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3個圓圈就能確定你的職業發展方向

1.在人力資源專業服務工作中,常常要為企業做職業發展階梯的規劃,這主要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設計員工職業發展晉陞的通道,進而能夠激勵和留用人才。然而,對於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來講,考慮的視野和角度就有所不同,會更多從個人一生職業發展的方向與取得更大的職業成就來考慮。

  多年來,總有不少朋友向我諮詢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最近在幾個在線知識平台問答以及企業服務過程中,有4位分別是28歲、30歲、36歲和42歲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說到,對自已的職業規劃與發展感到非常迷茫和困苦,希望能提供指導意見。有鑒於此,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職業規劃的方法。

  有關職業規劃與發展的理論、測評工具和書籍非常之多,但大多比較複雜晦澀、讓人望而卻步,我想很多朋友還是希望能找到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來做職業的選擇。

首先,我們把一個人的職業發展階段大致分為4個階段:

  ●30歲之前:探索期

  ●30-35歲:定位期

  ●35-40歲:穩健期

  ●40歲以後:收穫期

  2.探索期(30歲之前):學習技能、經驗,積累人生閱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應該多去嘗試、多去冒險,不要前怕狼後怕虎。「沒有經歷哪有經驗」,一個人在探索期如果工作的崗位和工作內容過於狹窄,不利於自己綜合能力素質的訓練提升,進而影響長期的職業發展。況且,只有多去嘗試不同的崗位和工作,才更有可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所在。在這一階段,大可不必擔心失敗(甚至可以說,失敗比成功更可貴),因為即使失敗了,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與機會重頭再來。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的探索期,主要任務是賺取能力、經驗和教訓,而不是總想著在這個階段賺很多錢,這多半不太現實;或者有些人急功近利,賺了快錢,卻輸了一生。

  定位期(30-35歲):對於職業生涯規劃來講,這一階段可以說最具有決定性的階段。一個人最好在這一階段非常清晰自己到底要做哪個行業、特別是要做哪個專業?而要做出這一決定,一定要明白自己相比於其他人的「獨特的職場競爭力」(USP:Unique Sales Point)---比如說,你很想得到一個成功企業的某職位,另外有99個人也來競爭這一職位,那麼,你能否清晰、客觀地告訴企業,你在目標崗位所需要的哪些能力、素質和經驗方面肯定可以比其他99個人強,比他們做得更好!如果你自己都說不出來、或者雖然你可以說但內心知道並不具備,那麼,你必須儘快地磨鍊出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否則的話,很可能會成為你長期職業發展的隱憂,小而言之,影響你找工作,大而言之,可能影響你一生職業(事業)的發展成就。如果一個人過了定位期(35歲)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接下來會變得越來越焦慮,甚至時常感到懷才不遇、怨天憂人,直至在不斷的哀嘆中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

  穩健期(35-40歲):這一階段要把已經定位的工作做深、做透、做出口碑來,也就是要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個人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實際的工作業績,來塑造職業的口碑,最好能夠在行業內建立良好的職場口碑。最起碼的,要做到在你工作的企業中你建立起了別人不可替代的優勢。這一階段尤其要講求專註,唯有聚焦才更能做出成就。

  收穫期(40歲以後):這一階段是收穫金錢、地位和名望的時期。如果到了這個階段收入水平還很低,那麼如何來養家糊口?如果到了這個年齡還沒有建立起職業聲譽和地位,基本上也很難再有大的突破了,除非你自己做老闆。雖然不排除有些人屬於「50歲才是事業發展的起點」,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40歲還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

  3.而很多人職業發展的最大困惑,就是在定位期(30-35歲)不知道如何來定位?

  當然有很多的理論和工具都可以用來做這方面的分析,諸如職業錨之類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些東西實際操作起來不太簡便。我倒是認為,哈佛大學泰勒·本-沙哈爾教授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無意說到的三個圓圈的方法,是最為簡捷有效的方法,多年前我自己也親自做過並且指導好些朋友用過,建議各位不妨一試。

  具體來說,就是畫三個圓圈來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

  ●讓你開心的事:在這個圓圈裡列出所有讓你感到開心的事,項目不嫌多隻嫌少,也不分事情的大小與好壞,只要能讓你感到開心的事都可以,比如:旅遊、踢球、賺大錢、吃美食、看電影、做慈善、寫書、編程序……

  ●你能夠做的事:在這個圓圈裡列出你目前能夠做的事情,主要是指在職場上有人需要(即有人願意為這種能力與事情付費的)那些事情,也不分大小、高貴與卑賤,同樣是越多越好,比如:編程序、銷售產品、修空調、演講、講笑話、投資理財……

  與能夠做的事緊密相聯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優勢」,一個人最佳的職業選擇是做自己最擅長(最有優勢)且最喜歡的事情,當二者不可兼顧時,最佳的選擇就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蓋洛普在《優勢識別器》一書中把人的典型優勢分成34項,你不妨去研究一下。

  ●你認為有意義的事:在這個圓圈裡列出你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也是越多越好,不管別人怎麼看只要你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就行,比如:養活一家人、幫助客戶解決軟體問題、幫別人解決病痛、做義工、打假……

  毫無疑問,一個人的理想職業定位,就是這三個圓圈交叉重疊的部分,如果交叉重疊的部分不僅一項,那麼,你再相互比較一下,到底哪一個方向才是你內心真正嚮往而且更有信心去做成功的。

  如果已經超過35歲還沒有明確定位的朋友怎麼辦呢?那就儘快找到自己的相對競爭力、最好結合你以往這些年工作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和資源優勢來做一個選擇。建議不要從零開始,畢竟年紀不輕,風險很大。

  總之,對職業發展有迷茫的夥伴,其實不用總去求助於家人或朋友來幫你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因為只有你才最了解你自己。建議去找一個絕對寧靜不受干擾的地方、切掉任何外界的聯繫,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和現實,認認真地畫好這三個圓圈,最終找出自己的職業定位,然而畢其功於一役,去創造輝煌的職業人生!


推薦閱讀:

人生迷茫的時候,如何找尋新方向?
500強資深HR透漏給實習生的秘密
那些年求職的迷茫

TAG:職業發展 | 職業 | 發展 | 發展方向 | 方向 | 職業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