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悅讀| 這位老師堅決不做的四件事,令人深思!

作為一名教師,我給自己定下了四個「不」:不上沒理念的課;不用舊教案;不試講;不上重複的公開課。

1、不上沒有理念的課

我的教案與眾不同,第一項內容便是教學理念。我認為教材是課程內容的載體,而教學理念是引導落實課程內容之舟的航標。為什麼要教這篇課文,為什麼要這樣教這篇課文,為什麼對這個班的學生這樣教這篇課文,應該給出明確的答案,不然就只能做教材的奴隸。每節課所持的教學理念絕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而是結合課程、教材所做的一段較為完整的分析。

比如,教《祝福》這篇小說,我翻閱了大量有關的論文資料後,提煉出核心觀點。大量的案例證明,這篇小說的教學往往被「四條繩索」死死地捆住,教師躺在「四條繩索」里睡覺,學生套在「四條繩索」里無奈,實質上處於假閱讀狀態。於是,我定下「還給學生自主閱讀權」的教學理念,課堂為之異彩紛呈。這個習慣讓我能從課程的高度、教學論的角度審視教材和研究課堂教學,獲益良多。

2、不用舊教案

教師們都清楚,一堂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學設計,又有令自己幸福的課堂體驗,那是非常難得的教學智慧的結晶。但是,如果一旦躺在這個「安樂窩」里不起來,昔日的智慧就成為成長的絆腳石。於是,無論多麼滿意的教學設計,用過了立即封殺,絕不使用第二次。這樣每教一遍,我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教學設計,因此在我眼裡沒有舊課文;同時,更深刻地領會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語文教學中的含義。

3、不試講

各種公開課推動了教研的深入發展,為了上好公開課,磨課成了備受人們重視的教研方式。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磨課,因為磨課讓我失去了上課的興味,我認為備一節課需要保持絕對的新鮮感,才能讓我帶著無限的激情與渴望走上講台。

經過反覆打磨的課,失去了自然稜角,處處圓潤融通,上課鈴一響開播,下課鈴一響結束,太過一板一眼。這種虛假往往會誤導聽課教師。當然,我不磨課並不是不認真備課,每當接到公開課任務,我總是在心裡反覆設計、推敲、調整,我稱之為「心磨」。

4、不上重複的公開課

這一原則讓我不斷為公開課探尋更好的教學資源,並時時刻刻處在備好一節課的狀態。比如,讀到好的文本,及時收藏起來備用;不斷地「啃咬」那些被其他教師上「爛」的老課文,看看是否還能弄出些新東西;堅持不懈地探尋閱讀教學的真諦,做到教學即研究,研究即教學。比如,圍繞《荷塘月色》一課,我先後搜集了40餘篇研究論文、案例等資料,寫出三萬餘字的研究心得,這讓我對《荷塘月色》的教學擁有了較強的主動權。不僅自己逼自己,還要用他人逼自己。聽到其他教師的公開課,感覺還有探索的空間,就自己再來一遍。

這四個「不」帶著倔味,不過這味道越熬越好聞。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蘇州中學園區校)

內容來源:中國教師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悅讀一樹梨花春正好
櫻花盛開時:南京玄武湖賞花悅讀攻略!
輕悅讀︱ 穿衣如同是選擇人生
悅讀生活

TAG:悅讀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