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們」轉戰網劇的商業邏輯

「張藝謀們」轉戰網劇的商業邏輯

近期,徐崢在自己監製的《幕後玩家》里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話說宋朝時候,有種臭蟲的毒液非常毒,而臭蟲本身可以解這種毒。於是,商人鍾小五就按照1文錢/只的單價收購完了市場上所有的臭蟲,然後請宮裡的太醫劉老二給皇帝下毒。結果,朝廷按照10兩銀子/只的價格全部買走了鍾小五手裡的臭蟲。

如果您對從1文到10兩沒什麼概念的話,請看一下這組轉換數據: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看懂了嗎?10000倍,鍾小五那筆貌似愚蠢的生意倒賺了10000倍。

而現如今的歡喜傳媒似乎正在做著這樣的一個買賣。

5月25日,歡喜傳媒高調宣布張藝謀正式加入歡喜傳媒成為其股東之一。這一消息在業內引起不小的波瀾,如果說名導加盟上市公司不算什麼大新聞的話,這條新聞的重磅還在於——張藝謀要拍網劇了。

拍網劇了……

作為一個電影咖,小8一向以為院線電影始終要比劇逼格高一些,而院線電影從業者(無論制編導還是演員藝人)往往是不屑於接電視劇作品的拍攝的;同樣,那些常年拍演電視劇的人,其實是很難接拍電影的。

然而,在一眾明人紛紛妥協之後,國內導演界的泰斗們也陸續濕身了。

那麼,「張藝謀們」和歡喜傳媒之間到底玩的是什麼套路呢?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一、導演合夥制又是一場資本騙局嗎?

事實上,張藝謀在歡喜傳媒的導演家族裡只能排行老七,因為從2015年,歡喜傳媒更名以來已經火速簽約了包括寧浩、王家衛、徐崢、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等在內的六位股東導演,同時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揚、陳大明等在內的知名導演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幾年內歡喜傳媒的股價變動情況。

2015年5月13日,21控股(後更名為歡喜傳媒)發布公告,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徐崢、寧浩將認購方發行約17億股股份,此後的5月15日,歡喜傳媒的股價攀升至6.8港元,這也創下了歷史最高價格。

回頭看一下歡喜傳媒2014年的股價,我們瞬間明白:

這,或許就是歡喜傳媒給我們講的第一個關於臭蟲的故事。

董平、徐崢和寧浩的入局,就將已然是「垃圾股」的歡喜傳媒瞬間救活,真真是靈丹妙藥。

於是,嘗到了甜頭的歡喜傳媒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不斷地簽約知名導演。而查看其股票價格和交易量,幾乎每次都是伴隨著這些名導的簽約而發生大的波動。

不過,估計令張藝謀尷尬的是:他的這次加盟,不但沒有讓歡喜傳媒的股價走高,反而持續下跌。不知道張老爺子的內心現在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股民其實一直是平均智商相當高的一個群體,不會一直被忽悠。

所以,即便您是泰斗級的人物,拿不出作品來證明自己,誰會願意為你買單呢?更何況張老爺子近幾年的作品著實只能讓人呵呵了。不管私底下到底賺沒賺,賬面上看,《長城》確實是賠得傾家蕩產不是嗎?

那麼,連小散都能看得懂的局,莊家們難道喝大了?他們怎麼可能做出這麼低級的決策呢?莫非這裡面有一個更大的局?

在此,小8斗膽給各位看官意淫一下。

事實上,現在的歡喜傳媒價格已然接近谷底,2017年財報公布以後,外界定然是普遍看衰這隻股票的。

於是,想起文章開頭的臭蟲故事了嗎?HK1003(歡喜傳媒代碼)顯然正在有主力帶動拋售,以拉低股價。

接下來,好戲即將上演:揭幕者便是叱吒風雲的張藝謀老爺子。

研究歡喜傳媒不難發現,在接下來的半年內,將會有《江湖兒女》《我不是葯神》《瘋狂的外星人》等多部作品上映。

接著,王家衛、陳可辛、張藝謀都將有極大可能對外官宣已經敲定某某網劇項目,預計啥啥啥陣容和投資。這一連串的利好下,主力再次進場,慢慢拉升股票價格。

這一階段,HK1003定然非常活躍。顯然股民還是無法將心頭大石落下,畢竟這可是一家虧損十幾億的影視公司。這就需要一顆定心丸。

定心丸是什麼呢?

優酷!!!

如果這時候優酷和歡喜傳媒雙雙對外宣布,雙方就網劇等影視作品版權達成戰略合作。那麼,市場勢必要爆炸。HK1003定然再次爆發!

對雙方而言,這都是百年一遇的重大利好。一方面是優酷獲得了全中國最好最牛的網劇作品資源以及後續的版權開發權;而歡喜傳媒,除了錢,還是錢……

意淫完畢,這難道就是《幕後玩家》給我們的預言嗎?

你可能會說,扯什麼犢子,優酷和歡喜傳媒憑啥戰略合作?

這還真不是扯犢子,因為這是件共贏的事,只不過如果按照這個套路來布局,故事會更精彩一些。

這種猜測也不是空穴來風,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第一、優酷在內容自製方面、會員拉新和粘性方面已然落後於愛奇藝和騰訊;

第二、作為優酷背後的金主,阿里和優酷、歡喜傳媒兩方都有很深的淵源(請看董平的履歷以及歡喜傳媒的發展過程);

第三、再看一條關於趙薇夫婦炒股的消息吧。

2014年12月,趙薇斥資近31億港元買入阿里影業,成為僅次於阿里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2015年4月,以每股3.9港幣減持2.56億股阿里影業,套現約9.984億港幣,持股量由9.18%減少1.22個百分點至7.96%。

2015年5月,火速買入在美上市的優酷土豆,被很多人認為是阿里可能要收購優酷土豆的徵兆。

注意時間節點和投資標的的變更,發現什麼了嗎?不管你信不信,總之小8是信了。

第四、小8以為:王家衛、陳可辛和張一白、顧長衛、張藝謀等幾位導演確實是適合拍網劇的;首先,如果按照講故事的套路的話,拍網劇對於王家衛而言再適合不過了。先說《東邪西毒》和《重慶森林》,王家衛完全有本事把它做成四集左右體量的周播劇;再說《花樣年華》《2046》和《藍莓之夜》,已經有不少影評人分析過,其實是一個很龐大的故事……而這種把一個大故事拍成相對獨立的連續劇的模式,《無間道》已經給了後人相當成功的模板。這兩天上映的《東方華爾街》口碑炸裂,僅有5集,小8猜測就是大故事電影劇本拍出來的作品;另一方面,香港導演似乎都非常擅長平行敘事,而這正是周播劇需要的;再者,對於王家衛而言,再沒有比他更細膩和煽情的鏡頭語言了。

小8反而覺得,可能王家衛是這七位導演裡面最適合拍網劇的導演,而且王導有可能是一位被埋沒才華的網劇導演,完全有可能在網劇領域煥發第二春。

而剩下的幾位:陳可辛、張一白、顧長衛和張藝謀毫無疑問都是拍青春偶像劇的高手中的高手,他們都已經有成功的代表作,陳可辛的《七月與安生》;張一白的《將愛》《匆匆那年》和「全世界」更是不用多說;顧長衛的「微愛」以及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都是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反觀網劇市場,一方面是國家號召現實主義題材,另一方面是諸如「女子圖鑑」「小美好」「春風十里」等等青春題材的劇先後獲得觀眾認可。

你還敢說,歡喜傳媒是在玩票嗎?

你難道不覺得歡喜傳媒籠絡的這些導演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係嗎?

可以這麼說,如果幾位大佬都認真地玩好這一票,可能對於優酷、歡喜傳媒以及股民而言,都會是三方共贏的局面。

不過,事情真如想像的這般美好嗎?

我看未必!

先來看看王家衛吧,王導在業內是出了名的任性。他的片子美的讓人髮指,但也貴的讓人只敢遠觀而不敢褻玩焉。這不,老哥這剛加盟便爆出要拍2000萬~2500萬/集的網劇了。我滴個乖乖呀。之前周迅的《如懿傳》單集賣900萬,1500萬都已經讓業內人士掉下巴了,王導這一出手就要把圈裡人嚇死的節奏啊。

正常情況下,視頻平台給片廠的建議是:製片成本最好不要超過3萬/分,也就是說,每集的成本最好不要超過150萬,250萬基本是天花板了。

即便按照250萬來算,王導也足足翻了10倍。

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分析,導演從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IP,是一種被爭奪的資源。而王家衛拍攝網路劇可以說是一種創新,表明網路劇正在逐漸向高端方向發展。「然而歡喜傳媒4.5億元投資網劇是沒有必要的,很難通過會員和廣告收回成本。」

王導,您確定您不是在玩票嗎?您是認真的嗎?

再看一下陳可辛監製,吳君如導演的《妖鈴鈴》,不知多少看官看過片子。小8想說:陳導,是您管不住媳婦任由她玩票呢還是您也在玩票啊?

即便是斬獲3億多的票房,《妖鈴鈴》依然掩蓋不了八九十年代港片的畫風呀。至於故事性,小8已無力吐槽。

所以,一切的關鍵都還在於這幾位導演是否真的想要認真玩。

董平的初衷可能真的是希望他們把歡喜傳媒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做,但看看這幾位大佬們零星的股票份額,再想想這年頭,哪個名導沒有幾個影視公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導的勢頭,他們真的會把歡喜傳媒放在C位上嗎?小8覺得沒有作品一切都是空話。

所以,如果大佬們願意玩,故事將無限美好;如果不願意玩,那一切都是白搭。

那麼,如果大佬們願意玩,歡喜傳媒還可以玩出些什麼花樣兒來呢?

二、物是人非情懷在

其實,對於張藝謀、王家衛等這些國內導演界的泰斗,相信每一個影視人對他們都是抱著敬仰之心的,只不過在這個資本橫行的時代,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往往物是人非。

人們往往無法接受「幾年磨一劍」的磨洋工式的工匠精神,當然也可能不會願意為此埋單。

另一方面,可能由於網路和院線的跨度過於巨大,院線導演轉戰網路勢必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8倒是認為,如果歡喜和導演們聯姻只是圖了個空名的話,歡喜或許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做一些營收。

一、訪談篇。

無論時光怎麼流逝,《英雄》之於張藝謀;《重慶森林》之於王家衛;《甜蜜蜜》之於陳可辛等等都是標籤化的印記,而這些內容對於粉絲和觀眾而言都將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如果視頻平台或者歡喜傳媒本身可以將這些美好的回憶通過訪談的形式製作成談話類綜藝節目呈現給觀眾,或許歡喜傳媒又可以培養出一個像陳魯豫那樣知名的主持人來呢?

而這個主持人本身又是一個IP,繼而進行二次開發。

二、教育篇:功在千秋。

或許,這些大佬們真的不願對歲月和命運低頭;或許,他們廉頗雖老,猶能再上前線殺個七進七出。那麼,在等待他們作品的漫長歲月中,如果有一檔綜藝節目是專門記錄這些大佬們如何在前線艱苦奮鬥,孜孜不倦的的工作的影像紀錄片的話,無論從作品宣傳,還是從影視行業行風正氣,甚至是院校教育層面來講,這都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教育,功在千秋。教育,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比空喊口號來的更得勁!

當然了,在資本作手眼裡,這些根本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打小鬧。對他們而言,如果僅憑數字就能賺錢,誰還願意如此辛勞?

一切都只是風花雪月罷了。

1號結語:臭蟲本無害

臭蟲的無奈: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資本也好,股票也罷,本是人畜無害的。只因被一些見利忘義的人利用便背負了邪惡的罪名。

影視藝術和數字的區別在於,影視藝術可以讓觀眾感受到製作人的用心和真誠,也可以感受到世間的溫存;而數字卻始終只是冷冰冰的抽象符號。

歡喜傳媒的這一盤棋,多希望是一場世間的美好!

(特別說明:本文僅作為交流探討文本,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因本文而產生的任何投資行為負責。)


推薦閱讀:

《後來的我們》不吹不黑,理性影評:一般化電影
《犬之島》(內附資源):暖心雞湯還是暗黑童話?
懷舊系列~這部電影完美詮釋一個人的武林
怎樣解說佐菲奧特曼的形象?
《哥斯拉》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TAG:中國電影 | 影視 | 張藝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