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找到了

來自專欄純粹理性搖滾

作者:果真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明地好孩子,這一個瞎胡鬧的公眾號。

海朋森有一首在現場會演,但是沒收錄到《她從廣場回來》里的歌,開頭的歌詞是「找到了,找到了,這普通(不同?)的語言」,最早聽到這歌的時候,幾個朋友私下裡說這歌挺適合當租房中介主題曲,「找到了!找到了!終於找到合適房子了!」。不過如果用一句話評價現在的海朋森,我覺得就是「他們真的找到了」。

雖然大多數人對海朋森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我不要別的歷史》上,但事實上他們應該很早就已經擺脫了那個時期的自己。16年年初他們來北京演出,當時鳥撞在繼續補錄他們的第二張專輯,我負責協助他們的製作人 Ricky 和錄音師李平,得知晚上海朋森在 MAO 演出,Ricky 果斷把樂隊自己丟在錄音棚,我陪著他從鼓樓西大街一路疾行走到東大街。演的基本都是新歌,看了大概兩三首之後,便意識到一個很顯然的事實:他們變得更強了。如果說《我不要別的歷史》整體還是在試圖營造豐富、飽滿的氛圍,那麼新歌則是做了很多減法:更克制的演奏,更真誠的演唱,更直接的編曲,那意思差不多就是「好了,我們不想再玩兒虛的了,現在我們要動點真格的!」

當時看完演出之後一來覺得很開心,因為難得看到這麼好的現場;二來覺得覺得很沮喪,本來已經很不錯的樂隊,現在竟然又變得更強了?沒法活了,覺得自己的吉他只配當柴燒,人家的吉他才是用來彈的。而且之後每一次看他們的現場多少都會有點這種感覺,會問自己:怎麼辦?

-

豆瓣上《我不要別的歷史》的條目下面有一篇叫「外外」的人寫的樂評,這位在去年選擇了和世界說再見的南京詩人其實寫過不少樂評,後來再次翻看他的豆瓣主頁時發現他給海朋森也寫過。除了給予了樂隊很高的評價之外,這篇寫於三年前的文章里所說的那些話,尤其是第一段,在今天來看竟然更加的貼切。我想與其再絞盡腦汁寫一堆意思重複的文字,不如大家一起再來重新讀一讀這段話:

「資訊全球化的今天,只要有心,願意下功夫,各種形式、各種腔調、各種技術都可以被學習掌握、拷貝,也可以讓做音樂的年輕人迅速暈眩到迷失方向。而作為搖滾樂,甚至任何一種藝術,其精神內核如同個人血脈,一旦缺失,將使作品空洞、浮泛,猶如沙上之船,找不到航道。很多新晉樂隊,都像那麼回事,卻不是那麼回事。我生活的這個國家,像那麼回事而實際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的東西泛濫成災。很多所謂老炮,爬上電視,也可以嘶吼一下,類似證明年輕的老年廣場舞;民謠可以再布魯斯一點,類似證明手上有點活的熟練手藝人;重金屬可以再 FUNK 一點,這叫擴展市場邊際效應;後搖嗎,國外早過時啦,這叫以言辭代換見識…..你玩什麼?我以前玩實驗,現在想回歸.....一切見好就上的行為似乎天經地義,難道真沒有人想過,自己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嗎?把立場徹底拋棄後你站哪兒呢?那股子勁還在嗎?如果不在了,換件衣服再扮演一次?」

還有幾支樂隊能經得住這最後這幾句質問。

-

回到這張專輯本身,《她從廣場回來》的誕生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波折,不過也不細說了,反正最後就是樂隊用一台八軌磁帶錄音機 DIY 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二張唱片。很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一次聽到完整曲目是在去年,聽完之後第一反應是有點意外,沒想到會這麼短,一些在現場演過很多次的歌也完全重編了,又做了更多的減法,而且很多歌甚至根本沒收錄。另外坦率地講,這張專輯肯定是談不上製作精良了,更直白一點,簡直就是粗糙,可見土法鍊鋼並不總是奏效。

但是馬上我就又崩潰了,即便是小樣級別的製作、其中一半的曲目不超過三分鐘、有的歌甚至像是半成品,卻仍然無法阻擋澎湃的能量撲面而來,讓人躲閃不及,那種粗糙感反而成了加分項。他們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既然要 DIY 那就做得更絕一點,比如《有人說》只有十八秒,陳思江只念了三句話;整張專輯的吉他噪音做得已經很好了,但是他們可能覺得還不夠,在《歷史》裡面季一楠甚至吹起嗩吶了;《陶瓷》這首最絕,也是我最喜歡的,陳思江的清唱,沒有任何樂器,只在人聲上加了一點混響。毫無保留,直接的不能再直接了,不到兩分鐘的純人聲近似於一種宣告:不好意思,天賦如此。從第一句人聲開始,時間就被停住了,如此美妙的女聲,簡直是不給其他人留活路。

我個人仍然覺得《她從廣場回來》不太像是一張完整的錄音室專輯,它更像是一個節目預告,先拿出一部分素材讓大家嘗嘗鮮,順帶嘗試一些突破和實驗。你完全有理由相信好戲肯定還在後頭,也就是說,現在就可以開始期待他們的第三張專輯了。

-

毫不避諱,海朋森就是我目前最喜歡的年輕樂隊,他們始終在閃耀著一種魅力,不是胡亂吹捧,我發自內心覺得是這樣(以致於還是偶爾會覺得奔潰)。Future Orients 內部談論起海朋森,中心思想基本就是:同志們還得繼續加油,大家年紀相仿,爭取不要落後太多就算勝利。

和海朋森的成員也算比較熟了,很多話當面說起來太難為情,依照經驗,那些上來就誇你誇得不得了的人通常都有點問題,說的話更是不能信,所以想說的就都在這裡說了吧,希望他們不要覺得太難為情就好。很多人說他們會是「下一個傳奇」什麼那些有的沒有的,倒也不是沒道理,不過做樂隊這件事實在是牽扯了太多因素,所以呢,只要能還能繼續踏實地創作就好,既然他們這麼有耐心,那我們也應該耐心一點,青春的歌謠也可以慢慢地唱。

如果要問海朋森的音樂到底是什麼樣的,我自己說不好,但是下面這幾句歌詞大概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我們不唱孤兒之歌

也不唱可憐鳥

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

是豐收的大合唱

我們的歌是洶湧的海洋

是豐收的大合唱

—— 楊祖珺《老鼓手》

-

最後回到那個問題:怎麼辦?能怎麼辦,哭唄。


推薦閱讀:

如何「浪」?——60s衝浪搖滾推薦
這個日本人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搖滾網站,見證了中國搖滾的興衰
汪峰、崔健以及魔岩三傑有什麼區別?
他們才是蒙古國搖滾樂的殿堂級樂隊!
從零開始說搖滾三十七 | 華麗金屬的90年代及尾聲(下)

TAG:音樂 | 搖滾樂 | 獨立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