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
一、在實際溝通中,彼
此認同即是一種可以直達心靈的技巧,同時又是溝通的動機之一。溝通的三要素如下:
(1)溝通的基本問題——心態(Mindset)。
(2)溝通的基本原理——關心(Concern)。
(3)溝通的基本要求——主動(Initiative)。
◇溝通的基本問題——心態(Mindset):很多人都以為,溝通是一種講話的技巧,其實這樣說是不對的。一個人的心態不對, 他的嘴就是像彈簧一樣也沒有用,所以溝通的基本問題其實是心態的問題。心態不對,就不會產生有效地溝通,通常一下3中心態對溝通的品質影響最大
問題1:自私——關心只在五倫以內,在中國文化中,五倫是指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夫婦循禮、對朋友忠誠
寬容、同道相謀。這五倫由近到遠,每個「倫」內都協調有序(「倫」的含義是次序)。
問題2:自我——別人的問題與我無關
問題3: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溝通的基本原理——關心(Concern)
它共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 關注對方的狀況與難處
2 關注對方的需求與不便
3 關注對方痛苦與問題
◇溝通的基本要求——主動(Initiative)
1 當你被提拔的時候經理主管的時候,你有沒有跟你平級或者是你的上級打個招呼,說:「您看我需要怎麼跟你們配合?」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也充分顯示出你的為人處世的心態!
2 當你從經理提拔為更高的管理者的時候,你有沒有主動地與你的上級溝通說「接受新的工作你需要我從哪些方面努力?有哪些好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又或者有哪些失誤點是自己需要避免的」
如果想登上成功之巔,你得永遠維持積極主動的精神做事,即使面對缺乏挑戰或毫無樂趣的工作,最後終能獲得回報。(青島公司的小王)
溝通的四種媒介:
口頭:有聲音的語言叫口頭媒介-------語音
書面:無聲音的語言叫書面媒介-------文字
副語言:有聲音的而非語言,例如一些無意義的擬聲詞,語音,語氣、語調-----語調
體態:無聲音的非語言叫體態-------肢體語言 例如動作、表情、姿態、行為方式
據傳播學和溝通學間就發現,在溝通過程中文字佔得比例通常只有7%左右,口頭和副語言的結合為語音語調,在溝通中的比例33%左右,剩下的55%為體態(無聲語,非語言)在溝通中有這樣一句話叫:「關鍵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 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後來有人建議去唱歌,大家都同意了,可一個動彈的都沒有,通常這個時候一個人站起來,走走了,大家呼啦一大幫子都跟著走了,另外,經理對小王說:小王這個月的業績不是很理想,下個月你可要加油啊!如果你是板著臉,語氣很重,小王會認為這是經理準備處罰或者開除我的最後通牒,如果你是滿臉微笑,語氣和緩,小王會認為經理是在鼓勵我,他對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我要加油才是,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語氣,表達出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如果你這個時候在就加上拍怕小王的肩膀描述一個大拇指,說不定小王心裡會更有勁,我不能辜負領導對我期望啊,我對給自己爭氣啊 以上4中媒介,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媒介,就是人際距離,生物學家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個0.5你的氣泡,這個氣泡被稱為私人空間,這個氣泡也會根據人的身份性格有所擴張和縮小,比如男士,以及位高權重的脾氣比較大的力量型的經濟狀況非常好的人,氣泡就會比較擴大,也就是很多人為什麼不敢接近一些人的原因,相反脾氣好的人,經濟狀況不是好的人呢,以及各種弱勢群體,氣泡相對來講比較小,
私人空間不要輕易的進入,根據雙方的身份、關係,在不侵犯私人空間的前提下,保持合適的人際距離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和你將要溝通的對象,距離太過親密,這樣會給對方很大壓力,極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你們並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
不熬因為過分的親近而影響到你的溝通品質和形象
在這裡再給大家分享兩個提高溝通品質的兩個細節因素:眼神,在溝通的過程中切忌眼睛一眨不眨定著對方,不要因為對方分享的內容對你太有幫助,做出如此事態的舉動,也不能在溝通過程,眼神飄忽不定,不知道在看什麼,往哪看,對別人很不尊重,尤其是作為管理者與你的下屬溝通的時候,這個細節非常重要,最好的方式你的眼神放在眉心的位置,就是人的t字部位,讓對方覺得你是在關注的對方,而不是盯著別人的眼球在看 環境:溝通的觀景不一定是在辦公室,或者是會議室,因為辦公室和會議室通常給人的感覺是很壓抑,很嚴肅的地方,並不能讓人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想了解你的下屬,建議不要再這些地方或者更好的建議。。。。。。。
二:溝通中的基本技巧
溝通中的3大法寶:點頭、微笑、讚美,(做筆記!)
假如今天你是一個新入職的新員工,又或者因為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請教你的上級或者是經驗比你豐富的身邊同事,家兔在溝通中運用了這三大法寶,會不會讓你得到更多,點頭代表的是對對方說話的內容的認可,今天你是來請教別人的,對方的表述,不管對方說的什麼,統統接受就對了,這也表示對別人的尊重,至於你用不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微笑代表的是謙虛的態度,既然是請教,就要謙虛,讚美,是的**某某經理,你將的真實太好了,你講的內容,對我幫助真大,不愧是業務高手,這樣講話的人聽了會不會舒服,,如果這個時候你再叫上一句:還有呢?,被你請教的人就會分享的越多,這個還有呢,你可以重複利用,知道對方說沒有了,善罷甘休,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容易啊,做好筆記是對分享著的人的再次認可,同時也可以記錄下比較有價值的信息,換個角度來講,如果今天有個人來請教你問題,他還帶了個筆記本,一面聽一面做筆記,你會不會被這個人這麼認真的態度打動,從而講的更多呢,互惠互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我只是舉了簡單的一個例子,這個方法不論是與你的上級還是與你的下級,更或者是你的客戶,都非常有用,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成功溝通的技巧不外乎以下兩點:
第一,講話的人要把這個話講給別人聽,重要的是要怎麼講,很多人在溝通的過沖中他們只顧談他們自己感到有趣而與聽眾毫不相關的話題或者一味的自己在那滔滔不絕的講話,而並沒有注意到對方的表情和聽沒聽進去,只顧著過自己的嘴癮。
第二,聽的人要怎麼去聽。「聽」有兩個要求,首先要給對方留出講話的時間,其次聽話聽音,也就是說,對方講話時不要打斷,應做好準備,以便恰當時給對方以回應,鼓勵對方講下去。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愣住了,不敢朝秀才走過去,於是秀才只好自己走上前去問:「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懂了一個字——「價」,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擔著柴轉身要走。
見賣柴人要走,想到這麼冷的天氣,沒有柴怎麼取暖?秀才急了,一把抓住賣柴人的柴擔,說:「你這柴表面上看起來是乾的,裡頭卻是濕的,燒起來肯定會煙多焰小,請減些價錢吧!」
◇用別人喜歡的方式,用對方聽的懂的方式溝通,不要用你自認為對方能夠聽的懂,因為對方不是你,對方不會100%的理解和複製你的想法。
三、溝通的方向
有一位非常優秀的管理大師,根據目前中國企業的現狀,把溝通的三大方向中的主要障礙,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把他們分別比喻成了人體的三大器官
1、往上溝通沒有膽。碰到領導沒有那個膽子,這個膽就是膽識。
2、往下溝通沒有心。這個心叫做心情,沒有那個心情。
3、水平溝通沒有肺。這個肺叫做肺腑。
下面,我們來講講溝通的三個方向:
◇往上溝通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出價5美元,請他的朋友為他給一位老太太打電話。電話撥通後,男孩的朋友問道:「您需不需要割草?」老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了割草工。」男孩的朋友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老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經做了。」男孩的朋友再說:「我會幫您把走道四周的草割齊。」老太太回答:「我請的那個割草工也已經做了,他做得很好。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男孩的朋友便掛了電話,接著不解地問割草的男孩:「你不是就在老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割草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老太太對我工作的評價。」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只有勤與老闆或上級領導溝通,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才能夠了解自己的處境。但現實是,很多人因為怕領導打官腔,很少人願意去跟領導溝通,但是永遠不溝通也不是辦法。
每個人都有一個上級,都有一個領導,都有一個管著你的人在上面。你總得要跟他溝通的,畏縮或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還是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為好。如何往上溝通呢?余世維老師給了我們三個建議:
建議1:盡量不要給上司出問答題,盡量給他選擇題
遇到事情需要解決時,你千萬不要跟你的領導說,您看這個事情怎麼解決,因為這個時候會顯得你很無能,如果這個時候領導很忙,會撂下一句:「再說好了。」——「再說」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結果。所以對上司講話不要出問答題,要出選擇題。出問答題,領導常常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這不能怪他,他太忙了!
建議2:任何地點
與領導溝通不一定非要在他的房間,更不是非要到會議室去。相反,在領導的房間和會議室與他溝通效果最差,因為那裡氣氛太嚴肅了。這裡有一個經驗值得借鑒:領導很忙,但再忙總得下班回家吧。有些只需要簡單回答「YES」或「NO」 的,就可以採取這種方法。到公司停車場等候領導,這時他一定會看到你,再或者電梯里,走廊上,隨時隨地,不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領導溝通,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溝通效率,當然凡事也要看不眼色,如果這個時候你的領導正在和一個大客戶談判,那你過去,豈不是自己找事,也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行為,要在對方有空餘時間的時候,給自己創造溝通的機會
建議3:一定要準備答案
一定要把答案準備好,哪怕你的答案並不是最合適最正確的,如果沒有答案,領導會在心裡說,做了這麼久,連個方案都想不出來,看看是不是該換個人了,時間久了,你的能力會被提出質疑,
這個地方有個重要的提示,給老闆的答案最少一個以上,因為只給老闆一個答案,就是「將軍」,好像你非同意不可,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給老闆兩個以上的答案,最好是三--四個。做領導的永遠有一個特權,就是在下屬呈交的答案裡面選一個。還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在上面註明一下,我個人傾向於哪個方案,作為一個專業主管,當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你要能做到不但提兩三個方案,而且還能對每個方案的優缺點和可能的後果都為上司分析出來,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優秀下屬。 ◇往下溝通
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他的管理思想里傾聽和溝通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經常詢問下屬:「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是怎麼考慮的?」他還經常到工廠里去走走,一方面便於發現問題,另一方面有利於聽取工人的意見和建議。傑克韋爾奇也是溝通理論的忠實執行者,為了充分了解下情,他喜歡進行「深潛」。可見,掌握與下屬員工溝通的技巧和藝術,對領導者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那麼,怎麼做才能使往下溝通有成果呢?有三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建議1:多了解狀況
與下屬溝通時,如果你是一個「空降兵」,自己以前並不是做這一行的,給你一個建議:多學習,多了解,多詢問,多做功課。
請問一下你
1 是否會利用下屬升職、生日等大好時機,主動與下屬推心置腹,從其感激的語言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 是否會利用下屬工作彙報完後,突然談一些彙報外的話題,觀測下屬的實際想法與該方面的能力?
這些都是你更好的了解你的下屬,增進你和下屬感情的方式和方法
建議2:不要只會責罵
哪個孩子不是在嘗試中長大的?如果你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他只有三歲,飯碗掉到地上摔爛了,你「啪」一個耳光就打上去,那麼,你家孩子以後拿碗手都會發抖。其實,正確的做法是,他的碗摔碎之後,你用很快的速度把它收走,然後再給他一個新碗,說:「小寶啊,再拿拿看,剛才那個碗是怎麼掉下去的?」你很快就會發現,他自己會發現那個碗是怎麼掉下去的,這就叫做嘗試。用一個碗的代價,讓一個孩子知道如何端碗是值得的。所以換句話說,花點學費,讓屬下去體會是值得的。很多領導不願意犯任何錯,也不願意讓下屬做任何實驗,這聽起來很安全,其實他就成了一個永遠長不大的業務員。而作為優秀員工來講最快的進步方法就是不要在同一個錯誤上犯第二次
建議3:提供方法,緊盯過程
與下屬溝通,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緊盯過程。如果你做過業務,就告訴他合約是怎麼簽的;如果你管過倉庫,就告訴他存貨是怎麼浪費的;如果你當過財務,就告訴他回款為什麼常常有問題。為了防止溝通中的疏漏,以及理解中的障礙、防止有人偷懶,方法提供出來後,還要緊盯過程。
◇水平溝通
什麼是水平溝通?這裡指的是沒有上下級關係的部門之間的溝通。在中國因部門和平級之間溝通經常最普遍的現象就是缺乏真心,沒有肺腑之言,沒有服務及積極配合意識,所以水平溝通存在很多障礙,最常見的就是「踢皮球」了。遇到事情你推給我,我推給他的現象到處都是!在全球企業視野內,這樣的障礙無處不在。正因如此,水平溝通對雙方的溝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主動
古時候,一個丞相的管家準備修一座後花園,希望花園外留一條三尺之巷,可鄰居是一名員外,他說那是他的地盤,堅決反對修巷。管家立即修書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後的管家放棄了原計劃,員外頗感意外,執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來丞相寫的是一首詩:
千里家書只為牆,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員外深受感動,主動讓地三尺,最後三尺之巷變成了六尺之巷。這個故事道出了一個永不磨滅的真理:只要主動與同級部門溝通,哪怕是在為了達到企業共同目標而作出的一些讓步和自我犧牲,自然就會擁有博大的胸懷。員工看到你這樣,他會更和的欽佩你,會認為你是一個非常有大局觀的人,一個企業老闆文化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一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的文化,也是這個部門的文化,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員工會看著你做事情的!一定要了解作為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定要注意你做事情的風格和方式方法,因為有很多人看著你,你會被模仿的!
2 謙讓
在企業里,凡是比你先進來的人,都是你的前輩。日本人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有一句話叫:「先進。」無論誰進入企業工作,面對其他部門的同事要謙虛,多稱他們為「先進」,多稱他們為前輩,這對你沒有任何壞處。你為什麼要人家記得你是大學高才生?這種高傲的態度很難讓人家幫助你。一個人只有學會了謙虛,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容易得到別人對你的支持。
3 體諒
一個業務經理跟廠長說:「廠長,這個訂單你給插個單吧!」插單,就是在生產計劃中,臨時來了一個訂單把它插進去。
廠長不能夠接受,說:「這樣插來插去,亂七八糟的,這個工廠還能幹什麼?」
業務經理:「廠長你不想插,我也無所謂,公司都不在乎,我也不在乎,反正你看著辦。」說罷,就走了。
廠長心想:「跟我來這套,我就不插!」
這時,另一個業務經理也要插單,他去找廠長時完全不是剛才那位那樣的態度。他說:「廠長,我剛剛坐上這個職位,好不容易搶了一個訂單,看起來是個小訂單,但對我來講是拼了半條老命才拿到的。廠長,我知道您的工作很滿,但是我已經查了一下,下個禮拜二、禮拜三、禮拜四,您分別各有兩個小時的空檔,我這張小單四個鐘頭就可以做完了,您看,下個禮拜二到禮拜四,我能不能用你其中四個鐘頭,比如說禮拜二兩個鐘頭,禮拜三兩個鐘頭?」
廠長還在猶豫。業務經理又說道:「廠長,我的兄弟我會叫他過來幫忙,你看是搬材料還是搬機器?還有,廠長,我手上有一點點預算,兩萬塊錢,我打算撥個五千給你的兄弟們,加加菜,喝喝汽水,你看怎麼樣?」
廠長一聽,笑了笑說:「好吧,你的兄弟不用過來。」
當然不用過去,去了也是白去,他們又不懂工廠生產,但是那五千塊不要忘記。
為什麼前一個業務經理插單不成,後一個業務經理就成功了呢?一個人跟別的部門溝通的時候,不但要主動地幫別人把事情分析好,還要想方法讓人家只說:「是」、「可以」,這叫做體諒。而不是說:「廠長,你不在乎,我也不在乎,公司無所謂,我也無所謂。」這招叫做爛招,人家根本不怕,有本事去狀告董事長好了。何必要弄成這樣呢?所以一個人要多體諒別人,從他的角度去替他著想,替他排時間,替他去找預算,這才叫做真正解決問題。
4 協作
著名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有一個企業文化:你想要比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人都是先幫助別人,才能有資格叫人家來幫助你,這就叫做自己先提供協作,然後再要求人家配合。
5 雙贏
跟平行部門溝通的時候一定要雙贏,雙贏以前一定要有個利弊分析,要分析這個事情對你有什麼好處,對我們部分呢有什麼好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這樣來設想:如果你與別人溝通的時候,你對他說這東西對他很有幫助,人家會笑:對我有幫助?人不自私天誅地滅,不會吧?所以「對你有幫助」這句話最好不少講,因為太虛假。另外有一句話也不少講——「這個東西對你很重要。」
四、溝通的個人障礙
溝通存在十種障礙,人與人之間存在的障礙叫做個人障礙;公司之間存在的障礙叫做組織障礙。我們先來看溝通的五種個人障礙:
(1)地位的差異。
(2)信息的可信度。
(3)認知的偏誤。
(4)過去的經驗。
(5)情緒的影響。
自檢
溝通有五種個人障礙,它們分別是地位的差異、信息的可信度、認知的偏誤、過去的經驗、情緒的影響。自我檢查一下,你身上有這五種障礙的任何一種嗎?
◇地位的差異
地位的差異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察:
1 下對上好溝通,還是上對下好溝通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不要埋怨下屬不來找自己,反而勞動自己每天去找他們溝通。不要期望你的下屬會主動來找你,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舉個例子:銀行的行長對職員問:「你看都是我找你們溝通,你怎麼不主動來找我在溝通呢」因為你是行長,根據心理學上的研究,由上往下溝通比較快也比較容易,由下往上溝通比較慢也比較困難。因為地位的差異對下屬而言,誰都不願意主動跑到行長的房間,因為不知道合不合適,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大部分人是不會說:「行長啊,你現在沒事啊,我跟你溝通一下。」這樣的人太少了。所以作為一個行長,要主動下去跟人家溝通,而不是坐在房間里等人家進來跟你溝通。爭取更多的機會去一線了解民情
這裡給各位一個小小的建議:
一個高級主管不要常常坐在辦公室里,應該坐在外面,這樣人家能夠接近你,就容易與你溝通,你回到你的房間,就再也沒有人願意敲門。因此,一個高級主管應該有兩張桌子,一張桌子擺在總經理的辦公室中,漂亮的,而且很大的;另外一張桌子擺在外面,跟員工坐在一起。英特爾的總裁就有這個習慣。
2 專門術語
每個人都炫耀自己的專業素養,所以講話的時候,那些專有名詞就跑出來了。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它的專門術語,所以你要與你的客戶溝通,或跟其他不懂這一行的人溝通,不要過度地搬弄專門術語。人家不好意思說聽不懂,但是你卻因此失去了溝通的機會,最後生意也談不成。這又何必呢?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醫生會跟某一個護士說:「給他打一個I V 。」這句話很少有病人聽得懂。其實就是吊鹽水的意思,原文的意思就是點滴,又叫做注射,是從血管注射,這是醫學界的術語,醫生跟護士這麼說,護士當然聽得懂。但是病人就可能聽不懂了,心裡想是不是給自己安樂死呢?
如果證券公司跟你說這個股票可以買,最近正好除權,沒有幾個人能聽懂除權股是什麼意思。其實,除權股的意思就是說,股息已經分過了,這樣的股票通常比較便宜,逢低把它買進將來有漲價的空間。可是對這種除權股的概念,只有金融界的人士明白。
在溝通的個人障礙裡面,這一點特別值得注意,即一個人在賣弄他的專業術語的時候肯定會影響溝通的正常效果,因為這會令人產生隔閡感,人家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又不好意思問,你最初的目的無法達到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建議在溝通時,遇到專有名詞,盡量地將它直白化,採用讓人家聽得懂的方式進行溝通。
3、信息的可信度
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講話沒有公信力,就很難想像這個話要相信呢還是不相信。所以,你的話一講出去就要有很高的可信度,尤其是做一個言行一致的領導,什麼是言行一致,做自己所說的,說自己所做的,不要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或者只會說不會做,如果常常講一些很虛的東西,久而久之底下的人就沒有興趣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4、認知的偏誤
很多人都帶有偏見,這些偏見有時都不知道是誰先弄出來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偏見。
5、過去的經驗
做主管如何讓更好的分享你的經驗,而並非讓你的下屬,有一種被強壓的感覺,不要常常說這是我的經驗,你應該跟他這樣講,我過去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有這種想法,現在說出來給你作個參考。因為經驗不見得是正確的,也有錯誤的經驗。
6、情緒的影響
情緒所涵蓋的不只是精神層面,其所影響的也不只是個人感受的問題而已,還影響認知思考、行為表現。有人將情緒、行為、認知比作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三者必須配合而非抗衡,才能使個人身心狀態處於平衡狀態。
你與別人溝通的時候,最容易受到情緒上的干擾,因為人都有脾氣,尤其是做到高級管理者時,壓力太大,心情常常不好,如此,就迫使穩定狀態的情緒等邊三角形變成了不等邊三角形。如下圖所示。
魏徵每次講完話的時候,唐太宗都出去散步。為什麼?有人問他:「皇上,魏大臣為什麼每次講完話,你都出去散步?」唐太宗說得很簡單:「我怕我殺了他。」其實魏徵是諫議大夫,你知道魏徵以前是誰的人嗎?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的人。唐太宗把自己的哥哥殺死以後,能夠繼續用魏徵,這一點就證明他很包容。但是魏徵更了不起,他不因為他以前的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他就對李世民非常巴結,他照樣批評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知道他講的是對的,只好出去散步,進行深呼吸。
古代先哲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問題不在情緒本身,而是情緒本身及其表現方法是否適當。」各式各樣的困擾之源並不在情緒,關鍵在於你能明白妥善處理情緒的重要性。李世民之所以成為大唐盛世的君主,就是因為他很少受情緒的影響。
作為領導者,明知自己脾氣不是很好時,可作一個這樣的簡單約束:下一個重要的決策,而且這個決策會讓人痛苦,盡量在桌子底下擺一個晚上,第二天再拿出來,隔一個晚上讓情緒沉澱沉澱,情況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五、溝通的組織障礙
溝通的組織障礙,就是公司裡面所發生的問題。組織的內部結構以及組織長期形成的傳統及氣氛,對內部的溝通效果會直接產生影響。公司之間的溝通又有哪些障礙呢?它們包括:
(1)信息泛濫。
(2)時間壓力。
(3)組織氛圍。
(4)信息過濾。
(5)信息反饋。
障礙的克服
克服障礙有三種方法:
(1)利用反饋。
(2)簡化語言。
(3)主動傾聽
◇利用反饋
給領導買書的故事
◇簡化語言
一個人講話漫無邊際,可能是思路混亂的表現,也可能是委婉曲折地達到目的的手段。值得警惕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那隻不過是一種習慣。
1 講話要有重點
,從心理學上來看, 一個人的集中注意力只有十分鐘,在這十分鐘里如果沒有抓住對方的注意力,對方就會什麼都聽不下去了。如果有人問你賣的是什麼車子,你說勞斯萊斯,他說只准講一句話,「每一個零件都是手工打造」無疑是重點的一句,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汽車只有勞斯萊斯的每個零件都是手工打造的。
2 善用比喻
即使很複雜的問題,也可以用簡單的比喻講出來。
◇主動傾聽
上帝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希望我們多聽別人講話。中國人自我表現的慾望比較強烈,一人講話,另一個人馬上就說:「不是,不是,不是。」 喜歡與人家強辯,到最後得罪了對方。與客戶在談判和講話的時候,應當注意沉默在前,發表言論在後。我們常說言多必失,話講多了就有漏洞。找准客戶「軟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聽他講,然後抓住他的漏洞,如此,等我們反問他的時候,他就詞窮了,這時無論說什麼,他都會聽得下去。
一個不會聽話的人通常就不會講話。只會講話不會聽話叫做強辯,會聽話才會講話叫做善於思考。
建議1:提問題
根據研究,別人在講話的時候,如果你常常提問題,會讓他認為你在注意聽他講話,覺得話題非常有興趣。人講話時最害怕的是對方一點聲音都沒有,弄得自己都不知道別人對這個話題有沒有興趣。所以與人溝通時,不要只會聽,不時地提問一兩句,這樣他會非常願意一直往下講,而且會講出你想知道的內容。
建議2:有話也要少講
這個建議有什麼好處?其一,顯示出你對對方的尊重;其二,留下空間自己去思考。
建議3:不要批評
批評有兩個缺點:其一,沒有把話全部聽完就批評;其二,看不起對方,認為對方不懂。主管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從不給人家面子。你以為這樣很厲害,其實人家早已把話咽下去了,你什麼也聽不到。嚴重的是,這還會造成連鎖反應,被你批評的人會馬上與其他人講:「你們以後最好也不要講話了,我才講了兩句他就把我罵了一頓,我後面還有十八句沒講呢!」
建議4:不要打斷
不要打斷與停止說話不太一樣。停止說話是你不要發表意見讓他發表,不要打斷是不要在別人的話中間插話。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與別人講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對方;別人在認真講話時,旁邊過來的人也不要打斷。所以,下次你看到別人在溝通,你走過去的時候,最好就站在旁邊,而不要說:「哎。」
建議5:集中精神
與下屬溝通時集中精神,下屬一定認為你是一位很好的主管。所以,人與人溝通要集中精神。下屬在與你講話的時候,盡量不要一邊看公文,一邊回應他,也不要在下屬的面前打手機。這都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現。在客戶面前,更要養成把手機關起來的好習慣。
建議6:站在對方立場
我們常常以為站在了對方立場,而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站在了對方立場。例如,有人要自殺,打電話來求助,你說:「你不要自殺,這個世界不是很好嗎?人活得應該很愉快。」這句話看似站在對方的立場,其實不然。想一想,一個要自殺的人怎麼可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呢?如果體會得到,他就不會產生自殺念頭了。可見上一句中「這個世界很好」只是我們自己的立場而已。
站在對方立場就要替他去解決他的問題,從他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你的職員要下崗了,你不要對他說:「下崗的又不只你一個,不要難過。」而應該耐心地跟他說:「下崗這件事情在公司是一個政策。不過,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研究研究,你看我能幫什麼忙?」 至少你是他的經理,更舒服更實際一點的,你可以跟他說:「我先把我這個月的薪水撥四分之一給你。」他會抱著你哭。所以,安慰人的時候不要講風涼話,要講切乎實際的話,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
建議7:讓對方輕鬆
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與別人講話,這叫做有壓力。心理學早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我們,所以盡量不要坐在你的位置上面與部下講話。
有公司曾經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有一次總經理把手下帶到海邊去開會,而且規定全部都穿泳裝。他們租了一個大桌子,在浪潮澎湃的海邊,大家把手按在桌子上在那裡開會。結果開完會回去後,員工們都跟總經理說:「下次還要不要再來?」總經理第一次發現他們對開會那麼有興趣。為什麼?其實是那個景觀讓員工放鬆。那一天會上所談論的事情其實非常枯燥,而且是有壓力的事情。這個實驗證明,講話與談判的時候,只要對方一放鬆事情很容易溝通,對方一緊張事情就不好溝通了。
建議8:控制情緒
所謂控制情緒,就是不要用情緒化的字眼,不要拉高你的聲調,不要放大你的分貝,會講話的人是不怒而威。做主管是要威,而不是怒。怒會讓人害怕,威會讓人折服。
建議9:注意小動作
所謂小動作,就是這個動作不雅,而且會產生一些聯想。作為領導者,平時要養成好習慣,在聽人家講話或與人家溝通的時候,不要總是給人家感覺你有親密關係,一講話就低聲就關門,一動就到牆角就到樹底下,等等,這都是傾聽和溝通當中很大的忌諱。這些小動作平常都要避免的。
第一,講話不要在角落。
那會給人家感覺到你有秘密。
第二,不要關門。
一關門又犯了一個毛病,在談秘密。
第三,不要壓低聲音。
同樣的道理,一壓低聲音人家就感覺到有秘密。
第四,不要狼顧。
狼顧是面相學的一個專用名詞。狼在跑的時候會回頭,因為狼是個天生非常狐疑的動物,對其他的動物有防備。所以狼有個習慣,在跑的時候經常回頭,這個動作在面相學上稱為狼顧。很多人在講話的時候,也有這種小動作,這是一個壞習慣。
最後一點,不要感覺到你們很親密。
作為一個領導者,絕對不能夠說他跟誰比較好。無論總經理、副總經理,還是部門經理,要把自己擺在圓心的位置,讓其他的人統統在圓周上面,維持等距離。
一個主管既不要常常固定請誰吃飯,也不要常常跟一些固定的人出去喝咖啡看電影和應酬,否則會讓人覺得你們之間很親密。主管講話不要摟肩勾背,不要拽人家的手,因為這些動作給人家一種感覺,你們兩個是一夥的。這種親密關係有個很大的後遺症,就是以後要提拔誰起來的時候,人家會說:「我說嘛,一定是他升起來,早就看出來了,他們兩個講話走路的時候都勾在一起。」這不是很難聽嗎?
作為中層領導對下屬要經常問三句話,你就知道是否用到了他的長處,是否非常了解他。
第一句話:你喜歡我給你的這個工作嗎?
第二句話:你覺得我用到了你的長處嗎?發揮了你的強項嗎?
第三句話:將來如果有機會調動,你想要調什麼工作?
我們公司幾千人怎麼了解?我要告訴你的是,沒有讓你了解整個公司,我只讓你了解你的直屬手下。
六、與上司溝通的技巧
要主動報告,說上司不重用我們時,要捫心自問一下,你會主動地報告你的工作進度嗎?這一點很重要。舉個例子,孫小姐是某總經理的手下,昨天總經理一下飛機,她在車裡面就不停地跟他報告,從來了多少人,什麼人參加,到會場怎麼樣,布置怎麼樣,銀幕怎麼樣,這叫做主動報告她的工作進度。如果等總經理來問,她的能力就要打一個很大的折扣。所以第一個要養成的好習慣,就是對工作進度要主動報告,以便讓上司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你做到什麼程度,一旦有了偏差還來得及糾正。
對上司的詢問吞吞吐吐,有答沒答的,要麼準備好了再說,要麼就不說,等準備好了再說
一個人只有與領導站在同樣的位置,才知道領導在想什麼,所以要想了解上司的言語,充實自己,努力學習,變得十分重要。屁股決定腦袋,意思是今天你坐在什麼位子上,決定了你的思維高度,應該是說,上司站在五十層樓,我們站在三十層樓,眼界怎麼會一樣呢?上司每個月讀四本書,我們每個月連兩篇文章都沒有看完,你怎麼跟得上他呢?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上司想到什麼我們也能想到,上司看到什麼我們也能看到,那麼他與你溝通就容易多了,一講就懂了,一講就明白了,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溝通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希爾頓去日本東京,在飛機上遇到了一位女記者。這位女記者問希爾頓:「希爾頓先生,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您的經營技巧是什麼?我和所有人都想知道。」
希爾頓聽後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他對女記者說:「你到了東京之後,住進我的旅館,臨走時把你不滿意的地方告訴我,當你下次來住時,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也許就是我的技巧吧!」
旁邊的人做得不太好,或你不是太忙的時候,應伸出手幫上一把。你這樣做,上司就會認為你「可愛」,會替他照顧他忙不過來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是獨善其身,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別人的事情可不管。
其實一個人在不忙的時候,應該主動地去幫助別人,這種好習慣大公司都有。你什麼時候看到過,麥當勞的櫃檯前有三四隊客人在那兒排隊,且有一隊很長另外幾隊都很短?絕對沒有。因為麥當勞有規定,不忙的時候一定要支持別的人。著名的玫琳凱化妝品直銷公司的企業文化:你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今天你幫了別人,明天一定有你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你不需要幫助。
作為主管,你派個任務給下屬,他毫無怨言地接受,主管會覺得又感激又難受,將來一定想辦法補償他。對這個下屬來說,這就是他的機會了。但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當上面派任務給我們的時候,很多人卻死也不甘願,而且還要分得清清楚楚。這樣很難成大事的,以後就是有機會,上司也不願意給你了。
上司進步,就是這個部門進步或這個公司進步。這個部門進步或這個公司進步,就是每個人會對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流程、自己的業務主動地提出改善計劃的碩果。
我們常常講,在瞎子裡面獨眼就是大王,大家都是瞎子,你只要有一隻眼睛,就是大王了,所以成功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困難,上面7個建議,每一個你稍微注意一下,你的上司就會很喜歡你。到最後你被提拔起來的時候,你猜人家會怎麼講,哎呀,我們領導很了解他。這時,你就告訴他,不是領導了解你,是你讓領導知道你。
無論是工作還是現實的生活中,溝通無處不在,良好的溝通能力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必備能力,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大家將來的工作帶來一些幫助,再次感謝大家的的傾聽!
推薦閱讀:
※人與人之間溝通
※一流的銷售員,一定是一流的溝通高手
※溝通:如何退出談話 | 高效率 慢生活
※摧毀一個家庭,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職場上的三大核心能力:銷售、組織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