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人之傲:怒折蒙古帝國「上帝之鞭」

華圖教育與中國文聯出版社聯合推出本人視頻新作《華夏魂》27

中國南人之傲:怒折蒙古帝國「上帝之鞭」

公元1271年,蒙古帝國在中國建立大汗汗國,國號為「元」,所以元朝又稱「蒙元帝國」,開國皇帝系蒙古帝國創建者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

忽必烈在中國統治期間,曾經把元人「人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所謂色目人,指的是蒙古之外的女真等游牧民族。

所謂漢人,是指北方漢人。

所謂南人,專指南方漢人。

同為漢人,為什麼要分成兩類人、且等級不同呢?

這體現了蒙古人的征服與報復心態。北方漢人「歸順」較早,南方漢人則抵抗激烈,是蒙元帝國最後征服的族群,故被列為帝國最下等人。

如果以這個角度看,南人被蒙古人「末視」,恰恰是他們的驕傲。

而耐人尋味的是,本處南方的四川人,卻未被蒙古人納入「南人」之中,而是納入「漢人」之列,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蒙古大汗忽必烈而言,在中國的地面上,最令他心情複雜的人群,大概就是「川人」了。所以,最後他只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川人」致意。

熟悉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地位上升,與哥哥猝死有關,而他的哥哥就死於川人城下。

這是怎麼回事呢?

眾所周知,蒙古帝國分五個汗國,統治中國的蒙元「大汗汗國」只是其五分之一。而在蒙古帝國未分組之前,整個蒙古帝國都是由蒙古大汗統一指揮的。第一任蒙古大汗就是建國者成吉思汗,第二任蒙古大汗是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第三代蒙古大汗是忽必烈的哥哥蒙哥。這個蒙哥比弟弟忽必烈彪悍,曾率兵征服過歐亞許多國家,以驍勇善戰著稱。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征服世界目標中,中國早已被鎖定在內。宋蒙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結束,延續近半個世紀,它是蒙古遠征軍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一場戰爭。

其中,發生在蜀地的釣魚城之戰,堪稱蒙古鐵騎的一場「滑鐵盧」戰役。

公元1259年,繼承蒙古大汗之位的蒙哥,已頭頂「上帝之鞭」的光環,指哪打哪所向披靡。他急於想建立超越父祖的霸業。這一年親自出征,揮師十萬南下,拉開了征服南宋的戰役。他勢在必得,一定要讓中國本土最後一個漢族政權融化在他的手上。然而,這一次他失算了,南人沒有屈服,他卻永遠倒下了,倒在了中國南方——釣魚城。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裡既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是入川兵家必爭之地。

所向披靡的蒙哥及其蒙古大軍,縱橫歐亞大陸,以為拿下一個小小釣魚城易如反掌。當年二月初二,蒙古大軍渡過渠江,包圍釣魚城。

此時釣魚城的守將是南宋合州知州、諸軍都統制王堅,此人系南宋著名軍事家、「虎帥」孟拱的部下,以築城守關、敢打硬仗著稱,在抗蒙戰役中屢立戰功。蒙哥遇到此人,就算遇到剋星了。

兵臨城下的蒙哥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地遣人至釣魚城招降,王堅毫不猶豫,斬殺招降者。不僅如此,還把人頭掛到城頭上,表明要和蒙哥血戰到底,誓言此城就是蒙古軍的墳墓。

蒙哥惱羞成怒,下令攻城。以為指日可下。結果一天沒攻下,一個月也沒攻下,連續5個月攻城不下。原來,王堅以逸待勞,早已創建了山城防禦體系。川軍在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星羅棋布,互為聲援,構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釣魚城即是這一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兵精糧足,固若金湯。

王堅在這裡擺好了和蒙軍死磕的架勢。

其間,戰況慘烈。蒙軍一度登上外城,與守城宋軍展開激戰。《元史·憲宗紀》稱,攻城蒙軍「殺宋兵甚眾」,但蒙軍的攻勢終被宋軍打退。遂屢攻不克。

蒙哥率軍入蜀以來,沿途所經山城寨堡無數,大多守將不戰而降,尚未碰上一場真正的硬仗。一個南方小城,竟讓所向披靡的蒙軍小半年不能推進半步。蒙古大汗急火攻心,命令在釣魚城西門外築台,以窺城中虛實,他想看看這小城裡到底有多少神兵神器。

七月二十二日,蒙哥親自登台窺探。這時發生了一個極其重要極其戲劇性的事件:這伙探子被宋軍發現,王堅令霹靂手集中發炮擊之,炮彈命中目標,「桅人遠擲,身殞百步之外」。親臨現場的蒙哥,被炮轟倒,從台上滾落於地,「因成疾」。

根據《元史》記載,從夏曆六月起,也就是公曆七月下旬,蒙哥即「不豫」,也就是說「不行了」,最後不治身亡。

關於蒙哥的死因,說法不一,謂「中箭、中飛石而死於釣魚城下」系其中之一。宋史多記載「元主為炮風所震」或「元主驚悸而死」。

《宋史》還記載了蒙哥的最後時刻。蒙哥被炮擊中後,王堅來個火上澆油。他從山上天池內釣起一條三十餘斤的大魚,令軍士做成鮮魚麵餅,並附上一封書信投到蒙古御營,上書:英雄的蒙兀兒!請你嘗嘗我們的鮮魚麵餅吧!如果您願意,我們再戰十年,如何?蒙哥看完信,從病床上負痛而起,對侍從說:日後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言罷氣絕身亡。

蒙哥死後,沒有大魚餅,也沒有主帥的蒙古軍士氣全無,所有徵蜀的蒙古軍相繼北撤,前線各處攻伐也隨之停止。

蒙軍全線北撤,至此,釣魚城之戰以南宋的全勝而宣告結束。

釣魚城之戰,延續了中國境內唯一漢族政權南宋的存活時間,而且,還幫了很多國家的忙。

13世紀初,如同一股無法抵擋的旋風,蒙古騎兵從亞洲迅猛地刮到了歐洲。1219年,蒙軍開始西征。接連三次西征,不僅令蒙古的版圖擴展到中亞地區和南俄,甚至橫掃眾多中歐國家,成為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界性徵服戰爭。

面對可怕的蒙古騎兵,整個歐洲都在瑟瑟發抖,有歷史學家在《全球通史》中明確指出:「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蒙古人繼續向埃及和北非進擊,從而完成對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征服。」蒙古大軍的西征歐洲,被歐洲歷史學家們認為是上帝派來懲罰歐洲的,所以他們稱蒙古遠征軍為「上帝之鞭」。而釣魚城一戰,卻折了這根鞭。世界歷史的長河就此拐了一個彎。北非與中東歐更多城市,由此躲過了蒙古鐵騎的踐踏。所以,戰後釣魚城被歐洲歷史學家稱為「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之戰甚至還幫了一個蒙古人的忙。這個人就是忽必烈。哥哥當大汗,他只是個王,現在哥哥突然去世,大汗之位非他莫屬。釣魚城戰役結束時,忽必烈正率兵攻打中國江南,聞聽哥哥死訊,也急忙撤軍北還,馬上把精力投入繼承大汗之位上來。結過一番捨我其誰的內部競爭,半年後即公元1260年5月,忽必烈於中國河北唐山開平古鎮登基,正式就位蒙古大汗。

歷來戰無不勝的蒙軍,為什會在中國南方遭遇從未有過的失敗?

可以說,這場釣魚城之戰,既是攻守之戰,也是精神之戰。南人以不屈的意志,彰顯了漢魂餘韻。守城主將王堅就此名垂史冊。終其一生,蒙古人也未能征服這位英雄,後來,王堅是在南宋滅亡前夕,死於本族奸佞賈似道之手。

釣魚城過後二十年,南宋終於滅亡。其時釣魚城成為一座孤城,城中以「不可殺城中一人」為條件,放下武器自願終止抵抗。釣魚城這才落入蒙古人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殺人過億,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且要屠得乾乾淨淨。唯有由釣魚城前後抵抗了36年全身而退。不能不說,這是川人的不屈精神征服了屠夫,令他們放下屠刀。

而且,征服整個中國、成為元朝開國皇帝的忽必烈,將元人分成「四等」時,欽定「川人」為「漢人」,高於最末等「南人」一格。

將最早征服的北方漢人和最晚征服的南方漢人,歸於一種人群。儼然,忽必烈這是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不屈川人」致禮。

現在,重慶合川釣魚城已經成為旅遊景區,在這個景區依然可以看到當年遺迹。景區內有一處西岩半坡,坡上有一塊巨石,石上殘存著一些可讀的文字:「漢……跨開達……逆丑元主。王公堅以魚台一柱支半壁……」據專家考證,上述殘文中的「逆丑元主」指的是率部攻打釣魚城的元憲宗「蒙哥可汗」,「王公堅」指的是率領釣魚城軍民守城抗戰並擊斃「蒙哥可汗」的漢民族英雄王堅。文字褒揚了王堅「以釣魚城一柱」「支撐了南宋半壁河山」。正如明朝史學家鄒智所言:「向使無釣魚城,則無蜀久矣,無蜀則無江南久矣。宋之宗社,豈待崖山而後亡哉!」如果沒有釣魚城之戰的勝利,則四川早就被蒙軍佔領了,南宋也會早早滅亡,不會等到二十年之後的崖山海戰。

壯哉南之川人,死戰小城,保了華夏二十年江山。雖然南人抗蒙,終以失敗告終。但畢竟留下了雖敗猶榮之詩篇。當時受蒙元驅使,甘當牧馬人走卒之漢人,前以張弘范打頭,後以范文虎為首,張弘范系河北定興人,范文虎祖籍山東,均為北人漢奸,他們為侵略者帶路,不遺餘力替外族鎮壓本民族反抗,已全無民族氣節可言。泱泱漢魂,沒有在中原留下深刻痕迹,而是最終留刻在了南方的小小釣魚城。人言「崖山之後再無華夏」,未然;而「漢魂南留」之說,信矣。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蒙古帝國 | 帝國 | 蒙古 | 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