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醫學的道士你知多少?
1.黃帝——中華民族的始祖、道家的始祖
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又登過王屋山,得取丹經。並向玄女、素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我國古文獻也多有黃帝創造發明醫藥之記載,咨於岐伯而作《內經》。
1.黃帝
2.華佗——著名道家方仙道士
字元化,幼名旉,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華佗與董奉、張仲景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2.華佗
3.王冰——治病求本,本於陰陽
號啟玄子,年輕時篤好養生之術,留心醫學,潛心研究《素問》達12年之久。著成《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為整理保存古醫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治病求本,本於陰陽」的原則指導下,臨證強調應明辨陰陽水火。
3.王冰
4.陶弘景——山中宰相、茅山宗祖師、化學家之祖
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閱為務。」
4.陶弘景
5.孫思邈——濟世活人,尊為「藥王」
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後世尊奉為"藥王",在很多道教宮觀里都有"藥王殿",醫德高尚,重視養生,濟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
5.孫思邈
6.冷謙——明朝權威音樂大師、修道高人
明初道士,字啟敬,或曰起敬,道號龍陽子。武俠小說神話般的傳奇人物,是道家的養生大師、醫學大師、以及宮廷音樂大師。
6.冷謙
7.李時珍——醫藥大家之集大成者
字東璧,時人謂之李東璧,醫林一代宗師。雖然沒正式出家當過道士、但是其一身醫學、卻是在道士是傳授之中成長而成的。 在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
7.李時珍
8.劉完素——開創金元時期「河間學派」
字守真,別號守真子,自號通玄處士。從25歲開始研究《內經·素問》,直到60歲從未中斷,學識淵博。治法上多用寒涼葯,並創製了不少治療傷寒病的方劑,對後世溫病學說有所啟發,形成金元時期一個重要學術流派「河間學派」。
8.劉完素
9.張從正——金元四大家之一
字子和,號戴人,金朝四大名醫之首。對於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做出貢獻,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稱為「攻下派」的代表。
9.張從正
10.董奉——隱居山林治病修行
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少年學醫,信奉道教,稱杏林真人。一身隱居山林,治病修行。
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郁然成林。
10.董奉
11.楊上善——編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
初唐時人,正史無傳,生卒年不詳,官至太子文學,編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書保存了早期的《素問》風貌,得到現代學者的重視,是研究《黃帝內經》的重要參考書。
11.楊上善
(文:妍煜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第二十三章:道士投髡
※靈界啟示錄第十八卷 下葬風水及健康解答
※道門俗家弟子和道士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和一個道長搭話?
※在紅塵俗世中修道與專門住廟修道在性質和果位上有什麼不同?各自的特點是啥?如何判斷自己屬於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