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佛教疑難問題問答

常見佛教疑難問題問答問:上供的食物人可以吃嗎?答:家庭中的上供食物,撤供以後可以吃。寺院里上供的供品,要依照寺院的規矩送到齋堂,齋堂在過齋的時候分給大家。

問:如何求得姻緣?我的朋友已有四十多了,至今沒有找到另一半,她該怎麼做呢?家人和朋友都為她著急。答:婚姻的問題在佛教看來是「因緣」,所謂因緣者就是非人力所能為,是一種不可知的潛在力量,只有當因緣成熟時自然就會成好事;從另一角度而言者,所謂因緣者也許今生結不了婚,由於前世的業力所感(如,前生破壞他人家庭幸福,殺生使得眾生失去親人等)。《三世因果經》就說的很明白。「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虐待婦女們。今生守寡為何因,前世輕賤丈夫身。」我認為個人的問題還是個人去解決,別人幫忙只會越幫越忙,並不一定是好事,可能反而把她推到了苦海。因為沒有感情的婚姻(佛教的緣份)是不幸福的。再說今天的社會不一定非要結婚才是幸福,有很多人獨身生活不也很好嗎!尤其對一個學佛的人來說,結婚可能會帶來更多障礙。(顧問團:理凈法師作答)問:家中的佛像必須開光嗎?答:這個呀根據你自己而定。你想開光就開光,不想開光就不開光,根據你自己而定。就象我們學佛一樣,你信佛是你,他不信佛是他。開光在你自身,其實開光是開我們自己,是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的光芒照耀我們自己,迴光返照,是這樣的。是反省我們自己,所以是自己的事情。信眾:師父,有時候做夢,夢到一些不認識的人,從來沒見過的;夢裡的事對他們來說,是真實的嗎?師父:對他們來說是真實的。他們有時會進入到我們的夢裡,來跟我們交流。夢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只不過我們覺得醒的時侯比較真實,其實夢也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我們不能說夢不是真的,不能簡單的說就是業障重。夢,要看它的內容了,如果我們修行的好的話,也會有好的瑞相的夢。所以夢是我們生命的一個科學,它也屬於一個生命科學範疇。有的人睡眠質量不高,沒有深沉的休息,表面在睡覺,但是內在的大腦的活動還很頻繁。這裡面不僅僅是個人的,這個裡頭有很多信息活動,不能簡單說是業障,業障和夢不能簡單的這麼掛上關係。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南無是把自己的性命歸依於佛,表示很忠心,很孝順的意思。阿是沒有的意思。彌陀是限量的意思。佛是極聰明的人、覺悟的人的意思,阿彌陀佛是一位佛的名號,這位佛的壽命是無窮無盡的,沒有限量的,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遍照虛空無量無盡無窮世界。所以又稱無量壽或無量光。娑婆眾生,能每日誦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能感召阿彌陀佛護庇。消災延福。逢危難時能及時提起阿彌陀佛名號,能轉危為安,遇難呈祥。人在彌留之際,能不忘誦持阿彌陀佛名號,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三聖天堂和地獄究竟在哪裡?天堂和地獄可以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當我們內心被喜悅充滿時,這一刻就是天堂;當我們內心被煩惱佔據時,這一刻就是地獄。天堂和地獄也可以在人間,有些人過得無牽無掛,洒脫自在,就如身處天堂;也有些人貧病交加,煩惱深重,雖在人間,就如身處地獄。如果每個人都能充滿愛心、充滿慈悲心,那麼人間就是天堂,就是凈土。反之,如果每個人都充滿痛苦,充滿嗔恨心,那麼人間就是地獄。此外,天堂地獄也各有其處,天堂在天堂處,地獄在地獄處。地獄業力成熟的眾生才能看到地獄,天堂業成熟的眾生才能看到天堂。因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身業力所感得,所緣境界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在不具備相應業力和心態的情況下,我們是看不到的。

法器甘露瓶進寺院必須要拜佛嗎?若沒拜是否也要負因果?答: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也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分界線。歸依三寶以後,你就是一位正式的佛教徒,應當遵守佛教最基本的三歸五戒,堅持早晚二時功課。在寺院禮佛是周末或佛誕日參加寺院的佛事活動,平時不一定非要去寺院禮佛。在寺院禮拜佛,根據自己的情況而決定,如果你的目的就是隨眾去參加佛事活動。不一定非要去對每一尊佛禮拜,有的寺院可能有好幾百尊佛、菩薩、羅漢等。如果就是去寺院燒香、祈福,可以多燒幾處香,多禮拜幾處佛菩薩也沒有壞處。至於說沒有禮拜到所有佛菩薩會負因果之說,是邪說邪見。佛在我們的心中,你不去寺院只要每天心中想佛、心中念佛、就會心中有佛;儘管你禮拜一佛,也如同禮拜千佛無量諸菩薩同等。(顧問團:理凈法師作答)問:懷孕者能下跑拜佛及祖先嗎,為什麼懷孕者不能參與葬禮?答:阿彌陀佛,可以拜佛及祖先的,但是注意,動作不要太大,免得傷害到胎兒。關於葬禮,佛經里並沒有明確規定不可參加,不過,既然是葬禮,那麼,死者的中陰身一般都會在場,並且,周圍很可能聚集了許多冤親債主,這個時候,如果你自己的心智不夠堅定,那麼有因緣的眾生就會趁虛而入也說不定。常常聽聞說,有人去了墳地回來之後鬼上身,而我自己也有一個朋友的父親,在墓地掃墓時忽然暈倒,這種事例,不勝枚舉,沒有人能夠提前預知自己什麼因緣,會碰到什麼狀況。所以說,為了懷孕者的健康,最好不要去參加葬禮,如果說,死者是自己的至親或者朋友,一定要去,推不掉,那麼,最好在葬禮上,默念佛號,祈求佛力加持,願死者能夠往生善道,聽聞佛法,早日解脫,總之,心存善念即可。

問:看見路上橫死的狗、貓或者是車禍喪生的人,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做?念數聲佛號或往生咒幾遍及迴向文偈應用哪種?答:這個事情也常常遇到,遇到的時候先要以真誠心給它授三皈依;用真誠,這個時候心裡沒有一個妄念,完全為他祝願。如果是畜生,就念「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傍生就是畜生道,念三遍,然後念佛號,簡單的開導,告訴它:「這個世間苦,舍報之後,你舍了這個身體,趕快跟著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好。後面迴向偈,可以用我們平常的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如果你有時間,你就多念幾句佛號,佛號念得愈多愈好;如果自己沒有時間,有緊急的事情,那就可以少念幾句。這是對一般畜生。如果是看到車禍或路上橫死的人,我們就念佛給他迴向,勸導他皈依三寶,求生凈土,這樣就好。

清乾隆款掐絲琺琅纏枝花卉缽問:丈夫在外有外遇,妻子怎麼做?答:一切都是緣,善緣、惡緣都是緣。如是因就有如是果,如是果就有前面的如是因,說明你往輩子肯定破壞了人家的家庭,所以這輩子才會有別人來破壞你的家庭,這就是因果的關係。自我真誠地懺悔,念經祈求佛菩薩,然後慢慢地勸說自己的丈夫。一定要懺悔的,念《地藏經》懺悔。問:大悲咒放在手機上當鈴聲,如法?答:好,這位年輕的菩薩提到用大悲咒做鈴聲,不管是佛經取那麼一段,或咒語取那麼一段做鈴聲,都可以。因為哪怕你聽了那麼一句,你去接鈴聲的時候,不管你身邊的人,他信佛不信佛,他也都聽到了。而且無形的眾生,我們每個空間,就包括這個屋子也是一樣的,空間它都有無形的眾生,它也聽到了,哪怕聽到一個字,它都受益。所以不用說大悲咒聽完你再接電話,那樣要兩分鐘,正常接電話就可以了。還有用佛像做手機的畫面背景,也是一樣,都可以。都是善念善舉,讓人提起恭敬心、菩提心,不忘菩提心的。佛經、咒語用鈴聲可以,如法,沒有障礙的。佛像做你的背景也可以啊,我的手機就是阿彌陀佛的背景。好,這位居士提的問題很現實啊,都可以的。

麗末 李成桂發願舍利具——銀制鍍金舍利龕問:女性經期不能拜佛念經嗎?答: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污,所以,容易見血發嗔。鬼神嗜血食,見血起貪,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鬼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至於佛教的沙彌尼、比丘尼,以及近住優婆夷,都是生活於寺院,每天與經像、法物為伴的女性修行人,從未由於生理期間,發生所謂衝剋的問題而帶來災難的。問:家中的佛像要如何擺設才如法?明證法師答:到寺院里看看寺院的佛像是怎麼擺家裡就怎麼擺,或者到大陸有很多居士林有一些佛堂,看別人怎麼擺就怎麼擺這很簡單。複雜的話擺很多,簡單的話只擺一尊佛像或者一尊菩薩像就夠了。沒有那麼複雜,關鍵是要虔誠,是要比較虔誠的恭敬佛。忤逆不孝因果報應挂圖: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69e2040101p8dv.html學佛十大禁忌:1、沒有真實信仰卻為誦經而誦經;2、內心吝嗇而行布施;3、貿易佛法(包括經懺等念經標價行為);4、只研究佛學教理卻不實修;5、沒有悲心卻標榜利他;6、修法而不知法;7、在家眾不自勤修卻急於「弘法」;8、受戒卻不守戒(包括密乘佛弟子不守持三昧耶);9、知法卻不如法行持反而倒引教人 ;10、越法顯儀、形相而學,反增我慢、乃至輕蔑師尊。

丹陽博物館藏銅金喇嘛塔問:上香上幾支香最好?濟群法師答:一般來說,燒一支或三支皆可。關鍵是有虔誠心,並儘可能準備質量上乘的香,而不在於多燒。至於稱念佛號,早晚功課時可多念一些,日常修行最好還是一門深入,專念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否則,這個念念,那個念念,念這個時想到:哎呀,那個還沒念,會不會有意見?念那個的時候,又會有同樣擔心,無端生出許多妄想分別。

人生十點需牢記:1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2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3才能不必傲盡,留些內涵;4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5有功不必邀盡,留些謙讓;6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7得寵不必恃盡,留些後路;8氣勢不必倚盡,留些厚道;9富貴不必享盡,留些福澤;10凡事不必做盡,留些余德。人生有三大根本缺陷: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種種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種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業、苦。惑、業、苦三者又是循環不息的。由惑造業,由業感苦;面對苦報如果不覺悟又會生煩惱,繼續造業便輪迴不息。怎樣改變這個現實呢?

鎮江博物館藏 唐代長干寺舍利金棺晚上可以上香嗎?我們只講日日早焚香,天天勤掃地。卧室里可以放經書嗎?答:對經書要恭敬。《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所以對佛經不可以亂丟亂放。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積德行善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一。生命的種子如果沒有德水澆灌,就開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沒有德水注入,就會幹涸。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說行善要隨緣,不要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報,這樣得到的福報就多。

各種規格材質紫檀佛珠、車掛件、手把件、佛像、如意等西方極樂世界從什麼地方去?李炳南居士:從心上去。這個問題必須仔細聽經或者熟讀經注,才能了解明白。因為大千世界,唯心而造,西方極樂世界,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要弄懂『唯心』二字,卻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恐怕誤解,反而出偏。因此,在未弄懂以前,只要堅信佛語不虛,發願往生,臨終一定得阿彌陀佛接引,從此走出六道輪迴,永出生死苦海。正好像醫生開藥方,如果你先要弄懂藥方的道理,那麼抓藥就耽誤時間了,怎麼能夠治好病呢?

唐代石牛寺石燈長期吃素會怎麼樣?我們口中總說眾生平等,到真事上,就想不起眾生了。馬、驢、騾、羊、兔、牛、鹿、等等,哪一個是吃葷的,他們不是都很壯嗎。再有,現在60多歲以上的人,前半生,有幾個吃肉的,我覺得我在36歲以前總起來所吃的肉不如現在一個人一個月吃的肉多。可那時的人都特別壯,現在人經常吃肉,可體質力量比我們小時候差多了。人全憑思想左右,去掉吃素容易老,不健壯的執著分別心,食肉食素都會很健康的。不再吃葷素在精神境界。若人壽百歲,破戒無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修禪定。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若人壽百歲,不見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見最上法。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濟群法師: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差別。或許有人會說,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一樣可以通過勞動改善物質生活,通過娛樂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宗教,為什麼要選擇學佛呢?關於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簡要的話來定義佛法,我認為,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

米勒佛像也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看看電視是解決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決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暫時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後如何呢?依然還是煩惱,甚至可能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人會說,改善生活條件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財富和權利於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煩惱。由此可見,改善生活環境並不足以究竟解決人生痛苦。也有人會說,我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們要知道,解鈴還需系鈴人。煩惱不是外來的,而是源於自身無始以來的貪嗔習氣,源於往昔造作的無量惡業。只有剷除些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內心困惑,滅除苦果之因。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裡都安然自在。學佛和不學佛的根本區別,就在這裡。放生怎麼放?我想放生,想做好事,可是菜市場賣雞鴨魚肉的太多了,買不完呀!我買了魚買了黃鱔可是也是買不玩,總是內心很內疚,救的太少了!那天第一次放生,看見阿姨賣野生的鯽魚,我原來是很喜歡吃的,但是我居然沒有一點食慾,想了就兩條一起買了放了。我想學佛,找不到師傅,所以每天在這個佛教網站學習。希望得到有緣人的幫助!佛說145種因緣果報~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69e2040101pdna.html關於還願:我曾在一家大寺院許願一項事情,結果實現了願望,當時許願若能實現我會捐些錢給寺院的,我不知道如何捐款,是必須直接捐款呢,還是請購些寺院里的法器也可以呢?

佛具?香爐?一給該寺廟的功德箱中捐錢即可!二如果該寺廟定期有法會,你也可以參加法會,那時會有寺廟的護法居士登記做功德善事的事宜。比如:印經,放生,修廟,齋僧等等。你可以將錢給他們,他們是代表該寺廟進行收費,會給你開收據的,上面蓋有該寺廟的財務專用章,註明你的捐款用途。三不要請購法器,因為寺廟的用品包括法器,會有執事僧人根據寺廟的相關情況統一購買,一般不接受眾生的這種供養,因為你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買了未必就用的上,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寺廟裡吃飯的知識:有人說在寺廟裡吃飯一定要盛第二碗飯,而且筷子不能放下。有沒有這種說法?一 沒有這種說法。二 寺廟吃飯時,飯前要給鬼道眾生供養,有個簡單的儀式。三吃飯的過程中不能說話。不能浪費食物,要將碗中飯菜都吃乾淨,不要落在地上,以免吸引小蟲來吃,我們就會誤踩死小蟲,造下殺業。四不要評論飯菜的口感,心懷感恩之心,感謝那些在廚房忙前忙後做飯的師兄、同修、居士、義工,他們辛勤的工作,為了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做飯,實屬不易,決不能用挑三揀四的態度吃飯。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69e2040101pgc2.html「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de理解:這句話幾乎成了很多人為了口福,貪嘴吃肉的理由和借口。甚至有些人見到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佛都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說法貽害非淺,使很多人混淆了聖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吃肉必得到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只有大神通的真正高僧大德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示現吃肉,如果我們凡夫學的話,可就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了啊!

您知道自己的前世嗎?問:堪布您好,我來自南京大學,我想問您兩個問題。一個是,您是否知道自己的前世?第二個,我們是否會輪迴到植物或其他東西?我一直在想,吃植物是不是殺生?上師答:這兩個問題都問得很好。第一個問題:我想不起自己的前世。但是,因為我非常熱愛善法,熱愛出家生活和寺院寂靜的環境,所以,我猜想自己前世當過出家人。這是按今世的習氣來推斷的。還有,遇到一些特殊地方,會生起不同尋常、似曾相識的感受。有些書中的道理,我不用記,念一遍就背下來了。是不是前世到過這個地方?或背過這本書?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懷疑。在學習佛經、論典和現代科學家查證的一些實例後,我思維過很久。我知道前後世存在的途徑,不是依靠現量,而是靠比量推理。通過推理,我完全確定前後世是存在的。第二個問題:吃植物是否有殺生的過失?許多學者、包括一些法師也認為,吃蔬菜和吃肉是一樣的。其實,植物和動物完全不同。《楞嚴經》中也說,若認為「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則墮入外道,「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涅槃經》中,佛告迦葉:「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也就是說:動物具足五蘊,當我們毀滅它的生命時,它會有苦樂的感受,因此有殺生的過失。植物遇到陽光時,雖然有不同的反應,從廣義上來說,可以稱之為生命,但不是真正的生命。動物和人類,才是真正的生命。佛教所說的殺生,不包括植物。因而摧毀植物,不像摧毀真正的生命那樣,有很大的過失。父母與子女的因緣:問: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子女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答:從中國傳統的倫理來看,父母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這種權威從哪裡來?其實是建立在強烈的貪著和佔有之上。換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納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將之作為獨立個體看待。從而造成一種扭曲、失衡的關係,痛苦也就在所難免。而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兒女只是因為緣分走到一起,並沒有必然的從屬關係。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力來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絕對服從,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雙方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雖然有親情,有血緣,但也應該彼此尊重,而不是以這種親情和血緣作為佔有對方的砝碼。在尊重的同時,佛教也提倡惜緣。佛教認為,在父母和兒女之間,必然有著特別深厚的緣分。有道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不論來的是什麼,終歸是有它的緣由,有它千絲萬縷的宿世糾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順緣,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緣,同樣要心存感恩,因為當下就是化解往昔惡業的機會。把握這個機會,才能轉逆緣為順緣,而不是讓這種不良關係帶入未來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纏繞。所以說,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時,是以彼此尊重為前提,以珍惜緣分為原則,以心存感恩為重點。"合掌"的十六種含義: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69e2040101ph6i.html飲茶的禁忌:

空腹飲茶:空腹飲茶,茶性入肺腑,會冷脾胃,等於「引狼入室」,我國自古就有「不飲空心茶」之說。飯前飲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飲食無味,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飯後馬上飲茶:茶中含有鞣酸,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發生凝固作用,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鐵質的消化吸收。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質,可分解成鞣酸,與許多藥物結合而產生沉澱,阻礙吸收,影響藥效。所以,俗話說:「茶葉水解藥」。中國佛教網:http://www.zgfj.cn/

佛教的禮節:http://www.fjsy.net/Details.aspx?type=comity&imgnewsid=7436要把積蓄全部布施掉嗎?http://wh.zgfj.cn/ChangShi/2013-11-16/27402.html香菜為什麼不能吃?http://wh.zgfj.cn/ChangShi/2013-11-30/27493.html做人的六大基本準則:http://jt.zgfj.cn/ML/2013-12-04/22712.html


推薦閱讀:

賣場開業常遇到的問題 - 品牌策劃 - 霹靂博
談格律詩中的文字重複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
年齡不是問題,四十歲的女人還能否解救單身漢?
四年級奧數:成數問題

TAG:佛教 | 問題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