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然武道之站樁與步法

自然武道之站樁與步法

  樁功是我國古代養生術的功法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但千百年來,這種方法只是被人們當做是傳統武術內練能力的基礎和習拳過程中的基本功。習練者在站樁中,通過思維意識的運用,而進入意識相對的靜止狀態,從中實現人體的陰陽平衡、開通經絡、調和氣血、補養元氣,達到培本固元地之目的。自然門根據道家求「靜中之靜」和傳統武術「步功緣於襠功,襠功不成,步必不穩,襠如不下,步必不靈」以及「練時以矮樁為宜,高半樁乃用於應敵」特點,採取動靜既濟,通過以意導氣的站樁與行樁功的鍛煉,使體內的真氣運動自如,通過空處用功的方法,使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定的狀態,使人的身體與精神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自然門樁功用自然、剛柔、虛實、動靜、鬆緊等矛盾統一體和陰陽相交、動靜既濟為法,以「於空處用功,以意導氣,不加絲毫氣力,絲毫色相,---」主導,是動靜相兼,內外溫養,用於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使之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它不僅可以使血液循環暢通,新陳代謝旺盛,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同時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體育鍛煉,使人體產生一種由內外相統一氣功,從而給大腦以良性刺激,在相對的靜止狀態下,體會輕鬆舒適之感,對大腦也是良性刺激,入靜後,進而產生抑制性保護作用。自然門樁功站樁與行樁兩種。站樁功有童子抱佛,正、倒八字式,令牌式等。它在相對靜止狀態中實現中和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養人體內在潛能,蓄氣於體內的過程。這樣既可以提高人體抗擊打能力及發放能力,還可以鍛煉神經末梢,增加反應靈敏度。在站樁修鍊中,採取要意微守丹田,含眼神、調鼻息、緘舌氣、凝耳韻。「以意導氣,意到氣到,意止手止,是氣純養歸根」。充分發揮人體潛能,將勁力有效調動起來,同時更注重意微守丹田。丹田乃氣機發起之源,只有充分把握和啟動丹田,才能實現身勁布貫周身。行樁有內圈手,三、四、六塊磚,道樁等。其方法則是在運動中通過單式習練,使肢體在運動中自然八面生力,任何方向上皆可打可化,運轉自如。進一步把站樁中所練出來的內涵與運動實戰有效的連接到一起,得以有效的發揮其搏擊實際效果。

  自然門樁功練法:

  一,站樁

  1,童子抱佛:預備式(立正式,雙掌貼大腿雙側),口閉,以鼻呼出一口氣,肩自然下垂,爾後吸氣至丹田,形成微守,呈垮肩下氣之訣。眼帘下垂。第一節:雙掌成拳提至腰間,成掌向左右分開,至頭頂雙手手指相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對時,壓至譚中時,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同時提左腳。初練時,可意微守丹田。練到一定程度(三個月),可在意微守丹田前提下,以意導氣,採用o行呼吸。第二節:將虎口相交,左掌覆至右掌面下垂至丹田,左腳下垂右腳(成立正式);成掌向左右分開,至頭頂雙手手指相虎口相交,右掌覆至左掌面對時,壓至譚中時,虎口相交,右掌覆至左掌面,同時提右腳。

  2,正、倒八字式

  a,倒八字式。預備式,雙腳併攏呈立正式,胯肩下氣,意微守丹田。雙掌成拳提至腰間。雙拳成掌向左右分開,至頭頂由顏面下,同時,雙腳跟外移,爾後腳尖內收相對(呈一字型),提肛收腹,身體緩緩下沉,雙手覆至雙胯,雙眼視前方。

  b,正八字式。由上式緩緩起身,雙掌向左右分開,由顏面下的時,左腳以腳後跟向左方移,右腳向右方移,雙腳一前一後(腳後跟相對,呈一字型),提肛收腹,緩緩下襠,雙掌覆雙膝至上,雙眼視左前方。雙腳恢復立正式,同時,雙掌向左右分開,由顏面下的時,右腳以腳後跟向右方移,左腳向左方移,雙腳一前一後腳後跟相對,呈一字型),緩緩下襠,雙掌覆至雙膝上,雙眼視右前方。

  自然門站樁要求含眼神、調鼻息、緘(jian)舌氣、凝耳韻。頭頂懸,以雙足平行而立,間距略逾肩寬,百匯與會陰、肩井與湧泉形成一條線。沉肩、垂肘、松胯、松委中,樁功以中、矮樁為主,一般屈曲120度——150度左右定位,即如同固定在空間,不能發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帶脈」以上軀幹自然中正;重心居足中或稍置於足前掌;雙手自然處置,環抱,托抱,垂放隨己意,時間不限。此功可作養其腳腿筋骨功,又可作為站樁功。

  二,行樁

  1,三、四、六塊磚

  (1)三塊磚

  所謂的三塊磚即將三塊磚擺成品字形,其相距略寬於肩。面南背北。預備式為抱背手(虎爪掌),右手在前(與眼部平),左手在後(與胸前)。左右雙腳分別站1,、2號磚上(馬襠式)。左腳過步至3號磚,右腳移至1號磚上,與此同時,以腰帶左手掌至右前方(西南方)與左腳呈一條線,右手收至胸前;右腳退3號磚,左腳移至1號磚,手形為左前右後抱背手。右腳移至1號磚上,左腳移至3號磚,與此同時,以腰帶右手至左前方(東南方),與右腳呈一條線,左手收至胸前;左腳退1號磚,右腳退至2號磚,手形為右前左後抱背手。如此循環往複習練之。三個月後練四塊磚。

#

(3)

##

(1)(2)

  (2)四塊磚

  所謂的四塊磚即將四塊磚擺成正方形,1、2號磚平行,3、4磚與之對應,其相距略寬於肩。面南背北。預備式為左抱背手(虎爪掌),(左手在前(與眼部平),右手在後(與胸前))。左右雙腳分別站1,2號磚上。左右掌轉掌,使手心向上,在右掌從左掌向左前方穿出的同時,右腳過步至3號磚,以其前腳掌為軸轉360°,左腳踩4號磚,成右抱背手(右手在前(與眼部平),左手在後(與胸前))。三個月後練六塊磚。

# #

(3) (4)

# #

(2) (1)

  (3)六塊磚

  所謂的六塊磚即兩個品字形下方拼合中間四塊.左右各一塊(如下圖)。右腳踩在1號磚,左腳踩2號磚,成馬襠左抱背手式(左前右後),右腳移至6號磚時,身往左側到同時,以右掌左按,左掌收右掌後呈抱背手式(左前右後),右左腳過5號磚,雙掌變陽掌,左掌從右掌面穿出,內轉左腳,右腳落4號磚,成馬襠左抱背手式(左前右後),爾後右後手掌弧線向外撐,左掌弧形回收,成馬襠左抱背手式(右前左後)。

# #

(4) (5)

# #

(3) (6)

# #

(2) (1)

  2,九星躲閃樁

  所謂的九星躲閃樁乃用九根樁埋入地下,上留1米,按八卦數排列,分中西南北五方,內含八門之形,其順序如下圖。八卦的八個方位加上中央合稱九宮,下襠隨意繞其樁閃躲之,穿行繞走稱為「九宮步」,也稱「飛九宮」、「走九宮」。初習九宮步時,其行進順序採用世傳「太一行九宮之法」。即「始坎、次坤、次震、次巽、復息于于中宮。自中宮至乾、次兌、次艮、次離,一周畢矣。」此順序稱為「順穿」。「逆穿」則是由離宮返回坎宮。這個順序還被描述為「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見下圖)。即:順穿時先從第一宮始,依次環每宮繞走一圈,至第九宮,逆穿時從第九官起,依次繞行返歸第一宮。此法嫻熟後,可不依九宮順序,隨意繞宮穿行,練其身法步法,閃者用輕勁,躲者用脆勁,亦可隨意練習拳腳散招。把置於九宮的標誌物假設為敵手,遇之或閃讓,或擊撞。宮與宮之間的距離可,隨訓練程度的提高逐步縮小。開始時株行距可寬至五尺,漸次減少為二尺或僅容側身而過。樁高度亦可漸矮之。練至飛燕穿林,方為成功。稱為「九星躲閃樁」,

(一)

o

巽 坤

(六) (八)

o o

震 中宮 兌

(七) (五) (三)

0 o o

艮 乾

(二) (四)

o o

(九)

0

  九星躲閃樁行走順序:面南背北立於中宮邊,雙手成拳提至腰間,半面右轉,左右拳成掌向左右分開,至頭頂後,從顏面壓至丹田(氣微守丹田)。雙掌成虎爪掌(左前右後),開左步行走,繞中宮走圈後,到離(一)宮時,雙掌成陽掌,右掌從左掌上穿出,成右虎爪掌,右旋,穿過中宮,到艮 (二)宮時,雙掌成陽掌,左掌從右掌上穿出,成左虎爪掌,左旋,(以下左右旋換掌相同)。穿中宮,到兌 (三)宮時右旋,到乾 (四)宮時左旋,繞一圈後,到中宮時右旋,行至巽(六)宮左旋,行至震(七)宮時右旋,繞震(七)宮行至坤(八)宮時左旋,繞坤(八)宮一圈後,行至坎(九)右旋,繞一圈後可倒順序返回。如此反覆行走,準備收功時可先逆後順走數圈 ,收功。九星躲閃樁一般走10--20分鐘,其走法亦可用內圈手的走法。

  3,內圈手

  內圈手格言:「身似彎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鑽。」

  心法:「垮肩下氣」,就是先由鼻出氣一口,嘴閉,以鼻呼吸,小腹放鬆,意微存丹田,在一呼一吸行氣中,使氣在身體成0形運行(大,小周天)。上達百匯,中至七坎,命門,下至湧泉,從而使百脈自然暢通。這樣方法既可以用在走內圈手上,其0形呼吸亦可用於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中,使人體行氣不滯。

  手法:垮肩下氣方法使得人的身體自然形成前如井後如餅(弓形),然後雙手從往上合後下至丹田(手掌心向下),先左手往上(手心朝上),手行成虎爪,以意運臂,以氣貫指。在上左腳的同時,左手成掌從丹田,經七坎,口出(手上撐的高度以以頭頂為度),在虎爪掌提至與肘部,肩部成弧形時轉腕(手心向外)收回至丹田,然後出右手。要注意以「手不離懷」為前提,左手出,右手則在懷裡,一前一後相互照應,使雙手成為可御、可拿、可發、可打利器。

  走法:當提左手時,左腳和左手同時提起往前,先以腳趾和腳前掌先著地,然後出右腳。要求行走時腳踝、膝、髖關節松活。

  練內圈手時身體一定要松心要靜,不著相,動作自然,在走圈時成順逆環習之,由慢到快,由大圈到小圈。要求「久轉不離原標」的同時,眼神應照應到上下左右、前後方圓,走圈時要求手眼身步腳步法要自然協調,在左右轉換時應練到以單腳轉(鑽),達到「腿似鑽」的目的。

  自然門樁功通過簡單的形式,使人體的各個部位進行自然的調整,諸如脊椎的運用、力量的搭配、間架的結構組織、弛張速度、肌肉鬆緊、神經傳導、意識感應、精神發揮、以及帶脈、丹田的自然祥和充盈等等,特別是行樁更能使人體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微循環再到整體均衡,均得到調整鍛煉,能達到站樁所達不到的效果。功成應敵時,即可懂勁借勁打勁,此功法還可醫身步法不良之弊。


推薦閱讀:

誰知道這是什麼鳥??
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是怎樣的體驗?
跟我一起去草原:原來你是這樣的草!
遼寧蛇島老鐵山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請問魚友有了解生態魚瓶的嗎?

TAG:自然 | 站樁 |