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與生活的融合

出自夢溪論壇bbs.my0511.com,凈明山人講(簡介:宋智明先生本名宋銀福,自號垟山凈明,一九五七年生於浙江溫州,二零零四年十一月示寂於廣西桂林。先生法緣殊勝,十五歲遇大善法師皈依佛門;十六歲始,輟學追隨李德生先生五年,修學《起信》、《楞嚴》等諸禪凈經論,通達教理;後折服於天台妙觀,拜振蓮法師深入天台法旨。 多年來,先生以宋智明、石頭人、無心人、禪心、護法子、西歸子、曇花、亦禪等筆名,先後在《法音》、《禪》、《佛教文化》、《上海佛教》、《廣東佛教》、《台州佛教》等國內著名佛教刊物,及香港《內明》雜誌等,發表佛學文章近百篇,或初機接引,或機鋒直指。其所作之《禪觀入門》、《教觀入門》、《圓覺經直講》、《六妙門全書》、《凈土持念法要》等五部著述,被台灣圓明書局,收入「般若文庫」叢書,流通發行。先生曾於學人泛修法門,而指出:禪與密及禪與凈的雙修與融通,在因地修學位即為有害,在果地則為有益。有害者因其未悟「雙」旨而成執著,有益者萬法同歸而成大用。因此,修密所證者非即禪宗而是通於禪理,悟禪行密者非密宗而是方便用。「宗」旨不可濫,行者宜於專,如是方得勝進。何況與道教、氣功雙修呢。 ——————摘自百度百科)-----與桂林居士談禪 實際上生活就是修行,因為人離不開自性的行為。他通過行為來反觀自我。但是修行的人,他依然是一個人,他為什麼和世俗人有不同呢?他的差異在那裡?這個他的就是見地,和他的發心,依這兩個作標準的。他的見地是什麼?他怎麼看世界,怎麼看自我,他的人生目標在哪裡?就是他的走向,人生的走向,他思維的那種理性,因為哲學家有理性,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他思維的方式,那麼學佛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這個要自己去領悟的,領悟到一個極高的見地,這個見地,你超越一切,超越你的自身和社會環境與宗教環境,有一種超越,是說你能夠登高,瞭然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類的業、因果、修行的變化,我們所要達到的佛的境界是什麼?因為信佛,你要了解佛,同時要了解人,了解和佛有什麼距離?人和佛有什麼不同?是什麼東西成佛?不是成身體上的佛,那肯定是心靈,那麼要認識佛,不可能在佛的那邊認識,因為你不是佛,沒有圓滿的佛,那麼你依你的心靈去了解佛的時候,佛的功德和智慧回印在你的心靈上,因為你具有這種素質,就是佛性。當中具有這些因素,通過你的觀察,你的思維、領悟,領悟到佛的那個真實的地方,原來就在你的心靈當中,這叫見地。然後你有一個發心,這個發心就是開發覺悟的心,智慧的心,慈悲的心,作用於你的生活,而發心之後呢?有你的行動,這個行動表現在你的語言、工作、事業、情感,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一切一切都從這裡發心的,通過發心而行動,進入了行為的階段。那麼通過行為以後,你會有很多的變化,因為你作用人生,在作用處起變化,而這個變化又回到你的見地和發心當中來,不斷地檢驗你的見地和你的發心,檢驗到更加成熟更加圓滿,那麼這條路這樣走下去,他就沒有止境。悟只是一個里程碑,你首先要達到悟,然後才有你的行,你沒有悟,就沒有真正的行,但是在悟之前,也要你的一種體現或者參究。悟的這個過程,就是學佛者,向善知識參學,看佛經、打座、觀察,或者說念佛念咒的修學的過程,真正的明白的人生,明白自己本有的佛性,明白自己真正智慧的一種觀照,世界是什麼樣的?人生是什麼?未來的究竟是什麼?這一切一切都在你的心靈深處明白,那麼做一個不受惑的人,不會再迷惑的人,無論怎麼講,無論佛經怎麼講,世俗的人怎麼講,那你都不會迷惑,只有你不會迷惑,你才會有自己的眼睛,看得很清楚,我該怎麼做?只有你達到了我知道、我怎麼做的時候,人生才有真正開始。這個時候,你不用問人,我知道怎麼做,我知道怎麼對待人,自己的家庭、工作、事業,一切我知道怎麼做,當你知道怎麼做的時候,你的路就拓開了--------拓開了你的前程,所有的前程都在你的腳下,不在別處,所有的因果你自己承當,你的相貌、你的社會地位,你的功德成就,全部在你這裡不在別人的地方,這就是學佛和生活的融合,自然融合關鍵一點就在這個地方,這裡明白了,一切就明白了。在生活中體會是對的,但是你有一個觀察的智慧,能夠觀察事物的緣起,觀察它的源頭,觀察它的因因果果,觀察佛講的每一句話,你所能接觸到的話的真意,為什麼這樣講?比如佛講人間是苦,為什麼是苦?苦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樣才能消除這種苦難,這種煩惱的痛苦,或者對煩惱、對解脫、對修行,為什麼要念咒念佛,這一切你要明白祖師講話裡面的東西,他為什麼這麼講?這是一種領悟力,但這種領悟力,是從觀察來的。但是另一種領悟力是從離念中來的,離開念頭,離開分別、離開對立,然後你得到了一種清晰,得到一種透徹,就像透明的水一樣,你回到了你原本的狀態,人的心靈的一個原本的狀態,原始的、沒有經過外在影響的,那種清晰,明朗的狀態,這是禪宗講的本來面目。你要回到本來面目,然後你肯定這是你自己,就是沒有我相的我,它是沒有相的一種虛明,一種真實性。佛教常常以這個形容,比如說月亮,用月亮來形容,用光明、用虛空、用透明的水晶來形容你原本的心,一個修行人如果沒有回到他原本的心,他所有的修行都是虛妄的,因為修行人要獲得他的原本的心靈的清澈,那種自然性,那種真實的靈性,這種靈性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人類一切都是由它創造的,但是人類會存在這個上面附有無明,他會執著和顛倒。但是你回到了那個既沒有分別又沒有染污、沒有顛倒的,沒有執著、沒有自我的那個真實,那就是一個真實回歸的道,真正解脫的地方,然後以它來起用,用於生活,你和別人講話不一樣,別人講話可能帶有一種自我的個性,不好的成份,你沒有,你能沒有私心,你不是為了工資待遇、名利等,一些虛榮的東西,你沒有,你雖然在很熱鬧的街道上走,別人覺身很煩,匆匆忙忙在走,很多人在路上為了自己的某些事,但是你很悠閑,你好像在花園裡一樣,很悠閑地路過,這裡你的心不一樣,你的心徹底改變了,獲得了一個新的心,新的心靈,然後再去看世界,這個世界不再是醜惡的,不再是煩惱的,不再是鬥爭和矛盾,不再是牢獄。有的人說,人生生死就像牢獄一樣,非常的苦,為了一生的生活,為了情感,為了自己的事業奔波,他沒有在花園裡散步,瀟洒自在,這是悟的人生,他悟到了他原本的地方,悟到了心靈的世界,心靈的花園、心靈的原本的狀態,那麼後天的無明,執著的東西都被他化掉了。當然人還有習氣,還有個性,逐漸逐漸在這種虛明的體性中,他被它融化了,周圍的人也被它融化了,和他接觸的人,他得到了法益,那種清新,得到了智慧、明朗,得到了那種沒有煩惱的、沒有情感的親和,一種慈悲的親和,他會獲得這個,然後人生一切都在變化,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悟的道。其實悟只是一個里程碑,是開顯正智之眼的一個關鍵,不是兩個東西去挑,一個是我的修行,一個是生活,不是拿兩個東西去融合,那他不可能真正的融合,他始終有一個矛盾的存在。你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而生活不再是一般的生活,是一種心靈的藝術,心靈的再造,他是一種創意,。心靈的生活,就是我們所謂的妙用,是佛的生活,是禪師的生活。禪師的生活,他不是說我要追求錢,有了錢以後我才能如如地生活,不是,你現在有多少錢,能夠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能夠怎麼樣,有什麼地方住的,有什麼樣的衣服穿,什麼樣的工作,就好好在這個當中做,在做當中因為你的心靈在放光,心靈在發揮得最好的狀態,結果呢?他推動你的生活,使你的生活往更好的地方轉變,使別人會對你的認可,使你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完美,你的創意、你的作用更加善巧,那麼你的人生在這種因緣作用中推進,你不是被社會拉著跑,追逐於社會,而是你本身的作用在推動於社會,顯現著更加好的境界,這是悟的人生。他這點和人不同,他不會對自己不滿足,也不會怪罪別人:你們不行,對我有影響,有障礙,他不會這樣想。也不會說社會不承認我,我的能力很大,你沒有重用我,他不會這樣想。所以說,他到了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放光,哪個地方就充滿著生機,最窮苦的時候也會獲得樂趣,因為幸福是沒有標準的,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幸福是心靈的感受,但是一般人的幸福,他來自於物質的豐富,或者外在的刺激和自身的慾望,和這些有關。開悟的人的幸福,他和外在無關,他身體的舒服不舒服無關,他純粹是精神的,因為他回歸到原本的心態,原本的狀態。原本的狀態本有幸福的,本具幸福,我們佛教講法樂充滿,他本有這個幸福感,因為外在的幸福是感覺,他不要這個幸福,所以他不要外在的刺激達到幸福,他本來就幸福。一個人達到本來幸福的時候,內心才能真正的慈悲眾生,使周圍的人感到幸福,如果有一個他有一點點感到不滿足,感到不幸福,他就會有一種不安,或對別人有所要求:你對我不好。或者吃的飯菜不香,或者這個工作不如意,或者城市太亂、太臟,或者市政府無能,他有這個抱怨,有這種不滿足感,所以社會的發展是人在這個社會發展當中,那麼他的所有的存在意識,所有享有一切,他有個逐漸滿足的過程,如果他下子超越了,他承受的滿足,就是說他一下子暴富了,一下子地位很高了,他就會失控,心靈失控,或者兩個城市比較,一個城市發展很快,一個城市發展很慢,那麼他的心靈會失去平衡,他會驕奢,他會任意地發展自己的慾望。所以說人類本身的所有社會的空間是因為人類的需要而逐步逐步發展的,因為有這種因素的關係,所以說一切過於追求的,過於竟爭的,會對人類帶來沉重的負擔,帶來很大的負作用。人類生存的本身會感到很痛苦,感到不安,他要失去過去,又要獲得一個新的起點的時候,在這中間的轉變很痛苦,非常的痛苦,。所以人類的幸福是因為一點點的得到進步,一點點享受,一點點往好的地方發展,他才會有幸福感。修行也是如此,他的煩惱和執著,一點點化掉、化掉,獲得一分分輕安,一種法喜,一點智慧,是這麼一個發展過程。當他一旦執著自我,在這裡修行當中,產生一種竟爭,一種追求,追求我早一點成道,早點開悟,修得更多,或者和師兄弟比較,那他修行就錯了,和社會的竟爭錯誤一樣,他已經過度了。禪與實際生活的觀照問:我有個問題,就是大小, 顏色, 好壞問題,現量比量,現量沒分別,完全沒現量,那就是痴呆了,有個比量就是靈知了了。我現在比如買東西,如果我連好壞, 大小,這些都分不出,那我就是痴呆,我能看出來,就是靈知了了,那麼習慣上總是要挑好的, 挑大的,這個是不是產生分別心?師:這裡面有幾個層次,因為修行的人程度不同,一般人他都是比量,或者是非量。比量就是說客觀地知道這個東西好壞,非量呢? 他在這個客觀上還要想好的,還要許多不切實際的妄想,這叫非量, 不正確的想法了。就是說,他產生了一種感情上的執著,就是超越現實之外的一種追求,這兩種都是一般的人所有的。那麼修道開始見性的人,到一定時候,他只是現量,只是在當下,他是不分別好壞的,他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不去分別世界的善惡, 是非, 好壞,他一直在體性清凈不動當中,不分別好壞。有的人會說:這個人很笨, 越修越笨。有的出家僧人被他的師父打罵:怎麼你什麼事都不會做了,他說我在現量裡面沒有辦法起心動念,沒有辦法分別這些事物,這是一個階段可以的。到這個階段過了以後,他要起照,起照比量就是現量,現量和比量在同時不二,這叫差別智。而且又沒有分別, 沒有妄想,他知道事情的好壞,善惡分別的非常細,甚至別人的起心動念, 境界的差別都分別出來,象鏡子很多照來一樣,但是他是當下的,一照就知道。象蘋果擺在前面,他一看哪個蘋果不但顏色好, 而且他裡面的本質怎麼樣, 都知道。插問; 那我去買東西, 拿好的拿新鮮的,我當然不要腐爛的,我這個算不算動了妄念。師: 看你有沒有貪心。插說: 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就是問日常生活該怎麼做,是不是就是馬大哈,唷!就是不要有貪念。師; 對!插說: 就是一上就很清楚, 就是不要刻意地再分別這個、那個。師:一個是智慧,智慧是什麼? 智慧是知道壞,一看就知道;第二是方便,方便就是根據我們的需要,拿我們所需要的。一般的人在這個時候會想:我要想好的,而且好了給我受用, 我就喜歡,他又會起這個念頭。我們這個念頭沒有,是一種方便,我們需要什麼就拿什麼。插: 不要有一個造作。師: 不要有一個作意貪,作意就是我們的分別,凡夫的心態,貪心就是修行人痕迹。有的修行人會有這個習氣,他會喜歡什麼,會落在這個上面,儘管他知道這個事情是空的, 不可得,他會有這個東西在。其實佛在法界當中,也是這個過程,舉蘋果的過程,他也拿最好的,他要把地獄去掉, 執著去掉,把鬼畜生一直到天上的業去掉,好境界他也去掉,就是菩薩道地的功德,他也去掉,他要成就最好的。阿彌陀佛不是把21個億世界的凈土中最好境界取來,成為一個極樂世界,諸佛不是取最好的功德莊嚴來成就佛?他不是貪心,他是智慧方便,我們修行人要成就最好的。禪的生活運用禪人的事情有不斷用功和不斷起用的過程,一旦明白了就無礙了,就不會怕念頭,知道這個念頭是你的作用,可以這樣用也可以、那樣用也可以,你是主人,你不能說念頭好,也不能說念頭不好,它沒有好和不好,是你的一部分,是你生命的作用,只要你不跟它跑,不執著於它,那你就獲得一分自在,自然會安寧下來。因為清靜和安寧是你的體性,這念頭是你的用,用過度了,平時用得太多,所以說它太亂,像小孩子管不住了,就是這個意思。後來你要用就用不用就沒有,你的念頭是你很自在的妙用,也就不再是念頭了,到後來成為智慧光明。人有它的習慣性,喝酒吸煙,他習慣成癮了,戒不掉,離開它就不行。我們的吃飯、睡覺,我們的思想、工作都會有個習慣性,那麼這些習慣性形成以後,我們用智慧化解它的習慣性,這個被我們所用的主人,我們用它也可以,不用它也可以,修行後來就這個境界,而不是說非要這樣不可。打座當中不要追求入定,要認識它的源頭,它從哪裡來?是什麼東西在念咒?要認識它的源頭,修行最終要明白自己,真正的源頭,真正的自我,沒有自己的自己,真正明白以後,就超越修行,也就是回到生活來,就是生活。有的人在覺性當中,你看我聽到這個聲音,這是覺性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不要修的,它是原本的,只是它上面在它的作用處有些東西,有干擾的東西,就是人在生活上,積累了那些東西,如果你把這些去掉,佗就是原本的佛。只是當你不用去想知道這聲音的時候,它就是佛性的作用,你不用想就到了,它就是佛性的作用。你既不住在清靜當中,也不怕染污,也不會執著於外部的世界,你的心住在當下,當下的一種覺性當中,那這個時候你會明白,明白原來就是這樣,那修行的一切目的就是回到這個地方。你不需要有一個過程,比如說我要定下來,我要空,我要什麼樣,不需要執著這個,只要你明白,你作用的本體本身就是佛------佛性,那麼你處處不離佛性,處處不離開這個,這叫真修行。不管有念頭沒有念頭,都不離這個。他不需要把所有的法都修完,他已經成了道果了,還學什麼呢?就是用了,但是後來的人就不懂這個,他要學很多很多,結果被修行所障礙,就像佛教里一個比喻:一個瞎子,他在一個黃金的房子里,所有的傢俱都是黃金鑄造的,非常高貴,但是他老是被黃金所傷,到處碰一下,碰出血來,因為沒有眼睛,住在黃金屋裡也沒有用,如果你是一個開眼睛的人,你不需要黃金的屋子,有一塊黃金就夠用了,夠生活了,日子過得很好,不要太多,主要是知道用,知道哪些佛法跟你相應,跟你有用,然後你在生活當中把這些佛法用活,體現出來,那就是修行。為什麼要打座?打座就是要把妄想歇下來,如果你知道妄想的源頭就是佛性,那麼你不要打痤,它也歇下來,它被你所用,想也可以不想也可以,那你就超越打座的境界,。不是說我要訓練出一種功能,通過念咒我要放一道光,去出現一些特異的神通,不是為了這個。如果為了這個的話,那些外道都有,佛就不需要出世,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都有這個功能,佛就不需要出現於世間。也不是因為吃和不吃,一定要吃什麼樣,一定要怎麼樣不睡覺,不是為了這些,而是對於吃,你達到了無礙,對睡眠這個境界你超越了,你超越了別人無法超越的東西,那些境界在你這裡不受障礙,你不會被這些所困擾,不會為睡覺、為工作、吃飯、穿衣困惑生煩惱,這也是一種超越就是一種修行達到真正目的的境界,別人整天為這些煩惱,人生的一切追求著,個人的享受,或生活本身的各種慾望,但是你對這些本身就沒有困惑。所以古人講,生死大事,在我這裡也沒有,沒有什麼叫生死,生死都沒有了,還要為生命的一個個過程而擔憂?那就更加沒有,不是修行的人都沒有病,而是他面對病痛的時候,他沒有事情,他不會因為病痛而煩惱,這是他的心沒有病,他的心裡從此沒有病,他不會對人類發生的一切一切而煩惱、困擾,我們稱沒有無明,修行的結果就是要打破無明,悟到真實,然後一切的體驗都是真實,對他來講都是真實。他睡覺也是真實性,他吃飯也是真實性,他不要作樣子,我不吃飯,我不睡覺,或者冬天很冷的時候,穿得很少,我功夫高,他不會有這些,他穿多一點也沒事。他有一個適度,一個自然的一個度,他可以穿得少,他也不會說我一定要穿得多一點,但他穿得少,功夫就比你高,他不會這樣。如果能夠領悟到這裡了,一切都是道,就是這樣,就是你的佛法,到後來你會覺得佛法已經沒有佛法了,就是生活,但生活已經不是生活,那是什麼呢?是你的作用,全部在你的作用裡面。農民種田,是他的作用,他的那個收穫,一年四季的果實,他的作用裡面出來的,他發現是他手裡的東西,他的菜,他的田地是他手裡出來的,是他作用裡面出來的,勞動創造了人類,就是作用,不同的勞動會產生不同的成果。如果你生活貧窮,是你的作用不好,你只能起這樣的作用,所以你的生活貧窮。有的人很富有,他作用在富有的地方,他能夠作用於發生財富的地方,是他的作用。人類的所有人,都是他作用的成果,他享受著自己的作用,一般的人會迷失,就是不安分地追求那種東西,不合理的東西,結果社會上有很多不正常現象,奸商也好,貪官污吏也好,他不安分,人類只要在作用處奉獻,作用處體現,人類的一切秩序會非常好,農民就好好地種田,不要去做生意了,畫家好好地畫畫,不要老是想到錢,你畫的好了,自然會有錢的,只要你的作用好了,你的結果肯定會好。但是你要認識自己,我怎麼去作用,我的作用點在哪裡,我在作用當中怎麼去體現最好的狀態,恰到,人文科學最高的境界,就是恰到好處的境界。種菜,他施的肥料,他種的季節,用的什麼種子,他要恰到好處,適合這樣的田地,他會收到最好的收穫,是個恰到的過程。那麼這就是悟後的人生,他在作用處,能夠恰到好處地體現,有的人比較誠實,純樸,那麼他作用肯定也這樣,在純樸當中作用,那麼他面對那些比較狡猾的人,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應對,沒有辦法和他們周旋,那麼他的作用點肯定不是這種人,他不可能在這種人裡面作用,他要在純樸裡面體現,那麼他要找到他的田地,可體現自己純樸的地方,那他就找到地方了。如果很老實,純樸的人做生意,不行,他學不來,那種場合不行,人生要找到自己的作用點,那個是智慧,找到作用點去發揮,無論什麼人都是有用的,最笨的也是有用的,只要你放在適合的地方,體現他的價值,要去觀察,要去發現。有一個我在峨嵋山碰到的一個畫家,他非常的內向,讀書也讀不好,父母跟他說,你就不用讀了,你喜歡什麼,他說我喜歡畫畫,他就一直畫畫,也跟過一些老師學些技巧,他自己覺得日子過得非常好,他跟人講話不會講,他碰到我的時候,講話講不出來,他的畫的藝術境界很高,還辦過很多畫展,他有成就,他就找到自己的作用點,他的人生很充實,一天天過得非常自在,他找到自己的作用點了。就是找到這個點,需要機遇和智慧,為什麼很多人看相算命,他就是需要知道自己在哪裡找,我契合點在哪裡,我的命運是怎麼樣?所以他就是在哪裡找,我生意會不會賺?我讀書能不能讀上去?他就是通過那些來啟發自己,去找一個作用點,所以他們為什麼會有生意。所以修行只是一個過程,他不是目的,目的就是你的作用,人生的作用,這個作用是無窮無盡的,一生又一生,不斷去作用,而且一輩子比一輩子好,今年比去年好,他的作用越來越好,這就是一種圓滿的人生。像西藏的活佛,一世世地轉,轉一世好一世,他越來越殊勝,人生就這樣轉過來的,轉上去的,在作用處轉變。我的體會是,我每教一個佛學院,都是一次提高,我到了那裡去看藏經,他們那裡的著作,和他們的法師交流,那麼在教學生的時候我用新的方式去教他們,那麼通過一次我的作用,就變化了,一次次上去,結果,教的學生,程度也越來越高,從普通的預科班到正科班,到帶研究生班,一步步上去了,然後超越教學,固定的教學超越了,不要固定教課,不要講一部經,隨機的講,面對不同的人我去發揮,在發揮當中我又有變化了,因為人不同,比如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的特點,我跟他們講一百種話,那一百種話在我的內在揉合的時候,又產生新的東西,新的智慧,新的作用點,他又會產生。比如畫家、哲學家,各種各樣的老師,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們的一種作用,人生體現在我們這裡,人生的進步是這樣來的,一種交融中的體現,你要和人接觸當中,發現你自己的內在,內在的智慧,也找到自己新作用點,轉到後來他沒有止境的。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舉報詐騙電話(或者簡訊)號碼的平台?
懷孕時候可以養貓么?
在十九世紀,做「佛系」青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廣東的名小吃有哪些?
說起『港味』兩個字,你最先想到什麼?

TAG:生活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