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沒有文化的人——淺析知識與文化

我們都是沒有文化的人——淺析知識與文化

第一次寫文章,請大家多多指導~

主要是最近思考的一些問題,個人之見難免有疏漏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看獨立導演紀錄片,每一部片子都有那麼一些鏡頭能瞬間抓住思緒。有一部其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群藝術系的學生在排練一支舞蹈,一邊變換著舞步,一邊齊聲喊著「我們,都是,沒有文化,的人!」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為何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沒有文化的人?如果連這些可能成為將來的藝術家的人都是沒有文化的人,那麼常常以文化人自居的我們又是什麼?

於是,這個問題實際上就變成了,我們這些所謂「文化人」所具有的真的是「文化」嗎?如果不是,那麼我們腦中的都是什麼呢?

為了讓大家能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我隨手拿了幾本讀過的書,按照我的分類法分成了左右兩疊,左邊的都是一些商業類書籍,右邊都是一些人文類書籍。

看到這裡估計有的讀者就準備關掉這個頁面了,覺得我純粹是多此一言——這不就是書店裡的不同區域里的書嗎?這些書有啥區別地球人都知道。左邊的書是基於現代科學發展而來的,能直接改進我們社會的經濟,吃透其中的任何一本都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右邊的書都是來虛的,講的都是我不關心的問題,而且看了也沒用,除了浪費腦細胞也不能給我帶來啥實際的好處。

大家是否同意上面提到的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看到這些書的第一反應?我相信許多人會認為左邊「切合實際」,「有用」,「是科學的」,右邊的書「沒有用」,「都是大道理」。

沒錯,這確實是區別的一個方面,只不過這並不是更深層次的區別——這些都只是我們感覺上的區別,也就是我們對於這些書的價值判斷的區別。也就是說,我們不自覺的用某件事物對我們的價值來為事物進行分類,而不是從其本身屬性來分類,那麼一旦涉及到了「價值」這種主觀上的判斷,這種分類就會因人而異,而把握不到更深層次的事物本身的區別。

大家會問,這種分類重要嗎?和我們今天的話題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左邊的我歸為「知識」,右邊的歸為「文化」。

此即所謂「知識」與「文化」。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們從小便被教育「不要讀死書」,「素質教育」,相信我們大多數人腦中對知識和文化都是有感覺的,那麼,如果我們探究一下這種區別究竟是什麼呢?區分出來之後有什麼用處呢?

知識由內向外觀,文化由外向內觀

這並不是一篇學術論文,因此這裡我並不會做一個嚴格的區分,而只是從我們的主題出發和大家聊一聊這兩者的區別,以及這種區別對我們的影響。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這篇文章里大家可以近似地將知識與文化理解成對外和對內的,客觀的和主觀的。(再次重申,這不是學術論辯,如果大家覺得這種分類法會導致概念的重合,那就相當於是在拿知識的思維來探討文化)

我們如今接受到的信息中,以知識居多,人們多半願意討論的也是知識而非文化。知識的作用機制是向外的是直接作用於客觀事物本身的,因此能產生直觀的效果;而文化的作用機制卻需要拐一個彎——首先作用於我們的內在意識,再通過內在意識影響我們的行為,進而影響外界。這種作用機制的不同也導致了二者研究方法的不同,知識多通過定量的方式來認識,而文化則多用定性,二者目前很難通用,因此在一個崇尚知識的社會裡人們很難理解文化的必要性,同樣在一個重視文化的社會裡人們也自然不會過多關注知識。

我們可以結合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受教育經歷來感受一下。我們的「現代」教育,其重點是知識。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從小學到大學所學到的內容,無外乎語數外理化生等等,這種學科分類法是近代由西方傳入(我國大學的學科設置則主要承襲於前蘇聯),那麼在此之前我們中國自己的學科都有什麼呢?——國學,四書五經等等。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西方的學科偏向於向人的本身之外去探尋世界,回答的主要是「世界為什麼會是這樣」,中國則偏向於向人的本身之內來探尋,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會是這樣」。西方學科具有極強的時代性,時間上的後來者會不斷掩埋掉先行者,沒有人會拿一百年前的物理學來教如今的學生。三體中的丁儀教授冬眠了一百年後醒來,在北大教授物理的時候悲傷地說道「我是一百年前的人了,然而我竟然還可以在今天教物理,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事如果發生在東方,假使孔聖人突然穿越到今天,恐怕沒有人會懷疑這些思想對今日仍然適用。

以上只是略舉兩例,我們仍可以從中一窺知識與文化的一些區別。其中與我們今天主題相關的一些區別是:知識更多的是向外的,作用於客觀事物的,知識的後來者會無情的覆蓋甚至掩埋先行者;而文化是向內的,通過作用於我們自身來對外界產生影響,文化上的繼承大過知識上的顛覆。

我們於是再回頭看一看剛才的那兩疊書,被我歸為知識類的,其基礎多產生於距今一兩百年內的西方,而且這些書中的理論只適用於現代的社會,。而被我歸為文化類的,其脈絡自數千年前綿延不絕,同樣一個問題,蘇格拉底在思考,我們今人也在思考,而且很可能還是毫無進展。

我們耳邊於是又響起了開頭那句台詞「我們,都是,沒有文化,的人!」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實質上就是

我們有知識,卻沒文化。

知識是工具,文化是歸宿

有知識沒文化的問題在當代尤其突出,那麼,重知識輕文化這是人們主動作出的選擇嗎?我看未必,我們幾乎是下意識地將知識推上了神壇。一方面近代科學的進步對人類社會的改造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我們用三十年走完了西方三百年的路,這所謂「三百年的路」其實就是西方知識的道路,靠的就是西方的知識——這確實是一條捷徑,畢竟知識的長處就在於改造外在世界,並且我們的民族記憶中當年西方就是靠知識砸開了東方的大門。因此我們便有了這樣的觀念:知識具有無所不能的力量,人類最偉大的財富便是知識。這也便是技術崇拜,知識崇拜的發端之一。

然而我們在崇拜知識的同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這個事實與前文中提到的「知識向外,文化向內」有關,那就是知識只是我們改造世界的工具,文化才是我們內心的最終歸宿。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化甚至決定了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知識,以及自然會被我們改造成什麼樣。這就好比匠人手中拿著斧鑿雕刻一件精美的作品,是匠人決定如何運用斧鑿,而絕非如小說中存在那般神奇的工具,任何人拿著都能自動完成。

正如從小的方面來說有人善藉工具來達到目的,有人善用心思——從大的方面來說則有的群體善用知識,有的群體善用文化,這便是東西文明的一大區別。

西方的知識,東方的文化

於是我們由知識談到文化,進而由文化談到知識與文化的差異,現在再進一步探討一下我們該如何同時面對這兩者。

知識與文化固然有許多相異之處,二者同時又都是文明的重要組成,在各自不同的文明體系中,其知識與文化是相匹配的,而且一般是文化的基調決定了知識的發展方向(這也和前文提到的工具與歸宿的區別有關)。

我們在這裡將此簡要展開一下,來看看東西文明都產生了怎樣的知識與文化路徑。

首先我們來看看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中關於文化的部分主要受到文藝復興以降個人主義的影響,由個人主義進而產生出資本主義,在此過程中,個人主義通過知識的進步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個人通過向外鑽研知識來得到社會的認可,而這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了知識的進步。如此反覆,這一循環持續至今。也就是說,這種文明的特點是通過知識的工具,來達成其個人主義的文化目的。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東方文明(主要是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和日本文明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中華文明的公認文化基礎來自於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禮樂為基礎,但求人人各得其所各處其位而不求個人之成功。那麼這種以大團體之和諧來達成個人和諧的導向便產生向內觀的自省文化——若人人都能自省則理想的社會可期。於是向外觀的自然科學知識變得無足輕重,在中國歷史上也從未被推到重要的位置上。

兩種文明自然無優劣之分,在兩種文明內部,有什麼樣的文化,便產生了什麼樣的知識體系與之對應。

到這裡為止,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和諧完整的文明系統是什麼樣的。那麼,如果我們來玩拼圖,試著打亂原有的知識與文化的組合體呢?

這裡我們主要看一下以東方文化為基礎,嫁接西方知識會有什麼影響,之所以不討論西方文化與東方知識的結合,是由於這種情況僅在想像中存在,而前者則是我們目前實實在在遇到的情況。

東學為體,西學為用?

看到標題這八個字大家不要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大家體會一下,我們現今的社會現狀是不是這樣的——我們正在以西方的知識來建設東方的社會。那麼這樣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在這裡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現實的例子與這些問題有關,例如心靈的空虛,物質財富帶來的永不滿足感,技術進步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等,在這裡我主要從本文的主題出發,選取一個典型的西方知識運用與東方文化的衝突,那就是經濟的發展對家庭關係的衝擊。

上文中提到了西方近代文化是個人主義的,在此基礎上資本主義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個人主義崇尚實現個人價值,而個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對同儕的競爭來實現的,因此個人主義背後實質上是一種競爭的文化,是排他的。我們從如今的社會關係中非常容易找到這方面的體現,學生需要競爭,工作需要競爭,就算生病了也需要競爭床位。諸如此類的競爭目的都是排擠掉我們的同類——想必如今沒有人認為這些競爭的目的是為了造福天下吧?這些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本質上都是伴隨著西方的自由經濟制度傳入的(這即是西方的知識,關於經濟方面的知識)。前文我們提到,知識是工具,自由經濟制度也是工具,而且幾十年前我們發現這工具用起來還特別順手,於是我們極力將其推廣,最開始的十幾年我們確實沒有遇到什麼深層次的衝突,僅僅是觸動了社會思維的一些表層方面,例如守舊,求穩定等等。然而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國人普遍有一種對於經濟的焦慮感,似乎經濟的增長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有部分人開始反思之前對於經濟的迷戀,在大中城市的北漂南漂群體中廣泛流傳著逃離北上廣的各種雞湯文。這種現象必然不是孤立的,那麼背後代表了什麼?

這背後的驅動力,恰恰就是之前提到的西方知識與東方文化的衝突——對家庭的衝擊。

關於東西方社會結構及倫理關係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話題,我們今天只提出這個結論:西方社會的最小單元是個人,因此個人主義與社會形式完全吻合;而東方社會(主要指中國社會)的最小傳統組織單元是家庭,家庭倫理是整個社會賴以運轉的基礎,而這種倫理的基礎恰恰是互助和共生(家庭倫理的社會化,具體請參見梁漱溟先生所著文獻)。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的完全競爭的自由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與東方原有的家庭倫理髮生衝突,這種衝突不僅會影響到微觀家庭的組成形式(微觀家庭即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家庭,傳統家庭在地理上聚居,而現代家庭,特別是二三線家庭,由於自由經濟的發展導致了人員的完全流動,距離導致原有的家庭關係無法正常維繫),也會影響到宏觀家庭的運轉(宏觀家庭即指國家及社會,我們的國家本質上是家庭的放大版,是以家庭倫理關係為基礎發展而來的)。這種對於社會基本組織形式的衝擊必然會導致強烈的迷失感,如今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中誰沒為此失眠過?我們被要求參加競爭,而競爭的目的是為了壓倒所有的其他人,為了競爭我們只能放下家庭,遠離原有的族群,離開原來的居住地,來到一個充滿同樣競爭者的地方,當我們苦苦廝殺的時候,當你踩著其他人的屍體站上頂峰時,環顧左右卻獨身一人,這時你是誰?當一個西方人用這種方式登上頂峰時,他得到的將是其他人的尊重,和他自己內心極大的滿足感——碾壓同儕的滿足感。而一個東方人登頂的時候,所感受到的卻是莫大的壓迫感和內疚感,而低頭卻看見自己的家庭卻在遠處,直至模糊。也許,摧毀一個東方人的最殘酷方式,就是將他從家庭中剝離出來,並灌輸以西方的競爭觀,待其最終達到西方標準的「成功」時,眼睜睜看著他內心文化的平衡一點點被吞噬最終直至崩潰。

結語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了,為何這些人會認為自己是沒有文化的人?他們恰恰是最有文化的那部分人,意識到了自己所具有的的廣播知識與心中貧瘠文化的衝突。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一步一步地了解了知識與文化的區別,以及兩者分別對於人類的作用,繼而將這兩者放入文明這樣一個統一的系統里進行觀察,最後回歸到我們如今知識與文化出現裂痕的現實。

我並不是在悲憫現實,也不是在為傳統辯護,在我看來,知識與文化必然需要在某個特定文明內達到統一的平衡狀態,一旦失衡,要麼改造知識,要麼改造文化——然而運用外力強行改造文化的教訓歷史上有不少,因此最佳的方式似乎是改造知識。那麼對知識的改良又指的是什麼呢?主要是指的對社會知識的改良,對與文化相關聯知識的改良,使之能與我們的文化相適應,具體說來,個人主義的泛濫將會導致嚴重的與家庭文化的衝突,繼而甚至會衝擊到東方社會賴以存在和運轉的文化基礎。當下社會突出的無所適從感正是這種矛盾的先兆,我們只有向內探尋,找到那些綿延數千年的不變的本質,才能牢牢地站穩腳跟。

就像一位武師伴著太極樂打了一套少林長拳,別說旁觀人了,打拳的人自己心裡肯定也會嘀咕,到底算是武當拳,還是少林拳?如果這個問題不弄清楚,而一心想著並百家之長之類的話,那麼最終等待著的就會是走火入魔這四個字。

推薦閱讀:

「把你的心盛滿愛」
【燕平隨筆】從中西文化差異看剩女現象
通過仙劍看到東西方文化差異

TAG:中國文化 | 東西方差異 | 東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