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太強勢還是太軟弱?
在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談判課的管理學教授丹尼爾·埃姆斯指出:「大多數人都能想起某一位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可悲的是,研究顯示,我們自己往往也是這樣。」
為了測量人們在談判中的自我意識,埃姆斯和研究夥伴阿比·瓦茲拉威克進行了四項獨立測試,其中三項針對哥倫比亞商學院的MBA學生,一項針對500名未在商學院就讀的美國成年人。研究人員首先將測試者配對,讓他們就許可權等問題進行模擬討價還價,之後,每一位MBA學生就自己和對方的立場是否足夠堅定回答了一系列問題。研究稱:「一個關鍵問題是,人們是否知道對方如何看待自己。」
測試結果令埃姆斯大感意外,雖然他已經預料到會有一些認知差異。比如:被對方形容為太強勢的受訪者中,有56%認為他們的表現恰到好處,甚至有點太過軟弱。相反,被對方認為軟弱的談判者,有57%認為自己足夠自信,甚至有些過火。
這項研究聲稱:「兩方面的結果表明,立場是否足夠堅定這一點被對方誤解的人,有一半機會來獲知對方如何看待自己。」
在現實的談判中,埃姆斯與瓦茲拉威克所謂的「越界錯覺」會產生昂貴的代價。所謂「越界錯覺」是指談判者相信他們太過火,或者說越界了。錯誤地認為自己做得過分的談判者,更有可能嘗試彌補雙方的關係,有時候會在隨後的談判過程中同意一些不太重要的條款,這樣做只是為了緩和雙方的關係。
這項研究聲稱:「這些談判者正在付出高昂成本來修補根本沒有破裂的關係。最終結果是雙方都錯過了一筆本應該更好的交易。」埃姆斯表示,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哥倫比亞商學院的學生。他們都不是會羞怯的人。但即使這些人也會認為自己做的太過火,即便對方並不這麼認為。」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準確判斷自己表現出的堅定程度呢?埃姆斯為談判課的學生提供了三條建議。他說道:「首先,要培養導師和同伴關係,他們會給你提供誠實的意見。」其次,在進行重要的討價還價之前,「與可以給你提供指導的人進行一次排練。比如你要申請加薪或升職。提前與朋友進行練習,他會告訴你表現得太過強硬還是不夠堅決。」
埃姆斯建議,在談判結束後,「盡量獲得談判對手的反饋。在雙方達成協議的時候,或者對方憤而衝出房間的時候,往往不可能得到對方的反饋。但之後,可以詢問對方對談判過程的看法。」他補充道,對於自認為在談判中被逼迫地太過分的談判者,第三步尤其有用。「你得到了對方的同意,並不代表他們對你沒有意見。」(財富中文網)
譯者:劉進龍/汪皓相關稿件·時代不同了,一面談錢也無妨·入職頭幾個月最重要的10件事推薦閱讀:
※這個世界已經抑鬱和可能抑鬱的人,內心都是柔軟的
※《如何走出信心的軟弱並戰勝失敗》第10章
※我從來不覺得那是軟弱
※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