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3種常見肝臟惡性腫瘤CT分析

讀者信息: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人民醫院 初艷龍

所讀書籍:《消化系統CT診斷》

原著主編:林曉珠、唐磊

一、肝細胞肝癌

1.臨床概述

原發性肝癌分為:HCC、膽管細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大體分型包括巨塊型(瘤體直徑≥5cm)、結節型(<>

2.CT表現

平掃均勻或不均勻性低密度灶,根據病變的不同類型,可為單發或多髮結節或腫塊,或瀰漫多發小結節,部分病灶可見假包膜征,增強掃描典型者為快進快出。

①腫瘤血管的顯示:動脈期腫瘤實質內線狀密度增高影,粗細不均,形態不規則,密度接近於同層面肝動脈的密度,或表現為腫瘤鄰近肝實質內異常粗大的動脈血管影。

②假包膜征:平掃呈稍低密度透亮帶,即暈圈征。增強掃描動脈期、門靜脈期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延遲期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

③動脈-靜脈瘺:門靜脈主幹或其分支於動脈期顯影,也可表現為肝實質動脈期楔形或不規則形一過性異常強化。

④門靜脈癌栓:門靜脈內充盈缺損,增強掃描較平掃有強化。

⑤膽管受侵:多發生在肝門區,表現為膽管內癌栓和膽管擴張。

⑥小肝癌:平掃多呈低密度結節,密度多較均勻,增強表現多樣,大多表現為動脈期明顯強化,門靜脈期呈等或低密度,延遲期呈低密度。

3.鑒別診斷

①肝轉移癌:多為環形強化,呈牛眼征。

②肝海綿狀血管瘤:呈快進慢出的強化模式。

③肝硬化再生結節:再生結節的增強模式同正常肝組織。

4.肝細胞肝癌的CT表現與其病理變化相關:

①邊緣模糊的原因:一是腫瘤邊緣缺乏纖維假包膜,二是腫瘤呈浸潤性生長。

②強化特點的病理基礎:肝臟由肝動脈和門靜脈雙重供血,肝癌通常是富血供腫瘤,常伴有肝動脈供血增多、門靜脈供血減少及離肝分流增加,肝實質主要由門靜脈供血。

③動脈期:肝細胞肝癌主要由肝動脈供血,因而明顯強化,門靜脈期大量含對比劑的血液進入肝,肝實質明顯強化,肝細胞肝癌內的對比劑廓清,呈相對低密度。

假包膜:腫瘤生長過程中壓迫周圍肝組織而形成,提示腫瘤生長緩慢,常於平掃呈低密度,動脈期和門靜脈期呈低或等密度,延遲期為高或稍高密度,原因可能為假包膜纖維組織結構較緻密,其內血管比較少,血流速率較慢,對比劑流入流出緩慢。

二、肝內膽管細胞癌

1.臨床概述

本病為發生於膽管上皮的腺癌,根據發生部位分為肝內膽管細胞癌和肝外膽管細胞癌;前者又分為周圍型膽管細胞癌(二級膽管分支到末梢膽管)和肝門型膽管細胞癌(左、右肝管);根據腫瘤的生長方式,肝內膽管細胞癌分為3型:腫塊形成型、膽管周圍浸潤型和膽管內生長型,具有2種以上類型者為混合型;不同類型的預後不同,腫塊形成型最差,膽管內生長型最好,膽管周圍浸潤型介於兩者之間;其發生可能與膽管系統的慢性炎症和理化刺激有關,臨床表現多為非特異性,可為右上腹痛、體重減輕、食慾缺乏、貧血、倦怠等。

2.CT表現

①腫塊形成型肝內膽管細胞癌

圓形、卵圓形或分葉狀不規則低密度病灶,無包膜,密度均勻或不均勻,不均勻者表現為低密度病灶內可見條索、分支狀更低密度區,偶可見點狀或片狀高密度區,病灶周圍可見多發大小不等的子灶;病灶鄰近的正常肝組織包膜可凹向病灶,即包膜回縮征;增強掃描:典型表現為早期的邊緣部強化,並隨時間推移向心性強化,呈慢進慢出的特點。

②膽管周圍浸潤型肝內膽管細胞癌

平掃常可見肝內膽管結石、慢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基礎病的表現,低、等混雜密度影,形態不規則,呈長條狀或分支狀改變,病變邊界不清,密度不均勻,其內可見軟組織成分,增強後可見軟組織成分動脈期輕度強化,門靜脈期及延遲期強化,可伴遠側肝內膽管明顯擴張。

③膽管內生長型肝內膽管細胞癌

膽管內軟組織密度腫塊影伴膽管擴張,部分內伴黏液形成,腫塊強化特點同腫塊形成型肝內膽管細胞癌。

3.鑒別診斷

①肝內膽管非腫瘤性疾病及膽管良性狹窄:膽管壁不規則增厚、管腔狹窄,遠端肝內膽管擴張。

②膽管細胞囊腺癌:需與管內生長型膽管細胞癌鑒別,多不伴膽管的擴張。

③纖維板層樣肝細胞癌:亦可有延遲強化和包膜凹陷等徵象,但肝內膽管細胞癌常伴發肝內膽管擴張。

4.病理基礎

延遲強化的病理基礎:腫瘤中含有纖維組織,對比劑進入纖維間質及從纖維間質廓清緩慢,出現膽管細胞癌慢進慢出、延遲強化的特徵。延遲期強化範圍越大,說明腫瘤內纖維基質成分越多。

5.混合型肝癌肝細胞:肝癌和膽管細胞肝癌並存

①臨床特點:兼具兩者的特點,但更多表現為肝細胞肝癌的臨床特徵。早期可以侵犯門靜脈和肝靜脈,出現血行轉移,可伴有肝內衛星灶。

②CT增強掃描:若肝細胞肝癌的成分稍多,則增強特點傾向於快進快出的特點,動脈期強化明顯,門靜脈期密度減低;若膽管細胞性肝癌的成分居多,則傾向於動脈期輕度強化、延遲強化的特點。

三、肝轉移瘤

1.臨床概述

轉移途徑:門靜脈系統、肝動脈、淋巴系統及直接浸潤;肝轉移瘤的常見原發腫瘤:成人為結腸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兒童多為成神經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白血病。

2.CT表現

大多表現為多發、類圓形的小結節,僅約10%為孤立病灶。

①平掃:大多數為低密度,若伴壞死低密度灶內可見更低密度區;鈣化少見,多見於結腸黏液癌、胃黏液癌、卵巢癌及肉瘤。

②增強掃描:轉移瘤的血供特點與原發瘤相似。

a.乏血供轉移瘤:典型改變為牛眼征,病灶中心:無強化低密度區,即壞死液化區;周圍環形強化帶:腫瘤組織;最外層低密度帶:正常肝組織和血管受壓後改變,見於胃腸道、肺、乳腺和頭頸部腫瘤。

b.富血供轉移瘤:動脈期部分或全部強化,門靜脈期僅邊緣強化,中心為低密度,邊界清晰。常見於腎癌、神經內分泌腫瘤,肉瘤和黑色素瘤等。

c.囊性轉移瘤:平掃呈囊性病變,增強後囊壁不均勻性強化,內壁欠規則。多為生長較快的腫瘤或囊腺癌轉移瘤,常見卵巢囊腺癌、結腸癌、黑色素瘤、類癌、肉瘤及肺癌等。

3.肝常見局限性病灶的CT增強掃描特點

①HCC:平掃低密度、動脈期均勻強化、門靜脈期相對低密度、延遲期等密度。

②肝腺瘤:平掃低密度、動脈期大多均勻強化、門靜脈期等或低密度、延遲期等或低密度。

③肝血管瘤:平掃低密度、動脈期邊緣結節樣強化、門靜脈期部分填充、延遲期完全填充。

④FNH:平掃等/低密度、動脈期均勻強化、門靜脈期低密度、延遲期等密度。

⑤肝轉移瘤(富血供):平掃低密度、動脈期均勻強化、門靜脈期低密度、延遲期低密度。

⑥肝轉移瘤(乏血供):平掃低密度、動脈期低密度、門靜脈期低密度、延遲期低密度。

⑦肝囊腫:平掃低密度、動脈期無增強、門靜脈期無強化、延遲期低密度。

⑧肝膿腫:平掃低密度、動脈期一過性部分密度增高、門靜脈期環狀強化、延遲期低密度。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解開酒與肝臟的不解之緣
肝血管瘤會破裂出血嗎?
肝內膽管結石典型病例:右後葉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結石
尿色深黃趕緊查肝臟
正確認識肝血管瘤的危害

TAG:肝臟 | 筆記 | 腫瘤 | 讀書筆記 | 讀書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