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寫詩,為你靜止,為你做不可能的事……
來自專欄鮮衣少年——原創文藝
原創: 社長 鳳麟詩社 謝絕轉載!
我們不僅寫詩,我們還寫經濟和哲學。我們的生活里不僅要有文藝審美,還需有邏輯審美。
一
什麼樣子的文章都可以發嘛!
上回我說希望有人能跟我一起寫文章,一起切磋交流,互相學習,於是向大家徵稿。目前我收到一些熱心朋友來稿,卻只有詩歌,恐怕是「詩社」這兩個字做了怪。之所以起詩社,是因為我覺得詩寫得好的人,不僅文學素養一級棒,對生活與社會的洞察也一定頗具功力。所以詩社的目標是聚集一群「有思想」「有文學審美情趣」的人。
雖然名字叫詩社,但其實我是希望可以發各種文體的文章。詩歌、散文、雜文、遊記、日記、小說、劇本、漫畫、甚至學術論文都可以。只要有一定的閱讀趣味與正確的三觀,都行!總之,思想和情意才是最重要的! 二詩 有一定的創作規範
可是要寫詩吧,那也得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詩。嚴格地說,在文學中的詩,是需要遵守一定的創作規範的。從創造體裁上(聲律要求)區分,詩分為: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古體詩格律比較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偶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比如《詩經》、曹操的《觀滄海》,杜甫的新樂府詩《三吏》、《三別》等都屬於古體詩。(這裡姑且認為樂府詩也是古體詩,以後再做詳細探討)與古體詩相對的就是近體詩。近體詩又稱格律詩,唐以後成型的詩體。4句為絕句,8句為律詩。按每句字數分為五言絕句(律詩)和七言絕句(律詩)。創作時句式需要遵守一定的規格,音韻合乎一定的規律,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創作難度,卻也提高了其藝術價值。
我們通常白話里順口寫出的,一般叫新詩,也就是現代詩歌。 三格律詩 是最難創作的
格律詩的格律形式可分為五言、七言兩大類,每類又可分為絕句、律詩和排律(長律)三種。絕句為4句,分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又稱為律絕。比如: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即是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律詩每首八句,分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肇始於南北朝,形成於唐初,成熟於中唐。律詩更講究篇章結構,注意起承轉合。與絕句不同的是律詩嚴格要求對仗。雖然增加了律詩創作難度,卻使它的藝術形式更加典雅精美。排律即長律,句數不定,但每首要在十句以上。排律不論多長,除首、尾兩聯外,中間一律都要求用對仗句。排律的平仄聲調、對仗格式與律詩相同。《贏奎律髓》說:「文之精者為詩,詩之精者為律。」律詩在篇幅、句式、聲韻和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初學者要怎麼寫詩才能合乎格律呢? 也沒有那麼複雜,我簡單整理了一個小tips,大家記住就可以了。1.不論是絕句還是律詩,首句可韻也可不入韻,其後是偶數句押韻,奇數句不押韻。首句不入韻,最後一個字用仄聲,入韻用平聲。如上文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首句「白日依山盡」的「盡」沒有入韻,用的是仄聲。又如:楓橋夜泊
唐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 的「天」字入韻,則用平聲。2. 相間、相對 和 相粘格律詩之所以朗朗上口,就是因為格律詩有著精美絕倫的節奏。詩句中每兩個字一頓,稱為音步,五言和七言詩中最後一個字獨立成一個節奏。詩句中每個音步的第二個音及句子最末的一個單音就是整個句子的節奏點,是我們需要著重去把握的。也就是說,寫詩的時候需要關注的是每句中的第2、4、6 字,與首句的最後一個字是否符合平仄規律即可。也就是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意思。」比如: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白日/ 依山/ 盡,黃河/ 入海/ 流。平仄/ 平平/ 仄,平平/ 仄仄/ 平。欲窮/ 千里/ 目,更上/ 一層/ 樓。仄平/ 平仄/ 仄,仄仄/ 平平/ 平。- 第一句「百日依山盡」,沒有入韻,最後一個字用仄聲——「盡」。
- 相間,每句中,第2、第4個字,平仄相反。也就是說第二個字用的是仄聲,第四個字就須是平聲,必須相間開來。
- 相對,一聯中的第一句第2、第4個字與第二句的第2、4個字平仄須相反。也就是說「百日依山盡」中的「日」和「山」與「黃河入海流」中的「河」和「海」須相對。「日」是仄聲,對應「河」的平聲,「山」的平聲對應「海」的仄聲。
- 相粘,上一聯的第二句與下一聯的第一句,第2、第4個字平仄須相同。「黃河入海流」中的「河」「海」與「欲窮千里目」中的「窮」「里」平仄相同。
以上以五言絕句為例解釋格律詩中的平仄要求,須注意的是2、4字的讀音,如果是7言絕句或者7言律詩,則只需擴展到第2、4、6字的讀音即可。so easy!
3. 律詩的對仗律詩還必須講究對仗。
每兩句稱為一聯:第一二句稱為「首聯」,第三、四句稱為「頷聯」,第五、六句稱為「頸聯」,第七、八句稱為「尾聯」。其中頷聯和頸聯,就規定必須要用對仗,就是兩句中的片語結構和詞性要相同,互相成對。如:錦瑟唐 ·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頷聯中:「庄生」 對 「望帝」「曉夢」 對 「春心」
「迷蝴蝶」 對 「托杜鵑」頸聯中:「滄海」 對 「藍田」 「月明」 對 「日暖」 「珠有淚」 對 「玉生煙」4. 律詩講究起承轉合律詩講究起承轉合。律詩8句,起承轉合四項任務,一般分由四聯分別來完成。所以,首聯又可以叫起首聯,頷聯叫承接聯,頸聯是轉折聯,尾聯合,就是收尾。所謂起,乃一個話頭,來引出想說的話。所謂承,就是承接開頭的話題,自然地按著順序往下說。所謂轉,就是不能一味地敘述流水帳,要製造些波瀾。所謂合,就是回過頭來,做個總結,完整收工,點出主題,或者給出結論。
5. 格律詩中,一般要求不出現重複字。 四詩和文章一樣,思想內容最重要
這篇文章大致把格律詩的創作規則簡單解釋了一下,其實都是中學語文就學過的知識。So Easy!有些初學者不通格律詩中的格律,便不敢寫詩,害怕被一些懂的人笑話。現代社會愛好古詩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創作能像個順口溜都已經不錯了,連押韻都勉強,格律是什麼自然也無從得知。但還請大家盡情去創作,努力去表達,做一個有詩意的人。合不合格律沒什麼關係,你大可以說自己寫的是「古體詩」,或者直接去寫現代詩,形式更自由!再者,古人詩句里,看似格律詩體,大有不合格律的句子流傳千古。比如:
春曉 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憫農 唐· 李紳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誰要是說這三首詩不是千古絕句,你的小學老師恐怕都不答應。但他們就是不合格律的。孟浩然的《春曉》中,第一句「春眠不覺曉」,第2、4字「眠」與「覺」就不符合平仄相間的規格,最後一字「曉」是仄聲,但卻入韻了。李紳的《憫農》不合律的就更多了。人們把這種不合格律的絕句稱為「古絕」。
又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們剛剛講過律詩中一般不允許出現重複字,但是誰不讚歎詩聖這兩個疊字用得恰如其分?換成任何其他的字,都會破壞詩的韻味。也就是說不合格律的詩,仍舊是詩,可以稱為「古體詩」或者「古風詩」,我是不贊成為了單一追求「合乎」格律而放棄你表達的核心思想的。其實,掌握以上格律詩的創作要求與技巧是不難的,難的是有情有意有思想還合乎格律。社長偶爾會寫上一兩個古意濃郁、押韻上口的句子,就稱之為古詩了,有時也貼在網上用來附庸風雅,真是貽笑方家。有心人便能看出,我寫句子經常不合格律,句子長短也隨心所欲。其實是因為我這人不太靠譜,在精準表達與契合格式之間做選擇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即使用某個字會出韻,但又沒有合韻的字能將我的意思準確表達時,我寧願選擇出韻,於是就會放棄寫成格律詩的打算。比如我前陣子胡謅的《逆旅歌》中有一句:「淺溫少年夢,笑把風雲輕。」這裡的「輕」便出韻了,但我是決計不會更換的。因為我的價值觀是——思想和情意最重要!而我又才疏學淺,無法像古代學問大家一樣兼顧格律的同時又能寫出情意綿綿的詩作。還是要努力學習進步,以期將來能寫出好的格律詩來。歡迎加入鳳麟詩社公眾號: 鳳麟詩社——更與何人說
推薦閱讀:
※呵呵,2.4分,你也配?
※書評《遙遠的救世主》以及關於網文、文學與名著的討論
※693傳(半百)
※如何評價雨果獎入圍者郝景芳?
※先秦文學史講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