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思維模型:證實偏差—自圓其說的思維陷井
來自專欄模型思維
美國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彼得沃森於1966年設計了一個經典的四卡片推理測試。
實驗目的:測試人們的邏輯推理能力(理性水平),現已成為心理學中研究推理能力問題最經典的案例之一 。
實驗內容:桌上有四張卡片,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數字,它們分別是A、K、4、7。待驗證的命題為 「卡片的一面如果是母音字母,那麼它的反面就一定是偶數」。 要驗證此命題為真,至少要翻開哪幾張卡片?」
結果發現大部分被試者認為需要「A」和「4」,35%的被試者認為只需要翻開卡片「A」,僅10%被試者做出了正確判斷,這個高錯誤率的現象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興趣。
分四個步驟解析下:
翻開「A」卡片,如果反面是偶數,那麼此命題可能對,需進一步證實。如果反面是奇數,則此命題肯定錯,此命題證偽結束;
翻開「K」卡片,無論背面是奇數還是偶數,即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故「K」為干擾項;翻開「4」卡片,如果反面是母音字母則命題可能對,需進一步證實。如果反面是輔音字母則對我們要驗證的命題沒有意義,因為規則說的是母音字母的反面一定是偶數,並沒有說輔音字母的反面是偶數還是奇數;翻開「7」卡片,如果反面是輔音字母,那麼此命題可能對,結合第1步,此命題證實結束。如果反面是母音字母,則此命題肯定錯,此命題證偽結束。
結論:「A」和「7」單獨可以證偽,故需要證實至少翻開「A」加「7」。
通過以上實驗,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習慣於從「證實」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願意從「證偽」的角度思考問題,證實是一種歸納法(大多數情況是不完全歸納法)。面對歸納法得出的結論,我們更應該優先考慮所有的「可能證偽的線索」,而不是「可能證實的線索」。這也是4卡片測試導致那麼多人推導錯誤的重要原因。而在證實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心理學上的專業術語叫證實偏差。
一、WHAT什麼是證實偏差
證實偏差是指當人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傾向。也就是說他們會很容易接受支持這個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這個信念的信息,甚至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認知資源貶低與他們看法相左的觀點。
比如說:你覺得你領導對你不好,你就會找出很多理由來證實,來確認「領導確實對你不好」這個觀點,而領導對你好的證據進行選擇性忽略,形成對領導不客觀的評價。同樣你喜歡劉德華,你就會找出幾十個理由喜歡,你不喜歡某一位明星,你就會找出幾十個理由不喜歡他。其實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同理,企業家在做決策的時候,一旦做了某項決定,就會找各種理由支持這個決定,而對反對這個決定的人或者信息視而不見,開會時很喜歡一句話,有意見保留。這樣的領導者很可能由於證實偏差曲解了客觀,進而會形成決策失誤。
二、WHY為什麼會產生證實偏差?
1、證實偏差的心理機制
證實偏差是一種非理性的決策行為,必然會降低判斷和決策的效果。目前, 關於證實性偏差心理機制的探析主要集中在肯定檢驗策略、認知失調理論、錯誤規避三個方面。
三者都是從動機的角度對證實性偏差進行了解釋, 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肯定檢驗策略強調的是個體為了避免由假設帶來的不確定或模糊狀態, 即為了實現認知閉合的需要;
認知失調理論強調的是個體為了避免因認知失調而產生的不舒適的感覺;錯誤規避強調的是個體為了避免因判斷錯誤而導致更大的損失。
機制1:肯定檢驗策略
肯定檢驗策略表現為檢驗期望出現的事件是否出現,檢驗已經發生的案例是否符合假設條件。
通俗講:就是先有結論,再找證據支持。類似於律師思維,假設我的辯護人無罪,再找理由支持這個論點。
當我們對一個問題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時,我們會下意識地尋找論據來證明這個偏見,從而陷入非理性的思考之中。而且這個答案通常是在非理性的情況下,憑藉感性做出,在這個答案的驅使下,我們會更容易接受和相信支持這個答案的論據。
圖片來源網路
例如警察審訊嫌疑犯,往往傾向於將嫌疑犯當成真正的犯罪分子,迫於審訊的時間壓力,若警員想要搜索到所有有價值的信息,必然會加重認知負荷且增加任務難度,當已知條件證明當下假設成立的情況下,再在無限的信息中尋求證偽顯得不夠經濟。
肯定檢驗策略從選擇性信息搜索的視角闡述了證實偏差的內在機制,人們在決策過程中,面對複雜而籠統的問題,人們往往喜歡走捷徑。為限制問題空間,縮小信息選擇的範圍,使假設儘快得到驗證,必然會傾向於肯定檢驗策略,加工證實性信息。
機制2:認知失調理論
圖片來源網路
認知失調又名認知不和諧。是社會心理學教皇級人物費斯丁格提出的著名理論。該理論認為,所有人類都有一種避免認識不一致的傾向。當一個人的信念和行為之間不一致,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這種情況下, 個體會通過改變原有信念或否認新認知來進行自我調節。
例如:一個人認為抽煙有害健康,而行為上卻在抽煙,這就會出現信念和行為的不一致,為了避免認知失調,要麼改變行為,要麼改變信念,最終抽煙者就會說:抽煙可以幫助思考,抽煙可以緩解壓力,抽煙不會長壽但不一定會短命(舉出很多人抽煙仍然長壽的案例,舉出很多人不抽煙短命的案例等等),來進行自我欺騙。
人天生喜歡合理化。當我們接收到反對這個答案的論據時,我們會天然地拒絕接受它,並試圖將它解釋為對我們有利的樣子。對於我們所無法接受的東西,我們會試圖將其扭曲成為我們所希望的那樣。
例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當吃上葡萄時,又說,葡萄也沒那麼酸嘛!
認知失調會激發個體選擇性的信息搜索和對信息進行偏差性解釋。為了緩解認知失調, 人們常常把一些既不能支持已有假設, 也不能支持其它假設的模稜兩可的信息解釋為支持已有假設的論據,高估了關聯性, 從而產生「相關錯覺」,造成證實偏差。
例如:存在潛在種族歧視的警察往往認為黑人與違法行為具有較高的相關, 因此在執法過程中不能公平對待小群體黑人, 而是傾向於證實他們是犯罪分子。心理學上稱之刻板印象。不管黑人怎麼為自己辯護,自證清白,警察都有可能認為你是在狡辯。
認知失調從動機的角度解釋了證實偏差,認為個體通過選擇性信息搜索和有偏差的解釋兩種機制來進行自我辯護,彌補了肯定檢驗策略單以選擇性信息搜索來解釋證實偏差的不足。
機制3:錯誤規避
錯誤規避認為人們之所以出現證實性偏差是為了規避因錯誤而導致的損失, 保證決策的實用性。與肯定檢驗策略和認知失調理論一樣, 都認為這是一種動機性偏差。在日常生活中, 採用證實策略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並減小錯誤的代價, 有利於個體生存。
例如:用人單位僱傭銷售員時,僅僅依據外向型員工的銷售業績比較好,故只僱傭相對外向型的員工,顯然這種檢驗是不充分的,也會讓僱主錯失一些機會,但至少不會做出錯誤決策,且有利於節約招聘成本。
錯誤規避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節約成本和腦細胞,是生態理性的一種表現。
2、證實偏差的影響因素
因素1、錨定效應(先入為主)
圖片來源網路
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例如:你去買衣服砍價,你問衣服多少錢?店家說1000元,這個1000元就是錨,會影響到你的出價。而如果店家沒有先出價,讓你先出價,你有可能說200元,這樣你就設了一個錨,店家的出價就會受到你的影響,所以,掌握錨定值的人有可能對自己有利。
人們傾向於把證據理解為支持初始假設的附加證據。當存在假設錨定時, 人們總是傾向於增加對目標假設的信心, 對其為真的可能性的主觀估計也會增加, 因而傾向於證實。而將否定證據視為不相關且不可信,因此在價值判斷中容易接受肯定的證據,而對否定證據則吹毛求疵。有了肯定的證據,決策者很快就減少了信息的複雜度,並且有選擇的記住具有支持性的印象。對於否定的證據,他們會繼續思考那些不破壞「選擇性解釋」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 固有的態度也會自發形成條件性參考框架, 使個體偏好默認假設而忽略或難以考慮其它可能的假設, 表現出證實性偏差。
例如, 在審訊中, 審訊員的默認假設是嫌疑人為罪犯, 這種固有的態度會影響審訊員的提問方式, 傾向於證實目標假設。
圖片來自網路
信念的錨定: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組實驗,讓一些男士在電話中與他們不相識的女士交談,分成2組,事先告知第一組男士,與他們談話的女士相貌很漂亮,告訴第二組男士與他談話的女士相貌醜陋。研究者分析了被試者對電話中女士談話的評論,發現第一組男士和漂亮女士的談話更熱情、更可愛。第二組則想反,其實,與他們談話的女士未必真的漂亮,但關於漂亮女士行為的圖式引導了他們作出與之相吻合的行為。
因素2、認知閉合需要
圖片來源網路
人類不喜歡混沌的狀態,大到宇宙、社會,小到個人生活工作,都充滿著未知,模稜兩可,這種不確定性給人們帶來焦慮和恐懼、抑或吸引和神秘感,為了消除這些不安因素,人們需要為這些未知的問題找到確定答案、結束模糊和混沌狀況,便為心理學上的認知閉合需求:給問題和人生找個答案。這種願望和動機,對證實偏差具有重要影響。
在不確定或模糊情景中,個體通過「奪取」,「凍結」兩個階段實現認知閉合。在「奪取」階段,個人沒有明確的認知閉合目標,需要通過信息搜索形成對目標事物的嘗試性判斷和假設,在「凍結」階段需要對已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形成最終判斷。
高認知閉合需要的個體在「凍結」階段會堅持「奪取」階段形成的假設, 拒絕改變或調整已有的信念、觀點或假設。
圖片來源網路
例如:高層的戰略會議,作為高管應該很清楚老闆目前處於「奪取」階段還是「凍結」階段,如果是「奪取」階段,高管們應該各抒己見,提出符合公司發展邏輯的觀點,幫助公司形成年度明確目標。如果是「凍結」階段,那就別犯傻了,老闆已經進入肯定檢驗策略和認知失調,你說什麼都白搭,不如仔細聆聽、認真思辨、貫徹落實。會後再經過縝密的證偽後,及時向老闆提出校準方案。
因素3、個人經驗
個人經驗會降低證實偏差的程度。擁有相關經驗的個人能自發地提出其他可能的假設,並通過不同假設的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而經驗較匱乏的個人很容易過度關注當前已有的假設,不能充分考慮其他可能的假設,導致證實偏差。
圖片來源網路
例如:實習醫生相對主任醫師而言,缺乏相關的診斷經驗,面對複雜的病例,在根據病例和相關報告進行判定時更容易接受眼前各類佐證呈現的假設,表現出較大的證實偏差。而主任醫師能夠在當前各類佐證的基礎上提出其他更多的假設進行驗證,證實偏差較小。
雖然經驗可以降低證實偏差,但不能完全避免,個人經驗越豐富,越容易依據已有經驗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導致對立雙方的觀點更加激化。
因素4、信念堅持
個體往往過分相信自己判斷的準確性,評價一旦形成便不輕易改變。人們會堅持相信他們的假設,甚至這種假設逐漸形成一種信念,當這個假設與新數據相矛盾時,人們還是會堅持下去。
例如:比特幣歷史走勢,不難看出,它時不時會走出斷崖式下跌行情。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它至少經歷了13次重大的修正或崩潰。
看漲的人:他們認為只是回調修正,終將捲土重來。
看跌的人:比特幣是泡沫,肯定會跌的,上漲也是暫時的。
圖片來源網路 蘋果聯合創始人 伍茲尼亞克
比特幣的未來如何,相信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包括蘋果聯合創始人 伍茲尼亞克吐槽,賣出比特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看到了未來價值的波動,也不是預測到了高點,原因竟然是他覺得這種投資壓力很大,因為比特幣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心臟受不了。
3、證實偏差的負面影響:決策失誤
證實偏差的負面影響,可以導致產生錯誤的決策、最終造成各種損失。
證實偏差常常被龐氏騙局的犯罪分子、金字塔傳銷犯罪分子、算命師以及廣告商作為誘導手段,讓人心甘情願的對他們充滿了信任。很多賣葯的在聲稱自己藥物療效的神奇時,往往舉出很多治癒的案例並把它們放大化,絲毫不提那些失敗甚至產生了嚴重副作用的案例,而受騙者在接受了騙子的宣傳洗腦之後,再來看這些案例,便由將信將疑變成了證據確鑿的信任,而且還會認為自己很客觀,很講科學。
案例1:龐氏騙局
20世紀90年代,阿爾巴尼亞2/3的人口在最具破壞性的龐氏騙局中失去了自己的畢生積蓄,騙局每個月為投資者提供30%的利率,甚至50%-60%的利率,有些人甚至把房子賣點獲取資金參與其中,在高峰時期,相當於阿爾巴尼亞GDP的一半資金投進龐氏騙局。最終引發街頭騷亂,導致5000多人死亡,掀起內戰,最後導致政府垮台,因為一開始,這一騙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騙子?當然主要是人性的貪慾。從證實偏差的角度講,當一個人覺得這個項目賺錢時,就會去搜集證據進行證實,發現身邊100個人都賺錢,於是得出結論,這個項目賺錢。很多龐氏騙局P2P公司都是剛開始讓客戶賺錢,操作案例,利用證實偏差,新客戶很容易上當。
記住:哪怕你發現1000人買了某個投資產品賺了巨額利潤,也不能保證你買一定會賺。
圖片來源網路
案例2:金字塔騙局
金字塔傳銷騙局中常常有一種名義的產品在出售,然而焦點總是在新招募的成員身上而不是所謂正在出售的產品上,利用幾何級數的增長方式,賺取新成員所繳納的費用,牟取暴利。犯罪分子利用所謂專家背書,情感觸發和看似合理的潛在邏輯去說服客戶。利用大量的成功案例去欺騙客戶,於是客戶產生證實偏差,最終被騙。
當然證實偏差只是決策失誤的一個因素,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錨定效應、從眾效應、生動效應、認知錯覺、思維謬誤、人性弱點、信息不對稱等各種方法組合使用,產生1+1大於2的效應。
三、HOW如何應對證實偏差?
1、多元思維:競爭性假設分析法
決策者在分析原有假設時, 最好能夠充分考慮其它可能的假設。 (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ACH)就是一種通過仔細權衡各種可能的假設與證據之間關係而減少證實性偏差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首先, 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假設, 並在更大範圍內列舉證據。然後, 列出「假設—— 證據」矩陣, 對每個證據與每個假設是否一致進行判斷。接著, 重新組織假設, 進行假設與證據一致性的再評估, 標註出與所有假設都一致的證據, 形成初步結論。最後, 對關鍵證據進行重新評估, 看其是否符合整個邏輯推理過程, 而不是僅符合部分推理過程, 得出最終結論。
2、證偽思維:從反面去思考
圖片來源網路 卡爾·波普爾
卡爾·波普爾是偉大哲學家和科學家,是證偽主義的創始人,他指出科學研究應該採用證偽原則而非證實原則。科學和非科學的區別就是是否具備可證偽性。
舉個例子:比如說天下烏鴉全是黑的,具備可證偽性,因為你去找到白烏鴉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說烏鴉是神靈的化身,這句好就不好證偽,就不是科學。波普爾之所以反對經驗證實而提出經驗證偽原則是因為他主張科學具有人性方面,即科學理論是可錯的,同時他還發現了證實和證偽間的不對稱性,即經驗證實所需要的經驗的次數是無限的,但經驗證偽卻不同,一個偽經驗就足以推斷出這個結論是偽結論。
查理芒格在告知投資者時反覆強調: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就是要學會逆向思考,考慮問題的對立面,通過考慮對立面,人們在搜索和加工信息時考慮的會更加全面,判斷與決策時也會更加謹慎。當遇到重大決策時,應大膽運用證偽理論,儘可能的將決策風險降到最低。當我們遇到一些能證明自己想法的案例的時候,不妨反過來想想,這個案例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只是個個案,沒有任何代表性。
例如:公司在進行戰略決策時,可以運用證偽思維,進行一次「拍磚會」,證明新項目是不可行的,當我們把所有認為項目不可行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自然就提前規避了風險,大大提升項目的可行性。同理,個人買房,擇業,結婚,投資,都可以從反面去證偽自己的決定,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證實偏差對決策的危害。證偽思維只能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但不能保證決策成功,因為成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3、科學實驗:隨機對照組雙盲實驗
科學是一套證實體系和工具,比如「隨機對照組雙盲實驗」、以及「統計分析」等,它以嚴格的規則將我們所見的各種樣本進行歸納和演繹,從而得出合理的結論。
雙盲實驗是一種更加嚴格的實驗方法,通常適用於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實驗,旨在消除可能出現在實驗者和參與者意識當中的主觀偏差、個人偏好和安慰劑效應。在雙盲實驗中,實驗者和參與者都不知道哪些參與者屬於對照組(control group)、哪些屬於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只有在所有數據被記錄完畢之後(在有些情況下是分析完畢之後),實驗者才能知道那些參與者是哪些組的。採用雙盲實驗是為了要減少偏見(prejudices)和無意識地暗示(unintentional physical cues)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對於被試者的隨機分配(Random assignment)到對照組或者實驗組的做法是雙盲實驗中至關重要的一部。確認哪些受試者屬於那些組的信息交由第三方保管,並且在研究結束之前不能告知研究者。
例如:板藍根可以治療感冒,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如何讓人相信,完全可以做一個隨機對照雙盲實驗,如果通過實驗,那講大大增加了板藍根可以治療感冒這個觀點,國際上很多重要藥物上市都有經過臨床隨機對照組雙盲實驗,才能獲得上市。這個實驗不僅適合與藥物,很多設計人類感受的變數,都可以進行雙盲實驗,例如:1000元的酒比100元的酒好喝?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好喝?等等,在雙盲實驗下,沒有了安慰劑和個人偏好,變數之間的真正關係才更為客觀,可信度更高。
當然這種實驗的成本很高,比較適合於理論研究,一般老百姓很難完成,所以有時候只能相信專家的話,相信科學,運用實驗統計出的數據和概率去做出判斷,幫助我們避免證實偏差的危害。
總結
證實偏差是一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的副產品,是人維護自己信念的需要而創造出的一種思維陷阱,陷入其中之後人會失去所有的客觀和理智而不自知,反而會覺得自己才是最客觀和公正的。很多「狂熱的信徒」便是如此,並不是他們故意與人作對,而是他們本身的證實誤差使他們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是善良的。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並使用例如元認知、批判性思維、貝葉斯定理、第一性原理、決策樹等科學理論和工具,幫助決策者儘可能不受證實偏差的影響。
詳細學習《證實偏差》課程,請關注「模型思維「微信公眾號——精英人士思維升級必修課。
請添加微信號:aomaowangluo 加入模型思維交流群,線上答疑、線下交流、線下培訓及異業聯盟等活動。
參考資料
自縛的陷阱 Nailshif
判斷與決策中的證實性偏差 吳修良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