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72
請掀開經本,四十九頁第二行。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從這個地方開始。那麼這是經文呢,說到兩種破解。這一段呢,是講破和合性。佛的問義,是舉前塵,所謂『前塵問汝』啊,就是上面一段經文所說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這個實在講呢,只是世間眾生的妄想。所謂『諸因緣性』,是比喻裡面目眚中事,目眚一邊的事情。『汝今猶以』這個四句,是指八識之體,名和合識,所謂真妄和合,染凈和合。
末後說,『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這個三句,是無始劫的妄想,以為菩提心呢,也是從和合起的,這個是大錯特錯了。諸位要曉得,八識是妄心呢,在百法裡面給我們講,是有為法,阿賴耶識是有為法啊。菩提心,是無為法裡面的真如無為,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不能發生誤會。我們講八識是和合起者,講得過去啊。真如無為,真實的覺心,你要說它是和合起者,這是妄想,這個是錯誤的。
經裡面講不和合,實在說,和合跟不和合,都加不上。為什麼呢?說出來啊,都是相對的,而菩提覺心是超越相對的,不是相對的。那麼佛為什麼又講不和合呢?這個裡頭也有一個道理,因為菩提,隨順眾生說,離煩惱習氣啊。那麼這一句實在說呢,就是把我們修學的綱領提出來了。我們不是想證菩提嗎?我們念佛不是想得一心不亂嗎?那麼你就得要記住,煩惱習氣要不能夠離開,不能夠放下,就是修三大阿僧祇劫,也證不了菩提,也得不了一心。學佛的人,我們講修行人,總要記住,自己第一樁大事,那就是我們要圓滿我們自己所修所學的目標,在圓滿證得菩提涅槃,圓滿證得一心不亂,這是我們第一樁大事啊。那麼為了這一樁大事,再給諸位說,其餘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把它舍掉,都要把它放下。這樣的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不知道說過多少遍,那麼我們依然是放不下。放不下呢,那就是煩惱習氣起現行。適合自己心意了,嗬喲,喜歡得不得了。違背了自己意思了,嗔恚心就生起來了,就一肚子不高興了。這就是煩惱習氣啊,障礙了一心,障礙了菩提。所以諸位修學啊,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天天念佛,人家那個念佛,一聲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是佛經上說的,不是假話。我們念八十萬聲佛號,恐怕一個罪都滅不掉。這是什麼道理?諸位去念念那個《西方確指》上就說得很好,念佛,要有佛心啊。《西方確指》裡面說啊,告訴那個念大悲咒的人,念大悲咒,要緊的要有大悲心;這沒有大悲心,念那個大悲咒,有口無心,不靈啊。那麼由這一個例子我們就可以能夠聯想得到,念阿彌陀佛,這就要有阿彌陀佛心啊。那個阿彌陀,是什麼意思?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尤其常常在我們這個講座,多少能曉得一點。阿彌陀是梵語,翻成中國是無量的意思。佛是覺。那麼換句話說,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的心量是無量無邊呢,一切境界裡頭覺而不迷。用這個心去念阿彌陀佛,是念念覺,念念無量啊。正是經論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諸位想想,你怎麼不證菩提啊?!你怎麼不得一心呢?!
如果這個世間什麼大事小事,都要斤斤計較,都要執著較量,煩惱習氣不肯放下,那麼諸位想想,我們這個佛號念得怎麼會相應?!念觀世音菩薩,要生大慈悲心啦,要生清凈心啊。觀世音菩薩自修,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啊。觀世音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大慈大悲。所以說,心與口要相應。不但是密宗裡面講的三密相應啊,念佛法門,給諸位說,亦顯亦密,也要求的三密相應。但是,它這個不是說的結手印,是心口相應,我們所作所為,行為要相應。心口身行,通通要相應,這樣才叫做念佛人啊。這樣念佛,才會有成就,才能夠把煩惱習氣念斷。
見習煩惱習氣念斷了,就得事一心不亂;無明也念斷了幾分,那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要這個念法。並不是說我們不如古人,實在講是我們不得法。古人是心口行完全相應地念,所以,念不久,人家就得一心了,就明心見性了。我們是心口行通通不相應,那麼這樣念一生,不要說一心沒有念到,這個功夫成一片都做不到,你看這個多苦呢!
那麼反過來我們再看,六道輪迴,生死不斷,這是什麼呢?這就是煩惱之所纏縛啊。有煩惱,就有生死。這是佛在此地講這個和合的意思。那麼現在,既然發心修無上菩提了,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要真正了解煩惱性空,即是菩提妙智啊。哪來的和合相呢?!那麼這個地方呢,就得要用般若觀照的功夫了。可是,真正能提得起般若觀照,實在講也不多見。別人是不是能提起,要記住,不關自己的事情。要緊的,就是自己能不能提起,這個才重要。所以華嚴裡面的表法,你看修行人,修無上菩提的,就一個人,就善財一個人。這就是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人如不如法,不是我的事情。學佛,得一個人學啊!這個話我們在講席裡頭也不曉得講了多少遍啊,時時提醒同修們:除自己之外,一切的境緣都是善友,都是佛菩薩,這個樣你的道業,一生成就。
再給諸位說,華嚴的好處、妙處,就在此地。遇到惡人冤家,那是佛菩薩,那是甘露火王,那是勝熱婆羅門,用這些方法來考驗我的。甚至於外道,五十三參裡面,外道有不少位,善人惡人。這個外道,以及世間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一個修一乘大法的人他的眼目之中,全是佛菩薩,全是善知識,所以善財童子一生成佛啊。這就好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讀書,老師,有的時候很慈悲,很愛護你。也有老師很兇很惡的,常常來找麻煩的,無故來處罰你的,那還是老師。這樣的學生,才能成就得了啊。我們如果連這一點都認識,這就是沒有智慧。觀照的智慧啊,就是把一切境界都照空了,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這個《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十如是,那就是觀照、般若觀照之下的真實相。《金剛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從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到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大師把它一開演,成為百界千如。在華嚴會上呢,那就是一真法界。在凈土裡面呢,再給諸位說,那是常寂光凈土。我們想想,我們是怎麼做功夫的?我們是怎麼個修法的?
這些大經大論,天天都圍在我們周邊轉。如果還是不得受用,這真是苦啊!這就是古人所謂說,當面錯過啊。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了,當面錯過,你想可惜不可惜。要如何才不錯過呢?《西方確指》,覺林妙行菩薩教給我們一個方法。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個人,無緣無故地給了你一個錢,歡不歡喜呢?啊,很歡喜,很高興。無緣無故人家把你這個錢奪去了,你難過不難過呢?一個錢,事情雖然小,如果有得失之心,這就是障礙。一個錢沒有看在眼裡,沒有得失之心,這個就是修道入門之處。修學,都要從最淺近之處,在這裡學。大的那個得失,看得很重,一下確實捨不得放下。從那個小錢,從這個地方學著不計較,然後再把這個境界擴大,到大的也不計較,這個就是有進步啊,這個境界就一天比一天提升。到了一切事都不計較,心就清凈了。而後,我們這個心口行業,才能夠相應。這是轉煩惱為菩提,轉八識為四智啊。那個轉,就從這個地方轉法。那麼學佛呢,就要從這個地方學起。
菩薩法裡面,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什麼?就是修布施。這個金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尤其是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發揮得太詳細了。布施是什麼?舍啊!舍什麼?舍煩惱,捨生死啊。舍掉煩惱就是菩提,舍掉生死就是涅槃。那麼換句話說,凡是障礙菩提涅槃的,通通把它舍掉。那麼這個地方,而自疑惑,疑惑就是障礙菩提涅槃的,要把你這個疑惑舍掉啊。但是諸位要曉得,最難捨的就是疑。為什麼呢?理不明,疑去不掉;道理明白了,疑就斷掉了。所以是破迷開悟啊。佛法裡面給你說這個道理,就是叫你舍疑惑。疑惑舍了之後,一切境緣裡面當然就能夠放得下了。那麼這是這一段義趣之所在。
再看經文,說: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那麼這是先舉一個大前提,叫阿難尊者自己去想想,看看菩提心是不是和合生的。妙凈見精,就是真心,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大乘法裡面,頂重要的,就是叫你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呢,不是妄心啊,八識五十一心所都不是菩提心啊。為什麼我們說小乘阿羅漢沒有菩提心呢?因為小乘阿羅漢還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他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為什麼有菩提心呢?大乘菩薩不用心意識了。你看參禪的人,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就是發菩提心。不離心意識,那要講發菩提心呢,是口頭上的菩提心,不是真的。這是我們應該要辨別清楚的,萬不要把這個意地裡面的清凈、無記,當做菩提心,這個誤會就大了。這一有誤會,障礙就大了。妙凈,這是顯現真心是離塵獨立的,如果要是有所和,那就涉及前塵了,不能叫妙凈了。佛在此地舉出四個境界,與明和,還是與暗和;與通和,還是與塞和。舉四個就夠了,這四個就包括了一切境界。
經文,還是用的見精,見精還不是第一義。雖不是第一義,但是與第一義最接近了。這個是阿賴耶的見分,十番顯見裡面帶妄顯真,就是說的見精呢。因為它跟真見是一體。那麼見精與這個四種境界,就不是和合的。這個諸位要研究唯識啊,你才曉得,唯識裡面,阿賴耶與前五識所緣的,都是性境。但是,阿賴耶所緣的性境,與前五識所緣的還不一樣。那就是阿賴耶所緣的,是不帶質的,不帶本質的。而前五識所緣的性境啊,是帶本質的性境。換句話說,阿賴耶所緣的這個性境啊,是真實的。那麼前五識所緣的是什麼呢?是帶一層妄的真實。也算是真實,但是還比不上阿賴耶的那個真實。阿賴耶的見分緣阿賴耶的親相分,這個情形非常之微細啊。所以,佛在楞嚴會上,處處都是講的見精。
下面呢,這就是考驗阿難尊者呢,說: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
凡是講到和,譬如水跟火,和合之後啊,諸位要記住,土的相失掉了,水的清凈相也失掉了,連那個名字也失掉了。這個時候也不叫水,也不叫土,我們叫它作泥了。那麼底下這個幾句所說呢,就是假如說你現在睜開眼睛看到是明相,你跟明和嘛。比如說見好比是個水,明好比是個泥,這一和合,見裡頭摻得有明,明裡頭也摻得有見,那就變成這個樣子了。不但明與見分不清啊,明與見的名字也喪失了。所以最後一句是說,雜何形像呢?這個地方我們要細細地去體會佛的這個問義,從這個裡面我們才能夠開悟,才能夠了解事實的真相之所在。
當明相現前的時候,從哪個地方雜汝見精,跟明相和了呢?實在講那個相好像是和,並不是和。你譬如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更容易懂一點。你像我們這個燈,這個燈光、燈的光明,跟我們這個空間,諸位說,它是不是和合相呢?這跟這個意思差不多。我們這個燈的光明,跟這個空間,有沒有和合?如果要是和合了,你把這個燈去掉了,那麼這個空間還是光明的,呵呵。為什麼呢?它那個光明滲透在空間裡頭啊。燈一關了,光明就沒有了,沒和啊!空間與光明,也不和啊。我們這個見,跟這個明相、暗相、通相、塞相,就是這個道理。不是和合的!為什麼呢?因為它不相雜。實際上這個道理前面都講得很清楚,十番顯見裡頭,顯見不雜嘛。凡是和啊,它就有雜的相啊,而它不雜嘛。你比如說水跟這個泥和合,水裡頭雜得有泥相,泥雜得有水相。我們六根的根性,與外面的六塵,不雜啊,也沒有染啊,雜染之相都沒有。那麼這一段呢,是就相來破。
再看底下一段: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前面兩句,意思是說,這個見與明它們的關係。明相現前,而非是見,為什麼你開眼能夠見到明相呢?底下兩句,假如明相現前,這個相就是見的話,那麼你見到明相的時候,那不就等於你自己見到自己的見性了嗎?這個意思,在前面七番破處的時候,已經說得非常詳細了。假如說我們這個見性跟明相和合了,那麼換句話說,我們這個見性不就在境界上了啊,那我張開眼睛,看到明相,就是見到我的見性啦?這個在前面辯駁過了,講不通的,沒有這個道理的。
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大經後頭反覆地辯論,都脫不了前面的大前提。這個楞嚴經啊,在七番破處的時候,就已經說完了,這在前面講的時候給諸位說過啊。七番破處以後,那都是註解啊。這是從義理上來破除他的疑惑。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這一段,這才是正破無和之體啊。前面兩句是說,若是一切處,便是見精,那麼換句話說,全體皆見啦。見性圓滿,見性裡頭怎麼能夠容納明跟它和合呢?譬如說我們這一杯水,這個水是滿的,滿杯的。我們現在想拿這個土跟它去和合,那個土裝不進去啊,一裝了,水就潑出來了,這個不行啊。它是滿的,不能容納。那麼要和合,怎麼樣呢?和合得一半,不滿,才可以和。我們天天講,水乳交融啊,你們常常沖牛奶吃,那麼總是一半水,你要充滿了,就不行啊,這就是取這個意思說。我們見性是盡虛空遍法界,是圓滿的,那麼諸位想想,哪個地方能夠合明呢?
後面兩句,好,見性不圓滿,那明是圓滿的。若假如說明是圓滿的,明要是圓滿的,明裡頭也容不了見呢,也不能夠和見呢。這是什麼?這是從體上來破。見體圓滿不容明,明體圓滿不容見。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
這就是我剛才給諸位做的比喻了,水和土相和,水必定跟土不一樣。它兩個相雜,相貌都失掉了,名字也失掉。也不叫水,也不叫土,叫泥了。那麼如果說是見精跟明相要是真的和合了,那麼它產生什麼樣的樣子呢?底下兩句說得好啊:
【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如果要真的雜合了,明相也失掉它的名字,按理說,要給它立一個新的名稱啦。雜失明性,明相,見性,這個兩種名字,通通失掉了。那麼我們看看,事實上不是如此,所以叫和明非義啊,不是真實的事理。那麼這樣看起來,雜,講不通啊。即,也講不通。
編號072-b/133–破和合俱非 一.破和 二.破合 三.破非和合你說這兩個是一個,講不通;不是一個,也講不通。確實不能成立。那麼這是從名字上來破。
你看看它這個四層,從相上、從義理上、從理體上、從名字上,無論從哪一方面去觀察,都不是和合相。那麼這四種相裡頭,舉一種就行了,其餘三種的道理跟這個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底下就略說了。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只要你對這個明和合的道理懂得了,其餘的一切都明達了,不必要再一樁一樁地細說了。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前面是破一個和,這個地方講合。和不成,再看看合成不成。和跟合是兩樁事情,諸位要曉得啊,這我舉比喻來說。和呢,是水乳交融,融合成一個了。合呢,就好像這個蓋子、杯子的蓋子,哎,這個蓋起來,合上了,這叫合。和跟合,是兩個意思。和不成,看看成不成合,再來看看它能不能合。
這個經裡頭啊,前面這段意思,這個文的文法、格局,跟前一段大略相同。這是說明,我們的見精,因於明暗通塞俱非是見,所以才叫做精。但是,明暗通塞莫非是見呢,所以說妙啊。那麼這個地方所講的,全是諸法實相。那麼我們所疑惑的呢,全是妄相。我們有和有合的這個念頭啊,是凡夫錯覺、妄念呢。佛給我們講,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這是如來現量所證的實相。
五根,我們講五識啊來得好,同依凈色根呢,不涉妄塵,所以它並不是和合而生。何況見見的覺性,尤其是清靜之極,凈極妙極了,怎麼會是根塵和合而起的呢?!凡是講合,就是像杯子的蓋子一樣,這個杯子離不開蓋子,蓋子離不開杯子,它們是合起來的。那麼佛在此地,也是舉四個境界,在破的裡面呢,也單舉一個明相來廣破,其餘的三個境界,就是比類而知了。說: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合,剛才講了,是附帶而不能離開的意思,這個叫合。假如我們見性與明合了,好,明裡面有見,那我們見明,是應該的,這是我們見性跟明合了。明去暗來,那我們見性應當隨著明相去了,因為你跟明相合的嘛。暗的境界來了,你怎麼能看到暗呢?不應該看到暗啊。所以說是,云何見暗?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
這是反過來說,與明合,好,明去了,暗來了。不與暗合,他見到暗了。那麼換句話說,與明合的時候,也不應該見到明。為什麼呢?要不見則同不見,有見則同見,不能說是明我見到了,暗我見不到。下面一句說得更好了。
【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這個意思是說,明尚且不能見,這都是假設的話,又怎麼能說見與明,它兩個相合呢?而能了別那不是暗的境界呢?【了明非暗】呢,非暗就是不是暗的境界,你能夠明了啊。那麼現在說,既能夠見明,又能夠見暗,由此可知啊,我們的妙凈見精啊,決定不是與明合的。怎麼可以隨意地說,見是與明合呢!
這一番的破,比前面稍微要簡略一些,因為義趣相通,可以舉一反三。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以此類推就行了,不必多說了。
真心與外面的境界,這個見精就是真心,與一切境界,實在沒有和合相。這個道理啊,要是明白了之後,諸位想想,煩惱啊就放下了。因為我們總是認為是個和合相,所以煩惱放不下,不明了事實真相啊。譬如說人家罵我幾句,罵的那個是音聲,聽的是耳根,是聞性啊。聞性也是妙凈聞性啊,妙凈聞性與聲塵,非和非合啊。他罵我,我生什麼氣呢?呵呵…是不是?它不和合,如果真的要和合了,這個我生個氣,要發個脾氣,是應該的呀。講不通啊,它不和不合,那你聽了發個什麼脾氣呢,你不叫自生煩惱嗎?!
諸位要懂這一個道理,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根根性,都是妙凈的。與六塵,非和非合,你要說和合,都是錯誤的。這個道理是通達了,能夠擺脫掉六塵啦,心自然就凈了。比我們一般所講的身外之物啊,這個意思,要深得太多太多了。因為我們捨身外之物,那個說老實話,世間人也能舍,這個財色名食,世間人也能舍。煩惱,可不是世間人能舍的。佛法給我們說這道理,就是煩惱性空啊。可見得我們在一切境緣裡面要生煩惱,是自己錯了,外面境界沒錯,自己錯了!這個道理,如果諸位要真肯發心,細細研究,全在唯識裡面。那麼學唯識,得研究《成唯識論》跟這個《瑜伽師地論》。
那麼《瑜伽師地論》呢,我在此地也希望同修們大家要發發心,你們有親戚朋友啊,都勸他能夠複印個一部,或者是助印也可以,多少不拘。這個發心助印的話,一百塊、五十塊錢,我們這裡都收,希望總把這一部經給它印出來。這個印刷廠的老闆告訴我們,下個月的時候他價錢要調整。現在這個物價,每一個月調整一次,所以他跟我們估的價錢,就是三月底算數,到四月的時候,這個價錢不算數了,要重新估價。那麼我們現在目前算算,大概有五百部的樣子,才只有一半,希望大家能夠多發心。
那麼如果說是真正一切都能看得破、放得下的,你不搞唯識也行,不去找這個麻煩,也可以。真正放不下的呢,要搞!為什麼呢?把真相徹底明了。我們千萬不要被那個妄相欺騙了!唯識說老實話,就是給我們辨別真妄的,它把所有的這個妄相,詳加分析,給我們剖析明白了,使你恍然大悟啊。這個時候,一切放下,再不為外境所轉了,這就是覺悟。覺悟什麼呢?我們在境界上起心動念,是自己錯了。人能夠覺悟到這一點,這是大覺。在我們大乘佛法,叫始覺,你就開始覺悟了。如果你還認為是別人錯了,這是迷,這是不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凡夫之迷,就是一切什麼?我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這是迷啊。佛給我們講,我們還不相信。這個唯識一分析,才恍然大悟,全是自己這個心所啊,虛妄的反應。
外面這個六塵境界,是阿賴耶的相分。而我們的六根,這個裡面緣這個境界很複雜,所謂是有性境,有帶質境,有獨影境。這是大致上分為三大類啊,每一類裡頭又很複雜。你譬如說剛才我給你們稍微提一提的,同樣是性境,阿賴耶緣的是無本質的,而前五識所緣的是有本質的。帶質境裡面,有真帶質,有似帶質。獨影境裡面,有有質獨影境,有無質獨影境。你看看這一分,就是六類了。六類裡頭細分,還很多,所以這個外面的境界,相當的複雜。這個緣境複雜了,境界是單純的,所謂叫一真法界啊。境界是一真呢,一點都不錯啊。是我們自己啊,你想想看,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自己把自己搞亂了。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亂,還去怪別人,還去怪境界,這就迷惑顛倒啊!那麼佛說真話,真話我們不相信;說假話,哦,我們一聽就相信了。
那麼諸位想想,諸佛菩薩度我們,為什麼度不了?我們自己苦心地修學,為什麼不能成就?境界沒搞清楚啊。你要是把境界果然搞清楚了,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境界,恆真恆一;所有的問題,都是發生在自己。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都是說我們自己的心行啊,指出我們自己錯誤的所在,確實是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這就是凡夫。可是這一念呢,不容易轉過來。我們研究教理,要把這個事情明白了,自己把這個念頭轉過來了,這是我們在教下上得了受用了。並不是講,哦,這個怎麼講法?這是個什麼道理?講得天花亂墜,文章寫得洋洋大篇,沒有用處的啊。心還為境界所轉!
這個心為境轉,是順凡夫所說的,是你根塵相接觸的時候,叫自生煩惱。般若裡面是教我們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果然能隨時提起這一句,這個煩惱也消除了。順境現前的時候,心裡歡喜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歡喜心沒有了,心平靜了;逆境現前了,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人家拿刀來殺頭,殺頭也不煩惱,也不害怕。為什麼呢?虛妄的嘛。僧肇大師所說啊,「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呢。世尊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做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絕沒有一點嗔恨心,沒有一點不高興,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啊。他為什麼能做到呢?他就是曉得境界的真實相。他知道,他明了,不為境界所轉,心得自在,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
我們今天要學的,學的這個,不是學理論,不是談玄說妙。事理明白了,我們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身心清凈,境界也清凈。所以說,佛法,要拿世間話來說,非常現實。如果你是脫離現實,那是迷信,那根本不了解佛法。佛法是最現實的,立刻明白這個道理,立刻就得受用,真正所謂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啊。這個樂是真樂啊,並不是苦樂之樂。苦樂是相對的,相對的兩邊通通都離開,得的是真正之樂,清凈之樂。希望同修們修學的時候要注意到這一點。
那麼經文講到這裡,和跟合啊,都被佛給破除了。這個凡夫的虛妄執著習氣,真的很難斷。這一邊不能成立了,馬上他就偏到那一邊了,那這樣說起來,是不和不合了。呵呵,不和不合又錯了。底下就是破非和合。那麼現在我們還沒有念經文,我們就在這個科題上來點醒諸位,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皆乖啊。
假如阿難在這裡把和合這一段的意思聽懂了,恍然大悟了,那楞嚴經到此就沒有了,後頭就沒有了。啊,你看看阿難一聽了怎麼樣呢?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麻煩大了,沒悟啊,這是沒悟啊。悟了的人,沒話說了,說話的人都沒悟。呵呵…你們聽東西也如此,你提個問題來發問了,問的沒悟。悟的不問了,悟的沒話好說了。那麼像這樣的公案在禪宗裡頭最多了。為什麼不悟呢?我們得研究這個道理,這就是習氣太重了,這個虛妄分別的習氣重。這個分別的路給它堵死了,立刻就分別那一條。
諸位一定要知道,不起心不動念呢,妙覺真心就現前。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境界是一真,一真法界啊。凈土裡面講的,實報莊嚴土啊。我們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才一動念呢,就落到十法界去了。
那麼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就是代表一個典型的凡夫,分別習氣重,名言習氣重。執著還好,佛一說,他馬上就能夠放棄,但是他立刻轉移目標。這個也是麻煩。如果是執著心再重的時候,那就變成剛強難化了。那麼阿難還不是一個剛強難化之人,就是什麼呢?意識太多了,分別太多了。禪宗的手段,就是當時把你這個妄想啊,立刻給你截斷,禪宗用的是這個手法。那麼我們看楞嚴會的時候,佛不是這個手法,佛是用疏導的方法,不是跟你立刻截斷,是給你來疏導。這個立刻截斷的時候,那是要相當的根基,所謂是上根利智。用那個方法啊,非常快,非常有效。中下的根性呢,那個方法用不得,那不能發生效果。所以中下根性,就要疏導,所謂說開導啊。
那麼楞嚴會上所看到的釋迦牟尼佛用的方法,就是開導的方法。隨你怎麼偏,你偏到哪一邊,再慢慢給你分析。由這裡也能看到佛耐心教學啊,不厭其煩。那麼這正顯示大慈大悲,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不怕煩,要有耐心,要肯幫助人。人有錯誤了,肯原諒人。這個阿難處處犯錯啊,佛不計較,很耐心地去疏導他。那麼這樣,才能夠叫阿難開悟啊。所以在經論裡面,只要我們自己會學,真是處處都學到很多東西;句句啊,都能體會到很多道理,實在是受用不盡啦。
那麼底下這一段呢,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得留到下一個星期六,我們再來研究這個破非和合的這一段。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168個字
※《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
※楞嚴經(全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