孩子同情媽媽同情得不得了,說了好多同情媽媽的話,想了好多同情的辦法,為怎麼讓媽媽生娃娃時不痛苦絞盡腦汁。我問他們:還有人認為讓女人生娃娃是為了照顧女人嗎?全不吭氣了。我說:現在你們想讓女人生娃娃還是男人生娃娃?有的說還讓女人生,有的說讓男人生,不管分歧如何,但有個觀點是一致的——不管讓誰生,都得想個讓他們不疼的辦法。課上到這個份兒上,就算達到了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對母親的同情,重新去認識母親,把對母親的情感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再推及及人。把一個只能關注主觀意識的心靈引向體驗客觀感受的層面。我敢說在那個班的20多個孩子中,起碼有一大半沒有經過這樣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學會愛,愛別人。在他們心中豎起一座偉大情感的小里程碑。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這位老師沒有恰當好處地引導孩子,那麼孩子就不僅是不能夠正確的認識名畫的魅力,還會對關於性的問題產生迴避,害羞,甚至這種羞恥的情況,會影響他們的成長,並在青春期時出現問題。&在性別教育中如何幫助孩子在兒童時期,父母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原則是:正面的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無論你覺得多麼尷尬,你的表情都要顯得自然;孩子問什麼,你就答什麼,回答的內容不要超出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清楚的問題與孩子一起看書討論;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方法和度是不同的。如果一個女孩問媽媽:「為什麼男孩有小雞雞而我沒有?」的時候,媽媽應該清楚的告訴孩子:「女孩是沒有小雞雞的,男孩是有小雞雞的,這就是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兒童的性別教育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認識男女的不同;第二,學習尊重別人的隱私,保護自己的隱私;第三,學習衛生知識;第四,保護。幫助孩子認識男女的不同認識成年人的身體2歲半到3歲左右的孩子在發現男人和女人的身體有不同的地方後,會反覆觀察和比較男人和女人的身體,有的孩子發現在父母洗澡的時候可以實現這項活動,這個時期父母可以應孩子的要求,坦然允許孩子對在浴室里洗澡的成年人進行觀察,而且不要對他的這一行為進行干涉、調侃或恥笑。如果孩子的這一行為沒有得到滿足,他會尋找父母換衣服或睡覺的時候故意闖入,以了解成年人的身體。這樣會讓孩子認為了解身體是不能光明正大地進行,只能偷偷摸摸。認識媽媽的乳房當孩子指著媽媽的胸部問:「這是什麼?」的時候,媽媽要坦然而認真的與兒子進行交流。一位母親在她4歲的兒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與兒子是這樣進行交流的。兒子:「媽媽,你這裡為什麼比爸爸的大?這是什麼呀?」母親心裡一驚:他怎麼提出這樣的問題啊?!但母親鎮定自如,微笑著對兒子說:「這是乳房。」兒子:「乳房是用來做什麼的?」母親:「乳房裡裝的是媽媽的奶,就像你小時候喝牛奶的奶瓶一樣,你剛生下來的時候沒有牙齒,不能吃飯,只有喝媽媽的奶呀。」兒子:「爸爸怎麼沒有乳房呢?」母親:「因為爸爸不用喂寶寶奶呀,有媽媽餵奶就可以了。」兒子:「我小的時候吃你的奶嗎?」母親:「當然吃了,不然你怎麼這樣健康聰明呢?!」兒子:「現在還有奶嗎?我想看一看裡面還有沒有牛奶。」母親:「早就沒有了,被你小時候吃完了。」兒子:「我想看看嘛!」母親:「好吧。」兒子天真好奇的看了母親的胸部,用手摸了摸,之後,不再對母親的乳房好奇了。如果當孩子想了解媽媽的乳房,卻又被媽媽反覆拒絕,兒子對母親乳房越來越好奇,一個男孩就因為這樣,10歲的時候經常趁媽媽不注意就摸媽媽的乳房,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摸一下媽媽的乳房才肯睡,媽媽在這個過程中依然沒有解決孩子這個問題,不對孩子解釋乳房的作用,不告訴孩子這是媽媽身體的隱私,不教育孩子要尊重每個人的隱私,每次孩子趁她不注意摸乳房的時候,她還是和從前的態度一樣,罵孩子「羞死了!」然後把孩子的手推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在每一次摸媽媽乳房的時候,可能會給他帶來「性的感覺」,這種感覺或許會帶到青春期,影響性心理的發展。對待10歲的兒子,媽媽就不能像對待4歲的兒子那樣讓兒子認識乳房,對10歲的孩子來說,除了告訴他乳房的作用外,還要告訴他什麼是隱私、什麼是尊重,這就是不同的年齡,方法和「度」的把握不一樣。認識男女的生殖器官,學會衛生常識在幼兒時期,孩子除了發現女人有乳房而男人沒有的區別外,他們還發現了男人和女人小便的地方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指著這個部位問:「這是什麼?」時,他就像是在指著耳朵問:「這是什麼?」一樣,父母不必緊張臉紅,像回答孩子「這是耳朵」一樣,平靜地告訴孩子:「這是生殖器官」,如果孩子不再追問,說明他只想知道這個部位的名稱,父母就不必再解釋了。如果孩子繼續追問:「是幹什麼用的?」這個時候就像孩子問「耳朵是用來幹什麼的?」一樣,父母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長大了以後做爸爸媽媽時生孩子用的。」對於7~10歲左右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兒童性健康教育卡通漫畫的讀本,告訴孩子男女生殖器官的大致結構。在講解女孩生殖器官結構時,可以這樣講給孩子(利用卡通漫畫圖):「這是尿道口,是女孩小便的地方,這是生命的出口(可以先不用『陰道口』這個提法),是女孩長大後生孩子的,小便口和生命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兩層保護它們的組織,小陰唇和大陰唇。肛門是解大便的,它不是生殖器官,但它離生殖器官很近,如果大便後擦拭的方法不對,就會把大便里的致病菌帶到尿道口和生命口,引起疾病,正確的擦拭方法是從前往後(側面)擦拭,不可以從後往前擦拭,洗屁股的時候要先洗尿道口和生命口處,後洗肛門,最好是採取淋浴的方法。」講解男孩的生殖器官時,告訴孩子器官結構的正確名稱:陰莖、龜頭、尿道口、包皮、睾丸,有包皮的孩子容易形成包皮垢,不清洗乾淨容易引起炎症,比如龜頭髮紅、癢、小便時疼痛等,所以要經常將包皮完全翻起來,將包皮垢洗乾淨。如果包皮太緊,不能將包皮完全翻起,更容易引起疾病,應該到醫院經常,接受醫生的治療。兒童在了解器官結構的同時,更了解了如何保持器官的健康,曾經有一個7歲的孩子,因為包皮太緊,反覆感染,在他5歲時醫生建議手術治療,孩子怕疼,堅決不到醫院,2年過去了,父母為此操心不已,在學習了男孩的衛生知識後,主動向媽媽提出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同時還問他的爸爸包皮有沒有問題,如果爸爸的包皮有問題,就和他一起到醫院做手術。父母對男孩要特彆強調對男孩睾丸的保護,因為睾丸分泌的男性激素才能使男孩健康的成長為一個男子漢,睾丸產生的精子使男人能夠做父親。男孩出生以後,兩個睾丸在3個月前應該降到陰囊,如果在3歲以前發現睾丸沒有降到陰囊(通常是一側正常,一側沒有下降),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治療的方式是將一側沒有降下來的睾丸通過手術降到陰囊,這樣睾丸的功能損傷不大。如果8歲以後才發現並進行手術,睾丸的功能可能受損80%以上。孩子在平常的體育活動、玩耍打鬧時,不可以故意傷害男孩的生殖器官,同時,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生殖器官。當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與兒童討論性別的問題時,兒童就會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性別的問題,對待自己身體出現的問題。幫助兒童學習保護自己的隱私,尊重他人的隱私在對兒童進行性別教育的過程中,父母要在適當的時候開始幫助兒童學習了解自己身體的隱私,在孩子5~6歲的時候,父母可以以畫圖的方式,讓孩子用紅色筆將男女身體不可以讓他人隨便看和隨便摸的部位標記出來,與孩子一起討論身體的隱私部位,對孩子說明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是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看和摸的,也不可以隨便看和摸他人的隱私部位,要尊重他人的隱私,不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隱私。一個女孩剛進入小學一年級學習,被同班的一個男孩追到衛生間,一定要將女孩的褲子脫下,看一看他和女孩的「尿尿處」有什麼不同。女孩被嚇得大哭,感覺非常屈辱。如果父母或老師簡單的將孩子的行為解釋為「學壞了,耍流氓」,而進行相應的懲罰,可能會造成孩子另外的問題,因為孩子僅僅就是想了解一下自己與女孩有什麼不同,但他不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隱私。對於這個孩子,父母和老師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並告訴孩子男人和女人的身體隱私部位是不可以隨便看和摸的,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爸爸媽媽和老師還有同學都不喜歡他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孩子的問題得到解決,又幫助他建立了尊重他人隱私的概念。在對6~8歲孩子的研究中,對身體隱私部位了解比較清楚的孩子能夠準確的將女性胸部、陰部和男性的陰部標記出來,一些孩子只標記了男女的陰部,沒有標記女性胸部,對身體隱私部位一點都不了解的孩子將眼睛、手、腳用紅色標記出來。孩子只有對身體的隱私部位有了了解,才能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父母在幫助兒童建立自我保護能力中的幾個誤區:第一,很多父母認為只有女孩才會受到性侵害,對女孩較早的開始進行保護身體隱私的教育,絕大多數男孩的父母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現在男孩被性侵害的比例日漸上升;第二,很多父母認為陌生人才會對兒童進行性侵害,所以對孩子進行防範陌生人的教育。其實,在遭受性侵害的兒童中,80%以上的兒童是被自己的親戚、父母的朋友、老師甚至親生父母傷害的,在對兒童性侵害事件的調查發現,對兒童進行性侵害的往往是兒童熟悉和尊重的人,他們對這些人沒有防範的意識;第三,父母對受到性傷害的兒童採取訓斥打罵的態度,使兒童不敢將事情的真相告訴父母,兒童陷入無助狀態,被罪犯多次傷害。父母應該明白這不是孩子的錯誤,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在事件中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如果再失去父母的愛和幫助,孩子更沒有能力走出傷害的陰影,重建自尊與自信。我發現,作為教育者,就是要靈敏地抓住,出現在你面前的每一個機會,然後發展,最後回歸到那個原點上面,這個點就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基本的愛。愛是教育的前提,可是在我們的教育里,由於沒有找到能夠觸動孩子心靈的對象、可供生長的土壤,所以就無法真正在他們心中生長出來,於是只能成為表面的口號。而家長又只知自己去愛孩子,不知用自己的愛培植孩子的愛,所以孩子不能夠在內心深處形成愛的交互,不能認知愛。而學校教育中的「愛」大都是「愛國家」「愛集體」這類的內容,孩子對這些詞,無法產生切身的情感,不能有更深的體驗。你看到了我是從孩子的媽媽開始,從相近的人開始,培植這種愛的。闖進李網這個大家庭,是一種緣分。為這個緣分,我一直暗自慶幸自己擁有的這份幸運,激動著,興奮著。因為李網裡的財富真是太多太多了,很多可以分享的資源,很多我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多貼心周全的指導,很多熱心、真誠的李網人……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親婆奶奶】給小寶貝的小小開衫 | 編織人生論壇
    寶貝防晒大匯總
    十二星座寶貝適合讀什麼繪本
    寶貝,寶貝

    TAG:成長 | 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