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
06-06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第三集蔡禮旭老師主講 2004年11月20日 海口市孝廉國學啟蒙中心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接續下午的課程。要能夠深入中國幾千年來聖賢的智慧,必須有一個法寶,你就可以直接進去聖賢的教誨之中,哪一個法寶?文言文,這把鑰匙一定要備上。一提到文言文很多人就會害怕,還會發抖。其實我之前在初中的時候學文言文也學得很差,我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我的語言老師有一天剛好看到桌上有一張作文範本,一個寫得很好的文章,然後整理成一篇,剛好當我們的學習範本,那張範本上面寫著「蔡蓉青」這個名字。剛好她跟我一樣都姓蔡,結果我們老師看完之後就說了一句話,他說同一個家庭教出來的孩子,為什麽語文能力差這麽多!「蔡蓉青」是我二姐,她初三,我初一。諸位朋友,這句話講下去之後,我脆弱的心靈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我們為人老師的人,這種會傷害孩子信心的話能不能講?不能講。當我們為人老師講太多傷人的話,很可能會讓孩子沒信心,甚至於會讓學生心生悔恨都有,所以這個要謹慎。當然我沒有心生悔恨,我只覺得自己很慚愧,老是學不好。我還記得有一次考試考了一題選擇題,題目是:「老氣橫春,橫夏,橫秋,橫冬」,諸位朋友,要選哪一個?問:「老氣」什麽?答:「橫秋」。你們怎麽回答這麽快?我在那裡想半天唱了一首歌,唱一個字就給它點一個字,點到最後,看最後一個字點到第幾就給它選上去,結果我還是選錯了,所以自己的語文一直都很沒有信心。上了高中的時候,我記得在上「岳陽樓記」,因為都是文言文,我的內心也是很恐懼。後來上課上到一半,我的老師把我叫起來,他說蔡禮旭,你給我站起來,你假如上我的語文課還打瞌睡,我就記你曠課。所以我的語文一直都是很差勁,一直都沒有否極泰來,所以我的信心一直都沒有建立,甚至於上了大學也是一樣,覺得自己太差勁了。直到我二十五、六歲的時候,聽到釋凈空教授提到,中國文言文是老祖宗給他後代子孫最大的恩澤,當我們把這個道理聽明白之後,內心真的覺得很慚愧。平常有一個人很誠心的倒一杯水給你,我們的感覺怎麽樣?感激得不得了。結果老祖宗從幾千年念念就為了後代子孫的人生,能夠得到很大的啟示,甚至於是承傳他的智慧,幾千年前就為了你的成就在用心,這樣的恩德大不大?大。我不只沒有感謝,還把這個教誨丟到垃圾桶裡面去了,內心覺得十分的慚愧,眼淚都掉下來,不過這種眼淚哭完之後很舒服,就覺得做錯了。孔夫子教誨我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以前不懂得珍惜老祖宗的教誨,現在道理聽明白了,趕快改過遷善,所以當這一份心念提起來之後,我就開始閱讀聖賢的經典。不過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當我再次把文言文打開來念的時候,突然覺得它格外的親切,為什麽?所以我們印證聖賢一句教誨,「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生出來。所以為什麽我的語文都學不好?因為自己內心有恐懼,自己預設了很多的障礙,所以一直就學不好。當這個念頭一轉,轉而懂得去珍惜並承傳老祖宗的教誨,這個心念一轉,障礙就去除掉了,所以我們要從心理上真正去體會到老祖宗的恩澤,我們就能夠好好的來學習聖賢教誨。很多人都說「我現在背文言文可能背不起來」。諸位朋友,我的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一直都還保持到現在。我在二十六歲以後還參加很多考試,因為讀文言文之後,記憶力愈來愈好,所以考試也都很順利,所以確實我們不要被自己障礙住。很多的理論都說記憶力會跟年齡成反比,年齡愈大,記憶力愈衰退,有沒有道理?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那是一種結果。年齡愈大,記憶力愈差是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才能對症下藥。年齡大為什麽記憶力就衰退?想了很多什麽?老了,不行了,沒用了,那就不行了:問:這個叫心想什麽?答:事成。這個事倒不是好事。我們來分析一下,人為什麽年齡愈大,記憶力愈差?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道理又不明白,所以人生會增添非常多的煩惱,煩惱一多,記憶力衰退,思考能力也一直下降,常常要想些什麽事就覺得痛死我了,想不起來。所以原因出在於人隨著年齡增長之後,確實他的煩惱障愈來愈嚴重,所以自然而然記憶力就衰退下來。當一個人對於人生的道理,做人處事的真相愈清楚明白,他理得,心就安,就清凈,所以記憶力就能持續保持下去。李炳南老師活到九十七歲,老人家九十幾歲講課的時候有沒有翻書?沒有翻書,引經據典從來不看書的,所以他的記憶力並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所以很多的真相要靠我們自己去印證,不要人云亦云,把自己都嚇死了。《三字經》也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蘇軾的爸爸幾歲才開始讀書?二十七歲,因為兩個兒子比他優秀,被刺激了,覺得自己很丟臉。其實覺得很丟臉是好事還是壞事?好事,所以孔夫子說「知恥近乎勇」,知道羞恥的人才會有勇氣奮發圖強。所以蘇老泉也是二十七歲才開始深入聖賢教誨,而他後來也成為唐宋八大家,宋朝跟唐朝八個最有學問的文人,所以成就也是相當的高。諸位朋友,只要有開始都不會嫌晚,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來學習。學文言文要從哪裡下手?還是要從背下手。您能夠背五十篇文言文,你就可以讀文言文;您可以背一百篇文言文,你就可以寫文言文。一定是第一篇的時候背最久,慢慢你很多能力就會開始恢復回來。我們有一位老師二十七、八歲了,他最近去參加考試,他也說他的記憶力從來沒有這麽好過,因為在這一年來,他都是學習中國聖賢的經典,所以他也發覺他的狀態一直還在提升當中。那我們背哪些文言文?諸位朋友,您背《弟子規》,《弟子規》可以相當於六篇文言文,「入則孝」一篇,「出則弟」、「謹」、「信」、「愛眾」,「親仁」比較短,「親仁」跟「餘力學文」算一篇,就七篇了,離五十篇慢慢接近。還有再背《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相當於四篇文言文。再來,您把大學、中庸,還有《論語》背起來,這些都是聖賢教誨的綱領,您把它背起來,你就掌握了整個聖賢教誨的精髓所在。你有這個基礎,再去翻閱其他的經書,就會覺得非常的能夠契入這些思想觀念之中,讀起來也會輕鬆多了。所以這個目標一定要確立。這個五十篇文言文要規定一個時間把它背起來,不然你五十篇文言文讀了五十年,那效果就不好。今天學習首重什麽?學貴立志,要立定志向才行。我們學文言文要立什麽志?諸位朋友學文言文的目標在哪?問:您今天學聖賢教誨的目標在哪?答:要做老師。要做老師,來,掌聲鼓勵,哪一位朋友這麽有志向。當老師好,當老師一生教幾百個學生,幾百個學生的人生會因為你教導了他聖賢教誨,他的人生會有很大的變化,能夠知道是非善惡,能夠把人生走得幸福美滿。而且你不只教了這些學生,你的影響面還不止這樣,每個學生往後還要為人父母,還可以把你教誨給他正確的人生道理傳承下去,所以教育工作是源遠流長。所以什麽叫無量功德?教育,無量功德,沒有止境的。剛好你教的學生裡面又有當老師的,他一生又教了幾百個學生,所以教書這個工作太有價值,能立這樣的志願,相信您的學習一定會突飛猛進。宋朝的范仲淹從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剛好他去算命,走到一個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問那個算命先生說,「你幫我看一看,我能不能當宰相」,這位算命先生可能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子居然開口就說要當宰相,也嚇了一跳。跟范仲淹說,「小小年紀,怎麽口氣這麽大?」後來范仲淹有點不好意思,接著又跟他說,「不然這樣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當醫生」。算命先生有一點納悶,怎麽差這麽多的志願,就問他,「你為什麽挑這兩個志願?」范仲淹就回答,「因為只有良相跟良醫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聽完之後很感動,一個孩子念念想著要救人,所以算命先生馬上就跟范仲淹說,「你有這一顆心,叫真正的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後一定可以當宰相」。諸位朋友,你相信范仲淹可以當宰相嗎?我絕對相信他可以當宰相,為什麽?因為他從什麽時候就在做準備了?從小他的志向就很堅定,勇往直前。一個目標就好像海上的一個燈塔,船只能夠跟著這個燈塔的方向去走,就能快速到達目標。假如那個燈塔都找不到,每天開往東又開往西,很多的時間往往就耗損掉了,所以有志向的人,他的學習一定非常的紮實。諸位朋友,范仲淹看四書五經跟其他的讀書人看四書五經一不一樣?那看出來的味道差得可大了。所以范仲淹念念在念四書五經的時候,念念是想著我如何把這些經典讀通之後,用經典的教誨去造福於民,所以他讀書的深度跟廣度一定比其他的讀書人要多得多,這樣子積累個幾十年真正去考試,差距絕對會很大,所以范仲淹確實當了宰相。我對於我們海口的很多老師,當初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也是告訴他們,學習中國文化首重立志,我們立什麽志?「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過往的聖賢人繼承他的學問,這個「繼」字很重要,我們要能承先才能啟後,假如沒有承下來,就不能繼續下去。所以我們學習的重點是要能夠學懂,進而承傳給下代的子子孫孫。「為萬世開太平」,希望我們往後的社會,往後的子孫,能夠有太平的日子過。其實這兩句話互為因果,能為往聖繼絕學是因,一定要種這個因才能開社會的安定繁榮,所以開太平是結果。一個社會能太平代表人的思想觀念要正確,而思想觀念要正確必須透過聖賢的教誨才可以做得到。所以我跟我們海口中心的老師說,中國文化幾千年傳承下來,頭一次遇到可能會怎麽樣?會斷掉。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兩股力量,一個是孝道,一個是師道。諸位朋友,您現在看得到孝道嗎?幾乎快聽不到了,聽不到有孝子。現在的老師找不找得到好學生?很難找。孝道跟師道可以傳承中國文化,但是現在這兩股力量愈來愈薄弱了,所以假如中國文化斷在我們的手上,那我們對不起幾千年的老祖宗,更對不起世世代代的子孫。我講這些話的時候不是要嚇他們,我們要清楚看到現況才能提得起我們的使命感,所以志向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哪裡下手?我們說要先找好定位,定位是時時刻刻「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海口有幾位老師,他們全校在推廣的時候就只有他們在推廣,但是推廣了幾個月之後,學生的表現特別好,很多的同事經過他們班級的時候,都覺得學生特別有禮貌,而這些班級的家長都打電話到學校去說,孩子成長很多,尤其特別在孝順方面進步特別大。由於家長反饋,由於很多老師的一種反應,他們學校的校長又請我們去向全校的老師做演講。其中有一個學校是國科園實驗學校,本來跟我們申請的書是九十七本,後來因為這位老師的班級表現得太好了,又請我們去跟全校老師演講,之後送去的又追加了五百多本。這個緣分如何促成的?就是這位老師「學為人師」,他學為這些學生的人師,所以學生進步特別大;他又學為其他同事的榜樣,所以「行為世范」,所以自然而然那個影響力就會推展開來。所以諸位朋友立志的時候也不要掛的高高的,就從自己當下的家庭、工作當中去「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個影響力自然就推演開來。另外一位王老師在海南師範院校附屬小學當老師,他一開始推廣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是他最早到學校。一到教室之後,馬上打開《弟子規》,打開《孝經》,開始讀誦,確確實實是以身作則。所以他的學生一進教室里來會不會拖拖拉拉的?會不會還在那邊吃他的早餐?沒有。一進門就感受到老師好學的態度,這個朗朗的讀書聲馬上就讓他的心定下來,也跟著老師一起齊讀,所以他們班的進步也特別快。而孩子接受聖賢教誨之後,存心非常良善。剛好今年三八婦女節,他的學生來跟這位王老師說:老師,我們決定每個人買兩朵花。老師就問了:為什麽要買兩朵花?他就跟老師講,他說:老師,一朵要送給母親,一朵送給學校的女老師。他的老師一聽很高興,自己都沒想到,還是學生想到的。其實孩子在落實《弟子規》的教誨,孝道,「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而且念念想著母親的辛勞,也能想著老師對他的辛勞跟教誨。所以那一天他們班的學生就在全校拿著花到處送,在送的過程,他們校長是一位女校長,看了之後很感動,還親自到他們班上肯定學生所做的一切,講的過程因為太感動了,這位女老師眼淚都掉下來。學生真正身體力行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過程,他自己的內心會覺得很充實,覺得很踏實,因為他在做他應該做的事。有一個孩子,一個男同學,拿花去送一位女老師,回來之後很高興,就跑去跟他們老師說,他說:老師,我送出去的時候,看到這位女老師的笑容,我的內心非常喜悅。這老師接著問他:你在這個時候體會到什麽?這個孩子說:我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氣。所以這一種幫助別人的喜悅,體貼別人的喜悅,絕對不是課本裡面教出來的,而是親身去做之後體會到的。所以我們老師也好,家長也好,要讓孩子懂得去付出,懂得去關懷,他才會感受到付出跟關懷別人的喜悅在哪裡。所以這幾位老師都有一種定位,要能「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們也只是在他當下的家庭跟工作當中盡心儘力,但是這個緣分的影響力自然而然就會推演開來。所以這個學期,他們全校的德育課就請這位王老師上,而王老師還是給他們開一門課,叫做《弟子規》。聖賢人教誨我們,修身才能齊家,齊家能治國,治國就能平天下,這不是四件事,而是一件事。從哪裡下手?從修身開始,當我們修身之後,孩子、家人就會佩服,自然而然就能齊家。我們到工作上,一個工作團體就好像一個小國一樣,當你把自己做好了,身修好了,自然而然能夠感動別人,就能治國。而這些老師們因為認真學習,認真教學,所以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些老師也跟著我們到深圳,在海口,甚至在北京講學中國文化,所以他們的足跡也走過了很多的省,所以也在平天下,所以根本一定要從自己的修身功夫開始做起。所以「君子務本」,一定要從根本下手,「本立而道生」,所以要立大志,也要穩紮穩打,一步一步踏上去。我們現在海口每個禮拜都有教師課程,每個禮拜都有家長的培訓課程,每個禮拜都有對小孩開德育的課程,而且沒有一個禮拜中斷。而這些老師的能力就因為有這個志向,再加上磨鏈,所以提升得特別快,所以我們要學貴立志。而孩子在學聖賢學問的時候,我們都怎麽引導他們立志?他假如說我要做總理,那這個目標對他現在的生活比較遠一點,我們會引導孩子怎麽立志?從立志在家庭里做一個孝子,在學校立志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立志做一個好公民,從這邊開始下手。所以他會覺得我現在學聖賢學問,幫媽媽端一杯茶,幫媽媽洗腳,都是在力行聖賢教誨,都在做一個孝子。很多孩子會說,媽媽,長大之後,我一定買大房子給你住,買大車子給你開,很多媽媽聽了之後高興得不得了。但是孩子每天都會跟她吵架,她每天還夢想著以後買大房子給她住。孩子的孝心不應該是寄望在幾十年之後才來開始孝,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會從當下開始做起。所以我們用《弟子規》引導孩子,你跟父母講話和和氣氣;你每天可以幫母親分憂解勞,做做家事;你每天能把書好好念好,讓父母放心,這些都是真正去做孝子的工作,所以不會讓他的志向定得跟他的生活脫節開來。所以孩子在做的過程就非常高興,非常踏實。在學校當一個好學生,我們有好幾個孩子都被評為「三好學生」,而且最主要這些老師為什麽看完他的一些資料之後,都指定一定要評他為三好?因為這些孩子的孝行都令他們非常感動。有一個孩子一個禮拜做了四十三件孝行,很多的老師一看,都打從心裡感動。所以在學校就可以當一個好學生,在社會當一個好公民。很多的孩子看到長輩,一些老人上車來,他們馬上懂得讓座,這麽一讓座,其他的長輩也好,小朋友也好,一看很感動,你看這麽小的孩子都懂得讓座,那我們要更加覺得慚愧,所以這些孩子都很懂得去讓座,讓這個社會更懂得付出,更懂得助人。我們也會引導孩子,我們的所作所為不止影響一個家庭,我們的所作所為甚至於還代表中國人。曾經在網路上有幾篇報導,其中提到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在法國的聖母院,法國聖母院是一個非常莊嚴肅穆的地方,但是它裡面寫了一行中國字,「請勿大聲喧嘩」。我們這麽一講,就問小朋友:為什麽要用中國字寫那一行?他們說:因為中國人很偉大。我說:不是,應該是寫給中國人看,提醒中國人進到這麽莊嚴肅穆的地方不可以大聲喧嘩,這是沒有處處替人著想。所以這些中國人把中國人的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所以我們的言語行為都代表中國人的臉面,要替中國人留好的形象,這是我們當中國人應該盡的本分,從這裡去提醒他點點滴滴的行為絕對不可以隨便,不可以放肆。我也提醒孩子,到機場上可不可以大聲喧嘩?可不可以跑來跑去?那麽多外國人在機場裡面看,「你們中國人教出來的下一代就是這副模樣」。所以孩子是可以教的,你提醒他之後,他就會提起他的一種正確的態度。另外一則在美國的珍珠港,垃圾桶上面也是用中國字寫著,「請把垃圾丟在此」,為什麽要寫這一行中國字?因為我們中國人亂丟紙屑。注意,請問是哪個時代的中國人?我們可不能把幾千年優秀的老祖宗拖下水,這種事不能幹。中國幾千年來,素以禮義之邦著稱,禮義之邦的人走到人家的家裡會不會給人家亂丟?不可能,所以誰錯了?我們這些做父母、做老師的錯了,因為沒有教好。所以也警惕孩子絕對不能丟中國人的臉,不能亂丟紙屑。第三個報導是在泰國的皇宮,廁所裡面寫了一行字,「大小便後請沖廁」,代表我們中國人的習慣怎麽樣?沒衛生,不沖廁所。這個中國人是現在幾十年、幾百年的,絕對不是幾千年前的。所以孩子聽完之後,他會覺得這個臉丟不得,從他自己生活當中開始改正這些缺點。我們再來想一個問題,諸位朋友,你去過法國巴黎嗎?你去過美國珍珠港嗎?你去過泰國皇宮嗎?能去這些地方的人都是哪些人?有錢,有社會地位,甚至於很多都是去留學的,在社會當中都算是比較高層次的,結果高層次的,甚至於受高教育的,連這些基本的生活規矩都沒有紮好。所以學習次序不能顛倒,次序一顛倒,學出來的樣子真是歪七扭八,所以學習一定要注重次序。現在的教育比較注重的是知識跟技能的傳授,所以這些學歷很高的人有沒有知識?有,有沒有技術、技能?有,但是他德行的根怎麽樣?沒有紮好,沒有扎紮實。我有一個晚輩兩歲多就開始學英文,她的阿姨教她念英文,結果學了一陣子之後,她的外婆把她帶到我們家裡來,然後就開始表演。諸位朋友,你有沒有干過這種事?「對尊長,勿見能」,這孩子從小就在很多長輩面前表現得不可一世,表現得好像很有能力,從小她會長什麽?傲慢,傲慢是求學問最大的敵人之一,慢心一長,她就目中無人。所以她到我們家裡來的時候,她的外婆就開始跟她說,她說「來,我們念英文給這些長輩聽」。一開始說,「蘋果怎麽講?」孩子說「apple」。「雨傘怎麽講?」「umbrella」。講了好多個都沒有偏差,厲不厲害?你們可能大家一聽,「哇!好棒」,還在那裡給他拍手。突然這個小孩對她外婆回了一句話:外婆,書本怎麽講?她的外婆一聽,說:我怎麽會知道?小女孩說:外婆,你怎麽這麽白痴!有了知識,有了技能,而沒有懂得對待長輩的態度的話,知識愈高愈傲慢,所以學習的次序絕對不能顛倒,顛倒不得。林則徐用他一生的經歷寫了十件人生很關鍵的事情,它叫做「十無益」,其中有兩點是針對讀書的態度提出來。「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一個孩子生活很沒規矩,對長輩也沒有禮貌,讀書有沒有幫助?他的言語行為跟聖人的教誨背道而馳,只要是這種情況,書讀愈多,可能往後貽害愈大,他可能七、八歲就可以拿《論語》的詞罵他的父母。所以諸位朋友,歷代禍國殃民的人有沒有讀書?何止有,還讀了特別多,但是為什麽到最後禍國殃民?因為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他的功名利祿,因為他從小讀書沒有紮好德行的根本。一個人德行根本紮好了,一定想著要孝順父母,要利益人民,不可能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來。所以一定要讓他把聖賢的教誨落實,跟生活的行止要相應才行,這個很重要,所以讀書也要重視力行的功夫。再來,第二點,「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一個人求學問已經先長他的傲慢的時候,書讀得再多,可能都是拿著學問去量別人的過失,就沒看到自己過失。我們看現在社會的離婚率很高,請問離婚率最高的是哪個階層的人?都是高學歷的人,因為他覺得他讀的書比人家多,反而心高氣傲,不懂得檢討自己,所以這些都是讀書的大忌,不可以犯。所以中國聖賢人教導我們學習的順序,在《三字經》裡面有教誨到,經文裡面提到「為學者,必有初」,為學的人一定有他的先後順序,最重要一開始是哪一本?「小學終,至四書」。所以讀書當中,第一本是宋朝朱熹朱夫子編的一本童蒙養正的教材,而這一本《小學》最重要教的就是處事待人,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尊敬長輩,如何洒掃應對進退,這個做人做事的根基就在這一本《小學》裡面。扎了這個根之後,再讀四書五經,這樣子孩子就不會傲慢,孩子就知道聖賢學問最重要的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我們現在要深入聖賢學問一定也要走老路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很多人學了很多年,但是一直都覺得學問不紮實,原因就是根基沒有紮好。所以我們一開始從《弟子規》教授,從四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給我們的教誨開始深入,所以我們第一課上的就是「中國的遠祖是怎樣教導他的後代子孫」,這個綱領跟《弟子規》是同一個東西,而《弟子規》的內容是把這些教誨再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所以我們一開始研討的會把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講。這一本《小學》是宋朝的朱夫子編的,離我們現在也已經將近快一千年,所以很多的教誨跟現在的生活狀況有一些差別。所以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根據《小學》的教誨,再加上孔夫子在《論語.學而篇》裡面的一段開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這句話裡面開導我們有七件聖賢學問的綱領,而這七件綱領,李毓秀夫子就拿這七個綱領來編成了這一本《弟子規》。所以《弟子規》就是依據「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編出來的。所以只要我們去學的話,就很容易掌握整個聖賢的綱領所在。我們學習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哪一門?這一門是掌握了整個聖賢教誨綱領的這一本經書,你要掌握這一門,當你把這一門真正落實,真正做到了,那聖賢所有的教誨,你一接觸就能有悟性,有悟處。那怎麽深入?深入一定要解行相應,解是了解,了解完之後要做,愈做就能夠解得愈深,解得愈深就做得愈徹底。但是你假如只了解而不做,那就會增長傲慢,所以《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是只有行而不解,也不去了解聖賢怎麽教導,只是自己想怎麽做,「好,孝順」,就順著我的方法去孝,「但力行,不學文」就會「任己見,昧理真」,就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很可能做錯很多地方。所以一定要解跟行相應才能夠深入,而且要長時的薰修。這個「長時」指的是時時刻刻不能中斷,學習只要中斷,效果就會差很多。所以孔夫子那個時候說,三日不讀書,覺得自己的氣質就退下去了。好,我們這一節課先上到這邊,謝謝。上集下集目錄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第十集第十一集第十二集第十三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第十六集第十七集第十八集第十九集第二十集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二集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第二十五集第二十六集第二十七集第二十八集第二十九集第三十集第三十一集第三十二集第三十三集第三十四集第三十五集第三十六集第三十七集第三十八集第三十九集第四十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人生要交的四種朋友
※30歲了,待業中,職場迷茫,找不到那種全力以赴的感覺,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迷茫導致的自卑心理嚴重,該怎麼辦?
※有哪些曲子可以概括人的一生?
※生時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