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論語》 【學而】篇

學習《論語》【學而】篇

作者清風楊柳

之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un),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本人稱不上謙謙君子,但我知道學而時習之。當然,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這不能脫離兩千多年的時代背景。如今則不然了,知識就像浩瀚的大海,活到老學到老所獲得的知識也不及滄海之一粟。既然知識學不完,那就在某些方面有所學、有所用。正像某縣劇團的一位領導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說過的「工人要做工、農民要種地、演員要演戲」一樣,叫「術業有專攻」,儘管在「文革」中被批得臭不可聞,但現在看來確實是幾句大實話,試想無論幹啥不好好學習行嗎?!

令人不安的是,在當今應試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大多厭學,最討厭的是寫作業。按理說寫作業是「學而時習之」最好的辦法,可寫作業遠遠沒有網路遊戲那樣有誘惑力,於是,許多孩子把寫作業當做包袱,當做給老師或家長去完任務,效果可想而知,以至於許多孩子走出高考考場,面對焦慮等待的家長慨歎:只要是個人都會做的題我怎麼就弄錯了?!原因很簡單:沒有把「學而時習之」當做愉快的事情去做啊!

近一年多來,由於告別了工作崗位,我撿起了上小學時學拉板胡的愛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許多朋友不理解,但我心裡清楚:只有「戲不離口、弦不離手」,才會有所進步。於是,我就把拉弦子作為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去做。這不正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嗎?人家不理解,咱也不能怪人家,咱就圖個好心情,做個快樂的人!

之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孝(孝順父母)和悌(順從兄長)是做人的根本。由於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統治,國家機器都是統治者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都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沒有什麼法制可言。針對這樣的政治架構,人民只要都能夠做到孝悌,那麼整個國家就可長治久安了。因此,儒家提出的以孝悌為做人的根本,實質上也就是以德治國。

當今社會,伴隨著法制的不斷完善,著力建設法治國家。但我們這個由封建社會脫胎而來的國家,繼承和發揚優良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孝道文化仍然十分必要。人們不僅要遵紀守法,同時還必須恪守道德規範。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和諧。

說起孝道,我們會想起人們的一句口頭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封建社會,人們把「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不娶無子、絕先祖祀」視為三大不孝。其中以「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為最大的不孝,即人們常說的「無後為大」。其實「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從原文裏能看出,這裡的「無後」,並不是指沒有後代,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的意思。翻譯成現代的話,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把「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後代實際上是一種曲解,我們長期以來都在把它作為封建糟粕加以摒棄。

觀察當今社會的不孝之舉,用比比皆是來形容似乎過了點,但從各種媒體的曝料看,諸如不孝敬父母的缺德案例是枚不勝舉,司空見慣了,也就見怪不怪了。但最近從網上看了石家莊電視臺《情感密碼》欄目「我給兒子當孫子」,不僅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許峰—一個響亮的名字,當代大學畢業生,結婚三年,夫婦均不思工作,靠做搬家工的父親來精心飼養,向父親要起錢來是招招出奇、振振有詞,尤其是那娶媳婦協議,什麼媳婦懷孕期間的營養費、幼兒的生活費、孩子上學的一切費用都由公公承擔,並定有違約責任,真可謂空前絕後、千古奇聞!看後不禁令人感歎:予觀夫當今不孝之子,在啃老一族,啃骨頭,吸骨髓,不亢不卑,不羞不臊。慨歎之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讓我們的下一代學了點知識(多少都算),但不會做人了······不是嗎?為人孝悌不值得提倡嗎?

對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你千萬不要和其交朋友。否則,對你百害無益。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之三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即所謂花言巧語,工於辭令。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

在現實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巧言令色者俯拾皆是。比如你與朋友偶遇,一陣寒暄之後,朋友會誠懇地說:「回來請你一起坐坐」,意思是等有時間的時候邀請你吃飯。這話你千萬別當真,因為「回來」一詞是個不確定的無限空間,也許你等一輩子他也不會「回來」請你。這如果作為寒暄用語,倒也不必較真。但如果有朋友鐵定約你中午或晚上請你,到時卻音訊皆無,那你就應該考慮他的人品問題了。

在工作中,巧言令色者固然令人不齒,但很容易得到官僚主義者的器重。因為官僚主義喜歡的是擺花架子,而巧言令色者善於花言巧語,工於辭令,更善於擺花架子甚至把思路當經驗,很快就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上世紀九十年代,某縣在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大力推廣地埋管節水灌溉工程,某四萬口人的農業鄉,原人均灌溉面積不足三分地,通過一冬的修建,人均灌溉面積達到了一畝,一時成為全縣乃至全地區的先進典型,大會表彰,小會觀摩,一排排出水口身著潔白的盛裝,整齊地排列在那一望無際的麥田裏,接受者觀摩者的檢閱,為昔日的窮鄉僻壤構築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自然,鄉領導提拔了。翌年,旱情來了,那一排排的出水口卻怎麼也出不來一滴水,原來,那地下面就根本沒有輸水管道。後來,那些出水口因影響田間機械耕作,統統被砸毀了。這種事老百姓習慣上叫做勞民傷財,不也正是孔子說的「鮮仁」嗎?!

如今要構建和諧社會了,不摒棄巧言令色者行嗎?最起碼有巧言令色傾向者應當聞者足戒吧!

之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縱覽華夏文明史,每成大器者無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傳說舜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典範。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gusou,就是瞎老頭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大家都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堯聽說後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暗害舜。而舜每次都機智脫險,之後反躬自省,找自身的原因,以求自己把每件事情做得更好。結果可想而知,堯把皇位禪讓給了舜。於是,舜便成為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記》上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多次黨員領導幹部黨性教育活動中,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常想:當初入黨為什麼?如今為黨做什麼?身後給黨留什麼?人民選擇了我我為人民做了什麼?其實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翻版,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不僅現在值得借鑒,以後將永遠值得效法併發揚光大。

之五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這種執政理念在今天看來仍具有借鑒意義,孔子所說的「千乘之國」(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已經不是大國,那麼,即使再小的國家,統治者都必須認真辦事、誠實守信、節約開支、愛護臣僚、領導百姓。現代的企業管理實際上也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效法這種管理理念。企業生存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或過硬的產品品質),這就需要一絲不苟地做事。其次,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量,這就必須誠實守信。其三,只有節約開支,才能使企業得以生存和不斷壯大,有人形象地總結為「只增產不節約,等於買個沒底兒鍋」。愛護中層,才會留住人才。把全體職工凝聚起來,也才能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

當今時代,餘以為不僅僅治理國家、管理企業(或單位)要貫穿這種理念,做人也應當恪守這種理念,那就是要做一個:認真做事的人,誠實守信的人,勤儉節約的人,團結同志的人,關愛他人的人。

之六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孔子的這種教育理念,按現在的話說,叫「德才兼備」,就是先要養「德」,「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也是為統治者服務所必須貫徹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我們現在考察任用幹部,實際上也在貫徹者這種理念。曾經提出任用幹部要「德才兼備」,後來細化了,叫「德能勤績」,但無論怎麼細化,「德」始終是第一位的。這也就是說「德」是做人的立身之本。

因此,當你遭遇那些在家不孝敬父母、出門損朋友、言辭刻薄、沒有愛心的人,即便他才高八斗,你會與其為伍嗎?最起碼我不會。

孔子提出的上述德行修養,時隔兩千多年,我看不但不過時,而且在當代的教育中應當得到加強啊!

之七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這裡再次讓我們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曾記得,上個世紀被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擁有一紙文憑,便擁有了一個寶貝。曾經有一個時期,大多擁有大小文憑的工作人員都走上了領導崗位。以至於後來各類培訓蜂擁而起,文憑颳得滿天飛,直至再後來大學畢業就失業。這幾十年,國人的教育確實發達了,而國學這些傳統文化卻缺失了,說得重一點就是有點重才缺德了,以至於類似於許峰(我給兒子當孫子的主人翁)這麼一些「啃老族」,啃起老來啃得那麼理直氣壯!

走過一段彎路之後,你會倍感大道的陽光。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國人是否應當重視其本就屬於國人的傳統道德文化呢?

之八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這是孔子提出的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意思是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我們今天加強品德修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莊重,是修出來的,靠偽裝是裝不出來,因此說一個人的威嚴是修來的,不是靠耍手腕耍來的,也不是靠權勢壓來的。君不見那些靠權勢來裝裱自己使自己顯得威嚴的人,讓人看著不舒服。而一旦喪失了手中的權力,立馬落得如喪家之犬,又讓人看著心酸。你說你修不來那種威嚴還裝那麼「盛」弄啥?!

孔子說「學則不固」。也告誡人們「學不可以已」,要終身學習,才可以使人進步。現在的一些人,總以為自己職位越高學問就越大,其實,職位越高對人的學問要求越高,而自以為自己學問高的人往往因從事的崗位超越了自己的駕馭能力而紛紛落伍(或落馬)。

孔子說「主忠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做人要以忠實守信為主。說白了就是為人要厚道、要恪守信譽,這樣,才有人給你打交道。現實生活中,還卻有一些不厚道、不守信的人,如有的人向你借錢時,低三下四裝孫子,待你討賬時,他儼然大爺一般,甚至給你捉迷藏。久而久之,討者疲憊,借者猶如諸葛亮借了荊州,就連僅存的一點羞恥感也蕩然無存!予觀夫類似這種人,大多活得一時逍遙,最終必然陷入困境,在鬱鬱寡歡中了卻一生。由此可見,做人務必忠實守信,這條底線不能突破。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這給我們指出了一條交友的基本原則: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君子之交淡如水,志同道合,叫做朋友;小人之交甘若醴,各懷鬼胎,叫狐朋狗友。因此說,志不同則道不合,道不合則不相為謀。

孔子說「過則勿憚改」。人知錯就改,絲毫不遜君子風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做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自己犯了錯誤,並且自己也知道,但就是不思悔改,自己寬恕自己,遭人唾棄,還在哪裡怨天尤人。償若人人都能常思己過,過而能改,那麼,社會將會日趨和諧。

之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孔子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之祭祀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這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

孔子之所以提出要通過祭祀之禮來看人是否「孝」,進而可見是否「忠」,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因此,長期以來,人們都效法儒道,大搞喪禮祭祀。在今天看來,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確實應當揚棄。當今社會,我們提倡厚養薄葬,也就是把孝體現在對老人生前的奉養和慰藉上,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時候,通過大辦喪事來證明你的孝心。

生活中還真有這樣十足不孝的「孝子」。某村一老翁,生養兩兒一女,年過八旬無人奉養,慘死街頭。兩個兒子唯恐村人唾罵,喪事異常隆重,且從二百公里之外請來一專業「哭喪戶」為其哭喪,試圖向世人證明他們的孝心。那知那「哭喪戶」進村後,聽到的是一片責罵聲,經過瞭解後,連夜將兩個兒子的種種不孝行經編成戲文,第二天出殯時,圍觀者甚重,「哭喪戶」哭得驚天動地,邊哭邊唱,把兩個兒子罵得體無完膚,眾人解恨,「哭喪戶」遭趕。一場鬧劇草草收場,事後見諸報端。

因此說,眼下但從祭祀之禮上,很難看出是否真孝。提倡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注重奉養老人、常回家看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之十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這裡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勾劃出了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

以餘看來,孔子之所以被尊為聖人,實乃是他具有「溫良恭儉讓」這種人格魅力。我們若能修煉有成,雖算不上聖人,但可算得上賢達之人了。

溫和,它是與冰冷相對應的。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某某給人的印象很親切,說明這個人性情溫和,很有親和力。若是員工,同事必樂與相處。若是領導,與人易於接觸、易於溝通。償若你肩膀上托著一張冰霜似的臉,說話再帶著幾分冷笑,我敢斷言,讓人見了唯恐避之不及。

善良,是人的本性,如果不懂這一點,那就與畜生無異了。無獨有偶,近來在網上流覽到一個帖子,說是在某地高等教育出版社附近的路口處,一對母女路過此處時剛好碰上一撿破爛老人騎三輪車拐彎,車上的鐵絲將年輕女子的褲子剮了一個小口。女子的母親要求老人賠她50元。老人掏遍全身只有八元零四分,於是老人多次下跪求饒,路人都在指責,而那對母女不但不為之動容,而且還撥打110報警。最終老人在路人你一元他一元的資助下,賠足了那對母女。那對母女走了,留下了路人的責罵聲,激起了網友們的憤怒。看來,沒有了善良,人真的就不是實質意義上的人啊!

恭敬,是與傲慢相對應的。你施人一禮-,人還你一報。有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叫相互尊敬。孔子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為他懂得尊敬他人,尊敬他人實際上等於尊敬了自己。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懂得這個道理呢?你與身邊人恭敬相處時,你不會有什麼感覺,但你不幸與傲慢無禮的人打交道,你會不舒服,很不舒服!不要說是熟人、朋友,即便是夫妻也會分道揚鑣的。

儉樸,相對的是奢侈。李商隱有句名言,叫「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無論什麼時代,儉樸,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人們常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輩。這是對歷史演繹的總結。記得當年出校門的時候,趙友鄰老師送給我們的四句話:「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檢點忙中錯,愛惜有時錢」。這「愛惜有時錢」實際上教我們學會儉樸。人這一生,無論窮富,如果不懂得這一點,那就離走向毀滅不遠了。

謙讓,是與貪心相對應的。謙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謙讓的原則。在現實生活中,只有謙讓,才能與人親善。就像豫劇《村官李天成》裏那段《吃虧歌》所言:「長吃虧、肯吃虧、不怕吃虧,生活中才能夠有人跟隨」。否則,人若貪心不足蛇吞象,其後果可想而知。二者的社會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不求做謙謙君子,但求修「溫、良、恭、儉、讓」之德。做一個有傳統道德修養的人

之十一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談的仍然是有關「孝」的問題,是把「孝」具體化了。強調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

現在反思,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發展緩慢恐怕與這種封建禮教有關。試想,誰改了規矩,被視為不忠不孝、大逆不道,那麼社會如何向前發展?這種對「孝」的判定原則,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也許是行得通的。隨著的歷史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準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由此,我倒更加佩服「三起三落」的偉人鄧小平,當年開展真理標準大討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頂著巨大壓力衝破「兩個凡是」,最終打開國門,改革開放,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你能說是對先人的不忠嗎?因此說,學習傳統文化,要判定是非,是糟粕的必須摒棄。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

之十二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和」是儒家所特別宣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孔子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以和為貴」被作孔家店思想,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歲月裏,曾被大批而特批。稱「和」為貴是不講原則,不講階級鬥爭。按現代話說,是「和稀泥」、「一團和氣」,是十足的「中庸之道」。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

俗話說:「和氣生財」。生活中,多一些和氣,少一些賭氣;多一些諒解,少一些計較。於家庭有益,於社會有益,何樂而不為之呢?!

之十三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有子的這段話,表明他要求「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上小學的時候,曾經批判過「克己複禮」,啥意思不知道,只知道是克制自己、恢復周禮。原來在春秋時期,諸侯間禮崩樂亂,治理的法令依據就是周禮。有子在這裡強調「信」、「恭」要以周禮位為標準,實際上也為自己的主張找了法令依據。

從現在的社會實踐看,竊以為可以理解為:講信用要符合法律法規,做事情要遵紀守法。否則,那就是違法亂紀了。

有子的話啟迪我們:要做一個忠實守信的人,同時還必須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之十四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孔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在今天仍是值得借鑒的。

自古以來,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目標。孔子的學說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有道德的人,要謹慎做事、善於反思、虛心求教,不要把物質享受放在心上,做到「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在社會變革時期,往往出現物慾橫流、社會沉渣泛起,諸如:嫖娼的、賣淫的、三天兩頭離婚的;走私的、販毒的、癡迷賭場不胡的;販人的、淘金的、網際網路上騙婚的······可謂是道德淪喪。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要想做一名恪守傳統道德的正人君子,沒有「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情懷,是很難獨善其身的。

學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無論什麼時代,都會胸懷坦蕩,笑對人生。

之十五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生命的過程,貧也一生,富也一生,貧富一般意義上都是從人所佔有的物質財富來衡量的。但人的幸福指數單從佔有的物質財富來衡量顯然是片面的。沒有財富,你會感到不幸福,擁有了財富,不等於你就擁有了幸福,甚至比沒有財富更痛苦!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導:某地一家中醫院的大廳裏,經常見一蓬頭垢面、衣冠不整的中年男子,白天求人施捨,晚上捲曲在長登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似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人們怎麼也無法相信,那人曾經是當地擁有3000多萬元資產的千萬富翁!一度驕奢淫逸的揮霍,把自己淪落成了名副其實的乞丐,之所以棲息在中醫院的大廳,是因為他有錢的時候哪裡的朋友多,有人施捨。他的眼神也只有在熟人提及他當年的風采時,釋放出一種異樣的光······他擁有過巨額財富,也擁有過短暫的幸福,但他卻演繹了悲慘的人生。

人們如果都能做到貧兒樂道,富而好禮,人生的悲劇也許就不會頻頻發生,社會將會日趨和諧

之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現實生活中,別人不了解自己,大不了對你敬而遠之,你不必為此而傷心。當你不了解別人的時候,切不可在人面前胡侃亂吹。我曾見過這樣一個場面:某酒店包間裏,幾個朋友小聚,酒酣,指使服務員催菜,服務員出去後,張三調侃:這飯店從哪兒弄來的服務員,黑得象驢蛋一樣!只見李四忙起身給張三斟酒,邊倒酒邊說:不好意思,三哥!那是咱家妹妹假期回來在這裡參加社會實踐!張三一臉窘相,想挽回面子,一時又感到語塞,結結巴巴道:哦!哦!老弟就是跟她長得怪像!得!越描越黑。

打仗,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治病,要摸透病情,方能對症下藥;領導,要瞭解下屬,方能知人善任;交友,要瞭解對方,方能結為摯友······孔子所授上述為人之道,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推薦閱讀:

關於秦始皇的研究性學習
男士服裝搭配技巧學習之韓國型男圍巾搭配
鄧文初:錢理群的北大———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十二宮學習教材
互聯網時代的學習方法

TAG:學習 | 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