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都曉得用火,你咋還在生吃?

原始人都曉得用火,你咋還在生吃?

一條「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來自於青藏高原」的新聞,讓人們知道了淡水虹鱒魚和大西洋鮭魚是兩回事兒,還知道了淡水虹鱒魚里可能存在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肝吸蟲、顎口線蟲等寄生蟲,不能生吃。

但是,就算面前擺的是百分之百來自海洋的大西洋鮭魚,您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生吃嗎?

不好意思,異尖線蟲和裂頭絛蟲了解一下?

異尖線蟲

裂頭絛蟲

有人指望吃生魚片的時候蘸的那一點兒醬油、芥末,就能把這些寄生蟲的蟲卵殺死。別開玩笑了。實驗證明,只有將三文魚浸泡在濃度非常高的芥末里,經過55小時以上,才可能殺死少量的異尖線蟲。

當然,這些寄生蟲不耐低溫,經過深度冷凍會被凍死。所以,海洋捕撈的三文魚必須要經過規範的深度冷凍(把魚凍到中心部位的溫度在-20 C 以下,然後繼續凍24小時),才能放心生吃。

但是,我們為什麼這麼推崇生吃?

吃熟食讓人類更聰明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吃熟食可能是早期人類身材高大、體魄強壯和頭腦聰明的關鍵之一。把食物做熟不僅更便於咀嚼,還能為人體提供更多的能量,特別是把肉做熟後,肉的蛋白質結構變得鬆散,更便於人體消化道內的酸和酶消化。

人類大約250萬年前開始食用肉類,大約190萬年前學會用火後身體發生突變,身材更高大,大腦體積增大,結構更複雜,更適應長距離奔跑。也就是說,吃熟食其實更加有利於人類的進化。

為什麼許多人推崇生吃?

有的時候,生吃肉食是為了表現粗曠、蠻橫的氣概,比如漢代名將樊噲曾經在鴻門宴上生吃豬腿。但大部分人都是為了追求一種「鮮」的感覺。

古今中外都有生吃肉食的記載,中學課本中《我的叔叔于勒》里提到了法國人生吃牡蠣的習慣,早在隋朝,蘇州就有將鱸魚切片加調料拌製成美味的作法。到了明朝,吃生魚已經成為常態,並且部分地區已經形成特色。

除了生吃魚肉外,還有一些更驚悚的記載,比如明末時期的「蜜唧仙鼠」,記載稱以精食餵養野鼠生小鼠子,將小鼠子浸入參蜜,吃時入口之際,鼠子尚唧唧直叫。這種吃法直到今天仍時有耳聞。

廣東的三吱至今仍是一道名菜

在社會文化層面來看,生吃是品嘗者社會地位高的象徵。古人保鮮手段有限,不是豪門大戶、高檔酒樓,很難以大量人力物力維持食材的新鮮。一般食材若是不大新鮮,煎炒烹炸一番之後,也與新鮮食材沒有多少區別。唯有生吃之時,新鮮與否才一目了然,主家方能在眾多食客的嘖嘖讚歎中獲得心理上的快感。

淺碟一呈主人笑,無人知是生魚來。

生吃的結果:譜也擺了,罪也受了

生吃在滿足人們炫耀需求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寄生蟲相關的記載。據說東漢廣陵太守陳登,喜愛吃生魚使得腸道寄生蟲滋生,最後華佗將其治好,囑咐其不能再吃生魚了。後來陳登嘴饞,貪吃魚生終一命嗚呼。

其實,大部分寄生蟲對高溫都非常敏感。比如大西洋鮭魚容易感染的異尖線蟲,其幼蟲在60℃條件下只能存活不足1秒鐘,在45℃環境中的存活期也不過是8分鐘。只需正常的烹飪過程,完全可以把這些可能「危機四伏」的魚生,變成又營養又健康的美食。

以後,您還生吃嗎?

最後,給您放幾張動物身上的寄生蟲圖片,高能預警!心理脆弱者勿看!拉至最下方直接收藏本文即可^_^

螳螂身上寄生了鐵線蟲

毛蟲身上寄生了刻絨繭蜂幼蟲

蝸牛身上寄生了雙盤吸蟲


想了解更多的養生保健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養生保健雜誌社

【評點傳統醫藥,介紹時尚療法,弘揚科學理念,養護健康人生】

版權說明:圖文來自網路,轉載只為分享,若涉及侵權可聯繫我們予以刪除。


推薦閱讀:

三文魚肉為什麼是紅色?
三文魚究竟是什麼魚?
吃貨大熊的三文魚知識
唯美食不可欺,不要侮辱虹鱒
教你在家做出頂級餐廳三文魚料理

TAG:生物學 | 三文魚 | 青海三文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