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寒笛:揭秘羅永浩的「吹牛營銷」

吳寒笛:揭秘羅永浩的「吹牛營銷」

這個世界還是很奇妙的,你永遠想不到,一個英語老師會有一天跨界做手機。

羅永浩的新手機R1,以及最新推出的「鎚子電腦」——TNT工作站(嚴格上來說是一個顯示器),雖然在推出後廣受詬病,羅永浩的吹牛功夫大家還是很認可的。

作為一個科技行業的三線廠商,羅永浩的鎚子科技能在傳播上獲得這麼大的聲量,新品發布會能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全部歸功於羅永浩的「吹牛營銷」。

很多人說老羅的吹牛水平堪比相聲演員,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認為老羅的吹牛水平已經超過相聲演員了,反正我覺得郭德綱的相聲聽起來沒有羅永浩的發布會有意思。

吹牛營銷

很多人覺得吹牛很虛,不如踏實做產品。還有人說羅永浩要是踏實做產品,早就成了。

這話聽起來沒錯,但是顛倒了邏輯關係。吹牛和做產品其實是兩回事。要是沒有羅永浩的吹牛營銷,鎚子可能早就倒閉了;鎚子科技沒做起來,是營銷之外的其他方面不行,跟吹牛沒有太大關係。

從營銷的角度上來說,吹牛營銷是肯定有用的。只是客觀來講,吹牛營銷更適合一些「感知價值」不是很強的行業,比如保健品、早教等,這些行業的產品都比較虛,好不好消費者短時間內也很難感知,即使在用過之後,效果也很難判斷,全靠商家「吹」。

相對來講,羅永浩所在的科技行業太實了,從業人員都猴精猴精的,各種對比、各種評測、各種銷量數據。你一吹牛,就露餡了。如果老羅做的是保健品市場,比如推出一款顛覆國產牛奶行業的「天然無添加全綠色奶粉」,質疑聲音肯定沒這麼大。但你在手機行業做一款號稱顛覆蘋果的手機,人家一看參數、一看評測、一看銷量,就知道你在吹牛了。

營銷和魔術一樣,本質上都是欺騙的藝術。過程當中,都有包裝和誇大的成分,把賣點放大到極致,就成了今天要講的「吹牛營銷」。大家如果好好研習本文的「吹牛營銷」的技巧,在營銷和創業實戰中又會多一個厲害的武器啦。

回到正題,我研究了大量羅永浩的吹牛案例,將羅永浩的「吹牛營銷」拆解為四個關鍵點:

1.梳理吹牛的對象

2.和行業大牛對標

3.靠轉折製造戲劇感

4.帶點幽默

大家在做營銷的時候,如果按照這四點好好吹牛,即使做不成「羅永浩」,至少也可以做成羅永皓、羅永晧、羅永悎。

1.梳理「吹牛的對象」

很多人認為吹牛就是天花亂墜的胡亂一吹,其實不對,吹牛也是要講邏輯,講方法論。不然就成了綠皮火車上的茶杯大爺,不會有人待見的。

你要吹牛,首先應該找好吹牛的對象。不要等氣都吹出去了再到處找牛。

比如羅永浩,吹牛主要是圍繞三個對象:產品牛逼,公司牛逼,自己牛逼。

下面看一些例子:

a.吹自己產品牛逼:

「從工業設計的角度,鎚子黑色版可能是史上最接近完美的黑色版智能手機。」(自己標榜自家手機「史上最接近完美」,當然,加了個限定語「工業設計」。)

b.吹自己公司牛逼:

「我們很有可能成為上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而我之前總是低調地用人民幣去估它。」(標榜自己公司未來將成為「千億市值」)

c.吹自己牛逼:

"托馬斯·駱說的好,不過還是保守了。用戶體驗、審美、營銷推廣、戀物、完美主義傾向這五項我都不輸喬布斯,只差了一個現實扭曲場,但我人格力量遠勝,加上這個行業全是土鱉和笨蛋,不驕傲地說,勝算很大。"(自比「喬布斯」)

很多創業者,自以為會吹牛,其實吹不到點子上。一會兒吹自己團隊牛逼,一會兒吹產品厲害。大家學羅永浩,也不能生搬硬套。「吹牛營銷」本身是個商業行為,也要將戰略聚焦。因為你沒有羅永浩那麼大的傳播聲量,所以一定要把有限的氣,集中「吹」到一頭「牛」上。

大部分情況,我都建議大家:如果要實地的去實踐這些吹牛營銷的技巧,還是應該主要圍繞在「吹產品」身上。

2.和「行業大牛」對標

怎樣讓一盤番茄炒蛋賣出高價,答案是把它放到高級餐廳里。

怎樣讓它賣出更高的價格,答案是把它放到富豪的慈善晚宴里。

羅永浩深諳自抬身價的技巧,時刻注意和「行業大牛」對標,所以言必稱蘋果、喬布斯,偶爾也會踩同行前輩(小米雷軍、魅族黃章等)。不論是捧還是踩,其實都是一種對標。久而久之,會有部分受眾真的在潛意識把堅果手機和其他一線品牌放在一個層級來看。其實按照商業體量來說,鎚子科技是一個三線廠商。

「我們做兩到三代產品之後,滅掉蘋果是沒有問題,只要我們做成功了兩款產品,第三款產品一定是去北美賣的,我不滿足在中國做一個企業,沒什麼大意思 」(準備滅掉蘋果)

"當然,牛逼吹得非常保守,比如我就不覺得我們的第一代硬體產品從工業設計和工藝上能全面超過iPhone。"(自家手機要超過iphone,但不是全面超過)

"嗯,覺得自己可以接喬布斯班的笨蛋很多,我看好的只有這一個 ,蘋果之所以成功,除商業模式創新之外,最重要的是喬布斯不僅是頂級藝術家,還擁有光芒萬丈的商業智慧,於是蘋果成為獨一無二的蘋果。國內的羅永浩有藝術家的氣質,也有非凡的商業智慧,個人品牌傳播力也非常強悍,或許會成為中國的喬布斯,也未嘗不可能。"(自比中國喬布斯)

「今天聽到業界大佬說,老羅他們做得再差,也能做到一到兩個魅族那麼大。我覺得這跟罵人差不多,一些同事卻感到很欣慰.....」(對標魅族,順便踩一踩。)

大家要用這個技巧,也很簡單,只需要找出你們行業巨頭出來。在一些非正式對外的宣傳渠道提及就好(因為正式渠道公開宣傳可能會違反廣告法),比如微博、第三方行業軟文、推銷場景、融資場景等。

比如我就可以這麼搞,作為一個專業營銷人。首先自己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里斯、特勞特,然後踩國內的專業營銷人史玉柱、葉茂中等。只是我沒有選擇這條路,而是詭異的走起了可愛路線。

比如做國產服裝的,可以吹噓自己的設計師以前是阿瑪尼的,或者說自己款式、材質、加工廠和巴寶莉是一樣的,公開說可能違反廣告法,但是用第三方發聲以及店員給顧客當面推銷使用類似話術,是可以的。

其實吧,我老自稱「營銷界吳彥祖」,也是一個道理。

3.靠轉折製造戲劇感

單純的吹牛容易惹人反感,因為大家已經看過太多簡單低級的江湖吹牛人士了。如果在普通吹牛的基礎上,再往上吹一層。

我不知道羅永浩本人是不是學過一些戲劇理論,還是天生就是個「戲精」。他的吹牛文案不是單純的吹牛,會包含一些喜劇轉折在裡面,和機場書店那些單純吹牛的江湖術士還是有區別。至少顯得逼格更高一些。而且戲劇化的轉折也自帶幽默效果。

"賣出去的產品要做好售後服務,這是做企業的基本原則,但賣東西的時候我們不會刻意討好或迎合各種腦子不好的消費者,好東西牛逼哄哄的擺在那裡,你愛買不買。"(普通的吹牛也就吹到自己產品牛逼的層面,羅永浩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層「愛買不買」的態度,就更具戲劇化,更有逼格)

「把車停到公司樓下, 我摸了摸,給同事買的幾盒炒麵依然滾燙。去時的大雪完全停了,我打開天窗,車頂殘留的雪落了我一頭,能看到很多星星,涼涼的空氣好得不像話,喇叭里的音樂也從重金屬變成了鋼琴曲…突然我就傷感起來了:你只是勤奮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結果很多你的同行就要倒閉了…生命真殘酷啊。」(這是羅永浩管用招式,前面大段的敘事鋪墊,讓人找不著北,最後來一個吹牛轉折)

「今天大家沒太多事兒,還不到半夜十二點,就早早下班了。我一個人看著平庸的空辦公室(租下來後沒顧上重新裝修),隨手拍了張照片......後代的人們看到這張照片可能很難相信,一個改變世界的傳奇科技公司竟然不是誕生在一個屌屌的車庫,而是在這麼一個除了異常整潔,哪兒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寫字間里。」(技巧和上面類似,大段生活鋪陳加上吹牛轉折。)

比如你開了一家麵館,如果拉個橫幅出來,說自己「本麵館味道超級好吃,這條街絕對是第一!」會顯得有些蒼白,畢竟這種自吹自擂的話大家看太多了。

但你如果能用上羅永浩的轉折技巧,就會生動很多,相應的轉化率可能也會提高一些。

比如改成「大家可以去其他麵館嘗試一下,他們正為爭第二打得頭破血流。」

另外,這樣的素材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用途,可以拍成小視頻上抖音引流,鼓勵食客發朋友圈幫你傳播。

4.帶點幽默

很多創業者都以為大眾討厭吹牛逼的人,其實大家本質上是喜歡聽別人吹牛逼的,只是反感自己不喜歡的人吹牛。

而要讓大家能欣然接受你的吹牛,加點幽默段子進去是一個最簡單的做法。

"放心,手機進展很順利,勝利的結局完全沒有懸念,如果不是熱愛做這個,早就受不了這麼不刺激的創業了。"(說自己創業不刺激,因為沒懸念)

「才一個多小時就轉發一萬多了,心裡突然有點慌:不知道這些人看了真東西有多好之後會瘋狂成什麼樣子…」(擔心受眾看了真機之後太瘋狂)

任何自吹自擂的事情,一旦沾上點幽默,就又可愛又有廣告效果。

你的產品、你的文案、你的推廣,很多時候需要有一些自吹自擂的場景,如果千篇一律的吹牛,受眾容易疲勞,加點幽默進去,轉化率和傳播效果應該會更好。

比如開個餐館,在店門口放塊提示牌:「就餐請自備紙巾,小心美食讓你淚流滿面。」

這一技巧還有很多場景,考慮到我的讀者智商一般會比普通人高30%-50%,篇幅有限,我就不贅述了。

另外,我的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我會講一些私藏乾貨。沒什麼財務野心,想看雞湯的朋友就不要關注了,心靈比較脆弱的朋友也不要關注了。


推薦閱讀:

Pin 與大爆炸之爭,大家都不太體面
鎚子手機犯了哪些錯誤導致手機銷量不好?
鎚子手機發布會提到的OpenResty是什麼?
羅永浩到底是不是精日呢?
羅永浩的敵人與戰友

TAG:羅永浩 | 鎚子科技 | 老羅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