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太極拳中的各種勁

聽勁論

聽勁,是太極拳及推手中的專用術語。聽勁,是雙重之意,是耳聽、眼觀及周身肌膚觸覺,覺察和心靈、神經系統的感知。至於感知靈敏度的高低,是由練拳和推手工夫的深淺所決定的。聽勁大致可分如下三個階段:意是骨感聽之,二是皮感聽之,三是毫感聽之。何謂骨感?骨感是之初學者皮感不靈,待拿、擠、按受制時,才知自己已經被動,方才緊急應變。何謂皮感?皮感是指以心意為統率,以沾、粘、連、隨為根本,以肌膚為主導,在推手時,以肌膚感觸覺察彼之左旋右轉、上起下落及輕重變化。帶拳練到相當高級階段時,內氣非常充足,能體現出周身空靈,周身各處皮感相當靈敏。此時與人交手,定是先有毫感傳至皮感,在毫感傳到皮感的一瞬間,已能做出極端靈敏準確的反應。所謂毫感,就是工夫達到五陰無陽(陰陽相等)的境界時,周身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身心進入遺篇靈境、化境,那時毫毛皆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之勁初觸我毫毛,我之勁以如彼之骨髓,所以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

  現在由於各種自然條件所限,下功夫練拳缺乏幽靜之處,意念不能高度集中,所以影響聽勁靈感,一般學者只有骨感,少數才能達到皮感程度。

  聽勁是千變萬化的,全憑皮毛的神經感知判斷,時非易練之功。故在未練聽勁之前,應先練沾粘勁,若不懂沾粘勁,則不能聽勁,不能聽勁,則不能懂勁。猶如聾啞人聽人說話,耳則不能聽之,則不能解他人之意。故欲懂勁非先聽勁不可,聽勁除必須符合太極拳的「快、慢、沉、穩、虛、實、開、合」八字要決外,還必須嚴格遵守「沾、粘、連、隨」這一推手「四要」。其關鍵在於快慢相兼,氣沉步穩,虛實分明,內外相合,連綿不斷。周身關節處處開張,而不能有絲毫拙勁呆力,只有這樣長期鍛煉下去,使周身神經日感敏銳,才能達到微感靈知地步,正如《孫子兵法》所云:「神乎神乎,至於無形,微乎微乎,至於無聲,故能制強敵於死命。」達到那種高智能境界,那種神明超妙的形神奧妙,是不言而喻的。反之,橫氣填胸,血氣上浮,周身肌膚僵硬,則必然反應遲鈍,敵之來勁聽不真切,判斷不準,甚至視而不知,聽而不覺,及至勢危,方才慌忙應戰,盲目攻守,導致失敗,故學者不可不祥察焉。

懂勁論

懂勁,是太極拳推手中必須弄懂的關鍵問題。所謂懂勁,就是在運動中能夠辨別出對方勁的虛實、剛柔、快慢、長短、緩急、方向、曲直、大小、落點以及可能的變化,並且能夠把握好節奏、時機,使引、化、拿、發恰到好出,克敵制勝。

  懂勁,使建立在聽勁基礎上的,能聽出彼勁,才能懂勁,如不能聽出彼勁,即不能懂勁。所以初學者對於懂勁甚感困難,意識難以做到,只有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勤學苦練和細心揣摩,並有名師給予指點,才能逐步悟到懂勁。所以手在未能懂勁之前,推手就容易犯僵、直、丟、頂之病。待懂勁後,在推手中又會犯爭強好勝之弊,此時要注意克服訓練中35病,即:抽、拔、遮、架、磕、猛、躲、閃、侵、凌、斬、摟、搓、欺、壓、掛、離、賺、撥、推、混、硬、排、擋、挺、霸、騰、擊、直、實、鉤、按、掤、抵、滾。否則,即使僥倖取勝,也並非真正達到了懂勁的階段。

  所謂病,是在推手中脫離了中正圓活,背離了沾、粘、連、隨之原則,故曰病手,病身。

  懂勁也是對推手及練拳的方位、角度及功夫好快的大檢驗,練拳時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及推手中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方法合勁別,能否在交手中運用自如,在推手中能否做到沾、粘、連、隨,搭手便知其拳藝和功夫如何。所以說招勢是方法、途徑,八法是手段。通過這些方法、途徑及手段,目的勢歸結到抓、拿、摔、化、打、騰、閃、折、空、活,兼施並用,二不僅僅局限於一個「打」字。

  中華武術門類繁多,無一不獨具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太極拳是其中的重要門派之一,所以懂勁不能只限於推手,和其他武術一樣,同樣適用於自由搏擊合交手散打,這才是太極拳的真正面目和實用價值。推手是以沾、粘、連、隨懂勁為準則的實戰訓練形式,散打交手也同樣不能離開上述四字的懂勁原則,無非散打是技藝升華到相當階段後,擺脫推手這一訓練形式,而成為實戰交手散打這一實用形態罷了。但它還必須合乎規矩繩墨,這就是太極拳及散手的辨證統一關係。有些人不了解太極拳,把太極拳看成是女子健身,老弱病殘及文人,書生療病消遣的無實戰用處的體操, 那是十分錯誤的。

  陳氏第十四代著名太極拳家陳長興在《太極拳歌訣》中云:「放縱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劈打推壓得進步,扳冽橫采也難敵,鉤掤逼攔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這首歌明確指出,「縱」是前進之意,「放」是打擊之意,「屈」是合之意,「伸」是展之意。這就是說,無論在前進擊打,或屈合開展時都應做到知己知彼,隨心所欲,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此既有沾、粘、連、隨,聽勁懂勁之意。第二句時說雙方互靠纏繞時即以連隨應之,這裡「依」就是隨從,捨己從人之意。第三、四、五句都時太極拳散手法,所以從歌訣中決可以看到太極拳不是單純的推手,而時推散兼宜的博大精深的實用武術。正如前面所述,推手是訓練前期為了避免傷害事故而採取的實戰訓練方式,交手散打是實戰搏擊的運用形態。只是由於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前進,先進的武器出現後,武術相應演變成了技擊體育。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太極拳有了較深的認識,為了健身、防身、自衛,在推手四要和懂勁基礎上,對太極散手也進行了同步練習。只有這樣,既懂得推手,也懂得散手,才是太極拳的真諦。

  常言道:「多練能生巧」,「苦學入靈境」,要想真正達到懂勁,除了名師指點,還需與對象切磋,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多下功夫。陳鑫在《太極拳論》中說:「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到階級神明。」這說明首先要練習招法,達到招熟能生巧以後,才能漸漸明白各種勁的運動規律,懂得了各種勁的運動規律,采能愈練愈精,從而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這說明招熟——懂勁——神明是三個階段,懂勁只是中級階段,只有達到神明階段後,無論是身體哪一個部位,一經與他人肌膚毫毛接觸,就敏銳的覺察對方勁路的來龍去脈,輕重虛實,剛柔順逆,直橫方圓,高低左右等變化,並沾著對方使之不能逃脫,在得機得勢的條件下順人之勢,化人之勁,借人之力,還力於人,使自己在運動中始終居於主動地位。演練者一定要循規蹈矩,不急不燥,由招熟而懂勁,至於階級神明,那是窮畢生精力,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之事了。

沾粘勁論

沾粘勁是陳氏太極拳推手中最基本的勁別。其勁主前進,是經過長期苦練纏絲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在推手中的外在沾粘表現(所謂外在表現是指由內行於外,達於肌膚毫毛的知感)。所以說練拳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彼功夫,只有知彼知己,采能百戰百勝。換言之,就是纏絲勁的沾粘相隨達到使對方無法脫身的高精度功夫,就能百戰百勝。故曰:練拳是培養沾粘的基礎,推手是對沾粘功夫的檢驗。

  所謂「沾」,是在推手中如膠似漆的沾住對方,即用纏絲勁纏住對方,使其不能逃脫,亦有主進之意。所謂「粘」,即有攆逼,隨從之意,使其不能脫身離去。沾粘是以沾為主導,不能沾,就不能粘,只有沾勁由內形於外,並布滿全身,在推手時才能緊緊沾粘住對方,隨彼動而動,「捨己從人」,「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後發制人,體現「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沾粘不離,周身才無破綻,只有粘住對方,推手時才能使對方無機可乘,無懈可擊,受到己順人背的效果。

  沾粘勁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易明白的,甚至練拳多年的人在實踐上也並非完全明白此勁。因初學者周身僵硬,筋骨、肌肉、關節都不松活,猶如木棍一根,即使久練者如無純厚功夫,也不能達到沾粘程度。只有在理論上弄明白道理,並在時間上掌握具體方法之後,在多下功夫細心研練,才會漸懂此勁。始於手,然後而臂、而肩、而背直至周身,先有感覺而後有此勁生成。有知感而漸生沾粘,有沾粘而再下一番功夫可產生吸感。故與人推手時,搭手即可知對方沾粘圓圈面積和化勁功夫的高低。瞬間既有勝敗定論,這才是高級階段。單具有一般功夫的人是不易做到這一點的,必須通過名師指點,加上自己多下功夫苦練,方可逐漸掌握,由不知而漸知,由生疏而漸熟,由熟而巧而精。

連隨勁論

「連隨」離不開「沾粘」。連隨是在沾粘的基礎上緊緊順隨的對方,使之不能擺脫。「沾、粘、連、隨」四字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在沾粘的基礎上做好連隨不斷,才能天衣無縫與人交手時使對方無隙可乘,然後可隨時引進落空,化空打人,得機制敵。連建立在「粘」得基礎上,只有粘住對方,才能連,否則如粘不住對方,讓其滑脫而走化,就談不上連。連時不斷之意,在推手中緊緊連住對方,不丟不頂,動急則應急,動緩則緩隨,使敵無法逃脫走化。這就是將已動有意識地與彼動相互連接在一起,此起彼伏,此浮彼起,連綿不斷,並藉機探窺對方沾粘程度和勁別。

  隨是建立在連的基礎上的,推手時如不能與對方連貫,如何能隨!隨是彼走我應、我順、我跟。在推手時隨從彼動,緩急相隨,進退相依,只要與對方搭手,就不能使其逃脫,無論對方如何企圖擺脫,都要緊緊順勢跟隨彼動,沾粘不離,不丟不頂,此時正是窺隙乘機戰勝對方地大好時機。所以說,「連、隨」是誘敵陷入被動機面地手段,連與隨不可分割,無論行功練拳和推手,都要重視二者的結合。

  初學者在推手時只能做到一般地連隨,那只是隨彼動的一面。真正做到「連隨」住對方,使其不能逃脫或出手擊我,主要還是看自己周身上下內勁相連相隨如何,能否達到標準和預期目的。拳論曰:「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隨,前後相依,能一氣貫通者,其活為貴。」總而言之,這裡說的是自我連隨,周身一家。只有做到自身主觀上地自我連隨,周身一家,才能做到與敵交手中的客觀連隨,順隨敵勁,連綿不斷。

引化勁論

引,即牽引之意也,是在推手或散手搏擊運動中引動彼勁,是有意誘敵深入。引勁實為引化勁,無引則不能化,不化則無所謂引,所以引與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都是建立在沾、粘的基礎上,將對方勁納入自己的軌道上來,使敵千均之力化為烏有,我在引進落空的基礎上同時發勁,即化即打,從而取勝。

  引化應做到不丟不頂,隨著對彼勁變化的感知,自己無論前進、後退、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無形無跡,捨己從人,順隨彼勁,沾粘連隨,使彼勁陷入被動局面,然後用肩、肘、胯、膝、手、足,或拿、或打,任我發落,此時彼即落空失勢。

  陳鑫曰「引進落空合擊出」,這是講在運動中如何將彼引化到落空而發揮不出威力的境地,而我在引化過程中勁已合好,蓄而待發,隨時都可以從任何角度、方位,恰到好處地彈抖出來。例如:對方雙手按住我右臂,我即走下弧線順纏,漸而向上引,將其勁化空,在引的過程中,身則下蹲,繼而右腳插入彼襠,背先內旋而後向外擊之。這樣的引化技擊方法甚多,演練時可根據招勢變化,練習單勢,反覆練習,認真揣摩,熟透於心,嫻悉於手,才能接敵交手,出手即太極,一運一方圓。神鬼莫測,變化多端,四兩撥千斤,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所向無敵。陳長興曰「滾栓搭掃,閃驚取巧,聲東擊西」,都不外乎誘敵落空,化勁制敵。但凡交手引進時,勁必須合好。陳鑫曰「蓄勁如開弓,出勁如放箭」,這就時說,發人要想乾脆利落,那麼蓄勁地弓拉地越滿,勁引得越空,化得越凈,箭就放的愈遠愈有力。在練習推手和散手時,先學習引、化、蓄之勁,漸而才能達到蓄髮相兼的更高境界。

拿勁論

所謂拿勁,就是用手拿住對方臂、肘、腕、指關節處,使之進入死角,不能轉動關節而筋斷骨折之感,痛徹肺腑骨髓,因而被制服,此為拿勁,也可以叫做「拿法」。雖各家各門派對此都有各自獨到地研究,但太極拳對此研究地更為精細。無須大身法及反關節去拿對方,只需略使小巧合力,彼即受制,此為拿合兼用。只有拿與抓、摔、化、打併用,才能較為全面地發揮太極武術神威。所以「拿」在推手中的運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決不可等閑視之。如在推手中忽視拿法,就等於削弱太極拳的技擊功能。在推手中,沾、粘、連、隨、抓、拿、摔、化是打的先決條件,都是圍繞「打」為目的的。俗話說「凡拿必打,欲打先拿」,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各種手段兼施並用,才能在推手時使對方陷於被動局面,擊打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故曰「拿」是「打」的前提。

  只有運用靈巧的手法將對方拿住,使其不能逃脫與走化,「打」才能不假思索,左右逢源。在應用拿法時,出手要輕靈活巧,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被擒,才算《孫子兵法》所說的「善之善者」。所謂輕靈活巧是指在欲拿時手上不可持力,接纏彼手應輕靈隨順,待敵察覺,已有輕變重,不能走化逃脫了。拿法應順逆交替應用,只有根據對方地變化靈活掌握,隨機應變,才能奏效。如果出手時未能輕靈,彼知我勁後則逃之,我應在彼逃之時迎上再向彼靠攏,在彼手將要抽走時,急速復拿也還可以成功。這些補救措施,仍不外乎沾、粘、連、隨和手法上的輕靈巧變,對此切不可忽視。

  在拿法的使用上,還必須注意周身放鬆下沉與拿法相配合,千萬不能因使用拿法使氣往上浮,腳下拔根。氣若上浮,根基自然不穩,重心不穩則自身難保,何以拿人?所以,欲拿人時,周身關節非處處放鬆不可。若能放鬆,胸即自然含合,兩肋也自然下束,並與襠扣肩合,周身上下處處皆能呼應。說松周身上下無有不松,說合四肢百骼無處不合,這樣才能做到一靜周身上下無有不靜,一動全身上下隨之俱動。說拿內外合一,由輕轉重,力點清晰,猶如子彈出膛,螺旋直進,手無虛發,一拿即中。

  拿與采應相合,拿、採的範圍一般應是兩臂、胸前、腹部、肩三角肌凹凸處合兩肋處等。這些部位一般在對方用掌向前按時和被拿時向前擠進。彼如能向前擠進,則是由於我在拿時前掤勁不足之故。雖彼向前擠進,我照樣拿之,我由拿變捋,先將彼擠勁引空,我左手纏繞住彼右臂,同時,雙手蓋於對方右手腕部,急速於胸二勁合一,拿采並用,在勁力上可彼單純拿勁增加一倍之多,故一拿彼必被降伏。

  拿法地種類甚多,無論是手與胸拿,手與肋拿,手與腹拿,手與腿拿,雙手合拿等,都須運用適當,切不可在練拿法時輕易傷人。特別是初學者,對拿法的速度、輕重、手法、角度的掌握均無分寸,更覺察不準對方關節處所承受的力量大小,所以出手時就容易出現傷害事故。這是演練者雙方在相互對練中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十分重要地問題。歌訣曰:初拿不可太鹵莽,由生到熟記心上。

  合襠實腹須含胸,束肋扣肩隨腰動。

  拿閉兼施聽勁路,欲拿周身節節松。

  合勁力點須清晰,靈活機巧全在功。

開合勁論

所謂開,是伸放開展之意;所謂合,是引、蓄、化、屈、收之意。所謂開合,即是太極拳中的一陰一陽,一剛一柔,一蓄一發的概稱。開與合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的。如欲開必先合,有合則才能開。開與合概括了太極勁這個統一體中的兩個方面。開合勁是引發雙重之意,它無論在練習套路、推手、散打中處處皆用,因為套路和推手,一動周身各部位都處在一開一合之中,所以對開合要有足夠的認識。陳鑫曰:「動靜循環,豈有向哉!吾所謂一動一靜,一開一合,足盡拳中之妙。」「一開一合妙無微,上下四旁成化機。縱有六子具巧舌,也難描寫雪花飛」。「一開一合,變化無常,虛實兼備,忽現忽藏」的過程,都是形容周身開合的精論。而且有很多哲理存在其中,用無論多麼巧妙的語言描述,也難以窮盡奧妙,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故陳鑫用「叢然六子具巧舌也難描繪雪花飛」來概括,其含義是何等地深刻啊!即使歷代的聖哲和語言大師,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他們也難用語言表達和描述太極拳開合中的微妙和美景。只有自己狠下功夫練習,在實踐中去仔細體會方可明白。

  開合首先是建立在合的基礎上。欲開必先合,只有合的好,才能開得有力,並迅猛透徹。合得不好,則開得無力、生硬,速度也不快。故未開非先合好不行。合,不是單純的上肢縮, 是心、意、氣、形、神一起合住。心意一合,四肢百骸,肌肉、精神無一處不合。猶如卷炮一樣,炮卷的愈緊,爆炸的聲音越大,這和發勁是一個道理。勁蓄(合)得好,發勁時就自然、剛猛、迅速、有力。發緊時要注意,心是主導,是統帥,心意一開,周身上下無不具開,這樣才能心到意至,意往形催,氣隨勁達,發勁擊敵才能落點清晰,無堅不摧。只有以意統率走架及推手中的開合之勁,才能周身之氣無所不達,並且英氣浩然。

  開勁,勁先由腳跟而起,腳在蹬地時,五指和腳掌要抓住地,腳後跟隨之用力,使腳心橋空,腳心湧泉穴要虛,這樣在蹬地向上沖時,才能藉助大地的反彈力,發勁才能威力無比,下盤穩固,動作才能天機靈應。發勁後則周身恢復鬆柔穩固狀態。發勁時腳內側為主為實,外側為副為虛,繼而內勁上行於腿,貫於腰,然後達於梢節。發開勁時,要在適宜範圍內,因開勁是周身之勁,剛猛迅速,節奏短促,打擊目標距離不宜太遠。遠則非但不能及敵之身,反而自我落空失勢,致敵乘我之隙,擊我之虛。為了使合勁由圓活緊湊,引進落空之效,和勁時須沉肩墜肘,含胸塌腰,氣貼脊背,發勁是一呼一吸一瞬間,切莫遲疑蚩滯,滯則氣柔勁散,發擊無力。

發勁論

發勁和抖勁的關係是一個概念中大概念和小概念的關係。發勁包括長勁和短勁,抖勁只是短勁,又稱寸勁。他們都是在周身松沉蓄勁後產生的暴發勁。發勁、彈抖勁均起於腳跟,行於腿,主宰於腰,達於四梢。 發勁是經過長期練拳和推手實踐練出來的一種靈活集中、運用自如的彈性勁。要練出這樣的彈性勁,不僅要注意到周身肌肉鬆弛與收縮的鍛煉,而且更要重視感覺靈敏和反應速度訓練,同時十分強調運用正確的技術,合理髮揮肌肉的力量。所謂「用意不用力」,這裡是指不用緊張的僵力、笨力和呆力。

  在練習推手時,必須明辯內力和外力的作用,揣摸和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人們的外力,主要是重力。重力是地心引力,人的體重是由於地球的吸引力而使身體受到的力。此外,還有支撐力及反作用力、摩擦力、慣性力、螺旋力、直力、橫力等。推手時對方所進之力屬外力,如果自己的引化勁達不到隨心所欲的程度,那麼你就無法走化、利用、分解和消化外力。此時彼此雙方的外力都互相影響著各自的內勁,並在內力合勁相爭的情況下,勝負取決於各自內勁大小、靈敏度以及發揮的好壞。否則,即使取勝,把對方擊倒,也相當勉強,只是拖泥帶水而已,難以達到斬釘截鐵的剛、猛、冷、脆,一哼一哈,內勁抖發而勝負立判。這與平時培養先天元氣,周身氣勁浩然流行是有密切關係的。只有平時多下功夫,內勁充實,在發勁時雙足抓地,借用大地的反彈力,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合為一家,勁專註一方,與人交手時彈抖發勁才能如摧枯拉朽,勢不可擋,決無拖泥帶水現象。

  化、蓄是發勁的前提,所謂化蓄是欲擊人之意,擊人不化而發勁生硬,化而不蓄則發勁無力,故三者緊密關聯,缺一不可。化與蓄是相輔相成的,化中含蓄,蓄中有發,方可化蓄髮一條龍。但發勁一定練得非常熟練、靈活、協調,經常在周身放長的情況下,練習長勁和彈抖勁的短勁。如:在打上挑肘時,身體要形成上下對拉之勢,前面以肚臍,背以命門為界限,在發肘的一側,肚臍命門以下氣向下行,肚臍命門以上氣則上行,另一側氣向下行,為發擊一側發揮好輔助作用。只有這樣,發勁時才能保持下盤穩固和發擊力點清晰、準確,發勁才能迅猛疾速。只有把握好發勁的關鍵,才能在一吸一呼、一開一合的瞬間,達到向預期目標發勁之目的。長勁雖然急速猛烈,但其屬「三陰七陽尤覺硬」和「四陰六陽類好手」的過度階段,雖發擊勇猛逼人,但卻不可取。這也是由中級向高級階段過度的必經之路。

  所以說沒有遠打一丈,就沒有近打一寸。這樣遠打一丈,讓人觀之也可算得高藝,但發擊時生猛激烈,是以迅猛疾速取人,並非十分乾淨利落,故曰此功夫只是向高級階段彈抖寸勁的過渡。在以上水準的基礎上,再刻苦研練,就可邁入高層次境界。那時發擊全在用心意巧發,心意一動,自然彈抖,周身協調一致,上下形成一個合勁,處處皆是自然反應。如果發擊對方,只要彈抖一震,就能以迅雷不及掩兒之勢,使對方騰跳躲避不及,飛擲而出,此則為玄妙的上乘功夫。初學者可根據發勁的要點及要求,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在由小圈到圓點,由慢而快,由快而速,由速到疾,直至自然反射彈抖。循序研練,探討攀登,逐步登堂入室,爐火純青,登峰造極,進入化境。

纏絲勁論

太極拳纏絲勁,是呈螺旋形,始於內、形於外的一種勁別。螺旋勁始於內而形於外,然後達於肌膚毫毛之上。此勁是因平時練習太極拳皆以螺旋纏絲旋轉為核心所得到的。始而不覺,久而漸現,其勁始於腳、行於腿,通脊背,越兩小臂達於梢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之則能形成自然規律,舉手投足無須再加思考,則自然能隨心所欲,漸階神明。故與人交手時,此勁能自然行於肌膚毫毛之上,順而引之,逆而擊之,敵來化之,即化即打,純是心起勁達,而不知身之為已,已之為身,不知威力從何而來。如明白此勁,並轉化為實際能力,非下很大功夫不可。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揣摸、體會,才能漸而知之。纏絲勁的類別有內纏、外纏、上纏、下纏、左纏、右纏、大纏、小纏、順纏、逆纏、進纏、退纏、正纏、側纏、平纏、 立纏,百般纏繞,環環相扣,端端互生。總之,是以中氣貫於其間。而引即是進,進即是引,此皆是陰陽循環,正反轉化的道理。纏絲勁是周身上下內外一動皆以螺旋形旋轉,始發於內、後形於外的內勁。此勁既不可太柔,也不可太剛。過柔,則不適應於交手作戰,純屬軟手,軟手則不能接物應敵;過剛,則轉動不靈,死板獃滯,不能隨機應變,徒受敵制。所以,應擇其中而已,即剛柔相濟,虛實相兼。其周身規矩,頂勁領起,脖項自然懸直,腰勁下塌,平心靜氣,兩腿虛實分明,周身開中寓合,合中寓開,支撐八面。行動練拳,靜若處女,注內不注外,切不可外帶張狂之氣。表面觀之應是一片悠閑神情,大雅風範。至於接手應變如何,權衡皆本於心,拳來順應自然,進退、緩急、輕重,則隨機應變,本著太極陰陽對稱,不偏不倚之理,一開一合自有妙用,何須再論招勢。

  纏絲勁表現在太極拳套路演練中的形象,是一個立體空間螺旋形(亦稱孤形)纏絲運動路線圖。若從單招看來,因中間有間斷,似乎不算複雜;若從太極起勢到太極的完整路線圖來看,那是無始無終,無端無倪,相互穿插,相互交錯,如絲僂,如雲煙,裊裊娜娜,儀態萬千,千象共生。這個惟妙惟肖的立體空間螺旋纏絲路線圖,太和元氣纏絲勁貫穿其始終並鼓盪不已,如兵家的天門陣、八卦圖,撲朔迷離,這才是真正的太極圖。我們通常所見到的用陰陽二魚所表達的太極圖,只不過是古人對太極陰陽相等、對立統一、陰陽互依、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太極哲理的抽象理性概括罷了。這個立體空間螺旋纏絲路線圖,才是真正提示和表達了纏絲勁的奧妙。

意氣勁論

欲知太極拳的勁,須首先弄清意與氣。太極拳的意與氣在人體內是無聲無息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一般說來,意即是心。然而仔細分析,心與意之間尚有區別,這就是心為意之主,意為心之副,心意密切相關。無論是行功練拳或推手,心動則意起,意起則氣隨。總之,心意氣是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若練拳時不能平心靜氣,心意則散,意散氣則浮。反之,心靜則意堅,意堅則氣沉。

  氣在人體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人體內的氣不只是元氣,而是四氣的總稱。首先是元氣,沒有元氣,其他三氣就無所依存;二是兩腎所生的真氣(即先天元氣);三是含有物質性並帶有磁感的外氣;四是人食五穀經過脾胃的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氣,即為後天之氣。此四氣總稱為內氣,也就是練習太極拳所指的「丹田之氣」。

  人們都有知道,血是人體中最為寶貴的,然而血與氣相比,氣則更為寶貴。因為氣與血的關係是氣為主,血為副;氣為陽,血為陰;氣為衛,血為營。人的生命全在營衛。若有營無衛,就像一個國家只有內部的經濟建設,而國境上沒有武裝軍隊的保衛,就無法抵禦外來的侵侮。對身體來說,就易受外邪的入侵而染病。若有衛無營,就無法滋養身體。故衛為重,營為輕,血不足尚可暫存,氣不足則立危。傳統的醫學觀點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人體就會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生機旺盛。古代道家對丹田之氣十分珍視,稱「丹田」為煉製仙丹的丹爐,可見練習太極拳養丹田之氣極為重要。

  練習太極拳以意行氣,以氣催形,形氣結合與練氣功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方法上有區別而已。氣功是靜中求動,練拳時行功、走架是動中求靜,通過以意導氣訓練形體與技擊,比專練靜中求動的靜氣功更為高級,所以說練習太極拳可稱為高級活氣功。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站樁,還是練習太極拳,在行功練氣中都要順其自然,合乎規律。只有這樣才能使氣血分布周身,均勻連綿,做到練功後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周身輕爽舒適,決無急促勞頓之感。久而久之,必能充實血脈,協同外氣,促進人體發育、氣血經絡暢通和精氣津血之間的相互生化,潤澤臟腑和增強機體,抵禦外邪的侵入,確保人體的健康和生命力的旺盛,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採氣練拳定要符合意氣之理。若有理無法,則氣不能豁然貫通周身;若有法無理,等於捨本逐末。所以初學者不可急躁,即使練習中遇到種種困難,也必須耐下心來,平心靜氣,遵循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在開始就應樹立培養中氣及浩然之氣,不採橫氣之信念,練拳才能逐漸走入正道,拳技才會由低向高。 所謂中氣,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意。氣源於陰陽二氣、先天元氣及萬物所化生的後天元氣。氣離不開意,意即離不開氣,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共同體。練拳時若心意有偏向,氣則有偏。所以氣只有在意念平和適中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不偏不倚,二者有機結合形成中氣。中氣乃不偏不倚 ,不剛不柔,陰陽相當之正氣。至於浩然之氣,一般常人更難把握,其柔似棉花,硬似堅鋼,無堅不摧,四氣皆由五官百骸之中鼓盪於皮,此氣堅剛,屬於元氣,與中氣有區別,若得之,非下大功夫不可。至於橫氣,乃血脈之中流通之氣。此氣也是練拳者由初級邁向高級階段的必經之路。與人交手,全憑年輕,力氣勇猛,不講情理,凌壓於彼,多以力大偶爾僥倖取勝,這樣只能屈服彼身,而不能屈服彼心。若與行家搭手,使已突然感到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渾身無力,猶如在圓石上站立不穩,隨時有欲跌倒之勢。故曰,練拳應先循規蹈矩,沿其順逆,自然運行,久則四肢百骸自然靈應,意到氣隨。拳論云:「以意行氣,務令沉著,乃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隨,才能便利從心。」總之,以意導氣,必須經過長期的意念及形體訓練,把氣變成有序化的、聽從指揮的、具體的活氣功動作,在技擊應用時,才能達到周身靈敏,心想意起,氣催形達的快速整體反應。了解太極拳的意與氣,是進一步理解太極拳的勁的基礎。

丹田勁論

「丹田」,是古時道家研煉內氣的「丹爐」,通常指臍下一寸三分處,道家早在唐末時就興起了養煉熱潮。及至兩宋,更加盛行。尤其從北宋宋神宗即位起,內丹術空前發展,其學說 也日趨成熟,南宋的金丹派尤以修練內丹成為有代表性的主要教派。而後南宋興起的全真道,又歷傳金、元時代經久不衰。

  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經過長期的反覆醞釀,終於發展至把吐納導引之術與養生健體、武術技擊、祛病延年結合起來。因吐納導引以丹田為主,故把丹田視為練制靈丹妙藥的「丹爐」。太極拳創始以來,其宗旨也就是採用道家的丹田運轉,養固真元這一原理。後來根據這個觀點,把丹田(陰丹田)又分上丹、中丹和下丹,即頭部兩眉間為「上丹」,兩乳、心窩間為「中丹」,臍下一寸三分處為「下丹」。通常所說的「氣沉丹田」、「意守丹田」即指此丹田,即下丹田。以上所講的是陰丹田。人們根據這三個丹田同在任脈(陰脈)上的緣故,又把背後與臍對稱的部位稱為陽丹田,因為它位於督脈(陽脈)上。

  陰丹田的上丹為經氣之道,中丹田為心氣之居,下丹田為三氣之所歸。下丹田居人體中心部位,這個範圍內有「關元穴」、「氣海穴」等重要穴位,是任督二脈等經絡的匯聚處和歸宿點,又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處所,故人稱丹田為「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它是匯聚、儲存和運轉內氣的大本營,又是三氣升降出入之基地,所以無論是站樁採氣或行功練拳,對丹田之氣都不可不察。

  採氣法是增強內氣運轉,動靜相兼的綜合練習方法。它把意與氣及各種技擊手法熔為一體,做到練中有養,養中有練,並讓內氣反覆匯合回歸,養育于丹田之中,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練神還虛,復命歸根之目的。只有這樣,丹田真氣才不致於耗散,日積月累,就能氣足神旺,形於外的丹田勁才浩然完整,無論是彈抖勁、發勁、拿勁、順勁、逆勁等,都是丹田之氣形於外的跡象。故從這一點說,丹田氣也可以說「勁」。氣足則勁力充沛,充沛則氣自浩然,浩然則無堅不摧。反言之,氣弱則勁不齊,不齊則鬆散無力,無力何能摧堅制敵!相對而言,氣為主,勁為副。總而言之,氣與勁,實乃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煉精化氣,鍊氣化神,復命歸根,須把意與氣緊密結合起來,否則達到隨心所欲是不行的。應做到意氣相連,意氣相隨,這才是以意行氣與養丹存神的總要領。

  意是指採氣和行功者的意念活動,它是大腦功能的體現,通過以意導氣的形體運動,將氣導入人體內的順逆運行軌道,對人體各部位生理機能產生良好的保健作用。

  這裡所指的氣,是人體丹田的真氣(元氣),也包括呼吸來的外氣和水谷精微之氣,即後天之氣(內氣)。前面說過,氣和意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氣是人類生命活動中的一種基本物質,又是經絡、臟腑、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基礎,所以採氣行功鍛煉主要是氣,如不能逐步把丹田之氣調動起來,積累充實,循經運行,那麼練拳就成了空談。練拳還必須注意練意,要做到周身自然放鬆,使經絡之氣順利暢通,氣血調和,意氣相隨,動靜相兼 ,剛柔相濟,輕沉兼備。這些都離不開意的引導,這就是意與氣的導引關係。

  「丹田」,是三氣(腎氣、外氣、水谷精微之氣)所存之處,外氣、水谷精微之氣化生出後天之氣,與元氣共稱四氣,故「丹田」又是四氣出入升降的大本營。先天腎氣即「先天元氣」,生於先天,養於後天,是由母胎所生。嬰兒經過母體十月懷胎,全靠母體內的氧氣和水谷精微之氣來維持生命和生長發育,始而無形,漸變有形,待至形體長大。五臟六腑等各器官發育成熟,腎氣隨之生成。精微之氣是通過胎盤的豐富營養物質直接輸入嬰兒體內而產生的,未能與水穀食物和宇宙間的陰陽二氣相接觸,所以嬰兒此氣是天地宇宙混沌景象所生。腎氣是「先天元氣」,或曰真氣,是人生命之源。人在日常生活中,先天元氣在不斷消耗,而需後天之氣不斷地補充,先天元氣才能保持充足,五臟六腑、肌膚、毛髮才能得到滋養和潤澤才能保持人的生命機能。

  所謂後天之氣,是嬰兒由混沌之境轉移到太極陰陽之界後,中斷了任督二脈的流通及營養的供應,開始吸清吐濁,自行攝取營養及新陳代謝,吸收各類營養,來填補先天,故稱「後元」或「後天」。欲知先天與後天元氣,須知精微之氣的來源。水谷精微之氣,來源於所食的五穀及各類食物之中。它是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來的,以其充實血脈,起著協同外氣,促進人體的發育、臟腑運行和經絡流通,營衛肌體,抵禦外邪入侵,以及促使精氣津血之間相互生化的作用。

  所謂外氣,是產生於無序化的高能物質,含有靜電、生物磁及微粒子等。通過採氣法的和套路的長期意念鍛煉,能使無序化變為有序化,外氣的基礎是內氣,人沒有內氣就不可能有外氣。四氣在體內的形成是人的生命的本源,始終貫穿於周身,無處不達,不達則有病變。流貫於臟腑,則為臟腑之氣,如心氣、肺氣、脾氣、胃氣、腎氣、肝氣;流於經絡,則為經絡之氣;流於脈中與血共行,則為營氣;行於肌膚毫毛,則稱為衛氣等。總之,站樁採氣或行功練拳,都不外乎培養後天,鞏固和充實先天,從而促使周身氣血鼓盪於皮,使封閉的任督二脈重新輸流,使大小周天暢通無阻,使無序化的外氣隨著意念在丹田內通過磁化後,協同三氣共同轉化成有序的聽從指揮的內氣,從而達到延年益壽及技擊應用之目的。

掤勁論

掤勁是長期演練太極拳產生的內勁形於外的一種勁別形式,也是在練拳第一階段練精化氣的結果。

  太極拳在演練時處處採用螺旋纏絲勁運動,走架時無論是順纏、逆纏、上纏、下纏、左纏、右纏、里纏、外纏、平纏、立纏、正纏、側纏百般纏繞,都是以腰為主宰的。在一動周身上下無不全動的原則之下,演練者在促使身肢放長的情況下,內氣由內向外鼓盪於皮所產生的一種彈性勁為掤勁。掤勁在練拳或推手中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掤勁在推手中的應用尤為重要,它在以腰脊為主宰的軸心作用下,左旋右轉,並採取螺旋纏絲勢的弧線走化,在推手中運用表現於外的觸點為主掤點,主掤點是由內形於外來達到技擊之目的。這些都屬於掤勁的外在表現。

  掤勁與放鬆、僵勁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練習太極拳和推手演練者必須弄懂的關鍵問題。掤勁又是練習推手的八門勁別之最,如果沒有掤勁,周身的其他勁別就無所依存,練拳和推手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掤勁是建立在放鬆基礎上的,運動中只有周身關節、肌肉自然放鬆,由內形於外的掤勁才能自然暢通,鼓盪於皮。若松得不徹底,勢必導致掤勁不足,這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說「一分柔一分剛」的道理。但柔不能全然無力,無力則為丟勁,丟掉中氣就是「失掤」。只有在放鬆的前提下,中氣才能由內形於外,才能做到柔中寓剛。      此掤勁來源於內氣,日積月累,愈練愈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靈活多變的浩然之氣。僵勁則是僵直、硬化、緊張、呆板之笨勁、拙力。它是周身筋骨、骨肉僵直、緊張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外勁,氣易上浮,橫氣填胸。橫氣乃血脈之氣,運動時轉關不靈,不易變化,易受制於人,純屬剛猛、斷續、陽多陰少的呆拙力。此勁猶如雨後窪水,有減無增,是不能採納之氣勁。望演練者在練習過程中逐漸體會,明辨丟與松、松與丟、掤與僵、僵與掤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有明辯它們之間的關係,才不致於入歧途、走彎路,以致枉費工夫。正所謂:十年苦功無邊際,辯識不清白費心。勁路正確最重要,積功神力掃千鈞。

捋勁論

捋勁是在掤勁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勁別。捋勁的形成和掤勁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先掤後捋,欲捋非先有掤勁不可。

  捋時須以腰脊為軸心,通過兩腿的虛實變化,由襠勁的輔助來完成。至於捋的角度、方位、輕重,力的大小等種類甚多,在應用時須加註意,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左捋、右捋、前捋、後捋、上捋、下捋、捋采、采拿、捋肩、捋肘、捋靠、捋坐(坐掌)、捋撞、捋甩、捋回、捋拌、捋鉤等,這些技擊用法都離不開先掤後捋。但在微妙的變化中也常伴隨有驚彈之勁。故掤捋兼用,其目的是在捋的前提下,使彼重心遭到破壞失重後,我使用彈抖勁進擊比較便利,這裡掤捋勁和彈抖勁是相輔相成的有機結合。

  具體用法,這裡可舉一例說明。如第一路中的「攔扎衣」一勢,定勢後其重心是右七左三,右臂開中寓合,左臂合中寓開,左手插於左腰間,然後松右胯身體右轉,同時左手由左向右與右手構成捋狀。繼而松左胯,腰勁下塌,扭腰旋背,左手抓住敵左手由外向內旋轉,使彼左臂有被動之感。右手搭於敵左大臂,再向左移動重心,在扭腰旋背擰襠的前提下,身向左轉,雙手隨之向身體左側偏左下捋出,並可漸捋漸采,又可復挒,使對方只有招架之功,無有還手之力,豈不妙哉!但在捋的過程中,手切莫自貼已身,肘不能貼肋,否則在運用中則失掉掤勁,若彼反擊時則自身轉關不靈。在練習中只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逐漸領悟捋勁在各招勢中的奧炒。

擠勁論

所謂擠,是指佔位性進擊,使敵失去重心和有利位置,常有順彼勁之意。擠勁在活步散手中運用更為方便,如人捋我右臂,我即一臂隨之向前伸展,左手搭於右大臂中節,掌心向外,在腰襠的配合下,沉肩墜肘,順纏豎掌,然後一起向對方身體擠擊。

  擠勁是太極拳推手的八大勁之一。在運用擠勁時,有背靠之意,若彼在捋的過程中沒有過激行為,即沒有失重現象,我可有備隨之。在向前擠進時,頂勁要領起,精神要貫注,含胸塌腰,襠須開中寓合,擠不可過與不及。過,就會出界失重,會被對方所牽動;不及,若在擠的過程中因失界受制,彼反擊則無法補救。

  所以,在舉手投足時要觀察明白,探清虛實,欲進時出手先佔巧地。要做到彼捋我則隨時之,擠時腳欲進,上自領之,且中部應之,上下合之。總之,一進無有不進,一退無有不退,一靜百骸聽令。做到擠進有方,後退有餘,才能在推手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想在推手中充分發揮擠勁作用,演練者必須在實踐中多多體會開中寓合,合中寓開,中正不偏,無過無不及之理論原則,並且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去認真領悟。

按勁論

以單手或雙手向對方兩臂或上體任何一個部位前推或下按,均為按勁。按勁無論在定步 或活步(順步)推手中運用都較為廣泛。

  按勁有長短之別,發按勁要區別對象,因人而異。在推手中,對於體重較輕、重心較穩固的人,就適於用長勁;若用短勁進攻最易失重,因體輕根穩,變化靈敏,所以應先以長勁逼進,游斗探聽彼動,待彼略有被動時,速發短勁取之。對於體重、功夫較差、底盤不穩者,即可採取手指先按,然後以掌後根發勁,以疾速短勁取勝為合適。但在用按勁時,須頂勁領起,精神貫注,含胸塌腰,襠催身進。故有發勁打人如接吻之稱,周身一家方可按之有力。無論單手或雙手按都須胸含、氣沉、束肋、張背,做到落點清晰。在發勁時身體前後須對稱,才不致於在發勁時因身體前俯後仰而失重。

  在按勁中手法變換要與呼吸相配合,這是發按勁的關鍵。如在順步推手中,甲方由捋復按時,右手外側輕靈地將乙方右手按至乙方左臂處,然後左手外側按至乙方左臂肘關節處,使乙方右臂成九十度角時,甲方沉步催身進,雙手由兩掌外沿按勁變雙掌內合。同時在呼氣翻掌坐腕的一瞬間,身、步、手一起向對方發擊,這樣即可達到按勁的完整無缺,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采勁論

采勁是建立在捋勁基礎上的一種勁別,指的是采拿兩臂關節活絡處的各個部位。如一手刁拿對方腕部,另一手置於其肘關節處,雙手合勁向下沉采,或采或拿等。一般說來,捋、采、挒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待采和捋手法結合應用時,它們的運動方向是一致的。采和挒勁卻是恰恰相反的。采是建立在捋的基礎上,在捋的過程中側向採去,使對方重心偏於一方,隨著身體.旋轉防守不及而趴地。

  直采是搭在肘關節處,以掌根采之。寸採的過程中,在含胸塌腰、沉肩墜肘、扭腰旋背的前提下,掌根直向下發短采(寸采勁),最易使對方趴於地下。我仍屈身下蹲,立身中正,氣歸丹田,目視前下方。

  總之,在採的過程中,須以意念為主,並且腰、襠、腿、呼吸都必須相應配合得當,才能採得剛猛迅速。這些捋加采,采加挒,是相互並用,綜合運用的。在運用時要靈活機動,能捋則捋,不能捋則采,不能采則挒,翻變連環,以不能讓彼跑掉為原則。陰陽變幻,翻變連環,招招相銜,運用自如,實非容易之事。只有經過反覆實踐才能聽出對方勁路變化,並在得機得勢的情況下,方可出手運用,其中萬千技法都是在實踐中所得。正所謂:千變萬化招中來,細心揣摩在其間。若不領悟勁中妙,再練也是枉徒勞。

挒勁論

挒勁是根據捋與合的慣性原理,在捋採的基礎上,勁路由順勁變橫勁而形成的勁別。挒勁有反關節之意。如在順步、大捋或捋採的過程中,彼身體則自然向一側傾斜擠向我身,在彼傾斜的一瞬間,對方本能地自然反應必是肘部上翻,這正合了欲下先上之理。此時采勁正好與彼肘勁相對,所以捋采皆落空失去效應,但應注意的是在彼臂上翻時,有發擊下前栽肘之機可乘。在此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我應隨著彼的擠勁重心後移,身體略側轉,在側轉中急速改變勁路,以小臂向前發擊挒勁。在一肘向前挒擊時,另一手正好向內旋轉,這兩股勁正好反方向錯開,一挒即中。

  挒勁有內挒、外挒、帶挒、采挒等,使用挒勁需要周身相隨,內外合一,勁易短不易長。但勁也不可過大,否則初練者不知掌握分寸容易誤傷他人。在初練挒勁時,可先點到為止。只有在實踐中反覆演練手法,待在四隅手的練習過程中,對各種出手分寸能夠準確地把握時,隨著身法或采或挒,或擒或放,才能做到心感神知,氣勁運走恰到好處。此時在演練過程中既能達到技擊應用之目的,又不致於出現傷害對方的事故。

肘勁論

肘勁是小臂內屈時,肘四周的部位所發出的勁。肘的發擊方法較多,基本肘法有腰攔肘、順攔肘、穿心肘、上挑肘、下采肘、掛肘、立肘、雙開肘、雙扣肘等。

  運用肘法在距離上力求近而有力,在發擊前需要與對方近距離接觸,一般是一腳插入對方襠內或身後,最少得過半(腳最少超過對方身體一半)。上步欲發時,吸氣,精神貫注,含塌腰,雙腳蹬地,扭腰旋背,在襠催身進的前提下發肘勁。但在打上挑肘時,以命門肚臍為界,身體上下形成對拉之勢,發擊點比較清晰,同時,也不致於發勁猛烈引起拔根。

  肘勁有寬面窄面之分,寬面不易傷人;窄面易傷人,一般不可隨意亂用。腰攔肘和立肘、順攔肘屬寬面;上挑肘、穿心肘、雙開肘、雙扣肘、下采肘屬窄面。如對方按我右臂貼於胸前,我即內氣下行,含胸塌腰,吸氣,同時我右臂向右側引,將對方按勁化空。繼而微向左側身上步,速用左手搭於對方後背向懷中速帶,與此同時呼氣,並發擊腰攔肘。此時帶對方於懷中,彼必本能地速向後回身,在對方回身後仰時,也正是我發肘之時。兩股勁合成一順勁,一快一慢,我以已之快催彼之慢,我蓄勁既足,發勁又剛猛,彼何能不被飛擲而出!這非一般功夫所能做到,非下大功夫不可。這種擊法也只是在一驚一閃、一呼一吸、一合一開的瞬間,即能發人丈外。總之該法離不開轉身彈抖,步健手快,只不過旋轉彈抖圈小而已。這就是拳論中所講的: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由小圈漸小漸微,這時蓄勁抖彈無形無跡,發擊距離短小,精微巧妙。所以,練習太極拳向極小極微,近乎無圈功夫攀登,方為上乘。那時發勁陰不離陽,陽不里陰,開即是合,合即是開,無形無跡,使對手飛擲而出如在夢中,不知我如何出手發勁,更無法招架還手。這才算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所向無敵的上乘工夫。

靠勁論

凡肩的四周在任何角度發出的勁均為靠勁。所謂靠,就是以肩的四周發擊對方。靠的威力較大,帶有驚閃性,發擊時與對方的距離比肘勁更快更近些才為適宜。靠的發擊方法較多,有側肩靠、迎門靠、胸靠、背折靠、七寸靠、雙背靠等。靠勁無論是在四正手或四隅手推手中,運用都比較多。除七寸靠、迎門靠、雙背靠外,其餘都是建立在捋和驚閃基礎上的。

  如迎門靠,在雙手挽花的基礎上,在雙手上下挽花的旋轉中,要巧妙地變換手法。兩手虎口卡住對方雙手腕往下按,繼而向兩側分開,在兩手分開的同時,重心速後移,隨即一腿前插,接著以肩側向對方胸前靠擊。但必須做到兩手將對方雙手分開的同時,重心後移,然後腳步前插、靠擊,這些動作皆需要同時完成。就是說,兩手分開與撤步、進步、靠擊,均須同時到位。再如側肩靠,側肩靠的應用是建立在捋的基礎上的,對方若用右拳向我正面擊來,我則用右手先接而後捋之。在向上捋的同時,隨即左手搭於對方右大臂外側,繼而不停地向我右上方捋,速度要快(含有驚帶之法),迫使對方身體向其左側傾斜。此時彼右肋則自然張開,我速上步插於對方襠內,肩向彼肋處擊之,此用法非快不可。要把握好驚閃、插步、捋帶、發靠,瞬間連續完成,引與擊的動作以不超過一秒鐘為妙。

  否則,待對方穩定好重心,再去發擊,則有頂勁含於其中,效果自然不佳。故發靠勁,其速度如閃電。此處列舉二例,望演練者認真研磨練習,在實踐中尋求奧妙。

    推薦閱讀:

    什麼是太極拳?
    武當秘傳八式太極拳 拳譜 圖譜1
    楊氏太極拳85的招式分解
    武當三豐太極拳28式 第五式 提手上式 詳解版
    太極之無極樁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