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站樁與般舟三昧

此前,「搜狐新人3013381」朋友曾給我留言說:希望意中人先生能研究一下般舟三昧和站樁是否有相通的地方。並給我推薦了一篇《35天行般舟的彙報》,裡面比較詳細地記述了作者參加般舟三昧實修的體會,寫得很細,也寫得很好。

其實,更早的時候,我在龍泉寺曾聽法師們講起過這個特別而又殊勝的修行法門,知道要修此法非吃苦功夫不行,多少天就這麼一直不停的走過去,走過來,不坐亦不卧,不分晝夜,不是走著,就是站著,精進一行,以七天至九十天為期,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一般以為這是凈土宗修持的法門,確實是不一般,也非常的了不起。

本來呢,我早就應該寫這篇文章的,只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事務繁雜,牽扯太多,所以一直也沒有下手動筆,實在是慢待了這位朋友。

對於站樁,如果算上自己早年練習形意時打下的那點功底,我已有三十多年的實修功夫,尤其是在練習意拳的二十年間,雖說大功夫沒下過幾年,但站樁始終也沒有耽擱,不過是練多練少的事情,還算是有些體認的。要知道,天下真正修行吃功夫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站樁如此,般舟三昧亦然,只是我沒有一點兒般舟三昧的體認功夫,實不敢妄言認識二字,這裡我主要從修行的角度,講講比較而得的一點看法吧,膚淺得很。

要比較,自然就得讀讀經典,看看文獻。般舟一語,本是梵語,漢譯佛立,故般舟三昧,也稱佛立三昧,此念佛法門,不坐,不卧,不眠,不休,常行,故又稱常行三昧。據說此法出自《般舟三昧經》,此經又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是支婁迦讖於東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譯出,全經三卷,共分十六品,內容是佛陀應賢護菩薩之請而所說法。此經是現存大乘經典中最早的經典,也是凈土經典的先驅,甚至古有大德認為此經是《佛說阿彌陀經》的最早文獻。凈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結念佛社首倡此法,並定為常課。其後天台宗智者大師亦常修此法,並對《般舟三昧經》加以註疏,編成《般舟三昧行法》,開演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行法,對般舟三昧予以發揚和光大。其後,凈宗二祖善導大師依凈土經典作《般舟贊》,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方法。三祖承遠大師居衡山常行般舟三昧,後來唐代宗賜其居名「般舟道場」。師承三祖的四祖法照大師和以「慈愍派」著稱的慧日大師等相繼發揚這一修定行法。唐道宣律師居長安白泉寺時,常修般舟三味,時感天人送供,此定意法遂普遍盛行於我國,並由我國東傳日本。

據傳佛祖是夜睹明星而徹悟,繞行菩提樹七天七夜而圓滿成佛,這裡的七天七夜繞行菩提樹就是後人所說的行般舟,也有人說是踩般舟,踩也好,行也好,不過方便之法,反正就是般舟三昧,後來因修此法而成就者很多,我想這大概就是有關般舟三昧的一些出處和淵源吧。 我個人以為,般舟三昧其實就是經行的一種,比較確切地講,是經行的一種特殊方式,也可以說是經行的一種密集修鍊,用現代些的語言講,也就是強化訓練,如佛所曰「經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飯食左右」,不過真正意義上的般舟三昧,較之通常的經行,要求更高,條件更嚴,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當然從理論上講更有成就的可能,故有法師這樣比較說「我們平常念佛修行如平地走路,般舟念佛是動中求靜,比如在陡滑的瓦房上行走,如能走的很穩,到平地上就更沒問題了,所謂靜中得定,容易散失;動中得定,不易退轉」。但究其根本,般舟三昧是動中求靜的一種修定方法。

意拳樁法主要以站式為主,故我們習慣稱之為站樁,不過是統稱而已,其實,意拳樁法還有站行坐卧之分,故站行坐卧皆可用功。站樁是外形不動而求內動的一種鍛煉方法,實際上,從修行的角度講,站樁是靜中生動、動中求靜的一種修定方法,過去在佛門裡,站樁這種形式也叫著立禪。

若論形式,般舟三昧主要在於走,當然也會有站著的時候,但走是主要的;站樁主要在於站,當然也有行走式的練法,但站是主要的。所以,站樁與般舟三昧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完全不同的。

若論練法,般舟三昧是外動而內靜,是在動中求靜,也就是所謂的動中求定,或者說是動中得定。站樁是外靜而內動,很多人因此誤以為這是靜中求定或者說靜中得定的修行方法,其實不然,站樁首先是要靜中生動,也可以說是靜中求動,這裡的靜,是指我們的身體不動,也就是外形不動,這裡的動,主要指的就是我們內在的意動,其次是要動中求靜,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對這種意動感覺的把握,從而達到動中求定或者說動中得定的目的,故前輩講站樁時總是強調說「不動之動,動猶不動」,所謂動靜相依、動靜互根的道理。所以,站樁與般舟三昧在具體練法上確實是有所區別的,此如站樁是外靜而內動,般舟三昧是外動而內靜,但從本質上講,二者是完全一樣的,最後都是要在動中求靜,從而達到動中求定或者說動中得定的目的。

若論心法,站樁與般舟三昧就沒有什麼兩樣了,般舟三昧講「一心念之」,也就是一心念佛的意思,故有「執持名號,一心繫念」的說法。站樁講「一意之支配」,也就是意念引導動作的意思,故講「心有所動,身有所感」,正如師父所說「你是什麼樣的意念活動,你就體會什麼樣的意念活動的感覺」。可以這樣講,般舟三昧之一「心」所念者,「佛」也,站樁之一「身」所受者,「覺」也,說法不同,殊路同歸,所謂定意之法,不過制心一處,唯一心一意之專註耳。

從實際修行來講,站樁很容易,你站就成,般舟三昧似也不難,你走就行,且不說真正成就的有幾人,就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最後也沒有幾個。所以說,天下真正修行的功夫無他,如理,如法,堅持而已。

推薦閱讀:

太乙站樁功法講解
站樁身形要求:胸背
易筋經 之三
[證武·解密]孫祿堂內家拳練法解密之——站樁
站樁是不動的太極拳,推手是負重的太極拳

TAG:站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