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第四講 觀心

我上次跟大家講過,我們受了三皈依,應該行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行待過程中,我們要對治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存在的問題。因為這一切問題是由我們自己心裡產生的,一切諸未能都由我們自己心裡產生。就是說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看法,認識上不同,不能夠統一,就有爭議。我們自己的心就不能夠清凈,心不能清凈,我們就得觀察觀察我們的心。

皈依佛之後要修行。我上次告訴大家就是念佛、念法、念僧,但是有些具體的事情上,你昨用具體的方法去分析、觀察,才能夠克服所存在的煩惱、所有的過患,這就需要觀。觀是修行的一種方法,要觀心。怎麼樣觀呢?當你有煩惱或干你要發脾氣的時候,或者是你心裡受到外在客觀環境的引導、影響,有的時候是從你自己的內心裡頭生起的煩惱,總共有這兩種情況。

從你內心生起的煩惱,以及外在環境影響所生起的煩惱,這兩種煩惱略有區別。比如人家罵你或者是侮辱你,就是不合乎道理的,加諸你身上的一些事物,這是外在環境來的。要是你自己的內心,無緣無故,好像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候是你不可理解的,或是你憶念過去想到某一件事情,你心裡生起煩惱來了,或現前有所求得不到,生起煩惱來了。那麼,這種煩惱是你自己內心生起的。比如你起貪,起嗔恨心,起一種邪見,邪見就是看問題看得不正確,這就是貪、嗔、痴三惡,你要隨起隨對治,對治的時候,就是觀心。

我們前面講了三寶,你要用三寶的功德,用三寶所教導我們的來對待。就舉寶為例,在法寶所提到一些問題,你要用那個法義來對待你現行所起的一切。比如說我們貪慾心很重,你要觀想身體,觀想人身的不凈。人的好、壞、美、丑,都是你自己心的分別。我們就是一層皮,包著裡頭的血肉;如果把這層皮換了,沒有什麼好、丑。還有,什麼人最美啊?跟你有情的最美;沒情的,他再美,你看著他不美了。這裡頭有一個前緣、前因。你要這樣的思惟、觀察,你的內心就漸漸的明了。

所謂觀就是『生明』的意思,明就是智慧。因為有了光明,你才能夠認識一切事物。比如說有燈、有太陽、有月亮,有了這三種光明,你才能夠看清這屋裡是什麼。如果我們把燈關閉,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也就是不明了;不明了,你還能分辨出來什麼呢?房屋的事物你都分辨不了來了。所以你必須得到漸漸明。

這種明是怎麼產生的呢?要靜。怎麼樣才能靜得下來呢?要觀。這是連貫的。如果你發米、發脾氣,煩惱來了,是很熱鬧的,你要對治它。你要觀想,為什麼會生起煩惱?比如說小孩子不聽你的話,你就會生起煩惱。你要他這麼做,他偏那麼做,你認為他所的朋友是壞孩子,你要他不去,他就氣得要死,非去不可,那麼你就煩惱,他也煩惱。這就是觀察了,你知道方法不對,應當想辦法,讓你孩子能夠真正聽你的話。你必須想很多方法,不是硬性的,例如你打他,或者你管他;你反而要隨順他,之後輔導他,使他改正。

當我們內心生起煩惱的時候,你要靜下來找出原因。『我為什麼要生煩惱呢』佛教導我們一切諸法皆是假的,你要好好觀察一下子。在觀察思惟當中,你會產生一種智慧。你產生這個智慧是你性本具足的智慧,這種智慧一旦產生,你會漸漸的清凈一點,這個時候你就能信得佛所說的話,不然佛所說的話你聽不進去因為你的信心沒有力量,也就斷不了煩惱。

具體說,當我們無緣無故被人家盜去一筆錢,或者是人家偷了我們的車子。你會很煩惱,任何人都會煩惱的。你可以用兩種想法來減輕你的煩惱,你認為:『他偷車,我欠他的。假使他沒有偷我車,我開車也許要出大車禍,也許把命丟了。他偷去了,我就撿回一條命。』如果這樣子想,你還感覺到很划算,你就愉快了,不會生煩惱。如果不這樣想,認為他偷了,你會很煩惱。

但是,假使你又能念佛,或者念菩薩聖號,這個事情就從另一個角度變化了。在紐約我有個弟子,她以前跟我拜懺拜了幾年。她是個姑娘,還沒有好對象,一心想成家;雖然信佛,還想有個佛的伴侶,想找一個也信佛的愛人同志。一個女人修行不方便,有障礙,如果有了一個如意丈夫,也信佛,兩個共同修,不是很好嘛。她為這個拜懺,拜了幾年,找到一個男道友,而且也是在我那裡拜懺的。一個男道友,一個女道友,兩個拜懺結交朋友了,他們就結婚了。結婚沒多久,他們新買一部大車,價值幾萬塊錢美金,停在門口。第二天早上就不見了,兩人都很煩惱。這時候我已經不在紐約,她跟打個電話,說車丟了。我就跟她說:『丟了很多,你們倆結了婚,也沒做什麼供養,你就拿這個供養眾生。誰偷你了?有兩種,一種是你欠他的,一種是他幫助你減少你的禍患。你就這樣想。這樣想,你漸漸就通了,就不煩惱了。』她說:『佛菩薩要加持我們這次所受的損失啊!』我說:『你再求菩薩加持,你這邊丟了,那邊會撿到,也許沒有丟。』她說:『可能嗎?』我說:『你要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可能,沒信心不可能。』

他們聽我的話,就拜懺了。事情了一個月,警察局找到他們,要罰他們的款,就是罰他們這部車子的款。他們很納悶:『我們這部車子丟了很久,怎麼罰我們錢?』警察說:『你這部車子孫什麼時候丟的?我們給你拖到警察局去了!因為你停的地方不對。』哇!她高興死了,罰一點點錢,一部車子好幾萬塊錢,又回來了。這件事隔了很久,她給打電話說,車子又回來了。

我舉這個例子做什麼呢?你想這個事兒絕對不要能,可是它就是有可能,這叫不可思議。你認為:『我這樣修能成嗎?』你問我,我也主不見得能成;但是你真修了,有時候就能成。

我們想要解脫,我們想要乾淨。你想要乾淨,你也不洗澡,也不洗臉,那怎麼會幹凈了;你要隨時光,隨時打整,才清潔得了。我們心裡的煩惱、心裡的垢染,你想頓斷,一下就清凈,像六祖大師一聞就開了大徹大悟,這要善根深厚。剛才我們有些道友就在研究開悟的契機,這要漸漸來,有漸悟,有頓悟。神秀大師的方法是『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漸修,這個方法不是錯誤的。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漸修,一種是頓悟。頓悟,得從漸修來的。神秀大師是北方人,後來做國師,南能北秀,神秀大師是漸修的,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那個方法。南方就是惠能大師,像惠能大師那樣頓悟能有幾人呢?還是漸修的多。如果你根基深厚,你可以頓悟。有些人,無明來了或者是業障來了,他馬上就識破:『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他當時就放得下,不要經過很多過程。有些道友就不行了。一個煩惱了,好多天都克服不了。

還有,我們憶念煩惱。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相信,誰會憶念煩惱啊?你當然不會憶念煩惱,但是你想過去的事就是憶念煩惱。明明過去的事,他放不下,有時候又把它拉到現在,想起來:『哎呀!那件事我就是做錯了,我該那麼做、那麼做。』已經過去了,過去不存在了,你想起來就是煩惱。如果想起過去我得意的時候,很歡喜,歡喜本身也是煩惱。我們認為歡喜,但在佛教講,歡喜也是煩惱,叫留戀過去。你看不破、放不下,怎麼自在呢?這都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沒有智慧,你永遠不會自在的,永遠被煩惱所纏縛,你怎麼能得到解脫呢?

皈依三寶了,就像醫生來診脈,來檢查你的身體,用X光照,看你的毛病出在什麼地方。或者用外科切除手術,或是吃藥消除,你才能好。我們的佛所說的法,有些是方法,有些是藥味,你服了之後,業障就能逐漸消失。當你身體禮拜的時候,消除你的身業;當你觀想佛的時候,消除的意業。這叫消身口意三業,增長戒、定、戀,三業逐漸消除,智慧慢慢增長,你就解脫了。

反過來,如果你特別懶,不大動腦筋,就是不修觀,這叫不精進了,懈怠了。不修觀,你智慧生不起來;生不起智慧,你對治不了煩惱;對治不了,你認識不夠,內心便永遠不清凈。我們的心要是清凈了,一切煩惱也就清凈,大家必須多多觀察這個道理。《經心》上告訴我們,你要這樣觀察之後,就生起了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再依般若智慧來修,再來看一切事物,事物本質就變了。

所以古人說:『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你最初看山是山、水是水,這是凡夫的見解。等你悟得了之後,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了。等到再進修,觀山還是山,觀水還是水,你就究竟成佛,還一切事物本來面目。你雖然知道是山,但是你看到的體,不是看山的相;所以看見一個人,你看見人的性,不看人的相,你就不分他男相、女相、好的、壞的;你以是非的觀點,知道是非,哪個對,哪個不對,但是你不起是非的觀念,這是絕對不同的。例如我們都知道念佛、念法、念僧是對的,碰見一個不念佛,不念法,不念僧的,乃至謗佛、謗法、謗僧的,你認為是不對。

我舉個例子,廣東的韶關有座丹霞山,以前住了一位丹霞祖師。他為了度化一個人,到一個地方去,那時天氣很冷。他是南方人,到了北方去,天氣很冷,他就把廟裡的木頭佛像,拿來劈了燒了。這是『丹霞劈佛』。大家認為這是對嗎?當然這是錯誤的,絕對不對的,但是丹霞祖師他這樣做是對的。在他劈佛像燒火的時候,廟裡的和尚說:『我怎麼把佛像燒了?』丹霞祖師說:『我沒有燒佛像!』『你剛才劈了燒了,你還不承認!』丹霞祖師說:『我不是燒佛像,我是在這裡找舍利!』他說:『木頭裡怎麼有舍利?』『木頭裡沒舍利,我再燒一個。』丹霞祖師要度他,因為他太執著了。

丹霞祖師是對機的。要是遇見我們,丹霞祖師不會領我們去燒佛像,他會領我們磕頭拜佛。但是面對那一個人,要領他拜佛,用不著你領他,他自己會拜,因為他拜得特別執著。直到因緣成熟,丹霞祖師這麼一燒,他那麼一說,就開悟了。

所以一切法,就看你怎麼用。如果你要用,得會觀,我們就是依著佛所教導的,從淺入深,從心裡頭一件一件的觀想,慢慢的來。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容易解除;等你解除了,到究竟了,你越修越深入,你會頓然悟道。要不然,不是那個機,你給他說那個法,他得不到的。他知道這種道理,就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真諦。

一說到皈依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這就深了。要是皈依現象的住世三寶,不管銅塑的、木雕泥塑的,這是很淺的。但是如果沒有淺的,達不到深的。你必須漸漸的降伏你的污染,漸漸的清除。漸漸的觀察,這樣你才能生起清凈的信心。

我們現在說一說南傳佛教跟北傳佛教。南傳也叫解脫道,北傳也叫解脫道。南傳佛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按事上說,如實參你的身、口、意三業,磕頭、禮拜、稱頌功德,這樣參,你必須得生起信心。這個信心也要決定心,信佛決定能夠消除我的業障,信佛絕對能夠加持我,能夠消除業障、免除災難,能夠生起絕對的信心。至於大乘的信三寶。那是究竟心,是我自己的佛寶、自己的法寶、自己的僧寶,因為外界是的三寶引發我自心,心外無一未能。南傳、北傳兩個是一樣的,就是你的用心不同,分別大和小,這是你心裡的分別。如果你信仰三寶,你就知道,這就是我自心的顯現,『萬法唯心造』,還分什麼南傳、北傳。

南傳佛教是因那時候的眾生心,沒有那麼大器量,所以佛說《阿含經》佛最初想把所證得的馬上就都給眾生,所以說《華嚴經》,但眾生沒法接受,所以從頭說起。等說到最後,還歸最初所說的,給大家都授記,給大家都說一,說你們人人本來都是佛,授記的也就是這個涵義了。這個意思跟《華嚴經》有什麼區別?沒什麼區別,『心、佛與眾生,是三無有效期別。』但是中間的過程,就有所區別。所區別的是什麼呢?用的方法有區別了。

如果我們去除貪、嗔、痴,我們不能夠頓,就要一樣一樣來。所以念佛號啊!『釋迦牟佛說:『你修不凈觀吧?你觀身不凈,觀受是苦。就這麼去腐爛了。或者,你看一切具丟到那裡,沒好久變成腐了。或者,你看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心,你可以在這裡體會到,這也就是佛經,沒有一切法不是啟發你體悟的。

大家可能都看過小仲馬寫的小說《茶花女》,弘一法師在日本還演過茶花女,那是演劇的開始。《茶花女》那本書,是說這位妓女有一個情人,愛她像自己生命似的,後來因為某種原因,他從法國到亞洲來旅遊。之後,他回法國想盡一切辦法要看看她;茶花女已經死了,他還要看看她。他怎麼看呢?就只有一幕,跟他家裡的親人說好了,跑到墳墓看。等一打墳墓,已不是他那時候看的美女,是具骷髏,一打開,他就醒悟了。

在佛教,以前的出家人是住在森林裡面,來對治貪慾心,修不觀。我們一天到晚把身體清洗,乃至於化妝、美容,越打扮越丑,相信嗎?越打扮跟本質越有距離。看見畫皮沒有?畫皮戴上了,好像美女,要是畫皮一揭,是具骷髏。類似的問題,是讓你漸修、漸觀、漸觀久了,可以收服你的貪慾心。

若是發脾氣,嗔恨心很重,你要修慈悲,地一切都慈悲,但不是那麼容易。你如果是一位見什麼都煩惱、見什麼都嗔恨的人,要修慈悲,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達到的。修道的難就難在你想用一個什麼功力,想一下子得到,這是不可能的。現在的末法眾生,受撿便宜,聽說哪一種好,就立地成佛,你就去了,你不但成不了佛,或許還入了魔了,有很多這樣的人,為什麼呢?方法不對,或者那個方法不適合你。『師父說的,師父說的,不是對你說的,你拿來用不行。像蠍子、蜈蚣,這些東西是毒,吃了會死的;但是治某種毒瘡的時候,有些醫生給那人吃了,瘡就好了,要是你吃了就死了。不是對你說的,那個葯不是你做的,你拿來用怎麼行呢?你要是學了佛法,懂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起紛爭。你要知道,不論大小要都要清凈你的心。

如果你沒有別的方法,念佛、念法、念僧,也能夠清凈。如果你想用別的方法對治來修行,你就觀想。如果是多貪眾生,就修不凈觀,你要是觀成了,你就斷了生死,不墮入三惡道;那是直接的不墮三惡道,不假別人加持,而是你自己的自凈其意就能證得。你自己可以體會到還有沒有貪心?如果有,你沒成,你生死斷了;如果沒有了,你已經斷了。

如果我以前跟大家說的方法,你都用不來,你就念『扳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皈依法、皈僧』念久了,等你心裡產生一種明了,有了智慧就能修觀。第一個就修不凈觀,不凈觀就斷貪慾。之後你就分析,你愛些什麼。情愛還有可說,有些迷愛古玩的人,愛上了古玩,會一個陶磁片:『這一個古玩可久了,三皇時代的。』或者說是好久好久,把古玩當成生命,反而不注意自己的生命。就是愛,就是貪,就是愚痴、貪愛。如果誰把古玩打破了,就是斷了他的生命。修道人就怕有所愛,你有所貪,走不了,你永遠在這個三界輪轉,走不了;若貪痴斷了,就離開了。很多古德,在貪愛上試驗的情況非常之多。

我們修解脫道的時候,要經常這樣觀,一個一個去觀。如果你不能觀,你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念的修了智慧了,你就修觀;修了觀,一個一個對治煩惱,漸漸就消失了。你不會起貪愛心,不論多好,你不會起貪愛心,就是不動心,不動心,心裡就得定,得定之後,又產生智慧。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得很大的,所謂的一點點智慧,就從你念佛、念法、念僧之後,你才有這麼一點點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很深的;你要使這個智慧再增長,越增長越大。

在《華嚴經》(凈行品)中,文殊菩薩所說的『善用其心』。這個就是觀,大家知道是怎觀了。但是我們對治什麼呢?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財跟色。古來大德經常說整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貪財的,一種好色的,就是財、色。如果我財、色觀過了,修學佛法的人才入門,才進入悟道。很多學法法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終不知道怎麼修道、怎麼樣入道,因為他那貪愛心、財色始終斷不了,道始終入不進去。

佛曾經告訴他獨生子羅候羅說:『你應當精勤觀,觀想什麼呢?身、口、意,就觀想這三業,千萬不要放逸。若你見色,不要起貪心,口裡頭不說這種貪愛的話,意裡頭不起這種念頭。』這個很難我們說人到老了可以不想了,不對!老了更想,如果老了不想了,那是錯誤的。問問那些老年人,還愛不愛財?還好不好色?他身體是做不成了,內心的意念可越加重了。這是禍根,你這樣怎能入道呢?所以佛告訴羅候羅:『你一定要勤觀身、口、意三業,不放逸,這就是你主要的修行道路。』

所以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時時意念這想想,口裡這樣念,身體這樣做,就是三業清凈。因為你時時念三寶,你就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你就不敢去做壞事,心裡不敢起壞念;等你一起念頭,馬上就能止住,信心就有根了。第一念起,第二念又止住了,也就是身、口、意不會發生,在意念上就斷了,這就叫修道。佛給羅侯羅說:『假使你把持住了身、口、意,這就是修行的要道,以這個修道就可以了。』離了三業,不修什麼呢?

我們想一想,我們不是起心動念發之於身口七支,你又怎麼會造業呢?不論善業、惡業、造善業也好,惡業也好,都是由你的意念而發動,支配你的身口而去做;如果是這樣,勤觀三業。

但是在三業當中,主要對治的是什麼呢?財和色。一切世間上的災難、禍害,無非是發生於財、色離開這兩種就沒有了。為什麼他要貪財?為什麼他要好色?愚痴,沒得智慧。所以要對治邪見,對治愚疾了,這些念頭不會生起。所以菩薩在修道的時候,他要制止身口意三業,讓他逐漸的發生智慧,越發生智慧,越能消除障礙,越能消除障礙,智慧越增長,這兩者相生相長。你要是使這個身口意的善業增長,惡業就消失了;如果制止不了,惡業增長,善業就消失了。

惡念跟善念,表面上說是兩個,實際上就是你心裡起念的一個念頭,一念,眾生跟佛平等平等,如果你有貪、嗔、痴,就是眾生;沒了貪、嗔、痴,就是諸佛,眾生跟佛沒有差別貴州省在一念心當中。

你最初開始修道的時候,怎麼修?怎麼能入?要觀。如果你觀不成的時候,可以對照著觀。怎麼對照呢?你一觀到佛的功德,觀佛所作所為,我應當學佛,我應當怎麼樣做。佛怎麼樣成就的?佛說法四十和年,就是告訴你要怎麼樣做,這就叫法。法叉是方法,就是方便善巧。若是對你說的,你依照佛對你說的,你這樣做就好了。你沒遇見佛,你把佛所說的法,按照對你合適的法去修。

有的法,你修觀修不起來,內心太散亂,一坐下就睡著了,觀不起來。你怎麼辦呢?你就念『皈依佛、扳依佛、皈依僧』來對治,等念完了不是得修觀。因為念只是口聲,你的意還沒能夠跟佛、法、僧結合在一起,僧就是你自己的清凈,法就是你的觀想思惟,佛就是你原來的本性,這是大乘。如果你現在做不到,找尊佛像觀想釋迦牟尼佛;之後,看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之後,想那些清凈的僧人,雖然是沒有過完全修成道,他能說脫塵了,離開世俗,就比我們在家的清凈得多,我想大家都會承認的。這樣你就可以初入佛道之門。

你如果這樣的逐漸增長,逐漸的訓練你自己,磨練你的心,你的智慧漸漸明了,業障漸漸消了,道也就漸漸了,這個時候你就發出一種神通,明了就是通的意思,光明是沒障礙的。像日光、月光、燈光,你如果隔起來,還是有障礙的。我說的光明是佛光、是智慧光,這種智慧光什麼也障也不領帶人有你自己的心光,心光是什麼呢?是慧明。這個智慧的光明是遮住了。哪果你煩惱輕,智慧增長了,那個光明就越來越顯現,這樣子你還漸的就能入道了,但是你最初下手的時候一定得這樣做出。

剛才有位道友問我說,佛經的名相很多。佛經的名相,你不要去執著。貪,就是貪財、貪色。不貪財,不貪色,就是我沒什麼渴愛的。你先磨練你的心,不要講名詞。你要想真正的清楚,就看《教乘法數》,你可以去查,也可以看看《百萬明門論》,法就有一百種,我說的只幾種而已,你可以從《百法明門論》去學名相。

凡是這些名詞,底下一定有個涵義。說貪,貪什麼?它的涵義就是貪財、貪色。貪財,也不過是一句話,怎麼樣貪法?貪到什麼程度?像我們士、農、工、商一切百業,我們開畫廊、開畫展,經營費用,這算不算貪呢?如果你在工作,給人打工,一個月你出了勞力,收了他給你的待遇,這算不算貪呢?如果沒這些費用,你又怎麼能生活呢?這是正當的。

怎麼樣子算貪呢?你掐了五十塊錢,一心想掙一百塊錢,乃至向老闆討巧,或者出些點子,或是打些個主意,意外的想得到,這就叫貪了。或者買彩票、買獎券,或買樂透獎,一下子發幾千萬,那不曉得多少年。買的人多,得的人只一個。出彩券的永遠賺錢,這就說明了得不到的人太多了,不然大家都得了,他賺什麼?還拿什麼來給你?這就是貪,非分之想、分外之想,都叫貪若衣食已經滿足,還沒完沒了的去做,這就叫貪了,如果我們自己吃不飽、穿不暖,我想去掙幾個錢,你再說我貪,我就不要活著了。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還有一個理解力,你雖然這麼窮,貪心很大;他雖然財富很大,他有舍心,他沒有慳貪之心。那就是說,看你肯不肯布施,你吝嗇不吝嗇。

為什麼說我們被財、色困住了呢?我跟大家跟一個故事,大家再參一參是不是這樣子。這個故事也算是真事,我們東北,有一個在佛經上說是大富長者的人,他土地很多,財富很大。他一天到晚就發愁,總愁不讓他的財富損失,怎麼還能增長,所以他考慮很多;因為他家大業大物大,不能不考慮。可是他跟間遙一個放牛羊的孩子,早上出來,把牛羊搖搖出去,晚上搖回來,出來、進去一天都唱歌,歡歡樂樂的。於是這位老闆娘,就跟老東家說:『你連那放牛的娃娃都不如,你看人家一天唱來唱去的,你看一天到晚愁眉苦臉。』老東家說:『你看他很高興啊?我明天就讓他不高興。』老婆婆不信。他說:『我跟你打個睹,看我明天就讓他不高興。』

晚上這位老東家就拿著一錠銀元寶,擱在他喂牛的槽裡面。這個小牧牛童晚上喂草,就看見一個元寶,哇!高興昏了,他也沒考慮這元寶怎麼來的,拿著這元寶,很喜歡。打主意了,就想制一套衣服,又想去投資,或者自己買點什麼小東西再生產。他也不唱了,出去也不唱了,回來也不唱了,不曉得這錠銀子該做什麼好,整天就在那裡愁。

這位老東家的老婆婆一看,這孩子真的這樣了。她就問那位老東家:『你怎麼害得他這樣了?你看愁眉苦臉的一天,簡直也不唱了。』他說:『很簡單,我今天晚上,我跟他一說,明天他照樣唱起來。』老婆婆還是不信。

晚上他就到那牧童房裡去了,他說:『我那一擱在槽里一錠銀子,你看見沒有?』那小孩子很老實,說:『看見了。』『那是我放在哪兒的,我看有沒有貪心,是不是好孩子。』『你害得我都睡不著覺,拿去吧!』第二天他果真又唱起來了。

之後,這位老東家就跟他老婆婆說:『我這麼大財富,我能睡得著嗎?一錠銀子就讓他折騰成那樣子,他要是像我這樣子,他不是愁死了!』

我講這個道理,大家可以參悟一下,我們是不是這樣?我們也許不同,總是想積累一點,怕丟掉了。經營商業也是這樣子,做學問也是這樣子,你若不進,一定要退,你想保守,恐怕守不住,這叫貪,貪得無厭,在我們佛教說是看不破、放不下。

每一天人都有這麼個過程,都如是打算,你還怎麼修道啊?你怎麼入道啊?什麼都考慮,就不考慮我什麼時候死。一提起死,就恐怖、害怕,不想死。但是你想也好,不想也好,死是必然的、決定的,也是你抗拒不了的。我們信也好,不信也好,反正你參一參是不是這麼回事。如果有人不死,或者都不形象化,我看這個地球老早住不下了。必定得死,每一個人知道必定得死,但是每一個人的心,永遠不死,這個貪得的心永遠不死。我們想到這點,你放下一分,你就自在一分,你放下十分;你一分也放不下,你一分也解脫不了,這就是貪。

發脾氣跟貪是兩回事,好像相彷,但不是一個。有時候,人的嗔恨心來了,什麼都不顧了,他的財富都不要,連妻子兒女也洒脫,就是要把氣泄出去。但是這個氣沒等泄出去,命都丟了,第一個人就是這樣。對一個修道人而言,嗔心更厲害,『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當你的嗔心發動的時候,什麼智慧聰明都沒有了,很現實。你自己看不見,你在發脾氣的時候,你的面貌,你的音容形態全變了,你自己不感覺到。

我在紐約有一個皈依的弟子,他們倆夫婦都皈依我。但是他倆看不破,一點小事就吵,吵起來就沒完沒了。有個女兒十七、八歲了,一家就三口人。為什麼吵呢?要是一問,一點事兒都沒有。或者先生把碗擱在這兒了,太太說:『我正要用這個地方,你把它擱在這兒來擋我!』拿開就是了,她不,她要跟先生吵。我們每個人吵架,必然的規律,就是把以前成股的爛帳都拿來了,越吵越沒完。你們大家吵過架的人婦道友們,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還牽扯好多,永遠扯不清了,怎麼扯得清,又不就事論事,類似這事兒談來很多。

她女兒也感覺很苦惱,就來找我。我說:『他們正在吵的時候,你勸也勸不了。我拿你家的照相機,把你爸爸媽媽吵架的樣子照下來,你去洗,洗完了就給他們自己看。『她照下來,就擱在那兒,她媽咪一看嚇壞,說:『這是誰啊!』她女兒說:『不是你嗎?你那天跟爸爸吵架,我照的。』她看了半天,不開腔了。之後,她先生也看了相片。之後,她天天來拜懺。我說:『你拜懺的功德一點都沒有。為什麼一天到晚起嗔心?』她說:『他不講理啊!』我說:『他不講理就是你不講理啊!他不講理,你講理,就沒吵的。若他不講理,你更不講理,你們兩個就吵。其中有一人講理,還會吵嗎?』我說:『你好好看看你那個相片。』這個方法還是好的,兩人以後想要吵架,看看自己相片。』漸漸的,嗔恨心就消失了。

我們做很多事的時候,往往充滿嗔恨心,沒辦法。修道者就沒有嗔恨心了?恰恰不然。我在大廟裡頭過,我們參禪的道友們,脾氣非常大,平常是壓著的,要是一點著,無明火三太。他在修的進修就觀,越坐火越越盛。話頭,他看得很好,機鋒轉語也轉得很多,就是脾氣很大,放不下,一觸到就火冒三丈,這能算得道嗎?這不能算得道,所以嗔心很難降伏。

應當怎麼樣來修持?如果這個人心地慈悲,不論他長得多醜,相貌怎麼不好看,誰見到他誰喜歡。我跟大家舉個例子,廣欽老和尚你們都見到了吧?他的樣子多難看啊,但是誰見到他都磕頭啊,都很高興。

還有,今天李居士拿著弘一法師的相片給我看,弘一大師五十多歲就老得很,為什麼能誰見到他都喜歡?他已經修得內心有德了,他感人,一看那相,你就受感動,他永遠也不發脾氣,他不生氣,他只是不說話。弘一法師還有一個特點,他要是哪件事不高興了,他第一個不吃飯,第二個不說話。你給他端來飯,早上端來如是這樣子,中午端來又這樣子。

在青島的時候,不知道弘一老法師跟誰生氣,也不曉得是誰得罪他,他也不說話。我跟傳貫法師緊張了。我們想,別人沒接近他,或者是我們倆得罪他了,或是惹他煩惱了,我們就給他求懺悔。他就擺頭:『跟你們毫不相干。』跟我們毫不相干,那是他自己的內心了,他是對治他內心的煩惱,他用這個方法降伏。他就是這樣修的,他絕不說一句傷害別人。他自己煩惱了,他自己壓迫,他就懺悔,不吃飯,不跟你說話,跟誰都不說話。

每個大德都不同。我親近的這幾位大德,各人有各人的特點。虛雲老和尚就不同,學禪宗的就不同。老和尚的脾氣很大,但是有個特點。我們這些小和尚在他跟前,你再怎麼樣,他都是非常慈悲的;如果你是常住的執事,或者是負的責任越多,他對你責備越重,這就不可思議。每個大德你可以從他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他是以身作則的。

像我們不法的人,要是一嗔念,你不要發作,也不掛在你臉上,把煩惱布施給別人。你要收到你心裡來,給人家歡喜;再大的苦痛,你自己忍受,給別人是歡樂。一回、二回、三回、五回,你自己的煩惱就漸漸清了,這就叫修行,修行就在你日常生活當中,不要另外找。你要是盡想你的煩惱事,過去的也好,籌畫未來的也好,你永遠通不了,通不了就是障礙,障礙就是解脫不了。如果你經常這樣做,修道的時候,你就通達了,通達了你逐漸就解脫,這就叫解脫道。這在你日常生活當中方法很多,看你遇到什麼境界;遇到什麼境界,你就對治什麼境界。

貪嗔之外,還有邪見。對治邪見非常之難,如果你不是從學習來的,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你的邪見除不了。況且,你用邪見心來念『阿彌陀佛』,你念的『阿彌陀佛』也邪了。邪人修法,無法不邪;圓人修法,無法不圓;要是用發脾氣來修法,無法不發脾氣,在那個上頭他都跟人家發火。

我們有個道友,他看看佛經,把桌子一拍:『怎麼能這樣說呢!』別人說:『你跟誰說話呢?』因為你的內心生起煩惱,那是文字,什麼都沒有,是你自己在煩惱,不是文字在煩惱。

類似的事非常多。我們每個人,具體存在不同,我不能說得太多。你自己發生什麼問題,你就在佛經找方法對治。你要是撿現成的方法,你拿來,不適用,為什麼呢?你不見得跟經上所說的一樣。佛所說的,就我剛才說的,每個人那財好色,可是你就不是這樣子,你生性就很愚鈍。我有個外甥,他就不知道財色。女朋友要找他,跟他交朋友。他就跟她發脾氣:『你纏著我就知道財色。女朋友要找他,跟他交朋友。他就跟發脾氣:』你纏著我做什麼!你沒事兒做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到了二十歲還不懂得男朋友關係。現在他出家了。他家沒有色的問題,從來不生煩惱。當然,他也去找朋友,也沒有這個事兒,他從來沒想過結婚。

他另外有個煩惱,好練武術,他看見哪個人武術比他高了,他煩惱了,非要練得超過他不可。我說:『你這點本事,你練好久也超不過。你看看武俠小說,那練武術的,功夫到什麼程度。』他是在北京學大鵬拳的。我就拿他做例子,他的煩惱跟任何人都不同。別人不會像他這樣愚蠢,掙的工資拿回來,或給他姐姐,或給他妹妹,都給人家妹妹,都給人家分了;他自己也不用錢,也不花錢,掙的錢都給別人。你要是說財色是生死根本,他就應該斷生死了?完全不是這樣子的。他有邪見,這邪見很不好糾正,他認為他是對的,誰跟他說什麼,絕不聽。

後來,我就這麼勸導他、引誘他,念《金剛經》。他一念《金剛經》,就入了。他一直念《金剛經》,念的念的,一天念幾遍。打坐,有時候一夜坐坐都不睡覺。因為他生性愚鈍,有點獃滯,小的時候幾乎智障,但是他兩件事不智障,一個是練武術,一個是讀佛經,他不智障,居然還有很多人請他講經。他講《金剛經》,我聽了笑死了。他媽媽跟我說:『社會上居然有這麼多人,把這個傻小子當成一個智者,跟他去學。』我說:『你認為他在幹什麼?』跟他學的人還不是一般人,而是他住家附近的讀書人,北京師範大學的老師、學生,他就跟他們講佛經,也有跟他學武術的,也有跟他學佛經的。

你說這個怪不怪?世間上的就有這麼多怪事,也就是各人的存在不同,煩惱也就不同。怎麼辦呢?你就薰習啦,《大乘起信論》講『薰習修』。你感覺你哪一樣煩惱重,你就慢慢薰習,把你薰變了。如果你一天在香鋪里,你出來滿身是香的。如果你在魚市,你出來都是臭的。你要是坐車,在賣魚的碼頭走一趟,你那輛汽車聞起來都是魚腥味,馬上就得洗車。特別是在美國,只要在魚市過夜,你感覺身上好像有股味道。這就是薰,如是你成天在那裡頭,你會不臭嗎?

如果大家整天在自己的小佛堂,共同的學佛、學習佛經,或共同的拜拜佛,這就是薰習。雖難你沒有根深蒂固,這一薰習,就把你過去本具有的薰,出來了,你就自己發生智慧。

我是得到薰習的好處。我在家當小孩子的時候,沒讀什麼書。等到了福建鼓山,讀《華嚴經》,可是我有好多字還不認識,怎麼讀《華嚴經》呢?就那麼薰薰薰,還有懺悔。懺悔的方法是最好的,懺悔能把你業障消失,你自然就會有智慧。生出智慧來,一切都無懼無礙;有了智慧就是光明現前,什麼都會通達的。這就要靠修,這是修得的。有時候是不、學的不紮實,學完了又丟了、又忘了。如果真正自己薰得的,你忘不了,永遠都豐承著。

我是自己證明的,我住了幾十年監獄,住監獄,住監獄這一段時間正是三十七歲到了六十七歲,這幾十年也應該把以前所學的全忘了,而且從來再沒聽到那以前所學的全忘了,而且從來再沒聽到那以前所學的,眼睛看不到以前所學的,身體當然也行不到以前所學的,全斷了。經過幾十年,又恢復了。這是因為我不是學來的,我能夠把以前所有的顯現出來面已,所以丟不掉。

大家現在所受的皈依,所受的三寶,你丟不掉,這是種子。當你受三皈依的時候,給你受的老師就說了,你的身體現在雖然在俗,但是你的心已經是菩薩了。為什麼這樣說呢?種子不掉。這是一個善種子,你再加以薰習,善根仲子就發生了,這樣就可以入道。

再也不要問『我怎麼樣修行啊?我信佛好久了,還不知道修行啊!』這是不對的。你只要皈依三寶,能念三寶,都是修行;能這樣的思想,這樣的用心,不貪財,不變色,這就叫修行。常時觀身體是無常的,是不幹凈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這樣觀,你的煩惱就清了,這就叫修行。以後,逐漸的你再不墮三惡道。惡業既然消失,善業自然就增長,這兩個是相對的;那邊消失了,這邊自然就增長了。你這樣來修行,我想大家都會吧。

當你一想到:『我多掙幾個錢。』回想再問一下:『我掙錢做什麼?如為了生活,我應得的夠了,生活也就夠了。』那個時候在印度,我們的和尚不準家裡擱一點吃的東西,穿的東西不能多,到吃飯地時候出去化緣,化到了你就吃,化不到你就餓。這就是斷你的貪心,這個制度就是這樣子。到我們中國來了之後,自己的廚房做做,買很多菜囤在那兒,米也買很多。到我們中國來,佛法就已經變了。對修道者而言,那就是使你煩惱增長,消失的時候很少。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所聽到的、能夠有多少人不貪財、不為色的?你打開報紙看,所有的災害、死亡,為什麼會發生?你可以很明白醒悟了,離開財色還有什麼?說他沒有貪財,只是販毒。販毒做什麼?搶劫做什麼?不都是為財嗎?為什麼強暴?一個中國的小孩,就做很多這些事情。現在的罪業越來越重,這就是貪、嗔的種子,要是這樣的來薰染,這個社會跟人類真是悲哀啊。現在你聽見的,你所看見的,都是什麼?他往哪兒去?如果你很清楚了,學佛的一看,你就知道,他們瑞走的什麼道路啊!將來他的結果是什麼,很清楚。

所以我們才希望能夠有一個明白的方法,讓大家離開貪、嗔、痴、慢、疑。雖然是名詞,其實就是貪心、嗔恨心,愚痴邪見,還有慢。

慢也很難除,明明不及人家,還感覺得比人家強。我們就拿錢來說,人家生意做得很好,你沒有錢,你沒看見人家辛辛苦苦怎麼經營才有這個財富,你就感覺著「我比他強,我雖然沒有錢,道德品質比他強。』其實你的道德品質本身就具足障礙,這個本身已經就不強了,你還感覺什麼強?這就是慢。本來不如人,還感覺比別人強。或者是他本身是一個做學問的、會畫畫的,他看那個不會畫畫的人,他認為那些人都愚蠢;或者他自己讀了很多書,他認為那沒讀書的人是愚痴的。這都叫慢,慢本身就是罪過,在佛經上講就是罪過,叫驕慢。凡是驕慢的人,他不會再增長智慧,他認為滿足了。但是別人的長處,他從來沒看見過。

我在美國,他們說哪個人種低賤,在那裡評論,之後他們說:『老師父!你怎麼看法?』我說:『現在說這些話的人最低賤。』他說:『你敢這樣說!不是污辱我們嗎?』我說:『哪個低賤?你說人家低賤,你本身就是低賤的。你腦子裡儘是尊貴的,你看見人家都是尊貴的。你看見的現象,人人都有佛性。哪天要是遇到因緣,一聞到道,他會超過你的,走在你前頭,你的慢把你障住了。』

我們不要驕傲,不要自滿。我們看見別人,在某一方面是不如我們,人家比我們好處多得多。例如,他心地很純善,不會拐彎抹角。你知識越豐富,造的業越重,看你往那邊用。有些人的知識用得不恰當,用到拐變抹、萬般設計,怎麼抬高我自己,怎麼把別人都壓下去,這都叫慢。在佛教的術語說,就是『狠害』

還有懷疑,對什麼都懷疑。有些人懷疑得簡直不盡情理。如果他想追求真理,所以想問、懷疑。在禪宗,懷疑跟疑情不同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懷疑不是這樣。禪宗的疑,是起疑情,他想追求的他的本性。好比說,當我沒有到這個世界來,我在什麼地方呢?生下我來,哪個是我呢?就問了,找個我所存在,找個真我,這叫參。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後就問了:『念佛的是誰?誰在念啊?口在念嗎?是我心在念嗎?我現在這個心是什麼心?這個一定要參,這不叫疑,這叫參。

我們的懷疑是懷疑佛有沒有?法有沒有?僧有沒有?聖僧有沒有?真有成道的嗎?他對什麼事兒都懷疑所以就不學了。乃至學的時候,他學什麼都帶著問號,這是學不盡。他本身都沒有想入,他又怎麼怎得進去呢?

例如說,念佛能生極樂世界,很多老修行是在家老居士,念了幾十年佛就生不了。我從來沒有懷疑:『我死了能生到極樂世界,我念一句就走一步,念一句就走一步,從來沒有第二念說『我死的時候生不了極樂世界。』這一輩子念佛,絕對生極樂世界。

還有些人念了《地藏經》,看了那些地獄,他很害怕,他來問我說:『師父!我很怕地獄啊,我不會墮地地獄吧?』我說:『你是常想地獄嗎?』『是啊!我常想地獄。』我說:『那你非下地獄不可。』我說:『你想想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兜率陀天彌勒菩薩內院去聽聽法多好;你不想這些世界,為什麼常想地獄呢!《地藏經》中,地藏菩薩希望你別造這個業,告訴你專造地獄業的人,他一定到這兒來;你沒這個業,跟我有什麼關係!你沒業,跟你沒關係啊!

大家不要懷疑。學佛法的第一個要求,不要懷疑,相信佛一定能救度我,這就夠了。皈依佛了之後,我依靠佛了,我心依靠佛了,我身體皈依佛門了,我一定得救了,再不懷疑了。再不去找外道去學神通!學佛一、二十年了,還找印度錫克教去學神通。錫克教是有些道術,而且他自己還做了很多的註解,寫了很多的書,之後還去學外道。你說這是什麼原因產生的?根本沒信,他對佛教沒信,沒信就沒入。

有些人信佛沒幾天,就念佛,念佛就害病,之後他就死了,生極樂世界了。應該確信不疑,臨終十念就可以了。《彌陀經》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一日。『他這樣一心念佛,一心不亂,就再不想世間事了,再不留戀這個世間,他一定能生。

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心,懷疑,你什麼也入不了。如果你創一個事業,乃至於說你想發財,你今天干這行,明天干那行,你挑來挑去,你哪裡也發不了財。你得一門深入,久了也就精了,精了你就能有智慧了,有智慧了,對這門你就能入得進去。

我講的都是偏重於智慧。我們的智慧怎麼產生?凡是你能鴝天天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智慧是做不到的。沒有智慧的人,他會裡頭夾著很多的想法,他認為他很聰明,這就要被聰明耽誤了。這種聰明叫世智辦聰,這就是障礙,障道因緣,最厲害了,八難當中的一難。

要是這個人很老實,他聽見了就以此為真。他相信《法華經》給我授記了,我認為一定能成佛;連佛都誇了,何況生極樂世界呢?生不到?絕對能生,你也絕對能成佛。就是看你信的力量堅不堅、純不純。要是信了,一定要發菩提心。修解脫道到最後階段,就要發心,就要發究竟的解脫心。

現在講的這個法,現在我們所犯的錯誤,我們必須認識我們哪點沒對。知道了哪點沒對,把不對的糾正過來就對了,對了我們決定就去了。決定幹什麼呢?決定走到菩提道上去了。你最初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心,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之後,別再懷疑一定堅定去做、去修行,就是念、誦持。當你念的時候、持的時候,你心裡的憶念就緣念,就是絕對的,不緣念你念不出來。

一起意,一作意,起意就是你心裡一起意,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貪、嗔、痴、慢、疑,你感覺你哪一樣最重?你對財特別重,財特別重的人有什麼相表現呢?不但他自己的東西,人家的東西,他甚至於把他的媽媽、把他的太太,都可以賣了換了錢。

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信。我住在四川監獄裡頭,有一個刑期二十年的人,他的案情是什麼呢?他把他媽媽、他的太太騙到河南,把她們都賣了。賣了,又回到四川,他是四川人。他又騙他弟弟,因為沒有什麼可賣了,又賣他弟弟,他弟弟就說:『你不是領媽媽到什麼地方?』他說:『我就同領你去找媽媽去啊!』他弟弟就懷疑了,說:『你領媽媽出去,你一個人回來了,讓我到哪兒去找媽媽,我外頭也沒親戚。』他弟弟跟他去了。結果他弟弟一看,就跑到大陸的公安局去告了。大陸公安局把弟弟、把他都抓住了。一了解他是騙他的弟弟,他就是人犯。他除了賣別人之外,沒得可賣了。這才把他媽媽、他的愛人都騙去賣了。

他當然不是為了色,他是為了財。你說拿這些錢做什麼?他賣人所賺的錢,自己一點也沒享受,也沒存在銀行。起出賊物的時候,在一個過橋底下,橋底有石洞,他把他所有賣人的錢都存到石洞里,他犯案了,這一起,才起出來。是十幾萬,在七幾年的大陸,十幾萬不得了。這個人得槍斃才對,他只判了二十年。像這樣的人,恐怕像他這樣的人還是不少。像販毒的販子,明知道道是害人,他拿這些去掙錢,你說這個人愛錢愛到什麼程度?

所以,如果你對於財的觀念特重,你要修對治財的觀想,你可以修很多的觀想。怎麼觀想呢?知道財是假的。就像我說這個例子,大家想想看,把錢擱在洞里,你也沒有享受,反而造出這麼的罪。把自己親人,媽媽、妻子是最親近的人了,都騙去賣了,賣了換錢,錢擱洞裡頭,你說這是不是迷?大家想想,這是不是迷?迷什麼呢?迷錢。把錢擱在洞進而頭還能起什麼作用呢?這叫迷,這叫業,我們所說的業障,這就是作業障住你的思想,就是沒有智慧,一點智慧都沒有。

我們再說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殺的,大家想想划得來嗎?那時候我住在廈門大學附近,這期間廈門人大學發生幾件事情,有一位男生跳海,一位女生跳樓。他們愛情怎麼樣,當然不管了,反正是為了情。兩個人,一個是讀外語的,一個是讀科技的,畢業了得愛國家分配,你要找工作,國家給你找。一個分配到雲南,一個分到河南,這兩個就不能結婚了。這一離離很遠,大學畢業了,想不開,一個跳海,一個就跳樓。有些人還表示贊成,說他們為了情死,是演《紅樓夢》。他不曉得《紅樓夢》是一部道書,林黛玉告訴你虛幻、假的,你認識不到,當成真的,這樣就死了。

有些學生問我:『他們為情而死,死了之後該會很好吧?』我說:『他們都下地獄,下地獄像射箭那麼快,比殺他快得多。』密過的中陰身也講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祥細講。這就是迷色。

大家想一想,這兩種都叫迷,一個迷財,一個迷色,大家要看破。看破了之後,你才能夠解脫。財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脫,一定要看破財色。

這些問題在《可含經》、《俱舍論》講得非常之多,學《華嚴》的人不講這些?《華嚴》就是從這個開始啊!看看〈凈行品〉,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問了一百一十種問題,文殊師利菩薩就答四個字『善用其心』。你的心,要會用,別迷到財色上。怎用法呢?如果不理解了,你把〈凈行品〉念一念,有一百四十一願,見什麼發什麼願,不是成佛就是度眾生,一百四十一願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總義就是『善用其心』。

現在我們聞到佛法,隨時緣念佛、緣念法、緣念僧,這就叫修行,就是『善用其心』。看到罪惡的事情,你躲開一點。自己那些不好的念頭。對人家沒利益,對已又有害,絕對別做,絕對別起信這個念頭。對別人有利,對自己有害,一定要做。學佛的人,要把一切眾生擺在前頭。

現代進步的社會,民主文明的國家,都標榜著為人民服務,全世界都是這樣子。我走過的因家還少了一點,我所看到的國家當中,很少是為人民服務,反而是顛倒過來為已服務。不論廣告說得多好,處處為人著想,其實為我賺錢,很簡單。

我們可以看看事實,我們要看做的、看行的,不要聽說的。所以我勸大家,不要聽我說的,我說這個你要去做,或者我也得去做。誰要這樣做,我們認為他是佛子;誰沒這樣做,不是佛子。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怎麼來判斷呢?就是依著佛所說的話,看他所行的。我們不要聽說的,我們要看做的,他要這樣做,絕對能成道,也絕對入道;不這樣做,入不了道。每位道友,你要想離苦得樂,你要想得到佛菩薩加持,一定要做。

你說那麼多名相,我記不得!你就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你就這樣念,你就成了,一定能入道,你地開智慧的。開了智慧,你再看經,自己看自己就懂得。佛經就是這樣,跟世間典籍不同。如果不懂,你念一遍沒懂念兩遍,兩遍沒懂念十遍,十遍沒懂念一百遍。

若我求地藏菩薩、求觀世音菩薩,我念十聲不行,念一百聲不行,念一行聲不行,念一萬聲、十萬聲、百萬聲,念到一百萬聲,有點熱呼氣兒,一直念下去,絕對加持你。不是地藏菩薩來了,也不是觀世音菩薩,你自己的心就靈了,就是自己加持你自己。心外無法,法外也無心。所以說,一切諸法皆是我的心,涵義就是這樣。

我最後講的這個結論,就是華嚴義。但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南傳,也是北傳,不論什麼傳,最初都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顯教如是,密教也如是,如果離開三皈依,什麼都不是,不是佛教。

第五講 修解脫道

我們繼續講修解脫道。怎麼樣修得解脫呢?要心裡清凈,要凈心。凈心就得觀心,你觀你的心,你觀你的心清凈不清凈。什麼事算是清凈呢?什麼事算是不清凈呢?有標準的,倘若你自己屬於貪、嗔、痴、慢、疑,這五種當中有一種,就是清凈。

貪,就包括很多了。我們通常知道的就是利害關係,還有種種的色相,色相包括多了,我們一般所理解的色就是男女關係,這是包括不完的,還有愛古玩,愛花草,凡是你有所愛、有所貪,心裡都不清凈。

為什麼心裡不清凈呢?沒有智慧者,你觀照一切法,把這一切法看成實有的,你想求得到。大家念《心經》,可能只是念念而已,沒有仔細注意。『菩提薩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第一句話是『依般若波羅蜜』,『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時候,也是『行深般若波羅密』。『依般若波羅密』。『行深般若波羅密』,觀世音菩薩就深入了。

『依般若波羅蜜』,怎麼依般若波羅蜜呢?你學著有智慧,般若波羅蜜就是有智慧,你一切都能成功,做什麼事兒都能成功。你把惑業斷了,也能得到解脫。

剛才我們坐在那裡談,也算上了一課,時間也差不多了。有些道友問《楞嚴經》從聞、思、修到三摩地,就達到解脫道。現在簡單解釋聞、思、修,聽到了就想,想完了就去做。這個過程是很簡單,誰都懂,誰都不做,所括我在內。我們現在就是講解脫道,大家聞思修了沒有啊?聞是關了,思沒思啊,聞沒聞?聞就是聽啊,你怎麼聽的?

我們很多道以不知道怎麼修,就說:『我知道的太少了,對佛法知道太少了。』我說:『你知道很多的。』包括諸位才入佛門的,你都知道很多了,你所缺乏的是沒有經過你的思想整理一下,哪個是你應當要的,哪個是你不應當要的。你不應當要的,我講得秀多,不一定對你講,因為這裡這麼多人。佛所說的法很多,不一定是對你說的,那引起法不一事實上對你說的,但是從中有你應該用的。但是其中,有一個基本點大家都得用,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們聞到了佛、法、僧,有沒有思慮過?這段時間,你有沒有修?你沒思沒修,聞了等於零。你入不了三摩地,僅僅種一個福田種子,有福報;種個善根種子,善根種子就是未來再去修吧。這種子是不泯滅的,你現生想得到點好處、得到點利益,這是得不到的;因為你不做,你不去想。

例如說,多們從事商業活動,我們的客戶來了,我們首先考慮到,我們的貨給人家拿去,我能做得到嗎?他訂的貨,我們能滿足了?又考慮到,我們的貨給人家拿去,質料如何?一定要考慮。還有,我們做這一筆生意,我究意能收入多少?去了人工、去了運費,你不計劃一下嗎?就這麼糊裡糊塗訂嗎?你得思考一下。何況你要了生死,聞到了生死的法,如果是佛教徒,那比你任何事物都重要。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苦難嗎?沒有不高興的事嗎?你事事都能如意嗎?絕對不可能。不說大家,就說我,如果今天早上念這部經,念得心裡很喜歡,我就很如意。哪果念了這部經,有妄想,有雜念,或者自己很慚愧,這慚愧也是不好的,沒慚愧是不行,不有懺悔;如果正念經的時候,有這些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叱?你已經起行了,那些在你沒起行的時候,你應當思慮,應當考慮,懺悔,慚愧。你正在修行的時候來夾雜這些進來就不純了,這不叫清凈心,凈心觀就得這樣凈。

當你念經的時候,你夾著好多的思想在裡頭,雖然你在念,你心裡不清凈。你既然心裡不清,你所得到的果清凈嗎?好比你念普賢菩薩的〈普賢行願品〉,你心裡頭清凈,你能得到跟普賢菩薩結合一起嗎?你能得到普觀菩薩的在悲心嗎?

若你念《金剛經》,你能體會到須菩提一見到佛性往那裡一坐,他就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須菩提跟著佛也二、三十年了,天天如是,怎麼沒看見佛善護念、善付囑啊?怎麼今天才發現佛菩善護念、善付囑啊?須菩提證了阿羅漢果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見思惑都斷了,他今天才體會到佛是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大家天天念《金剛經》,你體會到佛怎麼樣來善護念、善付囑啊?

你必須得凈心。你凈了心,觀你的心,跟旨所教導的教義,跟佛所制訂的制度,結合不結合?一定要結合,結合了之後,你就進入解脫道。不然你上不了,連道路怎麼走,到得了哪兒,你都不知道。你出了門都找不到家。東西南北往哪兒走啊!就是這樣一個涵義。

你要想修,必須清凈你的心,然後好好觀察一下。事前有些準備,你準備好了,然後正式修行。像我今天要拜懺,拜懺了,你的心先靜一下;到正式拜的時候,每句話都講『一心敬禮』,你千萬不要兩個心、三個心,四個心,乃至包括多好心到這裡來磕頭。磕頭只有身體禮拜,效果不大。雖然也在磕,拜完了,也出一身大汗,汗白流。汗白流的意思,是你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這樣子就需要凈心,需要觀心。

我們這裡說的凈心、觀心,是能把你的妄心降伏一下,不是斷。我們還沒有達到真心。真心具足一切,從降伏到斷,讓我們真心顯現。顯現了之後,依真而修,才能夠從菩提道的發心下入菩提果,這中間有很多過程,要不然佛不需要修三大阿僧祗劫。

但是,我們自己要求自己,不要太高。我們曉得我們是什麼位置,曉得我們的貪、嗔、痴有好重,漸漸的磨練就好了。若一步登天,沒有哪種事。想頓悟,盡看大乘了義經典。其實我們太低等了,我們是小學生、凡夫,盡想做聖人的境界,這是做不到。

應當怎麼辦呢?就我們現行的煩惱,你哪一個煩惱重,你就用佛教導我們對治煩惱的方法,先把煩惱降伏了。讓你的心經常在愉快當中,來學佛來信佛,來做一切事業。你做,賠錢了,也很喜歡;生病了,病很嚴重,很喜歡。

我曾對一個癌症的弟子說:『你不生癌症,你不會這麼樣誠心術。』生了癌症,癌症治不好,直到死亡了。他知道死亡了,下了決心,等死。你等死,反倒不如死了,癌症好了,這叫不可思議。就是你要下決心,一般的小病,我們要有信心,不有說沒信心,沒信心,你怎麼入佛門呢?

有一天凈耀法師帶我到土城監獄,去探視三個死刑犯,台灣報紙天天都有登。要我對治他們講開示,講咐開示?我說:『好好一起念觀世音菩薩。有兩種道路走,一種,槍斃,照樣的執行;另一種,改變了。』如果聞到了觀世音菩薩,槍斃你了,真是太好了,在我要死的時候聞到觀世音菩薩,一心念到死,我說:『你就再不墮三途了,再不被槍斃了。不然你再來生,也許還被槍斃。』為什麼?你盡做壞事,不槍斃?但是不昨得多少年月、多少劫,才能轉生為人,這樣槍斃你下地獄去了。你聞到佛號了,聞到佛法,就這麼修行,雖然一樣的死,死得不同了,全變了,因變,果也變了。或者,你還留戀這個世界,還想不死,因為你這一念聖號,不死了。

這種例子我經歷過很多。我住監獄裡頭號,不許宣揚佛法,但是我還不被為難,我挨著那個判死刑的人,他也不吃飯,也不幹啥,在那兒哭啊。哭沒得用,流眼淚不會讓你釋放了。我說:『有個方法你用不用?』他說:『什麼?只要有方法我一定用。』念觀世音菩蒴。他連話都沒問我,靈不靈都沒有問,他這時候就一心念,念到第七天,不可思議來了,就要提他出去。他說:『似乎要槍斃了。『我說:『不一定,這種提法,不像槍斃,警察都沒來,若要槍斃了,門口一定布滿了人,這不像槍斃。我們應生歡喜,誠誠懇懇的念。』後來到那兒給他重新審判,回來的時候腳鐐手銬都沒有了,不過,不許他跟我說話,他就走了。

你說靈不靈?『他都靈,老和尚你為什麼住在監獄三十三年?』這有兩種說法,我不靈,我念得不誠心。他是必死心的,我不是,那就對我不靈,對他靈。他的問題是,他父親在香港,他在大陸,共產黨就疑惑他是國際間諜。因為有一個栽賊的人栽他,就斷定了,要槍斃。就在他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香港來證明說他跟他父親毫沒連繫,而他父親是個純粹的好生意人,從來沒反對過共產黨。好,這麼一下子,他馬上就從死牢釋放。這過程是不可思議,觀世音菩薩靈不靈?說靈,這是他的事,不關觀世音菩薩;說不靈,他不念觀世音菩薩,他就死了,這叫不可思議。

我有一位犯了癌症了弟子,她現在回高雄了,她是在榮總開刀的,醫生說她活不過五年,四年、三年之內必准死。她在銀行工作,還是高級職員,現在都辭掉了,等死。等死幹什麼呢?就是念佛、信佛。三年過去了,四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她到溫哥華跟我說:『師父!我可能不死了。』我說:『不一定啊,你還要繼續用功,像以前一樣。』她現在好了,還準備跟我朝五台山。你說靈不靈?

我們信佛的人說它靈;不信佛的人說:『癌症轉化了,原來就不很嚴重。』但是他的膽可切除了,沒有膽了。我問他:『你不害怕不?』他說:『還害怕。』我說:『膽又長起來了。』沒膽的人,就不知知道害怕,嚇破膽。我們經常說,嚇破你的膽了。膽都嚇破了、切除了,他就不再害怕了;但是他還害怕,膽還沒破。

還有在這裡講課的一位法師,他不但沒膽了,連脾氣也切了,肝也切了一半,醫生說他活不了一個月,現在好多年了,還在這裡辛苦講譚。

所以,你說佛菩薩中持,信的人,我們把這些功德推給諸佛菩薩;不信的人,他本來就不該死,本來就不是嚴重的病,話可兩頭說。但是,我們信佛的人,一定要凈心、觀心、滅除現行煩惱。說這些佛菩薩加持,大家想,佛菩薩加持嗎?是自心的力量發生了。假外界的觀世音菩薩力量,引發他自心的自性力量,自性是空的,根本沒有生死涅槃,什麼病痛苦惱,都不在乎,他就沒事了。這是兩種,有內在的,有外在的。

但是,我們現行的煩惱一定要對治。對治的時候,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你聽了,要想一想,要觀想,用你聽到的,把你的心清凈清凈。若我們念佛、念法、念僧,你想一想,佛是做什麼的?佛所說的法都是什麼?僧人是幹什麼的?你不要想一想,佛是做什麼的?佛所說的法都是什麼?僧人是幹什麼的?你不要想那些你看不起的和尚,你想好一點的。我們念的《阿彌陀經》上的大阿羅漢,舍利弗、目犍連、摩迦葉、摩訶迦旃延,你想那些聖僧,都在你跟前。

大家都知道迦葉尊者沒入滅,他到哪兒去了?他在那兒坐著不動啊!他分身行百億,你身邊都有。一萬六千大阿羅漢都在這個世界,你不信就沒辦法。觀世音菩薩經常在人身邊,地藏菩薩經常在你身邊,他跟每個眾生都有緣。『我念,怎麼沒見到他們?『你自心的光明,你自心的德,跟他們還接不起來,你見不著。等你幾時念靈了,你可以隨時見到。見到他們,你也不要稀奇,也不要對人宣傳說:』我念地藏菩薩,拜這麼多年了,地藏菩薩一天在身邊,我跟地藏菩薩一天說話。或者還可以打電話。『這是騙人的,不要信。真正見到的人,他絕不會跟你說。但是你自己修到,你自己知道,你也不能說。這是你自心顯現的,你向外外說什麼?這是第一種。

同進你還得了解,什麼叫佛法?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連什麼叫佛都不知道。『老和尚講的開示,所寫的偈子,或者《華嚴經》,那不是佛法呈?『那是外界的,你要信你自己的佛法,千萬不可離開你自心。你所有產生的力量,都是你的心力所產生的。你必須把外界的住世三寶,跟自性三寶結合起來。你不要認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麼簡單,你要思惟、要修、要是思惟了、修了,你知道佛、法、僧就夠了。

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是《楞嚴經》了義的法,叫作開悟的楞嚴。你真正把這幾句話懂了,我真正去做,自然跟《楞嚴經》結合了,什麼問號都沒有了。因為你沒有這個功力,你看見什麼都不理解,會懷疑『為什麼這樣說』。等你有功力,你讀一百部《楞嚴經》,天天讀,你看看你自己,《楞嚴經》上的很多話你會理解的,佛經就有這種加持。

別認為《金剛經》經文很少,你也會背了,你沒懂得幾句話啊?沒懂啊!你要懂了,對三藏十二部經典你都可以通。信嗎?不見得信。要修,要思,你就真信了。那個時候才叫真信,再沒有問號。現在我們的信,『師父說的,師父也是那麼信的。』那位師父也沒有真信。真信的人,決定不疑。

真信有些什麼現象呢?在《華嚴經》講十種心,才能成就一個信心。為什麼修信心要一萬大劫?那才是真信。到了一萬大劫之後,信心真正的堅定,入初住位了,《華嚴經》初住,這時候發菩提心,發的真心,他一發心就能跟佛一樣,到別的世界也示現成佛,也度眾生。但是,他是一位一位修,這還是相似見真理,不是真的。相似,成就信心那麼容易啊?

有些道友會說:『我信佛好多年了,師父你怎麼說我沒信心?』我說:『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還沒信心,你才信了幾年。』你知道什麼叫信心,信心要入位的,這不不算正式入位的。《華嚴經》最了最大的,善財童子最初是參文殊師利菩薩,從信入手,乃至於成佛了,跟彌勒菩薩一樣了,等覺菩薩位了,不要讓他回來參文殊師利菩薩。懂得這個涵義吧!

大家學佛經的時候,要是你從那個最不理解的、最深入的地方入手,不論密宗的大手印,還是《華嚴》、《法華》,你無法理解的時候,你怎麼辦呢?你回過頭來,從你自己的現在的一念心入手,如果你把現前一念心掌握住,對治貪、嗔、痴,到那個時候。煩惱就是菩提,貪、嗔、痴就是戒、定、慧。

本來我去年想發心講講《浮名經》,也就是《維摩詰經》。後來我思想轉變,所以還是從頭開始,講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我們把皈依法、皈依僧講到深處,跟《華嚴》也合,跟《法華》也合,跟《楞嚴》也合,你隨便講哪部經,你就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你自心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們的時間不夠,要是夠的時候,我們應當再講一講五戒、八戒,只要能把八戒持好,再加上你三皈依的力量,豈止生天,你就成佛了。一即一切,現在我們受了三皈依,受過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受過條文,可是,還沒有詳細理解。真正理解,你就從聞、思、修入手,你修吧,夠你用的。我們不是知道太少了,我們教知道很多,可是,缺乏思跟修。往往自己產生了很多誤解,已經墮入邪見坑,還認為自己很了不得,這還是持戒清凈的道友很多錯誤觀點,大家不能學。為什麼佛講要持戒?戒、定、慧,從持戒的戒經裡面,你能學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你說:『那不是持戒,叫我們不做的。』那裡頭也就包括一切了。佛說法是交錯的,這裡頭含著深意。

我們有些道友說,我一天念十萬聲佛,或者念多少萬聲佛號,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數位念得少的話,生不了極樂世界。我昨天在拜懺的時候,跟幾天道友說:『你想念多,沒問題,釋迦牟尼佛在戒經裡頭教過我們念佛。怎樣念呢?』『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二萬九千五百阿彌陀佛了。你念吧,念一聲就是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聲。』

佛看見兩個老夫婦,拿著兩籮筐,一籮筐是空的,一籮筐是空的,一籮筐裝著彀子,念一聲『阿彌陀佛』,拿個彀子往那空籮丟。佛說:『你們這些老善人幹什麼呢?』老夫婦說:『念佛計數量啊。』『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所這一籮筐擱到那一籮筐去?』老夫婦說:『不知道。』佛說:『我教你們一個方法,你們就念完了這一籮筐端到那邊去;再念一遍,你們又把籮筐端在這邊來,你們一天念了,就端了好多的籮筐。』

是不是多秒就能夠生極樂世界去?你要心念,你的心跟極樂世界相應了,你的心跟佛心相應了,你的心在這個世界就清凈了。『心凈則國土凈』,『念自性彌陀』話都會說,做起來就糊舉行了。像我似的,我什麼都不記得,一出門,我走到天母去,我走不到;你住在什麼地方,不知道!那叫什麼街,不知道?糊塗了,出門就糊塗了。

一定要凈心、觀心,合乎佛的教導,合乎佛的制度。就是在這個社會上都有法律,都有憲法,都有制度,你得合乎人家制度,這樣你才能進入修解脫道。

我前面講的都是深義,你還得學點淺的,能對治現行煩惱的。你起什麼煩惱,你漸漸的磨,讓你的心,又明又凈,有了智慧。無斷現行煩惱,我們斷的力量不夠,要伏。要是生起貪心不要讓貪心生起。因為我們人還是要死的,這不見得屬於『我的』,好多事情不見得屬於『我的』。如果你會想的,全是『我的』。

如果你要學《華嚴經》,這個大千世界全是『我的』,在我心之內的大家修供養的時候,不用去買朵鮮花。經常的一拜懺,『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哪裡來的啊?超級市場花店有的是,你用觀想都搬來就好了。

以前在溫哥華講經,有一次,弟子帶我去維多利亞花園,整個是花園。我永遠觀在心中,我到哪兒一拜,就先把維多利亞花園的花拿來供,維多利亞的花,也不微妙。你要多看看六欲天那些諸菩薩供佛的花,你也要從你心裡借來從養。這些花都要壞,你心裡的心永遠不壞的。你幾時用,一作意就來了。外界的這些花你拿不來,壞了你明天再拿就不行了。你心裡的花,心花怒放,那是不可思議的。

用心去從養,效果大。為什麼呢?如果你的心思用這些來供佛,是你心力大,心清凈了,觀想力有了,是凈心、觀心,那種功德可思議驪?有相的,你可思議,無相的,你怎麼思議啊?你也在這兒跪著供佛,那樣一供,你知道人家心裡想什麼?那種功德是不可壞的。

這就是降伏其心,這是降心的方法。你說是圓的,也可以;說是小的,也可以。法沒有大,沒有小:圓人受法,無法不圓。如果你是修《法嚴》,你學著真觀、假觀、空觀、這是天台宗三觀;你要是不《華嚴》,真空無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華嚴三觀是大的,怕你修不起,你心裡沒有那種心量。怎麼辦呢?先凈心,先觀心把垢清凈、降伏了,隨分隨力,先降伏這些煩惱,漸漸的斷,到後來頓斷無明,才能成佛。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不是一般的開悟,他是最後的一分相無明斷了,所以他就究竟成佛。

漸漸的明,漸漸的凈。學不了六祖惠能大師的南傳禪宗,你就學學北傳的神秀大師。我們有些道友一聽:『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就排斥了:『這不對!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頓悟的境界,你做不到。北方的禪就要漸修,南方的禪就頓悟?你不天天講,你怎麼知道凈心,觀心啊?你又怎麼顯現呢?你又怎麼能趟向菩提道呢?不要躐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使你的心清凈。發菩提心,發清凈心,完了之後,趟向菩提。你同時要對治一下,看看你的病在哪兒。你自己起心勸念的病,醫生是沒辦法,你就對著佛經照一照。有時,佛經說的也不見得跟你心裡相應,你自己靜下來觀觀,你現在哪樣毛病多,你要對治。

你太愛財,愛財愛得連自己媽媽也賣了,連老婆也賣了,什麼都賣,就是想要錢,就是愛財。愛色的人,他跟哪個人交朋友,如果失戀了,他命都不要了,去自殺,去跳海。這就是他愛得重,他得病根就在這兒,就從這兒下手。

要修什麼呢?修不凈觀,這個世界沒有清凈的。不凈觀從什麼地方修呢?先修你的身體。為什麼每天要洗澡?假使有人吐了痰,要他再吃他的痰,絕對吃不下去,絕對吃不下,太髒了。他自己喉嚨吐出來的,在裡頭他不感覺臟,吐出來他就感覺髒了。他解大便,你要他再吃大便,絕不吃;但是在他肚子里,他不嫌臟,他一解出來就嫌髒了。你可以在肚子里觀想一下,若你把肚子打開了,說這裡頭都是些什麼東西啊?我一天事實豐是些什麼?

說這個漂亮、那個漂亮,誰漂亮?都不漂亮。如果看見天女了,他看見人間的美女跟天女比,差太遠了。如果他看見菩薩化現的美女,比天女漂亮。菩薩化現的美女就太漂亮了,那是他斷你的欲心而化現。觀世音菩薩就化現美女,魚籃觀音就是這樣的,誰都知道這個故事。

知道外在的美貌是假的,那是外皮,內在的五臟六腑可不是?他今天化像人,他的臟肉,除了水就是尿。五臟六俯,生臟之下,熟穢之上,最髒了。你要這樣來觀你的身體,你哪一點最美?你觀你最美的寺方,你就觀得很不美了,這沒有標準的。說有人很美?大家都看得很美,不見得,有人看得還不美;什麼人看的最美,跟他有情的人看得最美。我們中國有句俗話:『情人眼裡出西施。』西施怎麼樣,大家還是揣摩,人云亦云。

在北京,我們還當小孩子的時候,看過梅蘭芳好多次。他卸妝的時候,一臉大鬍子,上妝之前,都要刮鬍子,越刮越重,臉部都是青的。梅蘭芳不漂亮,他要是化了妝看起來,永遠是十七八歲的姑娘。你可以開悟啊,假相。六十來歲的一個男人,滿臉鬍子,往這邊一刮,把頭髮這麼一整理,化妝出來,再一扭扭捏捏的,簡直就是仙女。你說真的、假的?沒有真的。

『我是女人,我很美!』那是你自己認為。老和尚看見你的本質,看見你皮膚裡頭東西,你美啥?九孔常流不凈。你若說:『他很愛這個人,這是他情人。』她屙屎讓他吃,他吃不吃?他絕不吃,那就不美了。這樣做不凈觀,來對治你的貪慾,你不會起貪心的。

還有的人,他不愛財、色,可是,他的脾氣非常大。他就爭那口氣,他命也不要,什麼都不要,就爭一口氣,嗔恨心特重。像阿修羅,也行十善,也持戒。他受五戒的時候,不要受嗔戒,也不能受殺戒,他殺生業特別重,沒辦法降伏嗔恨心。他也生天,她好鬥。能持三戒的眾生都能生天,但是他的嗔恨心不了,他總跟天帝打仗。要是人間的半爭勝了,阿修羅的天就勝了,天人就消滅了;人間五戒十善持得清凈了,生天的就多了,阿修羅就消滅了。道僅僅是六欲天的四天王跟忉利天,上天修了就沒有了,沒有這個力量。

像名譽心重的人,他也愛財、不愛色,一生就為名。有這麼一句話,『名譽是一個人的第二生命。』像包青天是一位清官,他為了當清官,可以付出一切,真正的清官。他知道因果嗎?什麼是最平等?知道因果最平等,不知道因果,你永遠平等不了。國與國、人與人、社會與社會、團體與團體,他不知道因果,『這個不公平!』他如果知道因果,知道他的前三世、前十世,很公平。

佛講的非常公平,你做什麼業,你受什麼報,這不公平嗎?你自作自受!『冤枉了!』在佛經上講,世間上沒有冤枉的,平等平等,一切諸法都是平等的。自作自受,有那個因,必有如是果。你要是能夠懂得因果,心安理得。在你受的時候,『好了!我的債還了,我就清凈了!』害病,『我前生殺生很得,我命債還完了,我一天還要害病,我從此再不殺生了。』你如果發這個願堅定的時候,你的病就好了,就把業消除了。

不論你起什麼心,你起了什麼念,你要對治你的病乃至思想,就要薰修。怎麼樣薰修呢?聽一回不行,十回不行,慢慢薰,耳根常聞到這類事,接觸的常是這些事。

上次我講過,你若在香林裡頭,你出來的身是香的。若你跟著善友,拜懺、發願、得遇明師、親近善友,你薰習拓在概都是這些人。你跟土匪一塊兒,除非你有大力量能轉動他,不然他把你薰習去當土匪。你跟什麼人就學什麼,這叫薰習,你一天不離開佛、不離開法、不離開僧,佛法經常薰習你,你自然就清凈,這叫薰習修。

《大乘起信論》是根據一百部大乘經典所作的論,馬鳴菩薩作的,他說薰習的關係非常重要。就是我剛才講的,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得薰啊。所以,不要認為佛經好像經常重覆,是重覆,認為佛經好像非常矛盾的,一下『有』,一下『沒有』。我說佛說的法不矛盾,佛並不是把你們都集中一起說的,佛是對這一批人就說這個,一看這引起人沒出離心,就講困果,講報應;到了《華嚴》,對著那批大菩薩,他講出離心幹什麼,人家都修過了,他就講重重無盡,就講法界性。

《金剛經》上講,二乘人剛見子般若空義,讓他入空義,就讓他度眾人。二乘人度眾生著眾生相,度了好多眾生,就度一個眾生丟一個籌碼,度了三十個眾生,他就覺得有功德了,『啊!我的功德怎麼……』不行的,應當怎麼樣子呢?度眾生無眾生相。有人說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但是,他是對那批人說的。如是查對我們來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好事都不做了,『好事、壞事一個樣兒,我何必做了事呢?』那是告訴你好事、壞事一個樣兒,你什麼事都不做,就對了;好事、壞事一個樣兒,你不做好事,只做壞事去了,就不一樣了,是不是啊?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佛說:『你念《金剛經》,有好多功德。』最後他又說:『菩薩行一切功德,沒功德。』須菩提就有點想不通了;『做了那麼多功德沒功德,還做功德嗎?』佛就告訴他:『做功德不執著,做功德沒有做功德的相。』如果心裡想:『我又做了好多功德!』那你的功德非常小;如果做了功德,沒有功德相,功德遍虛空盡法界,能說它的力量大小嗎?

聞法了,為什麼你要思呢?你不思,你不能入。為什麼你要修呢?你不修,你證實不了這個話是對的、退是錯的。現在我們聽了很多,我們是糊裡糊塗聽,我也如是,心想:『對啊!佛說的還有錯。』不一定,你要思。在這一會說的,佛說的是對的;要是把旨這會的話搬到那會說,佛說那個也不對。為什麼不對呢?他對那個機說的,這個機不對了;你給搬了家了,你搬了家怎麼不矛盾啊?說『空』,『空』、『有』就不相同。

直到《華嚴經》境界,永遠沒有不對的,圓融了,說『有』也對,說『空』也對,隨便對哪個眾生都對。他不能領悟,不能領悟就種個善根,這就是華嚴境界。所以到了《法華經》,你們都成佛,反正你只要入佛門都成佛,你還接受不了。『像我這樣能成佛?』你的信心就不具足了。『能成,我有佛性為什不能成佛!』時間長了,什麼時候成佛?你什麼時候遇到佛法,什麼時候發了心,什麼時候修菩提道,你也能成;若沒遇到,沒遇到你還是成不了。很簡單,各種解釋的方法不同。

對我們來說,現在當前需要的是對病下藥,把我們本有的佛性,越發揮得越大越好。不但發揮我們自己的佛性,讓一切眾生界都清凈,這就是大菩薩,讓人人都能夠念佛、念法、念僧。只靠我們幾十個人念佛、念法、念僧,要轉變五十多億人的災難,哪有這個力量。要是五十億人都能夠念佛、念法、念僧,這個世界變了,剩下的那幾億人跟著也就好了,他想不變不行,因為他的力量薄弱。

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時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麼情況呢?魔勝法弱,邪說橫行。明明是正法,他給你說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標奇立異,顯不出來他的道德。他總要說得跟別人不同,『我不同,你要信我吧!』這就是標局立異。所以他必須標奇立異。

我們再講一講神通。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要想了生死的話,不可以依靠神通。你如果著了神通,神通是苦,你沒有方法來轉變,或者時間也來不及了。例如我知道後天要撞死,我怎麼準備?我要出車禍,我知道了,避免不了。你心裡恐慌了,你怎麼辦?不知道的還是愉愉快快,這兩天總是愉快,那一剎那沒發生,我總是愉快的。若是有神通,你要有智慧,能轉變,業要現前,我去還,還了就沒有了,愉快的走。愉快的走,你轉化了,你再來一個分段生死就不是這樣子了。

神通,『神』就是天心,就是你現前一念心、自然的心。我們的心不是不靈,你的心用起來,你感覺妙極了,心會想出很多主意,其中也有壞主意:管它好壞,能夠想很多辦法,靈不靈啊?『通』是什麼呢?智慧、光明。外在的光明是有障礙的,你內心真正的光明,永遠不障礙,永遠住在光明裡頭。這叫神通。

阿羅漢的神通,業障現前的時候,他會失掉的。目犍連尊者是佛的阿羅流大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當外道把他屍體都打爛了,別的道友說:『你的神通怎麼不現呢?』他說:『我的神通沒有了』。到時候神通都沒有了,業障現前,神通失掉。等打完了都走了,他的神通又來了,他把他打碎的身聚起來又回來道場來,還能夠回到他家鄉去說法,說完法了,他能示現十八變神通,上身出火,下身出水,自己用火這樣焚了,都如是啊,真的是業障現前。

所以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堅定的,到臨終的時候,你的冤親債主打你算帳,你要想戰勝他們,你念佛的力量必須把他們消失,你才走得了,不然他們把你拉住。為什麼要你一心不亂呢?一心不亂,就是業障降伏了,那個現象沒有了,你才去得了。不管你還有什麼業,其他的業你能夠帶去,這樣的帶業。哪果你欠的債猛利,冤親債主找你的猛利,你念佛的功德敵不住他,你生不了極樂世界。念佛一法,你所有的修行,到你臨命終時候,就是憑本來了。我們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你修了幾十年的功夫,就在那一念間,你要能做得了主,做不了主不行,那是你功夫還不夠。

為什麼我們要經常的修行,經常觀照我們的心?把你的清凈心顯現出來了,到那時候你走了,清清凈凈的。助念的關係很大,在你臨終的時候,雜念紛飛,一聲佛號投進去了,在耳旁給你助念,你的心就隨著佛號轉了;你隨佛號轉,這些現象都沒有了。那就是凈心,幫助你凈心。心要是清凈了,你就是往生也好,再來生也好,再來生能知道前生的事。你再來生了,你能夠不做眾惡。前生是和尚沒修好,來生再當和尚繼續修;又沒修好,再來生再當和尚繼續修。生生不斷修,這要靠你很大的功力,不然不可能,來生就迷了,除非你有很好的道友來找你、跟著你,非把你拉回來不可。所以為什麼要當同參道友,你沒成,他成了。老和尚弟子收多了,我感覺到這不是好事。多收一個弟子,多一條線把你拉住,是不是啊?比如說你走了,他們呢?皈依你了,等你度了。

我們昨天念《地藏經》,我跟大家道友講,弘一法師聽到第十三品放聲大哭。別人問他:『法師!為什麼要哭?』他說:『你念念第十三品,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釋迦牟尼佛臨走了,囑託他的下一代,他想到末法眾生,很怕眾生墮地獄,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囑託地藏王菩薩:『眾生只要對佛教有一點善根,一絲一毫,一毛一帝,一沙一塵,你都把他們度了,千萬不讓他們墮地獄去。』地藏王菩薩痛哭流涕。菩薩已經沒和情感了,他怎麼還哭啊?示現跟眾生一樣的悲苦。所以他就發願了:『只要末法眾生能對佛法有一絲一點,我都把地獄壞了,不讓他墮地獄。』所以我們要報佛恩。

就像我們老爺爺最愛他的孫子,囑咐他的兒子:『你應該怎麼照顧這個孩子啊!』跟那種情況一樣的,大家想一想。但是佛的囑託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他是指:『我的末法一切弟子,在彌勒菩薩沒出世、沒度他的時候,出世的名字都聞不到了。』佛是這樣對我們。

一位法師,或一位老和尚,他收了許多弟子,收完了就不負責任了嗎?每個弟子在受三皈依,不管多少,平等平等,都是給師父紅包,幹什麼的啊?求你救度。我們大小是平等平等,你把他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拿去花了,不負責任啊?世間上動人一點錢,都得要還債的,你還得起嗎?怎麼辦呢?我還不起,我就打地藏菩薩替我退,我找觀世音菩薩替我還。我念經的進修說:『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你們慈悲,我還不起,替我還,都把他們度了。』

不有一種特殊情況,他也沒見著我,他也沒聽到過我,他會夢見我。在台灣、各地都有這種情況,他就東找西找:『有這麼個人嗎?』『有!』他找到電話了,打給我。我也不知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不認識他啊。我說:『你找的不是我。『他說:『是你。』我說:『不是我,真不是我。』我是請地藏菩薩這樣度從生。這類事,我們每位道友都見過,或者你發菩薩心,你說我要度人,你的朋友,不論親友,他會夢見你了,他打電話:『我夢見你了。』夢見你幹什麼?想把你所知道的、學的佛法給他一點,他又有苦難了。大家懂得這個,就多發菩提心。

我講講菩提心,大家聽到也很多了,各地方講解的不同,我是根據密宗、顯宗。你要問我是什麼宗,我沒有宗,我是釋迦牟尼佛那一宗;如果要我分的話,我是釋迦牟尼佛宗。我最初學的是華嚴五教,突然間又學天台學四教。學完四教了,又學戒律;學五教的時候,帶著學戒律。後來跟弘一法師學了,戒律,又學戒律,就只有大義。然後學密宗,我不是真正想學密宗,想即生成佛,我是想了解這是什麼回事。我這個人有點鑽牛角尖,我跟哪一個老和尚學,跟誰學,我想就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學佛法,我要親身來試驗一下。

學了密宗,我才知道叫即生成佛,什麼叫受灌頂。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那是我們設立的。我們叫人家『活佛』,西藏沒有『活佛』這一說,他是叫『祖別古』(藏語),『祖別古』就是轉世再來度眾生。人家沒有說『我是活佛』,沒有這種說法;說:『我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就是佛再來了!』沒有啊。我解除很多疑惑,到了西藏我才知道。

所謂密宗,西藏教義,跟我們一樣的。不過西藏的教義有系統,有顯宗的次第,就是菩提道次弟,有密宗次第,最後還有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到究竟,就是你現前一念心。現在你跟大家說,他信嗎?他不信啊!只要你把現前一念心掌握明白了,時時對治煩惱,時時消滅煩惱,降伏煩惱,斷煩惱,你就成佛了,很簡單幾句話。啰嗦起來,寫本書,三藏十二部,你去學嗎,你越學越糊塗,鑽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你必得一步一步的,不要要求很高深。你要把你現前一念心時時觀照,別走錯路。若在禪宗,畫了一個空的大圓,然後畫一頭牛,一個小牧童牽著那頭牛,時時的注意牽著那頭牛,要你的現前一念心時時注視,不要走樣,不要傷及禾苗,跟法性相違背的事一點都不做,很簡單。圓滿次第是什麼,心心向著三寶,心心都是壇城。

那多人說,佛教越秘密越靈,越有人信,越有人拜,越有人給錢,給了錢修大廟,修了大廟,想做的事業就完成了。釋迦牟尼又沒這樣做,釋迦牟尼修了幾個大廟?辦了好多修學院?講《金剛經》的時候,就是一坐,圍攏來,這就說了,說完了就說完了,我們還要講說一、兩個月。釋迦牟尼佛吃頓飯,吃完飯了,大家談談天,談完了就完了,就去做了。

佛說法的時候,是由阿難結集,因此,阿難完整聽聞了佛所說的法。其他的人,有的是半途來,佛講經,他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行化,趕來聽佛講經的時候,佛差不多說完了。怎麼辦?佛於是造偈頌給他說一遍,長行重頌。所以佛經上很多偈頌,是給後來的人說的。他說了一會就是一會。

我最初講經是在長春般若寺,二十四歲。大家看《影塵回憶錄》,就可以知道。講經的檯子很高,我花很長的時間才升上座。八個小和尚,端香爐的,端香盤的,兩個坐上去升揖的,事情非常多,拿提杖的,拿香爐的,之後升上座了,維那師唱香贊,最少二十幾分鐘,就唱:『法筵龍象眾,當視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有的唱『爐香乍熱』的香贊。這一香贊,維那師要顯示他的喉嚨,梵音嘹亮,就在左一個彎、右一個彎,把你的思想升華到天上去了,之後才下來。這個時候座上的師父心裡頭靜得不得了,才開始講經。下了座,一座起碼三個鐘頭,前面跟後面就去了差不多快兩個鐘頭,真正說法的時間不長。

你一定要從凈心、觀心,來修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許你認為誰都知道這親,不見得如此,我看好多人還不知道。你要怎麼修呢?你就一步一步修。最初你實在觀想不起來,你可以這麼念誦。觀想起來了,觀想釋迦牟尼佛的白光,注入你的身心;觀想佛像,觀想佛的光明。修藥師佛的,觀想藍光;修阿彌陀佛的,觀想紅光。這當中夾雜觀想法,是要靠道友自己的觀想力。如果你不夾難,只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心裡就想到佛、法、僧。如果你不想佛、法、僧,你能念嗎?當你念佛、法、僧的時候,還有什麼貪、嗔、痴煩惱介入進來呢?哪果有煩惱的進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好好凈心一下,境界相馬上就變了。這就是凈心、觀心的最初方法。

如果再深入解釋佛像,解釋這些佛教的名詞術語,你的心就亂了,你觀想不到,治服不了煩惱,你就多觀想心。若你修那一個法門,就要另外學習,不是我這一座。一定要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對治你現行的煩惱,你很容易做到。你如果要想夾難這些功力,多做做觀想,觀佛的人明加入你的身心,最後觀想阿彌陀佛進入你的身心,或者釋迦牟尼進入的你的身心,你把自己變成佛了。法叉是你的性體,就是法性;僧,就是你現前的身體。你這樣觀想也可以。這是功力強的,功力不強的,越簡單越好。

今天有位道友跟我談,談了很多《楞嚴經》、密宗的問題,他的理解力很不錯的,他的學習也很深,但是他要用的時候用不上。原因是什麼呢?經論的道理要經過幾十年的磨練,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西藏佛教是從最初的祖師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蓮花生大士有蓮花部的四加行,噶魯巴有噶魯巴的四加行,噶舉巴、薩迦巴、寧瑪巴,各有各的四加行,都得修啊。不論你學西藏的哪一派、哪一教義,都必須學顯教。如果你沒有學過五大論,就修密宗,上師要跟你講清楚的。

我在西藏的時候,在三大寺學顯教,要二十年。三大寺分成四個分院,依規定一個分院是一知人。一個分院有幾十個『康村』,『康村』就是小院,看你是哪個地方來的,就安排住在同一個小院。例如『假容康村』、『卓馬康村』、『紮上康村』,有蒙古來的,有青海來的,有西康來的,有漢地來的;因為你們是同一個家庭來的,大家語言也通,互相障礙少。小分院,就叫『康村』。

從你入了『康村』,入級度起,我們就掛了名了,屬於三大寺的人了。這叫『級度』。級度是年紀大的不收,不得超過十歲。我是特殊的,我沒有修幾個月就退出了。我那一班都是小孩,年紀大的跟你搗蛋,一直跟你開玩笑,你得用語言溝通。學顯教,一年一班,進到第二十班,畢業了,考格西,就像我們要考大學文憑,之後,堪布批准了,每天露天上課的時候,一班五十個人,分為好多堆,向十人圍攏一堆,下雨也在那兒聽,不過,西藏下雨的時候很少,一年升一班,一共有二十班。

你在『劄倉』、『中院』裡頭,考上格西了,『中院』許可你畢業。按照規定,色拉寺是五千位喇嘛,哲蚌寺是七千位喇嘛,噶當寺是三千位喇嘛,但是後來都超出這個數位了,人非常多了。之後再考試的時候,全寺都向你辯論,你一人坐在高座,大家提問題,那種問題不容易答覆啊。

我舉個例子,他們問你:『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佛?』『是佛,他成了佛,就是現在所知道的釋迦牟尼佛。』『十法界,有沒有又是佛,又是人,你怎麼分辨不行,十法界,人是人,佛是佛,你怎麼盡分呢?』你怎麼答覆?口說不行,辯不行,你得引經論,《阿含經》怎麼說,《俱舍論》怎麼說,《大乘莊嚴經論》怎麼說,《現觀莊嚴論》怎麼說,《瑜伽師地論》怎麼說,你必須舉出來哪一哪一頁、多少行。

在西藏,不是我們講你們聽,他們是從小孩起就背,背完了上課了,沒有老師給你講。一個學生站在中間,大家就提出問題來辯論。你要是記錯了,那是多少頁、多少頁,之後,他們來羞你,大家就說你腦殼『地里呢可樂松』(即增加他智慧),你太愚痴了,為了增長你的智慧,回去好好念。在西藏,大家都是用背誦的,你要是問他,他答覆如流,哪部經、多少行、多少頁。你問我們漢僧,我們只講大義,根本不背,他們是全部背起來。

二十年畢業了,你背了許多經論。你要是在考試的時候,誰問你,你都能答覆得了,那就不是一本經論可以面對的,需要融通許多經論。他們問你這部經這麼說,那部經為什麼那麼說?你必須融通起來,你要答哪部經怎麼說,你得舉事實例子,不是空口說話。我要對我們這邊的道友提問題,我問你,哪部經、多少頁、多少行,你一個也答不出來;你早忘了,哪有那個記性。

在西藏,你要講老師開示,得先舉出例子來,《瑜伽師地論》第二百二十頁,或者是多少行的那句話,我不太理解。師父馬上就跟你答了。如果他記不得,馬上就把經論拿出來,照那段經論給你答。有的師父年紀大了起來記不得,他拿著經書一翻,馬上就給你答,是這樣的。

二十年畢業了,在『劄倉』考上了,又到全寺考上了,之後還有『大昭寺』。『門郎欽波』,就是大昭寺的『門郎欽波』,全西藏的喇嘛都來。你放『檔假』,『檔假』就是做法主。就像玄奘法師在大阿蘭陀寺,全印度的人,不論外道、佛道都不來問你,你答覆吧。如果答不出來怎麼辦呢?砍腦殼。如果有人把玄奘法師問住,他自顧把腦殼給你。所以玄奘法師在印度出名,沒有一個提出問題能問倒他的,提問題的人不敢提了,沒有辦法。要有這樣的智慧。

你考上『阿榮巴格西』,三大寺才承認你是真正的格西。或者起碼你得在你的寺院裡頭考上格西,你才能進入密宗院。密宗院在拉薩市裡叫小昭寺,密宗院不收多,僅收五百人。到了密宗院,先學五年,你才能受灌頂。你得能拿『糌巴』跟『麵粉』這麼一擔,就擔出個壇城來。你要修行得有壇城。大家受過灌頂,看見旁邊的壇城,這是喇嘛自己做的!你得會做壇城。你要不是學顯宗學得開智慧的話,你根本做不了。你看西藏拿酥油做的花,到了臘月二十五,宗喀巴大師的生日,你可以到三大寺,去看喇嘛做的酥油花。這樣學五年會做壇城了,才能夠受灌頂。受了灌頂了就必須去閉關,最少三年,或者五年,或者十年。閉了關,這個法修成功了,就可以了。之後,你的本尊上師許可你給人家灌頂。

大家算一算,一共需要好多年?顯宗二十年,你起碼得十歲,或者是五歲,二十年下來,已經二十歲了,最大的是三十五歲。再時宗密院學五歲,就四十歲了,再閉關,一出來起碼四、五十歲以上。在西藏真正做一位『噶丹次巴』,或者大喇嘛,沒有六、七十歲以上的人是不可能的,他們的修學過程限制他了。

我到西藏去,知道兩位大德,那是西藏清末民初的聖人,一位是康薩仁波切,另一位是頗邦仁波切。學密宗的人,很少不知道頗邦喀仁波切、不知道康薩仁波切,這是當代的修行人,再加上過去行苦行的密勒日巴。西藏不分哪一派,真正有道德的是不分宗派。

大家已經知道密宗的大概情形當你受灌頂的時候,你考慮考慮,『我自己是什麼程度。』當你受下來,『我念念咒也可以了,師父加持我,我念念。』你受灌頂的時候,你起碼得持十萬遍;從受灌頂的那天起,必須受持十萬遍,你才能做別的事兒。如果這個基本要求沒有做到,受了灌頂,出來離開上師,灌頂就還給他了,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你去幹什麼?作秀去了!種個善根而已,這是學密宗?

學佛法、聽到了、聞到了,就要思,之後就要修。我們聽課的時候聽完了,回來有一段空閑的時間,自己沉思一下,把聽到的話,思惟一下。不思惟,你一走就忘了。經過這一段沉思,掌握住它的義理、精神,之後你才走,『重聞入於心,把聞聞自性』,聞不是耳朵啊,要入到你的內心。入到內心你再翻出來。我應當怎麼做?對於今天所說的這些毛病,我有沒有?有,我現在開始我要這麼做。

我回大陸去,問我們那些受苦難的還俗的道行們、受戒的戒兄弟,差不多一、兩百人、都八十多了,大部份還俗了。你要是說讓他們再回佛教來,死都不幹了,他們說:『我不再受第二次苦了。』這樣子,很危險。佛早就說過,在你遇到一切命難的時候,寧可持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儘管你當時已經犯了,還俗了,現在又有機會,你可以重新受,重新加入。

如果以前犯戒了,以後懺悔,還是清凈的;如果以前持戒,以後犯了,非下地獄不可,那是決定的,明知故犯。你不知道佛法,你只有一個性罪,不犯遮罪;你已經知道佛法了,遮罪比性罪還厲害。大家聞到佛法了,不再繼續造業,以前的罪就可以懺悔、消失;如果聞到佛法了,佛叫你不能這樣做,你還是照樣這樣做。你已經結婚了,還在外頭亂搞,這就是性罪,雖然不是什麼槍斃的罪過,但是,在佛教可不行了。如果你明知道偷別人的東西不對,你受了戒了,你還去偷別人的東西,這又不同了。

要是有人勸你受五戒,我都勸在家先不要受五戒,你先把五戒學習學習,定記得,學佛是求解脫的,我這裡講的是解脫道,不是求煩惱,一定要記得。還有,你到了寺廟裡來,是求懺悔,是來燒香供佛。

最後大家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法界有情眾,同生極樂國。』『法界有情眾』這一句是我自己加的,如果大家按『若有見聞者,同生極樂國』迴向,也可以。我感覺我們這兒關上門,人家也聽不見、見不著,我就全都包括了,叫『法界有情眾』,所以才改了這些字。我跟大家說明了,不然別的人會說:『他怎麼隨便改!』

第六講 發菩提心

我們已經講了五座了,要講的基本上都講完了。最後再囑託大家,不要忘了念佛、念法、念僧,這樣修行就夠了。你如果在三年、五年之後,或者再問到你還有沒有念,你說:『念啊!一天沒斷。』你就很不得了。

我們心地當中只要這樣念,我們的心漸漸就轉化了,遇到一切不遂心的事,要發脾氣的事,乃至有些災難產生了,當你念三寶的時候,你就心平氣和。我們都說是觀世音菩薩感應,你不曉得你自己就是觀世音。當你念的時候,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的心合成一估了,所以說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就是你自己的心加持你自己。佛法最深的地辦就是如此,無論你修學的是密宗、顯宗,或是《華嚴》、《法華》。佛在《法華》授記成佛,是授你的心,你的心本來就是佛,佛不授記也如是;經由佛的證明,使你認識更清楚了。

千萬不要忘記你自己的心,但是我們很少想到自己的心。我說這個心,不是你一在打妄想的糊塗心,這個心是糊塗的、沒智慧的,我說提你原來清明本體的心。

這裡有幾個問題,我先答一下,再繼續跟大家講怎麼樣發菩提心。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火輪,猶如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是什麼涵義?這是說我曾經在監獄住幾十年,他說:『你用什麼降伏你的心啊?』我就用這個心。《楞嚴經》上講,說是一位佛子,受了三皈依,皈依佛了,他遇到一些災難了,還信不信佛呢?就是這麼熱火輪在那邊轉,這種苦是受不了的。不能因為這個苦,氫我們的菩提心退了,就叫菩提心。因為你有這麼一念心,就使你度過一切災難。在你想苦的時候是苦,但你一想到『我是佛子』,佛子就不因為世間苦,失掉清凈的真心,不會在威武、金錢的面前,否定自己的信仰,涵義就是這樣。

他問我當時在那個環境,什麼因緣想起來的。這有什麼因緣呢?苦難一來了,皈依三寶了,例如我勸大家念佛、念法、念僧,當你苦難一下來了,你想起來:『佛要加持我啊,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在你心裡有這麼一個種子,遇到那種機緣,就顯現了。

例如你肚子餓了,想吃飯吧?這很簡單,肚子餓了想吃飯。當你苦難的時候,你看喊媽媽,好多人:『哎呀!我的媽啊!別的想不起,因為是慈母。所以我們天天迴向的時候,要報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談過,要是對他媽媽怨了,或者說不好的話,我說:『你這是極大錯誤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認你是佛子。為什麼呢?你媽媽,好多人:『哎呀!我的媽啊!』自然流露的,任何人在苦難的時候,著急了,他會想起他的媽媽,別的想不起,因為是慈母。所以我們天天迴向的時候,要報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談過,要是對他媽媽抱怨了,或者說不好的話,我說:『你這是極大錯誤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認你是佛子。為什麼呢?你媽媽生你的時候,在媽媽的胎藏,媽媽所受的痛苦,你是沒法體會,你是不知道的。』四重恩就是母恩。大家學《地藏經》,地藏王菩薩就是報他母親的恩,有兩段,第一品至於到第四品,都是報母恩。

因此,你要是問我:『為什麼想起來呢?』就是你過去的種子,到你苦難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想到佛怎麼教導我的,我應該怎麼樣做。第二個問題,要我留個地址、留個電話。因為我住無定處,雖然住在美國,我先住在紐約,後來又住到三藩市,最後又經常到溫哥華講經,乃至到台北,一年到處轉,大家可以追蹤好了,看我在哪兒。

我曾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就沒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說,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業力?難栓上的誰去拔。很簡單,所以解鈴還需系鈴人,你造的業是你自己去消。

這兩句話似乎很矛盾。業要可轉,沒有因果,因果定律,因果是絕對不錯的。業如果是定業了,要是能轉人,就沒有業了,還講什麼因果呢?可以轉嗎?如果所有眾生的業不能轉的話,哪一個眾生也成不了佛了,我們的佛種就斷了。

為什麼我們要學《般若經》呢?等你有了般若智慧一照,什麼叫定業?你能把你的業拿出來顯示一下嗎?什麼叫業啊?業性本空,業沒有體的。業是有個決定的什麼樣了嗎?過去就沒有了。『業性本空唯心造』,業是由你的心造的。你開了悟了,或者你成道之後,有了般若智慧,業還有嗎?連你的妄心都沒有了。那種懺悔才叫真懺悔,『心亡罪滅兩俱空』心也沒有了,業也沒有了;『是則名為真懺悔』,還有什麼業可轉,還有什麼是業?這是到了義、究竟圓滿的時候,這樣來解釋的。

至於說佛,說眾生,都是假名,這只是一個標示而已。佛也是假名,因為有些眾生,沒有明白自己是佛,才說這個是佛。如果眾生本身、本性都是佛,佛也是假的,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相,這是假相。當你同悟得的時候,假的就是真的;當你沒明白的時候,你對你的肉體,人家打你、罵你,你會煩惱的。當你真正空的時候,肉體是假的,他罵也好,打也好,跟你好像沒關係似的,吹你一條膀臂你也不知道痛了。

古來祖師在受刑的時候,砍他一刀,他說:『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你一砍我腦殼,好像你的刀在空中砍一樣。過去我們有一位祖師高妙峰,他住在五台山,壽命壽盡了,小鬼來抓他抓不到。滿山都找,沒有這個人,沒有人知道他住在那裡。小鬼就請出土地公,土地公說:『他在入定。』因為僧人一入定,他的肉體看不到的,他跟山河大地,跟空結合一起了。你只能看到空,什麼都沒有的。

小鬼就請問土地公說:『我們這樣交不了差啊!有什麼方法能把他引誘出來?』他說『他還有一件事沒放下,還沒修成。他有一個缽,吃飯的飯碗,他非常喜歡這個缽。你要是一敲他的缽,你就把他逮到了。』

小鬼就照土地公說的,就敲他的缽;一敲,就看到他在那兒坐著,並沒有哪兒去。小鬼一鎖練就把他鎖上了。他一詫異,高妙峰問他:『你為什麼鎖我?』小鬼說:『你壽命盡了。你啊!假修行,不是真修行,你還愛這個缽,我們才能把你拿到了。』高妙峰說:『我就這件事放不下。現在也被你們拿到了,好啦,再給我看一看。』小鬼想:『這會兒你跑不了了,把你鎖上了還跑得了?』小鬼把缽遞給他的時候,啪的一摔。高妙峰在摔的時候,那小鬼再一勒他,錢練子沒有了,勒到空中了。他就說:『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錢練鎖虛空;要還鎖得虛空去,再拿老僧高妙峰。』

大家有沒有理會這個意思?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三昧是什麼呢?就是他修的功夫,到了空境了,成了般若境了。諸法皆空,因為能空的時候就能現一切相、能現一切相而一切相不執著就是空。這是很微妙的,也不是大家現在能學的、能入的,得一年一年的、慢慢的功夫,這就是般若智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這個般若,能照見五蘊皆空,色、空、想、行、識都沒有了。

因為這兩句話是很深的意思,因為經常有人這樣問說:『師父啊!我的業能轉不能轉?』看你自己轉不轉,就是這個涵義,你修行的功力不夠,不能轉,為什麼都能夠變化啊?因為業跟心是一個,不是兩個。煩惱跟菩提是一個,不是兩個,所以說煩惱好菩提,生死跟涅槃是一樣的。生死本來有生滅,涅槃是不生滅,生滅是對著不生滅說的,不生滅是因著生滅而起的,生滅、不生滅原來都沒有。

如果我們對初學佛的人說『沒有』,他說:『我學啥啊?學了半天,什麼都沒有!』你怎麼能夠證得那個『沒有』?所有這種話,不常說的,除非深入研究大乘經典,不然怕人犯錯誤。像《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維摩居士說:『如何是戒、定、慧啊?』他說:『貪、嗔、痴啊?戒、定、慧這些法沒有自性的,貪、嗔、痴的性好是戒、定、慧的性,戒、定慧的性即是貪、嗔、痴的性。所以你問什麼是戒定慧,貪嗔痴要怎麼斷呢?假名安立一切法。

初學的時候,你不能涉獵這麼遠,你得一步一步來,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然後一步一步的修行,從『有『消滅』,漸漸逮到了『空』。

這個問題,我這樣給你解釋很多了,我這個話也說得很多,因為不這樣說,我們初學佛的人還是不容易入的。

『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在。若要滅者,集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無無餘道。』有人引述這段經文來問我,這是《阿含經》裡頭的話。

佛說的苦集滅道,苦是果,集是因。為什麼要受苦果?為什麼要受苦?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窮的、有富的、有壽命長的、有壽命短的。有些你看他很冤枉,明知道那事不是他做的,硬安在他頭上了,這不冤枉嗎?他過去冤枉別人,今生來還報了。若是知道三世因果、知道過去,平等平等。你自己做的,現在你自己受,沒有冤枉事。

如果你學佛法學通了,你感覺世界沒有不平,是真正平等。自做業自受報,有什麼不平等的?誰加給你的?你自己加給你的。如果你沒這個業,你不知道果,你根本想像不到。

我們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沒有土城的看守所?我們每一個人不會答覆說是沒有,你去過、住過好多天啊?他跟你沒有關係。雖然是『有』,『有』如同『無』,對你來說『沒有』。因為你沒這個業,就『沒有』。你看那棟大樓很好,房子里很漂亮,你沒那個業,不是你的,『有』等於『無』,『沒有』。

我在大陸上,經歷兩次戰役,一次抗日戰爭的時候在台兒庄,人死的情況,等於拿血洗城,死幾十萬人,後來國共兩賞又在那兒作戰,徐蚌大會戰,死了幾十人,死得太慘了,我說:『你有沒有啊?』『當然沒有我,有我,我跟你說話?』『沒事,跟我沒關係。』『怎麼沒關係?』我說:『你沒那個業,就是沒關係。』我說:『你聽都沒聽到,你連聽的業都沒有。』很多人都沒有聽到,你連聽聞這個業都沒有,《地藏經》上說的,說那個業很很苦,對你沒關係。

我們到美國那一年,巴城的安德魯颶風,真慘,風一吹過去,幾秒之間,多少棟樓房,死的人不說,樓房癱塌沒有了。我們好多都沒聽到,什麼叫『安德魯』啊?這是風的名字。我們有看的業,而後要想去看看。大家就沒這個業,就沒有去看。所以,你沒有這個業,對你等於什麼都沒有。你有這個業,你想躲、想跑,跑不了了。

業果都是自造的,所以你的苦是你自己招感來的。怎麼辦呢?佛就教導你一個方法,要修行,要修道。修道就先發心,發完心要找到這個道。像你要到清泉會館來,不管打哪兒來的,你得先問問路,車要走哪條道,你才能開到這裡來;如果你不問路,你盲目開,你不知道要開到哪裡去。道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證到寂滅的理,你就先跟佛學一學,他就告訴你怎麼修道。

道是因,滅是果。那一個是世間因果,這是出世間因果,這是苦、集、滅、道。我們一般的人都不願學這個法,因為我們中國人喜好大未能,一年『哦!小乘法,我不學。』你不學,你真受苦。一邊受苦,一邊造業。在苦果上他怕,想躲避;在造業上他就不怕了,他拼拿的造,再造就再受。

我們佛教有兩句話,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一起心動念,他恐懼得不得了,他絕不敢做錯事。眾生非得受到苦了,他才怕;他造的時候,膽子大得很,什麼業他都敢造。等以受的時候,他就不行了。

這是苦、集、滅、道四諦大概的意思。你要滅苦嗎?修道,別造業,別造苦的因,就不會得到苦的果,很簡單。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洗其心,罪來複生,如水歸海,見能生者,若人有過,自解之非,改而行善,罪自消滅。』這句話是佛教導的,你是不要我給你解釋,還是不懂得這句話?很淺顯啊。

佛的意思是說,眾生沒有不犯錯誤。因為你的心,如沒有得到真正的真心,得到妄心,隨著貪慾,一種是自心的、原來的、根深蒂固的習氣,外邊境界相太多了,你想不做都不可能,這是外邊的薰習力。還有一種逼迫力,你不做也不行,不做不然就吃苦。

例如美國的一間高小,高小跨初中這一班的同學,五十多個人,每個人都吸毒,大的才十三歲,都是小孩。你理解為什麼?這個不校裡頭,毒販子先給向個孩子吸,吸完了讓他到學校裡頭銷售。最後幫派越來越大,你不吸就派向個人打你,你得學著吸。吸上癮了,你就偷錢買毒品。

這就是業所感,為什麼他生到那個環境,又住那個學校呢?這就是業,這種業是逼迫的,你怎麼樣消除?如果父母知道了,轉個學校,然後讓他戒掉。但是吸毒容易,戒毒可難了,混身痛苦得厲害了。如果吸過毒的、戒過毒素的,你問他,那比死一回還難過,他寧可死了;但他都還要去吸。這叫業不由已,你若有那個業了,你想自己不再做,都不行,那業會促使你做。不是罪來附身,是你的困成熟了,果,你非受不可。哪果你不造那個業,你沒有那個因;沒那個因了,你不會受那個果。

我們大家可以從現實生活當中體諒。有些人他不害病,身體非常好,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病,別的罪他可有。為什麼呢?他前生很少殺生,他不受那個余報。有的人,不論多麼富貴,一直就是病歪歪的,那就是他殺業很重。你可以自己知道,過去你怎麼做的你是不知道,前生你怎麼會知道,沒那智慧;你今生受的,就是你前生所做的。你看人家做事情都順順噹噹的,一到你做了就捆捆綁綁,總是磕磕碰碰不容易,為什麼?你前生就不給人家說好話,盡對人家的事兒破壞,今兒遇到你了,人家也都破壞你。怎麼辦呢?你要懺悔,就是悔改。『我見誰都隨喜、都讚歎,盡說好話,要成就別人的事情』,你漸漸就轉了。『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最後跟大家講講發菩提心。

菩提心在各個經論講的大體相同,但是,名字不相同。《大乘起信論》是結合了一百部大乘經典,馬鳴菩薩作做的。他講菩提心,是由三種心成就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第一種是直心,正觀著本體,就是看一切在法看法性,在人、有情看佛性。

真觀本體,就像我們禪宗,『父母未生我以前,誰是我?』或者提一個話頭,『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的是誰?誰在念?口念嗎?口不能念,口被心支配。哪個心念呢?真心?妄心嗎?你就問,你就參。念佛是誰?誰在念佛?這都是參。這種的功夫叫什麼呢?叫明心,找真心。現在這是安心、狂心,『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就是你一心正念真如,就是觀察自己本來性體。

現在我這個身死了,心還在不在呢?腔內的心也隨著死了。我們說靈魂、靈識,他死了,靈是不是真心呢?也不是的。在佛教的名相上講,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賴耶,阿賴耶裡頭含著有一份真、一部分假。所以那個執著為我的我執,是第七末那,不是現前的心,不是肉團心。這個學起來就很深了,我大體這麼說一下。

直心正念真如,就念我們那個原來跟佛無二別的本具足的妙明真心。說妙,就不可思議;明,光明遍照。那才是我們的心。現在我們就用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再加第八阿賴耶識妄分,把我們的真心給遮住了,不得顯現了。

所以百部大乘經典都有直心正念真如,就是觀想,修成道,他就是我們上回講的《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後半部經文。為什麼要拜懺?為什麼要修行?消業障。消了業障,而後修定、修慧、才能達到一實境界,一實境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大家可以看《占察善惡業報經》,前半部是為了後半部做準備的,為修行。這叫直心正念真知。

第二種是深心,要盡一切諸善行。我們所說的,哪管是一點小的好事,我們都要做:一點小的壞事,不做。傷害人的,半句話都不說;成就人的,要說多少都可以。在戒裡頭,這就是深心,要深一切善法,十善法界就是表現我們的真心,之後用律儀來防範、來設立,使我們的真心不犯錯誤,饒益一切眾生。

這是三具戒。菩薩受戒,大小乘的,三具戒都包含在裡頭。饒益一切眾生就是大悲心。審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就是菩提心,三個具足了,才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覺心就是明白,一切你都明白了。妙明真心不為一切污染所染污,你有大智慧了,什麼都知道,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在密宗裡頭講菩提心,第一個是出離心。對三界的苦難你看得太多了,要離開,要出離。如果沒出離心的人,學道、皈依三寶,不不好的。因為貪戀這個世界,一貪戀這個世界,貪、嗔、痴、慢、疑等煩惱把你咬得昏頭轉向,你就沒辦法修。所以必須要出離。

出離就是在五濁惡世里要出離這個世界,得具足這個心。對這個世界無論多好,你不貪戀了。而且這個世界,你真正分析觀察起來,沒有一樣好的,沒有一點點好的。要修出離心,得修這個觀照。

你自己出離了,不行,你要度六親眷屬,要度眾生,你得發大悲心,不發大悲心成不了佛。第二個菩提心,大悲心。觀見世界這麼苦,自己想出離,又不忍心讓六親眷屬、所有眾生受苦,我又得度他們,讓大家一起出離。

這就是我們念《心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就是出離出離,大家都出離;解脫解脫,大家都解脫;到彼岸到彼岸,大家都到彼岸;成佛成佛,大家都成佛。『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謗,菩提薩婆訶』,這四句話,包含的意思太多,所以不翻。包含好多呢?八十四句的《心經》、《金剛經》、六百卷《大般若經》,這四句話就可以了,就包含這麼多。因此,得具足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你還得有智慧。如果沒有般若智慧,你這個大悲心,落於愛見大悲。本業要你去度眾生,你度他,結果跟他講情愛,去跟他談戀愛,還怎麼度他了?把你也拽下去了,你還度他啊!本來要你去度眾生,你看他財富很大,你也跟他發財去了,起了貪心。必須得有智慧,真正認清楚了。這叫般若心。

三心是一個心,菩提心,有出離,有大悲,有智慧,就是出離心的、大悲心的、般若心的。這講起來很多,菩提心有菩提心的專冊,像《華嚴經》(華嚴三昧章),專講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從最初開始發心,一直到成就,之後再回到文殊菩薩,完成了他最初所發的心。這就是菩提心,一部《華嚴經》就是菩提心。這個道理太深了,佛法猶如汪洋大海,如果大家有大智慧,想學,你能飲到一滴,知道滋味了,就已經不錯了。可異我們現在邊一點味道都沒有沾,我這麼說一說,大家發一發菩提心,心嚮往之。

我們就說到這裡吧!最後祝福大家,不要忘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推薦閱讀:

虛雲老和尚:難易是對待法,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
奉天玉和尚是否李自成?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夢參老和尚講述)
酌古鑒今:以矛制矛,老和尚擺平巡撫官!
夢參老和尚佛七開示

TAG: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