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一個內向者的自我救贖

突破!一個內向者的自我救贖

我曾經是個極度內向的人。在我身上,你能找到所有和內向有關的特質:自卑、消極、壓抑、冷漠、優柔寡斷……

我不會笑。不會表達情緒,也無法理解他人的情緒。我害怕和人交流,永遠都是社交場合的邊緣人。我朋友很少,早已習慣孤獨。

我曾以為,我的一生只能這樣了。卑微的,小心翼翼的活著。

轉機在某個夜晚,我回顧自己的一生,頓悟了。一夜間,我成了另一個我。現在的我,在他人眼中,也成了情商高,擅長和人打交道的人。

這一切,要從我的童年時期說起。童年的經歷塑造了個體情緒的神經迴路,人生頭4年關鍵的情緒經驗對人的情緒智力具有重大影響。

我上託兒所之前的記憶,幾乎是空白的。至今還有印象的,都是引起強烈情緒的片段。一個是固定在牆上的床頭櫃,無數次起床,我的頭撞到櫃角,痛的嚎啕大哭。還有一個,是陽台。

床頭櫃和陽台,按照現在的說法,算是童年陰影吧。應該有很多次吧,我被我爸鎖在陽台里,任由我如何哭喊拍門也不開門,不知要被關多久。唯一的感覺,就是絕望吧。

父母處理彼此感受的方式,以及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

時間久了,應該被關怕了,聽話了吧。從我上幼兒園,開始記事起,就是一個膽小,內向的人。可能是我運氣不好吧,在上幼兒園時,遇到了校園霸凌。

我是從託兒所直接轉到幼兒園中班的,算是插班生。老師把小朋友們分為4-5人一組開展活動。我被分到其中一組,被小團體欺負。我至今都還記得為首的那個人叫沈一凡,還有個人姓董。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自己帶橡皮泥來做東西。那天,我帶了一塊深藍色的橡皮泥。在快要捏完時,沈一凡把我的作品用力一捏,就揉成了一團。我和他們積怨已久,這次沒能壓抑住情緒,把他帶來的橡皮泥全揉了。他的橡皮泥是有多種顏色,分開放的,直接被揉成七彩色。然後,他哭了。這個色厲內荏的施暴者,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悅,一種長期壓抑後的釋放。

結果當然是老師叫雙方家長,我父母賠他一盒新的。很奇怪,我當時的遭遇,只是自己在承受,好像沒對任何人說過,父母,老師,他父母。可能是因為我內向,膽小吧。

影響我們生活的最基本的情緒習慣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關鍵時期確立的。我在小學過得還算風平浪靜。不過內向,膽小的性格已經確立了。一直以來,比較沉默,不像其他人那樣活潑。屬於社交的邊緣人,沒自信,也沒什麼朋友。

初中4年,是我最黑暗的一段歷史,一度不願回憶。我在預備班開始時,因為身高最高,被老師安排為體育委員。我當時有社交缺陷,童年期沒有學會最基本的社交知識。原本壓抑的性格反彈,變得頤指氣使,一個月內,把全班同學都得罪了。

很遺憾,這些社交常識來源於童年和小夥伴們玩耍,而內向,膽小使我社交不適。因不擅長表達和社交規則而被嫌棄。既自己感覺不自在,也讓別人覺得不自在。所以更加逃避社交,沒有自信。

於是我被所有人排斥。也是我咎由自取,難為別人,也難為我自己。4年,真的壓抑,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太壓抑了,我更加自卑,封閉,猶如墮入深淵。情緒壓抑到極限,就沒有情緒。我不會笑,永遠平靜,冷漠。

熬到了高中,新的環境,新的開始。我不敢得罪人了,代價太大,教訓太慘痛。於是我壓抑情緒,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老好人,迎合別人(話說,我收過不少好人卡,悲劇)。自卑,唯唯諾諾,習慣逃避,避免衝突,不敢表達自己,不敢拒絕別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應該是什麼性格的人。

高中,大學,工作後,這種思維一直影響著我。我偽裝自己,騙過了自己,也騙過了所有人。我偽裝成弱者,來掩蓋自己的錯誤與無能,結果只是更被別人看輕了。

在我的第一份工作時,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發現在進入陌生環境時,我的言行舉止,都在討好遇到的任何人。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敢拒絕任何人。我的思維清楚意識到這是不對的,我不想這樣,但情緒和行為還在習慣性的討好。這種思維與情緒的撕裂,讓我很痛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否只能認命了?

後來,我接觸心理學,看了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對我幫助很大。我更了解自己,明白了一些心理機制,也知道我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現在的我。

在一個夜晚,我回顧了自己這一生,在某一瞬間頓悟了。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我。本質上,社交,是我與世界的關係。我覺得這世界是什麼樣的,它就是什麼樣的。我怎麼看待它,它就怎麼反饋我。怎麼理解?我舉個身邊的例子。

我在理髮時曾遇到一個服務員。她和我交流時,眼神躲閃。她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我覺得如果盯著別人看,別人會覺得這很不禮貌。」事實真的如此么?我對她說:「如果你很自然的看著別人,別人也會覺得很自然;如果你在交流時眼神躲閃,別人也覺得不自然,同樣會躲開你的眼神。」你擔心的事實,不過是自己的想像。但正是由於你對想像擔心,釋放了錯誤的社交信號,結果你的想像變成了事實。你還以為是你盯著別人看讓人覺得不自在,其實是你自己覺得不自在,才讓別人不自在的。

做你自己,追隨本心行事。隨機應變又忠於內心,誠實正直的行事。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感受他人情緒,調節他人情緒。

公眾號:華生的世界,個人成長|職業規劃,關注後回復"書籍",可獲得27本精選書籍。


推薦閱讀:

什麼是「小家子氣」?
和自己的較量,絕不是斗個魚死網破
弗洛姆:安全感—不安全感
走進釋夢
為什麼有的人很漂亮但是沒感覺?

TAG:抑鬱症 | 內向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