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懂事,為什麼選擇無聲告白?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同學聊天,趁機表達了我對她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無比艷羨。這個女神式的榜樣,名校畢業,貌美如花,事業小有成就,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有房有車,單身小資生活有滋有味。我原以為這種別人家的孩子還能有煩惱?不可能!沒想到她居然幽怨跟我說:「我昨天哭了一夜,因為我爸媽跟我說我這個年紀還不結婚就是不懂事。」說實話,我無法理解懂事與結婚與否的關係。難道結婚不是為了追求個人幸福,而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許?
從小,「懂事」這個詞就像一樣追隨著我們。在家,我們要做懂事的孩子;在學校,我們要當懂事的學生;在職場,我們要成為懂事的員工。懂事的我們被他人的希求束縛,卻讓渴求自由的靈魂孤獨流浪。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每個翻開《無聲告白》的讀者都會被這句印在封面的句子深深打動,它彷彿正在訴說著你我的故事,低吟著你我心底的小秘密。
作者伍綺詩嘔心瀝血六年創作了這部長篇小說,用沉穩內斂的筆觸講述了一個編排精巧細緻的故事。《無聲告白》開篇第一句話便是「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十六歲的莉迪亞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她繼承了瑪麗蓮的藍眼睛和詹姆斯的黑頭髮,學習成績優異,社交能力出色,因而被一生追求與眾不同的母親和竭盡全力渴望融入美國社會的華裔父親視若珍寶。這樣一個出色的女孩在米德伍德湖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將家裡的每個成員逼向崩潰的邊緣。是什麼害死了這個妙齡女孩?有三把無情的利刃刺向她,將她推向死神的身邊。
第一把刀:父母的期待
瑪麗蓮曾夢想成為醫生,兩次進入大學,卻為愛情和家庭最終選擇放棄。她把自己的理想轉嫁給女兒,送她一大摞枯燥無味的書籍,為她補習數學,替她選修高年級的課程,用學習佔據她的生活卻忽略了她的真實興趣。莉迪亞厭惡這些學科,沉重的壓力使她幾近窒息,卻無力反抗。
當莉迪亞告訴母親自己考試不及格的時候,她不停地嘮叨:「你怎麼能考及格?」「等你長大了,發現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你覺得找個男人結婚就可以了嗎?這就是你全部的人生計劃?」這連珠炮似的話語對於現實中的每個家庭都是那麼的耳熟能詳,似乎不及格的試卷是恥辱的標誌,沒有工作是失敗人生的表現,而依賴結婚的男人就是不自尊不自愛的行為。
那麼,詹姆斯呢?為什麼喜愛女兒的父親沒有伸出援助之手?詹姆斯對於莉迪亞的學業倒是沒有太多的要求,卻迫切渴望她能夠真正融入美國社會,成為社交紅人。詹姆斯是美籍華裔第二代,長相差異和華裔背景使他與周圍總是格格不入。即使他在勞埃德待了十二年,又在哈佛學習了七年,他還是「只認識幾個熟人,沒有朋友,在椅子上坐不穩當的習慣依舊沒改,就好像隨時會有人過來攆他走一樣。」
為了女兒不再重蹈覆轍,他催促女兒參加各種聚會,約同學出去玩耍,結交更多的朋友。為了滿足父親的需求,莉迪亞演技爆棚,時常抱著電話自言自語,假裝自己在聊天;偶爾約同學看電影逛街,其實都只是一個人的休閑。除了哥哥內斯,她沒有知心朋友,也沒有傾訴對象。這樣的生活讓她疲倦不堪,每天不停地揣測父母意圖,編寫劇本,然後竭盡全力演繹出來。
第二把刀:社會的狹隘
當時的美國開放度和包容度都很局限。
女性往往被家庭束縛,整日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埋沒了她們的智慧,而她們的社會選擇總是很少,難以找到自己的恰當定位,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瑪麗琳高中時強烈要求學習手工課亦不能如願,大學時選修化學實驗課飽受嘲弄,住院時遇到女醫生時覺得不可思議,只因為她們的女性身份。在諸如醫療、科學的許多領域,女性缺少話語權,依舊是稀有的存在。
種族歧視是這類小說不可迴避的問題。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婚姻曾遭到瑪麗琳母親的反對,她認為,他們倆都應該與更像自己的人結合。婚後,他們在生活的社區看起來那麼與眾不同,鮮少與其他鄰居交流。內斯和莉迪亞這對兄妹作為學校唯一的華裔學生,時常被排擠在社交圈之外,默默忍受著別人異樣的目光。他們出生在美國,成長在美國,卻因為家庭和相貌的差異不得不承受這樣的孤獨和寂寞,也難免產生個體身份認同的困惑。
第三把刀:童年的創傷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成年之後不合時宜的行為都可以歸咎於童年陰影。如果用理論術語來表示,創傷或許是更好的表達。在文學領域,創傷已經超越了肉體損傷的概念,更多的指向精神傷痛。相對於肉體傷害引起的疼痛,精神創傷的影響往往具有滯後性。生活的暴擊所產生的影響不會立即出現,卻會在日後以閃回、噩夢或者其他不斷重複的形式不斷干擾,使得主體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莉迪亞幼年時期,母親為追尋夢想曾拋夫棄子,離家出走,整個家庭瞬間土崩瓦解。後來,瑪麗琳回來了,莉迪亞決定遵從母親的一切指示,俘獲她的芳心,防止她再次逃離。這個隱秘的傷口彷彿天花板的污點,深藏在某個角落,不易察覺,卻又真實地存在。現實的壓抑和失去的恐懼噩夢一樣纏繞著她,努力擺脫一切卻無法找到生活的出口,最終這個痛苦的女孩用死亡的方式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在那個幼年差點溺水的米德伍德湖徹底告別痛苦,迎接新的生活。
在現代社會,自殺常被視為懦夫之舉,卻被伍綺詩賦於了光明的含義。莉迪亞死了,用死亡的方式違背父母的期待,抗擊社會的狹隘,消除童年的陰影,她用這種激烈的方式讓自己家庭每個人的生活重新來過。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部小說中獲得一些啟發,用心審視自己的生活,如果有瑕疵,那就做一些改變吧。別被類似「懂事」的辭彙綁架,真正做一個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人!
???知識小貼士???
伍綺詩
伍綺詩(Celeste Ng)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父母均為科學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無聲告白》前,她已寫作多年,小說及散文作品多見於各類文學期刊雜誌。
《無聲告白》是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故事編排精妙細緻,文筆沉穩內斂,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成為2014年度最具實力且眾望所歸的黑馬,不僅躍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還獲得包括美國亞馬遜網站在內的無數媒體評選出的2014年度最佳圖書。
伍綺詩如今與家人一起在馬塞諸塞州的劍橋生活。
小說佳句
1.你曾經愛得那麼深,懷有那麼多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
2.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3.如何讓一樣東西變得很寶貴?失去它然後再得到它。
4.一切的苦難都會過去,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歡迎關注公眾號:偶遇文學
我們一起探討文學,分享知識,感受生活!
推薦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因你,我淚雨滂沱!
※我是如何愛上你的(二)——如何確認我是愛你的
※當你心疼一個人的時候, 愛其實就在你心裡了
※這世界好煩,但幸虧你好可愛
※有愛的冬天不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