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複習提綱(必修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基本內容①內容:繼承和分配製度,按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繫政治聯繫的制度。特點:①以嫡長子繼承製(最大特點)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對性;③血緣關係和政治關係相結合,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作用: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影響深遠。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內容(1)目的: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2)分封的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3)諸侯的義務:服從(周天子)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權利: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4)分封制的作用(影響):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關係:宗法制是維繫分封制的血緣紐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體現,相輔相成、互為表裡。體現了西周政治制度層層封授、等級森嚴、政治與血緣結合的特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神權與王權的結合;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3、了解秦朝的統一(1)建立: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2)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人民經歷長期分裂和混戰,渴望統一;(3)秦國能完成統一的原因是經過商鞅變法,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4)過程:①滅六國②北擊匈奴,修直道、長城③修靈渠,平定嶺南——歸入中央王朝管轄的開端④開闢「五尺道」,設官「西南夷」——進入中原政權版圖的開始。(5)意義:①結束諸侯割據的局面,進入「大一統」的政治時代,有利於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間交往②加強對周邊地區政治控制,擴大統一帝國的規模,推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4、了解皇帝制度的創立特點:①皇權神聖;②皇權至上(核心,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③皇位世襲。5、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中央與太尉(即中央官制)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詔令、監察事務)、太尉(管理全國軍務)。6、了解郡縣制的建立和作用(即地方政治制度)(1)建立過程:春秋出現;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始皇時全國推行(2)郡:地方上最高行政機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郡守;(3)縣:郡的下級行政機構,縣的長官是縣令或縣長。(4)特點: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5)意義: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④鞏固中央集權制。7、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1)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標誌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2)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國力增強,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4)這一制度強化了皇帝的專制權威,助長了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秦朝短命而亡。8、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尚書省(執行政令);(2)六部:(尚書省下設)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3)意義:三省的長官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漢朝州刺史的設置漢武帝把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稱13州,長官叫刺史。目的: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9、了解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①漢朝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選拔標準是個人的品行,孝廉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②魏晉南北朝時,選官採取九品中正制,選拔標準是門第,寒門子弟即使有才學也難以擔任高官。③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隋煬帝時設進士科標誌科舉制形成,選拔標準是考試成績。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做官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科舉制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10、理解元朝行省制度(1)目的:為改變地方無權、人浮於事的局面。(2)設置: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中央機構)直接管理外,其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邊遠民族地區設置宣慰司。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受到中央的節制。(3)意義: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行省制度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11、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明太祖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1)明太祖時:裁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中國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制度達到新高度。(2)明太祖時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時,內閣有票擬權;萬曆年間,張居正任首輔時大權盡歸內閣,六部幾乎成了內閣的下屬機構。影響:加強了皇權,但後來宦官參政導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3)宰相制與內閣制比較: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權,地位有保障,十分鞏固;內閣,只是皇帝的諮詢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是皇權的附庸,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12、了解清朝設置軍機處雍正時設立(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傳達詔令,軍國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決。1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從積極、消極兩個方面來看)(1)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有利於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2)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助長了官場的因循守舊之風,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阻礙社會進步。(3)嚴重阻礙社會進步,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變特點)①中央: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史實說明)②地方: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壓抑。(史實說明)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1、了解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主要史實戰爭時間侵略國結果主要事件鴉片戰爭1840-1842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廣州北郊三元里是自發抗英鬥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法俄美英法《天津條約》英法俄《北京條約》焚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日本《馬關條約》黃海海戰中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殉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英美俄日法德意奧1901年《辛丑條約》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2、了解《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並認識其影響(1)《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主要內容影響①割地: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②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打開了中國沿海門戶;④協定關稅: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國商定。①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③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④革命性質: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馬關條約》內容及影響:內容影響①割地: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極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①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劃分範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②賠款:2億兩白銀②巨額賠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③開放:開放 沙市 ,重慶, 蘇州 ,杭州為通商口岸③新通商口岸的開闢,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④允許日本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反映帝國主義時代侵略特點)④在華投資辦廠(資本輸出),使得西方列列強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勞動力和市場,沉重打擊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⑤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3)《辛丑條約》內容及影響:內容影響①賠: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①賠款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作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②設: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 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②使館界就成為列強笄侵略中國的大本營。③拆: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③京津到山海關一線的廣大地域,就被置於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④懲: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鬥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④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⑤改: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位居六部之上。⑤列強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⑥我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境地☆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①使無數中國居民喪失基本生存權,造成深重災難;②瘋狂掠奪人民財產和國家財富,毀壞中華文明遺產。③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領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權完整,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逐步淪為受列強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4、三元里抗英發生在1841年5月的廣州三元里,是近代史上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制外來侵略的鬥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辱的愛國主義精神。5、了解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的一次決戰。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殉國;戰後,日軍控制了黃海制海權。6、台灣人民反割台鬥爭起因:《馬關條約》割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主要力量:邱逢甲和徐驤領導的義軍以及劉永福的黑旗軍。7、偉大的抗日戰爭▲日本侵華罪行①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1937年)。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②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30萬人遇害;③日軍在侵華中,公然違反國際公法,研製細菌和化學武器; ④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中國軍民的抗戰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原因:日本大舉侵華,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民族危機空前嚴重。過程:①1931年,中共發表宣言,號召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②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③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方針;④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⑤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根據國共兩黨協議改編中共軍隊⑥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國共合作宣言,標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意義:使抗日戰爭發展成為全民族抗戰,為抗戰的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2、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主要戰役正面戰場:⑴淞滬會戰;⑵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首次)⑶徐州會戰(台兒庄大捷——最大)⑷武漢會戰(進入相持階段)。⑸棗宜會戰,張自忠殉國敵後戰場:百團大戰:1940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少數民族抗日武裝鬥爭: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等。▲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勝利時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勝利原因:①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②兩個戰場相互配合③中共的主導作用;④海外華僑和國際援助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互配合意義(歷史地位):①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鬥爭,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②捍衛了民族尊嚴,為民主革命在全國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金田起義、定都天京和北伐、西征(1)背景:鴉片戰爭使中國面臨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空前激化。①②③④(2)開始標誌:1851年金田起義 ;發展:1853年定都天京(標誌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3)北伐:①目的:推翻清政府②結果:孤軍深入而失敗。但牽制了清軍,為西征軍創造了有利條件。(4)西征:①目的:鞏固天京(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江北大營)②將領:石達開 ③結果:初期失利,後期打敗湘軍,鞏固天京大本營。至此,太平天國進入全勝時期。2、理解《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頒布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1)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2)土地分配方法: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3)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4)目標: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5)評價:①革命性: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突出反映了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鬥爭的最高峰。②空想性:體現了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只是空想。3、理解《資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1)目的:振興太平天國。(2)內容:政治——向西方學習,以法治國,官吏由公眾選舉。經濟——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文教——開設新式學堂。(3)進步意義: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4)局限性:不是農民革命鬥爭實踐的產物,不能滿足農民的要求。迫於形勢,並未實行。4、了解興中會、同盟會的建立(1)興中會:1894年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2)同盟會: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機關報:《民報》;性質:第一個全國性的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創立民國(民權);平均地權(民生)5、了解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1)武昌起義爆發:1911年10月10日(2)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民國紀元。6、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春頒布(1)目的:為限制袁世凱獨裁,維護共和制度(2)內容: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體制、責任內閣制(3)意義:這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②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政體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是近代民主化進程的里程碑。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7、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1)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意義:①政治: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②思想: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③反帝: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④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⑤世界意義: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影響(3)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據是: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辛亥革命失敗的依據是: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8、了解五四運動的主要史實(1)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導火線)(2)過程:①第一階段:5月4日—6月初;a中心:北京b主力:學生c口號:「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具有反帝反封性質)、「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要求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②第二階段:6月5日後 a中心:上海b主力:工人(工人階級由此登上政治舞台)(3)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放學生、罷免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9、認識五四運動對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1)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2)各階層的作用:青年學生起了先鋒的作用,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3)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0、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一大」的主要史實中共一大(標誌著中共的誕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 嘉興;內容:①黨名:中國共產黨②黨的奮鬥目標 ③中心任務: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④領導機構:中央局,④書記:陳獨秀 (3)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①性質:新型工人階級政黨; ②特點:不僅代表工人階級利益,也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 ③影響: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概況: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即黨的最低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意義: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11、了解國民革命中的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①標誌: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事實上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2、了解北伐戰爭的成果(1926-1927年)成果:革命勢力發展到長江流域,遷都武漢;推動工農運動發展;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國民革命的失敗標誌:1927年,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國共合作破裂。失敗原因:客觀——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主觀(主要原因):中共缺乏經驗,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國民革命的意義: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教訓: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掌握革命武裝,進行武裝鬥爭。13、了解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領導。意義:南昌起義是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14、了解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闢和建設的史實(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後,毛澤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武裝鬥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15、了解紅軍長征主要史實(1934—1936)讀72頁地圖(1)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思想。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2)過程:1934年10月從瑞金出發(3)結束:①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在吳起鎮會師②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結束。(4)意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16、理解遵義會議的內容和影響(1935年1月 遵義):(1)內容:①糾正博古等人軍事上的「左」傾錯誤②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③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2)意義: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7、了解挺進大別山和三大戰役和解放南京的主要史實(1)挺進大別山: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意義: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2)三大戰役(戰略決戰):1948年秋-1949年春;遼瀋、淮海、平津;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為解放全國奠定了基礎(3)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滅,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18、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1)國內:標誌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2)國際:它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鬥爭的士氣。(3)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4)經驗: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經過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國人民的選擇。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籌備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1949年9月北平)會議內容:①通過《共同綱領》(臨時憲法的性質)②國家性質:新民主主義國家③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④確定了首都、國旗、國歌、公元紀年(2)誕生標誌: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3)意義:①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③為國家的政治建設逐步展開奠定了基石④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2、了解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性質:社會主義 (4)內容:規定了國家性質、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5)原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 (6)意義: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3、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①形成: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②地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初步確立: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正式確立:①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政協作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並發揮作用。②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3)新階段: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中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組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4、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1)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2)建立:第一個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3)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願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主題報告: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中共開闢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內容:①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政治路線: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建設為中心)③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中共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④重大決策:改革開放意義:①是建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的偉大轉折。②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③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家的政治建設進入一個新時代。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成就(1)1980年,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體現了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2)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憲法:1982年全面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新時期治國安邦總章程。(3)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人大九屆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的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形式確定下來。(4)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7、了解1982年我國憲法修訂的情況(1)1982年憲法: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②意義: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於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基礎。8、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80年代初;鄧小平;目的:為解決台灣問題;意義: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指導方針9、了解香港、澳門的回歸及其的意義(1)香港回歸:1984年12月簽署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回歸意義:香港的回歸,標誌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開創了香港和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2)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0、了解《告台灣同胞書》和了解「九二共識」以及海峽兩岸的民間交流(1) 《告台灣同胞書》: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委員會發表;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2) 「九二共識」:1992年;海基會、海協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3)近年來,兩岸民間交流不斷加強。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祖國大陸。胡錦濤會見了連戰一行。中共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第五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1、了解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政策)。(1)外交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政策:①「另起爐灶」:不承認國民政府同各國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係,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係;②「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先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餘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鞏固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為與世界各國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係奠定基礎,然後再考慮與西方國家建交的問題;③「一邊倒」:為不致處於孤立地位,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2、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提出: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2)內容:「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處」。(3)意義:①標誌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②是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係,參與國際事務所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③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3、了解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1)日內瓦會議:①時間:1954年。②地點:瑞士日內瓦。③外交成就:推動了會議進展,促成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協議的達成。④意義:是新中國首次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2、萬隆會議(亞非會議):①時間:1955年。②地點:印尼萬隆。③貢獻: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作用:擴大中國的影響,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聯繫,同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4、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20世紀70年代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②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③是中國長期堅持和平外交的結果.2、恢復:1971年聯合國26屆大會通過了阿爾巴尼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3、意義:①說明長期以來美國實行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②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於年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③改變了聯合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5、了解中美關係正常化和中日建交。(1)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①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訂《中美聯合公報》,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一個中國原則。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②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訂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聲明。 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早於美國跟中國建立外交關係)。6、認識中美、中日關係的改善對國際關係產生的重要影響。(1)對中國: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許多國家同中國建交,在國際上掀起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打破了美國孤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2)對國際:有利於中國、美國、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緩和了世界緊張的局勢,為建立新的國際關係新秩序起到積極的作用。(3)中美關係的改善是70年代中國外交開創新局面的關鍵。7、了解中國積极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活動。(1)背景:新時期,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2)活動: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謀求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合理、公正地解決;積极參与聯合國的維和行動。②積极參与世界貿易組織活動。8、了解中國在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大外交活動。(1)積极參与亞太經合組織(APEC)活動:2001年上海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非正式會議。形成「上海共識」,為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作出了重大貢獻。(2)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關係,領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2001年在上海成立。六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標誌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第六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1、了解地理環境和城邦制度對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影響。(1)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古希臘的歷史和文化。廣泛的海外貿易,殖民及其他經濟和文化交往活動,使古希臘形成了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和平等互利的觀念,成為民主政治產生的社會條件。(2)希臘城邦是孕育古希臘民主政治的搖籃。小國寡民的體制是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重要條件。2、了解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1)梭倫改革:①時間:公元前六世紀初。②內容:廢除債務奴隸制;建立財產等級制,根據財產多寡,把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完善國家機構,恢復公民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建立四百人議事會,建立公民陪審法庭。③影響: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時間:公元前六世紀末。②內容:劃定10個行政選區取代氏族關係,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緣部落;建立五百人議事會;成立十將軍委員會;陶片放逐法。③影響: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3、了解伯利克里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繁榮的表現。(1)時間:公元前五世紀。(2)發展階段:民主政治達到頂峰,「黃金時代」。(3)表現:城邦官職向成年男性公民開放;公民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五百人議事會職能擴大;陪審法庭成為最高主司法、監督機關;實行公職津貼制度,發放觀劇津貼。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進步性(得):①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②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較健全的民主制度。局限性(失):①範圍: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權力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專政基礎上,不包括奴隸、婦女和外邦人。②性質: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於小國寡民的城邦。③參政方式:抽籤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意味著不同素養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易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④歷史事實證明:雅典的衰落正是這種民主政治所導致的混亂和內耗造成的。4、了解《十二銅表法》、公民法和萬民法。(1)《十二銅表法》:公元前五世紀中期,平民反對貴族,制定《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標誌,保護了平民利益。(2)公民法: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適用範圍主要限於羅馬公民。(3)萬民法:為解決征服過程中出現的政治經濟問題,羅馬法演變為羅馬帝國內部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帝國內的國際法)。(4)自然法——法律觀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① 提出:西塞羅(自然法之父) ②意義:是整個法律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的指導原則,它高於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力;人類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與升華,標誌著羅馬法學的最高成就。5、認識羅馬法的作用。(1)維繫和穩定羅馬帝國的統治,為統治者權力提供法律依據。(2)它維護奴隸制,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鞏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3)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和平等權利。(4)歐洲歷史上第一步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影響深遠。奠定了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成為各國立法遵循的範本。也成為近代歐洲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5)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恆價值。第七單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1、了解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滿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1688年,英國議會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和夫人繼承英國王位,這次不流血的政變,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光榮革命」。2、理解《權利法案》。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頒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權利,保證議會權力。君權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權力受到法律制約。從此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權力,國王開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3、了解英國責任制內閣和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1)責任制內閣:18世紀前期形成,是英國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內閣產生過程:普選產生下院議員→下院大選→(國王任命)多數黨領袖為內閣首相→首相提名(內閣和政府成員)→(國王批准)組成責任內製閣。內閣成員集體負責,與首相共進退;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對議會負責且控制立法程序。作為政府和內閣首腦的首相掌握行政權,又能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因此掌握國家大權。(2)1832年議會改革:①原因: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工業資產階級興起,要求獲得更多政治權利。②概況: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③影響:工業資產階級增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完善了英國的代議制;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1)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的混合物。(2)保留君主,議會掌權,以議會內閣製為核心,國王「統而不治」、「臨朝不理政」。(3)國王是國家元首,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也是英聯邦首腦,是維繫英聯邦的紐帶。(4)實行政黨政治。5、理解美國1787年憲法。(1)制定背景:邦聯政府軟弱無力,無法保障美國發展。(2)主要內容: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權力高於各州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實行三權分立(確保了民主制度),確立總統制共和制。(3)體現原則:中央集權;民主原則;三權分立,分權與制衡(理論來源:啟蒙思想)。(4)國家權力結構:立法權歸國會,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政權歸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司法權歸最高法院,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地方在不違憲的情況下有一定自治權。國會兩院議員和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經參議院同意任命大法官。(5)影響:①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保障了資產階級的正著急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②局限:承認奴隸制度和黑奴貿易,種族歧視,婦女、印第安人被剝奪政治權利等。6、了解美國聯邦制的權力結構。(1)結構:見考點五。(2)中央權力三者關係:分權制衡。國會立法,可用2/3多數推翻總統對國會法案等的否決,可通過法律規定法院的組織與許可權,眾議院有權對犯有「背叛、行賄、受賄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惡行」的包括總統、副總統在內的所有文官提出彈劾。總統行政,只對憲法負責,不對國會負責,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有權提名並經國會同意任命政府高級官員,經參議院同意任命大法官,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但須得到國會批准。最高法院掌司法,對法律條約範圍內的一切案件行使最高審判權。(3)地方:各州在不違背聯邦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州政府有一定自主權。(4)作用:既把各州團結為一個國家,有避免了中央權力的過分集中,有利於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7、理解美國總統共和制的特點。(1)政府各部門權力制約與平衡,防止了專制。(2)總統權力使聯邦的行政權保持強有力的地位,集中了中央權力。(3)兩黨制。8、了解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主要內容。1875年通過,從法律上確立了共和政體。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議會,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眾議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選出,任期四年;參議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參議院有權否決眾議院的決議案。總統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總統掌握國家行政大權,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有權任命部長等高級官員、締結條約和實行特赦;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9、了解德國統一。四分五裂的狀態阻礙了德意志資本主義的發展。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推動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0、了解《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1871年通過,確立聯邦制君主立憲政體。行政機構:皇帝和宰相。皇帝掌握國家大權,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有權任免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和決定對外政策。宰相主持內閣工作,由皇帝任命,不經議會選舉,任期由皇帝決定,只對皇帝負責。立法機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聯邦議會由各邦代表組成。帝國議會由成年男子選舉產生,其通過的法案必須得到聯邦議會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帝國政府掌握大權,各邦保留一定自治權。普魯士占統治地位,它的國王和宰相同時又是帝國皇帝和宰相。普魯士專制傳統被帶到統一後的德意志,這導致了德國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徹底。☆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不同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民主共和制)國家元首(稱謂與產生方法、職能)國王,世襲、終身。「統而不治」、國家的象徵總統,選舉產生並有任期。是政府首腦,總攬軍政大權。政府與議會關係內閣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掌握行政大權政府首腦即總統,行使行政權。行政與立法相互獨立。議會和議員產生方式議會由上院和下院組成,下院議員民主選舉產生。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議員均由民主選舉產生。相同都是資產階級專政;都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議會都行使立法權,實行兩院制;都是司法獨立。第八單元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1、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2、理解《共產黨宣言》意義(1)《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地位: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共產黨宣言》認為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肯定了階級鬥爭的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鬥爭。3、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3.18-5.28 )及其意義(1)導火線: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賣國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2)建立:①1871年3.18無產階級革命勝利②1871.3.28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3)措施:①政治:摧毀舊國家機器,建立新國家機構(普選);②經濟:沒收逃亡資本加工廠歸工人合作社管理(4)意義:①性質:世界無產階級建立政權實行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②巴黎公社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③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④公社戰士視死如歸、英勇不屈的精神永垂史冊4、了解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背景: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落後+社會矛盾尖銳+一戰的激化(2)二月革命:時間:1917.3月;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歷史功績: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結果:兩個政權並存(蘇維埃、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後者掌握實際權力)(3)彼得格勒武裝起義:①1917.11.7 (俄歷是十月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②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a《告工人、農民、士兵書》:正式宣布臨時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權歸蘇維埃b《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c《土地法令》: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土地國有化5、認識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1)性質: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2)作用:①世界現代史的開端,開闢人類歷史新紀元② 第一個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人類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③推翻資級統治建立社義制度,改變歷史發展方向。④打擊帝義統治,推動國際無級革命和被壓迫民解運動的發展。⑤它是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的偉大實踐的勝利。第九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1、了解二戰後「冷戰」出現的原因二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主要國家政治力量的對比,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的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劇,也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和社會主義世界兩大陣營的對立。2、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約的建立(1)杜魯門主義(美國「冷戰」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現):1947.3遏制共產主義;標誌著美蘇「冷戰」的開始(「冷戰」:除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2)馬歇爾計劃((美國「冷戰」政策在經濟上的表現)):1948.4對歐洲經濟援助計劃;目的扶持和控制西歐國家,把西歐納入冷戰的軌道;(3)北約組織((美國「冷戰」政策在軍事上的表現):1949.4《北大西洋公約》。3、了解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約的建立(1)1949年,蘇聯、保加利亞等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欲打破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2)「華約」組織成立 1955.5 華沙《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蘇聯和保加利亞等八國在波蘭首都華沙),從此,在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4、了解德國、朝鮮的分裂(都屬於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係)(1)德國的分裂:1949 分裂西德(德意志聯邦德國)--東德(德意志民主德國)(2)朝鮮的分裂:1948 .8大韓民國;1948.9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美蘇「冷戰」對二戰後國際關係發展的影響①消極影響:導致美蘇軍備競賽;兩強相爭使世界不得安寧,冷熱戰交織,造成國際局勢緊張。②積極影響:A美蘇勢均力敵,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B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長期共存,彼此借鑒經驗,吸取教訓,推動世界整體發展。C不結盟運動出現,第三世界崛起。5、理解從 「歐洲共同體」到歐洲聯盟的發展歷程(1)歐共體的形成:①「舒曼計劃」1950年:提出建立歐洲聯合與美蘇抗衡;②《巴黎條約》1951年決定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法、意、荷、比、盧和聯邦德國等6國);③《羅馬條約》1957年;④1958年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 ⑤1967年三合一為「歐洲共同體」:各國之間實現商品、勞務、資金自由流動(合作主要在經濟領域,各個機構仍然具有獨立性)。(2)歐共體的發展:1973-1986:歐共體經歷三次擴大,英國、愛爾蘭、丹麥、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先後加入。(3)從歐共體到歐盟發展的背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4)歐盟的建立:①1991,歐共體成員國在荷蘭簽定《歐洲聯盟條約》,目的是使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和成立政治及經濟貨幣聯盟;②1993年底,歐盟正式成立,當時共有12個成員國。(5)歐盟的發展:①1995,奧地利、瑞典、芬蘭加入,成員國達15個;②1999,歐元在11國啟動,標誌歐盟內部合作進一步加強;③2004年5月,波蘭等10國加入,成員國擴至25個。6、了解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原因及表現(1)原因:日本二戰後在美國的扶持下,經濟恢復較快;1956-73年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至20世界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表現: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日本謀求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獨特作用,極力爭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7、了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1)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三國提出。(2)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3)以非集團、不結盟政策為宗旨。70年代開始,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行動綱領。(4)作用:①標誌著發展中國家登上國際政治舞台;②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衝擊了兩極格局;8、了解蘇聯解體(1991年)和兩極格局的瓦解(1)蘇聯解體的原因:a、斯大林模式的束縛;b、西方和平演變; c、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推動。(2)解體:1991年獨聯體成立:標誌蘇聯徹底解體。(3)影響:冷戰時代的終結,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格局呈現「一超多強」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美、歐盟、日、俄、中)9、了解「一超多強」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體表現特點:「一超多強」(美、歐、日、俄、中)表現:①美國:唯一的超級大國②歐盟成立: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經濟政治一體化,1993年「馬約」生效,「歐盟」正式成立(今25國),1999年1月,歐元正式啟用;歐盟努力建立歐洲獨立的防務體系。歐盟的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對國際事務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③日本:經濟大國,並積極謀求政治大國地位。④俄羅斯:繼承前蘇聯政治遺產,加強經濟改革(特別是普京的務實政策)。⑤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提高(表現:A綜合國力增強,已是政治大國B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貿組織 C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惡化做出了貢獻)。10、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①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制約,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②為了解決世界共同問題,促進了大國關係的緩和。③使世界經濟出現兩大趨勢: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④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⑤有利於國際關係的民主化⑥有利於發揮聯合國的作用⑦有利於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推薦閱讀:

大學語文複習資料
大學六級應該怎麼樣複習更高效?
八年級生物(下冊)期末複習提綱
鞏固複習月建和日建對爻的旺衰(16)
中國美術史複習資料6

TAG:歷史 | 複習 | 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