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教書匠

【讀後感】教書匠

細數起來,這是我第十一年做學生。我除了學會了知識,還學會了很多別的技能:如何用作業和課下研究讓老師欣賞,如何躲過老師的巡視以免沒收手機,如何應對不同的老師,嚴肅的老師不能缺交他的作業,好說話的老師就能編借口逃課……

是的,學生在物色老師方面是個專家。他們知道老師的身體語言、語氣語調、行為舉止都意味著什麼。當心何老師,他們說,她還沒結婚,所以有大把的時間判作業。你如果瞎填就交上去,馬上就會被識破,然後你的成績單上就會出現一個「不及格」,下節課還會被罰當眾揪耳朵。不過不用擔心孟老師,他是主任,沒那麼多時間判作業。就算你抄一頁《心經》交上去,他也會畫一個勾寫一個優。

不僅如此,老師在學生眼中還是個特別的存在。老師似乎只應該教好他的課,干除此之外的事情在學生眼中都很奇特。比如,老師最好別在課堂上開玩笑,否則這個玩笑可能會在一天之內傳遍全年級,然後被學生們永遠記住。他們之後一想起這個玩笑,就會想起你,然後哈哈笑個不停。

不過老師也是人,跟在座的各位同學一樣也有開心難過,也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假如你將來大學畢業,選擇做一位老師,你會不會把現在的拖延、矛盾、悲觀帶到這個崗位上?

這就是這本老師推薦給我的書——弗蘭克?邁考特先生的《教書匠》,所講述的內容。平實的語言透露出一位文學博士、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的思想:他對文學教學的心得,對管理孩子的無奈與實踐,對自己人生的總結與展望。這本書帶我們走近一位老師。

這本書帶我們走近一位老師

拿到《教書匠》時,二十萬字的字數讓我很自信三兩天就能讀完它。第一天我讀了將近一半。第二天我讀了四分之一。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只讀了十幾頁。語言從最開始的流暢易懂,漸漸變得乾澀,好似作者剛開始成為教師的新鮮故事隨著時間的累積,變成了一位老教師自己給自己的文字。最後我花了一周時間磕磕絆絆地讀完了,放下手中輕薄的兩百多頁的書,我感到如釋重負。

我沒有讀懂這本書,因為我沒有讀過《聖經》、《美國史》、莎士比亞和梭羅,我不會讀懂這本書,因為我沒有在美國人和貧民窟中生活過。讀完後翻看之前看過的頁數,大部分細節已經沒了印象。不過,知道自己讀完了這些包含了一位dalao一整個生涯的文字,心裡也許是被同化了,還是有一點點感覺。

邁考特先生剛開始是在一所職高教英語。「沒人想學習,他們在乎的只有進班後大吼以獲得關注」、「英語太無聊了,講個故事吧,邁考特先生」——他的第一份教師職業著實是個艱難的開端。教學內容此時並不是最困難的事情,最困難的是讓這些學生學習。之後他辭職去過別的職業學校教書,見到了各種各樣的不愛學習的孩子。他職業生涯的最後十多年終於穩定了下來,在一所有三千多名學生的重點高中教授「英語文學」和「創造性寫作」。他獨特的教學方式——為了使學生理解詩歌而鼓勵大家把菜譜在樂器的伴奏下唱出來,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不過家長們以及邁考特本人都質疑這樣做的效率。他承認他比學生還要害怕家長會。「你教的不好,在課堂上不講卡萊爾和艾默生,而是讓學生們拿著長笛和黑管唱出菜譜,面臨的就是他們的家長誠懇與質疑的眼神,和不知什麼時候在樓道里巡視的校長的面談」。教書上他是個很創新的人,不過最後還是稍有收斂,給數萬名學生的高中生活和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三十多年一直教授著頑虐的青少年,邁考特在書中承認了自己的力不從心。「孩子們的東西堆積如山。如果他們打開你的腦袋,他們會發現有一千個青少年在你腦子裡攀爬」。

教書是一件容易的事嗎?不是。

百老匯的觀眾會在半場時用禮貌和掌聲來迎接演員。他們花高價買票,成群結隊地圍在舞台門口,要求得到親筆簽名。公立高中的老師每天表演五場。他們的觀眾在鈴聲響後就消失了,只有在畢業時請他們簽名。

不過他作為一名信仰宗教的愛爾蘭人,他的行為教條是「我有罪」。人生來帶著罪惡,你需要用一生的作為來將它償還。這便是支持邁考特先生在教學上堅持下去的信念。他說:

你一旦形成捫心自問這個習慣,就很難再停下來,尤其當你是個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男孩時。如果你做了壞事,你會審視自己的靈魂,那兒有罪行在逐漸惡化。任何事非善即惡,這是你一輩子牢記的觀點。

我對你們不了解,但是我認真對待這門課,而且有件事情我很有把握,那就是在學期末,這個屋子裡將有一個人會有所收穫。而那個人,將會是我。

在退休之際,他也有這樣深刻的思考。

我問過自己,我究竟在這個教室做什麼?我為自己列了個公式。在黑板的左邊,我寫了個大寫的f。在黑板的右邊,我又寫了個大寫的f。從左到右,我畫了個箭頭,從fear到freedom。我認為不會有人獲得完全的自由,但是我要對你們做的就是將害怕趕入角落。

真是一位有精神的老師。

除此之外,在文學上,邁考特先生也在書中給廣大寫作者以忠告:

你們也許會在愛或悲傷中痛苦掙扎,但是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你們會冷酷無情。

在筆記本上列出自己的人生要素,珍惜他們,這很重要。

我想這些都是對的,因為我在寫這篇書評時都運用到了。

在書的結尾,六十餘歲的邁考特先生上完了他最後一節課。下課鈴響起時,學生們將五顏六色的紙屑撒上講台,歡送他退休。有人對他說:「邁考特先生,你應該寫本書。」

邁考特:「我會試著寫的。」

退休後他依舊維持著他教書時的精氣神,這本書成為了既《安琪拉的灰燼》和《紐約,我來了!》後的又一本暢銷書。

我也會學習他這一點。

我現在還不完全懂邁考特老先生的文字,將來我會試著理解的。


推薦閱讀:

世界上沒有解憂雜貨店,我們只能傾聽自己
Ferryman--all belongs to you
《立命之學》讀後感
24個比利讀後感
財富自由之路讀後感

TAG:讀書筆記 |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