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1)其相生的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其相剋的關係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3)反克:水旺克土、火旺克水、金旺克火、木旺克金、土旺克木。
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古代的醫易學家認為,首要問題是判斷所佔人、物、事於五行中屬於那一行,對五行的歸屬要準確,判斷錯誤往往是由於對五行生剋制化,刑沖合害不準確所造成的。
五行生剋學說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五行辯證,是從時間上、部位上、臟腑上、經絡上、點穴推拿手法上和病因上分屬木、火、土、金、水五行,從而使自然界的變化與人體變化相連,使辨證論治與人體內臟及表面肌膚相連,使疾病病因與經絡相連,使藥物治療與點穴推拿治療相連。
五行生剋圖
季節與五行
木主春,春季氣候溫和,春雷震驚,伏蟄夢醒,萬物蔭動,草木吐綠,大地一派春機盎然。春天在人體內的反映,是由於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
肝主春,通春季之氣,春季風多濕少,春主木,木主風,因而風邪易入人體,肝風內動者多。
火主夏,夏日氣候炎熱,雷電交加,林木茂密,萬物盛長,大地一派火熱的景象,夏日在人體內的反映是經滿氣滿,孫絡受血,皮膚充實。心主夏,通夏季之氣,夏季炎熱,因而熱邪、暑邪易入人體,心熱煩燥昏厥者多。
土主長夏,長夏氣候溫熱,晴空萬里,萬物滋潤,暑熱漸退。長夏在人體內的反映,是經絡皆盛,身軟無力者多。
金主秋,秋日氣候漸涼,涼風漸起,大雁南飛,樹枯葉落,萬物成實,大地一派秋收景象;秋日在人體內的反映,由於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肺主秋,通秋季之氣,秋季乾燥清涼氣之多,溫和之氣少,而燥邪易入人體,肺常被燥邪所動。
水主冬,冬日氣候嚴寒,大雪紛飛,草木凋零,萬物蟄藏。腎主冬,通於冬季之氣,冬季中寒涼之氣多,火熱之氣少,因而寒邪易入人體,腎常為寒邪所襲,陽氣虛衰,四肢厥冷。
人體與五行
筋屬木,肝主筋,即筋依賴於肝血滋養,肝血充盈則筋舒展。如筋抽木動,則肝血不足;筋縮木枯,則血不養筋;筋硬木堅,則血不營筋。
脈屬火,心主血脈,心臟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同時心氣也產生推動作用。心氣旺盛,使血液在脈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運行不息。將血中的營養物質潤養全身。如脈弱火損,會出現心氣不足。
肌屬土,脾主四肢肌肉,脾能運化水谷精微,有濡養肌肉的作用,脾健正常,則肌肉豐滿;脾虛胃弱,則肌萎肉縮。
皮屬金,肺主皮毛,肺氣宣發,把氣血津液輸佈於皮毛,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如皮損金弱,外邪就會入里。
骨屬水,腎主水,即腎有主持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膀胱通利。
臟腑與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所對應的臟腑分別是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
五行學說的相生關係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環往複不已。
五臟相生的關係為:肝木藏血營濟心火,即木生火。心火陽氣熱血溫於脾土,即火生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實肺金,即土生金。肺金清肅下行助於腎水,即金生水,腎水之精氣養於肝木,即水生木。
五腑相生的關係為:膽汁注入小腸,即木生火。小腸疏導利於胃即火生土。胃氣下行助於大腸,即土生金。大腸清理水質蓄於膀胱,即金生水,膀胱之氣化精微升於膽,屬水生木。
五行相剋關係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剋循環無盡。
五臟相剋的關係為:肝木的條達,則疏泄脾土,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則控制腎水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則平和心火狂躁,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則制約肺金清肅太過,即火克金。肺金之氣清肅下降,則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
五腑相剋的關係為:膽氣太過,則胃氣獃滯,即利水不佳,木克土。胃的陽熱太盛,則膀胱氣化失司,即土克水。膀胱的疏泄則牽連小腸固攝,即水克火。小腸的疏導失調則大腸排瀉失控,即火克金。大腸疏瀉失調,則影響膽汁分泌,即金克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