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馬術的優美

眾所周知,作為馬術運動的基礎,正確的騎坐姿勢不僅將最大程度保證騎手和馬匹在運動中保持安全、舒適,降低人馬受傷的幾率,還能夠令騎手和馬匹發揮運動能力,取得良好的成績。正因為這個原因,馬術運動員無一例外,必須要從基本騎坐開始訓練。 不幸的是, 由於馬術運動對時間、場地、馬匹狀態要求很高,不能隨時隨地進行重複訓練,因此掌握正確騎坐姿勢的時間會比較長; 由於馬術運動對於運動員要求非常高,要求不僅要有學習領悟自身核心肌群的運動狀態和細微差別的能力,還要能夠充分感知馬匹運動中的狀態; 由於馬術運動對於教練的要求極高,要求不僅能夠精準辨別運動員和馬匹的每一個動作的變化和效果,還要具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和表達能力來幫助運動員提高。 因此,學習馬術不同於學打太極拳。這一點思想準備是學習之前應該做好的。本文重點談騎坐。 馬術運動的騎坐方式有許多種,其中經典騎坐(也叫英式騎坐、古典騎坐、舞步騎坐)姿勢為許多參賽騎手選用,也為廣大馬術運動愛好者所熟知。那麼什麼是經典騎坐姿勢呢?它的優點體現在哪呢?如何才能掌握正確的經典騎坐姿勢呢?常見的錯誤有什麼影響呢?1。什麼是經典騎坐姿勢?已經有不少帖子、文章、圖片向大家展示了經典騎坐的特點,這時大家腦海中出現一個騎手端坐在馬鞍上,昂首挺胸,兩隻腳踩在馬鐙上,兩手握住韁,很威武的感覺。接下來有人腦海繼續浮現耳-肩-骨盆-腳後跟保持一線垂直、肘關節-腕關節-馬口銜保持彈性一線、兩腳尖向內、膝蓋向前頂著鞍包,等情景。這樣的姿勢就算是經典騎坐的姿勢了嗎?算,但是圖片中那個騎手的,還不算是你自己的。

QQ空間日誌(www.qzone5.cc)2。經典騎坐姿勢的優點:經典騎坐姿勢的確威武、優雅,但是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這種騎坐方式是種高效的姿勢。所謂高效,是指完成這個姿勢的肌肉能夠讓騎手騎在馬上時:-保持最大程度放鬆,-保證最大程度平衡,-有利於自由、快速起坐,並且最大程度省力,QQ空間日誌(www.qzone5.cc)-人對馬的控制力最大,馬對人的影響最小。3。為什麼經典騎坐的姿勢有以上優點?應該如何掌握這種高效的姿勢?- 經典騎坐首先要求騎手要坐正,不能東倒西歪,不能向任何一邊偏斜。這是任何狀態下保證平衡的靜力學基礎。首先強調這一點絕不是多餘。運動中必須保證鞍具不偏斜、腳蹬長度一致、人兩邊坐骨騎得均勻。如果首先都沒有坐正,騎手自身的神經-肌肉系統就要為這種不平衡不斷進行糾正、代償,造成肌肉疲勞,直至失去平衡,這同時也會為馬匹帶來不適,影響運動成績。- 騎坐的著力部位和骨盆角度保證騎手的平衡。這一點是保障騎手平衡的生物力學基礎,需要詳細說明。從下面的貼圖大家可以看出,以經典方法騎坐時頭-軀幹-骨盆的姿態與立正的姿態基本相同,而有別於90°的坐姿,也不同於挺胸撅屁股的「女職員」坐姿。這其中的關鍵區別就在於骨盆的傾斜度。

採取經典方法騎坐(或立正)時,從頸部開始至腰部的豎脊肌收縮,使脊柱伸展、骨盆前傾,從而使肋弓和髂嵴之間張開的角度增大,腹部伸展,腹壁肌張力增高。這個姿勢是保持人體平衡的要訣。腹壁肌肉層由雙側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及腹直肌構成,其中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為人體保持平衡最重要的肌肉,它們的起始點直接或間接附著在肋弓與髂嵴上,其張角增大促使其肌張力相應增高,一旦失衡,神經衝動能夠迅速傳到中樞從而迅速調整姿態,重新達到平衡。因此騎自行車、走鋼絲、平衡木等對平衡要求高的運動員絕不會在比賽中彎腰駝背。此外,在腹部伸展時,與豎脊肌相拮抗的腹直肌是放鬆的,因此腹直肌強直收縮會被馬匹強烈感知,「半減卻」的扶助便會有效實施。由此再回顧上圖,即使是採取前傾騎坐的騎手,也會採用頭肩髖一線,腹部伸展的姿態來保持平衡。挺胸可以不難領會,但如何得知自己的骨盆前傾是否達標呢?這便需要通過是騎坐著力部位來判斷。很多人也許常聽到「深坐」這個術語,但是可能會疑惑:到底怎樣才是坐得深?坐多深才夠深?多深就是太深?。。。感覺實在太深了不是嗎?其實一點也不深。還是上邊的圖,你只要明白正確騎坐時,應該正坐在骨盆最低處--坐骨支(見下圖)上,這就叫做「深坐」。(你平時90°坐在沙發上的圓疙瘩叫做坐骨結節。當你用手去摸到的時候,你就正坐在坐骨支上。)而女職員的坐姿顯然是「坐得太深」,易造成肌肉疲勞。

換句話說,當你能夠挺胸而且自信地感覺到自己正坐在雙側坐骨支上時,你的豎脊肌自然在收縮狀態,腹部肌肉自然保持「劍拔弩張」的姿態。現在你的頭-肩-骨盆至少已經在一條垂直線上了。

- 腳蹬長度保證的重心穩定,位置還保證快步起坐省時省力有些人不太重視腳蹬的長度,其實腳蹬長度相當重要。正確的腳蹬長度應滿足:A.騎在鞍上、腳跟落入腳蹬內時,膝關節至少應呈屈曲姿態,B.起立時,人至少能夠完全離開鞍背。雖然腳蹬長度的允許範圍比較寬鬆,但是採用經典方法騎坐時,多數腳蹬高度與騎手深坐時踝關節高度相當。這樣,當你在騎行時,雙側下肢可以藉助腳蹬保持重心穩定,減小對馬匹運動的干擾。在快步起坐時腳蹬又顯得尤為重要。快步起坐通常是初學者在快步時採取的騎坐方式,其要領是在馬匹內方後肢和外方前肢騰起時站在腳蹬上,落下時坐回鞍上。其原理在於:馬匹內方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收縮產生動力使髖關節伸展、後肢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使其騰起。而此時如果腳蹬太長使騎手站不起來,便不能避免衝撞臀大肌收縮,顛簸將帶給人以不適感甚至喪失重心,同時對馬匹後肢運動產生的削弱作用,強烈影響馬匹受銜;如果腳蹬太短,會導致起坐速度過慢、下肢關節拮抗肌疲勞,最終跟不上節奏而喪失平衡,或站起後重心升高減弱對馬匹的影響力進而導致平衡喪失。

腳蹬的水平位置對於起坐的效率也起到決定性作用。正如前文所說,大家的印象是腳跟應與頭肩髖幾乎處在同一垂直線上。這裡就從力學方面解釋原因。由於深坐的姿態幾乎使上半身的重量集中在一條垂直線上,那麼起坐的模型就可以簡化成「以足跟為支點,股四頭肌對抗全身重力使膝關節完成伸屈運動」的槓桿。此時阻力一定(騎手重力),當重心垂線越靠近支點,阻力臂越小,其乘積阻力矩則越小;而動力臂恆定(小腿長度),因此以恆定速率起坐可以節省股四頭肌收縮的動力,不會出現站不起來的情況;一旦肌力也恆定,則能夠加快收縮速度,起坐便不會拖泥帶水。QQ空間日誌(www.qzone5.cc)因此腳蹬的位置是起坐如何得心應手的竅門所在。此外在站起時上半身稍前傾,不僅可以穩定阻力矩,還能夠屈髖從而減小股直肌張力,使其收縮速度加快。-下面說三個細節方面的問題。A.騎坐與坐姿推進坐姿推進指利用骨盆與鞍的相對運動實現對馬前向運動的控制。下圖演示了坐姿推進。從中可以看到推進並沒有明顯的骨盆滾轉,不是由「深坐」變為「坐沙發」。這其中的奧秘主要是豎脊肌的節律性收縮-舒張完成提-放髖骨,形成骨盆碾壓動作,此外伴有少量的髂腰肌和臀大肌被動參與的髖關節小範圍屈伸。

B.腳跟下沉,腳尖向內腳跟下沉,指的是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收縮,使踝關節在腳蹬內保持背屈姿態。其目的有兩個:1。防止套蹬,2。起坐時使踝關節跖屈的小腿後肌群能夠更有力地穩固膝關節的位置,防止前述槓桿的效率降低。而腳尖向內是指足內旋,它是踝關節背屈的副產物,因為脛骨前肌、拇長伸肌收縮便會使足內旋,因此腳尖向內是腳跟下沉到位與否的標誌。C.手軟並不僅是指拉韁的力度柔軟,而是指雙手控韁的動作必須獨立於騎坐以外。這是經典騎坐姿勢中最後提到的一個問題,但是它確實是非常重要,而且也非常深奧,以後作為專題獨立討論。前人總結說,專業選手落馬幾乎全部是由於手太硬。深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為雙手被身體緊緊鎖住,沒有隨馬頭運動給予必須的調整,干擾了馬匹運動,兩種可能的結果便會出現:1。馬頭把人從背上扯下來,2。長此以往造成馬「嘴硬」,「難以受銜」,或者乾脆不聽騎手指揮,自己做主。因為「受銜」的訓練和「前進」一樣,是貫穿馬術訓練自始至終,堅持不斷的目標。作為受銜的基本要求之一,穩定、輕柔的雙手也是經典騎坐姿勢所積極倡導的。綜上所述,正確的騎乘姿勢有它背後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能夠在學習馬術運動的過程中充分汲取、領悟大量相關知識將有利於騎手和馬匹運動成績的提高,這也是馬術運動吸引人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那些按摩、減肥、瘦腰、收腹、挺胸、塑形,等等的效果隨著堅持不斷學習訓練時間推移自然會慢慢顯示出來。
推薦閱讀:

關於銜鐵你知道多少?(連載一 銜鐵的歷史)
關於銜鐵你知道多少?(連載——卵型銜鐵)
在馬圈工作,有多危險?
關於銜鐵你知道多少?(連載——游環銜鐵)
優雅與力量 – 英國馬術運動

TAG:馬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