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活動案例分析――小班活動《抱抱》

雙語教育活動案例分析――小班活動《抱抱》

作者:朱曉梅 來源:新思考網朱曉梅的博客
雙語教育活動案例分析――小班活動《抱抱》

設計意圖

對從未接觸過英語的孩子來說,採用何種方法能最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是我在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中關注的問題。漢英「三文治故事教學法」是一種根據我國兒童初學英語的實際情況設計的過渡性方法。它順應了幼兒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在故事的語境中加上英語單詞或短句,讓幼兒通過故事理解單詞的含義並喜歡模仿。本活動的設計選自省編主題活動指導《我愛我家》,小小資料庫中的故事《抱抱》語言優美、意境溫馨,將其中的小部分改編成多次重複的英語單詞和短句,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理解並學說,而後通過一些小遊戲鞏固練習,增加活動的樂趣。

目標

1. 感受雙語小故事的好聽,喜歡聽故事學英語。

2. 學說單詞:mummy . baby. Hug. 能用最簡單的問候語:hello! ok !交流。

3、體驗媽媽和寶寶在一起擁抱的溫暖、甜蜜與幸福。

準備

裝小動物的袋子和玩具:大象、小熊、小羊、河馬媽媽和寶寶,錄音磁帶。

過程實錄:

一.師生相互認識、問好!向幼兒簡單介紹英語的用處,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師:Hello! 小朋友們。(幼兒無反應)hello! Hello! 小朋友們(用不同聲調,舉起手反覆向幼兒打招呼,問好。)

幼:老師好!(這是教師熱情洋溢地問過三次後,幼兒理解之後的回應。)

師:你們認識我嗎?

幼:(互相看看,沒反應,不認識。)

師:我是廈門來的朱老師,Hello! Hello!朱老師在用英語向小朋友問好呢!(有個別幼兒也舉起了小手,跟著我說:hello!

師:朱老師真高興!小朋友也向我問好了!那我問問你們,你們在街上見過那些高鼻子、藍眼睛、黃頭髮的外國人嗎?…….如果我們學會了,見到外國人的時候呀!就可以很有禮貌地和他們打招呼,問好了!hello ! hello! 朱老師可是一位很會說英語的老師喲!小朋友想不想跟我學呀?

幼:想!!(此時幼兒的聲音已經大了起來,小臉上也露出了興奮與期待!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學吧!Ok? Ok!(用誇張的肢體動作來表示,幼兒的小手都跟著老師做起來。

分析:(從上面一段實錄可以看出,幼兒從未接觸過英語,對老師最簡單的問候語根本毫無反應,此時,教師該如何調動幼兒參與下面的活動,就是我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仔細思考的問題。師幼之間建立一種親密、和諧、信任的關係,是一個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借班上課時,新來的老師對幼兒來說是陌生的,又說著幼兒從未聽過的話,這需要老師營造一種安全、溫暖而又自然、親切的環境。對於很少接觸英語的幼兒來講,還是需要用盡量通俗、簡單易於讓幼兒理解的語言來介紹一下英語的用處,對幼兒來說,尤其是小班幼兒,無意識的習得自然是最好,但組織一個集中的活動時,就需要激發一下幼兒內在的學習願望,這對於幼兒能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積极參加下面的活動做了一定的鋪墊。)

二. 熱身運動(warm up)(注意過程中師幼的互動與交流)

師:up .up. up stand up. Down. Down. down _sit down.

Up. Up. up hands up. Down. Down. down _ hands down.

Up. Up. up legs up. Down. Down. down _ legs down.

幼:(一開始坐著不動,不明白,但用肢體動作,幼兒很快明白了意思,都能跟著老師做。非常得開心,有趣。

分析:(對於一個集中的雙語活動來說,開始部分的熱身運動已作為基本的活動模式,選擇幼兒熟悉、喜愛或滑稽、有趣,能用肢體動作配合表演邊說邊動的小兒歌或童謠最為合適,幼兒會饒有興緻地跟著老師一起邊說邊做,集中注意力,使一開始的活動就進入一個有趣的氛圍。)

三、講述故事:引入主題

師提出聽故事的要求,並用舒緩清晰的語言清講故事《抱抱》,幼兒欣賞。

師:大象mummy 和大象baby,親密擁抱――hug, hug, hug.

微笑著互相說:hello! Hello!

幼:(安靜、專註地聽著,每當說到hello!時,幼兒都已經都能跟著老師一起說了。)

分析:在故事中出現英語的地方著重加強特殊的語調,使之成為幼兒聽故事時感受最強,印象最深的部分,是我在處理雙語小故事時特別注意的。這個故事語言優美、意境溫馨,教師需要運用講故事的技巧,賦予語言輕重、舒緩的節奏韻律,尤其是英語部分,最簡單的問候語hello! 用升、降兩種不同的語調,因為英語屬於語調語言,用何種語調完全看交際者的意圖。因此,從最簡單問候語開始就給幼兒一種語言是富於變化的感受。在幼兒注意力最集中的十分鐘展示新內容,是效果最好的。當幼兒情不自禁跟著老師說hello!時,這說明第一部分師幼相互認識時反覆說的hello!已經讓幼兒熟悉、喜歡、願意模仿了。)

四、提出問題,一起理解故事並學說單詞。

師:小朋友們聽出有哪些小動物在抱抱嗎?你最喜歡誰呀?

幼:河馬,大象,小白兔,我喜歡小貓

師:要說剛才你聽到的故事裡,最喜歡誰?(乾脆直接取來隨身攜帶的小包,從「奇妙的口袋」里拿出小動物玩具,)

是不是這個?大象mummy.是不是這個? 河馬baby.

幼:不是!這個比較小,應該是大象baby, 這個比較大,應該是河馬mummy.

師:那就象它們問好吧!

幼:「hello! 大象baby, hello! 河馬mummy.」

(後面的小動物,我就讓幼兒閉著眼睛在袋子里摸出來,每取出一種小動物,幼兒都要比一比、辯一辯,說說它應該是mummy, 還是baby, 不知不覺中,幼兒已經在反覆重複著故事當中的主要單詞 mummy, baby.一一取出來的小動物讓他們一個個站好,毛絨絨的頭飾站不住,一摔到,幼兒就開心的大笑,於是我就拿個直筒積塑塞進去讓小動物站起來,最後一個河馬沒有積塑幫助了,怎麼辦呢?於是我拿起了沒喝完的礦泉水瓶子。這個過程都體現著一種真實、隨意與生活化的東西,看似隨意,卻有著老師自己獨特的思考。)

師:它們是怎樣相互擁抱的?

幼:碰鼻子,碰耳朵……

(這一段我啟發幼兒用碰鼻子、碰耳朵、碰肩膀、雙手摟抱的方式表現擁抱,邊碰邊學說:hug, hug, hug, 師幼之間、幼兒之間都體驗身體相碰的親密、有趣與快樂。)

分析:(傳統故事教學在講完故事後的提問顯得特別重要,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回顧理解故事的內容和中心思想,用雙語小故事則是利用講故事時,多次重複的單詞、短句,給幼兒一個反覆聽、反覆感受的過程。因此,故事講完之後的提問重點應該是這些單詞、短句,還要突出一個趣字,讓幼兒在回顧故事情節、片段的過程中,玩一玩、動一動,在和老師、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交流中,體驗身體相碰的快樂與有趣。)

五、遊戲:鞏固練習

1、歌曲遊戲《碰鼻子》

師:大象mummy 和大象baby會唱一首好聽的歌,(師拿起大象mummy 和大象baby)

我們來聽聽:「大象mummy, 大象baby, 碰鼻子……

幼:……碰鼻子,hello! Hello! Mummy, hello! Hello! Baby, 碰鼻子,碰鼻子。

師:小朋友怎麼一下就學會了?(故意裝出一臉驚奇的樣子,幼兒唱歌的聲音就更大了。從第二個「碰鼻子」開始,幼兒已經能自然跟著老師一起唱了。)

師:那朱老師就來當大象mummy, 小朋友就來當大象baby。

(老師站起來,模仿大象動作時,幼兒也已經全部站了起來,(照片)跟著老師很有興緻地邊唱邊表演起來。

2、活動遊戲:《touch the…》.

師:瞧!這些小動物都站在前面的地板上了,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how many?

幼:1、2、3、4、5、6、7、8……

師:這兒有兩把小鎚子,一會兒聽到誰的名字,就去找一找、敲一敲。OK?

幼:OK!(師把兩把小鎚子遞給兩個小朋友,然後走到孩子們的身邊,跟幼兒相互商量。)

師:咱們來讓他找找大象mummy(小聲,故作神秘狀)

幼:大象mummy!!(幼兒的聲音格外大,不需要老師去說了。)

(拿著小鎚子的幼兒就到前面去找了,看到站在那兒的大象mummy,就用小鎚子去敲了,顯得格外高興。)

(分析:遊戲、表演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兩隻老虎》的曲調是孩子們最熟悉的,用此曲調不用去教,幼兒就能跟著老師一起邊唱歌邊表演邊遊戲了,當老師故意裝出吃驚的神情時,幼兒就更得意、更有信心了,此時他們充滿了自信、開心與快樂,每個孩子的臉上都蕩漾著喜悅與興奮!在快樂中進一步練習單詞和問候語。因此,這部分內容的設計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愉悅的時候,邊唱歌邊碰碰鼻子、碰碰耳朵,熟練了,還可以對唱或碰碰其他的部位,充滿著溫馨與童趣,孩子們在邊唱邊表演的活動中充分體驗著快樂。找一找、敲一敲的遊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老師走到孩子們的中間,悄悄和幼兒商量,於是,聽音找物的遊戲就變成了幼兒在說了,遊戲幼兒非常感興趣,尤其在用塑料小鎚子敲響的時候,但這也是聽課老師們唯一提出的疑義,用小鎚子去敲小動物,合適嗎?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發出響聲,讓他們敲敲打打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尤其是敲在小腦袋上,響一下或摔倒了,幼兒會覺得特別好笑,特別開心,但對可愛的小動物,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柔,應滲透愛心教育,有時會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用塑料小鎚子聽音找物是訓練幼兒聽音、辯音能力的最好遊戲,是創設幽默、有趣的情景呢?還是營造溫暖、關愛的氛圍?這是需要我思考與關注的問題。)

六、講述故事第二遍: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一起講講這個故事,美好的早晨……(用小動物演示,重點為漢語部分的辭彙:森林、草地、大樹、小河,卷、靠、挨、疊。英語部分的 mummy baby hug, hello!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講邊表演。)

幼:大象mummy 和大象baby 親密擁抱――hug, hug, hug ……(英語部分幼兒已經能很自如、很大聲地講了,孩子們顯得特別自豪、得意。)

師:故事講完了,我們該和這些小動物們說bye_bye了!(師拿出隨身帶來的小包,拿起了小動物。)

幼:大象mummy bye-bye! 大象baby bye-bye! 河馬mummy bye-bye…… 朱老師bye-bye! 客人老師bye-bye!(整個活動在聽課老師們熱烈的掌聲與告別聲中自然結束。)

(分析與思考:作為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思考應該再回到這個小故事中,第一遍的故事是清講,沒有任何圖片、道具,而第二遍,在幼兒熟悉了這幾個單詞的基礎上,就可以用演示小動物的方法,再回到故事中了,簡單而多次重複的英語部分,幼兒已經能很自如地和老師一起講了,從第一個環節到最後一個環節,充分體現了一種在快樂中自然輕鬆從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

專家點評:

活動自始自終讓孩子們和所有聽課老師們很開心!很高興!很輕鬆!是一個典型的優秀雙語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趣味性:教師充分運用了講故事的藝術,整個體態與聲音藝術都是形象、生動而賦有童趣的,完全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這是一個活動成功的開端,三十多分鐘的時間,全體幼兒自始自終集中注意力,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從內容的選擇到角色、情景的創設,整個活動是生動、有趣、溫馨的,幼兒充分體驗到了樂趣。

二是整合性:整合是我們深化課改的基本要求,這個活動充分體現了整合的藝術,從目標的制定,就有語言和社會性的整合;從內容上,巧妙地教英語,巧妙地實現了語言、英語雙語的整合;從形式方法上,有故事、遊戲、表演、歌唱等多種方法的整合,整個活動是自然、生動、有趣的。

三是時效性:充分發揮這30分鐘的效率,每一個環節都有教育意義與價值,第一部分是激發慾望,給孩子一種啟發,營造一種輕鬆、愉快、自然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後面通過故事、遊戲反覆強化練習,沒有浪費一丁點時間,整個活動結構嚴密、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充分體現了一位省級學科帶頭人的教學藝術。可以說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孩子們既獲得了知識、經驗又非常地開心、快樂!教師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與才華,為所有老師們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附:故事 《抱抱》

美好的早晨。太陽公公露出了他的笑臉,將金燦燦的陽光灑向大地。

陽光照在森林裡。大象mummy和大象baby親密地擁抱――hug, hug, hug.他們把鼻子卷在一起,微笑地互相說: Hello! Hello!

陽光照在草地上。小羊mummy和小羊baby親密地擁抱――hug, hug, hug.。他們把耳朵挨在一起,微笑地互相說:Hello! Hello!

陽光照在大樹上。小熊mummy和小熊baby親密地擁抱――hug, hug, hug.。他們把肩膀靠在一起,微笑地互相說: Hello! Hello!

陽光照在小河邊。 河馬mummy和河馬baby親密地擁抱――hug, hug, hug.。他們把身體疊一起,微笑地互相說: Hello! Hello!

選材分析:

本活動是為初次接觸英語的幼兒設計的,《抱抱》是小班主題活動指導《我愛我家》單元中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短小、有趣、溫馨、優美,我把故事當中多次重複的部分改編成英語,把最後一句改編成同一句問候語,降低了難度,這個故事,可以根據幼兒的學習程度靈活變化,hello!熟悉後,就可改為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或nice to meet you.還可以增加身體部分的名稱如:nose, body, ear shoulders.或地點:forest, grass, tree, river等等,因為故事中小蛇和長頸鹿的玩具很不好找,於是就用小羊和小熊來代替,還可以繼續仿編其他的小動物。喜愛聽故事的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教英語就是以故事人物、情節為支柱,它在多次重複與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中滲透了幾個英語單詞.幼兒聽完故事後,會很容易地猜出單詞、句子的含義。並且非常願意模仿練習,樂學、趣學。

單純的字母、歌曲、單詞、問候語擊不到幼兒的興趣點上,而「三文治故事教學法」則抓住了這個關鍵,選擇了幼兒喜歡故事這種形式,滿足了幼兒興趣的需要。雖然一些專家始終認為這種方式學得的英語沒有原汁原味,認為這種對換互用的方法會影響孩子學習純正的英語。但事實上不會出現他們所擔憂的情況。但我們中國孩子學英語,很少有直接進行英語交流的場合和機會。因此,讓幼兒先熟悉一些單詞和短語,了解這些單詞和短語的涵義及用法,要能運用方能活起來,而長句、整句運用起來又比較困難,因此,才將一些英語單詞和短語夾在中文句子中使用。如:故事《三隻蝴蝶》「紅蝴蝶的顏色象我,come in please, 夥伴們,let』s go!」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明白這些單詞或短語的涵義和方法。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語碼對換的確是幼兒雙語學習的有效途徑。其實,我們從很多熟悉的歌曲,以及成人嘴邊的:ok ! no problem. Bye_ 照相時擺個pose等等,這些也都時語碼對換的一種形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可以證實,這是一種適合初學幼兒,也易於幼兒理解接受的英語活動方式。

案例分析:

需要研究教學活動中教與學的關係,需要思考這個領域的核心要素,幼兒的年齡特點,如何讓幼兒想學、了說,如何體現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特點,他們喜歡誇張的肢體動作,能夠幫助幼兒去理解。特別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幽默能營造一種輕鬆、和諧、寬鬆的氛圍,讓幼兒覺得有趣、好玩,他們就樂於跟著老師學說,過程中自然、真實、隨意及生活化的東西展現出來了,如:小動物站不住摔到了,幼兒就開心地大笑,笑――營造了輕鬆與寬鬆。

上課前本來是需要準備耳麥、話筒的,但老師已經完全吸引住了聽課了老師不要說是孩子,聽這樣的課完全是一種享受。

思考:什麼樣的集中教育活動是最有效的?

推薦閱讀:

雙語教育是為何是新加坡的建國基石
新加坡的「雙語教學」
雙語天才?後天的培養更重要
【每日英語】如何用最科學的辦法學習一門外語(雙語)
「膠囊衣櫥」:老外在中國的穿衣經(雙語)

TAG:教育 | 活動 | 案例 | 案例分析 | 雙語 | 抱抱 | 雙語教育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