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力機車番外(一):我來自斯柯達——ChS系列機車(1955-1966)

蘇聯電力機車番外(一):我來自斯柯達——ChS系列機車(1955-1966)

來自專欄私人鐵道雜談

1955年,蘇聯現有的各型電力機車因為低下的轉向架限速,無法牽引客車達到更快的速度。而此時的第比利斯跟新切爾卡斯克沒法安排新造客運電力機車,為此蘇聯向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公司訂購了一批電力機車以解燃眉之急。由於表現良好,蘇聯又分批向斯柯達訂購了多種電力機車,這些機車型號統一冠以ЧС(對應拉丁文ChS)字樣,ЧС為俄文捷克斯洛伐克縮寫。

因為對應文字的原因,捷克語的國名?esko?Slovensko縮寫為?S,而?在俄文內有專門的字母Ч,Ч再轉回拉丁文時變成ch,為了進行區分,本文將所有斯柯達造機車的拉丁文型號統一為ChS,h特意小寫以免兩邊對著看的時候找不到多出來的字母。ypa!

ChS1

1955年斯柯達先造了兩台機車給蘇聯人測試。測試表明機車最大運用時速達到108kph,且牽引1000至1100噸客車時能在8‰上坡道保持85kph的速度。測試結果令人滿意,這種機車也被大規模採購,總計102台機車在莫斯科周圍牽引客運列車。

因為莫斯科周邊的電氣化鐵路還是DC3000V標準,所以機車也只能用這種標準。這種機車最大的特色是半軸懸牽引電機,電機傳動軸採用彈性構件與齒輪連接,有效的降低了簧下重量。機車軸式為B0-B0,小時/持續功率2340/2030千瓦,持續速度因模式不同,分小時/持續各為62.3/65.4kph,最大速度120kph。長16.14米,寬2.95米,高3.987米(頂棚,不含受電弓),重85噸。

停在列寧格勒華沙火車站博物館的ChS1

看著很乖巧的ChS1機車。

拉車的82號車。

ChS1的原型車——捷克斯洛伐克鐵路E499。

ChS2

毛子在用ChS1的時候發現,機車的動力還是差了一些,速度上限也差了一點。畢竟4軸機車也就只能拉個十來節跑跑120,速度還是有點慢。1958年,嘗到外購機車甜頭的蘇聯人再向斯柯達訂購新的六軸客機。這回斯柯試製的兩台機車採用了六台ChS1的568千瓦牽引電機,機車動力達到小時/持續功率3408/3048千瓦,牽引齒輪比為1.951(41:80)。長18.86米,寬3.13米,高4米,重120噸。這個斯柯達內部的型號為25E。兩台機車被送往蘇聯進行測試。經過測試,蘇聯人認為機車動力還是有點小,希望斯柯達安裝更大功率的牽引電機。

第一次到蘇聯測試的25E機車,注意兩個副燈中間的斯柯達標誌。

似乎是另外一邊的1號車。側牆跟上面那個1號車的不一樣。

1961年底,斯柯達重新製造了兩台工廠型號為34E,車號為003和004的ChS2機車送往蘇聯測試。34E安裝了六台700千瓦的牽引電機,整車動力達到小時/持續功率4200/3708千瓦。齒輪比經過微調,改為1.75(44:77)。機車拉長至18.92米,寬3.13米,高3.96米(頂棚),重量增長至126噸,最大速度160kph。再次測試之後蘇聯先行採購了302台34E機車,車號003-304。

早期量產型ChS2機車。

1964年,為了增加機車制動力,斯柯達改造了232號車,在車上加裝了1200到1300千瓦的變阻制動系統。斯柯達給這種型號的客機的工廠型號為53E。經過測試這項改動初步達到效果,因此蘇聯鐵道部再次訂購53E型ChS2客機,另外將565/6兩台機車更改齒輪比以達到更高的速度(180kph),這兩台車也被專門標註為ChS2M。從64年至72年共製造了638台。

2t-441與 2m-565。說實話我不是很明白第二批量產型有些車帶的t是啥意思。

中期量產型。旁邊再停個斯柯達汽車就好玩了。

駕駛室操縱台。看起來斯柯達作為汽車企業還是把火車造成了汽車。

對機車的改造在70年代進行,由蘇聯內部的機車修理廠完成。改造主要包含更換駕駛室操縱台,更換新的機車駕駛室,改造機車側牆,重新布置電氣設備等等。部分改造車輛型號改為ChS2T/K等。

這真有點改的媽都不認識了。

改造以後,機車造型有點像後期進口的ChS7了

對機車大改的修理廠也把廠牌放在機車最顯眼的地方。

部分機車經過改造,可被安裝駕駛室和操縱台的無動力拖車控制,實現編組半固定化。

改造後的駕駛室。(口胡)右舵方向盤,左邊的左右燈把手有了,右邊的雨刮把手也有了。

ChS3

1960年,蘇聯鐵道部想斯柯達再次訂購類似ChS1型那種的四軸客機,但是功率要大。這很簡單,斯柯達基本就還是按照ChS1的車身,換上了ChS2第二批量產型的700千瓦牽引電機就行。至1961年斯柯達向蘇聯鐵道部交付87台這種機車。ChS3機車總功率2800千瓦(小時)/2472千瓦(持續),接觸網制式為DC3000V,最大速度120kph。

這也要雙機?看來蘇聯人也很嫌棄四軸機車。

還是老皂片。

後期大改型,原來的兩扇擋風玻璃被改成三扇比較大的玻璃,貌似視野更好了。

另一種大改型。中間廠牌把斯柯達logo刷紅,正臉正中刷著RZDlogo。

ChS4

1963年,正當新切爾卡斯克和第比利斯大造VL60這種AC25kV工頻交流機車的時候,這兩個工廠還是跟之前一樣沒空製造這種制式的客機。自然蘇聯鐵道部又去找斯柯達買車了,而且必須是六軸車,機車功率也不能跟以前一樣小。這一回斯柯達不再從捷克斯洛伐克常見的機車當中尋找原型車,而是由設計師Otakar Diblík專門設計。與以往扭扭捏捏的小型機車不同,重新設計的機車看起來十分龐大,實際功率也相當驚人。

老皂片里的ChS4機車,看著異常高大。

機車車身長18.76米,車鉤中心距20米,寬3.2米,高4.65米,整備重量126噸。轉向架中心距10.5米,轉向架軸距4.6米(2.3+2.3),機車全軸距15.1米。機車總功率為5100千瓦(小時)/4920千瓦(持續),設計時速160kph,採用硅整流系統。自1965年至1972年共生產230台。

舊日時光里的ChS4機車。

這個曝光絕了。

斯柯達也想通了不高方向盤調速器。

後期大改型,還是那麼高挑。

這車也不用板簧堆了,不過一系彈簧還是外飄的厲害。

留在烏克蘭某地的ChS4,據稱這是這台車最後一次運行的照片。

ChS5

1966年,蘇聯人又向斯柯達訂購一款雙制式機車,既要能夠接收3000V直流電,又要能夠接收25kV工頻交流電。斯柯達以ChS4為藍本試製了兩台雙制式機車交付蘇聯。但是蘇聯經過測試發現這種車太貴,運營費用也不便宜,還有一些可靠性缺陷,所以只要了兩台就沒下文。

黑白照。司機室的採光看起來很不錯。

斯柯達也學著蘇聯人把測速器裝到第一軸右軸箱上。

蘇聯因為早期電氣化的鐵路採用DC3000V制式(莫斯科至列寧格勒,以及東歐部分),後期電氣化的鐵路供電制式轉為AC25kV工頻(莫斯科以東,遠至貝加爾湖畔),搞得自己一團漿糊,也是腦子抽風。這麼大國土玩兩套制式,想必蘇聯人自己也很絕望。


推薦閱讀:

TAG:斯柯達koda | 鐵路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