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音樂與舞蹈

在北舞的日子裡,雖然我學習的是民族民間舞,但是與此同時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編導,不管是大師級別的還是後起之秀,她們不同的創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記得那次和文靜去總政看了沈培藝編的舞劇《半生緣》後激動了半宿。我的偶像啊,小時候我就喜歡她,1985年她從第一屆中國舞「桃李杯」中走出來,時至今日,這麼多年了她的作品日益精鍊,而人卻沒有什麼變化,謝幕時,她長發披肩,一席花裙仍然亮麗動人。

對於編導我是還得下很大的功夫去鑽研,因為對於舞蹈我沒有童子功,對於編舞,這麼多年我只局限於兒童舞的創編,成人的圈子裡我還很生疏,需要時間慢慢去體驗。不過我會努力的,為了自己喜歡的~~~~~~

在北舞里見到最多的編導都是無聲的在舞,剛開始我很難領悟出她們所要體現的涵義。在我看來,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只是肢體語言,離開了音樂似乎讓人很難明白。後來對編舞有了研究後明白了這是舞蹈編導學中的一種。一般來說,編導想要編一個舞蹈,首先是生活經歷中產生了某種情感衝動,並想借舞蹈來表達。而我們通常用的音樂編舞的優勢就在於先借了音樂這種更容易、更直接能激發內心情感的藝術模式。

就舞蹈和音樂的關係來看,舞蹈大體分兩種:一種是有音樂的舞蹈,一種是無音樂的舞蹈。在有音樂的舞蹈中,基本上有兩種編舞方法:一種是先有音樂再編舞,另一種是先編舞再找音樂。我們平時用的都是前一種方法,看似簡單卻是比較難的一種。它要求舞蹈更積極的配合音樂的性質、調性、節奏的變化及種種轉折的處理,需要編導對音樂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交響編舞法就是最著名的一種。

先編舞再找音樂,通常是現代舞中常用到的,它的隨意性很大,其特點就是對所編的舞蹈有深刻的了解、感悟之後再去找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音樂,使有音樂後的這個舞蹈更加豐富。在無音樂舞蹈的編舞中,也許是刻意的,也許是無意的。編導不用音樂,而是直接用身體語言來宣洩情感。在舞動時形成一種無形的節奏、韻律,可以說那些步伐的快慢,呼吸的聲音都可以被視為一種舞蹈中產生的「無形」音樂。

在音樂編舞中,音樂始終要為舞蹈服務,使舞蹈能夠更豐富的呈現在觀眾面前,編導們無論怎樣選擇和運用音樂,都是為了更好的表現作品的主題,使其豐富、深刻。

有時候在選好一段音樂的時候,我也會很疑惑,因為聽來聽去,最後會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編音樂。到底是編舞蹈還是編音樂?到底是誰為誰服務呢?在北舞時還聽了潘志濤教授的課,他是這樣解釋的:眾所周知,音樂有四大要素,節奏、旋律、和聲、音響。其中節奏的處理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我們完成一份作品時出現的最早的問題。首先是樂感,一種是想合節奏而合不上,一種是根本就不想合節奏。前者是無意識的,那是舞蹈演員自身的藝術修養問題,而後者則是有意識的,它是編導所要體現的,理性思維對感性思維做出整理後所決定的。其次,層次在編舞中也十分重要,它是作品的結構與框架,相當於人體的骨架,它長得是否畸形,全看層次分配的合理與否。在音樂編舞中,分層的方法其中就有一種是完全跟著音樂的層次分,它低,我低;它高,我高;它轉,我也轉。如果連接舒服的話,也許這個作品就基本解決了層次上的問題,這是最省心的方法。

音樂與舞蹈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作為編導需要功力、需要經驗、需要直覺做到如何去駕奴音樂,千萬不要被音樂牽著鼻子走哦!我想音樂與舞蹈應該就像是一條麻繩中的兩股線,無論它們如何獨立,但如果它們都按各自的規律相互配合擰在一起,就是一根結實的麻繩,反之可能就要有疙瘩嘍!

對於音樂和舞蹈,目前我只領悟到這些,需要時間,需要一次次的作品再完善,相信在我努力之下,所學習到的,所體會到的都能運作的很好。


推薦閱讀:

編舞三大步驟
如何編舞
編舞基礎訓練

TAG:音樂 | 舞蹈 | 編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