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貝娜是被嚇死的?
先來看看她是如何嚇自己的——
姚貝娜癌症怎麼回事
2014-12-25 10:09:31
據了解,大約在2011年4月,姚貝娜忽然從鏡子中發現,自己左乳的局部地區有類似酒窩的淺淡痕迹。直覺和知識積累告訴她,這多半不是好事兒。然而在各大醫院輾轉了一圈兒,除人民醫院的曹大夫懷疑這可能與腫瘤惡變有關外,其他醫院的專家均開出了平安診斷。
醫生的話並未使姚貝娜釋懷,她日夜不安地盯著鏡子里的自己,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20 多天後,「酒窩」更深了,她再次找到曹大夫,當天便住了院。「其實直到那個時候,醫生也無法確診我的病情,基本肯定乳房裡長了不好的東西,需要通過手術把病灶拿掉。也只有到了手術台上,才能最終確認我是否得了癌症。」
2011年5月31日,手術。早上6點多,姚貝娜被推向手術等候區。望著身邊的父母,她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真就要去鬼門關闖一回,生死未卜,突然就哭了。這是她生病後第一次流眼淚,遲到的眼淚。手術從早上7:30開始,下午3點多結束。在8個鐘頭的時間裡,姚貝娜經歷了一次重生。首先進行的是病理切片分析。大約1小時後,她漸漸從麻醉效力中蘇醒,醫生告訴她,左乳果然已經發生初期惡性癌變,並再次向她確認是否進行切除手術。「我聽得迷迷糊糊,點頭說好,接著又睡了過去。」後面的過程,姚貝娜接受了左乳全切手術以及整形再造手術。
之後的經歷和結果——
歌手姚貝娜癌症複發病逝
2015年01月17日 07:54
據新華社深圳1月16日電(記者 吳俊)年僅33歲的內地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複發,於1月16日下午病逝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記者了解到,姚貝娜2011年乳腺癌發作後,儘管經過了左乳切除再造手術,但一直以來身體都不好。2014年12月26日,姚貝娜病情突然加重,被送至北大深圳醫院。經診斷髮現,癌細胞已轉入大腦和肺部,情況並不樂觀。而在醫院的前幾天姚貝娜的精神狀況尚佳,1月6日還能唱歌,但從1月8日起,姚貝娜的病情突然惡化,被送入ICU病房搶救。
中醫如是說——
潘德孚:癌症致死是因為手術(包括化、放療)治療引來的死亡,醫學卻把這個責任推給所患的疾病——癌症。沒有人揭穿把手術稱為除根術的錯誤。因為,手術只能切除可見的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就能夠複發,而且複發時的身體條件更差,因為已經經過了手術的摧殘,抗病能力已大大減弱。可見把稱之為「除根術」就是一種明顯的欺騙。
癌症患者因手術治療而加速死亡的現象,更進一步引起人們的恐癌心理。現在大多數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心理恐懼。因此,我們必須像美國一樣,大範圍地展開癌症是慢性病的宣傳,首先把這種心理病解決好,就能降低我國的癌患者的死亡率——畢竟是救命第一。
患癌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必死無疑?其元兇就是一種以軀體為生命的思想。癌附著在軀體上,醫生便會認為唯一的方法是切除。豈知軀體只是生命的物質依附,不是生命本身。身體靠生命的存在而存在,沒有了生命便會朽爛。癌是因生命而產生出來的,沒有生命的軀體是不會生癌的。因此,被切除了癌腫的軀體,只要生命仍在,癌細胞還要產生出來。然而,原來癌細胞附著的部位已經沒有了,它只好另附他處。這才有了癌擴散。這說明切除癌腫塊治癌的手術,不僅治不了癌症,卻會治死生命。切除癌腫,不僅是切除部分軀體而已,而是在同時摧毀了一部分生命的自我康復能力,因而促進死亡。這不是患癌必死,而是治療的手段錯誤促進了死亡。
患癌不是必死,卻被錯認為必死後,一個最可怕的「副作用」是意識體系的自衛系統被摧毀。人們一聽到說自己得了癌症,便日夜不安。天天吃不下,睡不著,生命的自組織能力沒有辦法再從事抗癌,相反地幫助了癌腫塊的發展,所以,醫學家才會說,80%的癌症患者死於恐懼。這就是說,我們做科普時,把不知道的事,當作已經知道的,普及開來。患癌本來就像疔、瘡、癰、疽一樣,並不會致人死命的,我們卻把它宣傳得十分兇惡,結果就使得患癌的病人,活活給嚇死了。
林傑:比如當你聽到的診斷是「癌」的時候,你的思想往往就會被禁錮住。因為現代人的潛意識,早已被植入過「癌症是絕症」的概念。那一瞬間,你已經無法打破這個觀念;只要你無法改變這個觀念,你就不可能超越它,這個觀念所相應的「相」就一定會存在;你就治不好「癌症」了。而假如你認為癌症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的時候,你就可以推想它有沒有可能,像體表的疔瘡癤腫一樣,把它化掉,讓它癒合? 只要這個念頭一動,所呈現的象馬上就不一樣了。大家知道,「癌」之所以形成,是各種因緣聚合的結果,抽離其中的某些條件,事情就會有轉機。我有一位親戚,平常身體非常好,因為投保的需要,保險公司要求她做個體檢。一查,說肺部有個陰影。那個醫生就告訴她,你可能是得了「肺癌」。她從醫院回家那一瞬間開始就癱在床上,就起不來了。我當時在德國,趕回來一看,知道她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因為潛意識被扭曲了。於是我就給她講,你這個不是肺癌,只是肺部一個炎症而已,我明天帶你去醫院檢查。我給放射科的醫生串通了一下,告訴她這個肺部的陰影,只是因為炎症導致的,可能輸液十天八天就好了;去的時候還是用輪椅把她送過去的,做完檢查她就能站起來了。然後真的去輸液,感覺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到了第十天,醫生告訴她炎症已經消除了,拍片已沒有陰影了。她徹底放下顧慮後,高品質地生活,到現在已經六年多了。
比如當你聽到的診斷是「癌」的時候,你的思想往往就會被禁錮住。因為現代人的潛意識,早已被植入過「癌症是絕症」的概念。那一瞬間,你已經無法打破這個觀念;只要你無法改變這個觀念,你就不可能超越它,這個觀念所相應的「相」就一定會存在;你就治不好「癌症」了。而假如你認為癌症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的時候,你就可以推想它有沒有可能,像體表的疔瘡癤腫一樣,把它化掉,讓它癒合? 只要這個念頭一動,所呈現的象馬上就不一樣了。大家知道,「癌」之所以形成,是各種因緣聚合的結果,抽離其中的某些條件,事情就會有轉機。
我有一位親戚,平常身體非常好,因為投保的需要,保險公司要求她做個體檢。一查,說肺部有個陰影。那個醫生就告訴她,你可能是得了「肺癌」。她從醫院回家那一瞬間開始就癱在床上,就起不來了。我當時在德國,趕回來一看,知道她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因為潛意識被扭曲了。於是我就給她講,你這個不是肺癌,只是肺部一個炎症而已,我明天帶你去醫院檢查。我給放射科的醫生串通了一下,告訴她這個肺部的陰影,只是因為炎症導致的,可能輸液十天八天就好了;去的時候還是用輪椅把她送過去的,做完檢查她就能站起來了。然後真的去輸液,感覺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到了第十天,醫生告訴她炎症已經消除了,拍片已沒有陰影了。她徹底放下顧慮後,高品質地生活,到現在已經六年多了。
還有一個老太太也是這樣。去年參加她葬禮的時候,她兒子給我講述的。她當年被診斷為急性播散型淋巴癌,醫生說她馬上就要死了。但她說死之前有個心愿,要兒子趕緊先結婚。他兒子偷偷地告訴他媽媽,他老婆已懷孕了,老太太特別開心,每天忙著伺候兒媳婦忘記自己生病的事。結果過了一陣子,小孫子出生了,她又把所有注意力轉移到小孩身上,最後活了四十幾年。我去參加她葬禮的時候已經活了四十幾年了。
所以癌症並不可怕,完全是因為你的心,你的觀念才讓它面目猙獰。當我們被某種教化以後,對癌產生恐懼。恐懼讓正氣無法支撐你的身體,邪氣乘虛而入,形勢發生急劇的改變,這時候就容易惡化了。有一些人,因為他執著那對應的相已經到那個程度,無法扭轉了,我們醫生也束手無策。
西醫如是說——
國外醫學專家提議重新定義「癌症」作者:哈羅德·瓦默斯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30日報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個工作組提出的這些建議發表在29日的《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他們舉例說,一些癌變前的癥狀,比如乳腺導管內原位癌在許多醫生看來並不算癌症,因此應該去掉癌症的字樣,這樣病人就不會那麼緊張,也不會去尋求可能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治療,比如手術切除乳房等。
這個由一些頂尖癌症研究專家組成的工作組還建議,在乳房、前列腺、甲狀腺、肺等部位的癌症篩查中發現的一些病變根本不應該叫做癌症,而應被重新歸類為「上皮起源的惰性病變」。
「我們需要一個21世紀的癌症定義,而不是19世紀的癌症定義,而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後者,」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首席醫療官奧蒂斯·W·布勞利博士(OtisW.Brawley)說。
為美國主要的癌症研究機構擔任顧問工作的一組專家建議,應當對癌症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進行徹底改革,其中包括改變癌症的定義本身,並把這個詞從一些常見的診斷中徹底去除。
呼籲轉變的原動力來自醫生、科學家和患者權益倡導人士越來越強烈的擔憂。他們害怕,幾十萬名男男女女正在接受不必要的、有時會有損外貌且有害的療法,來治療癌前和癌性病變,而這些病變的發展如此緩慢,很有可能永遠都不會產生損害。
近年來,高敏度篩查技術的出現,提高了發現這類所謂「偶發瘤」的可能性。偶發瘤指醫學掃描檢查時意外發現的腫瘤,這些腫瘤幾乎永遠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然而,一旦醫生和患者得知了這樣一個病變的存在,他們通常會覺得應該要進行活檢、治療並摘除它,這往往會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巨大的痛苦和風險。這種問題通常被稱為過度診斷,而患者因此而承受的不必要的治療則稱為過度治療。國家癌症研究所有關負責人稱,過度診斷是一個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問題,也是該研究所的一個研究重點。
「改變我們用來判斷不同病變的語言至關重要,這樣做能讓病人們相信,他們不必針對掃描檢查中發現的每一個問題,都進行激進治療,」她說,「對於大眾來說,問題是一聽到『癌』這個字,就以為如果不治療就會死。我們應該把『癌』這個字留給那些極有可能會產生問題的病症。」
然而,問題是,由於醫生們還沒有明確的方法,根據這些癥狀來區別良性、生長緩慢的腫瘤和惡性病灶,他們就會把每一個病例都當成可能會惡化的來治療。結果是,醫生們會發現並治療大量似乎具有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的患者。但是即使對這些病症進行多年激進治療,侵入性癌症也沒有出現相應的減少,這說明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極其普遍。
「我們的研究人員現在不只是在尋找及早發現癌症的方法,他們也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發現癌症時,靠哪些因素判斷其影響會有多麼嚴重?」瓦默斯博士說。「而20年前發現癌細胞時,就會感覺有極大的可能會死掉。現在和那時的想法完全不同了。」
來自約翰霍普金的有關癌症的最新信息
1.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在常規測驗中這些癌細胞並不會檢驗出來,直至他們滋生到幾億個。當醫生告訴癌症病人經過治療他們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了,其實,這隻意味著化驗沒辦法檢測出癌細胞,因為它們的數量還沒達到可檢測到的程度。
2.在人的醫生中,癌細胞會出現6到10次不等。
3、當一個人的免疫系統抵抗力強的時候,癌細胞很容易被殺死從而阻斷了它繁殖、形成腫瘤的可能性。
4、當一個人得癌症時通常也意味著他有營養不良等問題。這或許是來自遺傳,但是其中也有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
5、要想擺脫營養缺陷綜合症的困擾,你需要改變飲食結構,多吃些營養豐富的食品;一日4到5餐並且在裡面添加增強免疫力的物質。
6、所謂化療就是殺死體內那些繁衍迅速的癌細胞。但是,與此同時,它也扼殺了骨髓、胃腸道中迅速生長的健康細胞,並嚴重影響五臟機能。
7、放療在摧毀癌細胞的同時也對健康的細胞、組織和器官造成了灼傷、疤痕等不同程度的損害。
8、在化療和放療的初期,腫瘤在尺寸上是有縮小的趨勢的。然而,治療效果卻和治療時間不成正比。化療、放療的時間眼看著一天天增長,腫瘤卻還在病人體內肆意妄為。
9、當體內因長期化療、放療積聚了過多有毒物質時,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就會大大下降甚至徹底崩潰。因此一點點小感染或者併發症就足以讓癌症病人搭上性命。
10、長期的化療和放療會使癌細胞對其產生免疫,這時候要想摧毀癌細胞也就難上加難了。那手術治療呢?很抱歉的告訴你,它極易引起癌細胞的轉移。
11、癌細胞的快速分裂和生長需要大量能量,因此控制癌症病人營養的攝入,即醫學界所指的「餓死癌細胞」也是抗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薦閱讀:
※為姚貝娜送行,願她一路走好
※姚貝娜的八字命理,姚貝娜八字解析
※從姚貝娜患癌早逝說起——乳腺檢查從年輕時做起!
TAG:姚貝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