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你還要繼續讀死書嗎?
來自專欄解題者
這是「解題者」解決的第 28 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學生總是「讀死書」?」
Hello 大家好,我是肖璟,一個很帥的投資客。
今天文末有彩(guang)蛋(gao)。
今兒恰逢世界讀書日,我來聊一聊教育。
「 1 」
周末在上海參加了麥府校友沙龍,這次主辦方邀請了哈佛大學中國負責人、麥肯錫前合伙人王頤前輩來給我們分享,主題是教育。
王頤前輩在分享時提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前段時間,他在幫清華錢學森力學班選拔冬令營參與者。申請的高三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至少拿過省級數理化比賽一等獎,都是高考體系教育內的佼佼者。令他意外的是:他面試的學生中,大多都是「被逼著」參加比賽,並沒有對理工科表現出過多熱情。雖實力不俗,卻對未來充滿迷茫。
第二件事與之形成對比,同一周末,幾個申請哈佛本科的學生的熱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其中一個對物理感興趣的女生,在課外時間寫了本關於量子力學的科學史。他提到,近年被哈佛錄取的學生有個共性:「他們把時間和經歷投入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取得了超越他們年齡的成就。」比如音樂劇導演、語言學研究者、或是環境政策研究者,大多是與他們年齡不大相符的標籤。
無獨有偶。
十多年前國家在倡導素質教育時,《讀者》雜誌 2004 年 20 期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聊了聊中日的歷史教育差異。
日本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日本跟中國 100 年打一次仗,19 世紀打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20 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抗日戰爭),21 世紀如果日中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裡?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而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
十多年過去了,高考體制教育和國際教育,差異還在,高考體系內的中國學生還是免不了要「讀死書」。
這兩個教育體系的差距,具體體現在哪呢?我想先從教育的本質說起。
「 2 」
教育的本質是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這個投資產生回報的過程,本質上與財務投資無異。財務投資領域有一條很簡單的公式:
投資收益 = 本金 x 收益率
這道公式同樣適用於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本金」相當於能力,比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比如技能的熟練程度,它是你獲得收益的基底。
「收益率」相當於能力的利用率,即你能多大程度的發揮你的能力,它跟你對自我的認知及思維方式有關。
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投入資源提高學生的能力及能力利用率。
回過頭來看中外教育,其差異體現在教育重點的不同——
中國高考體制內的教育聚焦在「本金」層面,通過標準化考試最大程度地追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死記硬背),同時追求技能層面的熟練程度(技校藝校體校)。
而歐美教育,雖也有針對能力提高的標準化考試,比如 SAT、GRE、GMAT等,但除此之外,也有相當多資源被投入到「收益率」的提高上。歐美教育體系重視小孩自身的興趣和選擇,也非常看重其思維方式的塑造。
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王頤前輩在分享中提到兩群學生的差異。
「 3 」
當然我們也不是不知道這種差異。
我大學前都在高考體制內接受教育,而在我還在讀小學的 90 年代,「素質教育」已經是個爛大街的名詞了。
特別是近幾年,無論是家長、學生還是學校,對「收益率」的培養愈發重視——
- 有條件的家長開始讓學生全方位參加各種興趣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認知自己;
- 已經有自主決策能力的學生(以大學生為主)會主動參與一些職前培訓課程,以塑造思維方式、學習分析方法;
- 有充裕資源的學校開始提供考綱外的教育輔助,比如撥預算給一些興趣愛好小組。
這種變化最底層的原因,來自於經濟的發展。
我們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無道理。
從微觀個體層面上來看,經濟發展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
上個年代的人們經歷過貧窮與混亂,對於他們而言,生存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所以他們價值觀單一,只希望追求財富和安穩。
而這個年代的我們不愁溫飽,底層需求被很好地滿足,我們被賦予了選擇權,也因此有了愈發多元的價值觀。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興趣點,對自我的認知更加多元,無須再追求知識或技能的「全面開花」。
從宏觀國家層面上來看,經濟發展讓我們原先的學習方式不再適用。
這點其實從諮詢公司近幾年來的發展就可以看出端倪——
諮詢公司過往的方法論都是「以史為鑒」,在麥肯錫工作時,我們會從國外找到所謂的「最佳實踐」給本土公司作為參考。而近幾年,這種方法論已經不再適用。原因很簡單——本土公司大多已達到「最佳實踐」水平,在「能力」層面已經與大多海外公司持平,甚至在很多領域已經超越了他們。
所以你會發現有這麼個趨勢——諮詢公司開始成立或收購創意部門,開始跟廣告公司、設計諮詢公司搶生意。因為對未來的預測、基於未來趨勢的「創新」慢慢變成本土公司更重視的增長點。
美國有家諮詢公司甚至集聚了科幻小說家和未來學家,專門服務世界 500 強企業,專門為企業想像未來的產品和服務會是怎樣的。比如你可能用過的 IKEA app,可以用 AR (增強現實)技術模擬某個傢具擺在你家任意位置的效果,其實就是這個公司的創意。
所以,我們看到國家的發展策略也在變化,逐漸由原先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到現在「雙創」——
以金融和汽車領域為例,過往比如外資券商或車企要入華,唯一的方式是成立合資公司,與中方一同經營。外方可以進入中國市場,作為交換,中方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向外方學習管理經驗與技術。
而今,除了個別技術(比如最近一直熱炒的高端晶元)仍有一些差距外,大部分中外技術缺口已逐漸被填補,所以國家開始放開對外資的限制,希望通過鯰魚效應來發展「雙創」。
而這種創新對於人才的要求,不再是純粹「本金」層面上,不再是要求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或是你技能的熟練程度,而是「收益率」層面上的,比如思維方式上的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辯證思維(critical thinking)。
無論從微觀層面還是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們對「收益率」的教育需求都在被不斷放大。
「 4 」
前文也提到,在我還在讀小學的 90 年代,「素質教育」已經是個爛大街的名詞了。
但十幾二十年過去了,應試教育還是佔主流地位,這跟高考制度的改革緩慢不無關係。
前段時間跟一個在教育行業混跡多年的好基友聊到這點,他感慨道:
「其實學校或校外培訓機構也不是不知道素質教育的好處,但學生最終面對的考核還是高考,還是分數導向。家長可能一開始還會很認同你的教育理念,但如果你的教育沒法直接有助於分數的提高,除了鐵了心想把孩子往海外送的家長外,其他人會慢慢摒棄你所提供的服務。這種環境下,教育機構只能捨棄初心,轉而做應試教育。」
而高考制度之所以沒有被顛覆式地改變,主要受限於公立教育體系的資源不足。
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確已成熟,但沒有那麼多教師可以真正落地執行。畢竟人口多學生自然也多,標準化測試可以說是最符合資源現狀的篩選方式。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這種針對「收益率」的教育,只能從好學校開始開展——他們有更好的教師資源(教師懂得如何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地),也有更好的學生資源(聰明的學生比例更多,學有餘力去追求其他興趣愛好)。
所以反過來看,無論作為學生還是家長,要避免「讀死書」,我們不能寄希望於體制的改革,畢竟這隻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更應該靠自己主動的努力。
「 5 」
「本金」方面的提高我就不多說了。畢竟高考體制教育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我來著重聊一聊「收益率」,即自我認知與思維方式。
先聊聊自我認知。
我們知道如果你學習的是你最有激情的事物,你的效用會被極具放大。一方面是你的主觀能動性會被調用,另一方面是一旦你確認了人生目標,你會少走很多彎路。
我在《努力的陷阱》一文中提到上面這幅圖:
A和B兩個人的起點一致。
A一開始就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徑直往目標走,不做無用功。B卻不然,他可能在多次試錯、繞彎路之後才幡然醒悟,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這時候已經做了太多無用功了。有些時候,停下來先想一想你的目標是什麼,可能比什麼都重要。
當然,你可以去參加那種十幾天去深山老林里的禪修班,說不定真的可以促進你的自我認知讓你認清自己。
另一個方法論是我之前在文章《做個不迷茫的聰明人》(鏈接見文末)中提及的「如何找到人生目標」的方法論,主要是希望可以幫到已有自主決策能力的學生(大學生或剛畢業沒多久還處於迷茫階段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有讀者在看了那篇文章後去嘗試了裡頭的方法論,發現自己還是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事情。於是問我怎麼辦。我給他們的答案很簡單——
他們之所以通過這個方式依舊找不到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事情,全然是因為他們知道的選擇太少了。他們應該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道這個世界之大,知道選擇之多。你要有 input 才能有可能有 output,你要輸出人生目標,你也要先給自己輸入足夠多的選擇。
而對於家長或學校來說,其在「提高自我認知」層面能做到的,是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選擇。
在這點我特別感謝我的爸媽和學校。
我初中時開始喜歡上製作網站和平面設計,於是花很多時間在創作上,爸媽對我採取完全「放養」的態度。於是我在學業之餘,開了個工作室,幫一些小微企業設計官方網站賺點零花錢。
而我的高中則是一個特別鼓勵多元發展的學校(汕頭市金山中學),我們有不亞於大學的社團活動,我當時是其中一個社團的社長。
我老爸在那時候也特別支持我,比如我在給社團刊物找印刷廠商時,我老爸會主動給我提供他相熟的供應商列表,幫我節省成本。而學校也給我提供了各種能力鍛煉的機會,比如領導力和團隊精神,應該也很少有其他學校可以讓我有機會,帶著一個一百多人的銷售團隊去每個班進行地推。
另一個提高「收益率」的方式是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的學習。
遺憾的是,在我們大部分人接受到的教育中,思維方式和分析方法都不是成體系被教授的。
比如說學習方法,有哪一個不是靠自己去摸索探索出來的…
在境外的一些學校的教學中,這個層級的教育已經被研究得比較透徹了,並且已經開始在實際教學中使用了。
比如我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學的商學院,下面就有一個科系叫做「決策科學」。裡頭的課程會教授我們很多分析工具與思維方式,除了在商業的場合應用外,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里。
由哈佛大學院長發起的國外有名的實驗大學 Minerva 密涅瓦大學在大一的時候,也會教授學生 100 種思維方式與分析工具。
國內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系統的這方面的教學,所以我當時開「解題者」這個公號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分析工具與思維方式。
好了,最後有個小彩(guang)蛋(gao)。
早前我在文章《為什麼讀了很多書,我們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鏈接見文末)提到,我的元知識體系是以投資學為基礎的。當時也有不少讀者表示希望了解我的元知識體系是怎樣的。
前不久,應中信出版社和《三聯生活周刊》邀請,我把我的元知識體系整理成一個 30 分鐘的音頻課,在「中讀APP」上與大家分享。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收聽。裡頭會有更多針對本文中提到的「自我投資」的討論。
以上。
Cover pic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
狐狸君raphael: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卻得不到回報?你可能陷入了「努力的陷阱」狐狸君raphael:做個不迷茫的聰明人狐狸君raphael:為什麼讀了很多書,我們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哈佛大學中國負責人王頤談教育
本文作者肖璟(@狐狸君raphael),一個很帥的投資客,寫過暢銷書,創過幾次業。致力於傳播投資思維的理財教育者,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曾在Google打過工。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線媒體專欄作家。新書《無現金時代》火熱銷售中。
這裡可以幫你擺脫迷茫,提升效率,處理好人際關係,當然還可以順帶升級一下你的財商。
覺得好就點個讚唄!
推薦閱讀:
※論文大燜鍋:JDE論文速遞 戴眼鏡的孩子學習更好?來自中國的證據
※看德國人怎麼控制教室空氣質量?
※教育部實施全國學生終身一人一號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實際實施需要協調哪些因素?
※如何在招生淡季持續提高業績?這是一多半教育機構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