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鄭成功海上實力的探究質疑(2)
堅持原創,鄙視轉載!!!==================================
查了一下資料:
英王查理一世時,由造船大師彼得.佩特於1637年主持建造的「海上君王」號數據:
排水量:1500噸。
尺度:長70.7米(全長,包括艦艏斜桅),吃水:5-6米。
航速:10節武備:104門火炮。20門60磅炮,8門30磅炮,32門18磅炮,44門9磅炮。
造價:65586磅16先令9又1/2便士。
艦員:約800。
首先從數據看,海上君王號最大的火炮為60磅炮!遠不是某位同僚所說的什麼12磅炮為主,和什麼「顯然是6磅炮以下一類的『火炮』,實在拿不上檯面」。因為海上君王號根本沒有裝備12磅炮!但最小的也是9磅炮而非什麼6磅以下!!!但我們可以看出來其武備包括18磅炮及以上的火炮就有60門之多!(20門60磅炮,8門30磅炮,32門18磅炮,火力確實是夠恐怖!!)
另外,先說明一個問題,查理一世硬要將火炮數量增加的14門(主設計師佩特本想該艦隻需裝備90門大炮),本人認為只能是一些9磅輕炮而已。因為炮甲板裝載過多的重炮只能導致該船的重心提高而有像瑞典「瓦薩」號戰艦那樣傾覆的危險,而後來根據「海上君王」號的表現並沒有顯示出重心過高的危險,所以基本可以斷定增加的火炮只能是些輕型火炮。當然也不排除增加的也有更重一些的火炮但比例絕對很小,增加的輕炮應該占絕大多數。根據18世紀後期戰列艦的建造經驗來講,一艘1700多噸的經典74炮三級戰列艦火炮的布置是這樣的:下甲板28門32磅炮,上甲板28門18磅炮,頂甲板18門9磅輕炮,很顯然其主力火炮為18磅及以上的火炮,總數也不過56門而已。所以「海上君王」號絕對的主力火炮應該是總共60門左右的包括18磅至60磅的火炮!!即使是這樣的火力配備也顯得有些超重了。
而鄭成功的所謂「三桅炮船」也只不過是福船型而已。福船的船體結構註定了它不可能承載大量的重型火炮,否則火炮發射時強大的後坐力會直接摧毀福船脆弱的船體!說到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風帆時代東西方造船技術的不同。
說到這裡我奉勸一句題外話,辯駁可以但要有理有據,本人是本著真心想和各位認真討論相互學習的而不是毫無根據的信口開河,因為那樣除了過過嘴癮什麼也學不到,有何意義?適度YY當然有益身心,但過度YY卻是在誤導國民!建議發言前先找些相關資料驗證一下。以下是本人找到的相關資料稍加整理出來的供大家參詳討論,不足之處還望真心指正。
先說船帆:
歷來中國的帆船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細竹篾或蒲草葉子編織,硬帆的好處是綜合效率高,可以圍繞桅杆旋轉,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個方向地風,單位面積的硬帆和軟帆相比較硬帆對於風力的利用遠大於軟帆,但是由於硬帆自重過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硬帆甚至「非數百人莫能舉動」,所以帆面積會小於使用軟帆的西方船。
但西方船的軟帆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為帆面的綜合效率低,需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而桅杆過高隨即就又帶來了桅杆的強度問題,為了增加桅杆的強度,又必須在桅杆上綁上眾多的繩索,來增強桅杆的強度,這樣的話,帆面就無法像中國式的硬帆一樣圍繞桅杆轉動,有一部分的風它就無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於它是軟質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極其低下。所以說軟帆效率最高的時候就是順風的時候,這個時候單位面積內它的效率和硬帆相比不相上下,但是軟帆由於重量輕的原因它的面積可以做的很大很大(有的高達6000平米以上),所以在順風的時候可以獲得的推力遠超硬帆船,也可以驅動更大型的船隻。當然海上航行不可能大多時候都是順風行船,根據白努利效應,軟帆船對風力的最大利用是側順風的時候,當然效率低的也有側逆風的時候,而為了利用前側方刮過來的風,就必須利用三角縱帆。三角縱帆雖然利用側風和逆風的效率較高,但是順風情況下其效率又比較低,但是中國式的硬帆卻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顧慮,只要一種帆就可以利用所有方向的風俗稱八面風。正因為如此,就是到了清朝末期,滿世界都是軟帆的時候,中國造的「耆英」號風帆戰艦,依舊使用的還是硬帆。硬帆的缺點就是因為是整帆升降,面積做的不能太大,否則人拉不動。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則桅杆的強度要受影響,要不然軟帆和它相比也就沒有任何優勢。
當然到了現代,除了為了旅遊而建造的那些帆船以外,為了節省能源貨輪上使用的風帆已經全部都是硬帆的天下了,不過現代的硬帆都是採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成的,完全電腦控制的硬帆。看來古代聰明的中國人及早的發現了軟帆的缺點而摒棄軟帆船鐘情於效率高的硬帆,這些大大超前的意識卻由於當時科技技術的落後...
而在那個使用材料被限制的年代,三種帆裝各有各的好處,不能一概而論。對於環球航行來說,大型橫置軟帆最適應於深海遠程航行;而對於一個區域內的貨運而言,使用人數比較少的硬帆是比較好的經濟的選擇,這樣可以節省運輸成本。而小型以速度見長的快船來說則是三角縱帆效果比較好。所以隨著航海知識的增長,西方逐漸採用了大型橫帆船加三角帆和支索帆的布局適用於順逆風,而中國一直使用硬帆來適應八面風。
當然中國帆船的桅杆也和西方帆船的桅杆有很明顯的區別,中國帆船的桅杆因為在高度上遠不及西方船隻,對於強度的要求也就不像西方船那樣嚴格要用密密麻麻的繩索固定。西方帆船的桅杆是由3或2段獨立的桅杆通過桅樓組合成的,桅杆高聳,有的甚至達到3/4船長,後期的戰艦還有附加翼帆,所能懸掛的帆的面積會遠遠超過了中國帆船,因此在航速上的優勢也明顯優於中國。風帆戰艦時代最著名的是法國於1744年製造了Invincible號戰列艦。它171英尺長,49英尺寬,有一個21英尺的吃水度,排水量高達1793噸,Invincible號是個不可思議的成功。相比可以行使11節的典型的英國同類型74炮戰列艦它可以達到13節以上的航速!並被形容成「所在級別的最佳船隻」和「可以滿足一艘戰船所有想要達到的目的」。而中國帆船由於帆自重過大造成面積小的原因所以速度很難超過7節,記得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記載中,船隊長期處於時速3-4節的情況,當然這是平均速度,歷史記載的最高航速摺合現在為7節左右。所以由於速度的原因在海上炮戰中中國帆船很難搶到上風,即使是在下風處也很難跑掉。而且中國帆船的靈活性也不如西方帆船,我以前看的資料,中國帆船的長寬比大約在2.5到3.5之間,多數會取3左右,西方帆船的長寬比大概在4到4.5左右,有些戰艦會放棄部分穩定性,進一步加大這個長寬比,而大的長寬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船隻的速度和靈活性。因為在海戰中尤其是在以風力為動力的風帆海戰中,速度高意味著船隻的靈活性也更高,可以更快的搶佔有利位置對敵方艦船實施炮擊!另外加大長寬比意味著增加單側船
舷長度,在同一層火炮甲板上可以承載更多的火炮,也就是說增加了武器的火力密度!所以說中國帆船的速度,靈活性,武器輸出火力密度方面和西方帆船比較都處於劣勢。
再說說船體結構:東西方船體結構的堅固程度不同是由於雙方造船技術的區別產生的,中國帆船由於廣泛運用水密擱倉技術,很少使用肋材,船體的強度則由水密隔倉的隔板來支撐,因此中國的船隻在抗沉性方面的性能要遠遠優於西方。但是正是由於中國船隻大量的使用水密艙技術而使得船體在橫向方向上的強度不夠,不能承載大量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而且這樣的船體構造根本不能適用於西方的全通型火炮甲板。西方獨有的的火炮甲板技術和側弦炮技術的發明也是在火炮逐漸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後才慢慢發展起來的。而中國曆來的海戰理論都是以人海戰術決定勝負,火炮上艦和火力至上的理論發展沒有形成規模形成,可以說晚於西方。
當然這也和東西方的大環境的政治背景有關,西方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之後迎來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曙光,科技、天文、航海以及理化等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經濟開始復甦,商品流通加劇,人們開始迫切需求新的通商手段。由於東西方的陸地商路被奧斯曼帝國所阻斷,所以海運開始進入了商人和冒險家們的眼睛。東方的絲綢和瓷器以及各種奢侈品一直是歐洲上流社會的寵兒,因此吸引著大批的冒險家試圖找到聯繫東西方的航路。15世紀初亨利王子為了東航探險而創製了葡萄牙輕快帆船,其後即有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達伽馬東航印度等一系列全球航海探險活動,導致了16世紀以後的地理大發現。長期遠洋航海的實踐,西方帆船性能和航海技術在全面超越中國的基礎上又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在遙遠的東方,自從鄭和率領的古代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艦隊七次遠航之後,天朝已經布威嚴於四方,萬國來朝,逐漸的歌舞昇平,刀槍入庫,已經不再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昔日的巍峨的寶船也只能慢慢的等待著被腐朽的命運,甚至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所以朝廷中樞一紙禁海令下得到的是「片帆不得如海」的悲慘結局。從此中國將海洋的控制權拱手相讓,而此時西方的探險船正在非洲西海岸苦苦的尋找通往東方的航路...
火炮上戰艦可以說是海軍武器發展史上的飛躍,雖然中國最早在船上使用了火器,但也僅此而已,火炮一直是被固定在船頭和船尾的位置,不能靈活地瞄準射擊,艦炮技術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諸多大炮在排水量偏小的船甲板上使得船的穩定性變差,而且,中國的船體強度不夠一旦開火其後坐力使得船更危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兩個,其一是提高艦炮鑄造的精度和鑄炮材料的強度;其二是發明了船舷炮門。這個金點子是被一個英國人想出來了:詹姆斯.貝克。他將火炮裝在下甲板,並在船體兩側開出炮門,讓炮能夠發射,在不使用的時候,炮門用帶鉸鏈的炮門蓋關閉。從此火炮戰艦有了成規模的火力輸出,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威力。
西洋帆船由於沒有水密隔倉,因此抗沉性不佳,但是西方大量使用肋材並增加船體厚度,尤其是戰艦的肋材幾乎是1根接著1根,而肋材對船體提供了很好的保護。
就船型來講,中國的大型船隻一直是底尖上闊的福船型,也就是和現代艦船的V字船型類似,因此福船是越到頂甲板越寬,因此火炮一般布置在頂甲板上。鄭成功的主力戰船大青頭長約10丈,寬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載重三四千擔,總共也只配備2門大炮,前1後1(《鄭成功收復台灣史料選編》1962年福建版)。炮架固定,據說還有弗朗機若干。
可風帆時代的戰艦要求的是在側弦儘可能多的承載重型火炮以便發揚最大火力輸出。我們知道風帆戰艦最長最重的火炮一般布置在底層炮甲板,其上面的各層炮甲板火炮口徑、重量依次遞減,以「勝利號」戰列艦為例,其炮甲板從底層至上層火炮依次為32磅、24磅、12磅(當然68磅短炮除外,因為其使用減裝葯所以炮身重量也較輕)。而中國帆船的V字型船體底部面積本來就狹小,根本不適合布置長重炮,更可況底層還是是一間接一間的水密艙室而非橫向肋骨式的全通炮甲板,其可以裝備的重型火炮數量就可想而知了。但同時期的西方船體缺解決了這個問題,西方船體採用U字型,而且底部大於上部(橫截面想像一下廣口瓶),這樣的好處是底部寬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重型火炮,逐層往上依次減少口徑和重量,頂甲板上反而是全船面積最小的地方,這樣的好處一個是降低船體重心,另一個據說是肉博時減少接觸面積。所以東西方各自獨有的船體結構註定了西方戰船所裝載的火炮重量和數量遠遠超過中國船隻。
當然又是題外話,還是不得不佩服聰明的中國人依照水禽發明的福船型居然還是暗合現代船體科技發展的脈絡:兩百年後的近現代戰艦一般都是甲板上布置數量上較少的大口徑火炮,兩弦側小口徑輕炮而且運用中國人發明的水密艙技術增加抗沉性(比較著名的是義大利戰列艦的普列賽水下防禦體系)。可惜中國人超前的聰明才智依然由於當時船體材質強度和火炮科學技術的落後而讓人遺憾...相反,比較來講西方的木質風帆戰列艦倒像是艦船發展史上的一個怪胎,當然西方在運用產業革命成熟的成果後近現代戰艦徹底才淘汰了統治海洋幾個世紀的風帆戰艦。
另外再說說火炮威力:
「海上君王」號上最大的火炮為60磅加農炮,歷史記載其火炮的重量高達8000磅,口徑8.5英寸,長達12英尺!最大射程可達4000碼!雖然威力巨大但由於裝填困難的緣故所以後來換成了威力次之的42磅炮。再說說威力次之的32磅及30磅加農炮,「這些火炮的重量超過了5000磅,發射的彈丸如果用14°仰角可以發射到3000碼外」,可以想像這樣的火炮在400碼的射擊距離上會有怎樣的破壞力!而「一門填裝了5磅火藥的18磅炮可以在400碼的距離擊穿2英尺6英寸的橡木,即使在在1000碼的距離上仍然可以有效擊穿1英尺的松木板」,所以即便是裝備的18磅的火炮對付中國的薄船體殼也是綽綽有餘的。更何況上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大量射速相對較快的9磅輕型炮用於殺傷敵方甲板上暴露的人員...
當然我看的資料記載,到了英國和拿破倫時期的法國交戰時期,戰列艦的水線處厚度普遍達到了一米。而當時的火炮威力譬如說法國的24磅炮的炮彈在200碼的距離上都不能穿透英國戰艦的四五十英寸的肋材,而18磅炮甚至在幾乎0距離上都不能穿透(比較典型的美國的老鐵殼船「憲法」號重型風帆護衛艦光船殼護板竟然就是是高達56.5厘米的優質橡木)。而且由於隔倉的使用,中國帆船無法使用全通火炮甲板,進一步導致中國帆船的炮位減少。當時的火炮雖然能夠達到一公里的射程,但是前提是要能都打得準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威力。更何況海戰不同於陸戰,陸戰炮兵陣地或者要塞炮台幾乎就是一個穩定的射擊平台,即使是這樣當時的火炮命中率也是不很讓人滿意。而海戰更是完全不同,海戰是雙方相互移動射擊,前裝滑膛炮尤其是海上炮擊時一旦超過500碼其命中率就低的可憐。另外,由於當時的火炮材質原因射速十分的低,因此,當時的海軍強國都是用數量來堆砌齊射時的命中率。
舉個例子,己方戰艦的射速是敵方戰艦的2倍,但是火炮數量正好是敵方戰艦的一半。那麼兩艦對射的結果是什麼呢?經過分析可知,雖然兩艦在單位時間內的投彈量理論上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敵方方戰艦是單次大規模火力覆蓋,其命中率卻遠勝於己方戰艦的多次小規模射擊。結果就是己方戰艦被徹底擊沉。因為雙方的艦船都在移動,根本沒有有效的辦法根據彈著點標定下次的射擊諸元。因此決定勝負的原因就是單次大規模的火力齊射,而被擊沉的原因就是己方戰艦上沒有足夠多的火炮!根據數學概率論分析,在海戰中一方的炮位少於對方炮位的2/3時,很明顯少的一方會很快崩潰。因為多的一方在交戰開始會出現幾門炮打敵方1個炮位的情況,很快就會導致被攻擊的炮位失去戰鬥力,於是就有更多的炮位攻擊餘下的對方炮位,而這個數值會隨著交戰的進程越來越快,這也是為什麼英國不把64門炮以下的戰艦遍入戰列的原因。
英國戰艦除了保證火力數量上的傳統優勢外,還提倡炮組訓練以提高火炮的射速,在前裝滑膛炮時代這兩項因素的優勢就是為什麼英國的海軍能夠長勝不敗的原因。
當然19世紀早期的軍艦木質裝甲肯定要比17世紀中後期的戰列艦裝甲厚的多,這個從一級戰列艦噸位對比就可以看出來。1637年的「海上君王」號戰艦裝載火炮104門,排水量不過1500多噸;到了英菏海戰時期的80炮戰列艦就已經接近這個噸位,而一級百炮戰列艦排水量近1900噸;18世紀英法戰爭期間戰列艦的噸位和防護木質裝甲厚度也一路飈升,典型的74炮戰列艦已經超過1500噸,而一級戰列艦已經突破2000噸;而到了19世紀中葉前,1500噸的戰列艦隻能算是最輕型的了,一般能夠有資格參與戰列線決戰的三級戰列艦都是80門炮級別,而此時的一級戰列艦更都是滿載排水量四五千噸的大傢伙,火炮的數量都在百門以上,一般多的可以達到120--140門。火炮的口徑也趨於統一,齊射時的威力與日俱增。譬如英國和法國這個時期的一級戰列艦裝備的不是32磅炮就是36磅炮,而且有些專門的大口徑的轟擊炮還能發射開花彈。
有點扯遠了,反過頭再來看看中國的船用火炮,「鄭成功『三桅炮船』屬於大型福船其「樹三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
「紅夷大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也稱為紅衣大炮。紅夷者紅毛荷蘭也,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紅夷大炮是從荷蘭進口的,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由其口徑可以計算出紅夷大炮的炮彈重量在9磅至18磅之間,也就是說中國進口的紅夷大炮彈丸的重量一般為18磅。而這樣的火炮重量則超過了2噸,換算成現在的重量就是4000斤以上!!這是18磅加農炮的重量,長徑比23,同期的西方加農炮的長度為15-28倍口徑,長炮的長度為25-44倍口徑。
題外話:說紅夷大炮可以輕鬆打到7、8里開外最遠10里。本人深表懷疑(定遠艦的305毫米後裝線膛巨炮用72公斤的黑火藥也不過達到7000多米的有效射程,用黑火藥做發射葯的210mm長身管後裝線膛炮有效射程才8.3公里左右)。
可以看出「三桅炮船」上區區8門左右的紅夷大炮怎麼和光包括18磅炮及以上的火炮就有60門之多「海上君王」號相比!當然本人不能肯定鄭成功的戰船上的紅夷大炮是不是18磅,但肯定不會超過42磅,一來西方火炮價格昂貴,不能普遍裝備。二來西方可能也不會賣給鄭成功威力巨大的火炮,否則以鄭成功的財力能在二個月內打造300艘戰船還能拿不出銀子買火炮?
還有鄭成功的戰船究竟有沒有裝備威力比18磅紅夷大炮更大的火炮,史家也眾說紛紜。筆者在這是相信有,但是應該不會多,因為中國的戰艦排水量小,而且其沒有西方式的全通型火炮甲板的構造性質決定了其根本不能裝載大量的大型火炮。再說戰列艦時代的海戰要求的是密集的火力齊射,即使有單個的幾門大威力火炮起不到什麼作用。這主要是由東西方不同的海戰思想造成的,由於戰列艦的出現此時的西方已經初步進入戰列線戰術時代,而此時的東方依舊是跳幫作戰。
再有千斤弗朗機,這更是個廢柴。射速快則快矣(實際上也快不了多少),近戰或許能成,用於遠戰則力不從心。「重千斤,彈重二十四斤,遠至四五里」,從重量上就能看出來,僅僅千斤重的火炮竟然可以將24斤重的彈丸發射到幾公里外?這要用多少的黑火藥發射,而且這種火炮的密封性還很差...很難相信這樣的火炮能達到四五里的射程,其穿透力也就無從談起;這且罷了,「發射3發用不足20秒的時間就能完成」這不是趕上後膛步槍的射速了?先不說24斤重的彈丸,就那個子銃的重量就比炮彈丸重上許多,據本人親眼見過後裝大發熕子銃估摸著怎麼最少也得七八十斤,殼體還不是很厚,不知道怎麼形成的高膛壓能將炮彈打到幾公里外?一般來說就是紅夷大炮為了防止炸膛炮管的壁厚度鑄造最薄處的炮口也有0.5倍彈徑了,而炮膛處則有1—1.5倍彈徑(即使是這樣還仍然有炸膛的),再瞧瞧後裝大發熕子銃的殼厚,真不敢想像我天朝竟然還有此等神器!看看,人家千斤弗朗機只有千斤重不足紅夷大炮的四分之一,射程上也不賴,足有四五里呢!既然此等神器威力與性價比如此之大,那為什麼建奴殖民中國時期不大批量製造以取代垃圾一般的紅衣大炮呢?難道建奴們都瞎了眼?其實大家都心裡明白,你懂的,呵呵...
不要忘了西方的船體由於火炮的出現普遍採用了雙重殼體其防彈能力遠超中國帆船,大型弗朗機炮在遠距離上能否穿透西方戰船的殼體尚為未知之數。
大型弗朗機炮的一發「整裝彈」包括子銃殼、火藥、炮彈加在一起少說怎麼也得上百斤吧,拿這個輪流在炮腹里裝填,可能,或許吧射速理論上是比前裝炮要快,但還是不敢想像了...小口徑的後裝弗朗機可能不存在子銃重量的問題,但大口徑的弗朗機隨之而來帶來的是子銃重量的急劇增加,上百斤的子銃輪流裝填確實是對大明帝國的炮手們的一種嚴峻考驗...而前裝炮只裝相對輕巧的炮彈和火藥就夠了,雖然少不了要清膛的步驟,但與其那上百斤的「整裝彈」輪流裝填,還不如用前裝炮來的安全輕鬆,射程也遠上不少。當然後來的火炮經過發展和考驗終於驗證了同時期(16世紀一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的前裝火炮性能遠勝後裝火炮,根據優勝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則,前裝炮一直統治了近2個世紀才黯然退場。到了19世紀中葉由於科技的發展,線膛炮才逐漸取代滑膛炮(美國的達爾格倫滑膛炮一直服役到19世紀80年代),當然也是由於技術和材料進步後歷史的必然選擇。
所以個人認為,在速度,靈活性,火力,防護上都居劣勢的中國帆船和西洋帆船進入炮戰完全是找死!
當然西洋帆船也有幾個劣勢,大量使用優質木料作為肋材導致西洋帆船的造價遠遠的高於中國帆船,如歌德堡號帆船,一條瑞典王國的商船,當時的造價相當於瑞典國庫的1/6。而且西洋軟帆相比中國硬帆還需要更多的水手,操作也比較複雜,而中國的船隻船體較寬、穩定性好的特點使得它能裝載更多的貨物,當然也能裝載更多的人員,也就是更多的肉搏戰鬥力。鄭芝龍時代所建立的海上帝國就是依仗人數上的絕對優勢打敗了西方艦船的火力優勢,未成熟的科技發展初期在火器上尚未顯現出猙獰的面目,西方艦船上微不足道的火力優勢在擅於水上跳幫作戰的驍勇兒郎們面前還是稍顯稚嫩...畢竟西方的風帆戰艦尤其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列艦這一艦種在稱霸海洋的時代並沒有和鄭芝龍乃至鄭成功的艦船發生碰撞。
雖然英國早在1588年就挫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進攻,從而確立了火炮在海戰中的主導地位,但是就是到了戰列艦時代火炮齊射時所發射的實心彈威力仍然不足以有效徹底擊沉一艘大型戰艦,皮糙肉厚的戰列艦即使中上幾百發炮彈只要不被擊中彈藥庫等要害部位也很難沉沒。即便是到了1805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風帆海戰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當場被擊沉的戰艦也不足三艘,大多還是負傷後遭遇風暴沉沒,而近戰和接弦戰仍然在該海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直到1823年由法國軍官Paixhans設計發明的發射爆破彈的艦炮轟擊炮的出現才產生了對木質戰列艦最具威脅的武器,當然俄羅斯在錫諾普海戰中用這樣的火炮將土耳其風帆艦隊轟碎至渣,從此風帆時代的戰列艦徹底被終結,但由此艦船也開始走向裝甲化。
而此時17世紀中期西方的主要兩大海軍強國荷蘭和英國都在為爭霸海洋而積蓄力量,由於艦船製造技術的逐漸提高,噸位也在逐漸增大,裝載的重型火炮也越來越多,一些小的艦船根本抵擋不住大型戰艦的集火轟擊。以前的武裝商船和海盜式的圍堵戰術對大型戰艦起到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小,所以國家與國家的海戰日趨劇烈化和規模化,大型戰艦成為海面決戰的主要力量,大規模戰艦群組成的戰列線炮戰戰術脫穎而出,「以往落後的鑽石隊形由於指揮困難和火力弱小,已經被容易指揮和火力強大的線性隊列所徹底取代。」「類似於步兵隊列,線性隊列由於能發揮最大火力輸出密度,所以遠距離炮擊的戰列線戰術被證明是最有效的戰術,這也是火器發展和成大規模運用後的必然結果。」戰列線戰術也被英國海軍部明文規定為指定戰術。到第一次英荷海戰時,雙方參戰的大型戰艦合計超過了百艘,重型火炮數千門(均是五六十門炮以上的大型戰艦),戰列艦時代由此來臨。
因此荷蘭為了應對來自海上的英國威脅也不可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遠東,應對眼前的威脅對於荷蘭來講才是當務之急。倘若歷史可以重演,荷蘭裝載50炮以上的巨艦百艘的強大火力和東亞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擁有最強大的肉搏力量的鄭氏帝國發生碰撞,不知道將會有一番怎樣的結局...
題外話:納爾遜戰術:戰列線戰術是枯燥的,是對船員勇氣和耐力與艦船防護和火力的一種考驗。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年輕的納爾遜勛爵給海軍戰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艦隊機動兵力和集中兵力的完美統一。他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從上風位置攻擊切斷處於下風位置的敵戰列線編隊,集中力量消滅處於上風位置的那部分敵艦隊,使處於下風位置的另一部分因逆風難於轉向支援,從而於我方形成優勢集中兵力,以多打少。當然完成這樣的戰術機動條件很多:一是首先進攻方要有大無畏的勇氣敢於在T字陣型的那一豎的不利位置對敵發起攻擊。二是進攻方的領艦性能要好,絕對經得起在衝鋒時敵艦的幾輪齊射!(這對士氣很重要,非常考驗士兵們的素質)而且,進攻方艦隊要有著優勢的近戰火力輸出!三是進攻方艦隊要處於利於進攻的位置(如上風位)將敵艦分割成包圍成幾段。四是在被牽制的處於下風的敵艦掉頭增援之前利用局部優勢消滅敵上風艦隊部分!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實在看不出鄭芝龍的五點梅花陣和小船尾射戰術與納爾遜戰術有何相似之處)
推薦閱讀:
※回復「財務造假」質疑,天馬科技即將上市(附海通證券回復)
※張愛玲遺作《少帥》被質疑靠出版發財 宋以朗:不缺這錢|張愛玲|文學遺產
※白人種族暴力撕裂美國!特朗普不當表態遭各界質疑
※下一個韓春雨?質疑cas9編輯人胚胎科研成果-究竟誰對誰錯?
※質疑陳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