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47) 中東戰爭
阿拉伯半島
1914年11月4日,奧斯曼帝國蘇丹以伊斯蘭最高領袖哈里發的名義,宣布對協約國進行聖戰。這時,伊斯蘭的聖城麥加和麥地那是在謝里夫(聖族哈希姆家族後裔)海珊·本·阿里的主持下。謝里夫家族從1201年以來就一直是聖城的守護者,在阿拉伯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們在名義上臣服奧斯曼帝國,實際上相當自治。為了對抗奧斯曼帝國,英國與海珊通信,希望他起兵反對奧斯曼,並允諾支持他在戰後建立一個以大馬士革為首都的統一阿拉伯國家。1916年6月,海珊的長子阿里和三子費薩爾在麥地那鳴槍起義,宣布獨立為漢志王國。海珊隨後宣布「青年土耳其黨人違反伊斯蘭教旨」,號召阿拉伯穆斯林推翻奧斯曼統治。在英國勞倫斯上尉的協助下,起義軍給予奧斯曼帝國沉重的打擊,於1918年10月攻克大馬士革和阿勒頗。10月30日,奧斯曼帝國投降。
阿拉伯人以為他們終將再次建立自己的國家,卻不知道英國早已瓜分了他們的利益。早在1916年5月,英國和法國就秘密簽訂了《賽克斯-皮科協定》,以一條草率的手繪直線為邊界,把中東地區分成南北兩部:北部的敘利亞被劃為法國勢力範圍,南部的伊拉克被劃為英國勢力範圍(這條邊界後來略有調整)。同時,英國還在1917年宣布支持猶太人在戰後回到巴勒斯坦建國(《貝爾福宣言》)。這些互相矛盾的承諾一起構成了今日中東地區亂象的根源。
在奧斯曼投降後,海珊於1919年宣布自己成為阿拉伯之王。同年7月,在大馬士革召開的阿拉伯大會通過決議,使海珊的次子阿卜杜拉成為伊拉克國王,三子費薩爾為敘利亞國王。然而,《賽克斯-皮科協定》已經偷偷把敘利亞劃給了法國。1920年7月,法國佔領敘利亞,廢黜費薩爾。阿卜杜拉隨即宣布將自己的伊拉克王位讓給費薩爾,自己則將率軍攻打敘利亞的法軍。為了調解這一爭端,英國同意把約旦河東岸地區(外約旦)委任給阿卜杜拉統治。阿卜杜拉接受了調解,於1921年4月成為外約旦的埃米爾,而費薩爾於同年8月在英國控制下的伊拉克登基。
1924年3月11日,海珊在土耳其廢除哈里發制度之前兩天,宣布自己為伊斯蘭教的哈里發。然而他的行為遭到了一些阿拉伯部落的反對,尤其是內志酋長伊本·沙特。沙特家族信奉的是遜尼派的一個分支瓦哈比派,它是極端保守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是21世紀本·拉登和IS組織信奉的教派。伊本·沙特發表文告,稱海珊自立為哈里發的行動違反了伊斯蘭的教義與傳統,並譴責哈希姆家族對麥加朝覲者徵收高額費用,同年8月率軍進攻漢志。由於海珊拒絕接受貝爾福宣言,英國撤消了對他的支持,漢志被沙特打敗。海珊被迫在10月5日將王位傳給長子阿里。10月13日麥加失守,漢志王國不久就徹底滅亡,海珊流亡至約旦,阿里流亡至伊拉克,此後分別於1931年和1935年去世。伊本·沙特吞併漢志之後,於1932年正式成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同年,伊拉克在費薩爾領導下宣告脫離英國而獨立。
在建國之初,沙特王國雖然面積廣大,但絕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和荒野,整個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麥加徵收的朝覲稅(約100萬美元/年)。然而,1938年沙特境內發現石油,使之一躍成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而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後,王位在其兒子之間按照「兄終弟及」的方式傳遞,直到2015年薩勒曼( 伊本·沙特第25子,也是在世的第二年輕兒子,時年80歲)繼位之後,免除了其幼弟穆克林(第35子,時年70歲)的繼位權,並於2017年把自己的兒子穆罕默德立為王儲。
在英法兩國的任性作為下,哈希姆家族失去了居住近千年的故國漢志,卻獲得了約旦與伊拉克兩地。阿拉伯民族統一的夢想也破滅了,敘利亞、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國家被建立起來。而在他們的鄰側,浮現出一個猶太人的國家。
以色列
自從公元135年羅馬皇帝哈德良把猶太人從耶路撒冷驅逐出去,猶太民族就一直在歐洲四處漂泊,盼望著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園。奧斯曼帝國時期,蘇丹們致力于軍事征服和經濟統治,而在宗教信仰上較為寬鬆,一些猶太人開始返回巴勒斯坦居住。而在一戰期間,為了得到猶太人的支持,英國政府宣稱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內建立一個「民族之家」,即《貝爾福宣言》。這個宣言的用詞模糊,但它使猶太民族在兩千年漂泊後看到了復國的曙光。在奧斯曼瓦解之後,英國獲得了巴勒斯坦的託管權,海外猶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他們隨後和巴勒斯坦本地的阿拉伯人產生了衝突——在英國的含混許諾下,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這片聖地的主人,紛爭愈演愈烈,暴力事件頻發。英國無力控制這片土地,於是在1939年又承諾將允許阿拉伯人為主的巴勒斯坦於1948年獨立建國。隨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界的眼光從這片土地上暫時移開。
二戰期間,阿拉伯半島列國大體上保持中立,並趁機爭取獨立。敘利亞於1944年從法國獨立為共和國,外約旦的阿卜杜拉也於1946年正式稱王,脫離英國控制。而猶太人在歐洲遭到納粹大規模屠殺,這大大增強了他們對獨立建國的渴望,也使他們獲得了世界輿論的同情。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投票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要求將耶路撒冷分成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兩個國家(「181號決議」)。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此決議,而英國宣布將於1948年5月15日撤出巴勒斯坦,這意味著所有人都知道戰爭將於這一天爆發。與巴勒斯坦相鄰的阿拉伯五國(敘、伊、約旦、埃及、黎巴嫩)此時擁有十萬以上的正規軍以及飛機、大炮、裝甲車,而巴勒斯坦境內的猶太人口只有65萬,其中2000名正規軍,約3萬預備役,沒有任何重型裝備。巴勒斯坦猶太人傾盡全力從美國猶太同胞拉到了巨大的資金贊助,又通過各種途徑購買了大量的二戰退役武器。1948年5月12日,巴勒斯坦猶太人全國理事會以6:4的比例投票同意建國,定名以色列。5月14日下午4點,以色列宣布成立。午夜12點,阿拉伯五國的軍隊就發動進攻。
開戰後,初生的以色列軍隊在強敵面前瀕臨崩潰,但他們的拚死抵抗也使阿拉伯聯軍損失嚴重。在聯合國調停下,雙方同意停火28天(6月11日~7月8日)。以色列在停火期間補充了大量兵力和武器裝備,重新開戰後奇蹟般地扭轉局勢,打敗了阿拉伯聯軍。1949年,阿拉伯各國被迫先後與以色列簽訂停戰協議。埃及和外約旦分別獲得了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包括耶路撒冷老城),而以色列獲得了巴勒斯坦的其餘全境。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國家,從此成為難民。(第一次中東戰爭,即以色列建國戰爭。)
戰爭失敗給阿拉伯列國造成巨大的民意危機。1951年7月,約旦(外約旦1950年改名)國王阿卜杜拉遇刺身亡,其子繼位。1952年7月,埃及軍官納賽爾發動政變推翻國王,建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並在四年後成為總統。
埃及
埃及西奈半島西側的蘇伊士地峽寬僅一百多公里,卻隔開了地中海與印度洋兩大海洋。大約在公元前1874年,古埃及法老下令開鑿了一條運河連接紅海和尼羅河,並藉此通往地中海。這條古運河斷斷續續運作了兩千多年,最終在790年左右被廢棄。1858年,法國與埃及(阿里帕夏的後裔統治下)共同成立蘇伊士運河公司,1869年建成蘇伊士運河,把紅海與地中海直接連接。1875年,埃及在外債壓力下被迫把它持有的運河公司股份賣給英國,此後運河乃至整個埃及都逐漸被英國控制(但法國仍保有運河股份)。一戰之後,埃及名義上成為獨立王國,實質上成為英國的附庸。
1952年納賽爾政變之後,埃及共和國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旗幟,拋棄了親西方政策,實行社會主義並向蘇聯靠攏。1956年7月,納賽爾總統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而以色列船隻被禁止通過運河。英法兩國於是和以色列共同制定了一項秘密計劃。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入侵埃及控制下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向運河挺進。次日英法向埃、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兩國停火。以色列接受停火,而埃及拒絕,英法遂以此為借口出兵佔領運河區。埃及無望守住運河,竟鑿沉了停在運河內的40艘船隻,封堵了整條運河(直到1957年清理之後恢復通航)。
英法的軍事計劃雖然成功,但他們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美國和蘇聯都反對這一行動。在美蘇的共同壓力下,三國被迫撤出埃及領土,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都辭職下台。納賽爾在政治上大獲全勝,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
納賽爾呼籲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對抗西方。這時阿拉伯國家大致上分為三類:沙特是實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君主國,伊拉克和約旦都是哈希姆家族統治下相對世俗的君主國,而敘利亞和埃及同為世俗化的共和國。1958年2月,敘利亞宣布與埃及合併,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哈希姆家族也宣布將把伊拉克和約旦合併成為聯邦。然而,這年7月伊拉克發生軍人政變,哈希姆王室(費薩爾後裔)全部被殺,伊拉克共和國成立。哈希姆家族的計劃破滅,領地只剩下約旦王國。而敘利亞與埃及的聯合也不成功,敘利亞又於1961年恢復獨立。
阿拉伯聯合的潮流雖然失敗了,納賽爾仍被視為阿拉伯的精神領袖,其倡導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都廣受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成立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主張效法埃及。1963年,復興黨分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政變上台。其原本的計劃是將兩國合併,但兩個分支很快就因爭權奪勢而反目成仇。在敘利亞,復興黨的哈菲茲·阿薩德於1970年掌權直到2000年逝世,其子巴沙爾·阿薩德掌權至今。而在伊拉克,復興黨的薩達姆·海珊於1979年通過政變掌權,一直統治到2003年被美國為首的聯軍推翻,復興黨被伊拉克新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而取締。
儘管敘伊兩國都在形式上建立了世俗化的共和國,但實質上仍是強人獨裁統治。同時,宗教分歧仍然是潛在的社會不穩因素。敘利亞人口大多數是遜尼派,而阿薩德家族是什葉派的一個分支阿拉維派,因此受到部分遜尼派的反對。而伊拉克人口中的什葉派略多於遜尼派,政權卻長期被遜尼派(包括薩達姆)佔據,直到薩達姆垮台後,什葉派才獲得政權。
贖罪日
蘇伊士運河危機的十年後,1967年5月30日,埃及和約旦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準備與以色列作戰。以色列決定先發制人,於6月5日早上發動奇襲,僅僅六天內就完全打敗了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以色列從埃及奪取了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從約旦奪取了約旦河西岸(包括耶路撒冷老城),從敘利亞奪取了戈蘭高地。 在兩千年漂泊後,猶太民族重新佔領聖城耶路撒冷。在美蘇兩國的壓力下,雙方接受停火。以色列提議把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歸還給埃及和敘利亞,前提是與兩國簽訂永久和平條約。兩國都拒絕這一提議,因此蘇伊士運河東岸留在以色列手中,運河被迫關閉。埃及的軍事力量在此戰中幾乎完全被毀,納賽爾從此一蹶不振,1970年去世。薩達特接任總統。(第三次中東戰爭,即六日戰爭。)
經過精心準備,薩達特的軍隊於1973年10月6日(猶太教的贖罪日)突然越過蘇伊士運河,對以色列發動進攻。以色列在開戰之初措手不及,幾乎崩潰,但他們頑強挺過最危急的時刻,轉而發起反擊,反而攻入運河西岸。同時,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經濟援助。為了向美國施壓,阿拉伯國家集體宣布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這使中東戰爭升級為全球危機。在美蘇兩國壓力下,雙方再次達成停戰協議,以色列退到運河東岸,而埃及收回了西奈半島的部分領土。(第四次中東戰爭,即贖罪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前期,以色列幾乎亡國,雖然後期扳回局面,但心態已受到沉重打擊。而薩達特雖然成為阿拉伯世界新的英雄,他亦認識到這樣的戰爭徒勞無益。埃以本身沒有利益衝突,只要埃及不再堅持解放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義,雙方的和平共處是完全可能的。在前期的秘密接觸後,1977年11月薩達特突然訪問以色列表態和談。雙方經歷了艱難的談判,1979年3月26日在美國白宮草坪簽署正式條約,以色列把西奈半島交還埃及,換來了雙方的和平。(蘇伊士運河於1978年恢復通航。)然而,這一協議使得埃及從阿拉伯世界的英雄驟然跌為叛徒,遭到阿拉伯各國的集體抵制。1981年10月6日,在贖罪日戰爭八周年的埃及閱兵儀式上,薩達特總統被當眾刺殺。沒有一個主流阿拉伯國家參加他的葬禮。
埃及退出後,阿拉伯國家失去了公認的領袖,此後再也不曾發動對以色列大規模戰爭。然而對巴勒斯坦難民而言,與以色列的和平仍然是無法接受的。難民中的武裝分子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阿拉法特的領導下,堅持與以色列鬥爭到底。
推薦閱讀:
※一篇特殊的文章 阿薩德文件:大規模酷刑和殺戮的的絕密文件曝光
※舊文備份 01
※怎樣評價巴勒斯坦國父——亞西爾·阿拉法特?
※難民潮衝擊歐盟,會激化中東局勢嗎?占豪
※【海灣鐵幕】關於近期沙特-伊朗關係的阿語新聞選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