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北極的航班——從莫斯科到紐約

跨越北極的航班——從莫斯科到紐約

1937年6月20日,時任皮爾遜機場周邊事務總負責人的喬治·馬歇爾緊張的進行著一場歡迎儀式。

因為事發突然,馬歇爾沒有安排專車只好隨手攔下一輛汽車,讓其朝著皮爾遜機場出發,路上他的參謀又找來三個翻譯。

路上為了節省時間,馬歇爾讓司機開車沖開一道鐵絲網,開進了一座私人高爾夫球場。也顧不上球場負責人的質問,這個臨時組建的這個迎接小組就這樣快速到達了機場。

馬歇爾邀請飛行員們參加家宴

面對這次神秘的客人,馬歇爾熱情的邀請這三位先生前往自己家裡聚會。而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也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閑,請他們前往白宮一敘。

飛行員們與蘇聯駐美國大使館在白宮合影

只所以出動如此隆重的歡迎儀式, 只是因為這三個蘇聯人做了一點微小的成就,那就是——他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跨越北極的航班。

這一切,還要從上個世紀30年代,那個航空技術大發展的時代。

伴隨著塞爾·波得曼駕駛CH-300(J-300) 從紐約起飛一直飛行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降落,期間未曾著陸,也未曾進行加油,用49小時20分鐘連續飛行了8065.7公里,創造了不間斷飛行世界紀錄後。

人類迎來征服天空的新一輪浪潮。

1933年2月,英國皇家空軍超遠距離飛行研究小組的兩位飛行員駕駛一架試驗機從英國克蘭韋爾直飛南非的鯨港灣,創造了8544.1公里的新的世界紀錄。

1933年8月,兩名不服氣的法國飛行員從紐約飛到了敘利亞,以9104.71公里的不間斷飛行距離打破了由英國飛行員剛剛創造不久的世界紀錄。

一次又一次的飛行中,人類逐漸把目光盯上了北極。

而在當時的技術水平,飛行器的性能潛力基本上到達瓶頸期,除非有創新的設計出現之前很難進行更遠的飛行,另外在1930年的時候地球上找到那麼兩個距離介於9100公里到1萬公里的機場是比較困難的。

而考慮飛行安全一般是要避開大洋航線以及極地航線。

跨越北極,成為當時飛行員的最佳選擇。

而遙遠的北方,新生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自然也要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掙個高下。

為此,在圖波列夫設計局工作的蘇霍伊專門設計一款凝結了新型飛行器——ANT-25。

該機長13.41米,翼展達到了驚人的34米,機翼面積為87.12平方米。這個設計的關鍵是為了追求極致的空氣動力學把該機的展弦比定為了13.04。

博物館裡的ANT-25

龐大的展弦比非常有利於改善飛機的升阻特性。但是,這個設計給結構工程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該機經過很多實驗才終於解決了機翼顫振的問題。。

而機翼設也被設計成了一個整體油箱,龐大的機翼固然是高飛的關鍵,但是沒有燃油是無論如何是飛不到北極。

這款飛機空重3.701噸,加滿油,帶上3名機組人員後,總重接近8噸。而在其中燃油重量佔全機重量的比達到了52%!

對於當時沒有高性能複合材料和全機總體優化軟體的時代這個設計無疑是很大膽的。

而這架飛機的駕駛員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機長來自技術精湛的試飛員奇卡洛夫,這位飛行員曾經在一次準備著陸的過程中,起落架放不下來。

奇卡洛夫

塔台准許他在預定地點迫降。但是,令大家瞠目結舌的是,他沒有選擇迫降,而是拉升到高空後,急速俯衝,然後以非常高的滾轉速率連續做了多個滾轉機動,而飛機的起落架就這樣被硬生生地甩了出來。

副駕駛喬治·拜杜科夫也是一位試飛員,蘇聯空軍在1931年到1934年這段時間的飛行訓練大綱和戰鬥機飛行員的作戰手冊中的很多數據,就是拜杜科夫飛出來的。

副駕駛 喬治·拜杜科夫

在沒有衛星的時代,遠距離駕駛離不開領航員,來自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任教航空攝影測量學的講師別里亞科夫就專門擔任領航員。

運動之前還需要熱身,飛行到北極也是如此。

再沿著蘇聯北極圈飛行一圈後,三人的模擬飛行收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在他們平安返航後,斯大林親自迎接了他們。

斯大林在成功試飛後接見飛行員們

同時為了紀念這次飛行的圓滿成功,表彰三位勇者的壯舉,ANT-25著陸的烏德島改名為奇卡洛夫島,旁邊的另一個小島則改名為拜杜科夫島。

1937年6月28日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ANT-25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離開地面,像一隻仙鶴一樣消逝在人群目光中。

跨越北極,最大的敵人就是低溫。

低溫不僅僅能讓飛行員感受寒冷,更是能凍住散熱管里的水。對於一架飛行在北極上空的飛機來說,一旦停止飛行,迎來他們的死亡。

為此蘇美加三國的氣象學家和無線電專家組成小組,專門為他們提供遠程協助。

好在一路上有驚無險從莫斯科穿越北極來到加拿大,按照計劃他們要飛越俄勒岡州的尤金市,然後直奔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市。蘇聯駐美國大使在那裡等著他們。

不過在途中有個小插曲,在飛過波特蘭市一段距離後,他們突然發現,油量實在是不夠了,必須得找地方著陸。於是,拜杜科夫駕駛飛機又向波特蘭飛了回來。

原本只是聽到廣播提到蘇聯的ANT-25飛機要飛越波特蘭,都留意著抬頭看看天空的市民們在聽聞這架飛機決定在波特蘭天鵝島機場著陸後頓時沸騰起來。

然而熱情的市民實在是太多,多到以至於讓著三位飛行員感到恐懼。這不禁讓他們回想起林白事件。

十年前,林白獨自駕駛聖路易斯精神號飛機從紐約起飛跨越大西洋在巴黎布爾歇機場著陸,成為第一位不著陸飛行跨越大西洋的飛行員。他剛一著陸,就被興奮的市民圍住了。

然而場面一度失控,市民們對飛機紛紛上下其手,聖路易斯精神號的滑油系統部件、飛行日誌、航圖都被搶走成為了紀念品,機身和機翼也被人群擠傷了,而林白本人幸虧得到了機智友人的協助才全身而退。

於是與,這三位來自蘇聯的航空勇士面對熱情的市民也是手足無措,被嚇得驚慌失措臨時決定在華盛頓州溫哥華的皮爾遜機場著陸。

三人在機場的照片

63小時的不間斷飛行,8811公里的航程,三人組完成了飛越北極的壯舉,頓時點燃當時世界的目光。當時的美國各界人士對於這三位勇士給予了熱烈的歡迎,開頭的那一幕便是馬歇爾迎接他們的序曲。

機場降落時拍到的畫面

雖然因為暴風雪沒法進行一萬公里航程記錄,但是跨越北極對於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場壯舉。

但可惜是在1938年12月15日,奇卡洛夫在莫斯科駕駛波利卡波夫設計的I-180戰鬥機的原型機進行試飛時,飛機失控。在躲避了多幢建築和地面的人群之後,飛機不幸撞到了電線,墜毀。而受傷過重的奇卡洛夫在2小時後去世。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參加葬禮

對於如今的航空器來說,跨越北極似乎談不上什麼難事,但是在那個充斥著航空崇拜的年代,跨越北極代表的不僅僅是人類征服天空,更多地是標誌著人類有權利主宰自己的命運的開端。

Мы рождены, чтоб сказку сделать былью,

我們生來,為征服遼闊天空,

Преодолеть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и простор,

我們故事,由後代來傳頌,

Нам Разум дал стальные руки-крылья,

人類智慧給我鋼鐵手臂翅膀,

А вместо сердца — пламенный мотор.

噴火馬達是我強勁心臟。

Всё выше, выше и выше!

那就更高,更高,要更高!

Всё выше(空軍進行曲) - Various Artists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推薦閱讀:

《開學第一課》中什麼是愛國投機主義?
讀書日記 17大分流
工業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劉邦和項羽為何都不讀書?
劉詢當了皇帝不忘本,讓許平君當皇后

TAG:歷史 | 航空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