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今年發射嫦娥四號:讓月球背面露真顏

2018-03-13 08:38 來源:科技日報

嫦娥四號:讓月球背面露真顏本報記者 付毅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透露,我國計劃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原位和巡視探測。「我們將在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上搭載兩顆小衛星,做射電干涉試驗,探測宇宙『黑暗時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3月2日說。這是中國探月工程又一次踏上征程,將書寫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篇章。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預測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號任務「榜上有名」。中繼衛星關係任務成敗,45萬公里通信距離帶來難題嫦娥四號任務將分兩次發射。趙小津說,我國計劃在上半年先往地月拉格朗日2點發射一顆中繼衛星。中繼衛星是實施嫦娥四號任務的前提,關係到整個任務的成敗。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只能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人類在地球上不僅從未見過月球背面,通信信號也會被阻隔。地月拉格朗日2點位於地球與月球的延長線上,距地面約45萬公里。趙小津說,在這個位置布置一顆中繼衛星,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可以將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獲取的科學數據傳回地球,並通過中繼衛星提供嫦娥四號軟著陸及月面工作期間的測控支持。此前,我國為了滿足載人航天等任務的測控需求,發射了天鏈一號系列中繼衛星,部署在距地面約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的用途和技術途徑與之相似,軌道距離卻遠了十多倍,技術難題隨之而來。此前有航天專家指出,相比地面口徑可達數十米的天線,無論是中繼衛星還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天線的口徑都不可能太大,因而只能用窄波束天線實現較大容量的數據傳輸,這對天線的指向精度要求極高。趙小津說,這顆中繼衛星的研製是在嫦娥四號任務方案確定之後提出的,研製周期只有2年多時間,而且面臨全新的軌道和任務要求。與其他中繼衛星4年以上的研製周期相比,時間非常緊張。經過努力,五院科研團隊攻克了地月拉格朗日2點軌道設計與控制、遠距離中繼通信等關鍵技術,如期完成了研製任務,產品各項指標完全符合任務需求。嫦娥四號晚上也能工作,「玉兔」悲劇不會再發生中繼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我國計劃在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讓它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嫦娥四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不過趙小津表示,嫦娥四號的著陸方式、工作狀態跟嫦娥三號有很大區別,性能上也有很大提升。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成功降落在月球正面雨海北部區域。趙小津說,月球正面有較為寬闊的平原,雖然也有許多隕石坑,但即使是坑底也相對平整。月球背面的地形則更為複雜,隕石坑更多,地勢更陡峭。因此嫦娥四號不能像嫦娥三號那樣以弧形軌跡緩慢著陸,為了不撞到峭壁,它必須採取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月球上的「一天」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28天,晝、夜各佔一半,溫差可達300攝氏度以上。為了熬過寒冷漫長的月夜,嫦娥三號採取了休眠策略,藉助放射性同位素熱源加兩相流體迴路技術維持體溫,滿足基本的能源需求,等到太陽出來再自主喚醒。嫦娥四號的能源方式更進一步,憑藉同位素溫差發電與熱電綜合利用技術,不僅能安然度過月夜,還能開展一些測量工作。2014年1月,嫦娥三號帶上月球的「玉兔」月球車出現異常,故障始終未能排除,讓千萬網友痛心不已。有了前車之鑒,科研團隊對嫦娥四號巡視器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可靠性。「我相信這次肯定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趙小津說。相比嫦娥三號任務,嫦娥四號將更深層次、更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航天專家龐之浩認為,對月球背面進行區域性詳查和精查十分重要。深入了解月球背面,對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變、調查月球地質和資源情況等有重要作用;同時那裡不受來自地球的無線電波干擾,是建造科研基地的理想聖地。尤其是月球兩極,探測意義更為重大。記者了解到,月球兩極有兩種特殊區域:一是永久光照區,可以獲得持續穩定的太陽能;二是永久陰影區,可能存在大量水冰。龐之浩認為,如果能確定月球兩極是否有水和其他資源,不僅能作為月球基地選址的重要參考,也有助於把月球作為跳板進行載人火星探測。因為水能用於航天員的生活,還能分解成氫和氧作為飛船燃料。他表示,開展月球背面和兩極的探測,有望獲得一批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希望2025年開始月球基地建設,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月球,是人類邁向深空的第一站;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寄託著千百年來國人的夢想。上世紀90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努力將夢想變為現實。2007年,我國發射嫦娥一號衛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序幕。嫦娥一號在距月面200公里的軌道繞行了近500天,獲得了世界首幅三維立體全月圖。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在嫦娥一號基礎上更進一步。它的工作軌道距月面僅100公里,獲得了解析度更高的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既定任務完成後,嫦娥二號開展了拓展試驗,先探測了距地球150萬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2點,又飛到700萬公里之外,與圖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過,拍下了寶貴的照片。此後它不斷飛向深空,驗證我國的測控通信能力。如今嫦娥二號正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預計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在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計劃中,「繞、落」任務已經完成,下一步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2公斤月壤帶回地球。按照原本的計劃,嫦娥五號應該在2017年底由長征五號火箭發射,由於此前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嫦娥五號任務也相應推遲。趙小津說,目前嫦娥五號處於存儲狀態,發射時間還不能確定,要先等長征五號遙三、遙四火箭發射成功,確保火箭可靠性達到要求。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任務有望2019年實施。如果嫦娥五號任務取得成功,我國將用它的備份——嫦娥六號開展新的探索。有專家認為,如果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發現了有價值的線索,可以讓嫦娥六號去月球背面採樣返回。趙小津介紹,目前科學家已經開始了探月四期工程的規劃,希望國家能儘快立項。在四期工程中,希望能開展月球基地的建設,先由智能機器人操作,不斷組裝擴大,為載人登月奠定基礎。未來,月球基地可以開展科學試驗,也可以作為深空探測的中轉站。「我們希望在2025年左右能開始月球基地的建設,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這樣的規劃也是對探月三期工程的延續。」他說。


推薦閱讀:

古人是怎麼知道月亮本身不發光,是反射太陽光的呢?
一個僅有極小質量,在月球同步軌道包裹住整個月球的全反射鏡面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月球上開車是不是省油?
請視頻鑒定高手鑒定一下這個「阿波羅20號拍攝月球外星飛船,外星人」的真偽?
美國要搞月球站,中國要建月球村,這下熱鬧啦

TAG:中國 | 月球 | 計劃 | 嫦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