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該」到「為什麼」,換一個角度看孩子

大多數的父母們都不會懷疑,孩子的健康成長取決於教育。他們堅信:只要從幼年跡蚝⒆庸嗍淞夾緣墓勰睿啪襇緣男形珊玫牡賴亂饈逗托形骯擼塗梢員苊夂⒆釉誚吹娜松凶咄瀆坊蛘咼媼偈О埽⒆泳塗梢猿刪臀蠢椿蛘弒涑篩改該撬M哪侵秩瞬擰H歡率擋⒎僑緔耍∫晃揮切擬瑋緄哪昵崮蓋姿擔諍⒆又揮腥曄弊約壕馱庥雋蘇庵執煺邸K杲鋈甑畝佑瀉芏嗖緩玫男形趺垂芙潭疾患惱鎂×慫械陌旆ǎ頭=逃蛻褪督逃侄味濟揮行Ч?

問這位母親:「孩子到底有什麼行為讓你憂慮?」母親說,孩子經常打他爸爸。「每當他爸爸抱他和親他的時候,他就會很憤怒地打爸爸的臉。」「我想知道,你是怎麼批評兒子的呢?」母親說:「我就告訴他,你打爸爸是不對的。爸爸親你是愛你,你怎麼可以那樣對待爸爸呀。可孩子就是不聽話,打他的屁股也無濟於事,真的拿他沒辦法!」說到這裡,母親開始哽咽:「我也不願意這樣對待兒子,看到他還那麼小,滿臉無辜的樣子,我心裡傷心透了!」我想,孩子確實是無辜的,類似的情形也會發生在其他的孩子特別是兒童期的孩子身上。於是我問這位母親:「你想過沒有,孩子為什麼打爸爸?」「就是不知道哇!」母親一臉無助的表情。我想,既然你不知道孩子打爸爸的原因,又怎麼能懲罰他呢?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缺乏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我們可以設想:這個兒子之所以「打爸爸」,可能是因為他不喜歡爸爸那樣對待他,譬如,在他專註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父親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親他,意味著干擾他的注意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第二種可能性,是因為在孩子最初的成長階段與父親接觸太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父子親密感,父親的突如其來的親熱舉動讓孩子不適應;第三種可能性,也許是孩子在他媽媽的情緒中——在媽媽對待爸爸的態度中,感受到了父親是個討厭的傢伙!第四種可能性,也許僅僅是孩子出於某種本能衝動,用「打爸爸」的舉動獲得父母的關注,以「測試」父母的反應,獲得影響周圍事物、駕馭世界的感覺,證明自己的某種能力而已……凡此種種,為我們提供了解釋孩子行為動機的各種可能性。

人類的大多數行為皆出於特定的原因,特定原因會導致特定的結果。如果我們只看到結果,並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對結果進行控制,而不嘗試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的教育和干預就是盲目的甚至是錯誤的,必然面臨失敗。換句話說,作為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為什麼」,才知道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

親子關係與子女教育問題,存在著完全不同的兩個視角:第一視角是讓孩子樹立「應該」和「不應該」的意識,以此來規範孩子的觀念和行為,形成最起碼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養成符合社會規範及父母所期待的行為習慣。第二視角則是,一切從理解孩子「為什麼」開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心理層面的解釋,特別是對那些隱藏在表面現象背後的孩子自己意識不到的原因,進行深入的觀察分析,從而找到正確的行為干預的對策。第二個視角是一個全新的視角,也是子女教育的科學思路,她需要父母們學習更多的關係孩子心理成長的知識,以及更多的理解和教育的技能。

簡單地從「應該、不應該」的要求出發,對孩子進行教育,是傳統教育的典型特徵,也是中國子女教育的主流傾向。即便是許多傳授親子教育方面的經驗的書籍,同樣也僅僅是在告訴父母「應該怎麼做」和「不應該怎麼做」,而沒有告訴子女教育的心理學道理。這是心理學普及的悲哀!

如果僅僅從「應該、不應該」的角度看待子女教育問題,那麼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並輔之以獎勵和懲罰手段,來塑造孩子的人格。這樣一來,複雜的親子教育問題似乎變得非常地簡單了。然而,由此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是「教育的無效」。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的現實的難題是:即使讓孩子知道了自己應該怎麼做,也並不能保證他們實際地做到「應該」一詞所規定的一切。譬如,對於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下列「應該」和「不應該」可能是父母們對孩子不厭其煩的要求:

——你應該養成雷厲風行的作風,做事不應該磨磨蹭蹭,因為這樣會浪費許多寶貴時間;

——你應該尊重父母,不應該動不動就對父母大吵大鬧發脾氣,因為父母不管怎麼說還是為你好;

——你應該少看些電視或者不看電視,因為就要臨近中考了,別的同學都在努力衝刺,時間對你來說已經不多了;

——考試的時候你應該放鬆,不要緊張,不應該壓力太大,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可以了;

——過早的戀愛對你來說是不好的,因為你現在還不成熟,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應該胡思亂想,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父母對孩子的這些要求無可非議。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孩子身上存在的行動拖沓、極端逆反、厭學逃學、「早戀」、「網路成癮」等棘手問題並未因父母的諄諄教誨而有所改變,特別是對於已經形成獨立意識的中學生來說,試圖讓這些「應該」和「不應該」的要求轉化為孩子的有效的行動,常常會遭遇失敗。許多父母恰恰就處在「該說的都說了,就是不管用」的尷尬境地而不知所措。

因此,我們不得不回到這樣一個事實上來:與我們期待的正好相反,當我們不厭其煩地不斷重複上述要求時,孩子的行為不僅沒有改善,而且離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遠,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每當此時,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通常是「孩子不聽話」,進而採取進一步的強制措施,繼續無效的努力,最終使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然而我們卻有可能忽略的事實是,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行為之所以難以改善,並不意味著孩子對這些問題有與父母不同的觀念或看法。我堅持認為,通常情況下,即使是成績到數第一的孩子,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除非父母從小就向其灌輸「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同樣的,即使是天天和父母吵架的孩子,都知道對父母發脾氣是不對的,除非父母堅持認為「兒子罵老子理所當然」。真正的問題是,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和不應該怎麼做,但他們就是——,做不到!而為什麼做不到,這正是父母們要思考的問題。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孩子們在心理醫生面前是怎麼說的:

「老師,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要向媽媽發脾氣,每次她嘮叨不停的時候,我就有一種要爆發的感覺,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有什麼辦法控制這種情緒呢?」

「眼看就要高考了,我發現自己心理出了大問題,因為我控制不了要溜回家睡覺,不願繼續住校。因為想到向班主任老師請假,肯定不會被批准,所以我翻過幾次圍牆偷偷地溜出來。我知道這很不正常,但我沒有辦法不去做這件事情。」

「每當我臨近考試就特別焦慮,就幾天睡不好覺,想想爸爸媽媽也沒給我什麼壓力呀!考得不好他們也不會懲罰我。我考試的時候更緊張,所以總是發揮不好,不知為什麼?」

「我見到那個男生就忍不住要看他幾眼,我對他也沒有什麼好感,不喜歡他,甚至很討厭他,但就是控制不了要看他。別人都說我想和他談戀愛,但我從來沒有這種想法。我把隱形眼鏡摘了下來,以免去看男生,但這樣做毫無效果。我真的很痛苦!」

從孩子的這些陳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對自己的問題的認識較之於父母的要求並沒有根本的不同,他們對自己身上的「毛病」 同樣感到焦慮與困惑,甚至體味更深。他們儘管對自己「應該怎樣」和「不應該怎樣」有清晰的認識,但這絲毫無助於情緒和行為的改善,他們生活在「努力改變而又不能自拔」的痛苦中。譬如,一些要求自己全神貫注於學習的孩子,卻常常受困與某種無法理解的神秘力量的控制與支配,而出現注意力分散或「走神」現象,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難以理解這些問題的癥結或原因,從而陷入迷茫與痛苦。因此,換一個角度看待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人類的行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意識的行為,或稱之為「理性行為」,另一類是下意識行為,或稱之為「無意識的行為」。有意識的理性行為受一個人的意識指引,它取決於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觀念、信念與方式。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行為」,在觀念和行為之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這就好比一個接受「偷東西是可恥」的觀念的人不會隨便盜取別人的財物,一個堅信「能偷盜得逞就是本事」的人則一定會成為小偷或盜竊犯一樣。

與此不同的是,無意識的行為則表現為不受一個人理性意識的指揮,它部分或全部地取決於一個人無意識的願望和心理衝突,並以某種難以自控的情緒衝動表現出來。這種不受理性意識左右的無意識情緒和行為,不僅在孩子身上尤為突出,即使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一個酗酒成性的人可能已經認識到他應該戒酒,不然就會胃穿孔或者肝臟出問題,但是一有酒會,他就是控制不了貪杯的衝動,直到把自己灌醉;一位動不動就發脾氣砸東西的老公,可能早就知道,自己的壞脾氣不僅解決不了夫妻矛盾,而且還要激化矛盾,他不願意看到妻子傷心的眼淚或者離家出走後他到處找人,但就是控制不住又要砸杯子罵人;粗暴對待孩子的父母常常說自己何等的後悔,不該那樣懲罰已經那麼大的子女,但卻總是氣急敗壞、故伎重演。無意識的情緒和行為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作為心理醫生,我曾經處理過一位來訪者——一個年僅9歲的乖乖女孩的病態偷竊行為。她的主要行為問題是在學校「偷拿同學的東西」,經由學校老師反反覆復的批評教育和啟發談心,仍然改正不了拿別人東西的惡習。最後,母親只好私下把她帶到當地派出所,由一位警察叔叔嚇唬嚇唬她,告訴她這種行為是犯罪,如果不改正,會把你抓起來勞教。但這一切並沒有阻止孩子偶爾出現的偷盜行為,相反,這種行為反而更頻繁地發生。

孩子的母親無奈地告訴我:「我嘗試了所有的辦法,打也打了,罵也了,道理也講了,她承認錯誤還很快,就是克服不了這毛病!」

我問母親:「她到底要拿別人的什麼東西?」「筆!鋼筆。」母親一臉的無辜:「我們又不是沒有給她準備寫字的筆,她喜歡鋼筆,我和她爸就去給她買了十幾支鋼筆,都是很漂亮的筆,但是她還是要拿別人的筆。平時她要什麼東西,只要是合理的,我們都盡量滿足,並沒有虧待她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偷拿同學的鋼筆的行為並非出於對鋼筆的實際需要,並非孩子不知道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她的行為不屬於通常意義上的偷竊行為。學校老師和孩子的母親之所以教育失效,根本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偷拿別人的鋼筆,不清楚孩子行為的心理動機。孩子的這種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顯然另有原因。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心理醫生是如何從「為什麼」的角度來解讀和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的:

「你為什麼要拿同學的東西,自己想這樣做呢還是控制不了就做了?」

「我也不知道,就是——,覺得同學的筆特別的舒服,不知怎麼就放到自己的包兒里了。」孩子生怕被誤解,急忙向我解釋:「老師,我並不是想偷別人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他們的筆很好,但是我沒有那樣的筆,班主任老師批評了我,我馬上就還回去了……」

母親顯然不理解孩子的說法,在一旁臉露慍色,立即打斷孩子的話,說:「她撒謊!我給他買了很多的筆,圓珠筆、鋼筆,什麼都不缺,她就是要拿別人的!」我關心的是孩子行為的原因,沒有理會母親,溫和地對孩子說:

「我也不太相信是你有思想品質問題,媽媽可能不明白你為什麼要拿別人的東西。那你能不能告訴我,與你自己的筆相比,同學的筆有什麼好?」

「我喜歡那種粗的,手摸起來感覺滑滑的筆,有時候,我也要拿別人的橡皮擦。媽媽給我買的筆太細了,不光滑,不好看。我的筆都是那種細細的筆,不好!」孩子強調了筆的粗細以及質感,說話的時候表現出某種興奮的神情。「老師,我知道自己不對,我一定改正錯誤。」一副「乖女兒」的表情,幾乎沒有任何對抗性。正如母親所說,孩子性情平和乖巧,承認錯誤很快,老師同學也都十分喜歡她,只是總有這「改不掉」的毛病,讓父母擔憂。相反,母親的情緒令人疑惑,儼然一副道德判官的架勢。但是,在母親的嚴厲態度下,孩子卻絲毫沒有反抗的痕迹。

通過談話我們可以確定,這個孩子的「偷筆」行為,屬於不受思想意識控制的行為,它根源於女孩在幼年的某種被壓抑的、未被滿足的需要,表現為難以自制的神經性衝動特點。臨床上,我們也把這種無意識的衝動命名為「神經性衝動或神經性行為」。因此,要理解這位個孩子不由自主「偷拿」同學「粗的、滑滑的」鋼筆的行為,就需要察查明孩子行為的深層動機。為此,我與女孩的母親進行了單獨交流:

「看得出來,孩子似乎對你的話不怎麼在意。能否告訴我,你給孩子買的那些筆,是孩子自己選擇的還是你自己做主買給她的?」

母親無可奈何地說:「我根本不敢帶她上街,她總是要這要那的,她又不缺少鋼筆!即使這樣,我還是給她買了不少筆回來。」

「你能確認你買的筆是她喜歡的嗎?」

「不知道。」

「小時候你們是怎麼帶她的?我的意思是,在孩子一歲半以前,她吃過多少你的奶水?還有你所認為的對孩子有影響的事情,或者孩子的一些特別的舉止。譬如說,她是否在小時候喜歡往嘴裡放東西?」

「基本沒有吃什麼奶,生下來一滿月我就上班去了,幾乎沒吃我的奶……小時候喜歡吃手指,再大一點她喜歡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不過,我覺得大多數孩子在小時候都有這些毛病呀。」

到這裡,我就孩子的行為問題向這位母親進行了這樣的解釋:「你的孩子母乳餵養不足,在心理上存在一個叫做『口唇期慾望未被滿足』的早期創傷,作為對這一心理創傷的補償,以後她養成了把東西往嘴裡放的習慣。當然,這種情況在現階段嬰幼兒餵養過程中也是一個普遍現象,正常地處理一般不會導致大的問題。而真正構成問題的,是父母對待孩子這些行為的態度!我想,你們在她的這些行為出現時,或許曾經有過一些懲罰性的行為,就像現在你們對待她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的態度一樣。你可以回憶一下。」

「是,我們很嚴厲地懲罰過她吃手指和往嘴裡放東西的行為,總擔心她以後改不掉吃手指的習慣……也有人勸說過我們,不要這樣打孩子,但是,要是不打她,有可能現在她還改不掉吃手指的毛病。您是不是認為這些和她拿別人的筆有關係?」母親不解地問。

「當然有關係!孩子吃手指行為出現在很小的年齡時候是正常的,稍大一點一般會自然消失,即使仍然有這些行為,也只能採取積極引導,轉移她的注意力,而不能壓制,更無需懲罰。因為孩子的行為是不受思想意識控制的神經性行為,神經性行為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越壓抑越強烈。也就是說,用懲罰的方式強行制止,非但不會有所好轉,而且還會加重孩子的病態行為。對於孩子的『偷盜』行為,也是同樣的道理,或許你已經有了這樣的體會,是嗎?」

「對,難怪我的那些辦法沒有用!那——,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孩子現在已經不把筆往嘴裡放了,不過,對類似於乳頭、腳趾、手指以及那些曾經給她帶來口唇快感的物品,孩子仍有抑制不住的衝動和需要。粗的滑滑的鋼筆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而你們過去給孩子買的筆的方法並沒有錯,只不過由於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雖然也給她買了很多筆,但因為太細又不光滑,不具備孩子要求的那種功能,孩子不喜歡。如果我們適度滿足她對這些物品的需要,並不影響她的學習和生活。這和一些成年人睡覺時要懷抱一個腰枕才能入睡的心理動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只需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取消懲罰和教育恐嚇,也就取消了壓抑;第二,陪孩子到一家好的文具店,讓孩子自由地挑選她自己喜歡的筆。」我進一步補充道:「我想,作為母親,你可能需要解除對孩子行為的過渡焦慮,嘗試用溫和的態度和孩子說活。我想,以後你會覺得,孩子在你面前過度乖巧聽話,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從「為什麼」的教育思路出發,探究孩子的行為動機,分析孩子問題的原因是一件細緻複雜的工作,這也是心理專家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基本思路,這項工作需要十足的耐心和愛心。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把問題分析準確,原因討論清楚,解決問題的方案往往卻又異乎尋常的簡單。在這個案例的處理中,父母按照心理醫生的建議,陪同女兒找到一家不錯的文具店,孩子高高興興地為自己挑選了6支自己喜歡的鋼筆,加之父母對待孩子態度的轉變,僅僅通過3次諮詢面談,就戒掉了「拿別人的筆」的不良習慣。

要探究孩子行為的深層原因,必須以接納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為前提。這裡的「接納」一詞,並非等於「贊成」或者「認同」,而是指父母們在遇到問題時要習慣於假定:孩子的行為無論多麼地不可理喻,但既然行為存在,必定有其的「道理」。而是否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決定了教育措施的成敗。如果父母在遇到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是「孩子的行為、情緒或想法沒有道理」而加以拒絕,那麼,所有的理解和分析將不可能進行。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首先需要改變的是,換一個角度看待孩子。這是在子女教育問題上面臨困惑的父母們唯一理性的選擇。


推薦閱讀:

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告訴你如何選擇婚姻
漢奸胡蘭成另一個角度寫日軍侵華,他認為對中國好處很多
工業的力量!從剪輯角度,就能說明漫威票房稱霸的原因
膝關節伸直角度的康復功能練習
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什麼是正確的風水!

TAG:孩子 | 角度 | 看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