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原始佛教,講民主,講自由,講適應環境,但它萬變不得離其本,那就是由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實悟的四聖諦。四聖諦是說明人生生死的原理,以及如何脫離生死的方法。現在逐層介紹如下: (一)什麼叫做四聖諦? 四種由大聖佛陀所開示的真實不易之理,便稱四聖諦。要想超凡入聖者,必須明此四種真理並且如此修行,所以叫做四聖諦。這四種真理的大意是這樣的:桝苦諦: 生命的現象.是苦的果報。一切眾生之有生死之苦,病痛的苦,衰老的苦,恩愛離別的苦,怨家見面的苦,欲求不得的苦,種種由於生理和心理互相衝突的苦。整個生命,無非是一大苦惱之海。雖在人的感受之中,並非完全沒有愉快歡樂的時日,例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被古人稱為人生的四大賞心樂事。但是從其結果上說,仍舊是苦。佛陀將如上一切現行的苦,叫做苦苦。喜愛的事物,憂慮它們將會損壞消失的感受,叫做壞苦。一切可喜可樂的事物,當其正在出現之際,實則已在轉變消失之中,這叫做行苦。世事無常,那有永恆的歡樂?沒有不散的筵席,亦無不凋的鮮花。樂事如夢,曲終人散,末了,必以苦的心情向這世間揮手告別。若不解脫,死後又生,生了再死,永無了期!苦由何來?這就要講到集諦。桞集諦: 是指苦的原因。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愚痴煩惱而造作種種的善業及惡業。善業的果報,生於人間及天上;惡業的果報,生於地獄、鬼趣、傍類眾生。因為惡多善少,所以生於人及天上的機會較少。縱然生到天上,壽命仍有極限,仍不能夠出離生死的苦海。同時,一邊接受苦的報應,正在接受苦報之時,一邊又造下了新的生死之業。所以,造業而受報,受報而造業,周而復始,永無了期。受報是苦諦,造業便是集諦。如何不再造業?那是滅諦的境界了。桟滅諦: 滅除了愚痴的根源,滅除了煩惱的根源,證入了無我的境界,不起人我之見,不著善惡之相,不介是非之爭,寂寂默默,清清凈凈,不生不死,無□無礙,那是滅諦。如何親自證實這個滅諦的境界?那是要靠道諦的工夫了。桪道諦: 由修行而證悟寂滅(涅盤)之道的方法,稱為道諦。也就是斷「集」、離「苦」、入「滅」的修行法門。主要有八大項目,稱為八正道,此到下面再講。現在我們要把四聖諦的內容,換一個角度來介紹它,那就是十二因緣、三法印、八正道。十二因緣是解釋苦集二諦的,三法印是解釋滅諦的,八正道是解釋道諦的。
(二)十二因緣是什麼? 這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痴,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余勢(業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做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做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做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舍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鎮愛之心生起,鎮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現在為便於增加印象起見,再將十二因緣配合苦集二諦的三世因果關係,列表如下: ┌無明 因←─過去世──集諦┤ └行 ┌識 ├名色 果←─現在世──苦諦┼六入 ├觸 └受 ┌愛 因←─現在世──集諦┼取 └有 ┌生 果←─未來世──苦諦┤ └老死
(三)三法印是什麼? 這是說明宇宙人生之現象及本體的三條定律。在沒有介紹這三條定律之前,先要介紹五蘊法。所謂五蘊,就是包攝一切現象的五大要素。這五大要素總攝一切現象而來說明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因此,五蘊法應分做兩大類,列表如下:
┌色蘊──總攝一切物質世界┐ ├受蘊┐ ├宇迪萬象 五蘊┼想蘊││ ├行蘊├─總攝一切精神世界┘ └識蘊┘ 以五類名目包羅宇宙萬象,稱為五蘊。可見這個蘊字是當作類別或聚集之義來解釋的。 在這裡,要講到佛陀聖教的最偉大處,那就是悟透一切現象的生住異滅,均系因緣促成。因緣聚合則生,因緣分散即滅。比如我們今天的講座,本來是沒有的,由於台北佛教界為了響應總統復興中國固有文化的號召,所以籌備成立,又因為善導寺提供了彌陀殿作為講座的場所,又在中央日報登了廣告,並在市內各處貼了海報;又由於我聖嚴略通一點佛學常識,所以被邀請來和各位見面。最要緊的,如果各位之中,誰也沒有聽我演講的興趣,這個講座還是講不起來。可見,僅僅這個講座,就要仰仗許多的因緣。以此類推,一切現象,無非因緣的聚散而已。 神教徒說宇宙現象是由神造的,佛陀就之觀察的結果,便將神造之說徹底否定,而倡因緣生滅的道理。神造之說,是基於信仰的武斷,因緣生滅,乃本於理性的考察。因為,由於因緣所生的一切現象,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古代人相信「天長地久」之說,實則以近代地質學及天文學的觀點,天體永遠都在變動之中,地球也在逐漸衰老之中。一切現象既非永恆,一切現象所產生的任何價值,當然也不可能屬於任何人得而永恆佔有。如果看破了萬象非永恆,也認明了萬象的價值之中不可能有個永恆實在的我,實證了這個無常與無我的道理,當下便可進入涅盤的境域了。無常、無我、涅盤,這便是三法印。 為便於了解起見,再將三法印列表說明如下: ┌諸行無常─諸行是五蘊法──宇宙的現象是無常 三法印┤諸法無我─諸法是現象的類列─現象無常故無我 └涅盤寂靜─涅盤是諸法的空性─空性不動故寂靜這是一切法的準則或原理。所謂佛法,無非是從這準則的基礎上開發出來,所以,凡是合乎這個準則的思想,不論出於何人的發明,均可稱為佛法。以這三句話來印證一切的思想,只要不違背這三句話的準則,即是佛法。這是佛法與非佛法的度量衡,所以稱為三個佛法的印監。 親證三法印,便入解脫門的寂滅道。所以,三法印即是用作四聖諦的說明者。
(四)八正道是什麼? 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即是修持解脫聖道的八種正確的方法,這也就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內容。但這八種聖道,有其演進的軌跡,現在分述如下: 桝由五戒而成十善: 所謂五戒,便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這五戒的前四條,乃為一切人類的基本德目。印度原來的婆羅門教,以及稍前於佛陀的耆那教,乃至其他如猶太教與基督教,都有類似的規定。佛教是主張智慧,並重視理性的宗教,故以為若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於前四條之後加一條不飲酒。不飲酒的確可有防止破犯前四條戒的功用,這是前四戒的防腐劑。 由五戒之前四條的伸張,發展為十善,即是將妄語一戒之內分列出為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更發現犯戒的動因,是由於心念中的貪慾、鎮恚、愚痴的主使,合上殺、盜、邪淫,正好成為十種惡業。對治十惡的方法,便是反過來修行十種善業。桞由十善會成三業: 十種善業的表達,是由於身體、口舌、意念而形成,所以稱為三業,列表如下: ┌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 三業┼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十善業 └意─不貪慾、不鎮恚、不愚痴 ┘
桟由三業出八正道: 從性質上說,十善業尚只是消極的不作惡,到了八正道,才是積極的行善。所以,行十善,僅是修的人間及天上的福業,尚非解脫之道。修八正道,才是了生脫死的正因。八正道是由身口意三業的積極化,說明如下: 一、正見──此為正確的知見,乃以三法印為指導 二、正思惟──對正見作深入的思考 三、正語──用口業來實踐正見所指導的修行方法 四、正業──用身業來實踐正見所指導的修行方法 五、正命──用正當的謀生方法賺取生活的所需 六、正精進──策勵三業,日新又新,至於清凈 七、正念──繫念於聖道的實踐,心不旁□,意不散亂 八、正定──心力集中,不動不搖,不受五蘊的誘惑束縛,便可出離生死,而入涅盤 八正道分隸於三業,如下表: 正見 正思惟 ┌身正語戒┐ │正業│ 三業┼口正命定┼三學 │正精進│ └意正念慧┘ 正定 桪由八正道會成三學: 此所謂三學,又稱三無漏學,就是前面所曾講過的戒、定、慧。出生死者,必修八正道,修八正道實又不出戒定慧,它們的會合關係,如上表。桬由三學而出六度: 六度在梵文稱為六種波羅蜜多,即是六種將自己和他人由生死的此岸,度到出生死的彼岸之方法。 在五戒十善,是消極的不作惡,在八正道的戒定慧,是積極的修持解脫道,到了由三學而出六度之時,便是修的自他兼濟的菩薩行了。例如:僅修八正道的人,不作布施,不會有罪。修六度行的,若不布施就算犯戒了。布施分有財物布施、說法布施、以精神的安慰及鼓勵(無畏)來布施的三種。有財的出財、有力的出力(智力與勞力),無財無力的,尚必有你的同情心、讚歎心、歡喜心可作布施。這是菩薩以利人為第一要務的原動力。 現在將三學開出六度的配屬關係,列表如下: 布施度┐ ┌持戒持戒度│ │忍辱度 ├六度 三學┼習定精進度│ │禪定度 │ └修慧智慧度┘ 一般人以為六度法門是屬於大乘佛教的,其實在原始佛教時代已有六度,例如:被傳統的中國佛教徒貶稱為小教或藏教的《增一阿含經》卷十九,就明白地載有六度法門。同時,大乘佛教的化世精神,也系由六度而繼續開展出來的。 六度的含義極其深廣,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在此已不能和各位詳細研究了。如有機會,再和各位研究兩個重要的題目,那便是:由原始佛教到小乘佛教,由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其間先後次第的發展,均有脈絡可循。例如:由原始佛教因緣生法的基礎,後來即成熟為龍樹中觀系的性空大乘;由原始佛教五蘊分析的基礎,後來即成熟為無著瑜伽系的唯識大乘。
推薦閱讀:
※《菩提道次第廣論》筆記(2)
※怎麼修慈悲心?我從來沒有發起過。。。很想知道怎麼修,感覺自己有分別心,所以發不出?
※如何用佛法對治拖延症?
※《臨濟錄》—如禪宗見解,死活循然
※舉例說明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居士對於真如一詞之概念定義與邏輯的混亂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