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知性」與「理性」差異何在,「理性」對於知性而言,為何是更高級的一種能力?
出處已補充,確實是沒有直接說理性是一種最高的能力,但是如文獻所言,像「知識終結於理性」等字眼,是否言指理性是高於知性的一種能力,那麼這種超越何在?這種超越如何可能?文獻出處:《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術語通釋》(德)海茵里希納特克 著,高小強編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理性」詞條。
都沒看到標籤里有康德嗎……
生活是具體的。
你若是女生,當然希望父母更理性,懂得男女平等的大道理。但若結婚。一般女生又不希望碰到懂得男女平等大道理的男性了,凡事跟你aa,你又希望他知性,有那麼點人性未必講得清道理的綜合性魅力了。
知性走人性道路。理性走普世道路。理性高級到天道自然是大道,人間正道是滄桑。知性在於,它更人道,自私的個人當然不想事事被審判,更樂於親近人道。
治國當理性。對人應知性。理性在先,兼有知性。若只理性不知性,奴隸社會不也這樣么。只知性不理性,歐洲處理難民問題不遇到了么?知性與理性,不是同一個使用場合的詞,就像問姚明牛還是林丹更牛,沒有意義。
理性是相對於感性來說,是關乎情感控制,比如雙十一,你忍不住地買買買,理性思維會出來分析,這個為什麼買,那個為什麼不買。
知性是相對於愚昧來說,是關於尋求知識,它通過感悟、學習,獲得知識,為你的理性思維提供知識彈藥,讓你得以回答為什麼買,為什麼不買。但一個知性的人,也不見TA一定就很理性,對不?詩人海子卧軌了,演帝張國榮跳樓了,他們何曾不是知性的文化代表,但最終是在理性與感性的戰場里,理性敗了陣。
但事實上,我是不太接受理性與感性這種看似對立的說法,人在控制自己的時候,並不是理性與感性在較量,而是一種情感在和另一種情感在較量,兩種情感就像兩個武士,而理性是它們各自的兵器。
拿抽煙來說,有兩個情感武士,名字叫」想抽「和」不想抽「,」想抽「這種情感在用理性的聲音告訴大腦,抽煙將得到什麼快感,」不想抽「這種情感則用另一套理性告訴大腦」抽煙有害健健「,」不想抽「敗陣下來,其實是因為」不想到「除了」吸煙有害健康「,也拿不到其他更有力的知識武器了,」想抽「的的兵器是屠龍刀,」不想抽「兵器是菜刀。
所以,人要通過」知性「來找到更強大的「理性」的兵器。知性如你,扔給「不想抽」一本《這書能讓你戒煙 (豆瓣)》,笑道:哥們,兄弟只能幫你到這了。
謝邀。簡單來說我認為是人類可知與自然規律之間的差異。
舉例說明:我知道天是藍的,但事實是藍色只是人類的眼睛可以認知的色彩,這些色彩實質是光譜的一段譜系。
謝邀在我看來知性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一種氣質而理性是戰勝了自己本能用大強的控制力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知性」是景上添花的一種技能。
「理性」卻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種修為。以下來自百度:「知性就是:有文化、有內涵、有修養。「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經常被譯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詞,原本是德國古典哲學常用的術語。康德認為知性是介於感性和理性之間的一種認知能力。」理性和感性是平行屬性,無所謂優劣高低,所以,理性被認為是高於知性的認知,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呢?
推薦閱讀:
※【原著解讀】丹尼特的《心靈的演化》:信息是什麼?
※對於領導人來說列文定理是最重要的嗎?
※《為什麼長大?》,有些書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你懷疑人生的
※萬物皆道【七】
※福柯是如何使用形式分析,又如何超越形式分析的?(一)
TAG:哲學 | 理性 | 知性 | 康德ImmanuelK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