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中風防治中的運用
06-05
中風多屬 「腦卒中」範疇, 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 多發病, 死亡率、 致殘率、 複發率均較高, 中西醫防治 都未達理想效果。中醫 「治未病」思想始見於 《黃帝 內徑》 ,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此之 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 ?[1] , 治未病思想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 分, 它包含有 「未病先防、 既病防變、 瘥後防復」 [2] 三個 方面的內容, 對中風的防治有重要、 積極的指導作用。 筆者根據多年防治中風的實踐, 從 「未病先防、 已病防 變、 瘥後防復」 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供同道商榷。未病先防 中風死亡率高, 約佔所有疾病死亡人數的 10% [3] , 故未病先防尤為重要。 《證治匯補》云: 「平人手指麻 木, 不時眩暈, 乃中風先兆, 須預防之」 。醫學界已將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認為是中風先兆, 尤其是缺血性腦 卒中的重要先兆 [4] 。中風的發生有不可干預的因素, 如年齡、 性別、 遺傳、 種族和環境 (氣候, 電磁場, 污染, 放射等) , 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如高血壓、 糖尿病、 心 臟病 (冠心病, 房顫, 心力衰竭) 、 吸煙、 頸動脈粥樣硬 化狹窄、 血脂異常、 肥胖、 體力活動減少、 營養缺乏、 大 量飲酒、 高凝狀態等。針對上述中風的可干預危險因 素, 要引起足夠重視, 特別是一人有多種危險因素、 病 程較長, 較易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病理改變, 出現中 風的臨床癥狀。對這些可干預的危險因素的干預, 是 中風未病先防的主要工作。有效控制血壓、 血糖、 血 脂等, 使其在理想範圍, 對高血脂除飲食控制、 增加活 動量外, 可用生山楂、 荷葉代茶飲 [5] 降脂治療, 長期服 用無毒副作用, 尤適合中老年人。干預過程要前置到 社區進行, 如健康講座, 義診, 宣教等, 要定期不間斷 進行, 能起到一定的未病先防的作用。臨床上也有少 部分中老年人發生中風, 追溯病史, 未發現上述 「可干 預危險因素」 , 對有可干預危險因素的人和健康中老 年人, 要強調中醫養生中 「神、 形、 氣」 的養護, 使三者 相互協調, 優化生命健康狀態。 《素問 ·靈蘭秘典論》 載有 「主明則下安, 以此養生則壽」 [6] , 我國歷代 養生專家十分重視調養心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認為 「調神」 為養生保健的第一要務,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多 種, 如書法、 繪畫、 音樂、 種花、 旅遊等, 清靜養神, 達到 精神情志淡薄寧靜; 注重合理的膳食營養, 既防營養 過剩, 出現 「三高」 , 又防營養不良, 造成氣血不足, 結 合體育鍛煉, 能起到 「保形」 的作用; 養護元氣, 防 「神 勞」 「力勞」 「房勞」 , 神、 形、 氣養護得當, 可如 《內經》 所云: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 則可有效防止中風的發 生, 也能健康不病, 益壽延年。既病防變中風已經發生, 要早診斷, 早治療。分析疾病的 發展傳變方向, 發揮中醫藥的優勢, 結合現代醫學, 預 先防治傳變的臟腑, 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與傳變, 使疾病向治癒的方向發展。?輕度中風出現加重、 傳變 的可能性較小, 而一般大面積腦梗死、 腦出血的病人發生加重和傳變的可能性大, 對這些病人除對病情的 發展加以告知外, 更應有治 「未病」 的思想, 要結合影 像學等方面的檢查, 對病情的發展、 預後作一個判斷, 提前干預。如突然發生大面積腦梗死的病人, 病程中有煩躁 不安、 血壓高、 舌質紅、 脈弦滑, 易出現肝陽暴張, 陽亢 風動, 痰火壅盛, 清竅閉塞的病理變化, 可突然不省人 事 (在腦梗死的基礎上出現梗死後腦出血) , 由發病時 的中風中經絡轉變為中風中臟腑的危急重證, 故對大 面積腦梗患者, 當出現不典型上述表現時, 要有防止 傳變的中醫治未病意識, 在中醫辨證運用中藥時可適 當選用平肝、 化痰葯, 以遏制傳變的發生。 中風後患者出現進食時嗆咳, 食物易進入呼吸 道, 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選加海浮石, 貝母、 桔梗、 冬 瓜子等豁痰止咳, 因如食物進入呼吸道不出, 為外邪 入肺, 肺失清肅, 輕則咳嗽, 咯痰, 重則氣喘, 高熱, 神 昏, 出現熱入心包或痰濁蒙蔽心包的證候變化, 將危 及生命。早期必要時可給予鼻飼治療。 有的中風病人根據病情需要, 要使用抗生素, 運 用廣譜抗生素治療超過三天以上患者, 特別是老年體 弱患者, 中醫辨證時要考慮有正虛的情況, 辨證中選 加參、 芪、 術等輔助正氣, 防止因免疫力差出現 「二重 感染」 等病情變化。注重養護後天之本脾胃, 脾氣旺, 則氣血盛, 對中 風的恢復有利, 也可防治病情轉變加重, 辨證治療時 兼顧健脾, 不用或少用苦寒傷胃藥。辨證施食, 配合 疾病的康復。? 根據病情, 儘早進行康復治療。可在康復師的指 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此項措施除能較快幫助病人恢復 肢體功能外, 也能有效防止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關節 僵硬、 肌肉萎縮等。 患者良好的心態對中風防止傳變和病情的恢復 有積極的意義。建立較好的醫患關係, 幫助病人樹立 康復的信心, 積極地配合康復治療, 防止情緒的波動 影響飲食、 睡眠、 血壓而出現病情的加重。 積極運用中醫中藥的優勢, 堅持辨證施治, 結合 辨病治療, 是既病防變的有效辦法, 對缺血性中風益 氣活血法是重要的治療方法 [7] , 需要堅持靈活運用, 能 取得積極的治療效果。瘥後防復瘥後防復是指中風恢復後或中風治療後病情穩 定, 預防複發。中風複發率較高, 複發後大多有肢體 功能和認知能力的下降較前加重, 多次複發, 更易得 老年痴呆, 需引起足夠重視。 中醫瘥後防復: 中風後 「正虛血瘀」證多見, 可中 醫辨證施治, 進行調理。平時可長期服用三七粉, 防 止中風的複發。西藥進行防複發: 對可干預危險因素如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等, 運用西藥使其控制在正常範圍, 正 確使用抗凝藥物等。綜合預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控制體重 在正常範圍,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良好的睡眠, 保持 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家人的關心: 有些中風病人恢復後依從性較差, 有的不能按時服藥, 有的很少鍛煉, 有的不注意健康 體檢, 這些都需要家人的幫助、 檢查、 督促。家人的關 心對有效防止中風的複發有重要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 《迎接 21 世紀挑戰》的報告指出: 21 世紀的醫學, 將從 「疾病醫學」 向 「健康醫學」 發展; 從重醫療向重預防發展; 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 體治療發展; 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 從強 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發展 [8] , 這一理念 充分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除 對中風防治有重要作用外, 對其他疾病同樣有積極的 指導意義。參考文獻[1] ? 程士得 . 內徑講義 [M].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 181.[2] ? 陳子睿, 萬秘清, 王慧萍 .「治未病」 思想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 精髓 [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28(2) : 244-246.[3] ? 趙英, 肖世富, 夏彬, 等 . 老年神經精神病學 [M]. 上海: 第二軍 醫大學出版社, 2004: 287.[4] ? 周妮, 王穎 . 近年來中醫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研究概況 [J]. 中醫藥臨床, 2015, 27(8) : 1083.[5] ? 袁葉 . 代茶飲在老年病中的運用 [J].?中醫藥臨床, 2015.27(8) : 1109.[6] ? 郭海英, 章文春 . 中醫養生康復學 [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21.[7] ? 溫安徽, 王健 . 益氣活血法治療缺血性中風的實驗研究概況 [J].? 中醫藥臨床, 2015, 27(1) : 1.[8] ? 夏忠誠, 李敬會, 何慧 .「治未病』思想指導中風防治探析 [J]. 河北中醫, 2015, 37(7) : 1075.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21世紀有沒有什麼新的哲學思想或思潮?
※為什麼有些人思想淺薄?沒有深度?
※老子思想真諦
※姜文:不急於表達思想
※遇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