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心得

筆者自幼體弱,高中時又患神經衰弱,抗病能力差,經常感冒發燒。2001年10月,趕上機會學習了陳氏太極拳小架第一路。學拳之初,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酸疼難當,時有放棄的想法,礙於面子加上自己身體確實需要一種合適的鍛煉方法,還是咬牙堅持,一個月左右的工夫,學完了一路的成勢動作。於是,開始自己單獨練,早晨無課練,晚上睡前練,但是,違背了「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怠」的學習規律,很少請教師父關於練拳時出現的種種現象,更不用說找師父捏架子。自己學習太極的目的是為健身不是為了技擊,認為把基本動作學完就了事,疏於和師友交流。練習的過程中,曾讀過一些關於太極拳的書籍,但只能斷章取義或望文生義,然後就根據師父最初教的和書上寫的,混著自己的理解,以健身為目的「下功夫」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身體的其他疾病不但未減輕,且有更甚者。04年秋,不期遇到恩師職汝壘先生在筆者宿舍附近的花園晨練太極拳,師父品德高尚寬厚愛人不計較筆者信心不足、毅力不堅定的性格; 自己也覺得和太極拳有緣分,遂重新跟師父練習太極拳。從第二次練習太極拳伊始,苒沒有流過鼻血,飯量大增,並且常有午覺醒來就飢餓的體驗,身體一天比一天強壯,精力比以前充沛了。練習太極拳之前,通常躺在床上半個小時以上仍不能入睡,且遇到點煩心事容易失眠,現在只需幾分鐘,甚至有時躺下就能熟睡;且睡得更深入。那麼,前後兩次練習太極拳存在什麼不同呢?這裡筆者以太極拳動作要領的把握為切入點,談談自己練拳的體會,以與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共勉。本文試著從上往下、由具體到一般的順序淺談一下筆者練習太極拳的體會:(1)虛領頂勁至關重要 俗話說:「人老先從腳上老」,人們可以用這句話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變老,如果一個人的腿腳開始變得不靈便了,就可以說這人開始變老了,把人的腳腿作為健康的根本,並且以樹做類比,「根深則枝葉茂」的現象加以闡釋,豈不知,喜陽的植物如果生長在其他植物的夾縫中是很難長大的。世界衛生組織把人腦是否死亡,作為判定一個人生死的根據,可見大腦的重要性。人們通常所說的「心想」,其中「心』』指的是大腦。著名的學者南懷謹先生根據頭所接觸的天和腳所接觸的地在宇宙中的位置關係,將人頭所置身的空間作為人們健康的大環境,把人們的腳所接觸的地視為關乎健康的末節,這很有意識。人類乃至地球都是由宇宙演化而來,都是宇宙的塵埃,把人們的健康放到更大的體系中來加以關注,顯然會更安全、更可靠。可見把腳作為健康和練功根本或根基是值得重新考察的。練拳時要刻刻注意頭和頸的位置以及兩者的相對關係,重視大腦的作用。太極拳中的虛領頂勁,要求把頭虛虛領起,有拳譜上形象地說成好像有根絲線在頭頂拉著,有些拳譜把「虛領頂勁」寫成「虛靈頂勁」,似乎更接近練拳時頭項的狀態。其實,虛領頂勁是要求在練拳時,把精神振作起來,去除心中雜念,擺脫煩心事糾纏,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專心於意守丹田、動作及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運動。第一次學拳時沒能正確理解虛領頂勁的含義,經常丟掉頂勁或者把脖子挺得僵硬,這兩種情況均不利於氣血在頭項部位的運行,從而也就影響整個身體內氣血的流動,久練危害很大。(2)耳聽身後多多注意 在練習太極拳時,把耳朵的注意力放在身後,一個原因是,身體前面事物的變化由眼睛可以看到,而身後的情況就要靠身體的感知能力,耳朵是重要的感覺器官,可以聽到身後的動靜。那麼,練習太極者若想感知身後情況的變化,耳朵責無旁貸。另一個原因在於,上面講虛領頂勁,如果把耳朵的注意力放在身後,在練拳時候就更容易做到正確的虛領頂勁,使頂勁不丟不頂,更容易排除心中雜念。練拳者可能都有這種體驗,尤其在白天練拳的時候,找一塊清凈地是很難的,練拳者周圍的環境是不斷變化,一般人的思想是隨著周圍環境變化而波動的,那麼眼睛獲得周圍信息的變化,會不停的擾亂心緒,導致鍛煉效果較差;如果耳聽身後做得好,把注意力轉移到虛領頂勁上,既能把虛領頂勁的做得到位,又能減少眼前事物的干擾,練拳鍛煉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3)含胸拔背動作到位 第一次練拳的時候不知道含胸的要領和意義,將其理解成把胸口往裡含住,這樣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弓背,使心臟和肺腑受到擠壓,結果常感到胸悶心慌,導致氣喘,有時甚至覺得無法繼續練下去。後來明白了,所謂含胸實是含肩,在練拳的時候把肩膀向胸前含住,再練拳時上述癥狀就消失了。所謂拔背,既包括橫向的把背拔開,當然橫向拔背和含胸的動作和意識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對立統一的,沒有前面的含胸就不會有後面的橫向拔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含胸,含胸的動作做得到位了橫向拔背是水到渠成,也可把兩者說成因果關係;又包括縱向拔背,也就是把脊柱骨各關節拔開,尤其指第二大椎以上的脊柱各椎之間的關節,使關節結合更有力量,而且活動範圍更大,從而使身體的轉動更靈活,背部氣血的流動更加通暢,對打通身體脈絡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該動作到位需要其他動作要領的配合,筆者體驗不深不加妄論,以免使人誤入歧途。[page](4)沉肩墜肘馬虎不得 沉肩顧名思義,在練拳的時候讓肩往下沉。墜肘,則是在練拳的時候讓肘往下墜,就好像在肘處吊有重物。沉肩和墜肘之間有辯證關係,在練拳的時候,肩膀始終往下沉,即使像金雞獨立這樣動作,手雖托起但肩依然下沉,特別是要有肩下垂的意識,用力學分析,太極的技擊動作幾乎都是相對運動,根據衝量定理可知,肩下沉的壓力愈大,胳臂作為一個整體,手往上托起的力量越大,動作也越乾淨利索。墜肘有利於沉肩動作的到位,墜肘意識強並且動作到位,在初練的時候,只要注重墜肘意識就足夠了,因為在不同的動作中,墜肘到位與否沒有一個統一的判斷標準,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沉肩墜肘的意義何在呢?(3)中談了含胸其實是含肩,如果沒有沉肩動作與之配合,肩膀就容易上浮,讀者試抬起肩膀,然後手臂發力,看有什麼效果?接下來,肩膀沉下胳臂發力,看又有何效果?兩者對比馬上就見分曉。太極講纏絲勁,胳臂上的纏絲勁就起始於含胸沉肩,那麼要想把肩膀上的纏絲勁傳遞到前臂,就必須有墜肘的動作來完成,如果墜肘動作不到位,前臂活動的靈活性就會打折扣。上臂的活動支點在與肩膀,浮起肩膀,上臂的活動餘地受到限制,同時其活動的靈活性和準確性降低:同樣,浮起肘關節,前臂活動範圍也受到限制,還會影響到手完成動作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沉肩墜肘到位了,在練拳過程中,練習者會感覺到胳臂發沉、發脹,手指亦有膨脹的感覺,尤其做大動作的時候,諸如雲手、倒卷肱、野馬分鬃等動作。初練時,如果這個要領到位,在不練拳時,長時間端坐,肩膀會有酸脹被壓之感,似有重物壓肩,屬於正常現象。(5)氣沉丹田水到渠成 只要以上的動作到位或者是比較到位了,氣沉丹田是不成問題的,是一個身體內部正常的氣血運行過程。初練的那段時間,丹田是沒有感覺的,可能還會出現濁氣不能正常下沉的現象,如胸悶、氣喘、忍不住用嘴吐氣、胸膈部脹疼、胃部轟鳴不止,這些現象,筆者練拳時都曾遇到,在上述動作要領逐漸到位以後這些現象就逐漸消失了。練拳時,由於腹餓,會出現小腹腸鳴的現象,屬於正常現象。練拳能增加大小腸的蠕動,利於消化,飯量增大的原因於此可尋;但是,在練拳的時候不要追求小腹內蠕動的感覺,要順其自然。筆者曾著意追求這種感覺,結果適得其反,弄得身體很不舒服。在練拳的過程中,始終要意守丹田,這樣能促使精力集中,氣歸丹田,練出內勁。(6)放鬆、出汗並不矛盾 虛領頂勁做到位,心無雜念,精力集中,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緒的放鬆,做到精神的放鬆是第一位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精神能夠放鬆下來,就能夠做的自信,做得輕鬆,做得漂亮,打拳健身也遵循同樣道理。如果精神不放鬆、情緒不穩定,一天練拳時間如何長,練拳的變數如何多,竟是汗水流成河,只會對身體健康有壞處,不可能起到強身的作用。放鬆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練拳的過程中,要放棄使用肌肉收縮所發出的僵硬之力,要用意識和丹田來指揮身體各部分協調的完成動作。靠肌肉收縮來完成動作,會造成身體不靈活,長時間那麼鍛煉,會使身體的器官受到傷害。筆者記得讀高三的時候,軍隊到筆者就讀的學校招飛行員,有一位同學天生肌肉發達,竟然被拒之門外,原因就是他肌肉太發達,影響操作機器的靈活性和準確性。「練氣者無力,練意者寸剛」是要求,當然練太極拳者都要經歷放鬆的階段。經過初期緊張不適應階段,練拳的時候不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會逐漸放鬆下來,慢慢進入無為而治的境界,身體就徹底放鬆了。很多人認為練習太極拳出汗是很奇怪的事情,動作舒緩不等於就不出汗,練拳的時候把架勢放得較低,又希望把動作做得到位,勢必較緩慢,這時下肢長時間承受著上體的重量,在下肢的承載能力不是很高與動作的協調性不是很強和放鬆的層次有限的情況下,出汗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坐著就流汗的夏天。由於個體差異,不同人在練拳時出汗的量不同,無論多或少均不必驚慌,只要動作到位,要領領會得得當,及時的補充身體的鹽分和能量就可以了,筆者是好出汗者,而且出汗量大,每次練拳幾個動作走下來就汗流浹背,身體也沒有不適現象。(7)信心足,毅力堅,急躁不得,萬事開頭難,毅力來支撐。大多數練習太極拳者或太極愛好知道,太極拳大致有這麼幾個階段:入門,董勁,神明。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體驗,都會有很多難關要過,當然筆者只能在入門階段談一點點體會。在入門階段身體經常感到疼痛,可能還有氣沖病灶的痛苦體驗,同時還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改變…箇舊的生活習慣形成一個新的生活習慣在某種程度上是痛苦的,就像在舊社會裡革命出一個新社會,要經歷各種各樣的鬥爭,也就是要求太極拳練習者要具備革命者的信心和勇氣,或者說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這個信念支撐下形成練習太極拳的習慣,有堅強的毅力克服在練拳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痛苦。信心和毅力是最初養成練習太極拳習慣的武器,當然,在入門階段也會獲得一些好的體驗,比方說,食慾的旺盛和抗病防病能力增強,睡眠質量提高,這些好的體驗能夠增加信心和堅定毅力,這些好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會成為繼續練習太極拳的動力。要想獲得好的生理和心理體驗必須克服急躁情緒,靜氣平心,克服不良情緒,提高修養水平和健康水平,是練習太極拳的根本。練習太極拳時,貪功求勝,導致情緒不穩,急躁冒進,背道而馳,這於修身無補,於養性無緣,不會起到鍛煉的效果。筆者們周圍也有練拳目的不純而得重病的,所以每個練拳者務須戒驕戒躁。(8)隨高師、覓良友,交流促進提高 傳統武術講究口授心傳,像太極拳這種道和術結合、身和心兼修的涵養拳學,更離不開前輩的口授心傳。只把動作學會,然後依照拳譜練習,是很難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拳譜中文字多使用古漢語,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容易發生歧義,甚至理解成相反的意思;二是拳譜中借用了許多漢語成語和俗語,但其含義大都發生了轉意或者有多種解釋,如果按照它們在現實生活中所使用的意思加以理解,可能會曲解。三是在太極拳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造就了大量的專門術語,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機會很少,即使接觸到也屬道聽途說。比如,拳譜中借用「仰之彌高,俯之彌深」來形容太極拳成手功夫的高深莫測;也可以理解為在推手時,一方的纏絲勁使另一方感到有力無處使,高不能見其頂,低不能探其底,這是用來說明太極纏絲勁的奧妙無窮。所以要正確的理解太極拳中術語的含義必須要聆聽前輩講拳. .每個人由於生活經歷不同,興趣各異,對太極拳的理解角度必然有側重,對同一個拳架或術語的理解有正確與錯誤之別和層次高低之分。學友之間經常切磋交流,發生共鳴,能提高練拳的興趣;找到不同點,然後悉心求證,會提高對太極的理解;通過這種交流可以把別人理解到位的東西而自己沒悟清楚的道理迅速掌握,有利於明了拳理,少走彎路,提高拳術,增強鍛煉的效果。最後祝願練習太極拳的朋友們健康、快樂!共勉共進發揚祖國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人們健康水平提高文章來源 太極網推薦下面太極拳理論知識文章精彩內容與大家共享武禹襄繼承發展了王宗岳太極拳說太極拳的橫跨步法螺旋纏絲能「易筋」太極拳架與推手的關係太極拳的技巧、速度與威力再談意氣力結合練太極「開合、鼓盪」的體悟孫式太極拳文化內涵初探太極拳「大力」的由來太極拳氣沉丹田法如何「尾閭正中、收胯」[楊式太極拳] 淺談太極拳的「松」太極拳的松之我見太極拳的神與意的區別 如何正確理解楊氏太極拳中運勁如抽絲的內功心法道教秘傳內功心法之入靜的狀態有什麼作用 正確理解用意不用力太極拳「無極生太極」之我見朱老師談太極拳到底一輩子練的是什麼一個太極拳愛好者的太極拳內功雜談 松腰的重要性淺談「頂頭懸」太極入靜妙境對太極拳的感悟習拳心語——閑談太極拳感悟修鍊太極之靜道教秘傳內功心法之體感人靜法 渾然太極 「天人合一」風zhiwu 談太極拳的松靜練習太極拳動作的作用是什麼? 太極拳三論(一個太極拳愛好者的練功心得)再談立身中正(推薦此文章)略論「用意不用力」李雅軒風格傳統楊氏大架太極拳115式健身原理太極拳放鬆八大好處體會太極拳的「松」「松」從「緊」中得 「輕」從「沉」中來 太極拳內勁之感悟(轉)楊氏太極拳之「慢」 一位太極拳練家的感悟推薦下面更多精彩內容與大家共享最全的太極拳明師論文總匯最全的太極拳教學視頻總匯最全的名師演練太極拳視頻總匯最全的攝影技術知識大彙集最全的攝影技巧視頻教程大彙集photoshop視頻教程大彙集最全的photoshop文字教程專輯光影魔術手視頻教程總匯會聲會影視頻教程總匯博客技巧總匯博客代碼總匯電腦技術總匯相學占卜大全健康養生視頻講座大彙集健康養生保健知識總匯沙畫藝術集錦電子圖書珍藏交誼舞蹈教程音畫作品欣賞美圖動圖欣賞音樂素材總匯flash時鐘日曆大彙集百家講壇視頻總匯竹簡字畫總匯古玩字畫總匯收集最全的動畫歌曲總匯美食/烹飪專輯中外美景奇觀專輯民間藝術作品欣賞專輯極品音畫總匯國外攝影藝術專輯美景攝影照片專輯美圖秀秀視頻講座:全攻略 花卉知識課堂Ps 基礎教程:大師之路文字教程 人體經絡穴位知識文章專輯
推薦閱讀:

月夜歸航的【易筋經心得】
念佛心得與體會
百家講壇【天地人之道】講稿-于丹 論語心得
通脈當歸四逆湯治療手腳冰涼心得
批命點滴心得

TAG:太極拳 | 心得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